我的孩子初二成绩差怎么办开学读初二,成绩一直都很好,就是太喜欢玩王者荣耀,请问有什么办法帮他戒掉游戏

高一女学霸休学玩《王者荣耀》:干涉我就不活了_新浪重庆_新浪网
  都市热报消息,“我不想女儿的一辈子都被游戏毁了。”40岁出头的唐女士说到这里掩面而泣。她的女儿团团(化名)15岁,正在读高一,原本是全年级前十名的成绩,但由于深度沉迷手游《王者荣耀》,于6月10日至今再也没去学校。
  “如果你们逼我,我就不活了。”正值青春叛逆期的团团撂下这句话,让唐女士及家人根本不敢干预,只能任由女儿每天无限度的玩着游戏……
  女儿宣布不上学打游戏
  6月25日中午,记者见到了唐女士时,她的面容十分憔悴,包里随身携带着给女儿买的一些药物,“这些都是她天天打游戏,导致各种不舒服开的药。”
  唐女士为沉迷游戏的团团开的各种药物
  唐女士的女儿团团在我市一家重点高中读高一,成绩优异,期中考试才拿下了全年级前十名的成绩,但6月10日那天,团团像往常一样回学校,但唐女士从老师那里得知,团团并未到校。
  唐女士焦急不已,团团却处于失联状态,电话不接,消息不回,第二天,唐女士终于在附近一家网吧找到了团团,她一直呆在那里打《王者荣耀》,最终,团团讲了两个条件才肯回去:1、以后不上学;2、不许干涉她打游戏。“我不敢拒绝,她说不然她就不活了,她不是说起耍,去年我们阻止她打游戏,她差点跳窗,是我拉住的。”唐女士说到这里语气有点发颤。
  每天打游戏浑身都难受
  默许团团在家打游戏后,唐女士心里极其难受,团团再也没摸书本,每天白天睡觉,下午3点会起来吃一顿饭继续睡觉,晚上10点过,团团的游戏队友们会催她上线,团团立马会起来战斗,直到早上7~8点才肯睡去,“她不和我们交流啥子,但和队友们交流得就很多,语音开得很大声而且经常很激动,我有时候半夜会被他们的吼声惊醒。”
  唐女士还记得,团团是初三毕业的暑假开始玩这个游戏的,那时候团团还很懂得控制,开学后就收了心不再玩游戏,但如今忽然变成这个状态,唐女士百思不得其解,“她现在手机不离手,上厕所也带着,手机里面安装了3张电话卡,但她设置的指纹解锁,我们根本都打不开。”
  而团团深度沉迷的副作用非常明显,原本健康的团团身体开始吃不消,前段时间双眼红肿而去医院看了病,最近又被失眠、咽炎、肠胃炎病症等困扰,“饭不按时吃,也不旅游,不逛街,只要醒了就一直打游戏。”
  团团的身体出现各种不适
  老师惋惜但女儿拒绝沟通
  唐女士翻出她和团团班主任的语音对话告诉记者,班主任非常挂念团团,觉得团团聪明有潜力,很希望团团能早日戒掉游戏,回到课堂继续读书。
  “我真的好无力好担心,她的未来怎么办……我不想女儿一辈子都被游戏毁了啊。”唐女士捂着脸哭了起来,唐女士试过找心理医生加女儿QQ沟通,但女儿直接拒绝;试过让女儿信赖的同学劝说她,但女儿也拒绝沟通,甚至埋怨唐女士“出卖”自己。
  昨日,记者表示想去当面跟团团谈谈,但唐女士非常紧张的拒绝了,“千万不要刺激她,只要我带人去劝她不要打游戏,她就会特别生气,万一……万一做了傻事我怎么办?”唐女士希望通过本报,能够找到劝服女儿的方法,“希望救救我的女儿吧,她就是个不懂事的孩子,7月10日的期末考试不能缺席啊!”
  探讨:如何避免游戏成瘾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去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7.51亿,其中网游用户达到了4.22亿。6月18日,不少网友已经关注到这样一条消息:世界卫生组织(WHO)今年初决定将游戏成瘾列入精神疾病,对于如何防止沉迷,许多网友都分享了自己的心得。
  网友“葫芦丝”:我家9岁的儿子也喜欢玩手机游戏,这是因为孩他爸传染的,所以我家现在规定,一律不许在家里玩游戏,过年期间也得盯着,免得孩子们集体去玩游戏。
  网友“杰斯”:以前看到有家长规定,孩子考了多少分,就可以奖励玩多久游戏,这太荒唐了,万一让孩子玩成瘾了咋办。
  网友“小慧”:我今年25岁,下了班回家就一直打游戏打到半夜,持续了8个月,视力下降身体发胖,为了戒掉,我特地办了健身卡,运动好像真的可以打败网瘾。
  点评:典型游戏成瘾,需尽快唤回现实
  青少年教育专家、伦敦大学学院心理学博士陈志林说,团团的表现和症状属于典型的游戏成瘾状态,“如果不及时加以干预,负面后果会越来越严重。”
  随后,陈志林与唐女士沟通之后告诉记者,此前很多年,团团都是由其爷爷奶奶抚养,近两年才回到父母身边,也就是说,在团团的成长过程中,隔代教育作为主导,这样一来,祖辈对孩子的溺爱,父母长期与孩子分离带给孩子的分离焦虑心理,都容易给孩子的心理带来负面影响,“之前团团成绩优异爱学习,很可能并非出于本心的努力,而是为了向分别多年的父母证明自己很棒,为了获得关注而尽力做好乖孩子。”
  而当团团接触到网络游戏时,她会感觉在游戏中找到了自我和价值感,随之沉迷其中不顾其它。鉴于团团目前的状态,建议到父母带她到专业的心理机构进行专业的心理疗愈,如认知疗法,行为疗法,物理疗法和厌恶疗法等,“父母也要创造相应的环境来帮助团团回归现实,如尽力营造一些三口之家的乐趣、旅程等等。”
  都市热报首席记者&王薇&受访者图
  原标题:15岁女生休学玩王者荣耀,玩到身体吃不消也不愿放弃,称谁干预她就不活了
06-27 07:18|分享
06-27 07:17|分享
06-27 07:16|分享
06-27 07:13|分享
06-27 07:13|分享
06-27 07:12|分享
06-27 07:11|分享
06-27 07:11|分享
06-27 07:10|分享
06-27 07:09|分享
新浪地方站我是一个小学生,最近爱上了“王者荣耀”。我原先成绩不错。 现在自开学以来,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学习了。_百度知道
我是一个小学生,最近爱上了“王者荣耀”。我原先成绩不错。 现在自开学以来,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学习了。
我是一个小学生,最近爱上了“王者荣耀”。我原先成绩不错。现在自开学以来,已经一两个月没有学习了。听同学说好玩,玩的一发不可收拾。现在什么都不懂了,听课也听不进去。怎么办
我有更好的答案
千万千万千万要注意!!!绝对不能再这样下去了,你现在是人生发展的起始阶段,不能因为游戏伤害身体!我也是一个学生,虽然说是高中,但我也是你这么走过来的!我小学的时候也喜欢玩王者荣耀啊,而且我还蛮厉害的,但是我并没有耽误学习,更没有沉迷!我学习不错,但是玩游戏也没有影响到成绩。上课的时候你不要想着游戏,你必须要知道,上课就算想游戏也是白想,反正又玩不了,还不如把心思放在学习上呢!小学学习是有点无味(我是这么想的),但是你必须得咬牙。成绩下滑你就把它提上去。我告诉你一个学习的方法,我就是这么的,上课四十五分钟绝对抓牢,下课随便你玩。回家后把作业完成(可以不看书,但是最好看一会),你写完作业后就可以尽情的玩,但是这样的话你的成绩也不会变好,只是会稳定一点。如果你想把成绩提到原来,你可以除了上课四十五分钟外,休息时间看十分钟的书,如果你坚持不了就看五分钟,最少五分钟!以后在看书的时候,把手机放在旁边,设置闹钟,然后慢慢的延长时间。然后你用剩下的时间玩游戏吧!只要不沉迷就没有影响。你在读书的时候要想玩游戏了,就想想自己以后的工资,哈哈,祝你健康!
采纳率:14%
要那防沉迷有何用....原先成绩不错证明你能听进去,我相信只要你现在认真学
可以学会的先将落下的利用课余时间补回来,不然确实没法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慢慢减下对王者的热爱程度,我也喜欢玩王者,但是我不经常玩,当然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我初中住学校。不过我就星期六玩一下,而且因为健康系统,只能玩一两个小时。你可以实名制,用你自己的身份证,这样王者就会规定你的时间了。
好,非常好,王者荣耀又误了一个小学生,多大点排位就行了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孩子暑假如何解王者荣耀“游戏之毒”?
近期,腾讯正式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显然这些规定将对青少年在线人数造成很大的影响。
而《王者荣耀》更大的危机还来自舆论。
人民网评论称:一款游戏成为全民性、现象级,足见其魅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最近,当《王者荣耀》在一波波圈粉,又一波波被质疑时,该如何解“游戏之毒”令人深思。
根据新京报调查发现这样一个故事:
14岁的小芸在浙江衢州某中学读初二。因沉迷玩游戏,半年前全班成绩第一的她,如今每天在家,不愿上学,缺席了学校的期末考试。
妈妈秦芳不得不对女儿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拔网线、砸手机,甚至带女儿去看心理医生。但女儿依旧沉浸在游戏的世界里。
一些未成年人通过买卖账号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绕过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这让很多家长有些绝望和无助。
你的家庭是否也有和小云类似的故事?
为了避免孩子沉醉于游戏世界,杜绝孩子在虚拟网络世界沉迷,将孩子带到附近社区学习课程。假日期间引导孩子学习,参加群体兴趣学习活动不仅能查漏补缺,集中强化,突破重难点。也能结识更多的新朋友,扩大交际圈。
“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定律告诉我们:知识都有遗忘的过程!暑期坚持学习避免开学拉开太大的差距。
成都社区大学开展针对中小学生的第二届社区雏鹰公益活动,提供五千多门课程,包括阅读指导、国学景点诵读、英语读书会、科创手工制作、艺体才艺培训、传统文化、少儿跆拳道等课程供市民学习。
活动时间:日—8月25日
活动对象:成都市中小学生
活动地点:成都市各区(市)县社区教育工作站
手机端:关注公众号“人民优学”获取各区县课程详情,微信报名更方便。
电脑端:复制:http://910edu.net/到浏览器打开查看各区县课程开设情况。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你有一份价值868元的儿童摄影卡待领取!
人民优学是由社区大学主办的,适应互联网+教育发展形式,是教育O2O平台。
今日搜狐热点怎样才能把游戏放下,现在一直玩王者荣耀玩个不停,而且还充了钱……,现在就要开学了,我不想因为游戏_百度知道
怎样才能把游戏放下,现在一直玩王者荣耀玩个不停,而且还充了钱……,现在就要开学了,我不想因为游戏
怎样才能把游戏放下,现在一直玩王者荣耀玩个不停,而且还充了钱……,现在就要开学了,我不想因为游戏而耽误学习
我有更好的答案
真的,只要把手机给砸了,你就不会玩了,也慢慢的有心思来读书了
但是就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么……
你要是真能把手机砸了,不玩手机,你上课自然也就没更多的想法了。
但是毕竟那么贵的手机……
那你就把手机卖了,总之就是不要玩手机。
采纳率:12%
你不是已经有了答案了吗?你不想影响学习。手机在你自己手里,最终能决定的只有你自己。
但是自己自控力太差了
把号给我,我帮你玩,这样就不怕了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手机游戏《王者荣耀》注册用户超过2亿,日活跃用户5000万。根据腾讯浏览指数平台上的《王者荣耀》年龄分布,却是11岁至20岁的用户比例高达54%。而另一个数据是:腾讯今年第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近239亿元,手机游戏收入高达148亿元。
  不可否认,一款游戏能如此热销,必有其创意和商业上的独到成功之处,但当众多孩子因沉迷于手游而成为父母的心头之痛时,我们又该如何来看待这种成功呢?
  作为游戏的制作者,在成功的同时,有责任来保护用户的身心健康,我们也确实看到企业在这方面作了很多工作。当然,对手机游戏的沉迷,原因是多方面的,仅仅把怒火倾注于游戏本身显然过于简单,要消除这种沉迷,也同样需要社会、家庭等多方面的努力。
  沉默,亢奋。前者是在现实中,后者则是在游戏里。这种矛盾体同时叠加在12岁的小然身上。
  “回家后第一时间就是打《王者荣耀》,吃完饭了也打,节假日也是天天玩,甚至威胁他妈要自杀轻生。游戏中的胜败影响着孩子的情绪和生活。”小然的父亲叹息了一声,他辞去了原来的工作回到重庆万州,待在孩子身边,希望把小然拯救出手游的世界。
  在小然父亲网上发帖痛诉手机游戏《王者荣耀》的同一天,《王者荣耀》所属的腾讯发布年中财报显示,第二季度网络游戏收入为238.61亿元,手机游戏收入为148亿元。而手游营收首次超过了PC端营收。
  《王者荣耀》的背后也曝出多起悲剧人生:13岁学生因玩游戏被父亲教训后跳楼,11岁女孩为买装备盗刷家里10余万元,17岁少年狂打40小时后诱发脑梗险些丧命……
  小然只是《王者荣耀》2亿注册用户之一,他的父母担心孩子沉迷网络脱离正常的人生轨道。
自从迷上手游,他的性格大变样
  12岁的小然是《王者荣耀》的老玩家。他在游戏中的段位从“倔强青铜”、“秩序白银”、“荣耀黄金”、“尊贵铂金”、“永恒钻石”,一步步走上“至尊星耀”,距离“最强王者”只差最后一个段位。
  小然的父亲辞职回到万州,在其强势管理下,小然在游戏中的段位跌至“永恒钻石”。但这并不影响小然在同伴中的声誉,他和同伴还组建了战队。
  小然的变化来自2015年底。那年11月26日,《王者荣耀》在Android、IOS平台上正式公测。
  “2015年孩子读小学四年级,他的成绩在班上一直排在中上游。最开始我以为他只是玩一般的小游戏来打发时间。”然而,时间一长,母亲觉得不对劲,“谁知他迷上了《王者荣耀》,游戏对他的变化也开始起作用。”
  在父亲的网帖中是这样描述的:小然自从迷上了《王者荣耀》后,性格大变样。游戏没有打过关,还时不时发脾气,甚至要离家出走,或是威胁他妈要自杀轻生。
一年多时间,争吵训斥无济于事
  《王者荣耀》究竟有怎样的吸引力能让孩子如此沉迷?心有不解的母亲通过网络咨询,逐渐明白《王者荣耀》和她接触过的那些小游戏大为不同。《王者荣耀》是一款5V5的团队游戏,以英雄推掉对方高地为胜,单局时间一般10-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任何一个队友退出或者水平太差,都可能因为实力处于弱势而输掉比赛。
  母亲通过一段时间的了解,知道小然在游戏中的水平较高,段位越高就越有成就感。偶尔有队友“拖后腿”造成战局失利,小然的情绪就会低落。她还通过多个朋友了解到,有些朋友的孩子不仅沉迷《王者荣耀》,甚至两只手的拇指都被磨得开始起茧。
  一年多的时间里,灰心、失望,母亲深感孩子陷在游戏中无力自拔;争吵、训斥,犹如拳头打在棉花上无处着力。
母亲怒摔手机,父亲辞职回家
  在小升初的最后一个月里,焦虑的母亲把小然玩《王者荣耀》的实情告诉了在外工作的父亲。
  心急如焚的父亲赶回万州的家中,担忧中还充满了疑惑:“我就没想通,这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让孩子痴迷成这样。”母亲告诉重庆晨报记者,小然即将升入初中,而《王者荣耀》几乎伴随了孩子念小学的最后时光,对他的学习成绩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小然也坦言,自己确实因为玩《王者荣耀》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上课听讲时会突然走神,想到同一人连续击杀五位敌方的“Penta Kill”情景;做作业时会想到之前打游戏时没有处理好的团战。
  “谁都会有走神的时候嘛,只是自己走神的内容不同罢了。”小然很不以为然地说。在母亲看来,《王者荣耀》如同洪水猛兽,“我一个朋友的孩子,因为沉迷手机游戏,成绩一落千丈,我很担心小然会和他一样。”
  关于网游的战争在这个家庭里经常发生。小然念五年级时,母亲给他买过一部智能手机,后来为了控制小然玩《王者荣耀》,就没收了手机。结果,小然翻箱倒柜找到了手机,玩游戏从公开进入地下。一气之下,母亲将手机狠狠摔在地上,要彻底断了儿子的念想。手机被摔坏了,小然开始悄悄地用母亲的手机继续玩游戏。
用家长证件注册,防沉迷系统失效
  “就像大禹治水,一味地堵肯定不行,还要靠疏。”母亲说,阻止的同时,“较量”也在不停上演。为了能够让小然好好学习,她找到一个自认为不错的方式——和儿子打赌。
  小然告诉母亲想买一个“皮肤”,母亲说没问题,但要考试分数超过90分,结果他考了93分。“我兑现承诺,花钱让他买了‘皮肤’,没想到却是游戏里的东西。”母亲说。
  7月初,《王者荣耀》在媒体的批评下,推出了防沉迷系统,12周岁及以下的未成年用户的游戏账号,登录游戏1个小时后将被强制下线。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用户每日也只能玩两个小时。而这一措施对成年人几乎没有影响。
  小然说,为了玩《王者荣耀》,他偷用妈妈的QQ号,还用妈妈的身份证进行了防沉迷认证。
  小然的同学小雷也偷偷找到爸爸的身份证,完成了小号注册。
“不能让孩子赢了游戏输了自己”
  不可忽视的是,《王者荣耀》也成为小然和同学之间的一种社交方式,“大家基本都是聊《王者荣耀》的话题,如果你不玩就插不上嘴,和别人就不在频道上。”
  小然加入了一个1500多人的王者荣耀QQ群,里面每天有不少群友上传《王者荣耀》游戏的视频,“我段位高些,有些同学甚至还有邻居的小孩都知道,他们还让我帮他们上分(即在游戏中提高人物的分数)。”
  回到万州的父亲说,严格的家庭教育让小然有了一些转变。为了转移小然的心思,母亲还给他报了吉他班,聪明的小然上手很快。但这些转移能否真正让小然远离《王者荣耀》?他父母的心里也很忐忑,“孩子曾说想当游戏主播,还想当游戏设计师,开发出更多、更有意思的游戏。”
  小然平时也看《王者荣耀》中段位高的网友的直播视频,偶然会用一些道具打赏主播。母亲感觉小然的心思已不在学习上,而是一心想走游戏路线。
  “不光我儿子一个人在打《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他们班上的同学建了个群,有一半的同学都在打,甚至有学校其他高年级的。我也看见网上经常有青少年就是因为打《王者荣耀》而自杀或者危害他人的视频”,父亲的内心始终感觉到不安,“不能让孩子赢了游戏,输了自己。”本报记者 钱也 实习生 谭永红
如何让孩子 不再沉迷网游?
  我们相信,在两个月的暑假假期里有很多孩子用网络游戏放松自己,不少孩子甚至沉迷其中。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游戏中,也不乏沉迷于网络的孩子。
  开学在即,如何让孩子从游戏中回归到现实?如何进行收心教育?我们和你一起想办法。
  如果你有孩子沉迷网游的苦恼,如果你有让孩子从游戏中走出的经验和建议,请告诉我们:拨打重庆晨报966966公众服务热线;或是下载上游新闻客户端,在报料中进行填写。
■专家建议
防范孩子产生网瘾 最好的方式就是陪伴
  全国知名家庭教育专家、轩杨家庭教育创始人杨桂林表示,让少年产生网瘾的“罪魁祸首”不是游戏本身,最应该负主要责任的是家长。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根,而社会教育只是枝。
  杨老师建议,最好的教育是陪伴。家长聆听孩子的声音,关掉手机,和孩子聊心里话,一起做家务、游泳等。让孩子生活在温馨幸福的家庭关系中,孩子拥有安全感,便不会有网瘾。“亲子关系需要以真爱为基础,家都是孩子的温暖而安全的港湾。父母要用放大镜去发现孩子行为上的优点,在语言上肯定孩子。即使孩子迷恋上了游戏,家长要和孩子讨论规则和时间概念,可以开展家庭会议讨论,形成亲密又有威严的亲子关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文茜成绩很好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