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机无线网卡以后一直显示没有网卡,和这滴硅脂有关吗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本主题由
10:14:40 设为精华1,原因:内容丰富 ]
02:33:17 修改
&&&&&&&又是一年新开始,就在这个按摩店还忙于赶制PPT,而Intel&Skylake+100系芯片组已经卖了一整年的时候,Intel在这个新年终于挤出了全新的第七代处理器Kaby&Lake+200系芯片组,于是就有了这篇新年新机新平台,Intel&i7-7700K+Z270装机。作为全新Kaby&Lake架构的旗舰,i7-7700K在上市之前已经被曝光得体无完肤了,而万能的X宝更加在发布前的大半个月就已经大量到货,i7-7700K采用14nm工艺制程,默频4.2G,睿频4.4G,单核睿频4.5G,与上一代同样的制程、一样的接口、一样是祖传的硅脂散热,唯独是上盖的样子变化了一下。从上盖的编号看来这块CPU产自马来西亚。背面的元件排布也几乎跟6700K一样。从Skylake这一代开始,Intel处理器的PCB变薄了,而现在到了Kaby&Lake这一代,厚度还是跟上一代一样。作为Z170芯片组升级版的Z270,同样也是200系芯片组中的旗舰,对比Z170,Z270的改进主要是加入了对Optane&SSD的支持,而相关的SSD目前还没面世,所以先观望观望好了,目前M.2接口的NVMe&SSD无论是速度还是容量相信对于很多人来说都已经够用,所以就先用着吧。微星Z270&GAMING&M7主板使用最新的Z270芯片组,总体来说跟上一代的Z170A&GAMING&M7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例如GAME&BOOST旋钮、盲刷BIOS、USB&3.0&Gen2、Killer网卡等等这些功能都保留了下来,另外在外观上做了不少文章,IO上盖更加霸气,也加入了RGB灯效。包装上有主板的详细规格,明确支持第六代和第七代的处理器,内存最高支持DDR4-4000,3条PCI-E&3.0&X16插槽支持双路SLI和三路交火,网卡是Killer&E2500,音频是使用了双音频芯片的第四代音皇技术。主板全貌,没通电的时候主板的颜色还是比较低调的,供电散热片和IO上盖还有南桥散热片看着比较霸气,3条PCI-E&3.0&X16插槽都穿上了马甲,内存插槽也加入了金属罩。IO上盖和供电散热片上的装饰,材质是塑料,内藏LED灯,把主板供电散热片也盖住了,不过依然可以看到使用了钛金电感和黑化电容。由于Skylake构架开始,CPU取消了FIVR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所以CPU超频的供电责任需由主板承担,所以供电堆料对于超频也会有帮助。CPU供电部分使用并不常见的8+4pin设计,多出来的4pin在极端加压超频的时候可以派上用场,一般用的话只插8pin就可以了。内存插槽加了金属罩,另外还有侦错灯,自检时诊断系统状况,进入系统后显示CPU实时温度。3条PCI-E&3.0&X16插槽,支持双卡SLI和三卡交火,全部带有PCI-E插槽装甲,可增加插槽对显卡的支撑能力。此外主板还提供了3个M.2接口,其中第一跟第三条支持PCI-E&3.0&X4和SATA&6Gb/s两种规格,而中间一条只支持PCIE通道,三个接口可组M.2阵列,带宽最高96Gbps。第二个M.2接口附带了保护盖,同时也是散热片,使用前要先撕下蓝色纸。装上SSD和保护盖的效果,如果在上面再加一块铝质的散热片,效果应该会更好。后置I/O接口提供了CMOS清除按钮,超频失败可以直接重置,不用打开机箱,此外,由ASMedia的芯片提供USB&3.1&Gen2&Type-A和USB&3.1&Gen2&Type-C接口可达2倍于USB&3.1&Gen1的传输速度。主板加入了U.2接口,而SATA&Express接口看来已被抛弃。背面可见主板使用6层PCB,PCI-E&3.0&X16插槽依然是16+8+8的设计。金士顿HyperX&Predator&DDR4&3333&16G套装。标签同时作为包装的密封条,台湾组装,通过Taiwan下面的“32”字样判断这套内存使用的是海力士的颗粒,如果是16则是三星颗粒。马甲上的图案是凸起来的,比较有质感,但也容易藏污纳垢。内存另一面是标签。顶部有HyperX&LOGO。从侧面可见内存使用单面设计,标签的那一面并没有颗粒。有颗粒的一面马甲比另一面的稍厚一点,整条内存高度是42.2mm。显卡并不是什么新品,MSI&GTX&1080&GAMING&Z&8G,预设频率最高的非公版GTX1080之一,双10cm风扇,低于60℃停转,背板和侧面的信仰灯支持RGB灯效。总共6根SU排列热管,表面镀镍工艺,供电使用8+6pin设计。显卡高度高出PCI挡片一大截,而且与供电接口处于同一侧,遇到窄机箱会比较尴尬,这次装机也是刚刚好能盖上侧板。背板上的龙盾LOGO内藏LED灯,支持RGB灯效,可以和侧面的LOGO灯分别设置不同的颜色。散热器用这款追风者TC14S的初衷是因为超薄六热管不挡内存设计,不过后面发现用它压超频后的7700K实在吃力,默频用倒是不错。预装一枚4pin接口14cm&PWM液压轴承风扇,最低转速500RPM。铜管与底座无缝焊接,照片看着像镜面,其实是凸面铣底加镀镍处理。安耐美EPF600AWT&600W白金全模组电源。自带靓靓模组线,总功率600W,+12V单路输出600W,标称转换效率89-93%。作为一名罗技粉,外设继续支持它家的,目前用G602除了重量稍重以外各方面都比较满意,所以这次选了更高阶的G403双模,采用&PMW3366光学引擎,支持有线和无线两种模式。除了那些用不上的印刷文档以外就是鼠标本体、USB线、2.4G接收器、10g配重块和转接头。转接头是在无线模式的时候一头接线另一头接2.4G接收器。这外观,颇有几分当年MX500的味道,但大小则感觉比较适合亚洲人。凸起的侧键,大拇指都可以照顾到到,唯一担心的就是左右卧槽的橡胶涂层在使用若干时间后会发粘,希望不要步MX500系列的后尘。标准的Micro&USB接口,理论上插手机的充电线也可以。G403虽然内置了锂电池,但还是很轻,官方标称鼠标重107g,加上10g的配重我感觉刚刚好。罗技G910键盘使用欧姆龙ROMER-G&RGB机械轴,话说CHERRY的各色轴都玩过了,欧姆龙轴还是第一次玩。除了轴体比较特别,RGB灯效,专用自定义G键这些功能都是有的。外观,配色还是比较正路的,不是杀马特的走向,自带手托,比一般的键盘略大。欧姆龙ROMER-G轴的手感和声音都比较像茶轴,但触发比茶轴短一点。键帽是背光键盘里面最常见的ABS外加涂层的设计,因为欧姆龙ROMER-G&RGB机械轴的轴体比较特别,所以键帽是不兼容CHERRY那种十字轴的键帽。多媒体控制区,有专用的单独按键,与崇尚简约的Filco相比是另外一种风格。手托位置上有一处镂空,据说是排汗孔设计,这得流多少汗啊......顶部有个放手机的地方,难道是为了一边玩游戏一边自拍么?其实这是为了配合罗技ARX&Control&APP实时显示游戏状态,电脑状态的功能,不过以我的水平,目前还不能做到同时盯着两块屏幕,哈哈。最后是机箱,追风者416PTG,由早前的亚克力侧板换成了全钢化玻璃侧板,别的地方好像没有不同。机箱内部使用分离式风道设计,电源和硬盘区完全独立,没有硬盘笼,风道畅通。如果需要安装多块硬盘的话需要自己单独买支架。机箱背面,预设有理线带,下面左边是硬盘仓,右边是电源仓。按键和接口都在机箱顶部。顶部是用磁力固定的防尘网。前面板是金属的,用力一扣就能拿下来,机箱前部可以安装2枚12/14cm风扇,最底部的位置已经预装了LED灯带。进风通道设计在前面板的上下两侧,都有防尘网,可拆洗。另外还送了一条RGB灯带,磁力吸附,自己找地方放,爱放哪放哪。机器装好来一张。话说玻璃反光太严重,还是拿下玻璃再拍吧。开机一次点亮,BIOS界面还是Click&BIOS&5,不过图案不再是那条红龙了。CPU默频4.2G,电压1.171V,也不知道是雷还是雕,内存默频2400MHz,电压1.2V。BIOS里面的Board&Explorer、Hardware&Monitor功能跟之前的没啥区别,这里就不多说了。可以在BIOS里面控制风扇的转速曲线,支持一个CPU风扇、一个水泵专用以及4个系统风扇的转速控制。BIOS中的超频功能一览。首先看内存超频方面,金士顿HyperX&Predator&DDR4&3333预设了两档XMP选项,其中一档跑在DDR&-28-36,电压1.35V,另外一档是DDR&-17-36,电压同样是1.35V。内存超频里面有个Memory&Try&It傻瓜式内存超频功能,系统已经自动识别出颗粒的品牌是海力士,里面有预先设置好的频率和延时值可以直接套用。设置DDR&3333后成功点亮,跑在双通道模式下。回头再看看CPU超频,防掉压有8个级别,设置旁边有图解说明。参照媒体的评测,7700K的体质普遍都比较好,5G是基本盘的节奏,所以直接5G,1.3V起步试试。5G&1.3V成功点亮,跑分对比默频6700K。5G下的国际象棋跑分。接下来跑显卡,MSI&GTX&1080&GAMING&Z&8G的核心频率高于公版的1607MHz,显存频率也略高于公版的1251MHz。Fire&Strike&Extreme跑分过万了,不过3DMARK没有识别出CPU,所以分数下面会有警告提示。循例也跑了Time&Spy和VRMARK,毕竟是目前的旗舰卡,性能都没啥悬念。回头再来玩玩超频,BIOS里面有个GAME&BOOST的功能,这个对应主板上的GAME&BOOST旋钮,可以在BIOS中通过软件设置超频,也可以在关机状态下旋转旋钮超频。总共有12个档位分别对应不同的频率,最高一档是5.2G。因为前面超频5G成功了,所以这里直接选最高的5.2G档位试试,从BIOS的设置变化可以看到,不单单是改变了频率和电压,里面还有不少细微的设置改变。5.2G成功开机并通过了CPU-Z的认证,不过电压和温度倒是比较吓人,这薄排散热器压不住了,看来超频玩的话7700K还得上水。最后分享下灯效,这次选的机箱和乔思伯FR-131风扇套装都支持RGB灯效,另外主板和显卡的话也可以用MSI&GAMING&APP去控制灯效,就是说所有发光的配置都可以控制。下面是几张灯光效果图。总结:新平台给我的第一感觉,CPU很好超,但这个当然与主板的供电和用料设计分不开,毕竟Intel从Skylake构架开始就取消了CPU上的FIVR全集成式电压调节模块,因此主板的供电设计对CPU的超频性能会有较大影响,除此之外,CPU超频后的温度并不低,除了开盖换液体金属以外恐怕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换个更强的散热器,但如果只是默频用用的话,普通的散热器就可以了,而对比上一代的6700K,7700K胜在默频更高,对于不超频踏实用的用户而言也有得益,性能提升还是有的,不过提升幅度比较小而已。最后要说的是,从主板到显卡再到机箱风扇,RGB灯效貌似已成标配,也逐渐由硬件控制向APP控制的方式过渡,要组建一台灯光配色和谐的主机比以前更简单了。好了,本文到此结束,感谢各位阅读,祝新年快乐。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基本盘5g好评
很详细的评测,非常好
高,大,上。漂亮。
这主板看着挺漂亮的
牙膏厂,矮!没了兴趣
想让男人破产,就让他爱上单反;珍爱生命,远离单反。
3个m2&sm961,跑分能过万吗
系统管理员
该楼层已被屏蔽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发帖
其他登录方式:查看: 2620|回复: 17
【求助】T30拆机后装回出现故障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8 nb
联谊分0 分
用了5年的T30,一切都好,就是启动时电源按钮要按好多下才能启动。
今天按照拆机手册拆下键盘,进行除尘,同时也把cpu风扇除尘了,真脏,用相机的气吹子使劲的吹了吹。
按照拆机手册装回后,电源按钮好了,一按就启动了。
系统初步自检(大小写等那排指示灯短时间亮起)后,听到硬盘响了几下,似乎也是自检吧,然后除了风扇再转,机器没有其他任何反应,没有出现开机画面,连报警声也没有。
这时风扇一直往外吹冷风,几分钟后还是冷风,再长按电源开关机器关闭,风扇停转。感觉好像是cpu没有工作,请问这是什么故障。
PS:因为没有硅脂,所以风扇和cpu间回装时没有涂新硅脂。还有cmos电池拆下后在装上不会没有电了吧
不知说的是否明白了,哪位大虾能帮我诊断一下啊~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1 nb
联谊分0 分
偶也有同样问题,有点不同 按关机也关不了
技术分0.1 分
资产值11469 nb
联谊分0 分
屏幕一直没反应...
根据楼主的情况估计是屏幕的问题
你说的情况已经进到了WIN登录界面
进入登录界面一按关机就自动关机了.
检查排线和屏幕接触.
入门会员, 积分 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0.4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5394 nb
联谊分0 分
风扇和cpu间回装时一定要涂新导热硅脂!CPU过热保护了。
入门会员, 积分 0.2, 距离下一级还需 0.8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616 nb
联谊分0 分
我也碰到过这样的现象,把内存拔出清洁了一下,就好了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1 nb
联谊分0 分
内存重新插一下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8 nb
联谊分0 分
先谢谢楼上各位,晚上回去再试
我的内存是256M+512M的,昨天对调了一下,还是不成。
今天晚上回去先试试重新安装单根原装256M内存看是不是内存接触问题
另外,Fn组合键是什么时候开始工作啊?开机后曾经试图Fn组合键开屏幕顶上的键盘灯,结果失败。
还有硅脂是不是必须涂啊,cpu一上电马上就到达警告温度并关机了吗?
入门会员, 积分 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0.9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470 nb
联谊分0 分
检查下自检通过没有。滴的一下。那个处理器。显卡。内存三个有一个有问题就不能通过。检查下屏幕。屏线。检查下处理器是不是插好。内存条的金手指擦下。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14 nb
联谊分0 分
FN都开不了键盘灯的话,应该是主板那端的插线没接触好吧
这几天我也把t30拆了,我是因为屏幕不显示的问题,现在都还没搞定呢
明天准备去电子城了
入门会员, 积分 0.1, 距离下一级还需 0.9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578 nb
联谊分0 分
没有硅脂也可以开机,没那么快热的,我以前拆的时候,连风扇都没上就开机了一下,都没事。LZ是不是里面有什么小插头拔了没有插上去呀?最好是只插一根条,拔掉电池和光驱,连硬盘也拔掉,再开机看看,如果要是屏幕有显示,就证明屏那一块是好的。
以前我只拆过东芝的,后买T30回来还按东芝的思维拆,白浪费了一堆时间。后来干脆见螺丝就拧,不过还是装上去了,隔几天又按手册拆了几次上了个一元/支的硅脂,呵呵,一点问题都没有
[ Edited by&&color366 on
- X62-1109
入门会员, 积分 0.4, 距离下一级还需 0.6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741 nb
联谊分0 分
按一下ESC,进入
入门会员, 积分 0.7, 距离下一级还需 0.3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6262 nb
联谊分0 分
建议拆机,再严格按照拆机手册重新装一边,把各个接口擦干净,用橡皮擦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75 nb
联谊分0 分
我的T30也是电源开关不太灵光,得多按几次才能启动
凑合着用呢
键盘拆下来也没清洗好,按键还是不灵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8 nb
联谊分0 分
谢谢楼上各位热心的朋友~
是内存的问题,昨天晚上将两个内存拿下来,然后仔细擦了接触点,内存槽也用气吹子吹了,重新安装,就一切OK了,所以应该是内存没弄好的原因.
没涂新硅脂情况下,昨晚机器连续用了4小时没啥问题.
今晚买了硅脂回来,又拆机涂硅脂在装机,一切OK.
这次拆机电源按键修好了,同时清理散热器灰尘和杂物,现在吹出的风没有原来热了,原来上个网风都很热,汗~
还有买了个netgear的无线路由,T30的无线网卡终于用上了,很爽的说,呵呵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9 nb
联谊分0 分
同样问题 进来学习学习
入门会员, 积分 0.3, 距离下一级还需 0.7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2270 nb
联谊分0 分
从楼主这里学到知识了。
夏天了,硅脂要多抹一些,T30很热的说。
PS:无线网卡是什么型号的?要破解1802错误吗?
[ Edited by&&纷飞冷雨 on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3 nb
联谊分0 分
再重新拆开好好装回去。。。。。主板小电池拔掉。。。。
入门会员, 积分 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 积分
技术分0 分
资产值1 nb
联谊分0 分
此情况我发现是小电池在作怪-当与复位有关-可以先取小电池后开机-有时能开机了有时不能,不用管,再装回小电池,再开机,有时就可以开机了-但有时还是不行,不管,重复以上装与取小电池,直到能开机为准。之后系统会要求你修改日期与时间就可以了。这是我拆机总结出来的经验。归根结底就是系统的复位问题在作怪。因为拆机时取下了小电池
金牌荣誉勋章(注册10年以上会员)
注册10年以上会员
订单中心个人中心
Powered by Discuz! X3.2 &
Comsenz Inc & 51nb.com装机以后一直显示没有网卡,和这滴硅脂有关吗_百度知道
装机以后一直显示没有网卡,和这滴硅脂有关吗
1.下载了官网上对应主板的网卡驱动,驱动装到最后说本电脑上没有对应适配器。
2.设备管理器里也没有网络适配器
3.这是第二次装系统,上周刚装好主机第一次装系统,一开始也显示没网卡,重启了好多次之后突然就有了,这次一直没有
除了这滴硅脂想不到其他问题...
我有更好的答案
这个是不可能有关系的哦,cpu是封装起来的,只要你针脚没断就没事
采纳率:74%
和硅胶没啥关联,下个驱动精灵更新下驱动试试,若不成功就是主板上网卡的问题
没有关系,建议查一下驱动有没有问题?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披坚执锐 - 锐龙 AMD Ryzen 1500X装机体验
前言:DIY市场仍然有很大的用户群体,尤其是高端主机,为当下很多年轻人所热衷。处理器上AMD的一直处于劣势,但是随着这代全新ZEN架构处理器的发布,让很多玩家为之振奋,最先发布的锐龙7系列,针对高端市场。随后推出的锐龙5系列,针对了主流的装机市场,包括1600X、1500X等处理器,ADM Ryzen系列处理器都是基于14nm工艺,在带来性能提升的同时,也具备更低的功耗及发热,虽然主频都不是很高,但是AMD的处理器可玩性更在于其不锁频,玩家都可以任意的发挥。我们今天要体验的这款处理器是AMD Ryzen5 1500X,4核心8线程,相比Ryzen7的8核心16线程是显得单薄,但是考虑到价格,主流装机用户对核心数也并不是需求特别强烈。二级缓存减到了2MB,三级缓存和其它型号保持一致,仍然是16MB,主频可以达到3.5GHz,热设计功耗只有65W,好处就是用户不用为了散热发愁,也节省能源。这款处理器还搭配了原装的散热器Wraith Spire,安装需要将主板自带的AM4扣具拆掉,只使用背板,而且用户反映这款散热虽然标称可以压制95W功耗处理器,但是实际游戏中可能温度会比较高。测试平台介绍:这次测试使用的是Windows 10 64位版本操作系统,没有对系统进行优化,只安装测试需要的必备软件,减少干扰,反映处理器的真实性能。ADM Ryzen5 1500X是4核处理器中的最高端产品,外包装和7系列是一样的外观,只是数字换成了5,这款是带有散热器的,盒子很大,但是不带散热器的型号盒子就要小很多了,锐龙5系列支持AMD SenseMI技术,带有X的型号在自适应动态扩频能力上是不带X的两倍。在盒子的背面有一个小天窗,可以看到Ryzen的文字。CPU放在一个单独的包装盒里,老实说在大包装盒里,占的空间真的非常小。几乎所有的处理器都有单独的塑料保护壳,毕竟是非常娇贵的产品,虽然很难用坏,但是磕碰确实很容易受伤。还附赠了一张小贴纸,让有兴趣的用户可以贴在机箱上。AMD Ryzen5 1500X的背面,都是密密麻麻的针脚,密集恐惧症恐怕不能看,配合AM4主板使用,针脚一般在安装和取下的时候容易受损,还是要小心操作。1500X自带的散热器与1700一样,这个版本并不带有信仰灯,没有搭配RGB灯光控制线,使用这个散热器,处理器问题一般在四五十度,玩游戏可以达到七十多度,这次测试并没有使用,而是采用了99元的玄冰四百,效果好的出奇。这款Wraith Spire散热器四周是铝鳍片,中间看起来是一个实心铜柱,如果你将风扇取下,就可以发现,其实是采用了铜柱包裹一根热管的设计。风扇接口采用了4PIN线,由CoolerMaster代工,安装非常简单,将主板上的扣具取下,将这个散热器带的四个螺丝,拧入背板即可。主板这里选择了华擎的AB350 GAMING K4,锐龙7系列一般都会用X370了吧,当然也可以用350芯片的主板,随着锐龙系列的火爆,各大主板厂商也抓紧上新,现在可供选择的范围还是很大的。这是一款ATX规格的大板,可以搭配AMD AM4插槽A系列APU、锐龙AMD Ryzen系列处理器,在使用Ryzen CPU时支持DDR4 3200+,A系列APU时支持2400。主板提供了2*PCIe3.0 x16和4*PCIe 2.0 x1,支持AMD Quad CrossFireX。板载了6个SATA3,1个超级M.2,1个M.2在SATA3模式。显示接口有HDMI DVI-D D-Sub可以支持三显示器同时输出,7.1声道高保真音频接口,Realtek千兆网卡。5个USB3.0和1个Type-C接口。9相数字供电设计,主板自带的散热扣具,对我准备了玄冰400这样的搭配,就非常好安装,但是如果你使用的是那些专用扣具固定的,就需要将这个拆卸,安装会麻烦一点。支持双通道内存。PCIe合金插槽,增加了很多焊点确保比较重的高端显卡,也可以安装的非常牢固,讯号传输更稳定,主机晃动,PCIe插槽也可以避免被扯开;总之就是更牢固。内存我们选用了金邦(GEIL) EVOX DDR4 2400 8GBx2,这款内存的最大特色就是,配置了全彩RGB灯光,并且兼容市面上个品牌主板的同步RGB控制程序,可惜的是收到内存的时候,里面既没有供电线也没有控制线,所以只能当做一般内存使用了,领灯光效果大打折扣。内存上面的红色部分,可以控制灯光的变化,这是在主板不支持灯光控制时可以手动调节的方式,三个档位分表对于红绿蓝三个颜色。内存金手指部分采用了中间部分略高的设计,让内存插入后更紧密。为了方便测试,准备了一个开放式的机箱,3mm厚全铝进行了阳极氧化处理,支持标准电压,ATX主板,可按照2块2.5寸硬盘+1块3.5寸硬盘,作为测试来用足够了,而且非常轻便坚固,价格吗比一般的机箱都贵。开关和重启键自带灯光效果,而且和主板的链接线采用了镀银定制线,做工不错,还是比较心意的。硬盘的安装高度刚刚合适,不会触碰到桌面。请别吐槽我那块老迈拓,只是为了演示硬盘的安装,其实有了256G的固态硬盘,测试也不会用到HDD,放块新盘在这也是装样子。散热选择了玄冰400,虽然在英特尔平台感觉反人类,但是在AM4扣具安装,感觉非常简单契合,不用安装原来的底座,确实省力,电源是海韵M520 II全模组,供这个平台足够了,只是没有使用定制线让走线看起来有些凌乱。AMD处理器针脚设置在CPU上,所以主板处理器底座并不需要保护盖,按照正常程序将CPU安装到底座。硅脂采用了猫头鹰NT-H1,这是猫头鹰NH-D15自带的,可惜我申请的AM4扣具还在路上,并不能在这个平台使用了。九点式的硅脂有点少了,但经过使用证明并没有影响,拷机游戏时处理器温度都控制的很好。背板接口空位都非常准确,还可以在散热器后面加一个12cm的风扇,6PCIe接口。显卡就用珍藏的微信GTX680闪电吧,虽然当年是绝对高端的显卡,无奈廉颇老矣勉强还能支撑16年出的游戏,最近的游戏大作无力了。虽然海韵这款电源的线缆,也大部分都是扁平软线,但是还是比不了单独定制的模组线,更软更容易理线, 也会更漂亮。其实开放式平台还是非常有优势的,前提是你的环境要跟的上,直接扣个玻璃罩子,或者加一个修手机那样的无尘平台,如果是吃住娱都在一个房间,那还是用机箱吧,否则主板真的很难清理。这套从顶部莱卡,还是非常整齐的。走线绝对有很大优化空间,底面如果全换成定制线,可以很清爽,估计和一条主板供电线的直径差不多,其实如果哪天不想开放式了,完全可以加三块板子,直接变成一个机箱。散热器安装好后,对内存一点影响也没有,任何高度的内存都可以使用,我现在用的华硕M7F上了猫头鹰NH-D15散热,马甲内存只能上两条,还是最外面的,风扇反挂试了效果太差。测试平台欣赏:性能测试:主板BIOS已经升级到最新,CPU-Z来看下这款CPU的信息,和我们前面介绍的基本一致,默频3.9GHz(100MHz,39.00x)最高可以达到3.9GHz(100MHz,39.00x),14nm工艺制程,功耗只有65W。CPU-Z的测试来看,单核性能甚至超过了AMD Ryzen7 1700,多核则比1700要逊色不少,毕竟1700以多胜少是没问题的。鲁大师虽然大家都不太信其准确性,但是毕竟在普通用户中很普及,那就来看看这款处理器的待机温度和测试分数。块7万9的分数,比我的I7-4790K要高些,这还是没有超频的情况下,4790K不开盖超频真的热到爆。满载拷机看CPU温度指标才45℃,要知道室温也有三十来度,是这款U的功耗确实不错,还是所有的跑分软件对这款新处理器的温度读取不准确呢,经过这么长时间,AIDA64也是最新版本了,应该不存在;根据经验看CPU二极管温度还是比较靠谱的,也就是说准确点应该是61℃。没超频的情况下,这个温度也不算低,玄冰400风扇的转速都在1000rpm以上。在AIDA64的CPU和内存测试中,1500X的表现也都很让人满意。对基准测试来说,我们最常用的就是这款软件Cinebench,它是基于Cinem4D引擎的处理器测试软件,可以同时测试处理器子系统、内存子系统以及显示子系统。最新的版本已经只支持64位系统,CineBench能很好的支持多核/多处理器,还提供了当前的平台和其它不同平台的数据对比。可惜对比数据并不够丰富,这款1500X比i7-3770表现好,略逊于i7-4770K。国际象棋测试:压缩软件压缩和解压缩能力测试:通过7ZIP自带的测试功能,也可以看出这款处理器的多线程能力,从测试结果来看,居然比1700X还好,看来和内存硬盘也有一定的关系,CPU使用率明显低,评分更高。x264 FHD Benchmark测试:这款软件在测试中主要是体现处理器编码速度,X264 FHD是使用非常多的免费视频压缩编码库,在同体积下可以压缩出更好的视频,这个版本内置x264转码器,测试主要通过转换一个1080P视频文件,来体现各部分的表现。AMD Ryzen5 1500x的表现和英特尔志强 XGHz成绩接近,但是从价格上来说,这根本不是同级的比拼,看来AMD终于要翻身了。3DMARK测试游戏测试虽然不是每个人都是游戏发烧友,但是偶尔玩玩,大多数人都是想尝试的,这里我试玩了几款主流的大型单机游戏,还有网络游戏,运行都非常流畅。首先一款就是《汤姆克兰西:全境封锁》《巫师3:狂猎》如今不管是主板还是内存都开始玩灯了,这款B350 GAMING K4也支持彩灯系统,预留了RGB LED指示灯,你可以连接自己的灯带,通过华擎RGB LED应用程序直接在系统中就可以调节色彩和亮度。总起来看,AMD Ryzen5 1500X还是让我非常惊喜的,在父亲节体验这款AMD在主流市场的翻身之作,让我们再次感受AMD的高性价比,B350芯片组主板已经足够日常使用,搭配这款处理器无论是日常使用还是游戏,图像视频处理,都可以从容应对。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ZAEKE知客官方网站
ZAEKE知客官方微博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导热硅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