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区我没有发过反动评论为什么总是删除今天,我看一篇文章,美国对依朗制裁,限制中国对依朗正常贸易往

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前世今生
我的图书馆
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前世今生
本文是关于经济制裁系列文章的第二篇。上一篇《国际经济制裁:既是政治游戏,也是复杂的法律问题》介绍了国际经济制裁的基本概念和法律框架。本文更像一篇案例分析,重点关注美国对伊朗三十六年经济制裁的历史,以及新年伊始,美国(及欧盟)与伊朗在经济制裁问题上的重大突破。之所以专文讨论伊朗,主要有三个原因:首先,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堪称国际经济制裁最经典案例,不仅制裁的手段和方式多样,在制裁模式上有历史性的创新。同时执法也是不遗余力。通过研究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和执法方式,可以很好的理解国际经济制裁作为一个法律问题,是如何具体对跨国企业产生影响的。&其次,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堪称经济制裁历史上难得的成功案例。2007年起美国的制裁逐步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支持,联合国通过多项决议制裁伊朗。2010年,欧盟也加入了对伊朗的制裁中。这种多边制裁措施效果显著,把伊朗经济逼入绝境,不得不放弃发展核武以换取解除制裁。这对如何处理隔壁令人头疼的三胖子很有借鉴意义。最后,世界对伊朗多年的制裁和封锁已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2016年伊始,美国和欧盟就宣布将根据“关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JCPOA”)”,全部或部分解除对伊朗的制裁。这一拥有8000万人口,却长期因制裁而隔绝于世界经济中的巨大市场终于要向全世界敞开大门,巨大的投资和贸易商机令全球工商界都欢欣鼓舞,跃跃欲试。然而风险与机会并存。美国对伊朗的制裁仅仅是放松,离完全解除还十分遥远。在一片兴奋之中,跨国企业很有必要冷静的了解美国对伊朗制裁的真实现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说一句题外话,习近平主席春节前对伊朗展开了国事访问,这是相隔十年后中国国家元首第一次访问伊朗。这显然为是中国资本和中国制造在这个大市场上攻城略地打响的头炮。在这一背景下,伊朗的经济制裁问题对跃跃欲试的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增添了一份现实意义。&美国为什么要制裁伊朗?&为什么美国在近四十年的时间里对伊朗总是不依不挠,紧咬不放呢?原因一言难尽。&美国对伊朗制裁的初期,主要是源于“个人恩怨”,为了本国利益的损失打击报复伊朗。2000年后,反恐上升为美国的主要外交目标,而伊朗被称为“恐怖主义支持者”、“邪恶轴心国”,打击伊朗也是反恐大战略的一部分。从2005年开始,随着伊朗发展核设施的意图越发明显,美国的制裁措施就超越了“个人恩怨”,有点武林盟主“替天行道”的意思了,目的就是要伊朗放弃发展核武器。&尽管美国的经济制裁曾经饱受国际社会非议,但美国民主共和两党在这个问题上却难得的保持了高度的一致。36年来美国历经六任总统,驴象白宫国会轮流坐庄,对伊朗的制裁却始终没有放松。&三十六年的穷追猛打&卡特总统&1979年,伊朗爆发革命,在海外流亡15年的霍梅尼成立了政教合一的伊斯兰共和国。11月,革命者闯入美国大使馆,扣留了66名使馆人员,即震惊世界的“伊朗人质危机”。这也是美伊两国近四十年交恶的开始。&(2012年奥斯卡最佳影片《逃离德黑兰》就是反映这一事件)&为了迫使伊朗释放人质,卡特总统马上就宣布禁止美国从伊朗进口石油,并且要求美国银行冻结伊朗政府和伊朗中央银行高达120亿美元的存款和财产。1980年,美国正式断绝与伊朗的外交关系,并全面禁止伊朗和美国的贸易,并禁止美国人前往伊朗或在伊朗从事金融交易。&里根总统&“人质危机”结束后,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曾有过短暂的放松。1983年,黎巴嫩真主党策划了贝鲁特美国大使馆的爆炸案,而伊朗被认为是背后的指使者。这使得美国政府于1984年宣布伊朗是“支持恐怖主义国家”,两国关系再次急转直下。到1987年,里根政府宣布全面禁止从伊朗的进口。&克林顿总统&美国对伊朗的制裁在克林顿政府时期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克林顿政府首先在1995年开始禁止所有美国公司投资伊朗的石油产业,随后推动《伊朗交易监管法》(Iranian TransactionRegulations,“ITR”)通过,全面禁止美国与伊朗的一切贸易和投资,ITR的规定成为之后20年美国对伊朗制裁的主要核心内容。&1996年,美国通过了《伊朗制裁法案》(Iranian Sanctions Act),史无前例的将制裁措施的适用对象扩大到美国公司以外的主体:ISA禁止任何人向伊朗的石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就是所谓的“第二代制裁措施(Secondary Sanctions)”,下面我们会对这一类型的制裁作更详细的分析。&小布什总统&反恐是小布什总统任期内美国的头等大事,而伊朗则被认为是恐怖主义的主要资助者。在这一时期,伊朗发展核武器和远程导弹的威胁也逐渐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把伊朗视为眼中钉的小布什总统任内不仅增加了对伊朗制裁的措施,更重要是,极大地加强了制裁措施的执行。小布什政府在财政部下整合各部门,成立了“恐怖主义及金融情报办公室(Office of Terrorismand Financial Intelligence,“TFI”),该办公室下辖著名的“海外资产控制办公室”(Office of ForeignAssets Control,“OFAC”),作为美国经济制裁措施的主要执行机构。之后的十几年中,TFI和OFAC成为跨国公司,尤其是跨国金融机构最恐惧的监管机构之一。&奥巴马总统&奥巴马政府任内,美国对伊朗经济制裁的措施达到了顶峰。这当然也有伊朗自作自受的原因。伊朗一边与奥巴马政府假意谈判,一边私下里紧锣密鼓的发展核武器,甚至取得了重大进展。2010年2月,伊朗生产出第一批纯度为20%的浓缩铀。&感觉上当受骗的的奥巴马政府通过多项新的制裁措施,并且加强了制裁措施的执法力度。奥巴马政府任期内对伊朗制裁的执法达到了一个恐怖的高度:截至2015年12月,外国银行的美国分行因为违反美国的制裁规定已累计向美国政府缴纳了高达140亿美元的罚金。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全世界的跨国企业尤其是金融机构开始意识到遵守制裁法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合规问题。&美国对伊朗的主要制裁措施&美国对伊朗的制裁措施和手段十分丰富,而且三十六年来与时俱进,堪称经济制裁教科书,下面我将介绍美国对伊朗历年来的主要制裁措施,以及实施该措施的背景原因,让大家有个直观的了解&1.&冻结财产&这是对伊朗最早的制裁措施,开始于“伊朗人质危机”。随后几十年间,美国政府又通过多项行政命令,冻结伊朗政府及其控制的主体的财产。只要这些财产通过美国的金融机构,并被发现,美国的金融机构就有权将其冻结。&2. 对伊朗支持恐怖主义的制裁&美国在1984年将伊朗确立为“支持恐怖主义国家”后,通过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制裁措施,包括禁止向伊朗出售军民两用物品;禁止向伊朗提供任何的金融支持;抵制所有向伊朗提供的国际多边借款;停止援助任何向伊朗出售武器的国家;停止资助向伊朗提供援助的国际组织等。目的是希望降低伊朗参与、资助恐怖活动的能力。&9.11事件之后,美国政府迅速发布了数百个被认为是“支持国际恐怖主义”的伊朗企业,或与伊朗有关企业和机构的名单。任何美国个人与公司不得与名单上的企业和组织进行交易。名单上的企业和组织的财产美国都有权查封。&3.& 禁止对伊朗的贸易和投资&克林顿政府任内开始对伊朗展开全面制裁,推动《伊朗交易监管法》通过,全面禁止美国与伊朗的一切贸易和投资,并要求美国公司在海外的子公司也不得参与与伊朗的交易。2010年通过的《对伊朗全面制裁、究责和剥夺权利法》(The&ComprehensiveIran Sanctions, Accountability, and Divestment Act&of 2010,“CISADA”)更进一步扩大了这一方面的限制。&这里的“美国公司海外子公司”指的是受美国公司“控制”的子公司,即1)母公司控股超过50%;2)母公司在董事会占多数;或3)母公司可以指挥子公司。&4.& 对伊朗能源领域的制裁&美国人很快就意识到,打蛇要打七寸。伊朗的石油探明储量位居世界第三,石油出口是其最重要的经济来源。同时伊朗国内石油设施老化,也急需外界投资其石油工业。如果要让伊朗屈服,最好的办法就是打压伊朗的石油工业和石油出口。&1996年美国通过的《伊朗制裁法案》(ISA)以及之后的CISADA是美国对伊朗能源工业进行制裁的主要依据。它们禁止任何企业向伊朗石油工业投资超过2000万美元;禁止任何人向伊朗提供价值超过一百万美金的石油产品;禁止帮助伊朗发展石油工业;禁止向伊朗提供石油、天然气开发生产的设备;购买伊朗国债;帮助伊朗出口石油;成立与石油开发有关的合资公司;帮助伊朗石油公司融资、保险等等。&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美国把这一领域的制裁措施的适用对象扩大到美国公司以外的主体:ISA禁止任何人向伊朗的石油工业进行大规模的投资。这也是第一次美国将经济制裁手段适用到全世界的“任何人”,这就是所谓的“二级制裁,Secondary Sanctions”。&美国这么无赖的做法的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如果只是限制本国企业投资伊朗石油工业,根本就对伊朗毫无影响。世界上有的是公司等着你美国人撤出伊朗,然后来和伊朗做生意。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美国的Conoco石油公司退出伊朗Sirri油田开发后,法国道达尔公司马上取而代之。这一事件也间接推动了ISA的通过。&美国当然没有权力对违反法案的外国公司直接罚款,但是它会禁止违法的外国公司使用美国金融系统的一系列服务。由于美国金融机构在全世界的主导地位以及美元在国际交易中的绝对优势,这类禁止措施对跨国企业来说可谓有着极大的杀伤力。因此,这类制裁措施实际上逼着全世界的公司做选择,你可以继续投资伊朗的石油工业,你也可以继续使用美国的金融体系,但你只能选择一样,不能两样好处都占。&5. 美国对伊朗的金融制裁&美国对伊朗的金融制裁可谓是其所有制裁措施中最狠,也最为有效的一招。由于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超强实力和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几乎所有的国际贸易往来都离不开美元,也离不开美国的金融体系。&一个银行如果希望借助美国的金融体系,要么在美国开立分行(受美国监管),要么在美国银行开立代理账户或过渡账户。CISADA正是抓准了这一点,不仅禁止本国银行为伊朗制裁对象提供服务,还规定如果外国银行有以下任何情形的,美国银行不得为该外国银行开立代理账户或过渡账户:&与制裁名单上的企业有着重大的交易往来;与联合国安理会制裁伊朗名单上的企业有着重大的交易往来;与伊朗的能源、造船及航运业有着重大的交易往来。&中资银行不幸的成为了这一规定的第一批执法对象。2012年7月美国宣布中止中国昆仑银行在美国的一切业务,要求所有持有该行账户的美国银行在10天内关闭该行账户。原因是“中国昆仑银行涉嫌向美国制裁名单上的超过6家伊朗银行提供‘关键金融服务’,并在2012年初为受到制裁的伊朗商业银行转移了大约1亿美元。”&这一制裁措施的本质是利用美国超强的金融实力和美元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地位,逼迫全世界的金融机构选边站:要么选择完全不做美元业务,完全不与美国金融体系打交道,要么选择和伊朗断绝关系。&这一制裁措施更是封死了伊朗参与国际贸易的可能。全世界70%的贸易通过美元完成,离开了美国的金融体系,伊朗进口生活必需品和发展工业的物资都变得十分困难。你给外国人再多的里亚尔人家也不敢卖给你啊,逼得伊朗只能搞“以物易物”。&《关于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JCPOA”&伊朗核问题的转机出现在2013年,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台后,为摆脱伊朗孤立的困境,一改前任与西方敌对的做法,开始在西方顾虑重重的核问题以及其它问题上展现灵活的姿态。&2013年10月,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五个常任理事国加德国)恢复了中断已久的谈判,经过20个月的艰苦谈判,2015年7月14日,伊朗核问题最后阶段谈判终于达成历史性的协议。今年一月,国际原子能机构确认伊朗履行了该协议,美国和欧盟依约随即宣布解除对伊朗的部分制裁措施。&美国对伊朗制裁进入新时代&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JCPOA到底解除了哪些制裁,又保留了哪些制裁措施:&1.&&&&&&&非美国公司可以松一口气了,因为美国解除了大部分针对伊朗的“二级制裁”。外国金融机构可以放心的向伊朗企业和伊朗政府提供金融服务,也可以参与投资伊朗的石油工业,购买伊朗的石油;参与伊朗的航运业和造船业等。&2.&&&&&&&非美国公司仍然不被允许与“制裁名单”上的人员和组织进行交易。美国从制裁名单上移除了400多个对象,但仍保留了200多个对象。但制裁对象的子公司不在此范畴内。&3.&&&&&&&对美国公民和美国企业来说并没有太大的变化,大多数情况下仍然不能与伊朗公司或个人进行交易或往来。仅有的几个例外包括:向伊朗出口或出租商用客机及其零部件;从伊朗进口地毯及食品,包括开心果和鱼子酱(又一个吃货改变历史进程的故事,伊朗鱼子酱全世界顶级,伊朗Almas鱼子酱曾以每千克两万美元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估计美国人实在忍不了没法在本土吃到上等鱼子酱这件事了。)4.&&&&&&&美国企业在海外的子公司,在不涉及美国企业的情形下,可以独立的和伊朗进行贸易往来,但有一系列的限制,例如:不得向伊朗出口受限制的技术和物资;不得通过美国金融体系转移资金;不得与受制裁名单上的对象交易等。&5.&&&&&&&美国的金融机构现在可以向OFAC申请批准,为伊朗进口商用飞机提供融资。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多变化;&6.&&&&&&&对非美国的金融机构来说,仍然不能与伊朗进行美元交易(因为会牵涉美国银行)。但理论上其他限制都已解除,只是经历了过去几年严厉的执法监管,噤若寒蝉的国际银行们应该会谨慎再谨慎。&7.&&&&&&&欧洲对伊朗制裁措施的解除更为彻底,仅保留少数制裁措施,例如不得向伊朗出口某些敏感技术,以及有可能被伊朗用于国内镇压的物资等。&&下一篇文章中,我们将结合近年来针对金融机构违反制裁法规的几个执法案件,来谈一下美国及欧盟对经济制裁的具体执法,以及跨国公司应当如何做好经济制裁的合规工作。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美国为什么对中国贸易制裁_百度知道
美国为什么对中国贸易制裁
我有更好的答案
从全局利益上看这个问题,他所有的动作最终只有一个目的:遏制中国的发展。地球上的资源毕竟是有限的,当然是谁强大谁说了算数,所以它要害怕中国强大,但是它又不能不能激化矛盾,因为科学发展到现在,大国之间恐怕谁也不敢轻易发动战争,所以它可以在你的承受范围之内搞一些小动作,包括对台军售等,只要不会引起过大的争端,它可以在很多方面做动作,目的就是减缓中国的发展
采纳率:36%
因为有很多是违反人性化的操作太专权了,比如说,80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基本买不起房子同时美国也想牵制中国的经济,发展的太快,对他们构成威胁
因为美国一直想欺负我们!
主要是因为中国的崛起会危及到美国的国际地位,美国人自二战结束后在国际社会中的话语权逐步提高,但始终有个苏联与其作对。在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第一大国,而如今中国的快速崛起刺痛了美国人心底的霸主情结,美国人担心中国在将来成为第二个苏联,因此处处为难中国,而贸易制裁是最直接,效果最理想的手段。
中国惨败,美国亏本。
1条折叠回答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美国为何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
我的图书馆
美国为何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
从权力结构的常量上看,牢牢控制着在全球体系中位居顶层的霸权,并且已经完成全球霸权形态2.0版的转变。其核心特征是,第一,美国利用美元、美债和金融杠杆的流动性迅速吸收全球财富,实际财富与其他国家的差距很大。第二,美国一直是全球企业利润和物流供应链的终端。第三,美国控制着全球资本市场的信用分配和交易规则。第四,美国拥有世界最强的军事攻击力量,它还是最大的防务外包供应商。第五,美国拥有高质量的盟友。第六,美国再次实现技术突破,使得美国正在成为新兴的能源出口国。
请你好好研究一下欧元的背景和形成的历史,以及市场经济中货币的基本概念,不要一听欧美在伊拉克问题上有分歧就拍脑袋判断是欧元与美圆的斗争。我不否认欧元和美圆的斗争,资本就是要向最有活力的市场流动,市场就是在不断的斗争中日趋完善。
今天欧元的成就,正是在美国高举的全球一体化、自由贸易的旗帜下顺利建成的。如果按照你们对美国极端霸权和邪恶的判断,怎么能产生世界第二的?怎么能产生统一的?怎么能出现今天繁荣的欧共体?怎么能产生中国每年几千亿美圆的贸易顺差?
更何况、德国仅仅是欧元区的两个国家,难道其他十几个国家的领袖都是傻子?我真佩服这些拍脑袋的分析家。
美国总统为何执意“领导世界”?纪念日,比反恐更具悬念的,是明年谁来领导美国,“领导世界”。十一年前的今天,美国总统小布什发表演讲,立志要在世界范围扫除“恐怖主义”,随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伊拉克萨达姆统治土崩瓦解。2009年,奥巴马上台后,指责小布什的反恐行动代价太大。具有说服力的示范案例,是奥巴马只用了一支特种军小分队就解决了恐怖教父拉登问题。而今,奥巴马和罗姆尼的第45届美国总统竞争进入白热化的揭短期,然而,无论是奥巴马、罗姆尼抑或小布什,无论他们怎么相互攻击,相同的一点依然传承,那就是“美国领导世界”,不同的只是“领导世界”的方式。
“是的,我们能!”这是奥巴马的四年前竞选美国第44任总统时一句标志性口号,当选后他经常将此语立为巡回世界演讲的关键词,此关键词一度风靡美国。
美国能什么?奥巴马张扬的,不仅是美国总统的骄傲,而且是“世界总统”的底气与自豪——转动全球的“领袖”。
“我们现在需要一个勇于负责的新时代,每一个美国人都体认到我们对自己、对国家、对世界负有责任,我们不是不情愿地接受这些责任,而是欣然接受。”
这是2009年1月,奥巴马在就职演说时面对全球直播的世界观众,一段精彩表白。如同历届美国总统一样,奥巴马演说之中心思想,就是那句“美国愿意再次成为世界领袖”,而不是“美国永远不成称霸”。
如同历届美国总统一样,奥巴马往往一次演说,即十多次提到美国“领导世界”。尤其在世界“巡游”演讲时,在欧洲,说美国要“倾听和领导”;在日本,他强调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主导地位”……
美国为何执意“领导世界”?这份坚定不移的“领导”底气从何而来?
国土与人口,经济与军事,当然很重要,但更重要是什么?有人说政治不重要,但我认为这个最重要。“美国第一”的自信,首先不是来自他们的国土与人口,也不是经济与军事,而应是政治。
通往罗马路有千条,通往华山顶只有一条路。一时的强国与领导世界的文明一哥,目标不同,道路也不尽相同。强国可以无数,“文明一哥”却只有一个,它基本上是“世界第一政治大国”合并同类项。
毋庸置疑,“政治大国”是美国崛起的第一标志。一般人认为,美国利用二战确立了世界老大地位。然而,事实是,二战结束后美国并未获得世界霸权,一个主要原因是美国孤立主义的势头上升。美国人普遍认为,胜利后美国应该管好自己的事情,照顾西半球的和平就已经足够,对于欧洲以及世界其它地方,应该让那里的人自己去打理。这在当时是美国的主流意识。
所以,二战之后,美国并不主动干预欧洲局势,使东欧尽归苏联所有,在亚洲,他们撮合国共合作,折衷调停,致使他们“丢掉了中国”。朝鲜战争的爆发,引起了美国国内对于美国在世界上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的大辩论。辩论的结果,使美国决策层摆脱了犹豫不决的痛苦状态。杜鲁门立即做出决定,美国连同联合国一起,迅速地介入朝鲜战争,他们认定这是美国必须成为政治大国、领导世界时刻。
艾森豪威尔政府上台后,“大规模报复”计划对付一切由苏联挑起的战争行动。美国着力于建设远程核打击能力,高调应对世界纷争,从此确立了美国的世界领袖地位。
即便是冷战日趋激烈的五十年代,美国也采取了主导世界的攻势。到1955年,美国在世界26个国家设立了450处军事基地,除拉丁美洲之外有二十个国家与美国签订了政治军事同盟条约,甚至连铁托的社会主义国家南斯拉夫也在1951年与美国签订了《共同防御援助协定》和《军事援助协定》,使美国的世界领袖国地位得以巩固。
自从朝鲜战争之后,每届美国总统的演说“万变不离其宗”——都念念不忘“美国领导世界”,维护美国“世界政治领袖”地位。1991年圣诞节,苏联正式解体,失去政治对手的美国独步世界。1996年底,克林顿赢得第二次大选后宣布:“今天,地球上2/3的国家和一半以上的人民处在由本国人民选出的政府的治理之下,这是有史以来的第一次”。
言外之意,今日美国,主导三分之二世界政治。当今世界,无论哪边风云突起,第一时间里,美国总统的表态,比联合国秘书长的表态更重要。美国总统成为无冕之“世界总统”。
第一政治大国就应该是这个样子:对内体现为造就大国民,对外体现在管理世界。管理世界,大致表现为是否担当世界责任,是否有能力主持世界公道、改变世界格局——这是政治大国的最终实现标志。
只有在一个政治大国里,才能产生世界级政治家,美国历史虽短,却是出现过这样政治家最多的国家,从罗斯福到小布什,再到被政治对手指责“干得不好”的奥巴马,或者后来居上的罗姆尼,无论他们持何党见,但都拥有这样一个共识:&
惟有代表人类最进步的文明国家,才能把握工具的善方向,惟有人性的国体与正确的信仰,才能把一个变形危险的世界,从根本上变成一个正常安全的世界。这种共识在911后得以再次强化。基于此共识的“迷信”,911后的美国总统竞选人,他们更加按“世界领袖”的标准要求自己,无论谁上台,都不会放弃“领导世界”的使命,从而使美国牢牢占据政治大国的头把交椅。
美国为何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
美国强大的经济制裁能力,与美元在国际金融体系中的核心地位有关。欧元的濒临崩溃,日元的超级不稳定,进一步强化了美元的超级地位。世界各国的贸易往来,绝大部分以美元结算。世界上绝大部分资产,都以美元计价。各国为了防范兑付危机而构造的硬通货储备,也多以美元为主。连@iran@、委内瑞拉这样反美的国家,其出口石油换来的财富,也多以美元的形式储藏在欧美等国的银行系统中。世界各国包括中国在内,都只能经由促进美国经济来发展本国经济。
几乎所有发达国家都是美国的盟友,并且与美国有紧密的经济军事科技联系,意味着一旦美国制裁哪个国家,这个国家就基本失去了与世界主要国家交易的手段和渠道,这个国家多年积累的以美元形式储备的财富,也将暂时遭到冻结无法流通和套现,对被制裁国家的伤害十分巨大。此外,美国拥有最广泛的盟友,可以通过其巨大的影响力让盟国效仿其做法,从而瞬间扩大制裁打击面。相反,美国不与被制裁国家交往,比如不持有伊朗、委内瑞拉这样国家的货币资产,不与伊朗、委内瑞拉的银行系统打交道,对美国毫发无伤。
那么,当今世界为什么选择美元作为最硬的硬通货和资产储备货币呢?
这与美国几次成为世界的救世主有关,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对外经济援助的国家,美国一直是国际社会中对外经济援助的主力军,无论从援助资金数额上,还是从援助规模上没有其它国家可以和美国相比。远在19世纪末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20年,美国就已经成为世界头号经济强国。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前美国的经济实力已经异常强大,超过了欧洲(包括苏联)的总和--之后一直维持这个优势。特别是二战期间,美国巨额无偿援助了包括中国苏联在内的反法西斯盟国,二战结束之后,为了拯救濒临崩溃的欧洲经济,美国在欧洲实施了规模巨大的马歇尔援助计划,亦称“援助欧洲复兴计划”。
1949年杜鲁门总统提出的“第四点计划”被看作是美国对外援助的一个新的里程碑。日,杜鲁门在国情咨文中称,“第四点计划”的目的是“用我们的科学进步和工业发展的实惠,促进不发达地区的改善与发展。”是为发展中国家提供财政转移和知识技术,是对农业、健康、教育,缓解饥饿领域的专项援助,这标志着美国第一次针对全球发展问题,提出了长期性的政策和策略,同时也是第一次区别经济援助与军事援助。1952年美国通过双边援助大量转移资金和技术,从支持欧洲的发展转向了为拉丁美洲、中东和南亚提供发展援助,并开始从食品、教育、健康领域转向工业生产领域。
人类自有帝国历史以来,从罗马帝国到大英帝国,基本上都是以占领别国的领土,掠夺别国的资源,奴役别国的人民这种经典的殖民帝国模式完成积累财富。但殖民帝国模式都难以持久,且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战争,而结果只能是两败俱伤,最后徒使第三方得利。美国记取了这个历史教训,邀请盟国的财政部长、央行行长和经济学家云集在一起,经过几番激烈争吵,讨价还价,商量出了一个互利共赢的世界货币体系,这个货币体系被称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它的实质用一句话就可以讲清楚:全世界的货币锁定美元,而美元锁定黄金。美国拥有全世界80%的黄金,美国经济的自我调节能力无与伦比,美国是世界上最富裕、制度最稳定、资源最丰富、军事最强大、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经济发展结构最好的国家,因此,美元信誉也是最好的。“布雷顿森林体系”一举确立了美元的主导地位。尽管美元币值一直在贬值,美元的地位却无法撼动。欧洲的经济危机,打破了欧元取代美元地位的幻想。其他货币,无论是日元、卢布或是人民币,都无法取代美元的地位。
布雷顿森林体系早就瓦解,美元的地位为何一直挺到今天呢?这跟美国联邦政府强大的文化软实力和硬实力有关。美元维持老大的地位靠以诚信为本的道德文化。国家信誉不是一天两天锻炼成的,是慢慢培养的,是通过各种行为或事件培养的,是需要全世界大多数国家认可的。这需要有良好的可以信任的法律体系,稳定的,让全世界大部分国家和人民满意的社会制度或政府体系。美国联邦政府、最高法院、国会以及舆论监督之间的强力制衡,使得美国政府成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公认的最讲信用的政府,这种强大的世界级公信力,使得世界各国相信,将资产以美元的形式储藏在欧美银行里,十分放心。
硬件好搞,软件难建,以诚信为基础的文化软实力更难形成,美元背后的世界级公信力更是历史沉淀的后果,短期内很难打破,这是美国有能力制裁其他国家的终极密码。20世纪的美国历史是以领导一战、二战、冷战为主线的。这三场圣战的目的是把世界从军国主义、种族灭绝的法西斯主义和极权残暴的共产主义中拯救出来。刚刚进入21世纪,美国又领导世界进行了反恐怖主义战争。美国一次次把人类社会从悬崖边上拉回正轨,也在道义上为美国赢得了最广泛的朋友,也符合中国古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基本原理。全世界的国家和组织要想不受到美国制裁,不与遭到美国制裁的国家打交道是明智而且是唯一的选择。
进入21世纪,凡是遭到美国制裁的国家,如南联盟政权、塔利班政权、萨达姆政权、卡扎菲政权、阿萨德政权,不可避免都会遭遇灭顶之灾。被美国制裁还是小事,政权更迭血本无归才是大事!中国也应该学习美国,对内温柔,对外诚信,在取信于本国国民的基础上取信于世界,早日打造自己的世界级文化软实力!
货币金融霸权到底有多重要?
亨廷顿接着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制高点,货币金融制高点就占了3个。&
从美元霸权控制全球货币金融和经济体系可以看出货币金融霸权对大国的崛起具有极端的重要性。蒙代尔经常强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的动荡不安触发了历史上无数次政治上的风云变幻。
1968年,后来成为法国总统和欧元主要战略家的吉斯卡尔·德斯坦,曾经就国际货币体系发表多次重要演讲。他有一段著名的论述:“简而言之,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经济和各国经济,皆有异常深刻之影响。国际货币体系对世界各国经济政治之影响程度,远远超过所有国内经济政策,美国亦不例外。”
2012年第一期《外交》季刊发表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马丁·费尔德斯坦的长篇文章《欧元的惨败》。根据他的描述,欧洲政治家创建欧元的主要动机是提升欧洲的国际政治地位,以便抗衡美国。“欧洲一体化的主要政治动机是提升欧洲在世界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过去如此,现在依然如此。1956年苏伊士运河危机爆发,美国利用金融市场的威力,迫使法国和英国从苏伊士运河撤军。数天之后,西德总理阿登纳就告诉法国政治家:单个欧洲国家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全球性力量了。欧洲若想在世界事务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将欧洲整合起来成为一个统一的欧洲。唯有一个统一的欧洲才有可能与美国抗衡。一年之后,欧洲签订《罗马条约》,欧共体诞生,成为欧元单一货币创生的起点。”
几乎所有历史学家都比经济学家更加重视货币金融霸权。法国年鉴学派历史学大师布罗代尔的名著《15至18世纪的物质文明、经济和资本主义》,有大量篇幅详细论述金融创新如何助推和英国成为世界强国。他有一句话值得反复回味和深思:货币金融霸权总是非常持久!
依照布罗代尔的详细分析,欧洲大陆尤其是英国的主要竞争对手法国,直到英国金融霸权开始崛起近100年之后,才开始醒悟到金融创新对英国崛起的极端重要性。布罗代尔首先提出一个问题:“在英国经济明显高涨和超越欧洲大陆的众多标志中,我们应该记住什么?哪些标志应列在首位?”他的答案是:“公债是英国经济健康的最佳标志。”
很长时间里,包括一些著名经济学家(譬如法国经济学家萨伊)在内,都对英国金融市场特别是国债市场发展嗤之以鼻,甚至给以极其严厉的批评,认为那是英国国力衰弱的象征,他们对英国债台高筑大感惊异,认为那简直不可思议,坚信英国必定由此彻底破产,走向灾难。只有在英国赢得与欧洲大陆列强的多次战争之后,一些理智清醒的观察家才开始意识到:“公债和金融市场正是英国胜利的重要原因。当英国需要钱的时候,公债市场就可以方便地为它筹集巨款。相反,法国的失败和孱弱就在于它的信贷组织不完善。”
我们再来看看美国主要战略思想家是如何看待货币金融霸权的。
中国学者对塞缪尔·亨廷顿都相当熟悉,他的许多思想得到美国政府高度重视和采纳。《文明的冲突和世界秩序的重建》是亨廷顿最有名的著作,据说被翻译为40多种文字在全世界发行。该书第四章开篇就写道:“西方是唯一在其他各个文明或地区拥有实质利益的文明,也是唯一能够影响其他文明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的文明。”亨廷顿接着列举了西方文明控制世界的14个战略制高点,货币金融制高点就占了3个。分别是“拥有和操纵着国际金融系统”(位居第一)、“控制着所有的硬通货”(位居第二)和“主宰着国际资本市场”(位居第五)。
亨廷顿随后论述了西方文明可能衰败的历史路径,他首先强调的是经济总量和货币金融实力。他相信,即使西方文明最终注定要衰落下去,其衰落亦将是非常缓慢的过程。“西方力量的崛起历时400年之久,它的衰退也可能需要同样长的时间。”这与布罗代尔“货币金融霸权总是非常持久”的意思异曲同工。
另一位美国著名国际战略家布热津斯基似乎更加重视金融货币对美国霸权的重要性。他的名著《大棋局》许多人都读过,其中对“美国霸权”的描述令人印象深刻:“在仅仅一个世纪的时间里,从一个相对孤立于西半球的国家,变成一个前所未有的遍及全世界的大国。”“美国对手的垮台使美国处于一种独一无二的地位。它成为第一个也是唯一的一个真正的全球性大国。”
无独有偶,布热津斯基也列举了“美国霸权”的14个基本战略制高点,经济、金融和货币战略占据了其中6个,分别是:
第五:美国经济居于全球独一无二的领袖地位,自1900年起,它的经济总规模就一直远超后三位之总和;
第六:美国始终确保最先进技术上的绝对领先地位,从而确保其经济和军事上的绝对主导地位。从19世纪、20世纪的石油、钢铁、汽车、飞机、电子、火箭、核弹等到21世纪的信息技术、航天科技、生物科技,等等,美国始终保持创新先锋之地位。
第七:生产率增长上始终维持全球领先地位。即使是经受了全球金融危机之冲击,美国产业的生产力增长依然位居世界前列。
第十二:总体而言,全球金融货币体系基本依照美国利益要求所设计,亦代表美国之基本利益。譬如世界银行、国际清算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基本由美国人掌控。
第十四:或许最重要的,是美元本位制和美联储支配了全球货币政策和金融市场。
第十五:美国凭借军事力量和金融力量,控制了以石油为核心的全球大部分战略资源。
当然,最早认识到货币金融霸权极端重要性的美国政治家首推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远在出任财长之前,汉密尔顿就写道:“1690年代开始,大英帝国创建了@england@银行、税后体系和国债市场。18世纪,英国国债市场迅猛发展。国债市场之急速扩张,不仅没有削弱英国,反而创造出数之不尽的巨大利益。国债帮助大英帝国缔造了皇家海军,支持大英帝国赢得全球战争,协助大英帝国维持全球商业帝国。与此同时,国债市场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发展。个人和企业以国债抵押融资,银行以国债为储备扩张信用,外国投资者将英国国债视为最佳投资产品。为了美国的繁荣富强,为了从根本上摆脱美国对英国和欧洲资金和资本市场的依赖,美国就必须迅速建立自己的国债市场和金融体系。”
颠覆一下一个很差劲的逻辑。我说的的颠覆,只是在针对“美元是世界货币,美国因此获得巨大利益”。这句话本来不错,在经济学上是有一定的道理。但理由不是我们一般所见的解释那样。这只是在“势”上有利于美国,绝不是表面那对他国赤裸裸的敲诈。&&
我们一般所见的观点是:美国可以只印着钞票,来掠夺世界财富,美国人就是依靠这些来超前消费,让世界给他们买单。&&&&
这明显是脑子没有转弯的某个半个专家抛出的一个观点。真正懂得人懒得反驳,不懂的人却好像通过这个看到了美国发达的真相。&&&&
问:你觉得英国人,德国人,丹麦人,人的生活跟美国人有没有本质的区别?但他们的货币是不是世界货币,是不是在剥削世界?&&&&
中国只有北京能印货币,北京的财富是通过印钞票来的不?天津因为这个原因被北京掠夺财富了?现在香港通用的还是港币,如果以后香港也用人民币,你觉得香港会因为这个被大陆剥削?&&&&
美元成为世界货币,那是因为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又是庞大的经济体,自然在各个方面要争。哪天大陆要跟香港统一货币的话,肯定是香港转用人民币,而绝对不会是大陆转用港币。&&&&
至于说美国美国通过美元掠夺世界财富。这只是存在可能性,那就是美国到处开空头支票。但起码这种事情到现在也没有发生,以后也不会发生。因为它如果这样做了,就说明已经彻底沉沦了,或打算自己沉沦,真正的让世界再也不相信它。&&&&
现在美国欠这世界各国的美元,以及现在美元的贬值,可以说是说是美国对世界的“一点搜刮”,但也只是一点。美国欠世界欠了几十年,也只欠了不足gdp一半的钱。美元贬了值么多年,也只贬了百分之十几。你认为这是根本吗?你认为你现在是个穷鬼欠别人一点钱不还,就能从根本上改变你的状况?
伊朗220亿美元油款因美国制裁“被困”中国
伊朗《德黑兰时报》日引述该国主管规划和战略监督的副总统穆罕默德·巴盖尔·洛巴克特的话称,中国“欠了”伊朗220亿美元的石油、天然气钱款。报道称,这一发言正值伊朗伊斯兰议会议长拉里贾尼访问中国,拉里贾尼将和中国协调“还款机制”。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殷罡31日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中国购买伊朗石油确实存在结算上的问题。中国要支付这笔钱要通过银行汇款的方式,但承办这项业务的银行会因此受到美国的制裁,此前中国昆仑银行就出现过这样的情况。所以,中国不是不给钱,是没有办法给钱。
《德黑兰时报》称,拉里贾尼在周二访华前表示,中国目前是伊朗石油的最大买家。石油输出国组织在近期的月度市场报告中说,今年,伊朗是向中国出口原油的5个主要供应国之一,伊朗原油总产量已经增加。8月2日,在美国众议院批准一项阻止伊朗石油出口的议案之后,中国重申反对美国对伊朗施加更严厉制裁。据伊朗议会规划和预算委员会主席称,由于受到国际制裁,该国存放在外国银行中的1000亿美元资金被冻结。不过,伊朗国内的黄金储备和国家发展基金资产共计超过300亿美元。
阿塞拜疆Trend新闻网30日发文称,中国是伊朗的第二大商品供应国和最大非石油产品进口国。相关数据显示,中国最近已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今年前9个月,中国进口了1600万吨伊朗石油,价值超过123亿美元,相当于每天43万桶。报道称,北京通过本国货币人民币支付伊朗石油费用,把这笔钱存放在一个境内银行账户,该钱款只能在中国采购被允许的商品并出口到伊朗。由于美国2月初实施的制裁,伊朗石油的买家不被准许让其获取石油海外出口收入,德黑兰方面只能用这些钱购买对方国家的商品。
2012年8月,美国总统奥巴马下令对伊朗实施两项新的制裁措施,其中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一家银行因与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而被列入制裁名单。殷罡说,事实上,迫于美国的压力,欧美一些国家已经不得不放弃购买,或者降低购买量、用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结算。中国也降低了对伊朗石油的购买量。伊朗之所以将中国的结算问题提出来,很可能是希望中国出面与美国进行协商。不过,由于中国并没有和美国及欧盟一起对伊朗进行制裁,因此解决石油结算问题要靠伊朗自己。
路透社10月曾报道称,中国今年前9个月对伊朗石油的进口较去年微增,为了避免被美国制裁,中国第四季度须减少进口。美联社上月的一篇报道认为,奥巴马政府正在考虑允许伊朗收回被冻结的海外资产中的一部分,估计在500亿美元到750亿美元之间。Trend新闻网30日称,根据伊朗方面的预测,本年度伊朗和中国之间的贸易额将下滑20%,“讨回被困中国的220亿美元资产,是拉里贾尼访华的重要课题。”
新闻资料:中国昆仑银行因与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被美国制裁
美国总统奥巴马日下令对伊朗实施两项新的制裁措施,其中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一家银行因与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而被列入制裁名单。
两项新的制裁措施中的一项是对伊朗能源和石油化学行业实施新的制裁,此举旨在迫使伊朗无法为出口石油而建立绕开现有制裁的支付机制。
奥巴马说,新一轮制裁措施出台后,购买或者获取伊朗石化产品者将受到美国制裁。同时,那些同伊朗国家石油公司或者伊朗中央银行做生意,以及帮助伊朗购买美元或贵重金属的个人和实体也将受到制裁。
第二项制裁针对与受制裁的伊朗银行有业务往来的中国昆仑银行和伊拉克艾拉法穆斯林银行,这两家银行被控与伊朗银行进行了数百万美元的交易,并为其提供金融服务,而伊朗银行是美国的制裁对象,美国认为伊朗金融机构与伊朗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扩散以及支持恐怖分子有关。
美国财政部在一份针对上述两家银行的制裁声明中表示,新的制裁行动将切断昆仑银行和艾拉法穆斯林银行与美国金融系统的联系,并阻止它们涉足美国金融体系。此外,美国政府也要求任何持有这两家银行的账户的金融机构必须在10天之内关闭。
奥巴马在声明中表示,新的制裁措施旨在对伊朗拒绝在核计划上履行国际义务而对其进行进一步孤立和惩罚,这些步骤是其承诺阻止伊朗获得核武器的努力的一部分。
中国能否建立起一个去美国化的世界?
“美国两党政客仍然往返于白宫与议会山之间,无法达成任何可行的协议,以恢复其所吹嘘的这个体制的常态,有鉴于此,一直不知所措的世界也许可以抓住时机,建立一个去美国化的世界。”新华社刘畅(音)写道。但中国能否建立起一个去美国化的世界?中国又能否领导全球经济?
答案极有可能是否定的——因为中国缺乏经济可持续增长所需的四大条件。
首先,中国制造的产品所能开发的全球市场是有限的,因为在其真正开始向世界市场扩张的时候,资本主义已经征服了全球几乎所有的市场,已然逼近其最后的疆界。这意味着中国正在争夺资本主义的最后一道边疆,因此,它已经鲜有回旋余地,很快就会与其他全球市场参与者短兵相接,而这些参与者早已经在全球市场中占据有利地位。
但中国的国内市场又如何呢?
假如国内市场的规模是由人口来衡量的,那么中国可谓是一个不小的资源(劳动力)和产品(消费者)市场。但光是庞大的人口还不足以推进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国的历史就证明了这一点。在14世纪初、19世纪中叶和20世纪50年代初,中国就曾经拥有巨大的人口数,但它三次都未能抓住崛起为世界经济领头羊的机遇。
但当今局势不是已经改变了吗?
中国增长强劲,在前所未有的短短时间内变成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么看来,情况的确是不同了。但问题是,低人均收入、持久的收入不均以及分化独立的行政结构使中国国内市场汇聚了众多分立的地方市场,而不是一个的综合市场。
中国所缺失的第二大条件是一种本土资源——创业活力,这是中国仍然有待培育和滋养的东西。
公平地说,创业活动在中国农村地区颇为活跃,那里的农民正在转变成创业者,工资由市场因素决定。东南沿海地区的创业活动也欣欣向荣,那里的个体户通过出口中国制造的廉价产品积累了大量的财富。诸如熊猫电子、华为技术、海尔集团、小天鹅和联想等企业都在不断开发新产品,成为下一个思科、IBM和苹果。
遗憾的是,对中国而言,这些企业都是凤毛麟角而不具普遍意义。在当今的中国经济中,创业指的是生产、营销及销售别人所发明创造的标准化产品。
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还未开发出诸如iPhone和iPad这样的重磅产品,还未在全球经济中创造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第三大条件呢?市场与政府的正确组合,将者两个体系调配到各自所擅长的经济领域,而不是像中国目前所做的那样,分管各自不擅长的领域。在市场要么不能调控要么调控不力的“公共经济领域”——例如环境保护或职业安全,保护公民不受金融诈骗等方面——政府都是缺位的。
与此同时,政府又以企业主、企业家与管理者的身份存在于国有与乡镇企业中,生产诸如钢铁、洗衣粉和铝材料等名目繁多的产品。政府也存在于“私有化”企业中,并拥有足够的股权以左右其管理。政府还存在于银行业,控制着近乎所有大型银行,根据行政命令而非市场力量来进行信贷配给。
最后,中国需要一种新的商业思维,将消费者而不是政府官员置于一切经济活动的中心;让企业家决定经济资源的分配,并允许职业经理人来施行这些选择。
总而言之,庞大的人口数量、规模可观的劳动力,以及市场的力量,这些也许是引领全球经济的必要条件。充分条件则是开放的市场前沿、真正的创业活力、市场与政府的正确组合,以及一种新的商业思维——而所有这些都是中国目前所缺乏的。
[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织梦发表评论如何删除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