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贸易和战争是最古老的中美贸易战 国际关系系

基于数理统计与网络分析方法的战争与贸易关系实证研究
战争与贸易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在贸易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贸易是否促进了和平?当国家间因为某种原因而导致关系紧张时,国家当权者在战争收益与贸易利益面前做何选择?战争与贸易之间究竟具有怎样的联系?本文以贸易对战争的影响为研究主题,首先简要回顾了国际战争数据定量研究的历程,简述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国际关系数据研究中的应用,在对相关数据集进行收集和整理后,运用基本的统计分析和网络整体特征分析来揭示国际战争的特点和二战后国际贸易的特点;研究了一个基于和平帕累托最优理论的“战争—贸易”模型,并通过引入机会成本理论对该模型的暗示结论进行了实证分析,证实了多边贸易开放性对战争的对立影响效应结论;最后运用社会支持网络理论对国际关系体系的多重性特点和关系构成特点进行理解和描述,并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关系网络结构特征进行分析,提出了多重关系影响下的机会成本问题,据此将贸易对战争的影响研究进行了扩展。&
(本文共93页)
权威出处:
一、价值网络分析方法产生的背景20世纪80年代,企业所处的市场环境相对稳定,迈克尔·波特所提出的价值链分析方法能满足当时企业的需求,但由于价值链关注生产供应环节的成本与效率以及实体物质的流通,企业与供应商和竞争对手之间是零和的竞争关系。[1](P465-P473)随着外部环境的日益复杂,更加关注网络成员价值共同提升和信息、知识等无形价值的价值网络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它强调与供应商与竞争对手通过合作来实现双赢。总体来说,价值网络分析方法产生的时代背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信息技术的普及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使用,以及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使得人们获取、处理、存储、控制和表达信息的能力大大加强,并直接促生了电子商务。电子商务的发展,促进了企业将其业务模式整体纳入价值网络的范畴,客户、制造商、供应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形成了一种共存和交互的协同增值关系。而且可以更及时地获取客户的真实需求,以数字化的方式通过价值网...&
(本文共6页)
权威出处:
采用线性规划模型优化地下矿生产计划,是以开采矿块为单元,以线性关系式表示约束条件和目标函数,寻求某一生产目标的最优值。但线性规划模型建立时,为了不使模型庞大复杂到无法求解的程度,不得不对复杂的约束条件作粗略的线性假设,或者干脆对一些问题避而不谈,从而导致了模型的较大失真,实际应用受到一定限制。而采用网络分析模型描述地下矿采掘生产工序集合则很合适。英国K.M.Glews博士认为编制采矿生产计划,网络分析方法比线性规划以及动态规划和目标规划等方法更为有效山。我们结合西石门铁矿的具体情况,对采掘进度计划网络优化方法进行了一点探索性研究,研制了一个地下矿采掘进度计划网络模拟系统。 西石门铁矿是一个年设计生产能力为200多万吨的大型地下矿,现在采用的采矿方法有无底柱分段崩落法、有底柱分段崩落法和房柱法三种。对于矿山以多种采矿方法并存,按严格顺序多分段水平进行采掘生产的进度计划优化,以矿块为单元的线性规划模型是不适用的,而网络分析模型则符合...&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19世纪60~70年代,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者创立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它是一种多学科交叉的分析方法,与数学、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相结合,迅速发展成为一种正式的分析方法。从20世纪下半叶开始,社会科学的研究从个体主义者、要素主义者和对原子论的解释转向更加理性、前后联系的、系统的理解。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变化的过程以及整体的联系和互动,因此,社会网络研究方面的文献呈指数型增长[1]: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研究问题显得越来越重要。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发展轨迹1.1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产生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的产生和发展是知识积累的过程。一方面,它得益于人类学、心理学、图论、概率论等学科的发展,提出了许多网络结构术语,并形成了一套数学分析方法。另一方面,怀特、博特、格兰诺维特等学者在各自的研究中提出了许多网络分析的应用理论,这些应用理论使得社会网络分析逐渐成熟[2]。表1给出了心理学、人类学、图论等学科代表人物在社会网络分析的发展中所做的...&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社会网络分析方法是近20年来发展十分迅速,应用越来越广泛的一种研究方法。这种分析方法起源于1930年代古典社会学家埃米尔·涂尔干和格奥尔格·齐美尔等人有关社会结构的观点[1],至1970年代“新哈佛学派”出现后,才走向成熟。1978年,国际性社会网络分析组织(INSNA,InternationalNetwork for Social Network Analysis)成立,这标志着网络分析范式的正式诞生。之后,社会网络的思想理论不断成熟与壮大,各种网络分析工具也应运而生,网络分析也逐渐渗透到社会科学各个领域甚至自然科学。年代,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主要运用于社会学、心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学科;1960年代扩散到人类学;到1990年代,又渗透到物理、生物学科以及管理咨询、公共健康、犯罪等应用领域[2]。在地理学中,社会网络分析也广泛运用于产业集群[3-4]、产业空间结构[5]、城市空间结构[6-8]、旅游空间结构优化...&
(本文共7页)
权威出处:
跨学科研究是人类进行的最具成效、最鼓舞人心的一种探索活动,它能提供一种产生新知识的对话和联系形式[1]。20世纪下半叶以来,世界上许多著名研究型大学纷纷成立跨系、跨学院跨学科研究中心(研究所、实验室),数量繁多,名称各异,冲破了传统的单学科院系建制,成为当代科学和教育发展中一道十分靓丽的风景线。跨学科研究中心在蓬勃发展的同时,由于其极富创新性,又处于起步摸索阶段,如何管理、分析跨学科研究中心的活动也成为科研决策和管理部门关注的重要议题。社会网络分析方法作为一种较为成熟的社会学方法,被广泛运用在社会、经济等诸多领域,其特点是注重对行动者及相互关系进行定量的分析。跨学科活动的成功关键往往取决于团队成员间的协同合作程度,而社会网络分析长于分析组织人员关系,可以作为分析和评价跨学科活动的一种新尝试。下面我们以2003年美国海博威格(Hybrid-Vigor)研究所对美国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分析为例,介绍并评述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在评价跨学科研究...&
(本文共4页)
权威出处:
扩展阅读:
CNKI手机学问
有学问,才够权威!
xuewen.cnki.net
出版:《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京ICP证040431号&
服务咨询:400-810--9993
订购咨询:400-819-9993
传真:010-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理解国际关系主题、方法、意义.PDF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理解国际关系主题、方法、意义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第 卷第 期
浙 江 大 学 学 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E78 = $! F7 =(
!"#$%&’ "( )*+,-&%. /%-0+$1-23 4#5&%-2-+1 &%6 7"8-&’ 78-+%8+1 A2:6 =!""!
理解国际关系:主题、方法、意义
(浙江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管理系,浙江 杭州 $%""!))
[摘 要]国际关系的主题是国际合作和国际冲突,国际关系研究包括国际安全研究和国际政治经
济学两大主要内容。国际关系的分析方法分为三个层次,即个人层次、国家层次和体系层次;同时,存在
四种取向,即理想主义、现实主义、科学行为主义和马克思主义。研究国际关系的意义在于维护国际安
全,促进世界发展,推动人权进步,进行全球沟通和实现中国崛起。
[关键词]国际关系学;主题;方法;意义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 &,!-
"( # "%,. # "’
作为政治科学的一部分,国际关系主要涉及国家间政治关系,即政府针对外国政府所采取的决
策与行动。但从某种意义上讲,国际关系又是跨学科的,涉及到政治学、经济学、历史学、社会学和
其他多种学科。即使是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包含外交、战争、贸易、联盟、文化交流、参与国际组织
等各种活动。这些特定领域的活动就构成了国际关系学者关注的问题领域(
)。在国际
关系的各个问题领域,一国的决策者或采取合作的态度(友好和互助的行为,如全球贸易谈判),或
采取冲突的态度(敌对和有害的行为,如印巴冲突和阿以冲突)。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实际上是各
行为体在世界范围内围绕国家利益进行合作或发生冲突的过程。
因此,国际关系的中心问题就是国际合作与国际冲突(
)来看,国际关系的研究领域包含两大内容:国际安全研究(
/8 1;? @AA
际政治经济学研究(
, )。传统上,特别是 世纪 年代至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当前位置: >>
刘德斌《国际关系史》课后习题参考答案(良心整理,打印版)
题目索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编 威斯特伐利亚:现代国际关系的缘起 第一章现代世界的历史背景 名词解释: 东亚封贡体系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尼德兰革命 简答题: 1、概述 1500 年前后的世界形势。 2、简述西欧的兴起。 思考题: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二章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名词解释: “掷出窗外”事件“三十年战争” “七年战争”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乌得勒支条约》 《航海条例》 简答题: 1、简述三十年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2、简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主要内容。 3、试论《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的历史意义。 4、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5、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 1、结合 17、18 世纪的国际关系史实,理解均势原则的内容和意义。 2、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3、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4、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第二编 从维也纳到凡尔赛―华盛顿: “均势”格局的兴衰 第三章维也纳体系 名词解释: 《提尔西特条约》大陆封锁体系《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 《第二次巴黎和约》 《最 后议定书》 神圣同盟四国同盟东方问题路易? 波拿巴克里米亚战争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铁 血政策”安政五国条约第二次美英战争“门罗宣言”阿拉斯加购买“门户开放”政策“大棒 政策” “金元外交” 简答题: 1 简评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2 试析大陆封锁制度失败的原因。 3 试析克里米亚战争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 4 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5 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思考题: 1 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异同。 2 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形成的动力与原因有那些? 3 结合第一章的相关内容试述美国对外政策思想的演变。 第四章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 名词解释: 三皇同盟《地中海协定》 《再保险条约》巴格达铁路问题 复习题: 1、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2、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 3、试述德国 19 世纪 90 年代外交政策的转变。 思考题: 1、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 2、试比较维也纳体系与大陆联盟体系。 第五章从多极均势到两极对抗 名词解释: 光辉孤立美西战争英布战争日俄战争 波斯尼亚危机意土战争萨拉热窝事件 复习题: 1、试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2、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3、简述两次巴尔干战争。 4、 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思考题: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帝国主义的形成对全球性国际关系体系的影响。 第六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名词解释: 《贝尔福宣言》热那亚会议《洛桑条约》国际联盟鲁尔危机道威斯计划《洛迦诺公约》 《非 战公约》 30 年代的经济战斯特莱沙会议日本东方会议李顿报告书集体安全睦邻政策三国轴 心慕尼黑阴谋《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复习题: 1、试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形成与内容。 2、试述洛迦诺会议结束后欧洲政治格局的变化。 3、大萧条的特点。 4、简述欧亚战争策源地的形成。 5、苏联为筹建集体安全体系作了哪些努力? 6、试述三国轴心的形成过程。 思考题: 1、比较分析维也纳体系与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异同。 2、试分析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在国际关系史中的地位与意义。 3、试述 20 年代末期的不稳定的国际政治经济态势。 4、 年的经济大危机对 30 年代国际关系的影响。 5、试析慕尼黑会议前后国际战略格局的变化。 第三编 雅尔塔:美苏主导下的两极世界 第七章雅尔塔体系的建立 名词解释: 奇怪战争东方战线《大西洋宪章》 《租借法案》珍珠港事件 东方慕尼黑阴谋斯大林格勒战役雅尔塔协定布雷顿森林体系 复习题: 1.试述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过程。 2.试述联合国形成的过程及作用。 3.结合二战期间同盟国召开的大国首脑会议,试述同盟国对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 思考题: 1 结合两次世界大战,分析欧洲霸权体系衰落的原因。 2 试析雅尔塔体系与以往国际关系体系的异同。 第八章冷战:两极对抗下的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 遏制战略马歇尔计划杜鲁门主义克什米尔问题 《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华沙条约组织 “三和”路线 U-2 飞机事件第三次中东战争万隆会议 大规模报复战略新日美安全条约 77 国集团苏伊士运河危机 复习题: 1.试述北约组织的形成。 2.试述战后初期美国对华政策的演变。 3.试述东方阵营的形成。 4.试析美苏第一次缓和的历史背景和表现。 5.试述 60 年代戴高乐独立自主外交。 6.试述不结盟运动形成的基础和意义。 思考题: 1.如何理解英美特殊关系? 2.试析西欧联合的原因和现实条件。 3 试析冷战的缘起。 4 试析古巴导弹危机发生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 5 试析社会主义阵营发生分化的原因。 第九章缓和: 由两极到多元化时期的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 尼克松主义勃列日涅夫主义里根主义 新东方政策上海公报第四次中东战争 复习题: 1、试述中美和解的原因、过程和影响。 2、试述戈尔巴乔夫“改革与新思维”外交政策的背景、内容和影响。 思考题: 1、试析尼克松时期美国世界战略调整的历史意义。 2、试析国际格局由两极向多元化转变的原因。 第四编 全球化时代:转型中的国际关系 第十章冷战的终结与全球化时代的来临 名词解释: 超限制战略海湾战争《新欧洲巴黎宪章》 “世界新秩序”世贸组织 复习题: 1、简述东欧剧变的原因、过程及影响 2、简述德国统一的进程 3、两极格局和平终结的原因 4、如何理解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思考题: 1、从内政外交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 2、试析全球化时代国家主权变化 第十一章美国霸权与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关系 名词解释: “软权力” NMD 和 TMD 《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朝美核框架协议 东亚金融危机“9.11”恐怖袭击波黑内战科索沃战争 复习题: 1、试析冷战后美国全球战略的调整 2、日美同盟关系的强化及其影响 3、冷战后俄罗斯外交的演变 4、印度崛起的潜力与制约因素 思考题: 1、美国霸权与历史上的其他霸权国的异同 2、试述冷战后中美关系的发展变化及其原因 3、冷战后第三世界不断被边缘化的原因 二、答案索引第一章 东亚封贡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是指 1500 年左右明代中国凭借本身无以匹敌的实力地位和文化影响与周边国家建立起一种 国际关系体系,它与穆斯林世界、欧洲秩序一起成为 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 具特色、 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 东亚封贡体系既不同于现代那种负有条约义务的政治从属关系, 又迥异于西方的殖民主义。在这一体系中,明朝并未出兵占领周边国家,也未干涉其政治,只是对其现存 的政治形态予以一种高姿态的认可;而处于依附地位的诸小国反而享受到了馈赠的经济利益和贸易特权。 国家间那种常见的赤裸裸的权力和利益之争,在东亚地区被蒙上了一层温情脉脉的伦理面纱。东亚封贡体 系实际上就是以中国为中心,在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基础上经营、完善自己的一种国际关系体系,但处于 体系最高点的中国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穆斯林世界 穆斯林世界是指在 1500 年前后由穆斯林国家所构成的神权统治的宗教国家体系,它与东亚封贡体系、欧洲 秩序一起成为 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 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 系。当时穆斯林风暴和伊斯兰教星月旗又一次席卷了欧亚大陆,穆斯林国家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创建了一 个由所有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所构成穆斯林世界。当时,世界上存在着三个穆斯林大国:奥斯曼土耳其帝 国、波斯的萨非帝国、印度的莫卧儿帝国。其中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在穆斯林世界中地位最为突出。它不仅 建立了地跨亚非欧的大帝国,而且始终作为一个异教徒介入欧洲历史,对欧洲国际关系的历史进程产生直 接而重大的影响,与欧洲的联系广泛而复杂,例如十字军东征和奥斯曼帝国的扩张。但是穆斯林世界愈来 愈闭关自守、走向僵化,最终土崩瓦解。 欧洲秩序 欧洲秩序是指 1500 年前后欧洲各国所构建的国际关系体系, 它与东亚封贡体系、 穆斯林世界一起成为 1500 年前后国际关系领域中三大彼此相对隔离而又各具特色、几乎是平行发展的国际关系体系。当时的欧洲政 治版图名义上是基督教“世界主权”的一统天下,并存着一个“神圣罗马帝国” ,但实际上却是宛如一件由 一些大小王国、 公国、 贵族领地和城邦所织补的 “百衲衣” , 不属于任何一方神圣。 神圣罗马帝国分崩离析, 罗马教皇的权威已经在几百年来教权与王权的争斗中衰微下去。同东亚封贡体系和穆斯林世界相比,政治 上的四分五裂是欧洲秩序最突出的特征。但是,在东亚的中国和中部的穆斯林世界愈来愈闭关自守、走向 僵化的时候,欧洲却在四分五裂中经历着空前、彻底的大变革,开始踏上走出中世纪的旅程。 西欧的兴起 在中世纪的漫漫千年里,欧洲内部孕育和积淀了它走出中世纪的前提条件和必要准备。文艺复兴和宗教改 革的展开、民族君主国的崛起、经济技术的发展和地理大发现,使欧洲(特别是西欧)得以兴起,并逐渐 领先于世界其他地区。 (1)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约 14-16 世纪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使整个欧洲摆脱了思想束缚和精神束缚,为资本主义时代的来临做了 思想上、文化上和舆论上的准备,为欧洲人提供了新的智力水平和认识水平,把欧洲人从中世纪的封建束 缚下解放出来,并使一种新的国家意识形态国家主义兴起,加速了民族君主国的出现。同时也加剧了欧洲 政治的***和经济上的竞争。其中宗教改革对国际关系史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把欧洲迅速***成不同 的宗教体系,欧洲人彼此之间打着信仰的旗号迅速开战。 (2)民族君主国的出现 15-17 世纪形成的民族君主国是在反对外族侵略和国内君主与贵族斗争过程中形成的,是在战争和 暴力的铁砧上锻造出来的。西班牙、葡萄牙最早形成民族君主国,之后英国、FaGuo,德意志和意大利,瑞 典、波兰与俄罗斯都纷纷形成民族君主国。 民族君主国的出现改变了中世纪以来欧洲政治生活,为西欧的扩张提供了政治组织上的准备。在强有力的 君主统治下,国王与新兴的资产阶级和市民结成同盟;税收、军队、火药等促进了商业的发展,加强了民 族君主国的实力;国家成为国际行为的主体,具备了现代国际关系的一个基本前提。民族君主国不同于中 世纪的专制国家,它促成了国家主权思想的发展,将国家提升到了一个不可分割、不可转让、对内最高、 对外独立的地位上。 (3)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 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为西欧的兴起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欧洲经济扩展主要体现在农业产量的 提高、 封建人身束缚的减弱、 人口的增长和贸易的发展。 黑死病的创伤已经痊愈, 长期的战争也告一段落, 西欧农业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人口大幅度增长。商业的发展和农民得到人身自由为海外扩张提供了一个松 散的社会和易流动的人群。而技术的发展成为欧洲扩张的先决条件,造船、航海设备、航海技术和海军装 备等方面技术的发展与革新使欧洲人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成为世界各大洋的主人。伴随技术进步,商业事 务新技术被发明与改进,标准货币、银行、合股公司等的出现使金融、投资等活动活跃起来。这一切使 15 世纪以后西欧开始了蒸蒸日上的时代,使欧洲尤其是西欧的兴起在物质基础上确立了对欧亚大陆其他部分 的优势。另外,新兴的民族国家渴望着海外殖民利益,新教徒由于受到交汇的****也向往一个新的自由世 界。在这诸多因素的作用下,地理大发现开始了。 在宗教的热情鼓舞和巨大财富的吸引下,西班牙、葡萄牙率先走出欧洲。1498 年葡萄牙的达?伽马到达印 度, 年麦哲伦完成了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首先发展和增强了欧洲的商业精神,许多西欧国家都 力图在世界抢夺一块商业市场;重商主义成为欧洲最流行的学说,是许多西欧国家的基本国策,商业精神 几乎弥漫了整个西欧大地。新航路的开辟导致了西欧霸权时代的开始。第二,地理大发现使世界开始逐渐 联成一个整体,各地区相对隔绝、封闭、独立发展的历史即将结束,全球时代逐渐来临。第三,这一时期 西欧资本主义暴露了扩张的野心和攫取的贪欲,开始了殖民帝国的扩张。第四,地理大发现使东西方各文 明横向比较更为容易。总之,欧洲人建立了最早的殖民制度,展开了最早的商业战争,缔造了最早的殖民 帝国,使海外利益第一次成了国际关系的一个因素。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民族君主国的出现、经济技术的发展与地理大发现在欧洲走出中世纪的历程中是一 个有机的发展过程。它们彼此之间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交织在一起。在未来的几个世纪里,欧洲正 是凭借这些因素逐渐地确立了它在全球性国家关系体系中的领先地位。 尼德兰革命及其影响 尼德兰处于欧洲的西北,先由哈布斯堡王朝的查理五世继承,后由腓力二世继承归西班牙统治,是欧洲资 本主义萌芽发生较早的地区,商业比较发达,因而对西班牙独占海外贸易不满。腓力二世为了保护西班牙 的商业利益,禁止尼德兰商船到西属殖民地进行贸易。加之在民族感情上尼德兰视腓力二世为外国人,对 大量驻扎的西班牙军队十分反感。当时新教传入尼德兰,为西班牙所不容,它在尼德兰设立宗教裁判所惩 治新教徒。尼德兰各省害怕宗教裁判所的设立会威胁到它们的自治和自由,由一群贵族上书腓力二世,要 求关闭宗教裁判所。以此为导火线,在 1566 年 8 月爆发了一场大规模起义,被称为“破坏圣象运动” ,新 教徒劫掠教堂,破坏圣象,各阶层也都参加了起义。腓力二世派阿尔瓦公爵前去镇压。阿尔瓦达斯屠杀起 义者,征收新税,没收了一批贵族的地产。恐怖政策使大量技术工人逃到国外,尼德兰繁荣的商业遭到摧 残。尼德兰各省联合起来,在奥伦治亲王威廉的领导下向西班牙展开了海战,进行了独立斗争,并得到了 英国和欧洲新教阵营的很大帮助。 在革命过程中,由于西班牙实行分化政策,尼德兰南部 10 省又回到西班牙统治下,北方 7 省则坚决抵抗, 并于 1581 年正式宣布独立,称为尼德兰联合省(荷兰共和国) ,随后英国军队开赴荷兰。1588 年西班牙的 无敌舰队开向英国,遭到毁灭性打击。腓力二世去世后,双方于 1609 年签订《二十年停战协定》 ,到 1648 年西班牙才正式承认荷兰的独立。 独立后的荷兰是欧洲第一个商业资本主义国家。西欧许多信仰新教的富商和新教徒纷纷来到荷兰以享受宗 教自由。阿姆斯特丹成为国际贸易大都会和西欧的金融中心。荷兰凭借庞大的商船队和强大的海上力量开 始了全球贸易和殖民过程。17 世纪对荷兰人来说是一个“黄金世纪” 。 尼德兰革命和荷兰独立后,西班牙更加衰落了,它开始逐渐沦落为二等或三等国家,它的海上贸易也被称 为“海上马车夫”的荷兰人所取代。 现代国际关系为何会从欧洲产生?它对国际关系史演进产生了哪些影响? 15-16 世纪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分水岭。随着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运动的展开,随着经济技术的 进步,随着地理大发现等重大历史事件在西欧的出现,邦国林立的欧洲开始踏上了走出中世纪的旅程,并 进入了商业资本主义殖民时期。从国际关系史的角度看,正是在中世纪漫漫千年里,欧洲(西欧)酝酿了 形成现代国际关系所必需的基本要素, 如现代民族过家的兴起、 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生活的世俗化, 等等。即将用现代“民族国家”这种形式组织起来的欧洲人,要向全世界发起军事、经济、政治和文化的 冲击。与欧洲不同的是,实行中央集权体制的东方各封建大国,尽管规模庞大、组织有序,但却囿于停滞 保守的怪圈难以自拔,变革竭蹶,更没有意识到即将开始的全球变局。 新航路的开辟、地理大发现以及西欧国家的海外殖民开拓,为国际交往增添了新内容,提供了更广阔的空 间。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也使国际交往中经济关系的地位迅速上升。欧洲步入商业资本主义时期后,先 期的西班牙、葡萄牙,后来的荷兰、英国、FaGuo 开始了早期的殖民扩张。至此,曾经遥远的、彼此相对 孤立分散的世界终于被联系在一起, 开始演绎出一幕又一幕交织着战争与和平、 混乱与秩序、 革命与反动、 争霸与反霸、贫穷与富裕、东方与西方、殖民与独立、发达与不发达和多极与单极等人类社会的悲喜剧。 第二章 “掷出窗外”事件 (1)背景:波西米亚于 1526 年起就处于神圣罗马帝国的统治之下,长期以来就具有强烈的民族独立倾向 和反教会传统。在 1419 年“胡斯战争”后,在 16 世纪末的宗教改革运动中波西米亚倾向于新教,并迫使 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于 1609 年签署“大诏书” ,给捷克新教徒以信仰自由权。但斐迪南任捷克国王后,违背 “大诏书” ,大肆推行反宗教改革运动,下令禁止布拉格新教徒的宗教活动,****新教徒,拆毁新教教堂。 (2)1618 年 5 月 23 日,布拉格发生了起义,起义的新教徒冲入王宫,把斐迪南派遣的两名钦差从 20 多 米高的窗户扔出,史称“掷出窗外事件” 。 (3) “掷出窗外事件”是三十年战争的导火线。奥地利的哈布斯堡王朝决心再次纠集“十字军” ,以武力征 服波西米亚。 三十年战争 (1)导火线:1618 年 5 月 23 日的“掷出窗外事件” (2)四个阶段:①波西米亚阶段()②丹麦阶段()③瑞典阶段()④瑞典 -FaGuo 阶段() (3)结果:长期的战争使交战双方消耗巨大,在神圣罗马帝国方面显得更为突出,帝国皇帝斐迪南三世被 迫求和,得到了 FaGuo 和瑞典的同意,战争结束,召开威斯特伐利亚会议,各参战国开始和谈,并于 1648 年 10 月 24 日签订《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建立起威斯特伐利亚体系。 (4)评价:在国际关系发展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一次“世界大战” 。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被卷进来了。它们先是为了宗教信仰而战,信 教诸侯于天主教势力势不两立;接着又抛开了宗教外衣,为赤裸裸的国家(或准国家)利益而战,宗教信 仰不再是划分敌我的主要依据。 ②经过“三十年战争”的洗礼,四分五裂的欧洲通过国际会议与和约的方式,肯定了国家的主权原则和新 教育天主教的平等权利,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民族君 主国的兴起、主权观念的出现和国际政治的世俗化这些在中世纪就已经酝酿成熟的欧洲新现象,现在有了 一个被大家(除罗马教皇外)所共同接受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结局,欧洲国家的组织形式真正开始走出了 中世纪。 七年战争 (1)时间: 年 (2)导致战争的主要原因:英法争夺政治优势、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矛盾和普奥争夺中欧霸权的矛盾交织 在一起。英法斗争的焦点集中在北美、西印度、印度的领土和商业领域;普奥争夺的重心集中在领土和对 德意志的领导权上。 (3)英法、普奥德继续争斗导致了欧洲有名的“外交革命” ( “联盟颠倒” ) ,即联盟的重新分化组合。英国 与普鲁士结成联盟,法奥也签订条约结盟,不久,西班牙、瑞典、萨克森加入法奥同盟。出现了两个集团 对垒的局面。 (4)1756 年 5 月,双方开战,战争持续了七年,被称为“七年战争” 。这场战争分为欧陆战场和海外殖民 地战场两条战线。战争初期法奥联盟占优势,但由于俄国与普鲁士单独议和,FaGuo 最终战败。1763 年, 法、西语英国签订《巴黎和约》 ,FaGuo 失去了北美和印度的大部分殖民地,西班牙则将佛罗里达割让给英 国。法、奥也与普鲁士签订了《胡贝尔茨堡和约》 ,确认了普鲁士对西里西亚的占领,这等于确认了普鲁士 的强国地位。 (5)评价: ①不仅在欧洲进行,也在美洲和印度进行,因而是一场对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刻影响的欧洲战争。 ②是一次属于英法争霸性质的战争,其他参战各国虽抱有各自的目的,但都受到了英法争霸的制约。 ③对欧洲国际政治格局的影响是深远的。战争改变了欧洲列强的力量对比,形成了列强争夺欧洲霸权的新 格局。战前英法争夺欧洲、商业和殖民地霸权的局面由于英国成为海外贸易和殖民地霸主而宣告终结。与 此同时,随着西班牙、荷兰影响的衰减和俄国实力的增强,欧洲国际政治斗争的重心由西欧移向东欧。奥 地利、普鲁士和俄罗斯开始成为欧洲政治舞台上的主角。英国是战争的胜利者,逐渐成为美洲和印度的主 宰,它通过对殖民地的巧取豪夺,进一步增强了七资本的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的进程。FaGuo 则损 失惨重,丧失了大量的海外殖民地和欧洲霸主地位,一步步衰落下去。奥地利失去了西里西亚,实力大大 削弱,在德意志国家中失去了领先地位。普鲁士虽付出了巨大的战争代价,但毕竟得到了西里西亚,加入 了列强行列。俄国借此时机扩张了实力,成为主宰东北欧国际政治事务的重要一员。 ④虽然形成了欧洲政治新格局,但并没有消除列强争夺霸权的旧矛盾。FaGuo 对战败一直耿耿于怀,伺机 复仇,英法尖锐对抗的状态没有大的改观;奥地利收回失去的西里西亚的愿望与普鲁士争霸德意志的计划 水火难容。 《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1)1648 年 10 月 24 日签订。是在新教势力取得相对优势的情形下签订的。 (2)主要致力于解决三个问题:领土问题、宗教问题、确定德意志国家的体制。 (主要内容) (3)历史意义:在国际关系史上是一个划时代的事件。 确定了一些现代国际关系原则,对欧洲国际体系的建立和欧洲未来的政治经济秩序影响深远,在国际关系 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它不但结束了持续 30 年之久的全欧规模战争,而且也在欧洲大陆形成了一个力 量相对均衡的政治格局,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第一个体系――威斯特伐利亚体系。但该体系展现的更 多是欧洲的国际秩序。 (4)确定的国际关系原则: ①开创了一个先例,即以“会议”解决争端。 ②明确规定了现代国际关系的重要法律原则,确认了国家主权平等。 ③首次创立并确认了条约必须遵守和对违约的一方可以施加集体制裁的原则。 ④罗马教皇神权统治体制的世界主权论被打破。 ⑤世俗专制的封建王权体制得到了加强。 ⑥确立了外交常驻代表机构的制度,为主权国家经常性的政治经济交往提供了制度上的便利。 《乌得勒支条约》 (1)背景: 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对峙荷兰、英国和神 圣罗马帝国等国。最后交战双方在 1713 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 (2) 《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 须放弃对 FaGuo 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 FaGuo 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 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欧洲大陆均势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 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 《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 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航海条例》 (1)背景:英国在资产阶级革命后,特别是吞并苏格兰和爱尔兰以后,政治经济实力大大增强,开始把矛 头指向海上的主要竞争对手荷兰。到 17 世纪中叶,英荷两国为争夺海洋霸权和海上贸易垄断权,转入了大 规模军事斗争。 (2)当时英国对荷兰的基本政策是:如果不能结成坚固的联盟,那么两国就兵戎相见,直至荷兰承认英国 的海上霸权。根据这一政策的基本思想,1651 年英国提出《航海条例》 。 (3)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 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 ,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 发。荷兰战败,于 1654 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 ,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 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 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4. 简述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1)背景:由于婚姻关系,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和路易十四都拥有西班牙王位继承权,且西班牙是一份丰厚 的遗产。1700 年,西班牙国王病逝,其遗嘱要求西班牙务须保持完整并由路易十四的孙子继承,如路易十 四拒绝,再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儿子继承。路易十四接受了这份遗产,但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不肯轻易放 弃,事情到了非战争不能解决的地步。 (2) 年爆发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整个欧洲***成两大阵营。FaGuo、西班牙和巴伐利亚等国为 一方,荷兰、英国和神圣罗马帝国等组成反法同盟,并得到了勃兰登堡、葡萄牙和萨伏依的支持。最后交 战双方在 1713 年签订了《乌德勒支条约》 。 (3) 《乌德勒支条约》首先瓜分了西班牙,同时承认腓力五世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权,但他及他的后代必 须放弃对 FaGuo 王位的继承权,以确保西班牙不与 FaGuo 合并。除了哈布斯堡家族对西班牙王位的要求没 有实现以外,其他战争国的目的基本上都达到了。 (3)评价:在这次战争中,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着崇高的宗教目标,意识形态之争被排除在战争之外。这 场战争是“第一场很少带有宗教色彩的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 人第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战争,是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 。通过战争,欧洲大陆均势 得到了维护并且更加稳固,因为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一加入到列强行列,最引人注目 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 《乌德勒支条约》签订后,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和约保证 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而在海上,英国获得了主宰权。 5. 试析美国独立后的对外政策 1973 年 9 月 3 日,英美双方签订《巴黎和约》 ,英国承认美国为“自由、自主和独立的国家” 。美国独立后 对外政策总目标是维护和发展商业资本,保证资本原始积累,巩固新近赢得的独立。美国独立后所面临的 国际形势依旧很严峻,它的北面、西面被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地包围着,边界(路易斯安那和佛罗里达问 题) 、密西西比河航运、纽芬兰捕鱼权、贸易特惠等问题成为美国外交的主要问题。因此,美国为了维护国 家安全和发展资本主义经济,采取了孤立主义和扩张主义相结合的对外政策。 思考题: 2. 结合史实分析英国在欧洲均势运作中的地位和作用。 在英国的对外政策中,最为重要的一个关键点是维持欧陆的“力量均衡” ,即平时通常置身事外,只在关键 时刻关键之处实施关键一击来左右事态的发展。英国采取“力量均衡”政策是有其深刻原因的: 首先,英国是一个岛国,它无力在欧洲长期维持一支军队以在众强之中保障自己的势力范围,因而它干脆 不在欧洲谋求任何势力范围而只在大陆维持一种势力范围的大致均衡。 第二,任何一国的强大都将对英国形成巨大的生存压力,这正是它反对一切霸权的原因。 第三,英国的经济发展使其在自足性和扩张性两方面都得到了满足,是欧洲各国当中惟一不需要在欧洲扩 张便可维持国家最高利益的国家, 因此它成为对欧陆仅求其不出现独霸的强权, 此外别无他求的惟一一国。 1701 年-1713 年的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第一次主要为商业和海上霸权的利益角逐的战争,是英国金钱第 一次慷慨地用在欧洲政治上的纷争,使第一次可称为“世界大战”的战争。在战争末期,由于眼看 FaGuo 就要失败,奥地利的野心却再次膨胀,甚至出现了奥地利与西班牙再次合并由哈布斯堡家族统治的可能, 于是英国将自己的力量撤出欧洲大陆,不再支持反法同盟,以取得势力的平衡。在 1713 年签订的《乌得勒 支条约》中,大国受到削弱,小国纷纷崛起,普鲁士的以加入到列强行列,这就使欧洲大陆的均势得到了 维护并且更加稳固,而最引人注目的是英国从一个岛国上升为欧洲一强,欧洲形成了新的国际政治格局。 该合约保证了大国之间的实力均势,英国获得了海上的主宰权。 1814 年列强召开维也纳会议,并于 1815 年签订《最后议定书》 ,建立起了维也纳体系,在欧洲大国间 创造了一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从此确立了它的海上霸主地位,直到一战之前其霸权地位基本上没有受到 过其他国家的威胁。英国越发感到只有在欧洲大陆维持稳定的均势才能真正保障英国在欧洲乃至全世界的 战略利益,因而它自觉地在国际关系中扮演起制衡者的角色。在之后的近百年中,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 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它总是毫不犹豫地 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3. 试析西班牙、荷兰霸权衰落的原因。 (1)西班牙: ①国内因素: 第一,由于宫廷挥霍无度,封建传统浓厚,社会经济发展日益凋敝。 第二,殖民地财富的大量涌入,阻碍了其本身资本主义的发展。因为大量财富只被用在统治阶级的奢侈生 活上,没有用于发展生产。而其大量金银的涌入还造成国内通货膨胀,生产成本提高,反而丧失了与别国 工业的竞争力。 ②国际因素: 第一,不断卷入欧洲霸权争夺,到三十年战争时,其殖民霸权已经衰落。由于长期在欧陆上与 FaGuo,在 海上与荷兰激烈竞争,征战不断,财力消耗巨大。广泛持久、耗资巨大的战争使西班牙的国力不堪重负, 经过长时间的较量,无可奈何地从霸权的巅峰跌落下来。其中,尼德兰革命的爆发是这个殖民帝国的急剧 衰落的标志。 第二,欧洲其他国家与之竞争,其中经济竞争最为重要。17 世纪初的西班牙已经不再是第一流的欧陆大国 和海上强国了。 (2)荷兰: 在第一次英荷战争后签订的《威斯特敏斯特和约》使荷兰海上大国地位受到削弱;之后又荷兰又经历了三 次英荷战争和法荷战争。经过这些战争,荷兰衰落了。荷兰的海上霸权至此已彻底丧失,再也不是英国强 有力的竞争对手了。 荷兰衰落的根本原因在于与英法相比荷兰人缺乏保持自己原先的扩张速度所需的资源,而 FaGuo 人和英国 人正在迎头赶上。 分析威斯特伐利亚体系的特点 (1)是历史上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国际关系体系,也是现代国际关系史上延续时间最长、包涵内容最广的 一个体系,并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发展有着深远影响。 (2)加剧了德意志和欧洲的***,削弱了当时几乎成为欧洲主宰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促成了一种多元 整治格局,为欧洲建立了多极体制和均势,但却未能给欧洲带来和平。欧洲国家间频繁发生的战争和频繁 变换的结盟成为当时国际关系的常态。现实政治和利益成为各国付诸战争或联结同盟的主要出发点,而不 再是跨国利益和宗教信仰。 (3)主要反映的是欧洲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但欧洲国际格局的变化和大国间的战争已经开始影响到它们 的海外殖民地,并对殖民地的命运产生重大影响。 (4)其形成代表着欧洲走出中世纪的步履,事实上促成一场全球变局。 第三章 《提尔西特条约》 (Treaty of Tilsit) (1)背景:拿破仑打败第三次反法联盟后,于 1806 年 7 月建立莱茵联盟,欧洲列强更感受到 FaGuo 的过 分强大师对自身安全的威胁。随着拿破仑对德意志野心的显露,普鲁士向英俄寻求保护。1806 年 10 月结 成第四次反法同盟,之后普法交战,法军大败普军,拿破仑乘胜进逼俄国。 (2)1807 年 7 月 7 日法俄签订《提尔西特和约》 ,两国结成同盟,俄国牺牲盟友普鲁士换取自己的利益, 英国的反法政策反而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孤立了。7 月 9 日,普鲁士也和 FaGuo 签订了屈辱的《提尔西特和 约》接受了领土变更和赔款的惩罚条件。 (3) 《提尔西特和约》的缔结宣告了第四次反法同盟的瓦解。 大陆封锁体系(Continental System) (1)背景:由于海外贸易的竞争,英法长期对立。FaGuo 大革命后,英国又多次组织反法同盟。且在战争 中英国从没有遭受过 FaGuo 军队的打击,总是保持着良好的实力与 FaGuo 抗衡,拿破仑把征服的目标瞄准 了英国。但军事征服英国是不可能的,于是拿破仑将战略中心转向经济战,开始推行“大陆封锁”战略。 其目的是希望利用 FaGuo 在大陆上的优势消解英国的海上优势,以陆上力量去和英国的海上力量角逐。 (2)建立过程:1806 年 11 月 20 日,拿破仑颁布“柏林敕令” ,为大陆封锁体系奠定基础;1807 年 1 月 7 日,英国宣布实行反封锁,拿破仑寸步不让,针锋相对的先后两次颁布“米兰敕令” ,强化了“柏林敕令” 的规定;1810 年 10 月又颁布“枫丹白露敕令” ,以立法手段完成了“大陆封锁体系” 。 (3)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它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最终 难逃失败命运。而 FaGuo 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反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 大陆联盟体系。 《肖蒙条约》和《第一次巴黎和约》 (1)背景:拿破仑远征俄国失败,1813 年结成第六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帝国迅速崩溃,如何处理战败的 FaGuo 成了争论的焦点,拿破仑又拒绝接受“法兰克福提议” ;为了最终打败拿破仑,在英国提议下,反法 同盟各国就战后欧洲安排问题进行了会谈和协商。 (2)1814 年 3 月 9 日反法同盟各国签订《肖蒙条约》 ,规定了对法作战的条件和对欧洲未来疆界与政权的 安排。该条约缓和了同盟各国内部的分歧与矛盾,加强和巩固了同盟对法作战的团结,同时也反映出列强 恢复欧洲旧秩序的企图。它的基本原则后来在维也纳会议上得到了贯彻和确认。 (3) 1814 年 3 月 20 日, 反法同盟攻入巴黎, 波旁王朝复辟, 5 月 30 日, 同盟国与波旁王朝签订了一个法、 奥、俄、英、普的和平条约,称《第一次巴黎和约》 。这是维也纳会议前的一个重要条约。在条约中,同盟 各国的目的是让欧洲回到拿破仑以前的状态,而没有对之采取报复和惩罚的措施,没有割地和赔款,甚至 拿破仑从欧洲各国掠去的艺术品仍被保留在巴黎。该条约标志着拿破仑帝国称霸欧洲的计划失败,但并不 意味着 FaGuo 的失败。竭尽全力打败拿破仑的大陆各国也和 FaGuo 一样衰弱,只有英国和俄国没有遭到严 重削弱,它们逐渐掌握了欧洲的主导权。同盟各国无意引起 FaGuo 的仇恨,对 FaGuo 采取了极为宽容的态 度。同时由于均势原则的微妙作用。FaGuo 被保存为一个强国而作为对俄国和英国势力的制衡。 《第二次巴黎和约》 (1)背景:1815 年 3 月拿破仑“百日政变” ,第七次反法同盟,拿破仑失败 (2)1815 年战胜国与 FaGuo 签订《第二次巴黎和约》 ,提出了比以前严苛得多的条件,使 FaGuo 蒙受了巨 大的损失,同盟国的占领军也给 FaGuo 人民留下了巨大的精神创伤。 《最后议定书》 (1)1815 年 6 月 9 日列强通过《最后议定书》 ,结束了维也纳会议。 (2) 《最后议定书》依据正统主义、遏制和补偿三原则重新规划了拿破仑战争后的欧洲,重建欧洲的均势 和和平,并对诸多国际问题作了广泛而细致的安排,包括国际河流的自有通航、外交人员的位次和待遇等 问题。 (3)评价:建立了现代国际关系史上的第二个重要体系――维也纳体系,这一体系在欧洲大国间创造了一 种政治军事平衡。英国以自己为砝码,精心调节着国际力量的微妙平衡。如果某一国或集团的势力膨胀以 致威胁到英国的利益, 它总是毫不犹豫地与另一国或集团结成同盟。 均势原则在维也纳体系时期日臻圆熟。 神圣同盟 (1) 1815 年 9 月 20 日, 沙皇亚历山大一世、 奥皇弗兰茨一世、 普王威廉三世在巴黎签订 《神圣同盟条约》 。 (2)目的:为了维护欧洲的封建专制制度和基督教教义,反对革命运动和民族独立运动,也为了保持维也 纳体系的长久稳定。 (3)中心内容:三国根据基督教教义结成“真正的、牢不可破的”友谊关系,互相保证欧洲的正统统治。 (4)这个条约既未规定有效期限,也不受任何约束,具有宗教意味,故称“神圣同盟” 。到 1815 年底,除 英国、罗马教皇国、奥斯曼土耳其外,其他欧洲国家都签字加入了“神圣同盟” ,其中居于领导地位的是俄 罗斯和奥地利。 (5)评价:神圣同盟通过相互间对正统原则的保证,使各国得以面对国内的革命洪流而找到些许安全。它 实际上在大国之中加上了一种“道德的限制” ,使之在共同的价值观下不至于在自相争斗中毁灭。这一想法 可以称之为“保守和评论” ,即认为维持正统体制才能保证和平的延续,一切激进的行为都回带来灾难。然 而,这一和平以****和压制进步力量为基础,必将招致更大的毁灭。 四国同盟 (1)1815 年 11 月 20 日,英、俄、奥、普签订《四国同盟条约》 (2)主要是针对 FaGuo,是一个军事同盟条约,目的是反对拿破仑家族在 FaGuo 的统治,反对 FaGuo 对欧 洲整体均势构成威胁。 (3)四国同盟使大国可以联合起来对付可能出现的对整体均势的挑战。 东方问题 (1)又称近东问题,长期困扰欧洲列强,被称为“一个无法解决的问题” 、 “一个无穷尽的困难之源” ,其 实质就是“对土耳其怎么办”的问题。这一专门术语最早是在 1822 年神圣同盟召开的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 拉问题时使用的。 (2)问题的由来:奥斯曼帝国自 1683 年进攻维也纳失败后,开始由盛而衰。到 18 世纪,强邻进逼,国势 日殆。随着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列强日益向外扩张,到 19 世纪,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巴尔干及其东南端 的博斯普鲁斯和达达尼尔海峡成为欧洲列强必争的战略要地。而该地对俄国最为重要。俄国通过签订一系 列和约,夺取了土耳其的大片领土。 年欧洲列强纷纷插手,使东方问题逐渐成为具有全欧性质的 问题和国际政治纷争的中心。 (3)列强在东方问题上的争夺:19 世纪在东方问题上展开激烈争夺的主要有俄、英、法、奥诸国和统一 后的德国。1821 年希腊独立战争爆发后,列强围绕东方问题的争夺愈演愈烈。1827 年英、法、俄与土耳其 开展并于 1829 年签订《伦敦议定书》 、 《亚得里亚那堡和约》 ,土耳其丧失了大量领土和付出巨额赔款,希 腊因此独立。在随后爆发的两次土埃战争中,列强纷纷插手,并签订一系列协定和条约,但都没有消除列 强之间的矛盾。新的冲突在酝酿着。随着列强在近东争夺的加剧,终于导致了
年的克里米亚战 争。 路易. 波拿巴 (1)路易. 拿破仑. 波拿巴(Louis Napoleon Bonaparte,) ,拿破仑的侄子 (2)在 1814 年 12 月 2 日的总统选举中利用拿破仑在 FaGuo 人民中的影响,以绝对优势当选总统。他上 台后,企图效法伯父,建立一个新的法兰西帝国。他首先加强 FaGuo 队周边国家的影响,并准备在不远的 将来废除 1815 年维也纳条约。 在稳定国内局势的基础上,企图利用欧洲列强之间尤其是普奥间的矛盾与冲 突,扩大 FaGuo 在欧洲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并伺机扩张 FaGuo 的边界。 (3)1852 年称帝,即拿破仑三世,法兰西第二帝国建立。拿破仑三世在稳定国内政治局势后,开始与欧 洲列强争夺欧洲霸权和进行海外殖民扩张,进行了多次对外战争。 克里米亚战争(Crimean War) (1)背景:维也纳体系确立后,沙皇俄国利用其战略优势,加快了对日趋衰落的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的攻占 和瓜分的步伐,以实现其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几代沙皇梦寐以求的战略目标――南下地中海。在近东有着 巨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不能坐视俄国在近东建立霸权。双方争夺近东霸权的矛盾和斗争导致了
年的克里米亚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 ) 。参战的双方分别是俄国与英国、FaGuo、土耳其 和撒丁王国。 (2)导火线: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3)战争过程:1853 年,俄全歼土舰队,英法与土结盟对俄宣战,1855 年撒丁王国也加入英法同盟与俄 作战―― 1854 年普奥签订反俄同盟条约,奥地利陈兵多瑙河两公国边并得到普鲁士的响应与支持,奥又 同土签订条约,迫使土答应奥占据多瑙河两公国――俄军撤出,奥地利随后进占两公国,但英法并未就此 罢手,俄土战争已演变为一场欧洲大战―― 1854 年联军登陆克里米亚半岛,向俄军发起进攻。经过一系 列战役后,双方进入僵持状态―― 1855 年沙皇尼古拉一世服毒自杀,之后俄军败局已定,奥地利趁火打 劫,俄被迫接受议和―― 1856 年 2 月交战双方在巴黎召开和会,奥地利、普鲁士也参与进来,3 月 30 日 各国签订《巴黎和约》 ,后通过《海洋国际法原则宣言》 (4)这场战争本质上是欧洲列强间的争夺。 《巴黎和约》使俄国失去了在土耳其境内的所有优势,多瑙河 两公国则继续享受原有的特权和豁免权, 黑海实现中立化。 单从近东来看, 该合约几乎没有解决任何问题, 战争的后果看来是“混乱不清和令人失望的” ,但它在国际关系史上却有重大意义。列强间的这场战争使得 一切协调机制包括俄、普、奥残余的同盟关系都烟消云散了,欧洲政治力量对比发生了巨大变化。从国际 法角度看,土耳其被容许加入欧洲国际法体系,国际法迈出了走向世界性的第一步;黑海中立化,扩大了 永久中立的观念,被适用于个别特殊地区;多瑙河向世界各国开放,并设两个国际委员会管理;瓦拉几亚 与摩尔达维亚组成两大公国,是民族自决原则的第一次应用。 (5)对欧洲国际关系格局的影响(战后欧洲国际关系新格局):俄国的国际地位于战前相比判若云壤,对欧 洲国际事务的发言权也被削弱。在英法遏制下,俄国西进之路受阻,其扩张矛头不得不转向中亚和远东。 FaGuo 洗刷了 1814 年战败的耻辱,将俄国从欧洲大陆的权力之巅拉下并取而代之;同时 FaGuo 又能与英俄 都保持较和谐的关系,可是说是 FaGuo 外交的胜利。英国获益匪浅,通过遏制俄国使英国在近东、印度和 远东的扩张形式更为有利。奥地利获取了不少实际利益,摆脱了俄国的直接威胁,但其唯利是图的外交作 风不但恶化了俄奥关系,还引起了英法的不满,在外交舞台上陷于孤立之中。奥斯曼土耳其作为战胜国, 得到的惟一战果是“维持现状” 。同时,它对其在欧洲附属国的控制进一步被削弱,巴尔干半岛的政治局势 变得更为复杂起来。撒丁王国、普鲁士利用列强之间的矛盾,开始着手解决意大利、德意志的统一问题。 圣地和宗教保护权问题 (1)是克里米亚战争的导火线。 (2)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耶路撒冷自古以来就是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的宗教圣地。圣地保护权是指 在耶稣的坟墓所在地耶路撒冷和耶稣诞生地伯利恒教堂享有一切豁免和特权。 从 16 世纪起天主教徒就在奥 斯曼帝国境内享有特权。但是,在奥斯曼土耳其境内的基督教居民中,东正教图在人数上占有绝对优势。 从 18 世纪起,东正教徒就握有这两处宗教圣地的管辖权,支配和占有朝圣的收入。随着欧洲列强的逐渐渗 入,列强之间的冲突和争夺使东正教和天主教徒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出现了圣地保护权问题。 (3)1850 年,FaGuo 要求土耳其政府将圣地管辖权交给天主教会并得到应允,俄国对此大为光火,对土耳 其提出强烈抗议,俄土双方争执不下。路易?波拿巴乘机充分利用圣地保护权问题挑拨离间英奥和俄国的关 系。圣地保护权问题则成为俄国进一步插手土耳其事务的借口。到了 1853 年春,圣地保护权问题更加尖锐 化。由于土耳其在英国的怂恿和支持下拒绝签订关于俄国对土耳其境内东正教徒保护权的条约,俄国与土 耳其断绝外交关系,并以保护土耳其境内的东正教徒的安全为借口,出兵占领了土耳其的附庸摩尔达维亚 和瓦拉几亚两国。1853 年 10 月 4 日,土耳其在英法的支持下对俄宣战,克里米亚战争爆发。 “铁血政策” (1)1862 年俾斯麦被任命为普鲁士首相,大大增强了普鲁士王室和容克地主的势力。他认为当今的重大 问题已不是通过演说和多数通过的决议所能解决的,而是要用铁和血来解决。因此被称为“铁血宰相” 。他 在内外政策上表现出咄咄逼人的势头,但又不超越危险的界限,为体面的退却和改组留有选择余地。 (2)通过普丹战争、普奥战争和普法战争,通过“铁与血”的方式于 1871 年 1 月 18 日同一德国。 安政五国条约 (1)背景: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欧洲列强力图把日本纳入资本主义市场。19 世纪 50 年代欧洲列强开始 迫使日本签订一系列条约以谋取在日本的特权,打开日本的大门。 (2)时间:1858 年(日本安政 5 年) (3)内容:荷兰、俄国、英国、FaGuo 分别同日本签订了通商条约,这些条约统称安政五国条约。 (4)影响:从此日本人的大门被彻底打开了,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市场。这也使日本国内封建制度的 危机大大加深了。在内外危机日益加深之际,日本于 1868 年进行了摆脱危机的明治维新,从此走上资本主 义的发展道路。 第二次美英战争
年爆发了被美国人视为又一次独立战争的第二次美英战争。 第二次美英战争是在拿破仑战争的复 杂国际背景下进行的。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和英国的反封锁政策对美国的贸易打击极大,尤其是应该的 反封锁政策使美国遭受了重大的商业损失,英国劫掠美国船只和强征美国籍水手服役,大大伤害了美国的 民族自尊。美英两国经过反复斗争和协商,矛盾并没有得以缓和,反而进一步激化,两国终于兵戎相见。 第二次英美战争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1812 年 9 月,沙皇俄国出面调停。经过艰苦的谈判,美英两国于 1814 年 12 月 24 日签订了《根特条约》 。条约解决了两国诸多领土和边界争端问题。 《根特条约》签订后, 美国终于得以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国家的独立得以巩固。战后美国政治上的殖民地意识开始迅速消失, 经济上开始从殖民地经济向独立自主的资本主义经济过渡。同时,第二次美英战争摧毁了因反美尔联英的 印第安人部落联盟,为美国向西部扩张创造了条件。 “门罗宣言” (1)背景:1815 年拿破仑战争结束后,欧洲大陆恢复了正统秩序,英国的海上霸权如日中天。19 世纪初 拉丁美洲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独立解放运动,衰落已久的西班牙殖民帝国迅速解体,欧洲列强趁机向美洲地 区渗透扩张。面对沙皇俄国在北美地区的南下政策、欧洲神圣同盟 1823 年冬对拉丁美洲的武装干涉、英国 向拉美渗透的逼人气势, “门罗主义”应运而生。 (2)英国既要防止美国势力在拉丁美洲的扩张损害英国利益,又要阻止神圣同盟对拉美地区的武装干涉。 1823 年 8 月,英国外交大臣坎宁向美国政府提出关于英美对拉美事务采取共同立场的建议,引起了美国朝 野的激烈争论,美国还收到了俄国不承认拉美独立国家和指责共和制度的两份照会。同时,英国政府得到 了 FaGuo 不对拉美进行武装干涉的保证,不再需要美国的合作。面对紧迫的国际形势,美国政府必须采取 行动给欧洲列强,尤其是英俄两国以警告。1823 年 12 月 2 日,门罗总统向国会提交了由国务卿亚当斯拟 定的国情咨文,咨文中有关外交方面的主要内容被称为“门罗宣言” ( “门罗主义” ) 。 (3) “门罗宣言”主要包括三个基本原则: ①“反对欧洲国家再在美洲夺取殖民地”原则:在限制和约束欧洲国家在美洲扩张的同时,保留了美国在 美洲扩张的权利。 ②“不干涉”原则:包含着不干涉和干涉两个方面:不干涉欧洲事务时美国既定的原则方针,但对涉及到 美国切身利益和权利的南北美洲事务,美国不能制止不理。即美国反对欧洲各国干涉美洲事务,但美国却 有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 ③“美洲体系”原则:宣扬美洲的共和主义,把共和制的美洲与君主专制的欧洲截然分开,其含义是“美 洲是美洲人的美洲” ,其核心和潜台词是“美洲是美国人的美洲” 。 (4)评价: ①尽管“门罗宣言”的三个基本原则客观上支持了拉美各国的独立,阻碍了英法俄等欧洲列强对拉美的野 心,是年轻的、实力尚未强大的美国在外交上的一次胜利。但它实际上也等于宣布了拉丁美洲是美国的实 力范围。 “门罗宣言”成为美国对拉丁美洲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方针,具有防御和进攻的双重性质。 ②受到了新独立的拉美国家的普遍赞同,但神圣同盟各国表示坚决反对。 ③是美国对外政策史上一个著名的政策口号。 随着美国国立的增强, 美国不同时期的执政者对 “门罗宣言” 有不同形式的解释,但它的核心都是为美国在西半球侵略和扩张服务的。美国以后的美洲政策基本上是以 “门罗宣言”为蓝本和底色的。 (5) “门罗宣言”出台后,特别是伴随着 19 世纪 40 年代美国工业革命的发展,加上有力的国际形势,美 国开始了大规模的向西部扩张活动。到内战爆发前,美国在北美大陆通过掠夺、兼并和廉价购买的方式, 已使美国领土从大西洋沿岸的 13 个州的狭长地带扩展到太平洋沿岸。 阿拉斯加购买 (1)美国内战结束后,购买阿拉斯加时美国这一时期外交史上的一大杰作。 (2) 背景: 位于北美大陆西北部、 与俄国东西伯利亚隔海相望的阿拉斯加于 1799 年正式成为俄国的属地。 由于俄国认为这块寒冷的“冰地”对俄国并没有多大价值,决定把它出卖。且俄国在这一时期开始执行联 美抗英的外交政策。 (3)奉行扩张主义信条的国务卿威廉?西沃德一心想把美国的疆域扩展到北极圈,对购买阿拉斯加持有巨 大热情,向美国政界和舆论界做了大量艰苦的说服工作。1967 年 3 月 30 日,美国以 700 万美元购买了阿 拉斯加。这在当时被讥讽为“西沃德的浪费”的购买行为后来被证明是一笔精明的交易。 复习题: 1. 简评 FaGuo 大革命时期的外交原则。 1789 年爆发的 FaGuo 资产阶级革命冲击了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君主秘密外交” ,革命的资产阶级提出了自 己的外交原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有: “主权在民”和“民族利益至上”的思想:是对“朕即国家”和“王朝利益至上”思想的否定。1789 年制 宪议会通过了《人权与公民权宣言》 ,宣称在权利上人人生而平等,因而主权就不属于某一王室或个人,而 是归属于全体国民。 “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 : 被宣布为 FaGuo 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 是对封建专制君主为了王朝利益不顾人民 的苦难、连接发动战争的否定。 “不干涉原则” :是对“国家主权原则”的延伸,对后来的国际关系和国际法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这些原则体现了国际法的思想和启蒙思想家的观点, 截然不同于欧洲列强在相互关系中奉行的那种短视的、 缺乏道义的、血腥残暴的行事原则。尽管这些原则不无理想主义成分,且因种种原因未能将之付诸实践, 但它们毕竟给国际关系带来了一股新鲜空气。 2. 试析大陆封锁体系失败的原因。 拿破仑的大陆封锁政策对英国的打击起初是沉重而有效的。但是,一项政策战略上的成功需要在特定历史 条件下所实施的战术的保障和支撑。拿破仑拥有大陆,这使他有可能以整个大陆的资源同英国对抗,但是 推行大陆封锁政策的前提就是大陆的绝对统一,因为不完全的封锁等于没有封锁。因此,拿破仑所建立的 “大陆封锁体系”从一开始就存在诸多困难,也预示了其失败命运。 首先,大陆的工商业在封锁初期的确得到了一定发展,但英国的反封锁使大陆的对外贸断绝,工业缺乏原 料,商品找不到市场,大陆工商业逐渐萎缩。相反,英国起初虽然遭受了损失,但它毕竟占有着巨大的海 外市场,只要扩大与美洲、澳洲、非洲和南亚的贸易,就可以弥补在欧洲的损失。 其次,运输业是一个巨大的障碍。人们一向依靠的近海运输被英国人封锁了,欧洲不得不重新求助于古老 的陆上通道。陆上运输在古代尚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但却难以支持一个巨大的现代资本主义市场。 第三,法国经济落后于英国,没有能力生产出大量和英国商品一样物美价廉的商品占领欧洲大陆市场,从 而使大陆封锁失去了必要的物质前提,单靠军事手段并不能有效地防止英国商品走私渗进欧洲大陆。 法国的征服和占领又激起了别国人民对拿破仑帝国的反抗。这一切都从根本上动摇了大陆联盟体系。 4. 简述德国统一的背景和过程。 (1)背景:德国长期陷于***,有两件事对德国统一产生了重大影响:首先,法国大革命唤醒了德意志的 民族主义。其次,在 1848 年革命中,德意志统一运动开始付诸实践。 (法兰克福议会) (2)过程:王朝战争(1864 年普丹战争,1866 年普奥战争,1870 年普法战争) (3)历史影响(见 P.126) 5. 试析南北战争前后美国对外政策的变化。 (1)内战前(1861 年前) :从美国独立一直到内战爆发前夕,巩固国家独立与安全,争取扩大国外市场, 是摆在美国政府面前的重要任务, 也是指导美国对外政策的主要原则。 这一时期美国外交史的主要内容是: ①美国的早期扩张 ②
年第二次美英战争 ③ 1823 年门罗宣言 ④向西部大规模扩张领土 (2)内战后(1865 后) :美国开始踏上从大陆扩张转向海外扩张的新旅程。 ①在拉丁美洲的扩张 ②购买阿拉斯加 ③在远东进行一系列扩张活动第四章三皇同盟(Three Emperor’s League) 指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 (1)1873 年三皇同盟(第一次三皇同盟) : ①背景:俾斯麦认为孤立 FaGuo 的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大国的关系;俄奥则都打算利用德国加强自 己的力量和维护自身的利益。 ②过程:1872 年 9 月三皇柏林会晤;1873 年德皇访问彼得堡,德俄缔结军事协约;之后俄皇访问维也纳, 俄奥签订政治协定《兴勃隆协定》 ,由此三皇同盟形成。 ③该同盟的基石是俄奥保持合作关系。三国除了在维持欧洲政治现状这一点上存有共识外,在其他方面的 想法和打算基本上是同床异梦。俾斯麦鼓励 FaGuo 的目的为俄奥反对;俄国企图利用同盟保证其西部边界 的安全,有利于同英国在中亚的争夺;奥匈打算借助德国加强在巴尔干地区的扩张。由于三国目的各异, 作为保守主义政治结构的三皇同盟只是当时欧洲大国关系互相牵制的一种反映而已,因而,这一同盟十分 脆弱。 (2)1881 年三皇同盟(第二次三皇同盟) : ①背景:俄奥关系因近东危机而破裂,德俄关系则因柏林会议使俄国利益受损而恶化,维系普法战争后欧 洲政治秩序的三皇同盟已经是分崩离析了。但三皇同盟是俾斯麦组建大陆同盟体系关键的一环,是大陆同 盟体系的支架。特别是德国想与英国结盟的计划受挫后,重建三皇同盟显得更为迫切。 ②过程:1880 年俄国提出恢复三皇同盟的建议得到德国的认同;1881 年德俄奥签订《三皇同盟条约》及附 加的议定书。 ③三国从三皇同盟中获得了各种好处。尽管三皇同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三国利益的重合与协调,但是, 历史纠纷、现实利益和地缘安全等问题的存在并不能在一两次同盟中化为乌有,三皇同盟在其存在的短短 六七年的岁月里一直伴随着深刻的分歧和猜疑。 《地中海协定》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 对付俄国。 (2) 在德国的推动下, 1887 年 2 月英意签订针对 FaGuo 的 《第一次地中海协定》 , 奥匈、 西班牙先后加入。 1887 年 12 月,英奥签订针对俄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 ,意大利随后参加。 《再保险条约》 (Reinsurance Treaty) (1)背景:俾斯麦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一方面拉拢俄国,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 对付俄国。1887 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德国为博取沙皇好感,提议用德俄双边协定或条约代替三皇同盟条 约。 (2)1887 年 6 月 18 日德俄签订条约。 (3)德俄条约是德国以牺牲别人利益来迎合俄国,换取俄国在德法冲突中保持中立。 (4)如果俄国真要占领黑海海峡或君士坦丁堡,必将遭到英、奥两国反对,因而该条约有德国开给俄国空 头支票之嫌。 (5)由于 1879 年德奥同盟保证了奥匈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该条约又保证了俄国的中立,德国获取 了双保险,所以,这个条约在历史上也被称为《再保险条约》 。 巴格达铁路问题 (1)巴格达铁路问题是 19 世纪德国扩张政策的产物,其内容是在土耳其境内修筑一条连接欧洲、穿越小 亚细亚半岛、经巴格达抵达波斯湾的铁路。由于它沟通柏林、拜占庭(君士坦丁堡)和巴格达三地,故又 名“三 B 铁路” 。 (2)背景:19 世纪 80 年代末,随着德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家实力的增强,德国资本家和金融家们开始 把目光投向土耳其。德国资本在土耳其进行活动的重要领域是铁路事业。同时,90 年代中后期,威廉二世 的“世界政策”取代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 ,德国开始了夺取殖民地,建立全球霸权的历程,而向欧亚大 陆的东方推进成为德国的一项重要扩张战略。 (3)1888 年,从柏林到君士坦丁堡的铁路竣工后,德国开始制定《巴格达铁路方案》 ,对土耳其展开积极 的外交活动。1899 年威廉二世第二次出访土耳其,1903 年签订最后租让条约。 (4)巴格达铁路一旦建成,便可给德国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广阔的经济扩张场所,同时,对控制土耳其 以及削弱英国和俄国的殖民利益也大有裨益。 (5)德国取得了巴格达铁路的租让权,不可避免地与在近东有着巨大利益的英法俄三国发生冲突。围绕巴 格达铁路问题的明争暗斗一直持续到 1914 年。 但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巴格达铁路问题便不了了之。 普法战争后欧洲格局发生了哪些变化? (1)普法战争:1870 年 7 月 19 日,为反对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德意志的出现,维持欧洲均势存在,FaGuo 向普鲁士宣战。 FaGuo 战败, 德法于 1871 年 5 月 10 日签订 《法兰克福和约》 。 这是一个掠夺性条约, 以 FaGuo 割地和军事占领为主要内容,因而普法战争在德法之间埋下了仇恨的种子,法德之间的敌对情绪一直持续 到第一次世界大战。 (2)普法战争后的欧洲格局:1871 年 5 月签订的《法兰克福和约》不仅结束了普法战争,而且在曾经充 当欧洲政治“缓冲地带”的四分五裂、邦国林立的中欧崛起了强大统一的德意志帝国,欧洲的政治地图、 列强的力量对比和各国的国际地位随之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在欧洲方面,统一后的德国在人力资源、工业潜力、军事能力等方面占有相对的优势,欧洲各国怀着不同 程度的忧虑关注着德国巨大潜力的转化和对外政策的取向, 它们处心积虑地在外交上谋求自身的安全保障。 尽管冲突和战争远未到来,各国却时常在体味着德国威胁的气息。 普法战争使 FaGuo 丧失了自克里米亚战争以来在欧洲的霸权优势,法德之间的攻守之势发生变化,加上割 地赔款的奴役性条约给 FaGuo 所造成的巨大耻辱,使德法两国积怨至深,关系难以调和。一直到第一次世 界大战前,德法矛盾都是欧洲政治焦点之一。 在德国方面, 俾斯麦在欧洲大陆奉行维持欧洲现状的外交政策, 主张建立 “大国联盟体系” , 打算同除 FaGuo 外的欧洲所有大国结盟,彻底孤立 FaGuo,以保证德意志帝国的和平与稳定。 试述大陆联盟体系得以维持的机制。 为了巩固德国统一的成果,防止德国陷入被两面夹击的境地,俾斯麦处心积虑营造起“大陆联盟体系” ,建 立起欧洲新秩序。 在 1878 年柏林会议后的 5 年时间内,俾斯麦通过德奥同盟、三皇同盟、三国同盟以及德奥罗同盟、奥塞同 盟,建立起一个以德国为核心,包括奥、俄、罗、塞等国在内的密如蛛网、复杂异常的联盟体系。俾斯麦 大陆联盟体系初步形成。俾斯麦的主要目的是孤立 FaGuo。在对待俄国问题上,俾斯麦一方面拉拢俄国, 防止法俄接近,另一方面则促使英、奥、意合作对付俄国。通过《三国同盟续约》 、两次《地中海协定》和 《再保险条约》 , 俾斯麦基本上完成了对大陆联盟体系的调整。 俾斯麦的大陆联盟体系最终形成。 直至 1894 年法俄同盟后解体。 试述德国 19 世纪末 90 年代外交政策的转变。 (1)背景:由于俾斯麦的超人才华、盖世功名以及大权独揽的作风,加之政见不和,引起了德皇威廉二世 的嫉妒和憎恨。经过较量,俾斯麦被迫于 1890 年 3 月下野。威廉二世独揽德意志帝国大权后,德国的外交 策略开始发生渐进式的转变。威廉二世在 1897 年以前的外交战略基本上沿袭了俾斯麦的大陆政策,但在具 体的外交策略上偏重于反俄联英和逐渐开始走向殖民扩张的道路。加之随着德国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德 国扩张的欲望逐渐强烈,以威廉二世为代表的德国容克资产阶级不再满足于只做一个欧洲强国和维持一个 欧陆霸权。 (2)政策的转变:为了满足德国容克集团的殖民扩张和争夺世界霸权的欲望,1897 年威廉二世改组了政 府,抛弃了俾斯麦相对温和的“大陆政策” ,逐渐推行野心勃勃的全球争霸的“世界政策” 。 (3)影响:欧洲局势渐变,列强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加剧,导致了欧洲军备竞赛的加剧和相互敌对的两大军 事集团的形成,并最终导致了多极均势的解体。这一政策一直持续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结合史实总结俾斯麦大陆联盟体系的特点。 (1)从建立过程来看:通过与除 FaGuo 以外的各欧洲大国建立一系列的同盟关系。 (2)从核心思想来看:反法,维持欧洲现状 (3)从具体外交战略来看:在均势原则的指导下 (4)包含着极大的复杂性与矛盾性,凭借的是俾斯麦个人高超的外交手段,本质上是脆弱的,欧洲国际政 治中的基本矛盾没有解决,只是一种拖延问题的权宜之计。 “门户开放”政策 (1)背景:19 世纪末帝国主义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英、俄、德、法、日各国都在中国抢占了港口, 划分了势力范围,而美国则是个迟到者。但美国并不甘于无所作为,面对中国的政治现实,决定利用自己 经济上的优势同各国在中国展开竞争。 (2)1899 年 9 月至 12 月,美国国务卿海约翰训令驻英、俄、德、法、日、意六国的美国大使向驻在国政 府递交了针对中国的“门户开放”照会,要求六国政府发表声明,承认三个原则。该照会是以承认和维护 列强在华的势力范围和既得权益为前提的,美国要求的是在几乎被列强瓜分殆尽的中国境内享有与列强相 同贸易地位。各国均先后给予美国不同程度的答复。1900 年 7 月 3 日,海约翰再一次向各国提交照会,主 张保持中国领土和主权的完整, 维护各国在中国公正平等的贸易原则。 这两次照会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 “门 户开放”政策。 (3) “门户开放”政策的提出,标志着美国随着自身实力的增强而提出的独立的对华政策,在不再追随英 国对华政策的同时,该政策体现了美国积极向远东渗透和扩张势力的战略意图。该政策得到了列强不同程 度的认可,是因为当时谁都无法独占中国,打破它们在华势力相对均衡的局面。美国通过“门户开放”政 策获取了巨大利益,并声称该政策阻止了中国被瓜分的危机。但实际上,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并没 有通告这次外交活动的对象中国,也没有向中国作出解释。这种做法是对中国主权严重而粗暴的侵犯。 “大棒政策” (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 的目的,美国在 20 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 (2) “大棒政策”是西奥多?罗斯福总统(又称老罗斯福, 在任)提出的。他在多次演讲中提到 干涉拉美各国内政的“大棒政策”的依据,对“门罗主义”做了新的发挥和解释。 “大棒政策”的实质是美 国依仗其日益增强的军事经济实力, 向拉美实行武力威胁和战争讹诈的外交政策。 老罗斯福对 “门罗主义” 的引申再后来被称为“老罗斯福主义” 。 (3) “大棒政策”提出后,美国开始把它付诸实践:古巴、巴拿马、多米尼亚,美加关于阿拉斯加边界问 题的讨论、1905 年法德之间的摩洛哥纠纷 “金元外交” (1)背景:美国在拉丁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和战略利益。为了排斥其他各强国对拉美的染指,达到独霸美洲 的目的,美国在 20 世纪初先后提出了“大棒政策”和“金元外交” 。 (2) “金元外交”是威廉?塔夫脱总统执政时期()提出并实行的,旨在鼓励金融资本向海外投 资以实现海外扩张的对外政策,就是“以金元代替枪弹”的外交政策。然而,在美国这一时期的外交实践 中,实行了一种将金元与武力结合在一起的新的对外政策。拉丁美洲是“金元外交”所指向的主要地区, 中国也是推行该政策的重要场所。第五章光辉孤立(Splendid Isolation) (1)是英国从 19 世纪 60 年代到 20 世纪初所奉行的外交政策。 (2)源于:1896 年 1 月,G.E.福斯特 (3)指在和平时期,英国不与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以保持充分自由 行动,免收束缚。 (4)实行该政策的缘由与条件。 美西战争 (1)指 1898 年打着支援民族解放旗帜的美国和为维护自己海外利益的西班牙所进行的战争。 (2)背景:西班牙羸弱不堪,美国海外扩张初期。 (3)各国态度:除英国,都认为美国是侵略行为。 (4)结果:西班牙战败,189812 月 10 日年签订《巴黎和约》 (5)评价:美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大为提高,成为新兴的世界强国。 英布战争 (1)
年爆发, 是英国与荷兰人在南非移民的后裔布尔人 (Boer) 之间为争夺南非而进行的战争。 (2)背景:布尔人于 19 世纪 30-50 年代在南非建立了三个共和国,英国已吞并一个(纳塔尔共和国) 。为 建立非洲殖民地国,占领那的金矿,意欲夺取另外两个共和国(德兰士瓦共和国、奥兰治自由邦) 。为排除 外交阻力,英国与德国、葡萄牙签订了条约。 (3)1899 年秋,英国以德兰士瓦拒绝降低非荷兰移民取得公民资格的居住年限为由,派兵到其边境。在 要求英军撤退未果后,10 月 11 日战争爆发,1902 年布尔人战败议和,签订《费雷尼欣条约》 。 (4)欧洲列强乘英国陷入英布战争之机,纷纷向英国的殖民霸权发起挑战。列强在大捞殖民利益的同时, 彼此间的矛盾也激化起来。 (5)评价:英布战争一度使英国精疲力竭,对世界其他地区的事务无暇多顾。更为重要的影响是几乎整个 欧洲都在谴责英国在战争中的表现,英国陷入了严重的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英国为了摆脱这一窘境,开始 调整它奉行已久的“光辉孤立”对外政策,转而走上结盟的道路。 日俄战争 (1)背景:日本队三国干涉还辽的德主谋俄国心怀怨恨,日俄关系日益紧张。日本积极寻找同盟,准备对 俄战争。 (英日同盟) (2)1904 年 2 月 7 日,日本海军不宣而战,日俄争夺中国东北和朝鲜的帝国主义战争爆发了。日本得到 英美支持,俄国处于外交孤立状态之中,远东成为国际斗争的角逐场。中国领土是日俄战争的主战场,清 政府软弱无力,自称“局外中立” ,中国人民蒙受深重灾难。后来美国出面调解战争。1905 年日俄签订《朴 茨茅斯和约》 。 (3)是垄断资本要求重分世界领土而发生的战争;其后果是把小国从竞争舞台上扫除出去。 波斯尼亚危机 (1)背景:日俄战争与俄国 1905 年革命削弱了俄国的力量,奥匈帝国利用俄国出现的颓势,加紧向巴尔 干地区扩张,其目的是想先正式兼并波斯尼亚与黑塞哥维那两省,继而吞并整个塞尔维亚。俄国不想让奥 匈独霸巴尔干,主张维持该地区现状。波斯尼亚成为多重矛盾的焦点。 (2)过程:1908 年 9 月,奥俄口头协议:俄同意奥匈的兼并,奥匈同意黑海海峡向我开放;10 月奥匈正 式宣布兼并两省。俄试图在开放黑海海峡问题上得到各国支持无果,要求召开国际会议并支持塞尔维亚反 奥。1909 年奥土达成协议,土耳其放弃波黑获得赔偿;德国也支持奥匈反对俄国干涉。面对德奥战争同盟 的威胁,俄国退却了。接着,拉塞维亚也屈服了。一场几乎导致战争的危机平息下来。 (3)产生十分严重的后果:首先,俄与德奥关系恶化到无法缓和的地步;其次,塞尔维亚对奥匈的痛恨达 到了极点,买下萨拉热窝事件的祸根;更为重要但却非常隐蔽的是,由于阻碍了意大利在巴尔干的扩张, 意大利对奥匈改变巴尔干的均均势十分不满。对此怀恨在心的意大利语俄国秘密缔结《拉匡尼基协定》 ,表 明意大利因巴尔干问题与奥匈逐渐疏远,三国同盟的离心使未来战争中德奥的处境更加孤立。 意土战争 (1)1911 年 9 月,意大利乘英、法、德三国为摩洛哥剑拔弩张、无暇顾他之机,发动了旨在吞并黎波里 和昔兰尼加(合称利比亚)的意土战争。战争前,意大利通过一系列条约协调了与欧洲其他大国的关系, 使土耳其陷于孤立状态之中。在意大利装备优良的部队面前,土军土崩瓦解,迅速溃败。意军在战场上取 得胜利后,兼并了黎波里和昔兰尼加,恢复其旧称利比亚。1912 年,土耳其因巴尔干战争爆发,国内危机 严重,急于结束战争。土意签订《洛桑条约》 ,土耳其承认黎波里和昔兰尼加归属意大利。 (2)在这次战争中,意军首次使用了飞机,使传统战争的二维空间向三维扩展,战争的形式发生革命性变 革。 (3)外交插曲: “恰雷科夫的外交行动” 。俄国打算利用战争机会,再次试图使黑海海峡向俄国海军开放。 萨拉热窝事件 (1)背景:1911 年,塞尔维亚成立“黑手会” ,旨在“实现民族理想、统一所有塞尔维亚民族” 。许多热 血青年投身南斯拉夫民族统一运动中。奥匈帝国十分恐慌,决定通过摧毁塞尔维亚来消除这一心腹之患, 其王储弗兰茨?斐迪南大公主持对塞作战计划,并得到德国帮助。 (2)起因:1914 年,斐迪南决定在波斯尼亚进行军事演习,并肌肤挑衅性地选定 1389 年奥斯曼土耳其征 服塞尔维亚那一天到萨拉热窝巡视。这一带有侮辱性的挑衅,激怒了塞尔维亚的民族主义者。黑手会拟订 了行刺斐迪南大公的计划。塞尔维亚政府察觉后向奥匈作了通报,但斐迪南一意孤行。 (3)1911 年 6 月 28 日,斐迪南大公被普林西波射中,命丧萨拉热窝。 (4)萨拉热窝事件在原本就紧张异常的国际背景下立即造成一次新的战争危机,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的导火索。1914 年 6 月 28 日到 7 月 28 日的“七月危机”外交中,各国都在争取盟国,紧张备战,都打算 在即将爆发的战争中先发制人。1914 年 7 月 28 日,奥匈向塞尔维亚宣战。 试述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 (1)德奥同盟国集团:1882 年,德奥意三国在反对俄、法这一共同立场下,结成同盟国集团。 (2)英法俄协约国集团:20 世纪初期,英、法、俄三国为了与同盟国集团争夺世界霸权,受各自利益的 驱使,结成协约国集团与之抗衡。 (英德同盟谈判的破裂使英国转而与俄法协调了它们在世界范围内的利益 争夺和冲突,并于 1904 年和 1907 年相继签订了《英法协定》和《英俄协定》 ,在欧洲形成两极军事对峙的 局面。 ) 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参战国之多,范围之广,人力、物力耗资之巨,在人类历史上是空前的,世界人民遭受了 一场史无前例的大浩劫。 (1)深刻地改变了旧有的国际关系体系。德意志、俄罗斯、奥匈、奥斯曼一齐****,苏维埃俄国成立,欧 洲新产生 9 个共和国。 (2)从世界范围看,战前所形成的英、法、美、俄、德、日六国争霸格局变成元协约国与美、日的争夺。 全世界的革命在不同程度上冲击着正在变化的国际关系。 (3)彻底打破了旧有的国际关系格局。世界性强国以不同方式紧密联系在一起,国际关系的整体系统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相互需要彼此。――休战二十年。 简述两次巴尔干战争。 复杂的国际环境(背景) :矛盾交汇点的巴尔干(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民族矛盾、领土矛盾) ;意土 战争,土耳其衰弱,巴尔干人民乘机展开民族解放和独立的斗争,但由于列强的插手,巴尔干局势趋向复 杂。 (1)第一次巴尔干战争() :1912 年,门的内哥罗、保塞两国、希腊相继对土宣战;土耳其求 和,1913 年签订《伦敦和约》 。 (2)第二次巴尔干战争(1913) :巴尔干各国因所得领土不均争吵,列强对巴尔干国家的政策则加剧了巴 尔干的紧张局势,1913 年保加利亚向塞尔维亚宣战,保加利亚战败求和,签订《布加勒斯特条约》 、 《君士 坦丁堡条约》 。 这次战争使巴尔干国家***为两个相互对立的阵线: 俄国控制下的塞、 希、 罗、 门等国和保加利亚与土耳其。 保加利亚因战败而心怀不满,土耳其则因进一步靠拢德国,两国最终倒向同盟国集团一方,巴尔干各小国 身不由己地卷入了大国争霸的漩涡。巴尔干态势成为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相互对峙的一个缩影,巴尔干半岛 已成为欧洲的火药桶。
年美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19 世纪 80 年代末,美国完成了工业革命,到 90 年代初,美国工业生产跃居世界首位,基本上完成了大陆 扩张。为了获取海外市场、原料供应地和投资场所,缓和国内矛盾,美国开始步入海外扩张时期。 (1)1898 年美西战争 (2)1899 年“门户开放”政策 (3)20 世纪初“大棒政策” 、 “金元外交” (4)1917 年美国参战 (5)1918 年“十四点计划” (6)1922 年华盛顿体系第六章(缺一部分)国际联盟(见课本 P218) 鲁尔危机(见课本 P235) 道威斯计划(见课本 P236) 《洛迦诺公约》 (见课本 P240) 《非战公约》 (见课本 P244) 日本东方会议(见课本 P251) 《李顿报告书》 (见课本 P265) 集体安全(collect security) 集体安全是一种以集体方式保障国家安全的设想和原则。它与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是完全对立的。 产生背景: 18-19 世纪, 国际社会普遍遵循中立和孤立主义政策, 战争仅仅被看作一场参战双方之间的斗争。 20 世纪科技的发展使世界走向一体化,发生在仍和地方的冲突都会对全球产生影响,局部冲突成为全世界 共同关心的事情。一战接近尾声时,关于集体安全的思想在国际生活中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国联的建立就 是这一思想的实践。 思想和原则:要求一致努力,运用综合的和平途径;认为国际上的侵略行径应受法律制裁和道义谴责;提 出国际组织应普遍关注破坏和平行为的观点;主张共同一致,抗击潜在侵略者等。这些观点具有一定的现 实意义。 20 世纪 30 年代苏联对筹建集体安全体系的积极努力。 睦邻政策(Good Neighbour Policy) (1)背景:20 世纪 30 年代,经济大萧条,法西斯势力的威胁,罗斯福政府进行了寻求集体安全的努力, 调整了对外政策。 (2)形成过程:1933 年罗斯福就职演说――经济上:1934 年罗斯福签署互惠贸易协定法;政治上的措施 (1933 年第七届泛美会议) (3) 评价: 睦邻政策是 20 世纪 30 代美国非军事干涉政策的一部分, 是非军事干涉在拉丁美洲的特殊形式。 它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美国和拉美国家的关系,但并没有表明美国真正放弃了帝国主义政策。其现实意义 是在德意日法西斯势力伸向拉美时,为美国建立拉美集体安全奠定基础。 三国轴心 (1)指 20 世纪 30 年代形成的柏林-罗马-东京轴心。 (2)形成过程:1933 年英法《霍尔-赖伐尔协定》 ,1935 年意大利侵略埃塞俄比亚,1936 年德武装干涉西 班牙内战――罗马-柏林轴心形成――1937 年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产国际协定》 , 日德意关系调整― ―柏林-罗马-东京轴心形成 (3)严重后果:在英、法、美的纵容下,德、意、日“轴心”同盟形成,法西斯武装力量一天天壮大,世 界一步步走向战争的深渊。 慕尼黑阴谋 (1)指张伯伦与希特勒于 1938 年 9 月 30 日炮制《慕尼黑协定》 ,之后希特勒就出兵侵占了捷克斯洛伐克 的残存地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新型国际关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