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农业如何才能真正农业可持续发展展

韩俊: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_网易财经
韩俊:要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必须依靠科技创新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网易财经11月7日讯 今天上午“2014中国粮食与食品安全战略峰会”在北京举行。会上,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韩俊强调了两点问题,第一点是要克服我们资源短缺,缺年轻的劳动力和水,我们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依靠。中国在加速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加速宽带在农村普及。我们也在大力发展循环、生态、低碳农业。我们现在跟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呢?农业企
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强,所以说最近中国提出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要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和发达国
家相比有很大差距。演讲实录:韩俊:各位老朋友,各位新朋友,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我非常高兴看到今年我们的峰会上很多老朋友都来了,而且有很多新朋友也加入了。我想在为期一天半的高峰会议期间,来自政府、智库和企业的嘉宾会贡献自己对中国粮食和食品安全的真知灼见,我们一定会认真的来倾听大家的意见,作为我们制定政策的重要参考。我们今天讨论中国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我们面临一个最重要的背景就是中国快速城镇化进程。根据我们的预测,到2030年中国的城市化水平将会达到66%左右。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到2030年中国会有10亿人口在城市工作和生活。今后20年还会增加3亿城镇常住人口。这个过程对中国的农业,甚至对世界农业的发展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同时,我们清醒的认识到即使到2030年,中国农村居住的人口还会高达4.8亿人,中国农村务农人力高达1.6亿人。我们国家战略是要推进快速的城镇化,同时我们要重视农业、农村现代化。习近平主席讲我们不能抛开农村这一头,中国发展政策的一个基本立足点习近平主席在去年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讲的非常清楚。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我的母亲是一个农民啊,她听了非常高兴,知道意味着什么。也就是让中国的农业强起来,中国的农村美起来,中国农民富起来。这个是关乎国家现代化宏伟目标的实现。我们是一个农业大国毫无疑问,怎么真正成为一个农业强国呢?我们的政策目标是希望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和科技创新的驱动,也就是我们今天论坛的主题。通过改革和创新来提升我们的生产力,走出符合中国国情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我们把它表述为技术应该是先进的,经营规模应该是适度的,市场竞争力是强的。如果我们没有任何竞争力,市场全是国外进口产品是不行的。生态环境也是可持续的,这是四个重要目标。我们现在要建设现代可持续农业,我们面临挑战非常多,基础还比较脆弱。最重要的我们在政策层面的必须要应对三个挑战。一个挑战是我们的水资源按非常短缺,第二个挑战我们的耕地资源在减少,而且质量是在退化。另外一个新的挑战是我们农业劳动力越来越老龄化,农业劳动力的成本越来越高。中国人均耕地的资源和美洲国家根本没有办法相比的,我们的人均淡水资源短缺比耕地资源短缺还要严峻。我们美国阿根廷、巴西农业部部长都在,你们可以看一下中国的农业部长有多难当。就这么一点地,就这么一点水,我们还要立足自给保证我们的粮食安全。所以说我们不靠改革,不靠科技创新是没有出路的。我们曾经做过研究,中国城镇化率每增长1%,我们农业用水量要下降0.47%。可以说城镇化和农业发展,水的矛盾是非常突出的。中国农业用水量占我们整个用水量比重以1978年的88%降到62%,今后还会继续下降。可以说在中国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善水资源管理变的前所未有的重要。这也是我们现在和今后制定农业政策一个重要的出发点,怎么能够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我们现在水的利用效率跟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今后中国的农业现代化对节水有很大需求。我们要解决水资源有效利用问题不能光靠工程措施,我们还要采取一些优化我们的种植结构。更重要的我们还要引入市场机制,让市场机制在配置水资源当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刚才李伟先生讲到我们的土壤污染,这个数据我们对全世界已经公布了。我们中度和重度污染的突然占到了2.9%,大约是五千万亩。中国现在已经实施了一个雄心勃勃的计划,对我们的土壤污染进行治理。我们也不能学美国搞大规模的休耕,我们在探索我们自己的技术路线。我们对我们地下水超采的地区在进行治理,这些会影响到我们年度粮食产量的增长,但是这是我们必须要采取的一个行动。特别是我刚才讲到面临的一个新挑战,使我们人工成本高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我这里就中国和美国的情况做了一个对比,比如说美国的粮食作物人工成本占它的总成本比重没有超过10%的,但是在中国我们这个比重就高多了。我们可以高达30%到35%,如果说再加上糖和棉花就占的很高。新疆人工采摘成本占到棉花成本的三分之一,甘蔗价格比巴西高一倍。因为我们甘蔗的机械化收割在很多地区没有,完全靠人工收割。我们农村现在越来越老龄化,我们必须培育一些新的农业经营者和主体,肯定还是农民。我们中国农业政策提出一个思路,让更少农民种更多的地。中国人口比美国多十亿人,但是中国的耕地比美国少七千万公顷。印度的人口比中国少一亿人,但是印度的耕地比中国多四千万公顷。我最近去俄罗斯,人口只有中国的四分之一,可俄罗斯耕地跟中国一样多。所以中国的农业现代化一定是要提高我们农业集约化水平,我们要努力扩大我们农业的经营规模,但是这个规模根本不可能和巴西比,不可能和美国比,我们要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为小农提供服务。最后我要强调两点,第一点是要克服我们资源短缺,缺年轻的劳动力和水,我们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依靠科技创新。可以说中国高度重视生活技术,包括转基因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我们的生物技术专利在全世界我们排在第四位,我们也高度重视信息技术在农业中的应用。我们余欣荣部长就是在中国大力推动互联网、物联网在农业应用的一位领导。比如现在在的网站上,点卖农产品的网站有40万个。我们中国一个大枣在淘宝店里卖两亿美金。我们在加速发展农村的基础设施,加速宽带在农村普及。我们也在大力发展循环、生态、低碳农业。我们现在跟国外发达国家存在一个很大的差距是什么呢?农业企业在农业科技创新当中发挥的作用不强,所以说最近中国提出要鼓励企业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也要成为农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我们是在不断地提高,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制定政策基本立足点是统筹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前面我讲过中国这么缺水和缺地,劳动力现在变的越来越短缺。我们完全立足于国内的资源,没有办法满足人民对不断增长的需求。所以说在全球化深入发展的大背景下,我们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要深化和各个国家的贸易、投资、技术,各个领域的合作。美国是中国农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今年一至三季度我们从美国进口的农产品已经超过了飞机,排到第一位,第二位是飞机,第三位是汽车。所以说我们建议要落实好中美农业战略合作规划,务实推进在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农业可持续发展、农业科技、农产品市场和贸易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奥巴马总统这次到北京来,肯定要跟中国领导人谈这个问题。中国会继续加强同我们农业贸易伙伴的合作,我想强调一点,从长期来看,很多农产品需求会持续增长。但是贸易的增长不可能是一条直线,有些年份进的多,有些年份突然就少了也很正常。比如说我们今年从新西兰进口的农产品大幅度增加,我们要进口羊肉。我们从德国进口了一部分猪肉,德国已经成为我们猪肉进口最重要国家,美国排第二位。比如今年我们从巴西进口的食糖170万吨,占我们70%以上。其他没有增长那么快也正常,另外一个是我们国内一些农产品的价格已经高于我们进口农产品征税以后的价格。我们把它叫做是天花板的价格,也就是说由于国外的产品很便宜。我们这两年有些产品进口很多很大,确实有些产品前两年也存在过渡进口问题。
比如说棉花和食糖,中国已经建立了世界上庞大的农产品库存。我们的棉花库存占到了全球库存的60%,我们食糖库存消费比58%,我们的油库存很大,粮食库存就更大了。中国的农业政策制定面临了一个问题,怎么能够慢慢的把库存降到一个合理的水平上?所以说我想传达的一个信息是什么呢?就是说对于贸易的增长我们很高兴。但是有时候贸易下来了我们不要过分悲观,前途是光明的。我想中国农业的对外开放是坚定不移的,我们不可能走回头率,也不会走回头路,也没有回头路可走。我就跟大家汇报这些个人观点,供大家参考,谢谢大家!
本文来源:网易财经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与财政政策研讨会论文集》2014年
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正关于可持续发展,我们总体上讲是两条主线:一是处理好"人和自然"的关系,处理好资源、环境、生态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就是人与自然要和谐;第二条是处理好"人和人"之间的关系,要公平、正义、共建共享。如果把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去分析,它有五个层次,从低到高,最后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
【作者单位】:
【分类号】:F323.2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J];中国农村信用合作;2001年03期
周淑景;[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1期
朱启臻;陈倩玉;;[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1期
苏荣华;[J];计划与市场探索;1994年04期
袁永新;[J];理论学刊;1996年02期
陈文科,林后春;[J];中国农村观察;2000年01期
王学鹏,刘朝臣;[J];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秦军;[J];唐都学刊;2002年04期
万安培;[J];江汉论坛;1996年11期
曾梓民;[J];湖南社会科学;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王玉洁;张子安;兰彬;朱晓冬;杨荃月;;[A];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创新型国家——2006中国科协年会论文集[C];2006年
吕晓燕;;[A];依靠科技进步促进农业产业发展——“科技进步与农业产业发展论坛”文集[C];2003年
;[A];多学科在现代农业建设中交叉运用技术研讨会论文汇编[C];2011年
董春宇;徐从军;郭巍;;[A];现代农业理论与实践——安徽现代农业博士科技论坛论文集[C];2007年
房廷宏;;[A];最珍贵的精神财富——黑龙江省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理论研讨会文集[C];200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郭少雅;[N];农民日报;2011年
赵承;[N];人民日报;2009年
中共大连市委党校教授
宫希魁;[N];大连日报;2008年
王四典;[N];河南科技报;2009年
;[N];河北日报;2006年
徐宏宇 黄伟;[N];黑龙江经济报;2010年
福建省委农办 福建日报经济文教部;[N];福建日报;2006年
王有军;[N];中国经济时报;2009年
樊义强;[N];汉中日报;2007年
昭阳区农业局供稿;[N];云南经济日报;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何长见;[D];西南财经大学;200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冉彬彬;[D];西南交通大学;2008年
陈国波;[D];南京农业大学;2008年
黄刚;[D];华中师范大学;2000年
徐海平;[D];南京农业大学;2010年
钟声;[D];湘潭大学;2005年
李波;[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8年
李荣恩;[D];华中农业大学;2012年
黄婷婷;[D];安徽农业大学;2007年
王江丽;[D];东北农业大学;2004年
周正攀;[D];贵州大学;2007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如何实现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中国农业现在主要就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体系,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就很难,因为一个家庭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想过要实现什么可持续发展.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话,就要出现大型的农场主,只有产业大了,才会进而想到可持续发展这个问题.不过这又不符合中国的国情,中国大部分(约有8亿吧)人口是农民,如果真的出现了大农场主,意味着很多农民就会失业,进而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可能吧).现在出现了很多农民工,我觉得是件好事,农民外出打工,遗留下一部分闲田,这样就可以允许出现少量的大农场主,进而可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不过这也是少量的.
所以我个人认为吧,要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一是要减少人口,计划生育,二就是大力发展第三产业,使更多的农民投身其中,腾出一部分田,集中由一小部分人管理,这样就可以实现一小部分的农业可持续发展了.
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本来就是个学生,不会有什么很深刻见解.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中国将加快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中新网
中国将加快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
  中国农业部部长韩长赋25日说,将加快制定《农业可持续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农业资源保护政策和农业生态补偿机制,促进农业环境和生态改善。
  刚刚闭幕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确定,要把住生产环境安全关,治地治水,净化农产品产地环境,切断污染物进入农田的链条。韩长赋对此表示,资源节约型生态友好型农业是破解资源环境约束、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要求。
  今后,农业部将开展农业清洁生产技术示范,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安全用药、旱作节水等适用技术,启动高效缓释肥补贴试点,开展低毒低残留农药补贴试点,继续推进保护性耕作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及黄淮海平原适宜区全面推进深松整地作业。
  同时,加快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组织开展耕地土壤与农产品重金属监测调查,全面摸清南方重点省份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和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探索建立重点污染区域生态补偿制度。
  韩长赋还表示,要继续实施农村清洁工程,推进畜禽规模养殖场粪污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完善沼气扶持政策,加快健全服务体系,抓好“美丽乡村”创建试点;开展地下水超采漏斗区综合治理试点,通过以奖代补方式,大力推广节水农艺措施,按照“农民自愿、试点先行”的原则,稳妥推进结构调整,在华北平原开展试点。
  此外,开展东北黑土地治理保护,研究制定《东北黑土地治理规划》,大力推广秸秆还田、深耕深松、增施有机肥等技术,实行土壤改良与地力培肥,提升土壤有机质。(记者董峻、林晖)
【编辑:王永吉】
>国内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1999-
china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村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