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康删除全部照片α7r3相片怎么删除

索尼α7R的最新文章_买数码先上IT168
关于 索尼α7R 的文章
索尼日本公司发布固件更新公告,公告称索尼将在3月19日为A7、A7r两款全画幅无反相机推出新版固件升级,新固件将为用户带来多项改进......
 关键字:
今年冬季,索尼发布了全球首款全画幅微单α7和α7R,其中α7R拥有3630万超高像素,为追求高像素的风光摄影师量身订做。在今年的CES......
 关键字:
很多摄影爱好者都梦想着有一天能成为职业摄影师,把爱好变成工作。这是一种很自然的想法。甚至有很多观点认为这是一种高尚的追求,......
 关键字:
相比单反市场的平淡无奇,无反相机则在2013年呈现出冰火九重天的态势。火,指的是新产品多、重量级产品多;冰,则指的是市场销量同样......
 关键字:
今年无反相机呈现一种高速发展的状态,自从索尼全画幅无反相机α7/α7R发布之后无反相机更是成为影响圈中津津乐道的一件事。全画幅......
 关键字:
DxOMark实验室公布索尼全画幅无反相机A7传感器测试结果,综合得分90分,在该实验室所有相机产品中排名第9。索尼A7搭载2400万像素传......
 关键字:
相差4000块,买α7R好还是α7好,这绝对是个大问题。在试用过两款产品之后,我简单说说我的看法。索尼α7和α7R一出,可以说无反相......
 关键字:
北京时间日,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两款全球领先的全画幅微单相机索尼α7、索尼α7R,正式宣布无反相机进入了全画幅时代。......
 关键字:
索尼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两款全画幅微单相机――索尼α7和索尼α7R。α7采用了全新的2430万有效像素全画幅传感器,而索尼α7R采用了全......
 关键字:
北京时间日,索尼公司正式发布了两款全球领先的全画幅微单相机索尼α7、索尼α7R。正式宣布无反相机进入了全画幅时代。......
 关键字:索尼α7r3开光——室内单灯压光、宽容度实战应用及后期手法分享
近期入手了现在非常热门的α7r3(ILCE-7RM3),告别了陪伴我三年多的α7m2。经过一星期的使用,可以说是完全满足了我之前对它的期待。
对我来说最大的提升有两点:
1、操控不再像个半成品,之前抱怨得很多的奇葩逻辑基本已经修复,使用更顺手;
2、宽容度(相对r2来说区别应该并不大),对于从m2过来的我来说是着实惊艳。
这里就说一下给α7r3开光的这张单灯照片,它的拍摄思路,拍摄手法,以及后期的技巧。
55mm 1/160th F2 ISO100 出镜妹纸:微博@奏奏kanade
很有幸请到了奏奏来做这次日常的拍摄。拍摄前一天我看到了阿布垃机手册的视频,介绍了这个地方。当时看到视频里有那么多悬挂在半空中的棉花时,脑海中就浮现出这种雪球飘落的感觉。
现场的环境并不理想,分析一下现场的缺点:1、光线全部来自头顶的灯,顶光,难以表现层次和质感;2、背景杂乱,有其他观众和物件,直接拍摄的话就是一张很普通的到此一游。
那如何表现层次和轮廓呢?那就是利用逆光。在第08期糖水日记(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中,我将一支闪光灯放在模特的身后,以此打亮了空中的雨滴。在这里也可以用相同的手法。
35mm 1/160th F1.4 ISO400 出镜妹纸:微博@半只柠檬w
掏出一支AD200,将它置于模特的身后,确保不会入镜。其实这里用TT685,YN560这些热靴灯都是可以的。室内使用并不需要太大功率,一般的热靴灯都可以胜任。
将AD200置于模特身后
这里考虑到便携,我只使用了AD200的直管灯头,并没有用灯泡。如果使用灯泡,可以360度打亮整个空间,会得到不同的效果。AD200的直管灯头的焦距是固定的35mm,因此要拿得稍微远一些,让更多的雪球可以被打亮。
为了让照片看上去不像是到此一游,需要突出模特,而将周围环境中的杂物过滤掉。在这里就要使用一个“压光”的技巧,就是压低环境光的曝光量,造成一种“世界只为你而亮”的感觉。
16mm 1/400th F4 ISO100 出镜妹纸:微博@-小E--
上面这张漫展的场照,天空细节丰富,背景中的人物曝光不足,非常好地陪衬了主体。由于整体的曝光量减少了,主体人物会严重欠曝,在正面用闪光灯打亮人物,就能在前期就拍摄出这样的照片。
这是我漫展非常喜欢使用的一种手法,在大多数的摄影都围着妹纸拍大光圈糖水照的时候,这样富有冲击力的照片更能让人印象深刻;而比起单独将妹纸拉到无人的角落里拍摄,这种照片又能让人看得出是在热闹的漫展现场。
降低环境曝光量最有效的方法是提高快门速度,但受制于闪光同步速度和高速同步下闪光功率的衰减,有时也需要进行一些其他的设置。关于使用闪光灯的更多细节,可以跟单灯大师扎爷Zack Aries学习。
优酷搜索“Zack Arias 单灯摄影艺术教程”
上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3OTU3NjM4MA==.html
下集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jk3OTUxMDIzNg==.html
这个教程还有重制的2.0, 可以在优酷搜索“ZACK ARIAS 单灯教学2.0”,重制后画质更好逼格更高,但我觉得废话更多,不过还是同样值得一看的。 扎爷是我的启蒙老师,所有准备用闪光灯的小伙伴,在购买闪光灯之前都应该看一下他的视频,少走弯路,少花冤枉钱。
需要一提的是,这次拍摄只使用了一个灯,那模特的正面怎么办?在一般情况下,我们确实需要正面再安排一个灯或者反光板用于补光,但我只带了一支,就只能期待新相机的宽容度了。
但利用宽容度并不是无脑拉亮,前期还是需要一些小技巧的。首先,利用宽容度虽然能把画面提亮,但是并不能给原本就没有明暗的画面带来层次。人物的面部五官是通过明暗来表现的,如果拍摄时模特脸上就没有任何光线,那后期就算提亮,也只会是一块很平的大饼。所以这里不能将环境光完全压死,需要保留一些现场光在模特的面部塑造层次。其次,由于现场光线都是顶光,光线从上往下,只会打亮模特的头发和鼻尖,难以到达面部。要让模特把头微微抬起,让五官接受到光线。
在构图上,没什么特别的。低机位有利于遮挡闪光灯;将一些雪球作为前景虚化可以增加层次感;将模特放在画面下方,可以在上面纳入更多雪球,毕竟我想要拍现的就是这雪球。这样,就得到了下面这张RAW文件。
使用“压缩”设置下的RAW文件,一张42MB。我不喜欢用无压缩,个人感觉在人像上没区别
可以看到背景已经被极大地压暗,但面部并未死黑,还是有相当的细节的。直方图阴影处有一些切割,主要是黑色衣服的阴影部分,问题不大;雪球没有大范围过曝,保留了很好的明暗过渡,可以说这次曝光算是比较理想的。
之后就进入后期处理的阶段。
1、导入Lightroom。首先构图有些歪,拉正。
2、打开镜头校正和删除色差。由于雪球部分打光形成高亮反差,而我们为了获得虚化不得不将光圈开大,很容易形成紫边,可以在“手动”中用吸管吸取紫边来校正。
3、调整明暗,提亮人物。这部为什么我要在调色前做呢?因为明暗基本正确是调色的前提,否则人物如果是黑的,怎么能知道调出的颜色是否达到预期。
(1)、创建径向滤镜,提亮画面中心
(2)、创建径向滤镜,提亮人物所在的平面。直接提亮人物或只是小范围提亮,容易造成“人亮得很突兀”的感觉,通过提亮整个平面,适当过渡,可以更加自然。
(3)使用调整画笔,单独提亮皮肤
(4)整个画面显得偏亮,再创建径向滤镜,压暗画面中边缘应该比较暗的部分。需要注意,镜像滤镜有一个“反相”的选项,不勾选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效果将从滤镜中心向外递增;勾选的情况下,做出的调整效果将从滤镜中心向外递减。所以这里不勾反相,降低曝光,这样滤镜外的亮度将会降低。同时减一些色温,让滤镜中心的肤色正常的同时,边缘没有那么,发蓝,有助于下一步着色。增加一些清晰度,可以让外面的雪球的细节更明显。
(5)画面顶部的雪球被压得太暗了,在黑色的背景中显得不明显,为了表现闪光灯打出来的轮廓,要提亮雪球的高光部分。创建径向滤镜,提高画面上部分的高光,同时压低阴影让天花板不会太亮。
自此,明暗调整完成。人物成功提亮并且亮得不突兀。看直方图的话,整个色阶范围都铺满了,暗部切割的部分是黑色衣服的阴影和部分天花板,亮部切割的部分是雪球的轮廓,该暗的暗,该亮的亮。
4、确定整体色调和曝光。由于画面比较干净,没有太多杂物,不需要考虑太多在街拍中常见的干扰物的问题。我要表现的雪球的场景,就联想到冷,联想到冷色,因此整体是要偏蓝,降低色温。
5、加载胶片曲线。这是个习惯问题了,首先要声明,这并不是一个好习惯。但是反过来说,谁修图没一点套路呢?自己的习惯,限制了自己的想法,但同时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当然如果只说加载胶片曲线的话,那我是不负责任的。所以我要讲解一下胶片曲线为什么这么神奇。
(1)、先看RGB通道,曲线头往上抬,造成了暗部的不实,该黑的地方发灰,泛白;曲线尾下压,造成了亮部的不实,该白的地方发灰,不亮。从直方图也可以看到,整个直方图被向中间挤压,头和尾是没有信息的。这样做降低明暗反差,让画面柔和,不刺眼。
(2)、再分别看单个通道,三个通道都是S形。曲线前部被往下压,代表着减少暗部的颜色信息,这样做可以让暗部的颜色寡淡。曲线中部回到原点,代表着灰部(主要是肤色)恢复正常。曲线后部往上提,代表着增加亮部的颜色信息,这样做可以让画面中较亮的部分颜色鲜艳。从人眼的特点来看,人对亮的东西的颜色比较敏感,而对暗的东西的颜色就比较迟钝,白天人可以分辨颜色,而晚上关了灯,人就只能分辨明暗。所以,这样的设置也符合人的常识。我们常说的画面”脏“,其实说的就是暗部的颜色信息太丰富,这违反了人眼的特点,让人觉得不舒服,所以产生了”脏“的感觉。
了解了胶片曲线的“神奇“之后,在日常修图中,特别是修人像时,很容易产生的一个坏习惯,就是不管什么图都加载这个曲线,这个坏习惯我也有,因为我主要拍摄的就是日系小清新人像。但是心里还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要被套路限制了思路。
6、可以看到,整体风格已经接近最终成片,接下来就是一些微调了。我个人不太喜欢刺眼的,锐利的色彩和对比,如刀割般伤害着我的眼睛。一切都为了一个目的,让画面更加柔和。比如压低高光,提亮阴影,降低清晰度,降低饱和度。在HSL中,红色的调整主要是突出人物的嘴唇和衣服上的红色。橙色控制肤色,降低饱和度,提高明度可以让肤色更加白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相机校准里的红原色、绿原色、蓝原色三个通道。这个原理我也不太清楚,就是看着调了。但是有一个老师说过一个技巧:如果希望让画面更鲜艳,有一个比调整饱和度更好的方法就是增加蓝原色的饱和度,其次还可以增加绿原色的饱和度,蓝原色的效果比绿原色更明显。至于是为什么,我也说不清楚,就当是一个套路吧。
自此,Lightroom中的调整结束。
7、进入Photoshop,修复瑕疵,液化,磨皮。我用的Portraiture插件,一般情况下不会花太多时间去做一些高级操作,但是要一提的是,磨皮的图层务必要用蒙版罩起来,然后把皮肤部分擦出来,避免影响到皮肤以外的部分。另外,磨皮不一定要一步到位,可以用吸管暗部和亮部分多次磨皮,每次都用蒙版将不需要磨皮的区域遮罩即可。
8、做一个柔光效果,增加梦幻感。有手工和插件的方法,手工的涉及高光选取、高斯模糊、高反差保留、蒙版等过程,就先不说了,我喜欢用插件比较省时间。插件我推荐Exposure 7,其实用Niki Color Efex Pro 也可以。
在“调焦”(英文版为Focus)的选项中,通过调节这些参数产生柔焦的效果,并且在模糊的同时还能保留细节,十分好用。
最后,由于之前进行了模糊,五官细节有些损失,需要进行一些锐化找回细节。锐化的方式有很多,这里介绍一种“高反差保留+蒙版”的方法。
第一个图层是Exposure调整过的图层,第二个图层是Exposure调整前的图层。对调整前的原图层做操作。
(1)、使用高反差保留滤镜
(2)、设置参数,一般来说对半身全身图的五官,可以设置得小一点,3左右;对大头照的五官,可以设置得大一点,5左右。
(3)、将滤镜处理过的图层移动到最顶上,混合模式为叠加(柔光也可以,没有叠加这么强烈),这时候可以看到这个画面变锐了。
(4)、但我们只需要锐化五官,所以创建蒙版,擦出五官。
如果效果太强烈,可以调节不透明度;如果效果不明显,可以再Ctrl+J复制几层。这种方法用途很广泛,可以用于各种需要加强质感的情况,比如发丝,比如物体的纹理,比如皮肤的毛孔细节。比起USM锐化,可控性更强,不容易过于暴力而形成白边。
自此,整张作品完成。通过闪光灯成功地在公共场所营造了“世界只为你而亮”的感觉,避免沦为“到此一游”的游客照。
55mm 1/160th F2 ISO100 出镜妹纸:微博@奏奏kanade
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修图的流程,当然肯定是有更简单的方法的,不必叠那么多图层和滤镜。确实,有的大师可能一个曲线就可以完成所有的工作,我甘拜下风。
总结:α7r3确实是一台宽容度高得可怕的相机,它大大地提高了拍摄的灵活度,让使用者更少地受制于器材和环境。很多之前不能想象的骚操作现在可以实现了。但最后,还是那句话,前期能做好的尽量前期做好,在这个例子中,如果前期能够给人物补一点光,那后期的工作会轻松很多,效果肯定会比暴力提亮要好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35mm 1/160th F1.8 ISO100 出镜妹纸:微博@奏奏kanade
取景地点:莫干山路M50创意园,《孵化》展。门票大麦50元,现场66元。这个展应该会办到2月份。
欢迎关注我在B站UP主账号“HIRO_午饭饭”,不定期更新实拍视频。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正如我们(Imaging Resource)之前发布的2017年度最佳相机的那篇文章中所说,我们很难在尼康D850和索尼A7RⅢ做出选择。它们都是性能极佳的相机,具有吸引不同摄影师群体的鲜明特点。鉴于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我们认为机身的坚固性、耐用性可能是区分两者的重要因素。所以,在分别获得了索尼和尼康对他们自家的相机进行“极端天气测试(耐候性测试)”实验的许可之后,我们开始行动了。为啥要测?耐候性(Weather Resistance)是高端相机需要具备的很突出的性能之一,没有一个行业通用的标准可以定义这种性能。从那些使用了复杂密封排列和精密垫片的机型,到那些仅仅依赖于零件之间紧密配合,“希望”没有灰尘和水浸入的机型,大多都声称自己有耐候性,普通人很难分辨。索尼常说自家的很多产品都具有耐候性,但从之前Roger Cicala在LensRentals.com上传的A7SII拆解中的可以看出,A7SII中只有一个垫圈,围绕在电池槽边上。正如Roger所说,可能是索尼认为相机本身就已经足够牢靠因此不需要垫圈,但是其他厂家在机身耐候性上从来都是保证垫圈数量足够以及安置位置精确,对消费者来说还是很有意义的。索尼的制造工序或者可以很好地保证零件的排列,因此不需要外加垫片,但是索尼做法的确与行业内的其他制造商大相径庭。尼康 D850和索尼A7RIII在2017年都是风头出尽,导致我们很难选出其一成为我们的年度相机。尼康的高端全画幅相机的机身在坚固性和耐候性上从来都具有当之无愧的口碑和名声,所以我们想知道索尼最近在这方面的改善措施。而索尼最近发布的A9和A7R III情况都有些变化,让我们注意到其机身上若干处物理密封处理。从其他A7R III的拆解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机身里的密封和垫圈更多了,但是实验没有足够深入的展示是在顶部的控制面板有密封处理。或许索尼终于想在机身防水防尘上下些功夫了?尽管没有任何公认的耐候性标准,我们认为在同样的情景和条件下配合其他专业级的相机一起测试耐候性也是可以的,而且是很重要的。我们的实验可能没有一个标准衡量,并且可能无法完美地模拟自然暴雨,但我们至少可以看到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的产品的表现如何。因此,我们测试的不只是D850和A7R III,也包括佳能EOS 5D Mark IV和奥林巴斯OM-D EM-1 II。我们尽可能地让所有四台相机受到同样条件的测试,结果&&发人深省、令人深思啊。
测试如何进行?一开始就要说清楚,显然这些相机没有任何一个是“防水”的,他们没有一个是设计成可以在水下使用的。所以一定程度的进水必定会导致它们在测试中全军覆没,但我们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让它们死机,而是为了给使用者模拟一个有可能的、在使用中会遇到的挑战性场景。我们花了很长的时间研究自然雨滴的大小、加速率和最终速度等问题,然后才意识到我们所能控制的是比较合理的总降水量。问题是,可以使用的的人造水源(花园软管喷雾器)在同样的降水率下会产生更多小水滴而不是自然降雨大小的水滴。自然降雨的大雨滴有更高的最终速度,所以会有更强的打击力,但是在给定的总降水率下,它们会比我们模拟的“降雨量”少。所以在与自然降雨同等的规模下,我们有更多、更小的水滴对相机进行滴落测试。* 我们针对的是两个不同的场景,一个有力但不巨大的暴雨(非常粗略的估计:5-10mm每小时),另一个程度轻很多的降雨,基本上是一个浓厚的雾——在瀑布底下或者多雾城市的街道上所见到的景象。
所有的相机都会经受15分钟的暴雨和15分钟的雾气考验,每轮完毕之后我们都仔细检查相机。在打开相机之前我们会小心地彻底将外部擦干,以确保在我们打开相机时不会让停留在机身外部的水不小心浸入。尽管如此谨慎,除了佳能 5D MarkIV的所有相机,在机身卡口周围、机身卡口和镜头之间的小缝隙可以看到水珠。用毛巾把水擦干几乎是不可能的,因为水珠所在的空隙非常小,表面张力把水卷入了细小的缝隙之中。我们试着把镜头直接从相机机身上取下来,不让水珠落到卡口表面,否则看上去好像是在说这个机身/镜头不防水。尽管在卡口表面看到了少量的水,但我们认为测试中的水无法通过这样的方式浸入任何一台相机。不要把镜头-相机间的密封看做是机身测试中的一项问题。测试条件重申有必要再次指出这不是一个科学控制、准确统计的实验,无论是模拟真的暴风雨还是瀑布和雾的场景,都不是准确的。我们试图重现典型的具有挑战性的自然场景,尽管我们尝试过很多方法,但是都不能很好地模拟自然拍摄条件。重要的事情是,这些相机都基本上在我们尽可能提供的等同条件下进行试验。不过,以下几点值得注意:真实世界中,雨滴会更大,并且落在相机身上的频率也会更低,但是重力更大。真实世界中,手持相机并不会在顶部积累这么多水,因为不会一直保持水平的状态。(我们的测试是模拟一个野生动物摄影师用三脚架远距离拍摄的情况)。在相机顶部聚集的水可能会比带着一定速度落向相机的水滴更具有挑战性真实世界中,大多数摄影师至少会做出一些努力,保护他们的相机不受损害。(在职业体育比赛中,赛道旁用各种各样防雨罩保护的专业运动摄像机是很常见的)所以我们的测试条件可能是模拟出了最糟糕的情况。真实世界中,降雨,雾,或者风暴的持续时间通常都比15分钟更长。因此,虽然我们的暴风雨的程度会更厉害,但是却很短暂。我们不知道如果这些相机暴露在雨天中一整天拍摄最后会怎么样。这仅仅是一个有限的数据点&..大雨测试结果我们开始测试只是尼康D850和索尼A7RIII,首先对他们进行“暴雨”的考验,紧接着是雾气测验,我们认为后者可能会更轻松一些,毕竟是个不太难的考验。(事实证明不是这样的,请看下面的结果)后来,我们认为实验中应当增加一些其他的顶尖相机,这样可以帮助我们了解索尼和尼康谁能更好地代表这一级别的相机。我们将佳能5D Mark IV 和奥林巴斯E-M1Mark II加入实验,并且再次测试了D850,给它戴上了BS-3橡胶热靴套(并且我们认为收集带有BS-3橡胶热靴套的测试数据是很重要的)。所有的相机都受到了几乎相同的对待,主要的区别在于尼康D850接受了两轮防水实验,而其他的只接受了一次。(我们并不担心D850不能坚持到第二轮)A7RIII有大量的水浸入了电池槽,这些水一定是浸入了上层面板从而浸入了电池槽,因为相机底部至始至终没有接触到水:A7RII安装了一个70-200mm的镜头,该镜头装有镜头支架,在实验的过程中整个相机都没有接触桌面,是悬空的。
鉴于A7R III很多部位都是机身密封组装(请见下面的截图,取自索尼官网),我们很惊讶的是它在我们的测试中表现的很不好,而其他相机都很轻松的通过了这些测试,这就尴尬了。
然而尼康只出了一点小问题并且很容易解决。在第一场暴雨实验之后,有一大滴水浸入了的D850的取景器目镜中,但是这并没有妨碍到相机本身的操作,并且也很容易在取掉目镜之后用毛巾擦掉。虽然A7R III变得十分潮湿,但运作起来还不错;它的对焦和拍摄功能还是好的,并没有表现出因为水浸入而产生的各种不良影响。我们把它放在一旁,将传感器,电池槽以及卡槽全部暴露出来接触空气去除湿气。在对这个结果进行反思之后,我们想知道最初的实验对相机来说是不是太过于严苛,虽然实验中只是模拟一场程度适中的暴雨,但是仍然&&也许我们该尝试一些挑战难度较小的实验?浓雾测试结果有了这个想法,我们决定在第二天进行雾气测验——水量小,但是有更多“温和”的小液滴。尽管“降雨”会别的比之前程度轻很多,我们也尝试了将BS-3热靴套套在尼康相机上看结果如何。不幸的是第二个实验中A7R III还是失败了。在实验前它还不错,并且在实验中似乎也撑过了那些考验,但最后&&当我们结束测试之后,我们从放置相机的桌子方向听到了急促的滴答声。嗯?原来是A7R III连续发出的声音。它自己变成了高速连拍模式,但是电源已经关掉了啊。唯一能让它停止发出噪音的方法就是取出电池,但发现电池槽里没有任何有水侵入的迹象,而当快门开动时,则可以看快门叶片上有水。希望我们没有对相机造成任何永久性的损害。我们将A7R III放置在办公室的荧光灯下,给它提供非常温暖干燥的空气环境。(机身最后达到32摄氏度左右,并且由于寒流天气,空气非常干燥。)在一天的干燥过程之后,很失望地发现A7R III变得完全没有任何反应了。换了新的电池之后,我们来回波动电源开关,它依然没有任何反应。我们的心情很沉重,我们把它放在了干燥的地方再晒一晒,希望它可以恢复正常。幸运的是,在第二天A7R III完全恢复了正常!现在它可以进行正常的对焦拍摄,并且没有表现出任何因为进水留下来的后遗症。所以虽然它在我们的测试结果中出现了很多重大问题,但是现在它似乎已经100%恢复正常了。这对带着A7R III相机却不小心遇到暴风雨的使用者来说是个好消息;只要打开它的电池槽并且让它晒一段时间,很有可能它最后会完好无损。* 不过请注意,它能恢复正常有可能是因为进的水只是雨水的缘故,因为水份蒸发后没有任何残留物。我们有点担心遇到盐水或者盐雾的情况下很可能会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情况。
我们注意到的一点是,A7RIII其平坦的顶部面板在实验中会给左右两侧刻度盘旁积很多水,我们不知道它到底的影像程度到底几何。这对手持拍摄来说不是一个大问题,因为相机很少会保持固定的角度不动,但是其他测试相机表面的有各种棱角防止了这种情况的发生。也许这可能是索尼设计师在未来的设计中探索的方向?至于其他相机(佳能 5D MarkIV和奥林巴斯E-M1 II),没有一个在我们挑战中表现出任何不良反应。我们发现,它们的取景器和电池槽中都没有看到水,并且没有一个在操作上出现故障。结论说实话,我们看到A7R III在实验中的艰难生存都很心疼啊。这是一款非常棒的相机,绝对是当今摄影发展技术的最前沿。在此次试验之后,我们这些曾是索粉的人依然会开开心心的买一部A7R III,反正我们几乎不会在测试中的模拟条件下拍摄。如果索尼想在高端市场中竞争就需要加强机身密封性即“耐候性”。如果所有的相机都没有通过测试的话,我们当然会有不同的而感觉——该实验对目前的市场状况来说太严酷了,尽管实验中的模拟条件和场景都是相机是有可能会遇到的。但情况并非如此:D850有一个取景器漏水的小问题,这完全是通过使用BS-3热靴套解决的,而且对于机身的功能没有任何影响;而5DIV和E-M1II什么问题都没有。
有一点很清楚,那就是影像行业需要更为明确的耐候性标准。耐候性在这个摄影领域的有广泛的表现,但是没有有意义的定义。现在的耐候性是一个毫无意义的术语,针对这个术语,消费者错误地将它定义为防风防雨,影像厂家却将其定义为“不担保因水造成的损坏”。希望2018年,业界可以为耐候性提出一个有意义的标准。
毫无疑问,2017年属于尼康D850,不管是IR(Imaging Resource)还是DPreview 的读者之选,D850都荣获了年度相机的称号。
Imaging Resource我们认为尼康D850是今年各个奖项实至名归的冠军,它的速度、画质、操控性、全画幅4K视频的拍摄(纯净HDMI输出4:2:2)以及对严酷环境的适应性,都是绝佳的。D850是实至名归的“2017年 年度相机”
DPreview Reader's Choice AwardsD850是单反界又一真正的力作,其高速、分辨率及画质、人体工程学,还有海量的镜头系统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无数可能,我们认为他是目前市场上最好的单反相机,也是2017年度的最佳相机!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AwZvVmO34vIsNfezSG7KrtkqgY2ajqnF0pGO0bGTvfdwV4compressflag.jpg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尼康7000删除照片恢复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