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四大陈氏家族族从一八年后的世界首富

这个金融世家富过三代,资产超过李嘉诚家族,他们才是华人的首富
我的图书馆
这个金融世家富过三代,资产超过李嘉诚家族,他们才是华人的首富
今年6月22日,林郑月娥公布了新一届香港特区行政会议成员名单。名单中,召集人一项后显示的名字是陈智思。这份名单的出现,根据香港的法律规定,也就是说陈智思是香港最高领导人的重要政策顾问。陈智思是何须人也,可以成为这个重要的人。如果了解潮商历史的人,就应该对陈智思的家族有所了解。陈智思目前是亚洲金融集团的总裁,他们的家族已经是富过三代,而且堪称是金融世家。陈智思的爷爷是曾经的泰国首富陈弼臣。陈弼臣创办的盘古银行是目前世界上最赚钱的银行之一,总资产超过了500亿美元。在目前最新的福布斯财富榜上,李嘉诚的财富为336亿美元,也就是说陈家的财富应该是在李嘉诚之上,陈家才是真正的华人首富。不过陈弼臣家族已经移居海外多年,而且非常低调,对于财富排名之事毫无不关心,可以这么说,陈弼臣是真正的隐形富豪。“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旧是中国心”。用这句歌词来形容陈弼臣家族是贴切不过的,陈家的后代如今都是喝羊墨水长大的,不过他们却非常以中国人为荣。陈家的发迹是从陈智思的爷爷陈弼臣开始的。陈弼臣出生在1910年,当时因为家贫所有跑到泰国去谋生。在泰国靠着努力,他赚到了自己的第一桶金。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陈弼臣深谋远虑,他知道经济马上就复苏,资金的需求一定非常大。1944年12月,他联合了10个泰国商人,筹集了20万美元,在一座二层的小楼中创办了一家民营银行——盘古银行。没人回想到,这家竟然可以历经数十年而不倒,而且逐渐发展壮大。如今盘古银行在21个国家都有分支机构,总资产超过了530亿美元,拥有17亿账户,一千多家分行。虽然盘古银行是陈弼臣创办的,不过最早的时候他却没有加入银行的管理,直到第二年的夏天,他才成为了银行的买办。不过陈弼臣之后在银行的管理却表现出了超强的能力,于是在1952年,陈弼臣被推举为盘古银行的董事总经理。盘古银行正式进入了陈弼臣的时代。当时泰国的银行业基本都是被欧美的大行给垄断了,陈弼臣这家小银行当时的挑战可以说是非常大。陈弼臣在逆境中成长,他采用了一系列的策略让盘古这家小银行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最终破茧成蝶。到了1977年,陈弼臣的盘古银行已经从1952年的4家分行变成了203家。陈弼臣跟众多的华人富豪都是好朋友,比如马来西亚云顶集团的林梧桐、嘉里集团的郭鹤年、世界航运大王曹文锦等等。陈弼臣能跟这些人都成为朋友,最重要就是他乐于助人的性格。比如曹文锦当年的第一艘船就是在陈弼臣的帮助下造成的,还有林梧桐当年打造云顶高原的时候,陈弼臣也是出钱出力。当然当时这些好朋友也给盘古银行带来了稳定的业务。陈弼臣非常重视后代的教育,陈家的第二代传人是陈有汉。陈有汉6岁的时候,陈弼臣就将他送回中国来接受教育。陈有汉直到在香港读完大学之后才回到父亲的银行工作,之后他从底层干起,一直做了21年,通过了陈弼臣的层层考验才接受了父亲的事业。陈弼臣也被评为了20世纪世界十大银行家。1977年,陈弼臣辞去了总裁一职。1980年陈有汉接任了总裁的职务,正式接班了父亲。陈有汉通过了自己多年的努力,又把父亲的事业发展到一个新的巅峰。1993年,陈有汉的儿子陈智深开始接手盘古银行。陈弼臣发家之后,非常热心家乡的建设。他出巨资在汕头建起了图书馆、体育馆等等。陈有汉也继承了父亲的传统,给母校建设了多座有汉楼,并且设立奖学金等等。更重要的是,在陈家的推动下,许多泰国的华人华侨都积极对家乡捐资捐物,支持家乡的发展。更加令人敬佩的是,陈家把本来属于自己的私人资产盘古银行变成了泰国全体人民的。陈有汉说,盘古银行已经不在属于陈家的,而且今后也不会再属于,盘古银行已经变成整个国家的机构,所有人民才是他的主人。这一点让我想到了潮汕的另外一个商业巨人庄世平,庄老当年也是把自己亲手创立的香港南洋商业银行捐给了国家。当然如今陈家还有一个亚洲金融集团。当年陈弼臣的另外一个儿子陈有庆从泰国来的香港打拼,创办了亚洲保险公司,1990年他将亚洲保险公司跟香港商业银行合并,并且在香港上市。除了陈有汉跟陈有庆,陈弼臣有三个儿子跟一个女儿,均被委派在家族结果内任职,并分别掌管旗下保险、医疗、房地产、酒店、百货、仓储等业务。陈家的第三代,除了上面提到的陈智思、陈智深外,还有100多个成员,如今陈家的第四代也开始进入家族公司工作。陈家除了上市的资产外,还有大量的非上市资产。如果算上盘古银行的话,陈家的财富肯定是超越李嘉诚的,毕竟李嘉诚才奋斗了60年,而且父子三人,陈氏家族已经奋斗了四代。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频道栏目&&&
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闻客户端
华西都市报新HD
义门陈:一个旷世家族的传奇
江州义门陈的东佳书院全图。宋朝时,陈姓人口大约有300万人,是当时第六大姓。陈姓第一大省是福建,有62万多人。其次是江西、浙江、四川,这3地的陈姓总人口接近110万人。四川的陈姓人,以总人口数量成为当时四川的第一大姓。另外,河南、广东、江苏、湖南4地的陈姓人口大约有78万人。至今仍最具影响力的义门陈,在唐朝中后期开始出现并逐渐形成,到宋朝时,发展成举世闻名的大家族,惊动了朝廷,最终被迫分家,族人分散到全国各地,其中不少到了四川。两宋之交,宋室南渡,赵构在临安(今杭州市)建立南宋,渡江南迁的臣民上百万人。后来金兵和元兵相继入侵,南宋皇室逃往福建、广东等地,大量臣民跟着进入东南,其中包括义门陈的不少族人。这些陈姓人的后裔,又有不少人迁往四川。形成望族制定家法管理族人唐朝时,南朝的陈朝后主陈叔宝的弟弟、宜都王陈叔明的后裔陈达礼,有陈兼、陈旺两个儿子。一种说法是,陈兼在开元19年(731)出任江州浔阳县(今江西九江市)县令,陈旺跟随陈兼迁居到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今江西德安县车桥镇义门陈村),成为江州陈氏开基祖。唐末黄巢起义时,陈兼第6世孙陈阔迁往德安,与陈旺后人合族同处。从陈旺开始,陈家到第8代都没有分家。加上陈阔这支族人,整个江州陈氏家族当时有100多人。另一种说法是,陈阔先是迁到庐山脚下的龙潭窝,他的孙子陈旺把家迁到浔阳县太平乡常乐里永清村。因德安在江州南边,当时属于江州管辖,所以这支陈姓人被称为江州陈氏。因江州陈氏民风淳朴,教化有功,耕读传家,孝义相处,中和4年(884),唐僖宗御笔亲题“义门陈氏”,旌表“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门联。江州陈氏据此把永清村改为义门村,陈阔为义门得到旌表建立最大功勋,被尊为义门陈光耀祖。在义门陈的最初历史中,出现了两个陈旺:一是最初迁到德安的陈旺,一是陈阔的孙子。现在很多文章认为,义门陈的开基祖是陈阔的孙子陈旺。我们分析大量史料后推测,陈兼弟弟陈旺到德安后,发展得比较沉寂。陈阔支系迁到德安合族后,陈阔的孙子陈旺大量购置田产,江州陈氏发展起来,很快成为当地望族。唐僖宗旌表义门,追溯起来,陈阔建了首功。后世按家族中最显耀的人物为望,把义门陈的开基祖认为是陈阔的孙子陈旺。陈阔的儿子陈崇,主持陈氏家族事务28年。当时家族已有200多人,都没分家。陈崇担心大家不能和睦相处,大顺元年(890),他立了33条家法,训令人人遵守。义门陈在33条家法的指导下,内部管理有序,各有分工,没一个闲人。义门陈在合族居住时,不少人也因做官等原因外迁。自给自足像一个微缩的国家义门陈可说是中国历史上最为罕见和神奇的家族,就像一个缩微的国家,具有和国家机制相对应的各种功能,有自备生产、生活用品的各种设施,是中国古代自给自足、自成体系的田园社会的典型。如要仔细道来,估计写几本书都说不完。义门陈坚持以儒家忠孝节义为根本,勤俭耕读传家。这个家族从来不分家,实行聚族合炊,一同劳作,财产共有,基本上就是一个家族式的公社生活,早于西欧乌托邦理想主义社会600多年。当时时兴一夫多妻制,但义门陈严格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违反,将被视为不肖子孙。男婚女嫁,全部由家族操办,娶谁、嫁谁,族长说了算。结婚所用礼物和规模等,也都有统一规定,包办到了极致。家族内,实行维持最低消费的供给制度,经济均等,财富共有;严禁财产私有,新媳妇回娘家的礼物,都由家族统一配发;小孩生下满月后,交给家族统一抚养,父母每隔7天领回去一个晚上;教育读书,一律由家族统一安排。义门陈创办了两级学校,初级的叫书屋(相当于小学和初中),高级的叫东佳书院(相当于高中和大学),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私办大学,创建者是陈崇。东佳书院有数千卷图书,还有20顷良田的收入作为教学经费,学生主要是陈氏子弟和其他地方来的学子。东佳书堂也叫陈氏书堂,后称义门书院,是江南著名的书院,到宋初,东佳书堂所藏书帖,“号天下第一。”义门陈重视教育,获得巨大功名。据统计,截至北宋咸平4年(1001),通过科举考试在朝为官的达到430人。到嘉祐8年(1063),义门陈历代为官人数大约400人,受朝廷封赠的有42人,累计中举120多人,官至宰相的2人、在京高官30人。仅庆历4年(1044),义门陈就有403人参加科举考试。义门陈还有一个“一犬不至,百犬不食。”的故事,说是义门陈的教化很深,影响了牲畜。义门陈养了100条狗,都在一个槽里进食。一天,到开饭时间,狗狗们都坐在槽边不进食。原来,有一只尽心尽职的老母犬没到。老母犬岁数大了,眼瞎脚拐,行动不便。直到老母犬到后,所有狗狗才开始进食。关于义门陈百犬同食的版本比较多,但都大同小异。成为典范,多次受到朝廷表彰义门陈的宗法家族式生活,成了典范和样本,多次受到唐宋朝廷的优遇和旌表。免征徭役、钦贷米谷都不算啥,仅在唐朝五代时期,就受到3个皇帝的恩赐。中和4年(884),唐僖宗御笔亲题“义门世家”,并赐对联“九重天上旌书贵,千古人间义字香”以示赞誉,义门陈把村名改为义门。大顺元年(890),唐昭宗御笔亲题“旌表义门陈氏”,由此定名为“义门陈”。升元元年(937),南唐王李昪赐匾一块,上书“义门”,标揭门闾。进入宋朝后,淳化 3 年(992),宋太宗御笔旌赐“忠孝世家”;至道2年(996),宋太宗又旌赐“真良家”和“义居人”,同年下诏书,把“义门家法”收藏在国史馆,并赐御书33卷在义门村修建御书楼,将“真良家”3字悬挂在门上;咸平3年(1000),宋太宗为义门亲题诗句以示赞颂。天禧4年(1011),宋真宗赐对联“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贴在旌表门外,又亲题“旌表义门陈氏”。嘉祐5年(1060),宋仁宗追封义门陈先祖陈旺、陈机、陈感、陈兰、陈青为国公,又在嘉祐7年(1062)为义门陈分家赋诗一首。宋初开宝年间,义门陈有740多人。到咸平3年(1000),增加到1470多人。26年后,人口已达3700多口。义门陈从731年建庄,到1063年,合族而居332年,持续聚居15代人,人口3978人,田庄300多处,成为当时人口最多的一个家族。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家族过于庞大,给义门陈带来生存压力的同时,也给朝廷带来说不出口的压力:“这么多人住在一起,万一……岂不……”嘉祐7年(1062),在朝廷重臣文彦博、包拯、范师道、吕海等的建议下,宋仁宗专门针对义门陈颁发圣旨说,义门陈的孝义太感人啦,应该把你们的孝义风尚传播到祖国的大江南北去,到各地去做典范,带动当地人向你们学习,以此教化民风等,吧啦吧啦说了一大通。归结起来,就两个字:分家!而且还专门派人去监督和催促,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家族大迁徙开始了。由皇帝颁旨并派官员监督分家,这在中国历史上,是绝无仅有的事情。义门陈具体是怎么分家的,有两种说法。一是朝廷对义门陈分家一事,考虑得非常周到。宋仁宗在圣旨中,按皇帝御赐字号“知宋宗希,公汝才思,彦承延继”12个字派,聚居在一起的义门陈派出291个代表,拆分为291个庄(还有298庄、334庄的说法)。291个庄挨派抓阄,分迁到全国72个州郡144个县,也就是如今的江西、四川等16个省份的125个县市。其中,江西最多,占28个县市,其次是湖南,有23个县市。另一种说法是,接到圣旨后,义门陈当家人犯愁了,这家该怎么分呢?有人想了个办法,把祖堂的一口大锅吊到祠堂的大梁上,让它自由落下,摔成几片就分成几庄。结果铁锅摔成了大小291块,于是分成291个庄,每个庄各持一片。摔锅分家,也成了后世分家的代名词。不管哪种说法,义门陈家族算是彻底被瓦解了,随即开始了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家族大迁徙。迁到新定居地后,家家门口都遵照祖训,挂起“义门”灯笼。目前全世界的陈姓人口中,大约70%源自义门陈,有“天下陈氏出义门”的说法。在外迁的291个庄里,不少迁徙到了四川(不含重庆),或者其后裔辗转迁徙到了四川。陈思澄、陈思洪,最先分迁到湖北阳新县洋港镇果石庄,后迁到盘底庄。后裔有的迁徙到达州市通川区双河口村清水河、白象赤、青红林、石桥磨刀溪,大竹县石河镇长官坪村,万源市荆竹坎等地。陈思升(陈仁义)、陈思昊,分迁到江西南昌铁树宫棉花街庄,后裔有的迁徙到成都等地。陈延广,分迁到双流庄;陈宗令,分迁到叙州(今宜宾市)庄;陈知用(陈知竹),分迁到金堂庄;陈宗才,分迁到龙安(今绵阳安州区东北)庄;陈彦相,分迁到嘉定(今乐山市)庄;陈彦豪,分迁到蓬溪县蓬莱庄;陈安迁,分迁到龙安庄。陈参琉(魁),分迁到福建宁化县石壁村汀州庄,后裔有的迁到邻水县西天乡;陈继通、陈继圭,分迁到江西德安车桥镇义门陈村火巷庄,后裔有的迁徙到都江堰市;陈光大、陈先大,分迁到湖北罗田县平湖邮亭寺罗田庄,后裔有的迁徙到了四川。四川陈姓,成为当时第一大姓陆续迁徙入川的陈姓人,使得四川陈姓人口大为增加,成为当时四川第一大姓。由此,宋朝时的四川陈姓人很活跃。陈抟,号扶摇子,赐号白云先生、希夷先生,北宋初著名的道家学者、易学家和内丹家。对陈抟的籍贯,有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县)和普州崇龛(今重庆市潼南区崇龛镇)两种说法。但陈抟在他所著的《易龙图》自序中,说自己是“西蜀崇龛人”。陈抟的思想融合了儒、释、道3家学说,开启了宋代三教合一的思想潮流。陈抟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据说理学开山大师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是由陈抟的《无极图》衍化而来,其《先天图》被邵雍演化为象数体系。北宋时,四川最为有名的陈姓人,莫过于阆中的陈省华家族。陈省华是进士出身,他的大儿子陈尧叟、三儿子陈尧咨都是状元,二儿子陈尧佐也是进士出身,父子4人都是进士,所以被称为一门四进士。陈尧叟、陈尧佐都官至宰相,陈省华死后被追封为一品宰相级别的秦国公,所以又被称为一门三宰相。陈省华父子4人曾在今河南新郑市郭店镇生活过,村名现在叫宰相陈村。村里100多户人家,都是陈省华的后裔,是给陈省华父子守墓的陈姓人后代。“三陈”在四川的后人,北宋时有一部分迁到湖南横塘、江西泰和、河南等地。清初湖广填四川时,部分族人再次分迁入川,分布在川南、川北。据统计,如今阆中和南部县的陈姓人,90%以上属于他们的后裔。“三陈”的后裔,现在号称有上百万人,被称为三陈派、三状元派、三尧支系。元末乱世,陈友谅成一代枭雄北宋初,陈姓人中的陈彭年非常有名气,是音韵学方面的奇才。陈彭年,江西南城县人,13岁那年,写出了一万多字的《皇纲论》,震动江南。南唐后主李煜听说后,召他入宫陪皇子李仲宣读书。北宋雍熙2年(985),陈彭年考中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天禧元年(1017),陈彭年病重,迁任兵部侍郎后不久去世,享年57岁。宋真宗亲临他家吊唁,追赠他为右仆射,谥号“文僖”。陈彭年著述丰富,最有价值的是他主持重修的《大宋重修广韵》,是汉语音韵学中极为重要的一部著作,是研究中国语言中古音的主要依据,研究上古和近代语音的重要资料。元末,湖北沔阳县(今仙桃市沔城镇)人陈友谅在历史上浓墨重彩地写下了一笔。陈友谅的祖父陈千一原来姓谢,因入赘陈家,改姓为陈。陈友谅的父亲陈普才有5个儿子,陈友谅排行第三。陈友谅家世代是渔民,他小时候读过几天书,略通文义,长大后在沔阳县混了个小官做。农民战争爆发后,陈友谅参加了红巾军,最初做簿书掾,后以军功升任为元帅。至正17年(1357),倪文俊谋害徐寿辉未果逃奔黄州,陈友谅乘机袭杀倪文俊,吞并了他的军队,自称宣慰使,随即又称平章政事(相当于宰相),实际上掌握了红巾军天完政权。至正19年(1359),陈友谅杀死赵普胜,又挟持徐寿辉,自称汉王。第二年,陈友谅杀死徐寿辉,自立为帝,国号大汉,改元大义。此后,陈友谅与朱元璋展开了3年多的战争。至正23年(1363),在鄱阳湖大战中,陈友谅中箭身亡,他的两个哥哥陈友仁、陈友贵也战死,太子陈善被俘。陈友谅死后,二儿子陈理在武昌继任,改元德寿。半年后,陈理投降,朱元璋封他为归德侯。数年后,朱元璋把陈理送到高丽(今朝鲜)。陈理到高丽后,被称为陈王。陈理生活过得很艰苦,李朝太宗李芳远后来赐给他一些田地,才勉强过日子。永乐6年(1408),陈理病死,儿子陈明善在高丽继续繁衍生息。华西都市报记者黄勇/特别致谢/本期陈姓的采访和资料提供,得到了四川陈姓研究者陈顺祥先生的大力支持。
我要爆料(有奖爆料 20元--1000元)
网络爆料台 随时随地,极速爆料
虚假新闻邮箱爆料:
虚假新闻举报电话:028-
电话爆料:028-96111
邮箱爆料:
华西都市报官方微博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华西都市报电子版
热帖排行榜
华西都市报
华西都市报:
掌上四川:
zhangshangsc
华西都市网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02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
四川华西都市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广告投放联系方式:
www.huaxi100.com声名显赫的陈氏家族,告诉你什么才是文化贵族!
作者:唯旧 文章来源:壹学者(ID:my1xuezhe)
在广纳中华文化之精粹的新编《辞海》中,陈门五杰的陈宝箴、陈三立、陈衡恪和陈寅恪祖孙4人,
同时享受到了“分立条目”的待遇——
陈宝箴(年),晚清湖南新政的领军人物,湖南巡抚。
陈三立(年),陈宝箴之子。清末“维新四公子”之一,诗人。
陈衡恪(年),陈三立之子,诗书篆刻俱佳。
陈寅恪(年),陈三立之子,清华国学院著名的“四大导师”之一,
被誉为“教授中的教授”、“三百年来仅此一人”。
《辞海》将一门三代四人共列,这在中华百家姓中,实属罕见。再加上陈衡恪之子陈封怀,这五位闪耀中华的人物,祖孙四代,一脉相承,身上流淌着同样一份热血和情怀:
他们谱写了一段声名显赫的家族历史,谱写了一个四代精英的辉煌传奇,谱写了一份可歌可泣的家国情怀,人类群星闪耀时,义宁陈氏曾照亮过中华天空。
义宁陈门五杰: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陈师曾、陈封怀
风云父子:志节忠勇陈宝箴 亢直诗人陈三立
古有“吴头楚尾,粤户闽庭”之说,讲的便是赣鄱(gàn pó)大地——江西。
清雍正八年(1730年),陈氏先祖由福建迁入江西义宁安居,经历棚民之家、耕读之家和官宦之家,经过近200年的文化积蓄,在贫瘠小镇中走出了陈氏家族第一位风云人物——陈宝箴。
1852年的乡试,21岁的陈宝箴中了举人,陈家人欣喜若狂,张灯结彩地庆贺,在亲朋好友的殷切期望中,陈宝箴走出了小镇,奔向辽阔远方。
未料几年时光,已是沧海桑田,太平天国和清王朝的战火席卷了大半个中国,陈宝箴毅然从军,参加了湘西地方组装义勇军“果健营”。
当时“果健营”遭受翼王石达开的军队猛攻,义勇军拼命死守,眼看就要粮尽饷缺,这时陈宝箴站了出来:“我去筹备军饷!”
时值隆冬,寒风凛冽,去往永顺县求援的路上又山道崎岖,陈宝箴冒风顶雪走了几天,到达永顺县府时,他已是脸色发青,十分虚弱。
在他极力求援下,“果健营”成功筹得粮食和衣被,终于抵御了太平军的攻击,而石达开见“果健营”久攻不下,遂悻悻而退。
陈宝箴的义举,受到了“两江总督”曾国藩的赏识,就像千里马遇见了伯乐,
陈宝箴从此仕途无量,先后任浙江、湖北按察使,直隶布政使,湖南巡抚,被誉为“海内奇士。”
任湖南巡抚时期,陈宝箴以富国强民为己任,建树颇多:
文化上,变士习、开民智,他开创南学会、时务学堂,并刊行《湘学报》、《湘报》;
政治上,他肃清吏治,又知人善任,起用谭嗣同、唐才常等维新人物;
实业上,他设矿务局、铸币局、官钱局、工商局等;
军事上,他裁汰旧式军营,引进西方军事化管理,设武备学堂。
在陈宝箴的主导下,湖南新兴事业蔚然而起,成为全国最有生气的省份。
1898年,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轰轰烈烈的维新变法运动失败,维新派骨干陈宝箴遭到惩处: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尽管仕途终止,但陈宝箴所做的贡献不可磨灭,
他是走在时代前沿的人,仕途之上勇于创新,敢于担当;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爱国为民、刚正不屈的坦荡情怀。
曾国藩赠诗:
“议事有陈同甫气,所居在黄山谷乡。
万户春风为子寿,半瓶浊酒待君温。”
康有为赞道:"师师陈义宁,抚楚救黎蒸。变法兴民权,新政百务兴。"
而陈宝箴“不为一己谋私利,但为万世开太平”的民族大义精神,深深影响了他的儿子陈三立,
陈三立,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维新四公子”,他在诗赋方面造诣甚高,是近代同光体诗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之誉。
在陈宝箴主持各项维新举措时,陈三立遂侍左右,得其父言传身教,其为国为民之心更为浓烈。
1882年,礼部侍郎陈宝琛主持了一场乡试,批阅时,一份考卷引起了他的注意,这份考卷不以时下最流行的文体作答,而以散文体写就妙文,洋洋洒洒,一气呵成。
陈宝琛读完惊叹:“才学过人。”于是破例将其录为举人,这名考生就是陈三立。
1889年,陈三立中进士,同父亲陈宝箴一起在朝为官,为维新运动四处奔走疾呼。
1898年戊戌政变后,陈三立因“招引奸邪”之罪被革职不用,与父亲陈宝箴一起返回江西。
此后政途之上再无陈三立,而文坛上冉冉升起一颗新星。
陈三立本就学问渊博,致力于诗词研究,早年就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
回乡之后,陈三立登高挥笔:“凭栏一片风云气,来做神州袖手人。”从此开始了《散原精舍诗集》的收集记录。
一首《城北道上》尽情抒发闲适生活:
晶砾新驰道,晴霆叠马蹄。
屋阴衔柳浪,裾色润瓜畦。
诣客能相避,偷闲亦自迷。
归栖枝上鹊,为我尽情啼。
梁启超夸赞:“其诗不用新异之语,而境界自与时流异。浓深俊微,吾谓于唐宋人集中,罕见伦比。”
杨声昭评价:“光宣诗坛,首称陈(三立)、郑(孝胃)。”
而陈三立也将自己对国家的一片赤诚,转化为对后代教育的呕心沥血。
1903年,陈三立办了一所家学,为了供课堂之用,陈三立果断决定:“将我的住宅让出办学。”
他更以远大的眼光聘请了外国教师,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还废除"八股文"和跪拜礼节,禁止死背课文及体罚学生,大开创新式学校的先例。
除了办学,陈三立还乐于伸张正义。
1906年,义宁州大荒,不少饥民前往宜丰天宝买粮,而一些居心不良的富商诬称饥民是“匪徒抢劫”,挑起斗殴,杀死饥民57人。
幸存之人含泪控诉富商的恶行,诉状却被扣下不发,饥民无奈求助陈三立,
陈三立顿时怒不可竭,代表饥民具陈上疏。
这件事闹到了刑部,经过详查核实,冤案大白,主犯及当地知县最终得到严惩。
1937年"卢沟桥事变",战火波及北平、天津,众人纷纷携家逃离,而陈三立却说道:“我决不逃难!”
当时日军气焰嚣张,有人就说中国必败,陈三立听说后怒斥:“中国人岂狗彘耶?岂贴耳俯首,任人宰割?”
当时,陈三立的好友郑孝胥投靠日本,辅佐溥仪建立伪满政权,陈三立痛骂郑“背叛中华,图功利”,当即与之断交。
后来北平沦陷,日军欲招陈三立,派人登门百般游说,陈三立始终回答如一:“不去!”为了表明立场,他绝食五日,忧愤而亡!
在朝,则挺身而出,匡扶社稷;在野,仍伸张正义,办学育人;山居,就“萧然物外,不染尘氛”;爱国,则慷慨赴死,大义凛然,视功名利禄如粪土,陈三立是当之无愧的君子。
有一次,学生来拜访陈三立,询问如何增进学问,陈三立却说:“你们现在要学习的,是如何做人。”
处世先立身,做事先做人,陈三立不但以此来教育学生,也以此来教育自己的儿子,
膝下五子,个个人杰:
长子陈衡恪(即陈师曾),近现代著名画家、艺术教育家;
次子陈隆恪为著名诗人;
三子陈寅恪为中国近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四子陈方恪为著名编辑、诗人;
幼子陈登恪为著名词人。
其中又以长子陈衡恪和三子陈寅恪的成就为高。
卓绝父子 :虚怀若谷陈衡恪 忠诚爱国陈封怀
陈衡恪又名陈师曾,是民国初年天才横溢的画家,美术家,艺术教育家。
6岁那年,陈师曾随祖父乘轿游西湖,见湖面荷花盛开,小小的陈师曾竟不知不觉在轿板上用手指画荷花。
回家后,陈宝箴给了陈师曾笔墨纸砚,让懵懂的陈师曾学习画画,陈师曾和绘画的缘分就从这时开始。
10岁以后,陈三立给儿子寻找老师,陈师曾师从尹和白学画花卉,和周大烈学文学,和范镇霖学汉隶、魏碑,和范当世学行书,打下坚实地功底。
民国初年,北京金石书画之风大盛,陈师曾的花鸟画脱颖而出,
他的画作取百家之长而别具一格:他画兰花,笔下的兰花仿佛在风中摇曳;他画竹子,干亭亭而叶潇潇,如见其动,如闻其声。他画山水,不学时流而另辟蹊径。
“必须学甲的也学乙的,取甲乙的好处,而自己造出一个丙来,才能卓然成家。”他的成功之处,正是在于取百家之长而独成一体。
陈师曾绘画
陈师曾秉承陈三立之风,认为画画与做人是分不开的。
文人画之要素:第一人品,第二学问第三才情,第四思想,具此四者,乃能完善。”
陈师曾就以他坦荡热忱的为人、丰富深厚的学识,折服了许多近代历史上举足轻重的人物。
陈师曾年轻时交到的第一位好友是鲁迅,鲁迅在东京筹办《新生》杂志时,陈师曾积极支持和赞助。
在日留学期间,陈师曾又和美术学校的李叔同(弘一法师)成了好朋友。
1916年9月,李叔同为陈师曾题其荷花小幅:“一花一叶,孤芳致洁;昏波不染,成就慧业。”
他将自己的玩具、泥偶赠与陈师曾。陈师曾则将这些赠物画为一条幅,挂于自己的画室中,以示不忘旧友。
鲁迅和陈师曾
在陈师曾一生的交往中,他与齐白石的渊源最是为人称道。
1917年,55岁的齐白石避乡乱居于北京,以卖画和篆刻为生。
当时,他画一个扇面的价格是银币两元,比一般画家便宜一半,依然无人问津。
一天,陈师曾逛琉璃厂,见到齐白石所刻的印章,顿时激赏不已,齐白石又取出《借山图》请他观看,陈师曾更欣然赋诗一首,并劝齐白石“画吾自画自合古,何必低首求同群”,而从此齐白石就把这句话作为终生的座右铭。
1922年,陈师曾赴日参加 “中日联合绘画展览会”。在这次展览中,由他携去参展的齐白石的画作轰动中外,齐白石从此一举成名,终成一代大师。
对二人的艺术交往,齐白石称:“君无我不进,我无君则退。”
陈师曾和齐白石
1923年夏,陈师曾得知继母病危,不顾暑热驰归南京,亲奉汤药。不久继母病逝,他也因连日劳累染病不起。
梁启超在悼词中说:“师曾之死,其影响于中国艺术界者,殆甚于日本之大地震。地震之所损失,不过物质,而此损失,乃为无可补偿之精神。”
吴昌硕的挽词则是:朽者不朽。
陈师曾为人真诚,严于律己,坦率待人,颇得其父陈三立君子之风,而陈师曾的这种人格又深刻影响了他的儿子——中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陈封怀。
陈封怀在金陵大学时就读农科,师从著名植物学家陈焕镛,那时起,陈封怀就对植物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3年的中国,虽然有新建的众多植物园,但在这当中,却没有一座中国人自己创办的、供植物研究的植物园。当时植物学家胡先骕下决心要办一座像样的植物园,陈封怀当即参与了寻觅植物园园址的计划中。
他骑着毛驴,冒雨迎风,在山道路上行进,功夫不负苦心人,几次寻觅后,
研究所决定在庐山建立森林植物园,陈封怀便在庐山山上、山下忙碌开了。
第二年,陈封怀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爱丁堡皇家植物园,潜心研究报春花科和菊科植物。
1936年,陈封怀学成归国,他放弃了留在大城市获得优厚待遇的机会,毅然回到阔别两年的庐山森林植物园,为植物园的建设和发展辛勤工作。
然而正当庐山森林植物园的建设蓬勃开展的时候,日本侵略军逼近了江西九江,植物园即将遭到毁灭性的冲击。庐山周围炮声隆隆,憾不动依然坚守在岗位上的陈封怀,在工人几番劝说下,陈封怀方含泪离开。
1946年,传来抗战胜利的消息,陈封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马上回到庐山。
一眼看去,满目疮痍,断瓦残垣,曾经辛辛苦苦培育的珍贵植物损失殆尽,一切都要从零开始。
在这样艰苦条件下,陈封怀毅然挑起了重建植物园的重担:没有房屋,就和职工一起住在简陋的茅草棚里;没有粮食,就将吃的大米一步一步背上山;没有蔬菜,自己动手种马铃薯和萝卜。
条件虽苦,但陈封怀没有逃避艰苦和设法迁往大城市,而是与职工一道,毫无怨言。非但如此,他还四处筹集资金,恢复和发展植物园;又将自己兼任中正大学教授的工资贴补职工生活,维持植物园支出。
此时的陈封怀不仅要与艰难困苦的条件作斗争,还要与破坏植物园的行为进行斗争。
1948年秋,蒋介石想装饰自己和宋美龄的居所庐山别墅——美庐。底下的官员为讨好蒋介石、宋美龄,派了四个人到庐山植物园挖掘红枫。
陈封怀挺身而出,义正言辞说:“红枫不能挖,树木是植物园的,我有责任保护!”
那几个挖红枫的人见陈封怀坚定不屈,只好讪讪而退。
为这件事,当时的江西省省长王陵基特意“宴请”陈封怀,要他“割爱”,当时的庐山管理局局长为此威逼陈封怀,而他都丝毫不为所动。
还有一次,在解放庐山前夕,国民党军队的散兵在庐山大肆抢劫,并装作土匪绑架了陈封怀,要勒索钱财。
幸而第二天中国人民解放军登上庐山,陈封怀才得以获救,也使中国当时惟一的植物园保存下来。
陈封怀不但对植物园事事亲力亲为,更积极钻研报春花科植物。单发表的植物研究论文就不下20篇,又主编了多本植物学书籍,单单《庐山植物园栽培植物手册》一书就记载了1250余种栽培植物。
此外,他还参与设计杭州植物园;主持建立南京中山植物园;领导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的建园工作......
爱国之心一片赤诚,不为权贵摧眉折腰,呕心沥血成就著述,陈封怀一身坦荡,将家族传统的爱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百年来唯一人:德厚流光陈寅恪
“陈门五杰”享誉中华,而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陈寅恪。
得祖父陈宝箴、父亲陈三立两代人的文学积淀,得长兄陈师曾以身作则树立榜样,陈寅恪厚积薄发,成为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
他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
我国历史上一位百科全书式人物——梁启超曾这样评价陈寅恪:我梁某算是著作等身了,但总共著作还不如陈先生寥寥数百字有价值。
我国著名古典研究专家傅斯年这样说:陈先生的学问,近三百年来一人而已。
1925年,清华大学新成立的国学研究院迎来了四位导师,前三位学者无一不是文坛翘楚:开创用甲骨文研究殷商史的王国维;戊戌变法的核心人物、著述等身的梁启超;才学过人、著名语言学家赵元任,而最后一位让人大跌眼镜,无学位,无著作、无文凭的陈寅恪。
众人不禁议论纷纷:“他教得了我们吗?”梁启超笑笑,一语惊诧旁人:“陈先生的学问胜过我。”
终于,陈寅恪的身影出现在清华园里,没多久,他就成了轰动清华的人物。
据学生讲:“陈先生在课堂上讲授的学问贯通中西。”“陈先生讲课时七八种语言信手拈来。”“陈先生讲历史,引诗举史,从《连昌宫词》到《琵琶行》《长恨歌》,皆信口道出,就连文字出处都说的一字不差!”
没错,这就是博古通今,学问精深的陈寅恪,他有一套著名的讲课规定:
“四不讲: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我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
若是陈寅恪胸无点墨,何来这般霸气冲天之说?
他是做老师的一座高峰,“桃李满天下”对陈寅恪来说,当之无愧。他的学生中多得是如季羡林、蒋天枢等大师。
后来凡是陈寅恪的课,皆学生云集,甚至许多名教授也来听他的课:研究院主任吴宓教授风雨无阻、堂堂必到;每当陈寅恪讲《中国哲学史》,在教室的角落里总能看到哲学专家冯友兰的身影。
在清华校园里,不论是学生还是教授,凡是文史方面有疑难问题,都可以向陈寅恪请教,而且一定能得到满意的答复。大家称他为“活字典”、“活辞书”,在师生中享有“盖世奇才”的声誉。
吴宓曾不无感慨地说道:“合中西新旧各种学问而统论之,吾必以寅恪为全中国最博学之人,寅恪虽系吾友而实吾师。”
又因陈寅恪身出名门而学识过人,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
盛名之下,陈寅恪始终朴素厚实,谦和自信,真诚而不伪饰,人称学者本色,他气度不凡,威望服众。
1932年,清华大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陈寅恪出了一篇国文试题——作文《梦游清华园记》。
另一题为“对对子”,上联为“孙行者”。结果“对对子”这一题,一半以上考生交了白卷。对出“胡适之”而获满分的考生,仅周祖谟(著名语言学家、北京大学教授)一人。其余答“祖冲之”,“王引之”之类也尚可成对,凡答“唐三藏”“猪八戒”“沙和尚”等都不及格。
当时正是白话文运动蓬勃发展之时,因此有人在报上批评清华大学食古不化,不应出怪题“对对子”考学生。
陈寅恪有理有据地提出四条理由:一、测试考生能否区分虚字和实字及其应用;二、测试考生能否区分平仄声;三、测试考生读书之多少及语藏之贫富;四、考察考生思想条理。
这番解释一经发表,“对对子风波”即告平息,陈寅恪的威望可见一斑。
在繁忙的教学中,陈寅恪仍致力于史学研究工作,掌握和精通日语、德语、英语、法语,涉猎梵语,希腊语,巴利语,藏文、蒙文、突厥回鹘文、吐货罗文(土火罗文)、西夏文、满文、朝鲜文、佉卢文、梵文、巴利文、印地文、俄文、伊朗文(应当是古波斯文)、希伯来文等20多种语言。
他先后出版了《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论稿》两部著作,
主张在“在史中求识”,“诗史互证”,研究涉及到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宗教史(特别是佛教史)、西域各民族史、蒙古史、古代语言学、敦煌学等。
不幸的是,陈寅恪患上目疾,医生最后下了一份双目失明已成定局的诊断书。
双目失明对于一个执笔之人而言,不亚于晴天霹雳。而陈寅恪却在这样的情况下,由助手帮助,写成了80余万言的《柳如是传》。
步步卓绝,字字啼血!而这些文字在当时绝不可能出版。
明知道出版无期,他依然坚持完成。一如他留学期只要学问,不要学位那般天高云淡的风范。
他的助手黄萱曾感慨说:“寅师以失明的晚年,不惮辛苦、经之营之,钧稽沉隐,以成此稿(即《柳如是别传》)。其坚毅之精神,真有惊天地、泣鬼神的气概。”
日,在王国维纪念碑铭中,陈寅恪首先提出“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为追求的学术精神与价值取向。
这是一种极纯极高的境界,而先生恪守终生。他的学问、他的独立、他的气度、他的坚毅、他的认真,他当之无愧是民国文坛上那颗最耀眼的星。
义宁陈氏家风流芳 独立精神今日犹存
义宁陈氏在短短几十年间,衍生出“陈门五杰”这样举足轻重的人物,
究其缘由,其实是家族门风的百年积淀。
陈寅恪先生曾说:“士族之特点既在其门风之优美。”“家世信仰之至深且固。”
陈氏先祖陈腾远奉行“重信义、轻财贿”,教育子孙要“立仁德之志,操君子之节”。
陈宝箴父亲陈伟琳,因率领民兵抵抗太平军操劳过度过世,临终遗言:“成德起自困窘,败身多因得志”。
这些箴言,深刻影响了陈宝箴及其后世,勉励陈氏子弟重德,爱国,好学的美好品行,成为他们言行举止的标杆。
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是清正廉洁、不求富贵利达之心的君子风范。
陈宝箴出任湖南巡抚,这样的官职乃是一方封疆大吏,若旁人必然锦衣玉食,而陈宝箴却安于清贫,粗茶淡饭。
他还恪守祖训,拒绝别人的馈赠。
1895年初秋,湖北巡抚谭继洵生了重病,而陈宝箴恰会医术,就帮谭开继洵开了个方子。
不久谭继洵痊愈。为了报答陈宝箴,谭继洵特意派人送来鱼翅一盒,银票五百两,但陈宝箴都原封不动地退了回来。
在陈三立身上,也可见其父的清明风骨,他多次推拒高官厚禄。
帝师陈宝琛对陈三立的才学十分赞赏,欲推荐陈三立入宫给溥仪讲授古文,
陈三立婉言谢绝了。
1906年,湖南工商界追念陈宝箴父子推行新政的举措,奏请为陈宝箴塑铜像,为陈三立授官职,陈三立再次断然拒绝。
1907年,袁世凯向陈三立伸出了橄榄枝,委任陈三立为参政议员。陈三立马上摆手:“恐难胜任。”
陈氏三兄弟:陈隆恪、陈寅恪、陈师曾
陈寅恪遍游欧美,但在生活作风上十分节俭。
有一次,在美国,一位洋人朋友知道陈寅恪即将返国,特地相赠一份名贵的礼物,陈寅恪以不便携带为由婉拒。
陈寅恪不爱接受外人馈赠,甚至亲人之间也同样严以律己。
一年冬天特别寒冷,侄儿陈封怀见他穿衣单薄,便送了一件皮袄给他。陈寅恪虽收下了却一直没穿,不久后又将原物退还给侄儿。
陈师曾住在北京时,曾有一位叫潘馨航的先生,对陈衡恪的画十分钦慕。
一次,他登门请陈师曾作画16方,定润金共计16元。
但潘先生拿到画后,认为定价太低,给了20元。陈师曾不愿多收,他说:"我的画论价或许不止卖这些钱,但润例既定,说按规定收取,我一文也不会多收你的"。
“家国旧情迷纸上,兴亡遗恨照灯前”,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是一份舍生忘死、刚直不屈的家国情怀。
1895年,陈宝箴得知《马关条约》签订,悲愤交加,长叹:“无以为国矣!”
后他不畏强权,屡为国事上疏,又大力推行新法,为国鞠躬尽瘁。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日本人占领香港,陈寅恪立即辞职闲居,日本当局为了维持统治,特意派人持日金四十万元,委任陈寅恪办东方文学院,陈寅恪坚决拒绝。
第二年,日方仍不死心,又派人前来请陈寅恪到已被日军侵占的上海授课,面对金钱和威胁,陈寅恪始终不为所动。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陈氏家族宣扬传承的,是一份坦荡直率、宁折不弯的铮铮风骨。
曾经陈宝箴因“王树汶案”蒙冤,有人诬称他“日营营于承审各官之门”,企图“弥缝掩饰”,陈宝箴抗疏力辩,不是为了官位的去留,他说:“一官进退轻如鸿毛,岂足道哉”。
他争的是一个真相,是一份正义,是自身的气节!
他绝不能缄默不言。
后经朝廷委派阎敬铭复查此案,证明陈宝箴所辩真实不虚,还了他一个清白。如此胆识、气度、风义,为晚清官场所仅见。
陈宝箴抗辩自雄的整个过程,让我们看到了义宁陈氏独立之精神。
文革时期,当陶铸成了党内走资派第三号人物时,陈寅恪被数次要求揭发陶铸,并暗示"揭发有功"。
陈寅恪大义凛然说道:“我绝对不会靠揭发别人这种无耻行径来而换取廉价的宽大!”
铮铮风骨,宁折不弯。
义宁陈氏留给后世的家训家风,已成为陈氏后人立身处世的行为准则,如今义宁陈氏后人仍活跃在中华舞台:
陈寅恪的三个女儿,陈流求、陈小彭和陈美延,分别在医学、生物和化学领域有所建树;
陈云君,陈三立之孙,书画大家;
陈小从,陈隆恪之女,诗词家,著《吟雨轩诗文集》;
陈星照,陈登恪之子,北京市环境保护局任总工程师;
陈贻竹,陈封怀之子,中国科学院研究员
朱德裳在《三十年闻见录》中赞叹:“吾阅世数十年,所不愧清风亮节者,义宁陈氏足以当之。”
是的,陈门子弟用他们坚毅的一生书写的:是刚直耿介的君子之风,是舍我其谁的英雄气魄,是保境为国的民族大义,是俯仰无愧于天地,行止无愧于人心的赤诚精神!
义宁陈氏,山高水长!
本文已获得转载授权,如需转载本文,请联系原公众号“壹学者”。
【免责声明】文章来源为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删除内容或协商版权问题!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氏家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