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拉格朗日乘数法中的λ发挥作用的前提是总需求小于潜在GDP?

什么是乘数?乘数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_百度知道
什么是乘数?乘数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什么
我有更好的答案
  乘数亦称倍数这个概念最早是由英国经济学家卡恩在1931年提出的。  乘数是指总需求的增加所引起的国民收入增加的倍数,或者说是国民收入增加量与引发这种增加量的总需求增加量之间的比率。乘数在经济中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是:  边际消费倾向小于1
数学爱好者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勃兰兑斯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来自雪球&#xe6关注
《经济学是什么》学习笔记&宏观经济学部分&( 17:46:36)宏观经济学是要通过对整体经济中常见的失业,通货膨胀,经济周期和经济增长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来探讨整体经济运行的问题,并解决这些问题。现代意义上的宏观经济学是在20世纪30年代之后发展起来的,其标志是经济学家凯恩斯1936年发表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宏观经济的指标宏观经济中最关注的三个指标:国内生产总值,物价指数和失业率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一年内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市场价值的总和。这里说的“一国”是指在一国的领土范围之内,无论本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都属于该国的GDP。过去常用的GNP是指一国公民,这就是说本国公民无论在国内还是国外生产的都属于一国的GNP。GDP是指:1. 是指“一年内生产的”而不是销售的。2. 是指“最终产品”而不是半成品或中间产品。3. 最终产品中既包括有形的物品,也包括无形的劳务(例如,旅游,理发等)。用价格计算GDP时,可以用两种价格。如果用当年的价格计算,则为名义GDP。如果用基年(统计时把某一年作为基年)的价格计算,则为实际GDP。为了用GDP反映宏观经济中的各种问题,我们还可以定义各种相关的GDP。潜在GDP是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的GDP,又称充分就业GDP,反映一个经济的潜力。实际GDP是用基年价格计算的某一年的GDP。名义GDP是用当年的价格计算的GDP。人均GDP是指平均每个人的GDP。潜在GDP的增长就是经济增长。潜在GDP与实际GDP的差别反映了经济周期的情况。如果实际GDP大于潜在GDP,则经济高涨,有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实际GDP小于潜在GDP,则经济衰退,有失业的压力。GDP并不是一个完美的指标,也有许多缺点。1. GDP的计算中有一些遗漏。经济中有一些活动并不经过市场,无法计算。2. GDP计算的是经济活动,但并不是经济福利。GDP并不等于经济上能给人们带来好处。3. 由于各国的汇率与价格差别,以及各国的市场化程度不同,很难把各国的GDP进行比较。现代经济是货币经济,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衡量通货膨胀的是物价指数。物价指数是衡量物价总水平变动情况的指数。是用一篮子固定物品(与劳务)不同年份的价格来表示物价总水平的变动情况。各国常用的物价指数主要是消费物价指数,生产物价指数和GDP平减指数。消费物价指数用的一篮子固定物品是消费品和劳务,所用的价格是市场上的零售价格。生产物价指数用的一篮子固定物品是生产资料,所用的价格是批发价格。GDP平减指数的一篮子固定物品包括经济中的所有物品和劳务,是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比。GDP平减指数包括所有物品与劳务,最全面而准确的反映了经济中物价水平的变动。但由于消费物品指数与人民的生活费用指数变动关系最比密切,为人民最关切,也是根据物价水平变动来调整工资,养老金,失业津贴,贫困补贴等的依据。所以,一般媒体所说的通货膨胀率都是指消费物价指数的变动。经济学家指出,实际上消费物价指数与生活费用指数并不相等,消费物价指数往往高估了生活费用指数。因为 1. 消费者可以用物价水平上升低的物品来代替物价水平上升高的物品。2. 消费物价指数无法反映物品质量的上升,从而把生活质量的提高简单的表示为物价水平上升。失业率是表示一国失业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也是反映宏观经济状况的一个重要指标。把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加在一起所计算出来的指数称为遗憾指数(或痛苦指数)。人们是根据对宏观经济的感觉来确定对政府的态度的。在失业与通货膨胀中人们往往更重视失业状况。根据美国耶鲁大学的学者调查,人们对失业的重视程度是通货膨胀的6倍。长期中的宏观经济:经济增长与物价在研究宏观经济时,也要分长期和短期。长期指物价有完全伸缩性,从而市场调节可以实现均衡的时期。这就是说,只要时间足够长,市场机制是充分有效的。短期指价格有粘性(即价格变动慢于供求变动),从而无法自发调节使经济恢复的时期。这就是说,当时间短时,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是不够的。长期经济是短期的基础,而且,经济学家对长期经济的看法是一致的。长期中的宏观经济问题包括经济增长和物价水平决定。经济增长研究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用实际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及经济增长率)来衡量。经济增长作为一种长期趋势取决于一个经济的总供给能力。这种总供给能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一个经济的制度、资源和技术。制度是经济增长的前提,资源和技术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一个国家只有选择了一条正确的道路,有一套制度的保证才能走上增长之路。这条正确的道路就是市场经济。但要保证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还需要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这种制度包括产权制度,合约制度,货币制度等等。市场经济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体系,由各种制度来保证。制度的不完善是经济增长缓慢的一个原因。经济增长的一般规律是人均资本的增加。在经济开始增长时,资本的增加是至关重要的。当代经济学家强调,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是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提高了生产率,即用同样的劳动与资本投入可以提供更多的产品和劳务。此外,根据传统经济理论,随着资本量增加,资本的边际生产率是递减的,这就表现为利润率下降的趋势。但根据对统计资料的研究,并不存在这种趋势,其原因是在技术进步的条件下,资本的增加不是同样资本设备的数量增加,而是更先进的资本设备替代了陈旧的设备,是更多的人力资本提高了劳动者的素质,这时就不会出现资本边际效率递减和利润率下降了。在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增加十分重要,但随着经济发展,技术进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并成为增长的首要源泉。如果把劳动与资本增加引起的增长称为投入型增长,把技术进步引起的增长称为技术型增长,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一定要由投入型增长转变为技术型增长。能否实现这种转变是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货币在经济中具有重要作用。但它在短期和长期中对经济的影响并不同,在长期中货币决定物价水平,这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数量论。货币数量论说明了两个重要问题:第一,决定物价水平的唯一因素是流通中的货币数量。第二,决定通货膨胀率的是货币数量增长率。根据货币数量论,货币对经济中的实际变量(国内生产总值,就业量等)并没有影响,而仅仅影响名义变量(物价水平,名义利率等),这就是货币中性论。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通过利率把实际变量与名义变量,实物经济与货币联系起来,从而得出了货币数量既影响实际变量,又影响名义变量的结论。这是经济学的一个重大突破。现代经济学家认为,在长期中货币数量论仍然是正确的,但在短期中凯恩斯的理论是正确的。这就是说,在短期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即影响实际变量,也影响名义变量,但在长期中,货币数量的变动只影响名义变量。换言之,在长期中货币数量决定物价水平,通货膨胀的唯一原因是货币数量的增加。抑制通货膨胀的唯一方法是“关闭货币水龙头”。总需求-总供给模型研究短期中宏观经济是要对经济周期,失业和通货膨胀作出解释。决定宏观经济状况的主要是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要分析宏观经济中的各种问题,说明整体经济运行的规律,就要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决定。经济学家用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来说明国内生产总值和物价水平的决定,因此,这一模型就是分析短期宏观经济状况与问题的基本工具。总需求曲线是表示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关系的一条曲线。如果我们假设其他因素不变,总需求曲线就是表示物价水平与总需求量之间是一种反方向变动的关系。这就是说,当物价水平上升时,总需求量减少,当物价水平下降时,总需求量增加。经济中的总需求包括家庭消费的需求(消费),企业的投资需求(投资),政府的需求(政府购买),以及国外的需求(出口,一般用净出口,即出口减去进口来表示)。政府的需求是由政府的政策决定的,与物价水平无关。消费,投资和净出口都与物价水平相关。消费:在名义财产既定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财产增加,消费者信心提高,消费增加。物价水平与消费支出反方向变动。投资:在名义货币既定时,物价水平下降,实际货币增加,即货币供给增加,利率下降,投资增加。物价水平与投资之间反方向变动。净出口:当物价水平下降时,利率下降,外汇市场上本国货币需求减少,汇率下降。当汇率下降时,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净出口增加。物价水平与净出口反方向变动。总供给是在每种物价水平时,经济中物品与劳务的总供给量。在长期与短期中,物价水平(货币因素)对总供给量的影响不同。长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线,表示在长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无关。这是因为总供给是一个经济的总产量,在长期中决定一个经济总量的是制度,资源和技术,这些因素都与货币量的大小,物价水平的高低无关。这时的总供给就是潜在GDP。短期总供给曲线表示在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量同方向变动。经济学家用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理论来解释短期中物价水平与总供给的这种关系。粘性工资是由凯恩斯主义者提出的,指工资的变动慢于劳动供求的变动。这样,当物价水平上升时,企业的收入增加了,但在增加的收入中,工资支出并没有增加,这样,实际利润增加。实际利润增加刺激了企业增加生产。于是整个经济的总供给就增加了。物价水平和总供给同方向变动。粘性价格是由新凯恩斯主义者提出来的,指价格的变动慢于物品市场供求和物价水平的变动。这样,当物价上升时,企业并不及时调整自己的价格,因此,相对价格下降,产品的销售量增加,企业增加生产。于是整个经济的总供给量就增加了。物价水平和总供给量同方向变动。错觉理论是理性预期学派提出的。错觉是指人们在观察物价水平变动时所发生的错觉。当企业产品的价格和物价水平同比例变动时,相对价格并未变。但企业在观察物价水平变动时往往会发生一种错觉,对整个物价水平的上升不敏感,而对自己产品价格上升极为敏感,误以为自己的物品的相对价格上升了,这种错觉使企业增加生产。于是整个经济的总供给量就增加了。物价水平和总供给量同方向变动。粘性工资,粘性价格和错觉都是短期中会出现的问题。还应该指出,在短期中,由于资源的限制,短期总供给量的增加是有限的。宏观经济的理想状态:如果总需求和短期总供给相等时,正好也与长期总供给相等(即总需求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和长期总供给曲线相交于一点),这时,潜在GDP等于均衡GDP,经济处于充分就业均衡,即正好实现了充分就业。经济中既无失业,又无通货膨胀,是宏观经济中的一种理想状态。两个具体例子分析:1. 1997年发生的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我国坚持人民币不贬值的政策,对我国宏观经济的影响。2. 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石油危机所引发的滞胀。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经济学家用来分析宏观经济的基本工具,所以,也是宏观经济学的中心。整个宏观经济学都是围绕这一模型展开的。宏观经济的总需求分析在凯恩斯之前,经济学家信奉的是“供给创造需求”的萨伊定理。这就是说,无论是长期还是短期,决定经济状况的是总供给,只要有供给就有需求。但30年代大危机打破了这一神话。凯恩斯否定了萨伊定理,用总需求来解释短期经济问题。经济学中发生了以需求分析为中心的凯恩斯革命。所以,分析短期宏观经济问题的中心是总需求分析。总需求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消费分析:消费是总需求中最重要的部分,在发达国家约占总需求的三分之二。消费倾向是消费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这里有两个概念:平均消费倾向和边际消费倾向。与此对应的是平均储蓄倾向和边际储蓄倾向。凯恩斯推断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但长期消费数据并不支持边际消费倾向递减规律。在长期中,平均消费倾向与边际消费倾向是相同的,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函数是稳定的。消费函数的稳定性在统计数据验证和理论上都是成立的,这对宏观经济研究有重要含义。1. 总需求中消费所占比例最大,如果消费是稳定的,这对经济的稳定就是重要的。2. 由于消费是稳定的,要通过刺激消费来增加总需求,促成经济繁荣,决非易事。所以,刺激经济的经济政策的重点并不在于刺激消费。投资也是总需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尽管投资在总需求中占得比例没有消费那么大(通常在15%左右),但是决定投资的因素很多,而且,投资的波动相当大。引起经济波动的关键因素是投资的波动,因此,投资理论在宏观经济中是相当重要的。投资函数是投资量与利率之间的函数关系。在影响投资的各种因素中,利率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因为利息是主要的投资成本。投资支出对利率之间反方向变动关系。即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利率越低,投资支出越多;反之,利率越高,投资支出越少。利率变动会引起多大的投资变动,可以用投资的利率弹性来表示。乘数原理:经济学家用乘数原理说明总需求变动与实际GDP变动之间的关系,乘数是总需求增加所引起的实际GDP增加的倍数,乘数一定大于 1&。乘数 = 1/(1-边际消费倾向)乘数效应是客观存在的,其作用不可忽视。例如,如果政府要通过增加支出来刺激经济,增加GDP,就不能不考虑乘数效应。而且,与一切其他经济规律一样,乘数发生作用也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经济中要有闲置的资源,即没有实现充分就业。货币与经济货币的三种属性:交换媒介,计价单位和价值储藏。交换媒介是最基本的,计价单位是货币作为交换媒介的条件或前提,价值储藏是交换媒介的延伸。黄金这类有内在价值的东西作为货币是商品货币。没有内在价值,而由政府法令所确定的货币成为法定货币,现在我们使用的纸币都属于法定货币。通货膨胀本质上是一种纸币现象。货币存量是一个经济流通中的货币量。按流动性的大小,货币可以分为M1和M2。M1是直接可以作为交换媒介的东西,最具流动性,成为狭义货币,包括现金,旅行支票和可以直接开支票随时支取或购物的活期存款。M2包括了容易成为交换媒介的东西,它的一些货币流动性不如M1,但比债券,股票之类变为交换媒介不太容易或不能保持原价值的非货币资产而言,流动性还相当大。M2中包括M1和储蓄存款,定期存款,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一些小项目。M2包括的范围远远大于M1,成为广义货币。金融体系包括中央银行,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中央银行是国家的银行,例如,美国的联邦储备委员会就是美国的中央银行。在经济中,中央银行的主要职责是:第一,发行货币,控制一国的货币供给。第二,领导并监督银行体系的运行。第三,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调节经济。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并不属于政府的一部分,也不受政府,甚至议会领导。它们依法行使自己的职权,独立决定货币政策。例如,美联储和德国的中央银行。另一些国家的中央银行独立性较弱,由政府或财政部领导。例如,日本和英国的中央银行。根据经济学家的研究,独立性较强的中央银行更关注物价稳定,因此,这些国家的物价一般更加稳定。金融中介机构中最重要的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各国的商业银行业有不同的特点。有些国家的商业银行是由几家大银行主宰,大银行下面有分行,形成自己的独立体系,如英国,日本的商业银行都是这种体系。有些国家的商业银行由**小小的独立银行组成,这些银行规模差别很大,但在法律上都是独立的,例如美国的商业银行。有些国家规定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不同的业务,如存贷款,证券投资,企业控股等,这种作法称为混业经营,例如日本。也有些国家严格规定了不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中介机构的业务范围,银行不得跨业务经营,这种作法称为分业经营。美国曾经采用这种作法,但现在已经废除了这一规定,允许混业经营。银行走向混业经营已经成为一种趋势。金融市场是各种货币与金融资产(如债券和股票)进行交易的市场。利率:凯恩斯打破了古典二分法,用利率把实物市场与货币市场联系起来。这就是说,货币市场决定利率,利率影响实物市场。利率由货币市场上货币的供求关系决定。在价格既定时,货币需求与GDP同方向变动,与利率反方向变动。货币供给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但商业银行在决定货币供给也有重要的作用。中央银行控制货币的主要手段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率政策和准备率政策。中央银行决定的是基础货币,基础货币并不等于流通中的货币量,即货币供给。商业银行会用基础货币创造出更多的货币。货币中的流通量与基础货币之比成为货币乘数。货币乘数的大小,取决于准备金率的大小。利率由货币市场的货币供求决定,而利率对投资有重大影响,投资是总需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而利率就会影响整个经济。这是货币(或利率)在短期对经济最重要的影响。失业和通货膨胀失业有正常的失业和不正常的失业,前者称为自然失业,后者称为周期性失业。自然失业包括由于劳动力流动引起的摩擦性失业和制度原因引起的结构性失业。自然失业率的不同取决于各国的制度和其他因素。充分就业并不是人人都有工作,而是失业率等于自然失业率。任何一种制度都有利有弊。在给社会带来利益的同时也会引起各种代价。例如,最低工资法是一项保护低收入者的政策,有使社会收入平等化的积极作用。但在这种制度下,劳动供给增加,企业的劳动需求减少,劳动市场供大于求就是失业。这种制度使一部分不熟练工人得到了提高收入的好处,但却使另一部分本来可以就业的不熟练工人失业。周期性失业是由于总需求不足引起的失业。失业的存在对个人是人力资本的浪费和收入减少,也成为各种社会问题的来源。从经济的角度来看,失业意味着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是实际GDP的减少。奥肯定理:失业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实际GDP的增长率下降2个百分点。尽管对这种估算有不同看法,但这一定理仍受到重视。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可以分为三类:温和通货膨胀,加速通货膨胀,超速通货膨胀。可预期的通货膨胀下的通货膨胀税:例如,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是1000元,工资1000元不用征收所得税。当发生10%的通货膨胀时,名义工资相应的调整为1100元,这样多出的100元就要征税。这个税被政府以通货膨胀的形式给拿走了,称为通货膨胀税。加速通货膨胀。如果通货膨胀的实际值大于预期值,对工人和企业而言,工人受害而企业获益。对债务人和债权人而言,债务人获益而债权人受损。多数经济学家现在认为通货膨胀弊大于利,因此,现在许多国家都把稳定物价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目标。通货膨胀的原因:需求拉上理论和成本推动理论。需求拉上理论用总需求的增加来解释通货膨胀。当总需求的增加快于总供给的增加,就会由于总需求拉上而产生通货膨胀。成本增加理论是说成本增加使短期总供给减少,这样就发生了通货膨胀。成本增加的原因可能是工资增加或原材料涨价。产生于总需求或总供给的通货膨胀也会相互加强使通货膨胀加剧或持续。此外,惯性和人们的预期也会使通货膨胀持续。当现实中发生了通货膨胀时,人们会根据通货膨胀预期行事,这样即使最初引起通货膨胀的原因消失,通货膨胀也仍会持续相当一段时间。通货膨胀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量的增加。1957年新西兰经济学家菲利普斯根据英国近100年的资料作出了一条表示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曲线。这条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一种交替关系,即通货膨胀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低时,失业率高。这条曲线就是经济学中著名的菲利普斯曲线。60年代初,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和索洛根据美国的资料证明了菲利普斯曲线所表现的关系在美国同样存在,并根据这种关系来指导宏观经济政策。这就是说,在失业率低而通货膨胀高的时候,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以较高的失业率换取较低的通货膨胀率。反之,在失业率高而通货膨胀率低时,采用扩张性财政和货币政策,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换取较低的失业率。货币主义和理性预期学派反对国家干预经济。经济周期理论与实践确定经济周期时依据的唯一标准是国内生产总值。经济波动实质上是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与潜在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背离。这两者之间的背离程度越大,经济周期就越严重。按照凯恩斯主义的总需求分析,在总需求中,消费所占比例最大但消费是稳定的,引起经济周期的是投资的变动。投资在总需求中占的比例不到20%,但是手多种因素影响,波动甚大,成为经济波动的主要原因。利率是影响投资的重要因素,因此利率先上升后下降成为近年来经济衰退中的一个规律。自从十九世纪以来,经济学家提出的经济周期理论有几十种之多,概况起来可以分为内生经济周期理论和外生经济周期理论两大类。内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经济周期产生于市场机制调节的不完善性,是市场经济中一种正常现象。外生经济周期理论认为市场机制的调节是完善的,引起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在于来自经济体系之外的冲击。在凯恩斯主义用总需求分析中,用投资来解释经济周期的著名理论是乘数-加速原理相互作用理论。乘数原理说明投资增加对实际GDP的影响,投资增加(即总需求增加)所引起实际GDP增加的倍数称为乘数。加速原理说明实际GDP增长率引起的投资增长率的倍数称为加速数。这两个原理说明了投资变动与实际GDP变动之间的相互关系。假设某个原因引起经济中投资增加,这种投资增加通过乘数效应使实际GDP成倍增加,经济走向繁荣。实际GDP增加又刺激了投资增加,是投资成倍增加。投资和实际GDP通过乘数与加速原理的作用相互加强,经济繁荣达到顶峰。但经济并不会这样一直繁荣下去,实际GDP的增加总有一个极限,经济增长不可能突破这个极限。这个极限的大小是由一个经济所拥有的资源和技术水平决定的。投资减少迟早会发生。当投资减少发生时,乘数原理和加速数又导致了投资和实际GDP相互作用成倍减少,这样经济就进入衰退阶段。【个人评注:本段关于在经济繁荣顶峰时投资减少的原因没有进行很好的分析】宏观经济政策人们把价格称为调节经济的“看不见的手”,把政府对经济的调节称为“看得见的手”。尽管凯恩斯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国家干预经济的主张,但各国政府自觉而普遍的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来稳定经济是在二战之后。纵观战后国家干预经济的历史,尽管也有许多失误,引起过不少问题,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仍然是利大于弊。与战前相比,战后的经济更加稳定与繁荣,这部分要归功于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总目标是实现整体经济稳定。就国内而言,经济稳定包括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减缓经济周期以及经济增长。这里需要指出几个要点:1. 充分就业不是失业率为零,而是失业率降至自然失业率。2. 物价稳定并不是零通货膨胀率,而是低而稳定的通货膨胀。因为要实现零通货膨胀率要付出的代价太高,而且温和的通货膨胀率还可以作为一种润滑剂有利于经济更好发展。还应该指出,实现物价稳定不仅要消除通货膨胀,而且也要防止通货紧缩,因为通货紧缩同样不利于经济正常运行。3. 经济周期是经济中一种难以克服的现象,繁荣与衰退的交替不可避免。经济政策的目标不是消灭这种周期性波动,而是使其波动的程度减小。这些经济政策中在短期内最重要的是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需求管理。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经济衰退,存在失业,这是就要采用刺激总需求的扩张性政策。当需求大于总供给时,经济繁荣,存在通货膨胀,这时就要采用抑制总需求的紧缩性政策。需求管理的这种作法称为“逆经济风向行事”。需求管理工具主要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就是运用政府税收和支出来调节经济。在各种税收中影响宏观经济的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和公司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影响个人收入,从而影响消费。公司所得税影响公司收入,从而影响投资。政府的支出中影响宏观经济的包括政府购买,政府公共工程支出和转移支付。在实际运用中,财政政策作用的大小取决于乘数效应和挤出效应。总需求的变动对实际GDP有乘数效应。乘数效应的大小取决于边际支出倾向。因为政府支出增加了实际GDP,实际GDP增加使货币需求增加,从而是利率上升,利率上升减少了私人投资,从而产生挤出效应。在一般情况下,乘数效应大于挤出效应,因此,财政政策能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从现实情况来看,各国在运用财政政策时往往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少,扩张性财政政策多。这是因为一来政府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刺激经济较快的发展,二来提高税收和减少支出在政治上有困难,容易招致反对。在采用扩张性财政政策时,税收减少而支出增加,必然引起财政赤字。政府为赤字筹资的方式是发行公债。如果政府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称为货币筹资,因为中央银行要把政府债券作为准备金来发行货币,这种作法等于增加流通中的货币量,从而引发通货膨胀。政府采用货币筹资的作法时可以不支付利息,从而减少了债务负担。如果政府把债券卖给个人或企业,称为债务筹资。这时流通中的货币量不会增加,因而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要向公众还本付息,从而加重了政府债务负担。对于赤字财政政策的是是非非,经济学家的意见也颇不一致。现代大多数经济学家的共识是,赤字财政不是不可以用,尤其是经济严重衰退时期,用赤字财政来刺激经济尽快走出谷底也是必要的。但是,不能把赤字财政作为长期刺激经济的手段。从长期来看,经济还要力争实现收支平衡。&财政政策中由于自身的特点还有一种自发的根据经济形势调节的机制。这种不用政府相机抉择,可以自发的调节经济的机制称为自动稳定器。属于财政政策自动稳定器的内容主要有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转移支付。这些财政政策有固定的标准,这种标准并不随经济状况而变动,从而可以自发的调节经济。仅仅依靠自动稳定器是不够的,尤其是在经济严重衰退和过热时,要较快的改变这种经济趋势还离不开相机抉择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是由中央银行决定并实施,通过调节货币量和利率来影响整体经济的政策。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是货币量影响利率,利率影响投资,从而影响总需求和整个经济。在这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中,货币供给量的变动至关重要,而货币供给量是中央银行可以直接控制的。中央银行控制货币量的工具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率政策和准备率政策。公开市场活动是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买卖政府债券。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贷款的利率。准备率又称法定准备率,是中央银行规定的商业银行在所吸收存款中必须作为准备金留下的比率。当经济繁荣时,中央银行采用紧缩性货币政策,即在金融市场上卖出政府债券,提高贴现率和准备率,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减少投资,抑制总需求。当经济衰退时,中央银行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即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政府债券,降低贴现率和准备率,增加货币供给量,降低利率,增加投资,刺激总需求。以上所介绍的是凯恩斯主义的货币政策,另外一种货币政策是货币主义的货币政策。货币主义者强调,货币政策的目标不在于通过利率调节投资和总需求,而在于稳定物价。物价水平由货币供给量决定。因此,稳定物价就要稳定货币供给量。他们提出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无论经济繁荣还是萧条,总保持按一个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英国撒切尔夫人政府和美国里根政府都采用这种政策来稳定物价,并且取得了成功。反馈规则和固定规则当代宏观经济学中的两大流派,新凯恩斯主义和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对短期宏观经济中各种问题的认识存在一种根本性分歧。新凯恩斯主义认为,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存在源于市场机制调节的不完善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认为市场机制的调节无论在长期还是短期中都是完善的,各种宏观经济问题的存在源于外部冲击或政府错误的干预。由此也就得出了不同的政策结论:新凯恩斯主义认为短期中应该用政府调节来弥补市场调节的不完善性,新古典宏观经济学家认为,即使在短期中也无须由政府调节。其中最重要的争论之一就是宏观经济政策应该遵循相机抉择的反馈规则,还是以不变应万变的固定规则。反馈规则就是在衰退时采用扩张性财政与货币政策,在繁荣时采用紧缩性财政与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及时对经济变动作出反馈的相机抉择政策。反对这种反馈规则的经济学家的主要依据是政策效应的时滞。如果预测错误,作出的决策不符合未来的实际情况,政府不仅不能稳定经济,反而成为经济的不稳定因素。政策效应的时滞是指从认识到采取政策到政策发生作用之间的时间间隔。既然经济学无法对未来作出正确的预测,就不如不对经济变动作出反应,而是依靠机制本身来调节经济。所以新古典经济学家是主张固定规则的。新凯恩斯主义者也承认新古典宏观经济学指出的种种问题,但他们认为,尽管长期中经济会依靠市场机制恢复均衡,但所需时间太长。在这一时期内这些问题会使人民无法忍受。而且,从战后的历史看,尽管政策有失误,但总体上还是有积极作用的。应该努力减少政策失误,而不是不用政策调节经济。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拉格朗日乘数法中的λ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