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爸妈如何看待孩子为什么美国禁止青少年玩电脑游戏戏

美国爸妈如何把亲子阅读变得精彩好玩,让孩子欲罢不能?(文末附美国孩子的阅读激励表格) - 简书
美国爸妈如何把亲子阅读变得精彩好玩,让孩子欲罢不能?(文末附美国孩子的阅读激励表格)
大家好,我是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剁手推荐。欢迎关注!么么哒
很多宝贝对英文阅读有些抵触心理,一是因为中文植入较深,(听不懂英文,产生挫败感)二是爸妈把英文作为“正襟危坐地学习”,而不是“快快乐乐玩英文”。增加英文启蒙兴趣的办法有很多,比如演读、欢快的儿歌、做游戏、角色扮演……今天米粒妈介绍一个简单又好玩的办法,通过亲子手工,让孩子从被动听读,到主动参与到英文阅读之中,产生对英文的兴趣和参与感。别总说外国孩子有语言环境咱没有,看看美国父母在阅读上多走心啊!如果我们也花这么多心思,我们的孩子也能达到那样的高度。
举个栗子,读《The Very Hungry Caterpillar》时,可以和宝贝一起做条简单的毛毛虫,像手偶一样,把绘本“演读”出来。
好玩的手指画,让孩子用手指感受色彩和艺术,和绘本里的主人公建立情感联系。
爱烘焙的妈妈,可以把孩子喜欢的绘本做成好吃的。(这个难度忒高,米粒妈还是算了)
读原版猪小妹绘本时,可以做四个简单的手偶(用纸就可以),猪爸爸、猪妈妈、佩佩和乔治,把好玩的猪小妹绘本演读出来吧!可以一人担任多角色哦!
下面这种,用普通硬纸涂色就可以做,人物下部剪两个孔,萌萌哒粉红猪就会跑会跳啦!
这种,用普通冰棍棍儿和硬纸就能做,要开假面舞会啦!这么好玩的英文,哪个孩子不喜欢呢!
剪贴画什么的也很萌!
最简单的手工,在bing.com之类搜索动画形象的名称+coloring,如“Peppa pig coloring”就可以下载、打印、给娃涂色啦!
歪果仁喜欢给娃脸绘,这是一只多么可爱的佩佩猪呀!
读苏斯博士的《Green eggs and ham》,可以做个绿色的蛋和火腿,一起玩书里的游戏哦!
读《If you give a mouse a cookie》,低龄宝贝可以玩数数游戏,数数小老鼠吃了几块饼干呢?
读《别让鸽子开巴士》,可以玩剪贴画:
可以做出好玩的纸偶,跟孩子一起玩书中故事的角色扮演:
这样的手工够简单吧?
还可以用快递硬纸箱给娃做个puppet theater(手偶剧院),让孩子小小年纪就尝试戏剧教育:
读《Chicka chicka boom boom》,可以跟孩子一起做剪贴画,和26个字母交朋友:
还可以做出绘本主题的美食:
还可以在冰箱上做出一棵树,用26个字母的磁铁来玩游戏吧!
米粒妈真是感慨,歪果仁在阅读上真走心啊!如果我们也花这么多心思,我们的孩子也能达到那样的高度。读关于星星的绘本(咱们上回团的猪小妹中就有两本哦),可以用棉花糖和意面做出星象图哦!
读《Go away big green monster》,做一只大绿怪吧!哈哈!
读原版的《Elephant & Piggie》,做一对小猪小象,把绘本故事扮演出来吧!
还有个特省事儿的办法,用家里的毛绒玩具代替吧!瞧我家米粒的小猪小象:
读《Pete the cat》,做只绘本主题的皮特猫吧!
看起来很惊艳,其实没多难,淘宝买点不同颜色的卡纸,一次性的纸盘子,彩笔,剪刀,胶水或订书器,夏天吃完冰棍留下的冰棍棍儿,拼起来就好啦!
读完《小蓝和小黄》,可以教给孩子颜色的变化和融合:
橡皮泥也可以玩起来哦:
读完《Five little monkeys》,可以跟孩子一起玩数猴子的游戏:
乐高也是很好的绘本手工玩法哦:
读《Little princess》小公主系列,可以给孩子做个简单的王冠,一件爸爸妈妈的白T恤,马上一个小公主就出来啦!
来一发苏斯博士手工灵感大汇总:
再来一发卡尔爷爷手工灵感大汇总:
读乐器相关的绘本,家里如果没有乐器,就试试就地取材吧!
读《Little miss sunshine》,做一个主人公阳光小美女:
读原版《帕丁顿熊》,给孩子一个触手可及的paddington:
读《The gruffalo》,做个萌萌哒咕噜牛吧!
别光说,外国孩子有语言环境咱们没有,看看人家父母对阅读是多么用心!这是字母认知环节,把E做成大象(Elephant):
把G做成长颈鹿(giraffe):
这样玩英文,哪个孩子还能不喜欢?
小蜗牛,妈妈陪你慢慢成长:
通过亲子手工,让孩子从被动听读,到主动参与到英文阅读之中,产生对英文的兴趣和参与感。美国儿童阅读激励表格为什么孩子喜欢玩电子游戏?因为有实时激励,随时对游戏行为给予奖励。阅读为什么不能像玩游戏那样激励呢?记得咱们团了近8000套的兰登分级读物吗,里面的贴纸,就是实时激励,每读完一本书,贴一张这本书的贴纸,贴了满满的一面,多有成就感!
很多书没有这种形式,咱们就自己做出来吧!打印出来的书签,每读一本书可以找妈妈打一个孔,两个娃的话,比比谁读得多吧!
这是贴在墙上的“tower of books”,每读一本英文绘本,贴一本书上去,多有成就感!
可以用书中人物,和孩子做出“I love reading”的书签来:
还有很多可以打印的“reading calendar”(阅读日历),完成了45分钟阅读才能在这天盖印章哦!完成一周/一个月之后,和宝贝一起庆祝一下吧!
苏斯博士版:
阅读奖励表,大家可以自己制作/直接打印:填完整是这样子哒:
美国绘本手工网站推荐米粒妈给大家推荐一些超赞的国外绘本手工类的网站:1、http://gluedtomycraftsblog.com/绘本手工灵感源泉2、http://craftypammy.com/直接下载打印的手工模板包
3、http://iheartcraftythings.com/包括绘本手工在内的各种亲子手工4、https://storysnug.com/activities绘本分龄推荐、绘本活动和手工
"也许你有有形的财富,整匣的珠宝、满库的黄金……但你绝不可能比我富有,因为我有个给我读书听的妈妈。"——美国诗人Strickland Gillilan
大家好,我是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英文启蒙、剁手推荐。微信给公众号:米粒妈爱分享(milima666)欢迎关注!么么哒!转账请简信。
【阅读这件事越早越好,但任何时候开始都不晚!100种爱上阅读的方法,总有一种适合你娃的】
《帮孩子爱上阅读的一百种方法》方法1 读书给TA听、坚持读书给TA听、不断读书给TA听,每天给TA读书。
《帮孩子爱上阅读的100种方法》方法2 建立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阅读...
本文来自互联网,作者—屋漏 第1节 著名语言学家Greg Thomson说的:“外语学习的原理是如此之复杂,以至于没有人能说清楚;但掌握语言的过程又是如此之简单,以至于不需要说清楚。”讨论语言学习的原理,是件非常复杂的事,在下当然也没把握能描述得很清楚。而且因为外语学习就连...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对于培养孩子的阅读能力,有很多不同的方法,每种方法的侧重点也不太一样。 【第1种方法】:读书给他们听、坚持读书给他们听、不断读书给他们听,每天读书给他们听。 【第2种方法】:建立属于孩子的家...
大家好,我是米粒妈。美国海归、原500强高管麻麻一枚,专注于科学育儿、亲子阅读、剁手推荐。欢迎关注!么么哒 从米粒一出生,我家都陆陆续续堆满了各种中文英文的童书,经验教训都很多!随手拿起每一本,几乎都有我和米粒的满满回忆。 刚开始启蒙的入门书 【方法论】这个阶段选书建议以儿...
【第1种方法】:读书给他们听、坚持读书给他们听、不断读书给他们听,每天读书给他们听。 【第35种方法】:让你的孩子拥有借书证。不管是学校的图书馆、社区的图书馆、大型的图书馆还是各种绘本馆,孩子拥有借书证是家长在心态上和行为上对孩子阅读的鼓励和肯定! 【第36种方法】:当孩子...
前言 本人在开发过程中经常被问到企业级证书打包发布方面的问题,我想很多iOS开发者手里都只有公司账号和个人账号这两种吧,毕竟企业证书的申请条件对于小公司而言太过苛刻(或者说根本不可能?貌似是需要公司规模达到500人..),然后有的朋友初次拿到客户提供的企业级账号就会遇到各种...
春天花开芬芳,一股正能量倾入胸怀,温润内心! 甘肃省兰州市大剧院隆重推出传统京剧改编的秦腔《锁麟囊》!
说实话,我脑海里的秦腔是靠“吼”的,震耳欲聋也听不懂唱的啥?从头到尾一个调调。不是排斥此剧种,只是无法欣赏到本真...
本书以游记的形式,横跨大半个中国,由莺飞草长的江南直指天高云淡的青海;更横亘古今,携友同行,将唐宋的历史文化拟作一副瑰丽盛大的画卷,在我们眼前徐徐展开来。 在众多行文中,余独爱《卷起千堆雪》一文。想必大家看过文题便知了其缘由。是的,此题源自东坡先生《念奴娇.赤壁怀古》一词:...
獨坐觀花雨,香塵散已希。 不覺身起處,松葉染白衣。许多家长认为向幼儿或学龄前儿童传授价值观为时过早,但这是一个误解。美国《父母》杂志总结了在孩子五岁前美国父母会传授他们的5大价值观,以及他们总结的一些传授“秘笈”。各位爸妈不妨对照一下,看看你的孩子是否需要这些价值观?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就抓紧时间传授给他们吧。
壹Love(爱)各位爸妈要把对生活和身边人的爱展示出来,让你的孩子看到。当孩子们在身边时,拥抱另一半,或者和孩子谈谈你对家中长辈、某个亲戚或身边朋友的喜爱和感激。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表达你对他的喜爱,而且这样的表达要注意持续性。跟孩子表达爱的方式有很多种,比如拥抱、亲吻和说晚安,父母们也可以花些小心思,让你的表达方式与众不同,比如在他的午餐盒里放一张便签,或者在浴室的镜子上画一颗心,当他刷牙时他会看到它。Professor可以保证,你对孩子说的“我爱你”越多,你的孩子就越会说“我爱你”。你给越多的拥抱和亲吻,你的家越会充满爱。当我们的孩子可以自由地向父母表达爱意的时候,父母灌输给他们价值就产生了重要意义。
贰Justice(正义)一位美国父亲分享他在一次家庭聚会上的经历,他4岁的女儿与表哥一起用积木搭建城堡。突然间,女儿推到了表哥的城堡。这位父亲目睹了这一幕,并命令女儿道歉。然后,这位父亲把女儿拉到一边,问道:“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推倒他的城堡吗?”女儿告诉他,她生气了,因为表哥的城堡比她大。这位爸爸告诉她,虽然这不能成为她摧毁表哥城堡的理由,但是他能理解她的感受。这位父亲尝试理解女儿感受的做法很赞,但这还不够。为了帮助孩子内化一种真正的正义感,父母需要鼓励他们采取一些行动来纠正错误。例如,这位父亲可以建议女儿帮助表哥重建他的城堡,或者给他带来一些饼干作为道歉补偿。通过鼓励孩子做出这样的举动,你强调了公平对待人的重要性,这将更好地帮助孩子处理同辈群体关系。
叁Honesty(诚实)鼓励孩子诚实的最好方法就是父母以身作则。孩子们乐于模仿和学习父母,因此家长们要尽量避免任何形式的欺骗,即使是看似无害的欺骗。例如,不要和孩子说“下午不要告诉爸爸,我们一起吃了冰激凌”,要让孩子听到你对其他人的诚实。另一种提升诚信价值的方法:如果你的孩子对你撒谎,不要反应过度。相反,帮助她找到一种说出真相的方法。一天下午,一位美国妈妈走进房间时,看到大盆栽的几根树枝被折断。当她要求4岁儿子解释的时候,儿子把责任都推给了家里的狗狗。这位妈妈没有揭穿孩子的谎言,她对孩子说:“我保证我不会嚷嚷,想一会儿,然后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过了一会,孩子承认了自己的错误。最终,儿子被要求帮妈妈一起清理打扫房间,并且被罚那天下午不允许看电视。除了惩罚,这位妈妈对儿子的诚实也表示了感激。这样做,她教给孩子一个重要的教训:即使诚实并不总是轻松或舒适,但是如果你说实话,你和其他人总是感觉更好。
肆Consideration(为他人考虑)每次去超市购物,3岁和4岁的女儿总是要这要那,或者打架,这让她们的母亲Ann很头疼。一天,Ann问两个女儿,如何能在逛超市时有一个更好的体验?4岁的女儿建议从家里带点零食,这样她们就不会总想要零食。3岁的女儿说,她会自己默默地唱歌,这样她会感到高兴。下一次去超市购物时,女孩们想起了她们的承诺,这一次的购物之旅明显很顺利。当离开店铺时,4岁的女儿问道:“妈妈,你现在感觉还好吗?”Ann向她保证说,她感觉很好。锻炼孩子为他人考虑真的很重要。随着时间的推移,即使是年幼的孩子也会看到,恰当的言行会让别人微笑或感觉好一些,而当她对别人友好时,别人也会回馈友好,她们自然就养成了为他人考虑的习惯。
伍Determination(决心)决心是一个值得从小就培养孩子的价值观。最简单的方法是避免过度的赞扬,并以温和,支持的方式向孩子提供诚实的反馈。比如,孩子在练习钢琴,家长可以对她说:“你这遍弹的曲子不如上一遍好,你尽全力去演奏了吗?”。另一个帮助孩子发展决心的有效方法就是鼓励他们做一些不容易的事情,并赞扬他们的主动性。比如,如果你的儿子害羞,就鼓励他接近操场上的孩子,即使这让他感到紧张和害怕。当他们设法困难的事情时,父母不要吝惜自己的赞赏,当孩子受到父母认可时,他们会更加坚定不移地尝试挑战。
在教育孩子成为优秀的人的时候,我们都应该努力去引导孩子正确的价值观与道德观。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来说非常重要,正确的价值观可以让孩子少走歪路,父母给孩子树立价值观首先要做到以身作则。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一键安装官方客户端
重大事件及时推送 阅读更流畅
http://dingyue.nosdn.127.net/Vi8L1IIWHCUPWtFVcqfsTscpw01JekiWVwoeXUDL5qU1=0.jpeg美国父母如何惩罚孩子 不打不骂效果更好?
[摘要]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被别人知道了,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在美国,严重的打骂孩子都属于违法。你一怒之下扇了孩子一巴掌或者狠打了孩子一通屁股被别人知道了,你就有可能在第二天失去了对孩子的监护权,孩子会被送到福利院收养,而你也可能会因虐童罪而被送进监狱。甚至你的孩子如果在幼儿园随口说了一句“昨天我爸爸打我了”之类的话,警察也会马上找上门来。在广州的小巷里常常见到的父母拿着鸡毛扫打孩子的现象,在美国的公共场合是不可能见到的。中国有两句老话叫“棍棒之下出孝子”和“不打不成器”,似乎教育手段上离不开“打”字。的确,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会有各种各样让父母气愤难耐甚至束手无策的时候。教育孩子需要奖励与惩罚手段并行,惩罚也是教育过程中让孩子认识错误必须的一种手段。那在不能打孩子的美国,父母们是用什么手段进行惩罚教育的?在这几年接触了很多美国家长和他们的教育方式,我总结了他们的惩罚方法,可以简单归结为以下两点:“Time Out”和“Time Limit”,也就是“独处”和“限时”。我这翻译可能不够传神,且看我来分析一下这两种惩罚手段。有一段时间我经常带宽宽到好友梅丽莎家里玩,梅丽莎有三个孩子,分别是4岁、两岁半和一岁。两岁半的女儿汉娜正处于第一阶段的叛逆期,在美国被称为“TerribleTwo”(“糟糕的两岁”),常常会大发脾气乱扔东西,或者在争抢玩具时咬人。有一次大家一起玩的时候,汉娜把要过来一起玩的妹妹推到了,还狠狠地在妹妹的手臂上咬了一口,妹妹痛得哇哇大哭。梅丽莎闻讯从厨房出来,一看汉娜咬了妹妹,二话没说把她抱起来,把她放到楼梯上去并说:“You need to time out!”(你得独处了/你不能再玩了)。汉娜在楼梯上坐着,也哇哇大哭。其实她可以自己下来继续玩,但她并没有那样做,而是一直坐在那里哭,而梅丽莎则继续在厨房忙碌,并没有理会大哭的汉娜。哭了约十分钟,汉娜终于不哭了,这时候梅丽莎才走过来,问汉娜知不知道自己什么事做错了,汉娜点点头说不应该咬妹妹,梅丽莎表扬她勇于承认错误,然后给她讲了一通道理,便把她从楼梯上抱下来亲吻了一下,汉娜便又欢天喜地地跟妹妹玩去了。邻居家有一个10岁的男孩凯德,长得不但俊俏,且彬彬有礼十分懂事,对比他小的孩子也十分照顾,常常牵着宽宽的手带着宽宽玩。有时凯德想把宽宽抱起来,他会先跑过来问我是否允许他抱宽宽,征得我的同意后才去抱宽宽玩各种游戏。我非常喜欢凯德,一直想知道他的父母是如何把他教育得这么好的。有一次去小区游泳池游泳,刚好凯德的父母也在,我向凯德的妈妈征询她是如何培养凯德的,她说她对孩子向来是说一不二。其时正好凯德在与朋友玩水,兴奋起来他直接就从不允许跳水的区域往水里插进去。凯德的妈妈看见了,提醒了他一句,结果没几分钟凯德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凯德的妈妈把脸一黑,让凯德马上上岸来。凯德上岸后,妈妈指着旁边的一棵树,要求他坐在树下10分钟不允许再到水里去。凯德虽有不快,但也乖乖地坐在树下,等10分钟过去后,妈妈才允许他重新到水里去,且凯德也从此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了。在小区的儿童游乐场常有这样的现象,孩子们常常会玩得很高兴,该到回家的时间了也不愿意回家,无论家长怎样催促也不肯离开。美国妈妈大多不会不断地唠叨催促,而是直接跟孩子们说:“孩子们,再玩五分钟就回家!”通常这时孩子们会赶紧找自己喜欢的项目玩,五分钟过后,妈妈一声令下,大家便都乖乖跟着回家了。我开始觉得很惊讶想知道这些妈妈是如何做到让孩子这么听话的,因为有时我让宽宽回家,他也会要求继续玩而不愿意离开。后来我也会跟宽宽商量说“再玩5分钟就回家好吗?”宽宽没有时间观念,通常会满口答应。但等5分钟过后,他就会耍赖说“还要玩”。我想要让孩子说话算数首先得自己说话算数,于是不管他如何哭闹扯着他就走,即便他乱踢乱蹬哭成泪人也不理会。结果就这样两三次后,以后我每次给宽宽做什么事情限时,如洗澡玩水限时,该去睡觉限时等,他都会乖乖地在我限定的时间内完成,并从此不再用哭闹跟我对抗了。玩是孩子最热爱的事,剥夺玩的权利来作为惩罚手段,的确能起到很好的效果,孩子下次也容易吸取教训。但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因为孩子总是会跟大人对抗的,且孩子总是很会察言观色,如果他一直哭闹家长就心软下来,或者嫌烦而满足孩子的要求,又或者因为孩子不理会自己的斥责而作罢,破坏了自己订立的规则,那孩子下次遇事就会用同样的手段来对付家长。要有效做到“Time out”和“Time Limit”,必须要从婴儿期做起。美国很多妈妈一人撑起照顾孩子和家务事的重任,很多家庭还常常是有几个孩子,但看起来美国妈妈似乎带孩子比中国人更轻松:把孩子往玩具房一放,便可以安心做家务;把孩子往床上一放,孩子便乖乖睡到大天亮;把孩子往高椅上一放,孩子便乖乖自己吃饭……有很多中国妈妈常常感叹家里几代同堂五六个大人照顾一个孩子却都会累趴下,晚上需要抱着摇着睡觉,出门需要轮流抱着,吃饭需要追着喂,做作业需要陪着做……这种差别就在于孩子从小规则的制定与执行力度是否强硬。有一个朋友的儿子沉迷于网络游戏,常常一玩起来几小时都不停歇,父母常常为此而骂骂咧咧孩子却当做耳边风。有一次我到他们家作客,他的儿子对客人视若无睹,所有精力都集中在电脑屏幕上。他的妈妈说:“你已经玩了很久了,再玩15分钟不要玩了。”孩子没吭声。15分钟过去后,妈妈并没有任何说法,几乎是把这事给忘了。等到差不多又过去了30分钟,妈妈做好饭端出来,看孩子还在玩游戏,她开始大喊:“你这眼睛还想不想要啊,都玩一上午了!快来吃饭啦!”孩子还是没有反应,妈妈端了一碗汤放到儿子的电脑桌旁,说:“喝掉!”然后开始向书房里的爸爸吼叫:“你就不能管管你这儿子,都玩一上午了!”爸爸应声出来,摸着儿子的头说:“不玩啦,吃完饭我们去游乐场玩怎样?”儿子闻说,哦了一声咕噜噜把汤喝掉,眼睛仍然死死盯着电脑屏幕,然后又赶命似地玩了几分钟,才不情愿地跑到餐桌上来吃饭。这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可以看出其母亲从小并没有为儿子订立一些规则,或者是自己没有按照订立的规则严格执行,致使孩子钻了空子。其父亲则是没有采取任何惩罚手段,而只是以满足孩子其它的愿望来中止孩子的一些错误行为,这样反而容易导致孩子霸道无礼,只会一味放纵自己并认为父母为他所做的一切都理所当然。纵观美国妈妈带孩子,的确有很多科学的方法。总的来说是她们比我们更狠心。有时我们逛超市,会看见一些妈妈在专心为自己挑衣服,而一两个月大的宝宝却在篮子里哭个不停,妈妈就好像没听见一样。那时候想不明白为什么孩子哭了这些妈妈不去抱。后来才知道这就是美国妈妈称之为“哭就放下随便哭,笑就抱起陪他玩”的道理,其实也是对婴儿哭闹“Time Out”的一种惩罚方法。如很多美国夫妻为了不影响夫妻生活,孩子三四个月大便让孩子单独睡一个房间并让孩子睡整觉。如果你问她们是如何做到的,孩子那么小不会哭着要喝奶吗?她们会说,婴儿哭是对肺部呼吸的锻炼,只要控制不哭超过45分钟就不会有问题,而宝宝通常哭15分钟左右就会自动睡着了,下次她知道哭也不会有人来抱就不会再哭了,而是会一放到床上便乖乖睡觉。也因为知道晚上不会有奶喝,白天自然会多喝奶。而其它方面,如吃饭问题,美国妈妈通常是安排宝宝坐到高椅上吃饭,孩子爱吃就吃,不爱吃就算。只要离开高椅,便不会再给孩子吃了。这样便养成了孩子坐在高椅上吃饭的习惯,如果不乖乖坐在高椅上,那就没得吃要饿肚子了。孩子尝过饿肚子的苦,自然便会乖乖在规定的地方吃饭了。而等到孩子能自己吃饭时,美国妈妈通常也不喂了,随便孩子自己吃,很多孩子刚开始自己吃饭都会吃得一塌糊涂,妈妈们也无所谓,只要他们能自己动手吃就好了,再加以一些如何用勺子叉子之类的引导,慢慢地孩子便能掌握吃饭技巧,一两岁便能自己吃饭不需要家长喂了。中国人总是很重视孩子吃的问题,担心孩子吃不多吃不饱长得不够好,所以孩子不想吃了还要追着喂,或者吐出来了还要塞回去,其实这样反而容易造成孩子厌食。其实孩子饿了自然便会吃,孩子不想吃的时候表明他还不饿,强迫孩子吃只会有反作用。这就是为什么中国宝宝通常婴幼儿时期很多都比美国宝宝长得胖长得壮,但从五六岁开始,中国孩子就长不过美国孩子了。这虽然跟食物类型不同有关,中国人给宝宝吃大量淀粉类食物如米饭面条容易肥胖,而美国人给宝宝吃大量奶制品以长高长壮,同时也有跟饮食习惯有关。很多中国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吃饭习惯,到四五岁便开始厌食偏食,而美国孩子则因为养成了好的习惯,到四五岁时开始胃口大开成为杂食动物。因此,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比多长几斤肉还是要重要得多。其它方面都是同样道理,为了让孩子学会自己玩不像胶水一样粘着妈妈,就得把孩子关在玩具房里哭上几次。为了让孩子学会独立睡觉,就得把孩子关到房间里哭几次。正如孩子上幼儿园必定会有一个哭的过程,哭过几次后他便知道了放学后妈妈会来接,同时也会被幼儿园的游戏吸引,从此也就不会再哭了,且会爱上幼儿园天天嚷嚷着去。而如果刚开始几天看着孩子哭得那么惨而不忍心,从此不让孩子上幼儿园了,那孩子便永远学不会独立自主,永远对父母依赖并无法长大。“Time out”和“Time Limit”其实也就是一个狠心的训练总结,只要够狠心,孩子没有培养不好的。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相关阅读:
相关搜索: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了
腾讯教育官方微信
扫描左侧二维码或添加qq_edu
总有一种力量推动教育前行
校园好时光
扫描左侧二维码添加“小园同学”
交朋友长知识收礼物
[责任编辑:judycai]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
日语中"你好"的发音是?
课程提供:
恭喜您,答对了!看一下您是不是和老师们的思路一样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很遗憾,答案错误。赶快看看正确答案和思路是怎么样的吧
每位回答正确的答题者,都将进入本期抽奖池。每期抽取1名幸运答题者,奖励10Q币。
上期答题获奖者:QQ
答对啦,看看老师的思路吧!
有问有答&&美国爸妈如何看待孩子玩电脑游戏?
| 这才是美国 |
用亲历告诉你一个真实的美国
作者:Helen,定居达拉斯,美国某知名媒体记者。
家里“老虎”对儿子关心满满,有求必应,记得在儿子前年生日时,给他买了手提电脑;去年生日时,买了一个品牌篮球;圣诞节时给儿子买了电视游戏机软件,电脑加电视,两套“游戏班子”让儿子“沉迷”于玩乐中。
这还不算完,为了得到一个Ipad, 儿子自己自创统计表格,表现好时,在左侧画杠,表现差时在右侧画杠,到3月底总结出,如果表现好的左侧杠数超过右侧杠数50%, Daddy 就同意为儿子买一个Ipad 。
这要变成“三套游戏班子”,我将会“深恶痛绝”,面对管孩子,什么“渔舟唱晚”,什么“烟花三月”这些早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为此向“老虎”质问:“你们美国人为什么总是纵容孩子玩游戏”?“老虎”一脸的疑惑:“why not”?
其实在美国,孩子们从三、四岁就开始使用计算机,一般家庭已经考虑给孩子买简易的“小电脑”,游戏是计算机的主要用途,小孩子在触摸屏前,感受变化,孩子们喜欢这种自我参与的喜悦。
渐渐地他们学会了安静、学会了游戏思维、通过动物、童话故事引发了他们极大的兴趣,见过亲戚家的一个电脑游戏,选择一个动物,将有一个嗲嗲的童声为这个动物唱儿歌。
此外还可以在“电脑”上涂鸦--------学习电脑作画,看卡通片、看图片、听音乐。是一种学习引导型的现代工具。很多的5、6岁的孩童,将Ipad 玩得比成人都“灵活”。
据报道称,如果孩子们经常在电脑上玩暴力游戏,他的性格将会暴躁;如果在电脑上经常玩社会内容的游戏,则会更加乐于助人,提高情商;赏心悦目的画面,很容易培养他们的审美。
也许十几年前在国内,还没有这样的理念,“关闭”和“压抑管教”太久,一旦孩子在叛逆期的思想闸门打开后,就会不分好坏地、不分选择地沉迷于电脑游戏,叛逆期的孩子,家长说少了没用,说多了逆反,于是出现了太多的、不回家的“网吧少年”。这些负面的案例出来后,我们作为家长就会很谨慎。
我们有时思维不由自主地强调电脑的使用和学习功能,公司办公:无纸化办公,电脑一网打尽;个人练习打字、尤其是网上写一些所谓的文章,写一些公司文案;查询学科相关的知识,比如google 什么信息;
社交联系工具,比如发邮件;QQ 或者脸书的沟通;在电脑上处理各种作业,比如修个照片,修个视频,发送什么通知,还有就是随心所欲,不受时间控制地看新闻-------这些成人的“玩法”,对于孩童和小学生来说,未免太枯燥,难度也过高。
难怪前段时间看到的一部学中文教材,将课程和作业变成电脑软件,孩子们不但不认为这是枯燥的,相反这是好玩的游戏,在玩乐中学习了中文和完成作业,深受孩子们喜欢。
家里“老虎”带着胜利者的自信微笑,沉着稳健地“搬出”英文报纸,让我看看:孩子们玩计算机的游戏,不仅仅是玩,而是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宇宙空间、星球大战、太空科普;通过玩电子游戏,熟悉计算机的各个操作。
到了中学,基本就是不看键盘的“盲打”,如果不从小练习,将会跟不上计算机课(这是事实,很多私立学校,计算机都是“盲打”)如果孩子们喜欢建筑设计,现在就需要在电脑上练习思维和结构,培养兴趣,告诉他们,电脑是包容所有知识的好老师。
媒体上教育专栏的正面引导,让我想想,也对,儿子的每年全州数学题库,就是在电脑上输入密码进行的。将成绩作为积分,之后由孩子们自主支配这些积分将个人空间打理得与众不同,看来美国关于孩子们在电脑使用方面,真是用心良苦。
这次关于孩子教育和“老虎”过招,当然我也不算完全输,凡事皆有度,得先看完了书上的内容,写完作业,再去玩电脑。
于是这个周日的晚上,“老虎”和儿子一起坐在地毯上,继续“电脑星球大战”。
了解更多真实美国请关注我们公众号长按下面二维码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100位美籍华人的亲历亲记,林达、刘瑜、许知远推荐
100位美籍华人的亲历亲记,林达、刘瑜、许知远推荐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为什么美国禁止青少年玩电脑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