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能穿戴设备设计有哪些分类

2016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图)_中国产业信息网
欢迎来到中国产业信息网||||
2016年我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发展分析(图)
& & 智能可穿戴终端是指可直接穿在身上或整合到衣服、配件中,且可以通过软件支持和云端进行数据交互的设备。其思想和雏形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70-80年代有概念设备推出,2012年智能手表等可穿戴终端开始爆发,2013年下半年进入产品密集发布期。相关报告:智研咨询发布的《中国智能可穿戴设备行业市场分析及&十三五&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 & & 近两年可穿戴终端的快速发展得益于多种因素的推动,是技术、产业、用户需求共振的结果。从技术角度看,多个穿戴技术逐渐成熟,元器件、操作系统、开发平台都得到较快发展。从市场角度看,互联网巨头跨界进入可穿戴领域,并成为市场主要推动者,其中谷歌2012年发布的Google Glass第一次掀起可穿戴热潮。百度、苹果、360等随后进入,举措频繁,苹果即将推出的iWatch或成引爆点。用户对可穿戴认知度大幅提高,运动和健康类穿戴终端最受关注。& & 当前可穿戴终端多以手机辅助设备出现,其中以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最为常见,三者将占据2014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的70%以上。智能手环普及程度最高,功能简单;智能手表平台和方案众多,功能多样;智能眼镜技术门槛高,实现的功能也最为复杂。
可穿戴终端 功能 代表产品
智能手环 健身计步+睡眠监测+震动唤醒,少数具备心率测量、来电提醒等 Jawbone & UP 24、Fitbit Flex、咕咚手环、小米手环等
智能手表 手机辅助类 信息查看、事件提醒、电话接听、运动健康等 三星Galaxy & Gear2、Pebble等
独立终端类 独立通话、精准定位、独立云端交互、数据业务等 OmateTrueSmart、联通的儿童定位手表等
智能眼镜 实时摄像、同步双屏、地图导航、虚拟现实以及红外线医学等 Google & Glass、Oculus Rift、Docomo智能眼镜等 & &&现有的可穿戴终端形态和主要功能是由产业链各环节的发展阶段决定的,出现的问题也多是由于产业链中的技术瓶颈和硬件不成熟引起的。产业链中手环、手表的方案已经较为多样且完整,智能眼镜的方案刚刚起步,其它穿戴终端尚在各自寻求解决方案。& &&可穿戴终端产业链都有哪些?& &&可穿戴终端产业链涉及环节较多,从产业分工维度看可分为上游关键器件、中游交互解决方案、下游产品服务三个环节。上游关键器件环节,包括芯片、传感器、柔性元件、屏幕、电池等,且大多有低功耗版本;中游交互解决方案提供环节,包括语音识别、眼球识别及图像识别等技术;下游环节主要为成品、服务和渠道。操作系统和应用提供贯穿产业链上下游。& &&1.硬件& &&主芯片及平台& &&可穿戴主芯片分为MCU和AP(应用处理器)两种,手环多采用MCU,手表多数采用AP,少数采用高性能MCU。MCU按性能从低到高分有Cortex-M0到Cortex-M4,且ARM后续还推出较Cortex-M0更低功耗更高性能的Cortex-M0+。AP多延用手机芯片,如高通骁龙芯片及MTK6532等,但也有针对可穿戴终端定制的芯片,如君正的JZ4775、MTK的Aster SoC等。常见可穿戴终端所使用的主芯片如下所示:
芯片类型 型号 代表产品
MCU STM32 Pebble、Fitbit & Flex、三星Galaxy Gear2、Oculus Rift、咕咚手环
EFM32 Misfit & Shine、ZTE Grand Watch、Magellan Echo
Dialog & DA1458 小米手环
AP JZ4775 Geak & Watch、Z Watch、土曼手表
MTK6253 G10、TW810、AK11(均为独立设备,可插SIM卡)
高通骁龙400 LG & G Watch、Gear Live、MOTO360
TI & OMAP4430 谷歌眼镜 & &&随着产业链的逐渐成熟,基于可穿戴芯片的平台解决方案也陆续出现,Intel基于Quark推出平台edison,MTK基于Aster SoC推出平台LinkIt,北京君正基于JZ4775推出平台Newton,飞思卡尔基于i.MX.6芯片推出WaRP等。现有平台方案多基于AP,集成主芯片、传感器、连接芯片、存储、接口等。国内Newton平台于4月商用,延续之前多个穿戴设备使用君正CPU的优势,第一批Newton平台已售罄。& &&Newton平台集成了主芯片、显示屏、Flash、LPDDR、WIFI/Bluetooth/ NFC/FM四合一连接芯片、3轴陀螺仪、3轴加速度计、3轴磁力计、压力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心电传感器等设备,尺寸为38 x 22 x 3mm,小于SD卡。类似Newton,可穿戴平台多面向智能手表提供整套方案,主打低功耗,帮助可穿戴厂商基于该平台快速开发自己的定制产品,有效降低可穿戴进入门槛。& &&MEMS传感器& &&传感器是可穿戴设备感知外部环境的窗口,也是产品功能差异化的重要硬件。因微型化、低成本、高精度等优势,可穿戴终端均采用MEMS传感器。Bosch、ST领跑该市场,InvenSense的多轴传感器和陀螺仪仅次于ST。目前可穿戴终端中使用的传感器主要有3类,包括交互感知类、生理参数检测类及环境感知类。& &&交互感知类如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在可穿戴终端中最为常见,尤其是主打运动功能的穿戴终端。相比传统单轴传感器,多轴传感器体积小,功能集中,更适合可穿戴,如三星Galaxy Gear中使用的就是6轴传感器。& &&生理参数检测类传感器包括心率、血氧、血压传感器等,受限于体积和技术,在可穿戴终端中应用的仅有心率传感器,其主要供应商有ADI(光照式)和神念(电极式)两种。多数心率传感器要求在静止状态下测试,仅飞利浦技术支持的mio-Alpha手表可实现运动状态下较为精准的测量。& &&环境感知类传感器包括温湿度、紫外线、气压传感器等,供应商多而散。由于环境感知类传感器体积较大,搭载这类传感器的可穿戴终端较少,但厂商已逐步加大这方面的投入。& &&传感器只是硬件基础,数据的精确测量还需依赖算法。算法的获取一般通过自主研发或第三方授权获得,第三方有SPI, Hillcrest Labs等。& &&电池& &&可穿戴终端的电池分为两类,一类是传统纽扣电池,需定期更换,不可充电,成本较低,一些手环产品会采用,如Misfit Shine和Magellan echo,极低的功耗设计可以使更换周期保持在半年到一年;另一类是可充电锂电池,需要外配充电线、充电座,成本较高,大多数可穿戴终端均采用这种电池,充电周期虽不尽相同,但最长待机时间也仅为月余,并不理想。& &&可穿戴终端体积较小,受限于空间,智能手环电池电量约为50-150mAH(电池空间小于1cm*2cm),智能手表约为200-500mAH(电池空间小于2cm*3cm),这也是导致可穿戴终端待机时间短的根本原因。& &&柔性元件及屏幕& &&柔性元件包括柔性电路、柔性屏和柔性电池,手机终端的柔性需求使柔性技术在这两年得到明显进步,贴身穿戴等特点决定可穿戴比手机更需要柔性元件。柔性电路现已使用在手机、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并开始切入可穿戴终端领域。三星已推出搭载弯曲屏的Galaxy Gear智能手表,LG也加大柔性屏投入,欲进军可穿戴。技术上石墨烯柔性屏幕获突破,未来会更好地适配可穿戴终端。柔性电池方面,三星SDI发布可弯曲电池,一次充电可待机5天,台湾辉能研发超薄柔性电池,厚度仅有 0.33mm,今年晚些时候上市。& &&智能手表多具备显示屏。由于低功耗是可穿戴设备上屏幕的根本需求,因此黑白屏是首选,但屏幕仍是耗电大户。传统的LCD屏幕技术成熟,价格便宜,但功耗较高。典型的低功耗屏幕包括夏普Memory LCD、Eink墨水屏、高通Mirasol和OLED:夏普Memory LCD是黑白屏,典型代表产品有Pebble手表和盛大手表;Eink墨水屏柔性可弯曲,支持16灰阶显示,技术较成熟,但夜视效果一般,代表产品有土曼手表;高通Mirasol可彩色显示,分辨率较高,由于无需背光功耗极低,仅高通手表toq采用;OLED主要供应商是三星和LG,色彩较鲜艳,代表产品为三星Galaxy Gear和Gear 2。& &&连接技术& &&可穿戴终端中应用最广泛的连接技术是低功耗蓝牙与WiFi。& &&低功耗蓝牙(BLE)由于其低功耗在可穿戴终端,如手环、手表中应用广泛,目前主要供应商是Nordic和TI,而博通和Dialog则推出了蓝牙SoC方案。但蓝牙连接的弊端也同样突出,传输速率有限、传输距离短、且不能主动联网。& &&WiFi具备主动联网、距离远,传输速率快等优点,但由于功耗较高,手环产品很少采用,TI推低功耗SimpleLink Wi-Fi,宣称相比原有方案功耗降低一半以上,商用后可能替代部分低功耗蓝牙终端。& &&硬件整体方案& &&可穿戴设备硬件方案可分为两大类,对应低功耗简单功能和高功耗复杂功能。低功耗终端采用MCU为内核,运行实时操作系统(RTOS)或厂商自定义裁剪的操作系统,功能单一、功耗较低,且可能需要依附智能手机使用;高功耗复杂功能的可穿戴终端采用应用处理器(AP),运行裁剪版Android或Linux,内容较为丰富,可单独使用,但功耗和价格均较高,高通、ARM、阿里等公司看好第二类方案。& &&两大类方案具体可分为三种:MCU+Sensor+BT、AP+Sensor+BT/WiFi+Screen、AP+Sensor+BT/WiFi+Screen+移动通信模块。
方案 代表产品 功能 主要处理器厂商
MCU+Sensor+BT Jawbone & Up、Fitbit Flex、咕咚智能手环、 Boom & Band健康手环 信息采集、传输、提醒等功能 ST、TI、Silicon & Lab、Freescale、Atmel、EFM、Intel、Quark、新唐、盛群等
AP+Sensor+BT/WiFi+Screen & Pebble、智器Watch 果壳、土曼等 信息采集、传输、显示;应用软件,手机配件 君正、瑞智、Intel & Quark
AP+Sensor+BT/WiFi+Screen+GSM模块 映趣inWatch、众多山寨白牌手表手机 信息采集、传输、显示;APP,接打电话 联发科、中兴物联 & &&2 软件& &&交互方式& &&软件交互方式上,点按、触摸等传统的交互方式在小屏幕甚至无屏幕的可穿戴设备上并不适用。使用语音、眼球、图像等识别交互方式,可以解放双手,给用户更好的体验。其中语音识别已较为常见,后两者技术尚不成熟。& &&语音识别准确率可达到近9成,且本土厂商更有优势,国内主要公司有科大讯飞和云知声。眼球识别利用算法检测眼球位置,已有的应用为三星S4/S5的智能暂停和智能滚动,但体验一般,技术发展的空间仍然很大。图像识别的主要应用场景在智能眼镜上,Google Glass可拍下周边,然后进行图像搜索便可检测出用户所在位置,还可进一步提供周边公用设施和场所的信息,但技术成熟度仍然不足。& &&操作系统& &&可穿戴设备仍在发展初期,各厂商均希望打造自己的生态系统,包括定制OS与UI、提供API、发展开发者社区等。可穿戴终端搭载的操作系统可分为RTOS、裁剪Android、Tizen以及iWatch可能搭载的iOS,现阶段RTOS的应用最广泛。& &&实时操作系统RTOS的优点是消耗系统资源少、耗电量小,缺点是功能和软件相对固定,功能扩展较复杂,因此一般手环和简单手表类使用较多,如Jawbone UP、Nike+ FuelBand、Pebble等。& &&裁剪Android是指将智能手机操作系统Android经裁剪优化后,适配到穿戴式产品中。其优势在于可延续手机操作系统的优势,提供丰富的API,发布SDK可用于构建穿戴式App,同时提供应用市场、支持第三方应用下载安装,可实现穿戴设备将与智能手机无缝协同。Google推出的Android Wear规范了裁剪版Android,并推出首批官方应用,现已有Samsung Gear Live、LG G watch和Moto360支持。& &&Tizen是三星主推的操作系统,并在Galaxy Gear fit和Galaxy Gear2上搭载,宣称比Android更省电。但三星最新智能手表Gear Live弃Tizen用回Android Wear,Tizen的生态系统完善程度难以与Android匹敌,前景很不明朗。& &&从趋势上看,未来一段时间,功能简单的可穿戴终端如手环类仍会采用RTOS,功能较复杂的可穿戴终端如手表、眼镜类会较多采用Android Wear,iOS只有苹果的可穿戴设备搭载。& &&当前可穿戴终端面临什么问题?& &&受限于产业链的不成熟和技术瓶颈,现有的可穿戴终端仍有很多急需解决的短板,主要包括技术瓶颈、产品体验和安全隐私三大问题。& &&技术瓶颈:功耗和数据精度问题& &&可穿戴终端袖珍的外形决定了较小的电池体积,使功耗成为可穿戴最关键的瓶颈问题。由于电池微型化与高容量技术仍然欠缺,锂电池仍是主流,其它新的电池技术难以在短时间内大规模商用,降低系统整体功耗,延长充电周期成为厂商主流做法。& &&传感器硬件本身和搭载算法的不成熟使现有可穿戴终端的测量数据难以精准,尤其是人体生理数据监测,目前尚无可穿戴设备通过医学认证,这使得可穿戴终端仅具备健康参考意义。& &&产品体验:用户粘度低,缺乏用户痛点需求& &&亮点不足,和传统智能设备差距小,可穿戴终端更多停留在&玩具&状态。严重的同质化,且缺乏抓住用户痛点需求的功能,导致用户粘性不足;而过高的售价和体验不成正比,功能价格没有得到平衡。同时外观设计乏善可陈,很难吸引用户的眼球。& &&安全隐私:数据泄露问题引发关注& &&一方面,可穿戴终端由于其本身的定位和特点,可随时获取用户数据;另一方面,可穿戴终端形态和实现方式多为厂商自由定义,市场处于较为纷乱的时期,不利于用户的隐私和数据保护。谷歌眼镜安全漏洞的出现,引发了整个行业的关注,德国莱茵TUV于今年7月推出全球首个可穿戴认证标准,国内也已成立可穿戴计算产业联盟及可穿戴设备委员会,意欲建立规范。& &&未来的可穿戴终端会怎样?& &&市场规模预测:谨慎乐观& &&由于对可穿戴终端技术瓶颈解决周期的判断不一,业内对未来几年可穿戴终端的出货量预测差异较大,但对市场前景表示乐观。ABI2013年预测2014年全球运动追踪类可穿戴终端出货量将达4200万,实际上,2014年Q1全球运动追踪类可穿戴终端出货量仅为235万,显示之前的预测过于乐观,ABI已将全年出货预测改为1000万。& &&我们判断,加上健康、可穿戴摄像头等其它可穿戴终端,2014年全球可穿戴终端出货量预计将达2000万台左右,是万出货量的两倍以上,总体上可穿戴终端仍处于成长初期。市场仍在等待趋势引领者推出爆品,改变当前概念炒作有余而缺乏有竞争力产品的尴尬局面。& &&可穿戴终端,细分化、整合化、独立化& &&可穿戴终端的理想形态应该是尺寸迷你、携带轻巧、使用贴身,真正&可穿戴&,解决用户的实际需求且不被感知。未来的可穿戴终端应具有更自然的交互方式,更精确的数据信息,实时在线连接,与云端实时交互。& &&相比满足大众市场普遍性需求的通用可穿戴终端,我们更看好面向细分群体的专用型可穿戴终端,他们有更为明确的目标客户的痛点需求,比如医疗、教育等行业市场。目前可穿戴终端功能单一,种类繁多,未来随着关键器件技术瓶颈逐步攻克,单个可穿戴终端可解决多个需求,碎片化的可穿戴终端有望得以整合。& &&在功耗等问题得到解决的前提下,搭载移动通信模块的独立可穿戴设备种类将日趋丰富,满足实时精准定位、独立通信等需求,逐步脱离对手机的依赖。在跑步、攀爬等不便携带手机的场景中,独立可穿戴终端有刚性需求。& &&可穿戴终端,从孤岛走向融合& &&可穿戴终端和最近兴起的智能家居、智能硬件密不可分,智能硬件是定位端,而可穿戴终端相比手机更好的可携带性使其有望成为新的控制中心,这一趋势在可穿戴技术瓶颈解决后将更明显,比如可穿戴终端可以控制门禁、家居电器等其他智能硬件。& &&随着云平台和大数据技术的成熟,可穿戴设备和云端的交互日益密切,原来面向单一可穿戴终端的垂直孤岛式数据分布将被打破,用户的数据不再是一个个孤岛,在同一用户的多个可穿戴终端信息打通后,有望在服务方面带来更吸引人的个性化定制体验。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公众号
中国产业信息网微信服务号
在产能利用率大幅回升的背景下,考虑到政府去产能目标依…
全国咨询热线:400-700-小时) 业务咨询电话:010-0-600-8596 传真:010- 客服QQ: 客服电邮:
chyx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产业信息网 版权所有 运营公司:智研咨询集团智能穿戴设备
在电子工程世界为您找到如下关于“智能穿戴设备”的新闻
华米科技在北京发布AMAZFIT米动手环,这也是AMAZFIT米动品牌旗下的第二款手环,拥有1.23英寸IPS彩色屏幕、50米防水,售价为299元。现在的智能穿戴市场无疑是人们茶语饭后最大的谈资之一,但是,随着大量企业入驻,该市场已经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当初百花齐放的手机品牌如今还有多少被人们所熟知?据SA统计,2017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穿戴市场的销售总额为2160万部,而据ID...
说起智能穿戴设备,用户最熟悉的就是智能手环和智能手表,这是目前在生活中比较常见的,而且功能上也有一定的重合性。
那么今天科技犬给大家推荐六款产品,助你快速达成健身目标。
第一款:华米AMAZFIT运动手表
华米运动手表不仅...
& & 一届成功的电子制造展会,离不开知名展商的鼎力相助,以及新锐展品技术带来的轰动效应,当然更离不开众多专业主题活动对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持。即将于8月25日-27日在深圳会展中心启幕的第二十一届华南国际电子生产设备暨微电子工业展(NEPCON South China 2015),主办方利用自身业界强大的影响力,聚合了大批电子制造产业链上下游展商,为他们提供了...
英飞凌科技股份公司(FSE代码:IFX / OTCQX代码:IFNNY)宣布,为Watchdata Technologies最新推出的“Sharkey”智能穿戴设备提供增强型NFC安全元件。作为智能腕表或腕带,“Sharkey”带来了便捷的移动生活方式:购物时,它是安全的银行卡;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它是非接触式车票;此外,它还具备个人运动管理功能。近日在巴黎举办的国际智能卡安全...
&&& 以智能手环为代表的可穿戴式设备正迅速崛起。Jawbone等厂商正在国内相继推出新产品争夺市场,而如今这块大蛋糕又新增一个“蚕食者”——Fitbit。昨日 (6月3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Fitbit方面获悉,其旗下的全线产品本月将正式进入中国内地市场,包括FitbitFlex、FitbitOne、FitbitZip和FitbitAria...
&&& 智能穿戴设备最近有点冰火两重天,一方面,不管是CES,还是美国SXSW艺术节,最碉堡的都是来自可穿戴设备。比如,可充电手袋、发现时尚的谷歌眼镜应用等,奇特的可穿戴科技产品层出不穷。
&&& 国内也有严重的质疑声,认为国内可穿戴设备可以退烧了,比如,土曼手表遭遇用户的吐槽、退货等。
智能穿戴设备大行其道,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想参与进去,复制智能手机的奇迹,如何解决技术方案是个门槛。如今MWC上飞思卡尔半导体(原摩托罗拉半导体部)推出了一套智能穿戴设备解决方案,利用其整合平台就可以轻易制造出智能手表等。飞思卡尔推智能穿戴设备芯片解决方案这套整合平台采用的是ARM Cortex-A9架构,支持运行安卓4.3系统,内置轨迹运动传感器、蓝牙4.0,并支持WiFi。智...
智能穿戴设备资料下载
智能穿戴设备相关帖子
智能穿戴设备视频
可穿戴设备低功耗诉求步步紧逼,芯片封装尺寸需求越来越小,MCU运算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动态心率方案求贤若渴,无线充还是快充,TI
蓝牙芯片CC2640R2,电池管理解决方案,心率测量模拟前端AFE44xx系列芯片将助力您开发低功耗、高性能的智能穿戴设备。世界变得太快,把握当下;在这里,我们只谈干货!...
你可能感兴趣的标签
热门资源推荐2015全球可穿戴智能设备综合考量分类排名分析
来源:易绚网 责任编辑:lingzhongru
智能化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人们的生活也将随着智能科技的发展而改变。近几年来,、行业迅速发展壮大,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产品。不仅仅是与,从谷歌推出第一代GoogleGlass的时候开始,智能可穿戴产品市场就已开始萌芽。有人说接下来的时代是智能可穿戴的时代,是以传感器感知的时代,可穿戴的一片光明,而也有声音对于它的未来提出质疑,原因是目前的产品功能泛泛,真正能够满足人们强需求的功能还非常匮乏,因而还难言它能撑起科技的发展方向之重。智能可穿戴是否就代表着未来?这或许是一个时代的命题,它考验的不仅仅是产品设计者的智慧,也是身处这个时代每一个参与者的共同使命。
现阶段可穿戴产品主要以手环、手表、、虚拟现实/增强现实这几类产品为主,在本文中,我们以关注热度、实用性、产品市场、未来前景等因素综合考量,分类选出了表现优秀的可穿戴产品,供大家参考。
力求精美的智能手环
能手环产品由于价格低廉,单一,体验相对较好成为了市场上最为热门的可穿戴产品。手环的功能大体上以运动为主,结合手机端的APP,为用户提供每日运动、休息数据,部分手环还兼顾手表等其他辅助功能,当然功能越多的同时,其续航能力也会相应降低。大多数手环产品可以续航数月至一年的时间,不用频繁的充电是其最大的优点。在未来,手环的功能并不会有本质的变化,运动健康依然是主流,改进的重点将会放在手环的外观设计与做工上,智能手环也将变得更加时尚精美。
相关内容阅读
中商情报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注明 “来源:***(非中商情报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有关作品版权事宜请联系:5 邮箱:
热门资讯榜
大家都爱看
2月4日上午,台湾复兴航空一飞机发生坠毁,坠落在基隆河,该......
据《每日邮报》,一只大象在喝水时被鳄鱼突然咬住......
亲爱的召唤师:
我们将于日5点-12点(开......
新疆一牧民捡到7850克天然金块形似中国地图
新疆的......
原本金木暴走后是失去了理智,和篠原对打起来的,动画里篠原却在......
最坑的活动是这个。
策划:首先我知道你们需要史诗......
日(下周一),环能科技将开启申购,申购代码为300425......
日(下周一),仙坛股份将开始申购。
仙坛股份本......
孙楠(左)在后台也有搞笑的一面
今晚10点湖南卫视......
千金女贼第20集剧情
蒋心住进盛介文家智能穿戴热门 五花八门穿戴产品大分类_数码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智能穿戴热门 五花八门穿戴产品大分类
  第1页:五花八门穿戴产品大分类
  中关村在线智能穿戴频道即将上线之际,面对市面上林林总总的智能穿戴产品,我们不妨来为大家分个类。其实说起智能穿戴产品,其实覆盖面很广,也正是因为产品种类繁多,对于用户来说,合理的区分开才好选择合适自己的产品。
  智能穿戴产品,顾名思义分别针对了智能以及穿戴两种属性。但是目前我们可以在市面上看到的产品真正能够将两者完美结合起来的并不是特别多,但是也不乏一些有代表性的产品,所以智能穿戴仅仅是大概念名词,而细分下来我们可以大致将产品归为几类,使得产品特性更为醒目,容易区分。
  并非穿戴产品就一定是智能系统 简单的功能也可以满足用户
  按照我们目前接触到的一些产品来说,我们大致将市面上的产品分为智能穿戴设备、健康穿戴设备、传统时尚穿戴等几个类别,细分之后便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产品有所对比,选择起来也轻松的多。
  第2页:真正的智能穿戴
  首先我们来说说智能穿戴设备,按照目前我们能够接触到的产品中,这一种类别的产品是最接近智能穿戴设备的词义的,但是绝非完全代表了智能穿戴产品。
  Google Glass利用棱镜反射为用户提供了一种炫酷的佩戴以及显示方式
  首先Google推出了比较热门的Google Glass,及多种功能于一身,并且结合了眼镜的佩戴方式,棱镜反射显示等方式内置基于安卓4.0的操作系统,可单独运行可连接手机。在功能上具备了单独运行,穿戴操作,可开发应用等特性。
  内置深度制定安卓系统的ACTV 独立运行功能丰富 也可以对接手机使用
  而市面上比较多见的产品则是针对腕表佩戴方式开发的穿戴产品,我们也接触过比较经典的摩托罗拉ACTV、索尼即将上市的SmartWatch2以及苹果酝酿许久的iWatch。国内不少厂商也已经有了实物产品出售,相比天价的Google Glass更容易获得。
  风声不断的iWatch 无论真假 可见市场对于智能穿戴产品有很高的期待
  同样的,像是ACTV内置深度制定版安卓操作系统,支持独立运行,可以接驳手机使用,因为硬件配置不错,还可以刷机变回原生安卓系统使用,与Google Glass本质上只是在佩戴与显示方式上有所不同。可以称之为独立智能穿戴产品。
  依托于手机才能实现功能的SmartWatch 减轻了穿戴产品的成本以及入手难度
  而索尼的Smart Watch则不同,内置的并非是智能操作系统,在不接入手机的情况下,可以实现的功能只有钟表功能,可能连苹果的Nano6代产品所能实现的功能都少。但是接入手机之后可以实现手机操作功能转移,使用起来也减少了对硬件配置的高需求,不失为一种低廉价位产品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Nano6代 独特的外观设计 已经有了穿戴产品的雏形
  我们列举了三个比较典型的产品为例,大致可以看出,第一类智能穿戴产品,大致有两种形态,一时可以独立运行可以接入手机的独立产品,二是独立功能少,但是可以接入手机转移操作的“第二屏幕”产品。而这些产品大多都还是需要耳机作为连接桥梁,如果拿着“第二屏幕”却需要拿出手机接打电话,智能穿戴产品的实用度就大打折扣了。
  第3页:健康穿戴产品
  而目前国外比较流行的,除了功能相对比较强,可以在插U脑袋设备上实现很多日常使用功能的产品之外,健康类产品也非常热门。与智能穿戴产品不同的是,健康类穿戴产品则更多的将功能诉诸于健康为主。
  将运动数据记录并与好友对比 健康运动也可以变得非常有趣味
  例如佳明针对户外运动所推出的一些产品,监听心率,记录运动轨迹,高阶产品甚至可以使用导航功能,形同腕表、码表为健康生活做记录。而低端的产品也有类似计步器等产品,将记录运动数值化,配合社交模式让运动变得更有趣味性与对抗性。
  号称佩戴上即可替提升身体机能 不管你信不信但是却有很多用户追捧
  当然还有一些我们不太能够用文字说明的产品,比如人体赫兹手环,主推带上之后能够提高身体素质。平衡手环,佩戴之后增强我们的平衡能力等,大多是通过生物电等生物方式来提高身体机能的。
  而我们可以看到,未来市面上,除了智能穿戴产品之外。将抗类穿戴产品也是热门产品,谁会跟自己的健康过不去呢?面对污染、亚健康、高压力,依靠高科技产品减轻这些症状无可厚非。
  第4页:传统时尚配件的突破
  前面说到的两类产品应该是目前智能穿戴中两大比较热门的产品线,但是市面上并不止如此。一些传统穿戴产品厂商为了寻求出路,或者说增加产品的内涵。一些比较传统,偏向于时尚功能穿戴产品也在融入一些新的内容。
  腕表可以做来电提醒 功能很简单很轻松 却为传统产品添加了许多趣味
  比如我们比较熟悉的普通腕表,则可以添加入蓝牙功能,实现一些原本腕表无法实现的功能,卡西欧新版G-Shock就让腕表可以成为手机的提醒工具。
  蓝牙耳机不仅可以接打电话 也可以直接语音命令 得益于智能系统的新功能
  而早期的一些蓝牙耳机则依托于现在智能手机中强大的语音命令功能,在不用直接操作手机的时候,就可以通过蓝牙耳机直接说出内容并由智能手机识别,并给出相应的结果。
  传统的随身设备很多 处处都可以激发灵感创作新的产品
  甚至是服装、眼镜、播放器、随身小电器等都将一些智能的概念引入,简单来说,新增的功能,给用户带来更多的方便,不少都依托于智能设备来实现的。
  第5页:更多功能更易穿戴的趋势
  当然还有一些产品主打安全概念,带有虚拟墙功能的GPS跟踪器,老幼防丢设备,以及一些随身防盗产品等,也可以算作是智能穿戴产品中的一部分,但是可以实现的功能明显就要单一许多。
  跟踪产品也不是非要弄得藏着掖着 做成穿戴产品一样有功效
  但是智能穿戴产品本身不就是由一个个非常独立的功能组合起来的么。面对不同的用户群体,你可以选择可是实现多功能的智能穿戴产品,也可以选择功能非常独立单一有针对性的产品。
  无论是依托于智能便携设备实现功能,还是本身内置强大硬件来独立运行。智能穿戴设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产品越做越小,一些原本就已经固定在人们生活中的穿戴习惯已经变成了电子产品的主战场,靠着这么多的穿戴方式及用途,创意自然会涌现出来。
值班电话:010-&&|&&&&|&&
,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可穿戴智能医疗设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