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哪位游戏大咖给我推荐一款游戏发光耳机跟农业有关的体感游戏?

有没有理财类的游戏? 投资类的游戏?_百度知道
有没有理财类的游戏? 投资类的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富贵鸡 有个同学做的
最好的莫过于富爸爸的现金流游戏,我玩过很多遍教人怎么买股票
还有买卖房地产,实现财务自由
富爸爸是啥
富爸爸与穷爸爸是一本书,由罗伯特·T·清崎写的非常有名,你可以看百度百科里面
金融帝国 富人国
关于策略游戏?
大富翁 模拟炒股 航海时代 地产大亨 投资有关
其他3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理财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a 当前位置:
龙淼:谁说农业不能像房地产、电商一样爆发?
&龙淼 o  来源:笔记侠 E1883
本文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笔记侠
微信ID:Notesman
图片设计 | Holly 邱小军 责编 | Even
内容来源:日 第二届中国有机大会。笔记侠经讲者审阅授权独家发布,PPT来自嘉宾。
笔记君邀您,先思考:
农业领域的优秀企业为什么少?
你身边还有人从事农业吗?
你眼中的新生活是什么样的?
我是尚作农业创始人,2010年入行,非常开心今天有机会站在这里跟全国农业的同行做一个分享和交流。
一、农业领域这么大,为什么优秀企业少?
今天不管我们做有机农业还是绿色农业,骨子里都离不开两个字&&农业,做农业就要与农民打交道,与基层的政府、监管部、物业打交道,特别复杂。
任何一个国家,经济越发达,社会越文明,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就会越大,永远不会调控。在得知我有做有机农业的念头之时,身边的朋友都劝我不要做。那我为什么还是要投身农业呢?
去年国家产值总共74万亿,农业占了8万亿,已经不少了,而且大部分是低附加值的普通农产品。假如都变成绿色农产品,甚至有机农产品,就算不增量,价值会直接翻番。
为什么农业领域这么大,优秀企业却很少?因为缺乏产业化的运营商。在目前的农业领域,很多人为了几十万、几百万就很头疼了,换句话说产业化真的很落后。
没有任何一个行业先天就是先进发达,或者愚昧落后的,关键在于一些拐点和决策的出现,关键在于产业链和生态圈是否完整。
在四百年前,房地产今天要用的所有东西,还不是标准化的。当时,水泥没出现,钢材还是在铁匠铺里面凭经验打造。
后来这些都实现了标准化,因为人口聚集、城市化进程,效率需要提升,社会所有的资源被调用、融入这个产业,有一群人专门研究钢材,有一群人专门研究水泥,有一群人专门研究铝合金门窗,使得钢材、水泥、铝合金门窗标准化了。
房地产是比农业更加复杂的行业,但是所有用的东西都慢慢被标准化了。今天,想做一个高端的房地产小区,小区彩林要好看,分配多少香樟树,搭配什么样的树,这都是有标准的。房地产行业把上万个没有标准的东西变成了标准。
二十年前,谁会想过种树怎么建标准?农业未来同样如此。等到我们讲究营养搭配,就会有标准,只不过农业还没有成为社会疯狂投入的领域。在我看来,有一些农业在某些区域发展还有无序的竞争,主要是规模太少了。
只有开发商才可以把所有零配件的产品汇聚在一起,最后变成一个解决方案。我们要把关于吃的解决方案交付给消费者,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
我们做农业,如何复制其它行业的产业化路径,借鉴其成功的理论,找到自己,这才是根源。
每个人都想做开发商,每个城市都有很多想做大平台的小公司,都会有一个梦想。但在今天,我们当中一定要有人认识到:生态圈是如何分布的,产业链是怎样的,最适合我的角色是怎么样的。
这才是农业、有机农业未来爆发的前提和基础,等到哪一天农业产业链的链条协同特别顺畅,社会分工特别明晰,质量越来越好,成本越来越低,就是我们农业从业人员骄傲和自豪的时候到了。
我从一个局外人进入到农业领域,跟大家一样,过得非常辛苦。我们辛苦奋斗了七年,一直致力于打通产业链、打造生态圈,现在我们一同迈入新生活时代。
尚作松潘农场,毗邻九寨沟,阳光充足,空气纯净,风景秀丽
今天的新生活有一个隐含的大背景,特别是以有机农业为主题,90后对于&有机&两个字特别敏感,90年出生的已经27岁了,正在生儿育女的高峰期。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把今天的有机农产品和食品消费放在更大的场景中,这对于我们未来的长足发展,才有借鉴意义。
二、怎么看新零售?
说到新生活,还是分享一点关于今年最火爆的新零售的观点。
零售,就是买东西。我们每天吃的饭、穿的衣服、出差、旅行都是消费。其中和我们最相关的是零售。但是往往我们在讨论农业的话题时,却像过去买房子的人一样,会过多地讨论水泥、钢材、抗震的重要性。
这种话题只是消费者生活场景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哪怕再重要,也不是全部。如果我们不知道全部,去做组合就很恼火。
对于消费者来说,不管买什么,有机的也好,绿色的也好,就是买菜,是一个零售的概念。今天大部分人必须关心零售,消费者每天买一点东西就是零售业的发展。
我做过互联网,个人认为今天的电商,最大的优势是基于搜索,从谷歌时代开始,基于网络上的长尾效应,货架可以无限延伸,可以支撑阿里巴巴和亚马逊。你要买双鞋或者任何东西,都可以在网上马上找到。
而我们买菜、吃饭,不管有机农业还是零售业,我站在消费者这一端是考虑买什么菜,孩子周末回家做什么饭吃,每一次购买少则几个SKU,多则二三十个,怎么可能搜索?这是最大的悖论,实际上这是场景联想性的购买行为,不是搜索性的。
提供有机餐饮体验的尚作社区生鲜O2O生活馆
一个老太太走到超市,就像一个检阅军队的国王,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菜,内心欢喜,挑来挑去。比如她看中了一个猪蹄,就会顺手买一点海带煮汤。在成都任何一个入住率还可以的小区,出门500米一定可以买到菜,哪还需要搜索?生鲜电商目前没有起到餐桌供应商的功能。
因此,大部分的生鲜电商就是卖水果,这是一个爆款,美食、标准化程度更高的东西,却对买菜和吃饭的事情关注不够多。
我们成立的时候就对标日本最大的生鲜电商&大地宅配&公司(笔记侠注:创始人藤田决定把&大地宅配&做成社会型企业,社会企业具有双重属性:企业的商业属性和NGO的非营利公益属性。作为企业,下设分公司,分别经营宅配、网购、批售、餐厅和生态住宅业务;作为NGO,做推广有机农业,改善校园膳食等公益活动。大地宅配的做法并不是简单地把从事有机农业农户的农产品卖给消费者,而是从生产、流通到消费系统性地解决问题),他们是日本有机行业营收做得最大的,商业化最成功。
几年前日本就实现了社区生鲜的O2O,你可以在任何一个店买到菜,也可以通过在线的订购系统买到有机蔬菜和其它便利店的食品。所以7-11也开始卖净菜了。
说到7-11,大家可能想不到,它有90%的毛利率。怎么可能有这么高的毛利率?通过什么方式实现的?
我们看两个数据,2016年阿里巴巴的员工数量是7-11的6.9倍,阿里巴巴收入712亿,7-11收入100亿,人效都是120万,阿里巴巴是最神奇的电商公司,但是它的财务数据和7-11差不多,神话背后是什么?
在线场景和线下场景的打造都有它的道理。阿里巴巴打造了线上的产品,而7-11把线下所有以零售购买频次最高的场景占领了。
盒马鲜生也是一样,北京最高的一个店单日零售160万,一天都有两三万的进店人流量。在今天,哪还会有比这个更便宜的人流量,因为盒马鲜生同时在线化了(笔记侠注:&生鲜食品超市+餐饮+APP电商+物流&,形成线下门店重客户体验、线上业务重配送速度的一体化模式的复合型商业综合体),只要有人流过来,再导流到线上。
盒马鲜生通过&波士顿大龙虾&的爆款引流过来。在超市同样的一个东西,沃尔玛可能也有,京东也有,但是在盒马看到感觉不一样,而且对它产生了感情和依赖之后,同样的东西愿意在盒马买,这就是一切底层皆人性,商业最终通过把握人性实现。
三、新零售战役的终点
我们做有机行业的,今年最鼓舞大家的消息可能是:亚马逊以137亿美金收购全食超市。这件事可以证明未来的市场远不止今天这么大,如果我们不用更好的方法去思考,我们谁都没有办法变成全食。所有新零售战役的终点,还是会回归鲜活农产品。
很多人会讲,零售的本质是不变的,成本、效率、体验,这没有问题,行业的本质不会变化,但是什么会发生变化?创造行业本质的价值方式和获取价值的方式在发生变化。这两个变化有两个驱动因素:消费变化和技术变化。
第一,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和多场景。买菜这个事情很典型,是所有家庭在确定范围内的随机选择,他们要什么,喜欢吃什么,这是确定的,但是具体到每天吃什么,是随机的。平时在家里吃一个简菜,周末孩子回来就做一个大餐。
第二,代表消费者的参与感。你考虑过你做的事情和服务营销有什么关系吗?如果用户没有感知到你做的,再安全有什么用?他感觉到你好,所以愿意花更高的价钱买,他的参与感不是到农场种种菜。怎么体验这是一个问题!
第三,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我们以为消费者为了家庭,为了安全,要的是好东西,结果他有个性化需求,今天吃这个,明天想吃那个,而你都没有。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变化和进步,带来所有场景的数据化,结果形成数据的网络协同,最终走到智能。传统的零售业解决的是线下让人来的问题。基于这一点,我觉得盒马鲜生创造了一个好的场景。
最后我们要解决什么问题?怎么让用户再次光顾&&利用技术(所谓的人工智能),给消费者画像,推送为用户定制的方案,然后在线下根据用户画像,合理调整品类结构。
四、打通产业链,打造生态圈
1、一切皆人性
讲了这么多对行业的理解,到底该怎么做呢?以尚作为例,分享一点我的个人看法。
第一,尚作关于商业密码的看法是:回到人性的本质,一切皆人性,花好时间,节约成本;
第二,我们用户的共同特点是收入有盈余,有一定的支配能力,有意愿花时间琢磨这件事情。
因为一个每天下班只想马上吃一口热饭的人,有钱也不可能有时间买你的东西;一个每天有时间,但是口袋里没有钱的人,他们会去玩游戏。我们的目标定位就是花好时间和花好钱的这部分人,他们要的是极致的产品,有机只是极致的一个组成部分;
第三,更多的餐桌服务,选择时间定时送达。用户要的东西是9点15分还是10点30分送到,这是更高的要求;
尚作自建全程冷链配送团队,确保产业链最后一步完美收尾
第四,如果只是通过网络或者一个小店,无法建立起选择它的正确性。因为人往往需要一个场景告诉我,或者告诉所有人我的选择是是正确的。很多的奢侈品打广告不是让你买,是帮你告诉其他人,你买的这个东西很好。因此,社交也是一种方式。
2、公司从优秀走向伟大:找到文化认知
过去的企业谈产品服务与通路,未来的企业谈倡导、连接与合作。我认为最伟大、最久的公司是宗教,它的资产无法统计,没有劳动合同,但所有人完全都可以献出生命工作。
优秀的公司也有一定的宗教信仰成分,为什么称乔布斯为&乔教主&?他可以让人着迷,他的理念和文化让你看到人和神之间的光芒。只有文化认同可以打穿很多技术和偏好的壁垒。
3、未来生活的主题,从美食向上延伸
有机,我从来不认为只能是一个技术要求,就像习大大讲美好生活的追求,这是和所有生活相关的。你会发现现在很多人滥用&有机&两字,但也不是坏事,这恰恰说明&有机&逐渐深入人心。
我们只需要证明这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不要觉得自己才是主流,当你认为自己是主流之后,意味着你枯萎了。所有的东西变成共识的时候,才可以变成巨大的力量,美学、品位、乐活,分享、社交,再往上加入文化和人类精神的元素,就变成了美味乐享的生活。
这是我们要开的旗舰店,投资一千万,将独栋的商业楼改造成类似太古里的建筑。三层楼,一楼是轻食,二楼是正餐和海鲜,三楼是天空农场、亲子教育。我们把这样的场景放在社区里,创造一种美好生活。
我们未来打算联合成都所有追求有机、美好、高品质生活的同行,让他们出现在我们线下或者线上的平台。我们计划在成都开十个店,也复制到其他城市,欢迎其他城市的朋友跟我们合作。同行很多,单独的人虽有力量,但放在大众里气场便微弱了,我们可以聚集在一起,做一个更大的势。
五、从新零售到新生活&&新农业
1、我们如何找到出路?
从新零售到新生活,未来的有机农业行业怎么更好地表达,更好地打动我们的目标客群?最终还是回到产品本身:光有一个漂亮场景,卖的东西没有用,依然没有人买。因此,我们把这个表达叫作&新农业&。
农业领域极可能产生百亿级美元的公司。当下落后的生产方式和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是矛盾的,未来几年肯定是我们新农业行业的大机遇。
农业的三大机会:市场、金融、技术。
市场这么大,金融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它们在传统的领域中很难找到大的增量市场。农业就是大市场(八万亿),但是他们很难下手,关键是流通的技术怎么解决。因此,我们对于打通产业链的理解,也就是我们这七年一直在做的事情:标准化、信息化、品牌化、平台化和资本化。
没有标准化,无法流通,没有信息化的手段,没有互联网,怎么管理上游?我们必须要有一个小小的平台,形成多样化复合的方案,平台化的思路才可以进入资本化。
我做过房地产,再做农业,感受特别深刻,房地产是用1元做10元的生意,纯利润1.5元;而农业是用10元做1元的生意,最后可能还要亏2毛。这违背了资本的规律,农业怎么有自己的资本化路径?要有规模、平台、互联网技术、大数据,让资本看清楚你的走向。
当然现在也有一些好的动向,我们已经引进了一些保险公司和金融的力量,可以跟上游做一些互联网金融,只不过现在成本比较高,未来一定有很好的机会。农业有了资本,也可以向开发商一样用1元做10元的生意。
2、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由里及外,后发先至
我们打造了自己的一套应用标准,打造了自己从田间到餐桌的供应链管理体系,每小时可以分拣800个订单,一天做1.5万到2万个订单。我们的溯源体系已经和京东全部打通,京东的溯源系统直接采用我们的溯源体系,什么种子,每一份的检测报告,每一批都可以查。
尚作自建可实现最高日处理15000个订单的的自动化识别分拣系统
场景是引流的,技术是帮你留客的,我们的LBM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大数据画像的留客系统。
我们的模式就是典型的S2B2C(供应链平台和商家共同服务用户),软件支撑下的B2C。通过刚才讲的几大体系,软硬结合的平台共同支撑。未来我们想构建的是很多的中小有机、绿色生产的农场主,可以高效对接自己客户的系统和平台。
尚作的核心战略,是提倡、推动文化认同,更多地带领大家去认识和热爱美好生活,打造新生活的场景,聚合农业产业平台,打造新农业,打造极致产品,我们归纳为&新有机主义&。
做文化需要坚持,做有机农业不仅仅是农业,我们希望引领未来的生活方式。我们也不要指望短期内有大的结果,慢就是快,少就是多,由里及外,后发先至。
我们专注于蔬菜,但是几年后,等到很多电商界朋友都愿意采用我们的产品,我们西部企业的弱点也就不是弱点了。
我选择了一个最冷门的领域在奋斗。我曾经给客户供应了300多个SKU,遇到过公司快速扩张、文化衰减的问题,所幸及时回到正轨。我最近正组织员工学习星巴克的创始人的《一路向前》,警惕偏离航道。最后祝福在座的各位跟我们一样,可以后发先至。
本文来源笔记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前瞻网的立场。本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投资及应用建议。(若存在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联系:)
想看更多前瞻的文章?扫描右侧二维码,还可以获得以下福利:
10000+ 行业干货 免费领取
500+ 行业研究员 解答你的问题
1000000+ 行业数据 任君使用
365+ 每日全球财经大事 一手掌握
关注微信号
广告、内容合作请点这里:
前瞻经济学人
专注于中国各行业市场分析、未来发展趋势等。扫一扫立即关注。
前瞻产业研究院
如何抓准行业的下一个风口?未来5年10年行业趋势如何把握?扫一扫立即关注。
相关阅读RELEVANT
文章评价COMMENT
还可以输入<em class="orange" id="emCmtLen" maxlen="个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前瞻网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扫一扫下载APP
与资深行业研究员/经济学家互动交流让您成为更懂行业的人
前瞻产业研究院
Copyright (C)
深圳前瞻资讯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我们的医疗市场没有游戏规则?瘦了40斤的李天天跟几位大咖居然聊得这么犀利
我的图书馆
我们的医疗市场没有游戏规则?瘦了40斤的李天天跟几位大咖居然聊得这么犀利
编者按:丁香园这个周末搞了个声势浩大的会议,亮点很多:比如冯唐做了个《如果我是院长》的演讲,直接考验了新媒体的发稿速度;比如丁香园创始人李天天号称自己瘦了40斤,容易让人联想到这是为了“上”市减负。当我为了减轻自己一天来的焦虑阅读了几篇会议记录后发现,其中一场圆桌讨论的内容还是挺精彩的,大伙儿聊得都特犀利。比如萧庆伦教授接连批评中国医疗体系没有定游戏规则,人才管理体系一条腿走路;比如冯唐主张相信市场的力量,反问为什么不能拿出一些核心医疗资源推向市场;比如罗杰院长认为公益性不一定意味着不盈利,公立医院运营得好反而能带来跟多公益性;再比如现场有人直接提问,天天喊提升医务人员待遇,那40%的分配红线到底能不能突破。我整理了大概9个问答,都很精彩,读着酸爽,别错过~(必须放一张天天总的图,激励自己要减肥)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今天上午听完了三位嘉宾的发言,受益匪浅。我觉得,得到的信息跟参加很多医院大会听到的不一样,原来就是北上广三甲超级医院的分享,我们今天听到了不一样的观点和故事。①“中国没有定游戏规则”我手里面准备四个问题,我的第一问题想向萧院士请教,中国一直推进分级诊疗,政府制定系列政策以求控制公立医院的规模。但与此同时,公立医院在医改中的主力军地位却一直被重申强调。对此,公立医院的定位到底应该是怎样的?公立医院又该如何研判未来政策趋势?国外看到的现象对我国公立医院政策有何启发呢?&&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公立医院的定位是国家的责任,是让每个人可以享受到基本医疗服务。可是,中国现在还没有说明什么是基本医疗服务。所以,我们现在还处于模糊的状态。公立医院,特别是三级、三甲医院,它的任务到底是什么,现在都没有搞清楚。我这样回答你的问题,中国的情况跟英国比较相同,都是靠公立医院发展起来的。所以,将来公立医院一定还是主力,这个主力我到底是作为领先的地位去推动其他的(医疗机构),我相信各位有兴趣的话,应该去看一看,新加坡的模式,新加坡的模式也是公立医院为主,把一部分让出来给私营医院。这些现象还没有得到明确的解答。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新加坡把哪一部分让出来呢?&&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主要是把有需求,有能力的,可以出钱的人。他要的是一种特别的照顾或者是单人房间,他要最新的科技。所以,新加坡把那一部分让出来给私营医院。可是他建立的公立医院是比较好的,新加坡(公立医院)是跟私营医院可以竞争的。他管理得很好,一流的管理、质量,人员的管理也好,这样就刺激私营医院也要做得很好。这是新加坡的策略。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但是在中国的高端医疗发展中,公立医院也是在抢占市场,高端医院成立自己的国际医疗部,我觉得在还是缺乏一定的可行性,我不知道你怎么看?&&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没有定游戏规则,下一步很迫切的需求,就是确定游戏规则。我刚才提到新加坡,他把游戏规则确定了。我知道北京,整个中国都需要制定这个,所以他们积极关注这个事情。&&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像你所说的游戏规则的进一步的制定应该是自上而下的工作,由上层来进行清晰的制定。我的问题是,医生群体、行业组织,特别是像丁香园这样的一个医生平台,我们至下而上能做哪些事情?&&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我觉得医生的平台占很重要的地位。医生跟医院的关系,现在是变形的,你刚才公布多少医生是多点执业,中国是在变动的时期,政府定政策的时候,也是要考虑下面的动力,下面这个动力是很强的。在这一块来说,我觉得中国看美国怎么做,就像你们刚才宣布的时候,讲的是医生集团,这个做法是什么,这是美国的做法。②公益性不代表不能盈利,盈利能带来更多公益性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谢谢萧老的解答。第二个问题,我想先请你点评一下罗院长。&& &冯唐(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通常我们都是当面只是说好话,在厕所说这个人坏话,或者说这个人没有来说这个人的坏话。但是,以我师弟为证,我刚才跟天天说,我在2011年最开始做医疗的时候,还是央企第一家在做。我们从各个角度,各个领域,各种方式都在参与医疗的变革。到现在这个节点,如果往未来看五年,看十年,甚至二十年,我自己深深觉得最缺的就是像罗院长这样的院长。虽然刚才说了很多院长的坏话,但是我一直这么认为,当出现一两个个别坏人的时候,这是坏人自己的事儿。当大面积、大比例出现很多坏人的时候,这个就不是坏人他们自己事儿。我们要想想为什么?到底是什么逼良为娼的?这是我想要说的第一点。我觉得罗院长把医疗最本质的患者、医生、医院付费、药品研发最基本的东西实现“世外桃源”,太和医院在地方深耕十几年,我非常佩服罗院长我觉得给应该给这样的院长掌声。&& &第二点,我也是有深深的担忧。就是罗院长这边,虽然没有仔细聊,今天只是第一次见面,他背后有可能还负担着一些东西,包括体制机制。比如说,太和医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股权架构,说得更坦诚一点,谁说了算?怎么考评他?谁决定它的下一步?包括他自己。在这方面,现在太和医院在体制机制下,有多大程度他能做什么?也就是说,他有没有对外投资权?这个品牌是太和医院集团的吗?他多大程度可以收益?多大程度把收益分给主要的员工?像这些问题,很有可能都不是很好回答的问题。正是这些不好回答的问题,我觉得反过来印证刚才萧老讲的,我们一定要界定清楚。什么是公立医院、公立医院到底是干什么的?什么是基本医疗?如果公立医院主要的目的是公益保证基本医疗,那其他的地方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用什么样的方式去做,我觉得不是在一个时段就能说清楚,有很多矛盾变得非常激烈。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我们请罗院长回应一下不太好回答的问题,大家想不想听,要坦诚回应。&& &罗杰(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应该说,天天老总的问题好,我们的冯唐先生回答得挺妙。中国公立医院的院长,第一都是能干,第二付出很多,第三确实有很多无奈。这些无奈的地方,就是刚才冯唐先生所讲的,公立医院的院长表面上有很大的权力,我听过赵平院长在珠海的讲座,他讲说现代医院管理首先要界定公立医院院长的权力清单,哪些是你应该做的,哪些是你不应该做的,哪些是你授权范围下面可以做的,哪些是你不能触碰的红线,我觉得赵院长做了很好的解答,我在这里抄袭一下。&& &其实,公立医院的院长真的没有什么权力。但是,中国公立医院的院长在大家看起来风险很大的事情上面又有很大的自主权。比如说,投资的问题,院内发展的问题,重大设备购买问题,房屋建设问题。我们医院不管是收购商场,还是自建妇产中心都是院长办公室会议上通过。表面上,这个权力大得很,但是,当我们想要开除一个不称职的员工的时候,却一点权力没有;当我们想要规范医院的信息化建设的时候,我们面临的是种种的壁垒;当我们看中一个项目想要对外投资的时候,政策的红线我们不能碰。&& &所以,对于公立医院来讲,我们要按照党的政策来办,要按照新时代的要求来做。既体现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又要做好医院的经营和管理工作。这里,我想要跟大家讲的是公立医院的公益性不能代表公立医院不能盈利,公立医院盈利不代表公立医院不讲公益。其实,医院运营好比我们政府单纯的投入更能带来一些公益性。对于公立医院院长来讲,我们需要权限范围之内的事情政府给支持,我们权限管不到的事情,政府多支持。这是我对于公立医院院长酸甜苦辣,各位院长比我的体会还要深。③如何打破多点执业落地遇阻的问题&&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回到跟冯唐师兄准备的问题,多点执业政策鼓励人才流动,其在落地时却阻力不断,各地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通过各种方式限制和阻挡医生多点执业。比如说,扣押医生执业证书,或者名义上面允许多点执业,但仅限医联体内多点执业。跟整个政府的出发点和初衷是违背的,从你的角度来看,我们上层应该怎么样制定对应的政策,真正帮助医生实现多点执业?&&& &冯唐中信资本高级董事总经理:谢谢,好问题!天天离开医疗系统,离开公立医院之后,每天的进步特别大,我感觉想事业越来越深。我稍微跳开讲,为了更好回答这个问题,我要多说几点。&& &第一,我们看到,医疗是非常复杂的。既不单纯是公益,又不单纯是生意,又带有生意成份的这么一个行业。也就是说,要有好几个关键因素构成,才能形成医疗合作。比如说需要有医生,需要有病人,需要有行医的地方。然后,还要有付费,你是自己掏钱,还是由保险支付,还是雇主付。需要有药品器械,需要有这些武器,需要有这些家伙,他不像打车,把客人从A点运输到B点。又不像盖楼,楼不倒,基本完成80%的工作问题。医疗是个很复杂的生态环境,既得利益者也好,所谓的规则制订者和执行者也好,他们占有非常大的优势,也就是说他们不真诚推动,你会发现很多事情很难从一个角度去做到。有的时候会产生一点悲观情绪。包括说你去多点执业吧,我也是问我的医生朋友,因为跟他们接触比较多,我说你们作为一个开刀的人,你害怕不害怕出去?他说我害怕死了。为什么呢,因为术前谁做准备,手术方案涉及到别的科室,我们又怎么确保这个手术方案是对的等一系列的问题。我手术助手使用不习惯,怎么办?也就是说如果一个比较不错的院长,我已经放手让你出去干,我已经承担一定的风险,但是医生在外面手术出现事情,院长顶不住所谓的压力,轻则批评和教育,重者就是开除。我觉得这不是政策问题,这是行业问题。&& &第二,如何真的打通僵局,破除这种僵局。我觉得有的东西是相对好做的。其实,要相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进步。这种技术的进步,造成刚才罗院长讲得医院变得无边界,基本的信息量、诊断,大家对信息的讨论,对治疗计划的讨论,可以变得相对无边界,甚至人流动起来,通过某一种技术的努力,比如通过丁香园平台的努力,我觉得有可能把刚才大家的担心和痛点相对缓解。&& &从根本上,相信市场的力量。就像刚才萧老讲的,你为什么不能拿出20%甚至是30%的核心医疗力量把他推向市场。有可能是新加坡和香港,80%-90%的基础医疗就是在80%-90%的公立医院里面做,公立医院好的医生和护士也是多点执业,有10-20%的医疗机构满足社会差异化的需求。你到底如何达到,如果政策制定者真的有决心,我原来说过一个极端情况,当然有可能大家会笑话,你就把协和私有化,建国之前也不是公有的,建国之前也是治老百姓,当然这是极端的例子,北京有60-70家三甲公立医院,为什么不能拿2个做市场化的试点。为什么不?你们到底怕什么?&& &只有说在公立系统之外的真正有实力,有质量,有服务,有规模的这种医院运营商,投资商,我觉得医生才真的有勇气说,OK,我们形成医生集团。我们真的做多点执业,大不了,我可以不回来,但是处理的得好的话,他是可以像新加坡、香港、台湾这种做得相对好一点的。④医联体到底有没有加剧患者涌向大医院?&&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所以,真正拖动多点执业政策落地不是制定几条的政策,而是靠行业,改变医院的所有制,包括对共公立医院的试点,包括技术手段的突破,可能是技术的推动等综合性的因素,最后看到医生多点执业的结果,前面我们要铺垫很多土壤和原因。最后一个问题,留给罗院长,罗院长有一个提法,我觉得有新意,你给自己的定义是中流砥柱,不是处于一线的超级三甲医院,又不是基层的医院。我从国家的政策来看,基层医疗机构活的很好,三甲医院活的很好,我们看到很多医联体的现象,跟地市级的医院的合作,本意想要把医疗资源往下输出,但是变成没有输出,就是把下面的患者量吸引到三甲医院,基层医院不用担心,国家的支持力度比较大,大医院愿意做这个事情,中间的医院最痛苦,他本来有足够的服务能力,一旦结成医连联导致自己医疗服务的能力受影响,我不知道你对这个问题怎么看,以及太和医院是怎么看对这个问题?&&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中流砥柱是我们太和医院人的自我鼓励。天天问这个问题,这个问题本身有点问题,如果没有医联体,老百姓还是会用脚选择他信任的医院。所以医联体的建设就是要解决分级诊疗存在的问题。分级诊疗想要实现,老百姓必须信任他身边医院。而他身边的医院如果得不到老百姓的信任,老百姓一定会选择他信任的这种大医院,所谓的知名医院。&& &所以,办医联体的目的是解决如何让老百姓信任身边的医院。我们的做法刚才在介绍过程当中讲了,我们做医联体的时候,我们的床位是3500张,常用的使用率130-140%,我们还是想要把病人留在下面,我们办医联体托管都是县级人民医院,都是常见病的这种情况。&& &我们做的第一个事情帮他们建立透析室,建立好透析室以后,所有的病人都是在当地透析,不用跑到太和医院。因为神龙架到我们这里还有三个多小时,基本上每天都是在路上折腾,老百姓很高兴,政府也是很高兴,都是很满意,这样可以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此外,我们还建了远程的心电图诊疗。医联体是实现分级诊疗的有效手段,真正做好医联体可以实现分级诊疗的目的。卫生部制定二级医院、三级医院技术准入的条件,关键是在现在的发展过程当中,大家想要构建以县级医院为龙头的三级诊疗体系,对二级医院有放开,我认为还是要规范。在没有规范之前,我们还是要以病人的安全为第一位,让病人在最适合的时间、地点得到最适合的治疗。⑤公立医院该干什么,这事儿没讲清楚主持人:接下来的时间把问题开放给最适合的参会嘉宾,首先先报一下自己的单位,提问的时候问一个问题。&& &提问:主持人好,三位老师好!我们公司从事专科联盟和医联体的工作,跟各位的医院有业务往来。我想问一下罗院长,你是公立医院的院长,我们现在跟公立医院有业务合作,有的医院的科室业务比较薄弱,我们帮他们做品牌打造和市场营销这一块,他们的院长比较担心违规的问题,他跟我们的业务回款就是以劳务费的方式进行回款,就是市场营销的费用,感觉有点违规,请罗院长帮我解释一下到底违规不违规?&&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其实不存在违规的现象,现在的政策很明显,只要是法律规律不禁止就可以,现在医院规律都是这样做的,不管是市场拓展费用还是专家劳务费都是医院可以支付的费用,我们自己医院也是有市场拓展的费用,我们每年的预算也是不少,所以应该没有问题。&& &提问:主持人好,三位老师好!我是来自于重庆的一个医院的管理者,请冯唐先生来预想一下如果我们给医院管理者更大的政策和生存空间,有什么好的建议,谢谢。&& &冯唐:如何让院长生存空间变得更友善一点,更好一点。刚才说过,院长的生存空间是有一定的问题的。萧教授参与很多宏观政策的制定,如果退回我原来做咨询顾问的本行,我们跳出来看,什么事情可以做成功,往往看三个要素。第一个,就是你能不能干,你有没有这个能力干这个事儿。第二个,就是让不让你干,就是政策或者是制度让不让你看。第三个,你有没有动力干,有没有给你足够的或者是理想上面的激励,或者是说金钱上面的激励,或者是事业上面的激励,能不能干,让不让干,你有没有动力去干。&& &从这几个角度想,我觉得现在最大的问题我们没有把公立医院、公立医院院长具体要让他们干什么想清楚,也没有把这个想清楚之后,给他足够的动力和政策支持。包括像我们的赵平老师所说的,什么是白名单,什么是底线,什么是红线要说清楚。不过从根上面讲,公立医院承担的太多的东西,刚才我讲的时候,开篇名义就说很难想象一个机构,这个机构的院长,就是这个机构的一把手,面临这么多的政府机构以及是相互矛盾的政府机构。&& &我今天讲的有的话,背后有很复杂的现状情况没有时间跟大家展开说。举一个例子,院长帽子是谁给的,有些是党委给的,有的是中组部给的,有的是学校给的。因为有的是教学医院是学校给的,有的院长的行政级别比卫健委的级别还要高,价格是发改委,物价局定的。比如说这个钱是谁的,也不是院长可以自己赚,有的是财政出的,有的是学校出的。这么复杂的一个状态,你让这个院长又要挣钱,还要公益,同时还要做一个好人,我觉得这个院长也蛮难的。&& &所以说,在解决院长问题之前我百分之百同意萧老的定位问题,你到底要做什么,关公干关公的事情,武松干武松的事情,否则上面定什么政策,我们也知道过去这么多政策出台,并没有改变我当时30年前学医,那个时候跟现在我不认为有任何本质的区别,谢谢。(太和医院)⑥国家应该控制哪一部分是公立的,哪一部分是私营的&& & & &提问:大家好,我是来自重庆何振医生集团创始人蒋医生。在新加坡学习过。我想问一下罗院长,三甲医院不做什么,留什么给基层做?我是肿瘤科医生,有很多院前和院后没有办法顾忌。比如做化疗,从管几个病人到管几十个病人,越做病人越多,每个病人过来都让他们做,我让他们回基层也是不行,所以他们一直在外面排。我现在出来到诊所工作,跟在三甲医院做了区别,我找了一个小方向,其中一个就是淋巴水肿。就是整个手脚肿得很厉害,我现在做的时候发现公立医院也开始做这块业务。每个人问我们到底在做什么,公立医院和三甲医院你们到底做什么,这是让我们走出来的医生会去选择我们三甲不做的东西,但是有点难度。&& &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他们不是技术方面,主要是在服务质量上面。所以,你愿意开私营医院,你的服务态度,而且你的质量,你的安全比公立医院好,这是一个重点。针对中国我补充一下,刚才罗院长讲,我作为一个分析,而且我是公开给中国的领导讲,他们很欢迎。我们分析出来中国公立医院的院长有16个婆婆,而且每个婆婆都有自己的想法或者是追求。作为一个公立医院的院长就是很艰苦的事情。所以,你现在把他开放给私营,私营没有这么多的婆婆。在那里,你在竞争上面应该有些优势,但是话说回来,公立医院追求公益性我想问一下大家,中国把公益性定义了没有,这个字用了多少次?没有定义,所以,现在搞得公立医院什么都可以做。基本医疗没有定义,公益性也没有定义。但私营的定义是很准确的,我有股东,我追求的是回报。我不瞒您说,在英国和新加坡发现这个破坏性大极了,新加坡的外科医生在一个公立医院可以拿很高的薪水,可是他跳槽到私营的时候可以把薪水提3倍。所以,最好的医生到了40多岁去赚钱去了,可是培养它的时候是公立医院在培养他。&& &后来怎么样呢,所以,要控制私立医院到底是哪一部分可以发展,而且发展的规模是多大。要不然,他把公立医院破坏了,我也是不瞒跟各位说,我们发现在国际上,英国、新加坡这些国家发现想要让私立医院发展到占20%的时候,公立医院就衰落下去很大。我跟大家解释一下,私营医院的规模要控制的,从国际上面的经验,从理论上面讲起来,国家要保证每个人都有基本医疗他一定要控制哪一部分是公立的,哪一部分是私营的。&&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第二个问题,三级医院到底做什么,不能做什么?医院聚焦患者的价值需求,在你有能力的时候去满足,不应该强行界定一级医院,二级医院,三级医院,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利于发展的,我们在国际上面有的医院的手术很高精尖,加拿大专门做疝气的,做得全球有名,就是医院的职能聚焦患者的价值需求。⑦人员经费比例到底能不能超40%&& &提问:您好,我是来自四川省的德阳市的人民医院,我离5.12大地震最近的三甲医院之一,一开始我们主持人向我们灾区这边的慰问,非常高兴,今天我们院长要来,但是有5.12十周年的活动。&& &我的问题萧院士和罗院长,其实已经做了一些解答,但是还是有一些困惑。因为我是在人力资源部,我们现在马上要进行薪酬制度的改革,我们觉得国家的政策是要两个允许,允许我们要提高医务人员的待遇,但是我刚刚在我们人社局,财政局开会的时候改革方面已经出台,反复强调原有的渠道不变,也就是说我们还是要绝大部分依托医院自己来进行发展。&& &就像刚才萧老所说的,我们有一个困惑是什么,我们过去国家的财政部跟国家的卫计委的文件,人员的经费占比不能超过40%。目前对于三甲医院是这样的。现在我觉得政策给我们释放的信号是允许提高医务人员待遇,但是也没有明文说把这个40%的比例去掉,针对这个问题我们跟政府谈过,他们说我们目前的含金量不高,你能够超过吗,有这么多钱发吗?而且我们马上意识到社会办医的问题,国家更加鼓励,而且给我们很大的竞争压力,所以,这是我的困惑,我想要请问一下罗院长,您怎么看这个竞争?&&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我是这样理解的,第一,医生的待遇一定要有。政府最近一直倡导改善医务人员的待遇,医院里面只是讲待遇也是不行。我们这几年做的工作就是,一方面改善医务人员待遇,另一方面改变医务人员的医德医风方面的教育。这个很重要,我们有的员工讲医院已经对我们很不错,我们希望医务人员的发展上面,有这样的员工我觉得心里面很开心,所以说医务人员待遇一定要有,单纯只是讲待遇不行。&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刚才提到一个实际问题,在公立医院里面拿1元,外面的医院拿3元,大家会不会用脚投票。&& &湖北省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罗杰:别的院长有没有,我不知道,我们院长讲一下,有医院到我们医院挖人,他们拒绝,为什么拒绝,就是一下子把三年的钱给你,愿意不愿意去。我在想,三年之后你不想要我,我去哪里去,就是信任体系没有建立,愿意出去的医生很少。⑧李天天谈创业&& &提问:我是王海涛,从知名的医生变成知名的院长,那是赵平院长。台上两位是知名的投资人、知名的企业家。李天天离开首都,走到了天堂,在江湖里头也算一号人物,掀起如此大的风浪,我想问一下天天,如果你是公立医院的院长你最想要做的事情什么,你有没有一招致胜的办法。现在如果你就是院长,你最想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李天天(丁香园创始人):其实,我觉得这是关于创业的问题,我想这样来回答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讲,最重要的是先找到一群志同道合的人,有了人后面的东西都会接踵而来。创业也是这样。但是,在我们创业之初,很荣幸找到另外两位我的共同创始人,我们三个人一起能够走到今天,而且大家的价值观非常一致。&& &我们经过很艰难的过程,发不出工资和奖金。现在回想起来心有戚戚,但是当时没有觉得累,咬牙挺过来,不管有多大的困难咬牙就坚持过来。如果我是公立医院的院长,我会先找到志同道合的创业伙伴,先有这些人之后,我们再一点一滴从零基础做起来。我们刚开始到杭州的时候,虽然现在看起来是天堂,但是我们刚到杭州的时候只有我们三个人,什么都没有,对于我来说人是最重要的。至于怎么去留人,是我们今天会议的主题之一,下午和明天听到很多讨论,无论是提高待遇,还是通过文化制度留人,我觉得这些都是有章可循。但是,对于我来讲,最开始从0到1的过程是最艰难的,从0到1的过程当中,一定需要有跟自己的理想相同,价值观相同,理念一致的人,大家才能一起努力能够把这个事业真正做起来,谢谢。⑨中国现在一条腿走路& &提问:我已经举手5次,天天也是看它的右侧,本来应该是我发言,海涛又发言。我来自于河南省人民医院,我们是一所综合的三级医院,2015年我任医院院长时,我聘了河南医科院的院长做了首席科技官,他负责科技项目,科研项目的申报,科技成果的审评,还有重大项目研发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我准备在适当的时候把我们的副院长和业务院长都让他们成为质量官,护理官,我想问一下,萧老师觉得在中国职业化医院管理,你有哪些建议给到我们?&& &萧庆伦(美国科学院院士):我有一个看法,我觉得中国现在的职业,刚才院长也讲了,大家都希望可以晋升,可中国现在的晋升你需要发表文章。各位去看一看,别的国家在医学里面医生有两条走往上升,一条是科技上面做发明,在医学上面,临床上面有新的医疗方式,写文章发明。另外一个,他是医术越来越好,在科技上面没有什么发明。中国现在走的是一条腿走路,你要晋升,你要在SCI上面发表多少文章,大家追求科技的发展,这些工作应该是在科技医院里面的三级、三甲医院,而且三级三甲医院有的医生不应该追求科技的研究,他应考虑怎么样把病人医好,把我的知识用好。&& &在别的国家,你是有两个不同的渠道可以升级。你的名声是一样的,而且薪水也是一样的。可中国是一条腿在走路,您刚才讲的职业发展,我觉得中国的困难在只在一条路上去,所以你们都要学习英文,都要做科研工作。刚才我看到图片上面,多少都是花多少时间去做科研,那是错误的路呀。至少我从国际的观念来看,那个缺失的一块。所以,中国将来要发展自己的路,我看到的是你是要有另外一个鉴定的标准,哪些医生是真正医术好,对病人的态度好,它关心病人对它的认可,你给他同样在医学里面专业里面给他同样的尊敬认识、薪水待遇,这样才能解决职业上面的困扰。&& &你可以看看别的国家,副院长中间一个是管科技发展的,研究是一个大医院,另外一个是管医疗的。那个人他真正的感受,你是不是用最好的方法,最好的药,你的知识是不是已经是先进的,你把你应用在病人身上,不是要你发展新的东西。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推荐一款网络游戏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