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完善金融宏观审慎监管主要强调政策?

Sorry, Page Not Found  据报道,由中国央行牵头编制的《“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日前印发。金融“十三五”规划的编制于2016年上半年就已经启动,由于2018年进行机构改革,金融监管机构发生重大变化,由“一行三会”变为“一行两会”,因此编制工作到2018年上半年才正式完成。  与2012年9月发布的金融“十二五”规划相比,金融“十三五”规划有两处明显的不同。一是参与的部门由“一行三会”与外汇管理局等五部门,变为“一行两会”加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等九部门,这体现金融在经济和社会中的影响面扩大了。二是名称有了变化,分别为《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和《“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这体现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目标更加明确了。  更大的不同在于形势发生了变化。在“十二五”时期开始时,很多人认为金融业存在发展不足的状况,需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因而加快发展是当时的重要任务。金融“十二五”规划提出两个指标,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比重保持在 5%左右,非金融企业直接融资占社会融资规模比重提高至 15%以上。但进入“十三五”时期时,金融业已经经历了几年的快速发展。2015年,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的比重达到了8.4%,远远超过当初5%的预期目标,甚至比一些发达国家还高;直接融资(企业债券净融资和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的比重为24%。  可以说,“十二五”时期金融业发展过快,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过度发展的状况。因此,在“十三五”时期,需要抑制金融业过度发展,使其进入规范和适度的发展,回归本源,真正为实体经济服务。金融业过度发展就容易自我循环,从而“脱实向虚”。《“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没有提及金融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出了显著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股权融资比重,但没有制定预期目标。《规划》提出了八大任务,前两项是健全金融调控体系、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落实这两方面的任务,就有望使金融业实现规范、适度的发展。  在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方面,规划要求,各金融监管部门要专司监管职责,加强微观审慎监管、行为监管和金融消费者保护;对复杂金融产品全链条、金融市场动全过程实施穿透式监管,完善全链条真实资本、杠杆率和风险计提等监管工具及其使用。监管机构之间的职责更加清晰,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分工更加明确。同时,还健全了对监管者的问责制度,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对金融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进行业务监督和履职问责。建立现代金融监管体系、全方位加强金融监管,将金融创新和发展置于严格监管之下,能够抑制以创新之名出现的金融乱象,防止金融过度发展。  在健全金融调控体系方面,规划提出,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健全双支柱调控框架是十九大报告提出的重要任务,规划进一步明确了各自的功能,货币政策侧重经济和价格总水平稳定,宏观审慎政策侧重于维护金融稳定,两者相互补充强化。  在货币政策、宏观审慎、微观监管三方面政策中,应该说,宏观审慎政策框架不如另两个成熟,需要在“十三五”时期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于维持金融业适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宏观审慎政策是从逆周期的角度采取措施,当金融发展过度时,就要使其适度减速。作为逆周期措施,宏观审慎政策必然要以一些数量指标作为目标和工具。在我国货币政策越来越强化价格型工具时,宏观审慎政策能够起到补充作用,在数量方面落实或松或紧的调控目标。微观监管的成效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体现到宏观审慎的数量指标中,反过来,宏观审慎会对微观监管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就提出建立健全金融宏观审慎政策框架。这些年,结合国际经验和我国实践,宏观审慎政策不断获得发展,宏观审慎评估(MPA)就是央行在这方面的重要探索和实践,MPA先后将表外理财、同业存单纳入考核范围。根据《“十三五”现代金融体系规划》,宏观审慎政策将进一步完善,包括探索将影子、资管产品、互联网金融等更多金融活动纳入,以及统筹金融业综合统计。可以预见,宏观审慎政策框架将越来越成熟,成为金融适度发展、服务实体经济、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机制。下一篇:
& 彩版 & []eastmoney.cn &&& 22:04【金融】黄益平: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是下一轮金融监管重头戏
当下的重点应该是协调监管、统筹政策。金融监管最终需要从当前分业的机构监管转向审慎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学术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黄益平认为,当前中央已经明确“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通过在货币政策之外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黄益平指出,央行宏观审慎政策的形成与完善,也是下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的重头戏。
在黄益平看来,金融监管,牌照是第一位的。只要是从事金融服务,都应该有准入门槛限制和资质要求。
金融科技的快速发展,带来了许多金融创新,对于如何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问题,黄益平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实施监管沙盒计划或者成立创新中心,寻求数字金融创新发展与防范风险两者之间的平衡;另外,还需要在监管方法上做创新,监管必须在监管部门和机构之间合作,把机构和监管部门的系统打通,建立一个更加完善、更加有效的征信系统。
完善金融监管框架在创新与稳定间找到平衡
未来要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和行为监管
在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方面,2017年已经开展了相当多的工作,包括建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以下简称“金稳会”)、推出一系列监管措施,如对互联网金融的整治、加强对资产管理行业尤其是银行通道业务的监管等,2018年可能会将这些方面的工作提升到更高的高度。
特别是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成立,有关工作已经开始推进,但是主要框架、政策程序和一些重点工作,可能会在新政府形成以后具体落实。相信国内外各界,尤其经济界,会对2018年两会之后的具体布局有很多期待。
权衡过去几年有关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种种方案,设立国务院层面的金稳会是当下最合适的选择。建立这样一个机构的目的就是要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支持金融稳定与健康发展。当下的重点应该是协调监管、统筹政策。但仅仅这些还不够,金融监管最终需要从当前分业的机构监管转向审慎监管和功能监管相结合。
中国需要构建一个相对比较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尤其是宏观审慎监管,这是必要的。所以下一步金融改革要做的是放开过去很多不必要的管制,同时构建一个比较有效、比较合理的监管方向。
与很多相对成熟的市场经济国家的监管框架相比,中国的监管框架与之差异很大。中国是强调机构监管,而不是功能监管。当前,金融机构之间交叉业务越来越多,所以,面对这种情况,重要的不是哪个机构谁来管,而是谁做什么金融交易,就得有人管,要统一监管。
如今,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已经成立,金融监管框架在短期内已经定局,但未来要从机构监管转向功能监管、行为监管,还要看具体如何落实。此外,中央已经明确建立“双支柱”的宏观调控框架,在货币政策之外建立宏观审慎政策框架,来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因此,宏观审慎政策的形成与完善,也是下一轮金融监管改革的重头戏。
未来,在监管方面,中国还有很多改进空间。在“一行三会”的格局没有改变之前,有金稳会这样一个高层次机构来协调监管政策是非常必要的。但是这种模式是否会长期坚持,目前尚不得知。也许未来随着金融格局的改变,监管框架也会与时俱进。
监管要在创新与稳定之间找到平衡
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一直在放缓,我们正面临着新旧动能转换的挑战。推动中国过去三十多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产业,尤其是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和资源型的重工业已经失去了竞争力,现在的经济增长需要依靠产业升级换代、技术创新以及效率的提高。简单来说,在实体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创新来推动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经济的创新发展需要金融的创新来支撑。针对小微企业一直面临的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网贷就为小微企业提供了很大帮助。小微企业融资很难,两者未来要融合,在统一的市场上尽可能降低成本。前提是真正推动利率市场化,让金融机构自主地做风险定价。
新金融的总体监管政策相对宽容,客观上为我国新金融的发展提供了宽松的市场环境。无论是传统金融机构还是新型金融公司,核心就是风控与获客,监管部门则要在创新和金融稳定之间找寻一个平衡。
金融监管,牌照是第一位的。不管是传统金融还是互联网金融,只要是从事金融服务,都应该有进入的门槛和资质要求,应该实行相应的管理。金融一旦形成风险,会导致系统性问题,会对整个地区和领域甚至整体经济造成影响,这也是金融行业受到最严监管的原因。
金融机构除了拿牌照,应该识别投资者适当性,把握门槛,金融监管部门则要对不恰当释放风险的机构采取措施。除此之外,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都应该加强投资者教育,让他们懂得承担相应的责任和后果。
因此,如何对这些机构进行监管,防范风险,尤其是防范系统性风险等问题,都是值得探索的。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主要目的在于分享信息。版权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之内删除。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面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宏观审慎监管.doc 6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面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宏观审慎监管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面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中国宏观审慎监管【摘要】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使长期处于沉睡状态的宏观审慎监管浮出水面,成为世界各国监管机构关注的焦点。由于市场机制不完善及政策方针的不成熟,我国在实施宏观审慎监管上还存在诸多阻碍。对此本文从金融系统性风险角度出发,着重分析实施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以期对我国建立和完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提供一些借鉴和帮助。
【关键词】金融危机 系统性风险 宏观审慎监管 逆周期政策
2008年到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的事实虽然已成为历史,但其深刻而广泛的影响并没有随时间的流逝而消逝。此次美国次贷危机使国际金融界达成了共识:对金融机构系统性风险监管缺口是造成此次金融危机的重要因素之一,为维持金融体系的稳定,必须加强以宏观审慎监管为重点的金融体制改革。其实,“宏观审慎”一词早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就被提出,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的前身库克委员会提到,如果仅仅关注单一机构的风险监管,就会失去确保金融稳定层面的监管任务,因而要从金融体系整体进行监管。2010年以来,国际金融监管改革取得重大突破,从巴塞尔协议Ⅲ到美国“多德—弗兰克法案”等一系列金融监管方案的推出,使宏观审慎监管理念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2011年我国也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构建逆周期宏观审慎制度框架,建立健全系统性金融风险防范预警体系和处理机制。但受我国金融市场发展还不完善、分业经营和分业监管的长久性等因素的影响,建立适于我国国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还需要长期的探索。
二、现阶段中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
目前我国正处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转轨时期,政府作为金融政策的制定者和总指挥,其政策和制度风险是导致金融系统性风险的重要来源,也是不断深化金融体系顺周期性风险的关键因素。现阶段我国面临的金融系统性风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为地方政府服务,使财政风险向金融风险转化。由于我国财政体制尚不完善,地方政府可支配财力有限,大量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使地方政府面临很大的资金缺口。为缓解资金压力,地方政府诉诸商业银行的大量信贷资金支持,不断扩大负债,带来了潜在的金融风险。
第二,地方政府融资平台公司的高负债将偿债风险转嫁给金融体系。地方政府投融资平台是指以各级地方政府以土地、股权、国债等资产为担保,吸收外来资金支持市政建设、公用事业等基础设施建设和公益性项目而创设的资本流动平台。2008年金融危机后,地方投融资平台的融资规模不断加大,在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其偿债风险也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
第三,现行汇率制度影响货币政策操作的独立性,促使资产价格大幅上升,加大了通货膨胀风险。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实行出口导向型经济政策,出口贸易的不断扩大导致顺差加速积累,使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面临“双顺差”的压力。在现行的结售汇制度下,中央银行需向市场投放大量货币以购买贸易顺差带来的外汇,致使货币市场失去平衡,通货膨胀持续升温。
第四,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扭曲,对资源要素价格体系的改革可能会加大长期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长期以来,为维持高投资回报率和经济增长,政府制定相关政策控制土地、资源、能源的低价格水平,使得资源要素的价格远远偏离市场价格决定机制的真实水平。随着对资源要素价格体系改革的推进,资源的稀缺性日渐反映到成本价格的提升上,加大了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尤其是近几年房地产市场投资需求不断加大,受土地资源供给的限制,房地产价格一度呈现大幅上涨趋势。地方政府以抬高土地出让金来增加财政收入,这也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价格的飙升。房地产投资的高杠杆性和泡沫化势必会加大金融系统性风险,阻碍金融市场的稳定发展。
三、应对系统性风险的中国宏观审慎监管
(一)我国对宏观审慎监管的探索和实践
国际金融危机为人们敲响了警钟,使人们认识到宏观审慎监管在防范和治理金融系统性风险上的重要性。顺应国际宏观审慎监管的潮流,我国也开始走上了探索如何建立适于我国实际的宏观审慎监管体系的新道路。
首先,在对宏观审慎的分析和评估方面,各个监管机构采取一系列经济分析方法,并对金融体系的稳健性和脆弱性进行了评估。例如,从2005年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始定期发布《中国金融稳定报告》,对宏观经济形势和金融体系状况进行分析和判断。银监会也从2006年起按季度向金融机构发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增强了金融机构的风险意识。2007年12月,银监会发布了《商业银行压力测试指引》,以此判断高风险行业的风险状况。
其次,在对系统重要性金融机构的监管方面,中国不仅要着重考虑对“太大而不能倒闭”的金融机构的保护问题,还要顾及对小企业和劣势金融机构的扶持和救助。但是政府的政策和资金支持并不能消除系统性风险,正如2005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指出的,中国金融稳定不追求金融机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银监会李文泓: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框架与治理机制
_中国经济网――国家经济门户
经济日报微信中经网微信
(责任编辑:
财经关键词
&&&&中国经济网声明:股市资讯来源于合作媒体及机构,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宏观审慎监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