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创造101粉丝集资金额》在粉丝经济上的影响

还没有账号?
《创造101》“菊”势难挡:粉丝经济进阶会员制模式
沈陈 09:53
(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报 实习记者 沈陈&刚送走爱奇艺的《偶像练习生》,腾讯视频的《创造101》接踵而至。2018年4月,这部被称为中国首部女团青春成长类节目正式开播。节目召集了101位选手,通过考核最终选出11位选手组成全新的偶像团体出道。
节目播出后收视火爆。截至6月9日的8期播放量数据中,平均每期的播放量达到了4.8亿次,最高的一期节目播放量更是高达6.6亿次。
面对节目创造的巨大影响力和流量,新的营销模式正悄然展开。
除传统赞助模式外,通过扩大会员投票权、推出练习生会员定制卡、投票渠道外包的一系列营销活动是此次《创造101》的特点之一,而这与此前的超级女生或中国好声音都不尽相同。
&菊&势难挡
6月2日上午,一声提示音的响起打破了&王菊后援会1群&早上的宁静。&起床投票&是今天群中的第一条信息,响应它的则是各式各样的网页投票链接。
王菊是《创造101》中的一位练习生,在5月26日的节目播出后人气一路高涨,有关她的消息顿时充满了网络空间。与众不同的风格和敢说敢做的态度为她圈粉无数。
北京大学新媒体与网络传播系副教授田丽对记者分析,王菊能在这么短的时间火起来是网络文化新发展的集中表现,她凭借过人的情商、高超的话术和乐观的精神,实现了与其他选手差异的最大化,彰显了与众不同的性格。
咪爪语音的一位女性负责人也是被王菊&圈粉&的一员。她向记者讲述了自己支持王菊的原因:&我们很像,都属于长相平凡的那类人。我曾经也有梦想,但现实却不允许我这样做,而她不一样,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可以在这个年纪不顾一切地努力,我在她的身上看到了我自己的影子,所以我想支持她,把我追逐梦想的想法寄托在她的身上。&
网络上有评价说,王菊的粉丝们是最强的拉票团队,也是文案做的最好的团队。开始时许多网友都是&菊外人&,但被那些朗朗上口的宣传语和搞笑的表情包所吸引,随着大流加入到了这场喜欢王菊的活动中。
田丽说:&王菊的情况与当年的芙蓉姐姐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但不同的是芙蓉时代人们大多只是说说罢了,而现在网民们觉得明星与自己是相互关联的,自己也要用参与的方式表达出来。&
许多粉丝为了更有效率地支持选手,自发在群里组织了一个名叫&打投组&(打榜投票的小组)的小组。记者在《创造101》节目另外一个爆火的练习生孟美岐的粉丝群里,遇到了龚其娟。她是一位正在上高二的&00后&女生,同时也是打投组的一名成员。她介绍,打投组的组员们会通过时间段进行再分组,按组别有条不紊的投票。
龚其娟说:&看着票数的增长觉得很有成就感&。
对于网络综艺赞助模式的开拓上,腾讯视频又有了新动作,此次《创造101》中将投票渠道与赞助商相链接成为了一大特点。响应这一&新玩法&的&玩家&也络绎不绝。
而以往,在《奇葩说》、《吐槽大会》、《火星情报局》这些语言类节目中,除了传统的广告方式,节目人员更多的是将植入广告这件事尽力做得有趣,借机对其进行调侃。
英树是此次主要&玩家&之一,全名为浙江英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原本是一家专注美妆护肤市场的公司。它是《创造101》的品牌合作商,为节目官方搭建了其中的一个投票渠道。
这家公司宣称,它将为得票数最高的选手包下整列地铁作为形象展示。这个和王菊火起来同时推出的活动中吸引了一大批来自网络上的菊粉,王菊借此也一举甩下多位人气练习生斩获票数排行第一名。三天后,英树董事长发微博公开声援:&为菊包地铁!我愿意!&节目中英树同时利用场景化营销,在屏幕的右下角&贴心&地推出自家熬夜护肤的产品,并一同提供了购买链接让观众可以边看边买。
艾媒咨询高级分析师刘杰豪向记者指出,相对于硬广的强行植入,投票渠道的广告植入方式更加艺术化、合理化,使得广告的植入不突兀,反效果影响效果缩小。投票主体主要是节目观众,该群体投票参与度较高,周期性的投票让广告影响力更加稳定,广告内容更能植入人心,触达率与转化率也将得到更好的提高。在获客成本高昂的今天,赞助商通过投票的方式分流顾客其优势不言而喻。
根据《创造101》的投票规则,普通用户和会员用户在投票权上产生了巨大的差异。普通用户与会员用户之间的票数比由往常的1:2提高到了1:11。购买定制卡不仅能获得一个月的会员服务还能额外为自己喜欢的选手一次增加121张票。
6月2日下午,刚从公司回到家的前述那位咪爪语音负责人,打开了手机,晚上八点是《创造101》的每周一次的播出时间,为了给她喜欢的王菊拉票,她购买了11111张会员定制卡。&&这需要花费她大约20万元。
乐正传媒董事、副总裁彭侃告诉记者,定制卡对于腾讯来说是一个新的创收方式,它意味着视频网站在新盈利渠道的开拓上还有许多文章可做。通过这一现象级的综艺节目和会员业务的打通,节目与视频平台之间可以达成一个互利共赢的效果。
但彭侃同时也指出,购买定制卡的变现方式对于腾讯视频的收益并不高。这一模式并不能改善许多网络视频平台持续亏损的状态。
同为网络视频平台的爱奇艺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会员用户数量增长至5000万人(不包含试用会员);会员服务的营收比重持续加大。但总营收不断提高的也同时伴随着亏损的持续上涨。2105年至2017年爱奇艺分别营收53.19亿、112.37亿、173.78亿元人民币,净亏损为25.75亿、30.74亿、37.37亿元人名币。
刘杰豪认为:&虽然如今网络综艺看似发展繁荣,但是网络综艺流量对比整体互联网流量增速仍存在一定的落差。竞争主体的增加使招商和广告植入的变现模式难度加大,随着内容付费的兴起,版权也成为各视频平台争夺流量的重要途径,平台只有扩大用户基础、丰富变现模式,才能将获取的价值扩大。&
彭侃表示:&网络视频网站卯足了劲要去拉新会员,其目的就是想通过拉新会员慢慢地培养观众付费观看的习惯。&同时他也指出,视频网站如果想通过付费会员盈利,就要将付费会员分享化,Netflix(国外收费视频网站)之所以能够盈利依靠的就是分享会员扩大会员用户数。
地址:北京理工大学国防科技园2号楼4层
邮编:100011 电话: 传真:86-10-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
举报邮箱:.cn
Copyright @ 经济观察网如何评价《创造101》的第八期? - 知乎有问题,上知乎。知乎作为中文互联网最大的知识分享平台,以「知识连接一切」为愿景,致力于构建一个人人都可以便捷接入的知识分享网络,让人们便捷地与世界分享知识、经验和见解,发现更大的世界。<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被浏览<strong class="NumberBoard-itemValue" title=",864,278分享邀请回答369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创造101》、《偶像练习生》火了。中国的偶像产业终于实现了由萌芽到井喷的转变,从此我们不用在艳羡日韩娱乐圈的&造星流水线&了。▲图片来源:视频成为下一个TFBOYS,这是很多怀着&星梦&的年轻人日夜苦练的目标。不过美好的前景背后,却是一条拥挤不堪的资本赛道:每经影视记者注意到,目前已有100多家偶像经纪公司在&豪赌&这场&青春盛宴&,希望自己手上抢下的苗子能成为未来的摇钱树。不过,偶像产业的盈利前景,真有这么轻松如意吗?《偶练》打乱出道计划刚满22岁的靖佩瑶说,是《偶像练习生》让他明确了自己要成为一名偶像。如今,入行不满一年的靖佩瑶已经迈出了很多练习生难以逾越的第一步。今年5月,他作为男子偶像团体&Awaken-F&的一员正式出道。他的老板,觉醒东方的创始人纪翔却对每经影视记者称:&《偶像练习生》打乱了我安排他们出道的计划。&▲《偶像练习生》官方剧照节目热度倒逼经纪公司推出&偶练&新团,尽管他们或许并没有准备好。某不愿具名的经纪公司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他们某位较早淘汰的&偶练&练习生的微博商业合作已经由参加节目前的6000元/条,涨到10万元/条。&其实他的走红我们觉得完全属于意外,如果没有这个平台,是不会爆起来的。&事实上,除了TFBOYS,内地几乎没有诞生过风靡全国的偶像团体。腾讯和在谈做团偶节目初衷时都提到了目前中国偶像市场的&饥渴&。坤音娱乐ONER组合的粉丝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我特意翘班去了网吧,但是不到30秒,见面会门票就已经一抢而空。&但是,太年轻的公司遇上过热的行业也容易出现问题。投资了坤音娱乐的副总裁表示,&我们遇到的创始人们都非常年轻,在商业社会上工作的时间还比较短。突然间有这么大的名气和曝光量,当顶尖资源砸上来的时候,能否保持好的心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东西,对每个人都是一种考验。&投入上千万的青春&豪赌&在纪翔看来,&做偶像是个关于勇气的事情,快一步就会被拖死,只能快半步。&多家经纪公司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大到培训、营销,小到吃饭住宿,培养一个偶像团体的投入至少是千万级别的。纪翔指出,&一个团一千万是标配,3个人是1千万,5个人也是一千万,因为流程和规格是一样的。&而对练习生来说,这同样是一场关于青春的&豪赌&。练习生通常训练时间每天达到12小时,特训期甚至能达到16个小时,而且通常公司不会有任何承诺,心理疏导课程几乎是必备的。香蕉计划娱乐新人部艺人总监孙瑞敏在接受每经采访时表示,&偶像养成也有流水线了,艺人其实是可以通过训练创造出来的。&虽然这样的过程在国内大约要持续1年左右,但其实仍远远短于日韩。对此麦锐娱乐创始人王丛对每经影视记者解释称,在日本和韩国由于是等级森严的体系,练习生要把大量时间花费在训练里,却对前辈是无限服从的,他们很难得到反馈。&但艺人和我们是平等的合作伙伴的关系,他们可以得到即时的反馈。&每经影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很多公司都在压缩培训时间,想提早变现。上述不愿具名的经纪公司对每经影视记者表示,&大多数公司并没有培训的时间,签进来之后马上到市场去找项目,希望能尽快挣钱,而不是培养孵化,这是我们不成熟的地方。&专门负责练习生培训的SAC艺人学院也表示,很多艺人经纪公司做艺人培训就是为了快速变现、出道。&练5年和练10年肯定是有差别的,但是行业发展太快了,大家等不了多的那5年。&王丛表示。▲ 《偶像练习生》中蔡徐坤最终以节目第一名出道(图/官方剧照)但在节目过后,新晋偶像们的考验才刚刚开始。可米经纪CEO周昊表示,&我担心的是他们准备好了没有。如果准备好了是好事,但没准备好是灾难。他们都很年轻,我们要想如何协助他们走的更远。&每经影视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已经有100多家公司将目光瞄准了偶像团体。然而,在刚刚开始迈入工业化的中国偶像产业中,究竟怎样的公司才能存活?第一个判断标准是变现模式,打造男团女团的公司以影视公司和音乐公司为主,专业打造偶像团体的公司并不多。传统经纪公司的收入结构比较单一,主要以旗下艺人的片酬、代言、通告收入为主,而一些专业打造偶像团体的公司则将目光放得更远,粉丝经济收入、衍生品、定制培训、剧场公演等变现模式都逐渐露出水面。&成熟业态下,最大的收入是影视和节目,第二是商业方面的收入,第三会来自粉丝经济方面,第四是音乐版权。&王丛表示目前各个经纪公司尚未到考虑差异化的时候,&因为市场很大,再有20家公司来做都满足不了这个需求,市场可以容纳100家,韩国这个类型可以容纳7个上市公司,日本有12个上市公司,目前阶段还谈不上竞争。&但竞争又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好的苗子,好的内容,好的舞台,都要&抢&。但抢不抢得到,毕竟有许多因素会影响。范逸白认为,在国内,与其&抢&,他更倾向于&养&。而公司不仅需要培养人,还要有链接优质内容、持续产出新内容的能力。范逸白认为,首先需要可以切实培养出优质苗子;第二,要有高质高频内容产出的能力,内容制作去吸引粉丝;再次就是有好的粉丝运营,注重粉丝的体验和参与感,并借此实现粉丝付费。但一切变化太快了。&大家的用户留存周期都在缩短,新鲜感都在降低,这个时代再不会出现巨星了。&在纪翔看来,互联网已经让粉丝集会的方式从线下转到了线上,&用户来得快去得快,没有时间等待沉淀,等待真正好的作品。&
24小时报不停
苏宁拟进军二手房市场 无论房价服务费统一9999
中国移动成立雄安产业研究院,涉及5G等研发工作
“高德叫车”业务上线,滴滴、神州都能叫
AI药物研发公司“智药科技”近千万人民币天使轮融资
布络客区块链宣布获得近千万天使轮投资
中国对美关税反制措施已于6日12:01正式实施
比特大陆宣布已完成B轮融资,估值约为120亿美元
Kyligence宣布完成1500万美元B轮融资,宽带资本参与投资
齐心集团,预计与京东合作每年带来25%-40%销售增量
百度减持部分爱奇艺股权:套现2.59亿美元
新加坡电商SaaS平台Anchanto获400万美元C轮融资,MDI Ventures领投
YeeCall完成B1轮战略投资 探索区块链技术在产业领域应用
易居今日上市路演 阿里巴巴、华侨城成为基石投资者
中兴证实获美方部分解禁:可为现有手机提供支持
Airbnb爱彼迎向城宿投资5百万美元
明年全国高铁推广电子客票,拿手机身份证就能上车
欧洲电信巨头Altice与华为合作 打造葡萄牙5G网络
港版支付宝注册用户达150万,普及仍面临困难
Find X成安卓首款支付宝刷脸支付手机
微软Outlook.com“邮件服务暗黑模式”即将发布《创造101》:这是最好的粉丝经济时代!《创造101》:这是最好的粉丝经济时代!新时代商业报道百家号就粉丝经济来说,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新时代商业报道 《创造101》落幕了。在这场华丽的“造星盛会”中,王菊、杨超越等频频被粉丝送上热搜,砸出奇迹。又一次,粉丝经济爆发出了强大的市场影响力,偶像产业的发展显露出了超乎想象的市场发展空间。早在今年4月初,爱奇艺《偶像练习生》风靡一时,曾以粉丝集资超2000万元、决赛门票炒至1.8万元的消息震惊业界,这也是国内偶像产业第一次显示出发展潜能。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腾讯《创造101》,集资金额翻倍,超过4000万元。除此之外,据《证券日报》记者不完全统计,比赛期间,该平台由不同粉丝主体发起的应援活动就接近50次。而除去售卖周边礼包,及部分未公开金额的隐藏集资,仅以公开数据粗略估算,上述应援所得金额已达到469.1万元。正如某些公众号文章所言“实际上,为偶像众筹资金投票,只是作为一名粉丝的基本修养,他们能做的事远超大众想象”。《创造101》带来的资本盛宴与风口效应目前已经开始推动偶像制造产业链的发展。据了解,目前乐华娱乐宣布踏上IPO进程;麦锐娱乐日前完成新一轮融资;包括嘉行传媒、悦凯娱乐、芒果娱乐、新湃传媒在内的公司,纷纷开启了招募练习生的计划……终于,粉丝经济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步入了偶像经济时代。从《超级女声》到《创造101》2005年,《超级女声》在开播两个多月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一股平民娱乐化的风潮。在比赛过程中,粉丝团体逐渐形成规模,自发组织和运作,主办方设置的“短信投票”模式使“爱TA就要给TA花钱”的观念深入人心。据公开资料显示,当时仅冠军李宇春一人,在总决赛时就获得了票。“粉丝经济”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引人关注。接下里,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粉丝经济”变现的渠道也越来越多元化。从为粉丝掏腰包为偶像投票应援、买节目冠名商赞助的相关产品、买周边同款、支持代言音乐影视作品等,到选秀“养成”系网综受到热烈追捧。受益方也从节目平台到广告客户以及电商、粉丝服务平台等等。从2005年到现在,粉丝经济不仅在作用于娱乐产业,还缔造了不少商业奇迹。比如苹果、小米、锤子等诸多手机厂商,利用粉丝的巨大力量开展产品营销。其中,小米最为典型。2013年,小米用半年的时间就创造出了2012年全年的业绩——总共售出703万台手机,仅上半年营收就超过2012年的126亿,达到132.7亿元人民币。而“为发烧而生”的品牌诉求,更是把小米手机卖“粉丝”的本质暴露无遗。连小米的首席产品经理雷军自己都说,小米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 “粉丝经济”。粉丝是最忠诚的消费者。而在自媒体领域,粉丝变现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罗振宇创立的罗辑思维可谓始祖。据公开资料显示,2013年8月,“罗辑思维”的微信公众号推出微信会员收费制度,短短6个小时5500名会员名额被抢光,创收160万,开创了互联网的一个神话。粉丝不仅是产品的消费者,而且是下一个新产品的制造者。在这一点上,苹果公司是最好的说明。近年来“粉丝经济”的多元化发展势头愈加猛烈,借助新手段,最大程度发挥粉丝经济的能量和作用已是大势所趋。粉丝已经在最典型的莫过于诸多名人微信公众平台的付费会员制度、微博的付费问答以及定制的明星粉丝互动栏目等等。毋庸置疑的是,粉丝对于品牌营销与产品发展的影响力与主导能力越发重要,了解粉丝的潜在需求,定制粉丝专属的产品,让粉丝加入品牌的塑造过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移动变现,这也许是未来十年,移动互联网最有可能实现价值的机会之一。当然,粉丝经济的发展并不都是健康的合乎想象的。从《创造101》到火箭少女团《创造101》是典型的偶像制造节目。从资金投入来看,《创造101》总制片人马延琨此前曾透露,为节目制作及后期的女团运营投入超过6亿元;从投资商来看,《创造101》的合作品牌包括OPPO、七度空间、小红书、中华牙膏、英树、康师傅冰红茶等。当然,还包括爱奇艺与腾讯这两个大平台。巨大的资金投入与强有力的幕后推手,使得《创造101》从诞生的那一刻就带有强烈的“粉丝经济”特征。物质经济是以需求为动力,而粉丝经济是以追求为动力。制造粉丝最喜爱的爱豆,是满足市场所需,也是大众对于新偶像的追求所致。101个少女决赛后,选拔11名选手组成火箭少女团出道。从模式上看,如今《创造101》几乎与之前选秀节目的发展逻辑如出一辙,但需要注意的是,随着观众对于选秀类节目逐步出现审美疲劳,再加上其他多种类型的综艺节目争相出现,如何保持团队成员的热度、如何在旗下艺人越来越红的情况下免受负面影响等已经成为了运营商新的考验。“节目火爆并不意味着节目推出的偶像团体一定就能火”,似乎已经成为业内人士的共识。新时代的粉丝经济,和以往的粉丝经济不同之处在于观众的觉醒。换言之,新时代的粉丝经济有着自己的生长逻辑和变现途径。对于火箭少女团而言,如果继续有比较强大的资源保障其在影视、综艺、直播、商演与公演等等一系列内容上持续曝光,她们有可能会火爆下去,但实际上这种营销模式,无外乎是内容带人,而非人带内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违背着未来粉丝经济的理性发展。由此,也不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杨超越老是被diss,为什么王菊最终会出局等等。她们的实力与火箭少女团实力不相契合,但与《创造101》的舞台内容却相得益彰。粉丝经济的意识回归新时代的粉丝经济的发展变化多样。借助新型社交工具,将原来强关系、强链接的社交关系变现,在更多领域挖掘消费需求,是其发展变化的初衷。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最终给粉丝带来真真切切的效用才是重点、才是商业发展模式可持续的关键。从这一点上来讲,无论对于商界还是娱乐产业都受用。从目前的市场发展状况来看,企业利用粉丝经济营销的双刃剑已现。以某手机品牌为例,从为“发烧而生”到“一块刚板的艺术之旅”,我们仿佛已经感受到了“这个奇迹故事已不在好讲”。还有某胖所说的“载入史册的发明”,似乎也正在被打破。情怀面前多了一把称,感性之中掺入了理性。新时代的粉丝经济已经不同往昔,粉丝经济的发展已经在步入成熟的路上。当然,这也不能否认,有些行业的发展会滞后于当前经济的大趋势,比如《创造101》明显是个典型的例子,火箭少女团的后续如何?真的会持续走高吗?我们拭目以待。o本文由新时代商业报道综合报道,文章来源:北京商报、经济之声、网易、新浪财经、财经961、吴晓波频道、网贷之家、新商业邮报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商务、内容合作,加入社群,请联系财通君()。o新时代商业报道是胡润新金融排行榜合作财经媒体,现已覆盖微信公号、今日头条、新浪微博、新浪财经、天天快报、界面新闻、人民网、UC头条、一点资讯、网易新闻、凤凰新闻、百度新闻、雪球、搜狐财经等平台,每天受80万左右财经精英人士的关注。各平台阅读量累计超过1000万。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新时代商业报道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商业之道,不仅看价值,还要看颜值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特别策划|《创造101》的小姐姐们出道了,你所不知道的“偶像经济学”…
14:05:22.0 来源: 上游财经 编辑:杨虹
霸占朋友圈近两月之久的《创造101》终于出总诀结果了!没错!就是那个捧红了孟美岐、“菊姐”的女团真人秀节目!顺道一问,你喜欢的小姐姐有出道成功吗?自上线以来,《创造101》一路话题不断,参赛选手在不断圈粉的同时,也让背后的运营方、平台以及40余家经纪公司又火了一把。而如今随着节目的收官,接下来谁又将继续坐享《创造101》的红利?一场“人力”的运动《创造101》无疑是一场超级规模的选秀节目,海选人数超过10000人,从中选出11位出道,概率0.11%。选秀节目,是整个综艺行业里工业化程度、复杂化程度和集约化程度最高的,对于《创造101》这档节目来说,更是如此——它的制作团队人数长期稳定在四百多号人,峰值时期高达五百多人。七维动力合伙人、《创造101》执行制片人邹志明说:我们吃个饭,都能吃掉整个浙江国际影视中心一半的量。且不说这101号女生挖掘和选拔本身的复杂程度,仅仅是节目组这四五百个人的吃喝拉撒睡,已经足够“恐怖”了。一场“财力”的较量在这场造星运动中,我们看到了粉丝的力量。跟其他选秀节目依靠专业评审不同的是,这档节目一开始就打出全民创始人的概念。为了能使“爱豆”高位出道,粉丝们不遗余力地集资买卡投票、时刻刷新排名、奔走转发拉票。《创造101》的投票规则是,视频会员每天可以为11名选手各投11票,如果想再单独为某位选手投票,就需要购买选手定制会员卡,一张定制卡可以额外再投121票。许多粉丝集资为偶像购买投票卡。集资,是当代“粉丝圈”常见的一种行为,集资的钱通常会被用来给偶像做应援,如买生日礼物、买专辑、买花篮米篮、给工作人员提供餐食等。据“知著网”报道,截至23日中午,据不完全统计,《创造101》的集资总额已超3000万。一场多方共赢的选秀48.6亿、104.5亿,这两个均以“亿”为计数单位的数字,都来自于刚刚收官的《创造101》,前者是《创造101》截至目前的播放量,后者则是微博话题#创造101#的阅读量。自《创造101》播出以来,该节目一直是人们热议的话题之一,并凭借明星养成、真人秀等特点吸引一定规模的粉丝,由此产生的高流量和粉丝经济基础也为与节目相关的平台及公司带来不少的红利。首先不可不提的是腾讯视频。作为《创造101》的出品方,同时也是独播平台,腾讯视频无疑是红利坐享者中的一员。凭借高流量、高关注度,《创造101》能为腾讯视频在会员、广告等方面带来回报。据极光大数据日前发布的《2018年5月网络综艺观众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创造101》43.8%的观众为该节目购买了视频网站会员,该比例在播放量TOP 5网综中位列首位。除腾讯视频外,节目冠名商和合作品牌也是红利坐享者。在《创造101》中,OPPO是该节目的冠名商,同时七度空间、小红书、中华魔力炫白、康师傅冰红茶、英树和麦当劳为合作品牌,各个品牌会与节目有广告植入等不同形式的合作。据《报告》显示,《创造101》除了吸引观众购买视频网站会员,还会吸引观众购买节目内广告的产品,或是下载广告中的App等行为,比例分别约为10%。随着“火箭少女101”正式出道,与品牌的代言合作也逐步提上日程。从目前透露出的与伊利谷粒多的代言方式可以发现,并非是直接代言,而是需要各成员的粉丝购买相应数量的产品,才能确定该成员为代言人,如果粉丝无法达到约定的购买数量,那么就有可能无法成为代言人。这种代言模式,无疑也让品牌合作方在产品销量上能有一个满意的数字。粉丝红利减弱,运营方享长期红利无论是腾讯视频,还是冠名商、合作品牌,《创造101》带来的粉丝红利会随着节目播出完毕或是相关活动的结束而逐渐减弱,但有一方会获得相对更长时间的红利,即出道女团“火箭少女101”背后的运营方。公开资料显示,女团的管理和运营工作会由企鹅影视和哇唧唧哇两家公司进行操作。对于这两家公司,属于腾讯旗下的企鹅影视想必已为人熟知,而哇唧唧哇虽然相对较为陌生,但该公司的总裁是被视为“选秀教母”的龙丹妮。据悉,此次《创造101》与女团成员经纪公司签署的合约中,被选中以女团成员出道的11名女孩,会在出道后的两年内不得以个人身份参加活动,完全由企鹅影视和哇唧唧哇操作,与原来所属的经纪公司相当于处于一个暂时割裂的状态,同时原来所属的经纪公司会按照合约中的约定比例得到部分收益。这也意味着,未来两年内全权操盘女团的企鹅影视和哇唧唧哇,若能将女团运营起来,则将会实现不小的红利。业内人士认为,此次《创造101》诞生的女团背后有曾操刀“超女”、“快男”等节目的龙丹妮,拥有不少经验,同时还有腾讯的资源加持,但在未来实际操作中难免也会遇到困难和挑战,究竟能运营到何种程度还有待观察。偶像产业井喷,艺人商业模式任重道远在这个所谓“中国偶像组合元年”的节点上,逐梦的年轻人,以及为偶像振臂高呼的粉丝,描绘了新的行业画像。风口之下,偶像产业背后的公司迎来资本盛宴。乐华娱乐宣布踏上IPO进程;麦锐娱乐日前完成新一轮融资;包括嘉行传媒、悦凯娱乐、芒果娱乐、新湃传媒在内的公司,纷纷开启了招募练习生的计划。而在资本忙于快速实现商业变现的同时,粉丝所真正期待的“优质偶像”,似乎还没有拿出令人信服的作品和实力。纵观偶像市场,并没有哪个偶像能一直处于火热程度,每个偶像都有其自身的生命周期。那么,面对新人快速迭代的趋势,是造新人还是想办法延长生命周期?业内人士众说纷纭。而且与个人出道不同,团体出道因涉及更多团员,并需要作为一个团体运营,难免会更为复杂并增添不确定性。以出道不久的NINE PERCENT为例,虽然该组合整体热度不低,但很少有9位成员同时到齐参与活动的情况,包括日前的《跑男》,也缺少了蔡徐坤的身影,这与每位团员和各个经纪公司签署的合约有关。同时也能发现,不少粉丝似乎也并未将该组合视为一个团体,而是依旧支持着自己喜爱的某位团员,对其他团员采取视而不见的态度,这对于一个组合而言,并不算是一个较为良好的状态。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节目虽然已经结束,但国内偶像产业的未来,还任重道远。一方面,相较于传统艺人,基于舞台表演的“偶像”一职,具有更高频的曝光率和更强大的粉丝粘性,因此拥有较好的变现能力。但另一方面,尚在起步期的国内偶像行业存在大量创业型公司,并未具备完整的运营能力。而随着“偶像”风口的到来,各路资源及创业者相继涌入,行业的运营模式及规范更亟需完善和明确。来源:北京商报、中国之声、新浪财经、界面新闻、知著网、豆瓣、艾瑞咨询等
今天距首届智博会开幕
友情链接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创造101粉丝见面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