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查到一个硬盘sql 取最早最晚时间和最晚的文件

如何检测一个硬盘是全新并且没有坏区?
  由于需求剧烈增加,越来越不够用,于是小编狠狠往自己身上捅一刀买了一个5年保修的1T西数硬盘(最后证明1T还是太小)。买硬盘是看人品的,人品好的话,硬盘10年不坏(家里有40G的IBM硬盘好像服役了12年),人品不好的话,硬盘几个月就升天!  当然,小编买硬盘是不看人品的,只看检测显示的数据。检测硬盘是不是全新的,检测硬盘有没有坏区。如果这个硬盘是全新的和没有坏区的话,那小编就可以放心用了&&否则,果断换货或退货!硬盘检测教程&&如何判断硬盘是全新的?  检测硬盘是否全新,小编只看两个地方:一是否有密封包装,这个大家目测就能完成;二看硬盘的运行时间有没有超过10个小时!  用红字强调一遍,无论你是买了新等新电脑,还是新的单独硬盘,新硬盘的使用时间绝对没有超过10个小时的(10小时是保守数字)。  检测硬盘运行时间的方法有很多个,都是通过软件来实现的。这里简单介绍四个软件,分别是硬件匣子(硬件检测)、来自日本的硬盘检测工具CrystalDiskInfo、HD Tune和。硬盘检测软件推荐&&驱动人生  驱动人生是老牌的一键解决驱动问题的软件之一,其自带的硬件检测功能(硬件匣子)可以检测到硬盘的使用时间有多长。软件名称:驱动人生2014(带硬件检测功能)软件版本:6.0.8.69 正式版软件大小:16.53MB软件授权:免费适用平台:Win8.1 Win2000 WinXP Win2003 Vista Win7下载地址:驱动人生右下角的硬件检测  从上图可以看到,目前新硬盘的使用时间是11个小时(昨天测试的时候显示0小时)。如果不是因为昨晚拷机测试了10多个小时,小编看到这个数字就果断去退货了。硬盘检测软件推荐&&CrystalDiskInfo(来自日本的硬盘检测工具)  多得网友的留言,才想起这款用户体验超越HD Tune的来自日本的硬盘检测工具&&CrystalDiskInfo。由于CryStalDiskInfo没有中文名称,因此小编总是很容易忽略&&  不过,论体验,CrystalDiskInfo堪称一流,原生支持简体中文,有萌版和标准版。如果不是没有中文名,难以直接向小白推荐,否则绝对是第一个推荐这个工具&&软件名称:CrystalDiskInfo(硬盘检测工具)软件版本:6.1.8软件大小:2.64MB软件授权:免费适用平台:WinXP Win2003 Vista Win8 Win7下载地址:  从下图可以看到,硬盘通电时间一目了然!&硬盘检测软件推荐&&HD Tune  之所以把老牌的硬盘检测工具HD Tune放在第三,是因为HD Tune没有官方中文版(大家可以找汉化版来测试),普通小白压根就看不懂,小编也是使用汉化版次数多了,才知道HD Tune英文版里的&Health&(09)是显示硬盘使用时间的功能。软件名称:HD Tune(硬盘检测工具)软件版本:5.50 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2.02MB软件授权:免费适用平台:Win9X WinNT Win2000 WinXP Win2003下载地址:  先看看硬盘检测工具HD Tune汉化版是在哪里检测硬盘时间的,汉化名称是&累计通电时间计数(如下图)&。状态里的&累计通电时间计数&即可  数据的数字,代表多少个小时,如上图的11,就是代表11个小时。  HD Tune Pro 官方正式版是英文的,并且只有15天使用时间,但对于只使用一次的我们来说,够了。5天免费使用,基本上安装完用一次就卸载  选择要检测的硬盘后,点击Health,查看&(09)Power On Hours Count&,即可知道硬盘使用了多长时间。硬盘检测软件推荐&&鲁大师  如果鲁大师的安装包不是高达40M,小编是第一个推荐的。软件名称:鲁大师(原Z武器)软件版本:3.69 官方正式版软件大小:40.78MB软件授权:免费适用平台:WinXP Win2003 Vista Win8 Win7下载地址:  鲁大师的检测比较简单,点击硬盘信息、找到对应的硬盘,鲁大师就会告诉你硬盘已使用多少次和多长时间。硬盘信息那里可以看到所有硬盘的使用情况相关阅读:简单到不想写出来!魅族MX3/MX2刷机教程电脑为什么会蓝屏?电脑硬件检测简易教程国产最安全的系统!魅族Flyme点评闪电搜索点评 PC搜索体验最好的搜索软件
键盘也能翻页,试试“← →”键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
相关软件:
大小:13.8 MB
授权:免费
大小:25.29 MB
授权:免费怎么把电脑里的记录删除掉。据说查硬盘也能查到,怎么让它查不到。_百度知道
怎么把电脑里的记录删除掉。据说查硬盘也能查到,怎么让它查不到。
我有更好的答案
用磁盘擦除强塞大文件的方式格式化该硬盘后用其它文件将该盘装满(一定要装满)然后你以前删除的文件就找不回来了再来可以碎片整理加擦擦
采纳率:28%
用文件粉碎机。当用户删除文件时,其实操作系统并未将该文件从存储介质上真正删除,而仅仅是在文件分配表中将该文件的相关信息删除,并将该文件的存储空间标记为可写。所以被删除的文件通常可以用一些文件恢复工具进行恢复。本工具能够将用户指定的文件不可恢复的彻底删除。如果你不希望自己删除的文件被他人用文件恢复工具进行恢复,那么请使用本工具来删除您的重要文档。
是可以查到,不过将硬盘重新写入东西,那就查不回来了
那不是要懂程序才行了
删除的可以恢复
格式化就没法恢复了
重装系统,格式化C盘
把硬盘通来高压电,把里面烧了。
其他4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硬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么看下载的文件在哪个硬盘里呢?_百度知道
怎么看下载的文件在哪个硬盘里呢?
我有更好的答案
方法一:双击打开-----我的电脑,如图。& & & &&& 2. & 在菜单栏----点击搜索按钮,如图。& & & && & & &&&3. & 在搜索助理中,在第一个和第二个搜索框中任选一个填写你的下载文件名称。在第三个搜索框中的下拉菜单中选中我的电脑,然后点击搜索按钮开始搜索,如图。& & & &&& 4. &搜索停止后,就可以看到下载的文件路径了,如图。& & & && & & &&& & & &如果你以软件(以迅雷举例其它软件 类似)下载的文件,请按照下面的方法操作:方法二:& 1. &打开迅雷软件,选择已完成,如图。& & & && & & && &2. 双击右侧已经下载好的文件,如图。& & & && & & && 3. &点击目录就直接跳转到下载文件的位置,如图。& & & && & & &
采纳率:44%
来自团队:
打开下载 用的工具软件
然后右键打开 就可以啦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额,这个麻烦我也经常出现,所以以后就比较注意了,毕竟下的文件要用嘛,找不到很着急。一般情况,如果你是手动下载的,就是不用任何软件,选择另存为为什么的,那么,文件下载下来,你如果不及时查看,记得名字的话可以使用Windows搜索查找,如果不记得名字的话,只能慢慢找了。如果是通过软件下载的,比如迅雷,电驴等,这个比较简单,可以之间查看已下载的文件,就可以直接看到了,通常这些软件都会要求你设置一个文件夹来保存文件的。还有就是QQ,QQ下载或者保存文件,麻烦在,经常我们保存了文件,但是后来却不知道保存在什么地方,其实是保存在QQ的默认的保存文件夹了,这个路径经常记不得,路径很深,简单的发自就是,再发个文件给自己,然后看下默认的下载保存地址。嗯,需要更详细的答案,需要更多的信息了。
如果 桌面上有这个文件的图标的话 你单机鼠标右键 就看到他在什么盘里了
打开下载用的工具软件,查看默认下载文件包的存储位置
其他2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硬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怎么在电脑上看另外一个硬盘_百度知道
怎么在电脑上看另外一个硬盘
怎么在电脑上看另外一个硬盘
我有更好的答案
有几种方式:1.将另外一块硬盘挂到本机上,若bios中或开机自检能认出此硬盘,可在本机系统中操作此硬盘: a.SATA接口的硬盘直接接到机箱里,对于2003年后出的主板都带有sata接口。 b.IDE接口的硬盘使用本机主板上的IDE接口,若与另一个IDE设备(如光驱)共用一个主板接口,需分别设置跳线成“主”(MASTER)和“从”(MASTER)。2.将另外一块硬盘通过USB方式(加硬件)接到本机USB端口上: a.使用对应接口和尺寸的USB移动硬盘盒。 b.使用对应接口的USB易驱线。3.另一硬盘在另一电脑中,在其系统中将需访问的分区、文件夹或文件设成共享,本机通过“网上邻居”访问另一台电脑的资源: a.通过“交叉接法”的网线连接本机和另一台电脑。 b.通过“交换机”、“路由器|”等网络中间设备及网线和另一电脑组成局域网(有线或无线)。 c.通过蓝牙方式连接(若两台机子都有蓝牙设备),进行一些必要的设置。
采纳率:52%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硬盘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百度题库旨在为考生提供高效的智能备考服务,全面覆盖中小学财会类、建筑工程、职业资格、医卫类、计算机类等领域。拥有优质丰富的学习资料和备考全阶段的高效服务,助您不断前行!
京ICP证号&&
京网文[3号&&
Copyright (C) 2018 Baidu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考勤汇总最早与最晚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