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阳事业单位招聘逸景嘉园一期招标单位?

1.298元/1年/1个账号2.主从账号方便管理3.集中开发票,方便报销风险评测中我们将持续追踪该企业,并及时自动完成信息更新浏览:34电话:暂无信息邮箱:暂无信息网址:暂无信息地址:泗阳县众兴镇逸景嘉园102号简介:暂无信息更新时间 :下载报告关注监控产品/资质/团队编辑信息企业暂无信息编辑该模块信息浏览企业的用户会大幅提升编辑信息江戈波他有1家公司,分布如下江苏共1家泗阳县众兴镇江戈波日用品经营部等注册资本注册资本:注册资本,又称额面资本,是指公司成立时注册登记的资本总额。注册资本一语,在各国公司法中并不...* 名词解释由天眼查合作伙伴北大法宝提供注册时间注册时间:一般指公司注册日期,即公司是向工商局申请营业执照登记的时间。依法设立的营利法人,由登记机关...* 名词解释由天眼查合作伙伴北大法宝提供公司状态登录查看自身风险0条周边风险0条预警提醒0条查看样例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登录后查看更多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暂无相关信息,看看该公司的其他信息我想联系这家企业,因为我要合作我要投资我要投诉这家企业是我的,我要查看合作意向1个投资意向0个投诉意见0个认证该家企业后,可查看所有的信息-->收到的赞共个赞点赞
收到的评论
同地区同行业公司置顶反馈APP微信天眼查公众账号下载天眼查APP电&&&&&&&话 : 400-871-6266工作时间 : 周一至周五 9:00-18:30在线客服 :&商务合作 : 官方论坛 :&官方微信 : 官方QQ群 : 全国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版权局固定电话:400-871-6266版权所有:北京金堤科技有限公司(C)2015 JINDIDATA 京ICP备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871-6266举报邮箱:泗 阳 县
泗 阳 县
【基本概况】 泗阳县位于宿迁市东部,地理坐标介于北纬33°23′~33°58′,东经118°20′~118°45′之间,东界淮安市淮阴区,南濒洪泽湖,北邻沭阳县,西与宿城、宿豫区毗邻。泗阳建制始于周而定于秦,从西周建厹犹国开始,至今已三千余年。秦置凌县,西汉改称厹犹县。汉武帝元鼎元年(公元前116年)建泗阳县;元鼎四年(公元前113年)在泗阳、凌县、于县等地设置泗水国,国都设在凌城(今众兴镇境内凌城村)。风景名胜有三庄汉墓、梵音寺、泗水古城、古黄河故道、闽商会馆天后宫、杨树博物馆、生态公园等。主要特产有云渡桃雕、泗阳白梨、新袁羊肉、八集小花生等。县域总面积1418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998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20平方公里。全县设11个镇、5个乡、3个管委会、252个村(居)委会。2009年末总人口100.4万人。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7.56亿元,同比增长14.1%;财政总收入16.76亿元,其中地方一般预算收入8.5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3.6%、39.8%,所有乡镇财政收入全部实现超千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9.3亿元,同比增长18.7%;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760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050元,同比分别增长12.8%、11.7%;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5%以内。财政总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固定资产投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四项指标均提前实现“十一五”期间目标。荣获省政府全面小康推进奖、2009年浙商最佳投资城市、2009年中国最具投资潜力中小城市百强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省财政收入增收表彰单位。
【工业经济】 全年共引进工业项目206个,计划总投资225.8亿元,其中超亿元项目66个,超15亿元特大项目3个,完成工业固定资产投资114.81亿元,增长45%。新增规模工业企业71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34.6亿元,增长20.6%;新增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5家,其中超2亿元企业1家;三大传统产业实现总产值92.79亿元,占工业总产值的65.7%;四大新兴产业当年签约和开工亿元以上新兴产业项目分别达32个、12个,在全县亿元项目中占比分别达48.5%、37.5%;开发省市级新产品35个,新增市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3个;新发展商标110件,创“三名商标”6件,“御珍”、“多丽世家”品牌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三外”工作完成进出口总额1.05亿美元,实际到账外资2526万美元,分别增长75.1%、15.4%;新批外资企业14家、自营进出口权企业34家。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面积达22平方公里,完成业务总收入78.83亿元、财政总收入7.8亿元,分别增长25%、72%;木业园区被命名为“省级意杨产业科技园”,挂牌成立“南林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被授予“中国绿色板材之乡”和“全省电光源特色产业基地”。
【招商引资】 全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始终坚持“紧盯大项目、干好大项目”,充分发挥招商团、招商分局、乡镇、部门四支招商队伍作用,围绕四大新兴产业产能提升和三大主导产业缺失环节,积极开展招商引资活动。2009年,全县共引进项目292个,计划总投资294亿元。其中成功引建明宇电气、晶鼎科技等3个超15亿元重特大项目;引进宏魔蝎服饰、恒浩达服饰、成远木业、升辉木业等投资超亿元项目90个,占引进项目数的30.82%,计划投资248.7亿元,占计划总投资的84.59%;5000万元以上项目38个,占引进项目数的13.01%,计划投资21.8亿元。
【城市建设】 全年城市建设总投资达32.6亿元,建成区面积达4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达39.6%。运河新城、西康新区“两大片区”启动建设,京杭运河沿岸景观风貌规划、城西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城区绿地系统、城市给排水、抗震防灾、水系环境等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完成。“四城同创”活动深入开展,省级双拥模范县创建实现三连冠;实施城区园林绿化“双十万”工程,新增城市绿地172万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39.8%,省级园林城市创建工作通过省初步验收;省级卫生、文明城市创建有序推进。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步伐加快,县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完成了泗水河公园建设和市民广场、生态公园改造提升工程,建成洪泽湖中路、上海路北延等11条城市道路,新铺天然气管网15公里、城市污水管网20公里,城市面貌和功能显著提升。市民居住条件显著改善,全年建设完成经济适用房40万平方米,城北花园、西康佳苑一期等4个保障性安居工程投入使用,新增政府廉租房120套;全年新开发商品房216万平方米、高层建筑35幢,商品房销售突破180万平方米;调整居住小区物业管理体制,完成桃源小区、玫苑小区等5个老旧小区改造,建成名流新天地、新源瀚学苑等5个精品小区。
【农业农村】 高效规模农业迅猛发展,新建众兴城林蔬菜、爱园九州科技等设施农业种植示范园28个,里仁绿康源、卢集昌隆水产等规模养殖示范园48个,新增高效农业0.52万公顷、高效渔业0.24万公顷,蝉联全市高效农业观摩评比总分第一,连续四年荣获省高效农业先进县、高效渔业先进县称号,被财政部表彰为财政涉农资金整合先进单位;标准化建设成果丰硕,创建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各2个,新增无公害农产品7个、绿色食品5个、有机食品6个,贵嘴“珍珠米”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农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新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401家、各类经纪人468人,食用菌、水产、特色蔬菜三大产业合作联社组建运行,新增土地股份合作社80家,流转土地1.53万公顷。乡镇工业集中区共引进企业123个;新增带动50人以上就业“凤还巢”项目120个,大学生村官创办项目42个,“三来一加”专业村46个。“脱贫、上八、达十、超千”工程全面推进,争取脱贫攻坚资金9920万元,实施泗水湖龙虾养殖等产业化扶贫项目272个,8万人顺利脱贫;村级集体经济快速发展,新建标准化厂房42幢,70个村组建了农工商公司,114个村集体收入达5万元;所有乡镇财政收入超千万元。镇村建设进展顺利,完成王里路等67.5公里农村公路和75座农桥修建,以及新塘河等150条县乡河道疏浚任务,农村安全饮水二期、众程灌区三期等重点拉动内需项目高标准通过国家验收,110千伏北庄变等4个农村电网改造工程有序推进;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万顷良田”建设和土地复垦开发整理工作全面完成目标任务,累计新增耕地271.13公顷,改造中低产田0.22万公顷;启动建设145个农村集中居住点,入住7450户,入住率达70%;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000座,规模养殖场沼气治理工程16个,秸秆气化项目3个,沼气生态村14个,无害化户厕5000个,农村垃圾中转房160座;秸秆“双禁”工作成效显著,被确定为省秸秆机械化全量还田试点县;全年植树278万株,新建省级绿化合格村45个、绿化示范村6个,被国家林业局表彰为首批林业科技示范县。
【服务业】 金融业蓬勃发展,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突破百亿大关,达114.52亿元;新增各项贷款25.34亿元,增长54%,增速高于全市平均水平10个百分点。股份制商业银行实现零突破,江苏银行泗阳支行和吴江农村商业银行泗阳支行正式营业。设立纺织、木业、电器照明三大行业互助基金,累计发放互助融通资金1.14亿元,有效缓解企业短期融资需求。出台《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十条意见》,县科技服务中心进驻企业26个,注册资本达4500万元,实现营业额1.02亿元,被认定为省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创业中心。苏果直营店、肯德基连锁店投入运营,国际汽配城一期、纺织服装市场一期等专业市场和城西粮食储备库主体工程顺利完工,华东国际木业城完成产权置换。在上海、苏州等地设立名特优农副产品直销店9家,实现销售额2.3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家电下乡”补贴资金现场兑付,122个销售网点共补贴650万元。全面完成杨树博物馆二期、平原森林景区基础设施配套和洪泽湖旅游度假区一期工程,启动建设桃花源景区,城市森林公园、月季园成功创建国家AA级景区。全年完成交通建设总投资2.1亿元,开工建设宿淮铁路泗阳段、京杭运河泗阳大桥、泗阳港等重点工程,迎宾大道、京杭运河四号桥快速推进。按照“公车公营”原则,推进城乡公共交通改造。
【社会事业】 大力实施“科技兴县”和“人才强县”战略,全年专利申请量累计达318件,连续三年增幅全市第一;获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项目2个、省市级高新技术产品认定28个,科技成果鉴定26个,顺利通过国家科技进步县年度考核;引进高层次专业人才及创新创业人才47人,荣获“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县”称号。教育事业成绩显著,农村教育“两项工程”通过省级验收,新改建校(园)舍、食堂14.6万平方米;高考本科达线率连续7年领跑全市,本科上线人数蝉联全市第一,文理科状元双双花落泗阳。卫计事业不断进步,县疾控中心业务楼投入使用,仁慈医院、第三人民医院建设顺利推进,开发区医院启动建设;县人民医院顺利通过二级甲等医院验收;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达69.7万人,覆盖率达97%;手足口病和甲型H1N1流感得到有效防控。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持续加强,顺利通过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验收。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计划生育率达95%,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0‰以内。文体事业稳步推进,完成广电大厦和电视台升级改造,新建农家书屋210个,新增有线电视用户1.6万户;县体育场、全民健身中心投入使用,成功举办全国越野摩托车锦标赛和全国乒乓球俱乐部超级联赛泗阳赛区比赛。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完善,建立城市规划区被征地农民生活保障制度,各类社会保险扩面1.73万人,被列为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县;城市和农村低保对象分别达1.35万人和3.55万人,全年发放生活保障金4883万元;培训城乡劳动力6.7万人,新增就业7.6万人,为开发区企业招工3.5万人,对365名退役士兵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参培率达95%以上。星级敬老院创建工作稳步推进,创建“五星级敬老院”2个,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率达68.1%。助残工作扎实开展,免费实施300例“白内障”复明手术,对105名贫困残疾儿童进行抢救性康复训练。狠抓节能减排和安全生产,实施节能与循环经济技改项目8个,完成污水处理厂二期和六塘河生态修复工程,万元GDP能耗下降5%,COD减排798吨;全年未发生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
【发展环境】 加强政府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县政府工作规则》,推进政府常务会议学法制度常态化,认真执行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决议,自觉接受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全年办理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及政协委员提案202件,办结率达98%。积极推进政务公开,县政府门户网站全年公开信息2587条,受理群众反映问题1600余条,办结率和满意率达98%以上。深化行政审批改革,取消行政审批项目72项、收费项目25项,降低收费项目11项;建立权力阳光运行系统,实现受理事项网络化、信息化、透明化,全年办件数达36万件,行政服务中心在全省率先通过ISO 9001标准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施政府重点建设工程“三项制度”,对39个工程项目开展有效监督,节约财政资金110余万元。完善“大信访”格局,畅通信访渠道,信访案件办结率达95%,圆满完成国庆60周年信访维稳任务。应急管理工作全面加强,组建110人应急管理专家库,组织3次危机事件演练。保持严打态势,全年破获各类刑事案件1265件,“八大类案件”破案率达100%。喜获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县荣誉称号,被确认为省依法行政示范点。
【党建工作】 积极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始终坚持把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取向,以科学的选人标准和鲜明的用人导向激发干部队伍活力。完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实施《泗阳县县乡机关领导班子成员百分制量化考评实施办法(试行)》,加大对领导班子副职的考核力度,把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养和激励约束的重要依据,充分调动了副职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规范干部选任提名制度。建立干部选拔任用“四公开、四差额”制度,通过推荐职位、任职资格、工作实绩、推荐结果“四公开”和提名、推荐、考察、票决“四差额”,公推公选产生41名乡科级后备干部,较好地实现了群众认可、社会认同、组织认定的统一,干部选拔任用“四公开、四差额”被评为“宿迁市十大党群满意创新创优成果”;新华社、香港《大公报》、《中国人事报》等30余家国内外新闻媒体竞相采访报道了这一做法。落实重视基层的工作导向。把基层一线作为干部培养锻炼的主阵地,先后选派270名干部到一线进行实践锻炼。2009年9月,根据市委统一安排,采取市县联动的方式“公推公派”30名机关优秀年轻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初步建立面向基层一线的党政干部培养机制。加快推进人才队伍建设。创新党管人才机制,加大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引进力度,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2009年,泗阳县顺利通过省人才工作评比验收,再次荣获“省人才工作先进县”称号。完善人才工作推进机制。把招才引智纳入招商引资考核范围,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各有关部门齐抓共管、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工作机制。2009年,招才引智成果经过考核兑现,共转化为招商引资实绩7000万元。构建产学研合作交流平台。围绕县域主导产业,加强与高校院所的交流合作,南京林业大学在泗阳县木业园区设立林业工程博士后工作站,南京工业大学、东华大学分别在勇仕照明、泗绢集团设立研究生工作站。同时,与苏州大学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在共建泗阳县科技创业孵化园、开展软件和服务外包合作、加强人才培养等方面广泛开展合作。优化人才工作环境。把4月份确定为“引进和培育高层次创业创新人才推进月”,深入开展“服务人才、走进企业”系列活动,选派150名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担任企业人才工作联络员,不断优化人才的创业环境和服务环境。扎实推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坚持把大学生村官“当后备干部来培养、当优秀人才来服务、当自家孩子来关爱”,建立大学生村官“五大服务中心”,实施大学生村官“安家工程”、“一镇一园”创业工程,建立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贴息制度等,为大学生村官的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全县101名大学生村官,共创办项目42个,其中大学生村官创业园15个,2007届、2008届大学生村官创业参与率均达到了100%;王集镇大学生村官团支部被团中央表彰为全国“五四红旗团支部”;绿领庄园在全省农村青年创业项目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罗志军省长、黄莉新副省长等领导亲临视察调研。
【人大工作】 2009年,泗阳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先后召开常委会7次,主任会议14次,听取和审议了县“一府两院”工作报告14项,开展执法检查7次,组织视察5次,调研13次,作出决议决定6项,任免地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25人次,为推动科学发展、改善民计民生、加强民主法制、促进社会和谐作出了积极贡献。1月8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七次会议。会议讨论通过关于表彰优秀议案建议和议案建议先进承办单位的决定。会议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请,免去谷立元同志县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职务。会议接受谷立元、王昌林两位同志辞去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1月17日~18日,召开县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议听取、审议并通过《政府工作报告》、《泗阳县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泗阳县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听取、审查、批准《关于泗阳县2008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和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关于泗阳县2008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9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会议通过关于“再掀拼抢大项目热潮,为跻身苏北第一方阵奠定坚实基础”的议案和决议。4月24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八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情况和贯彻执行义务教育法情况的报告。会议根据县人民政府县长赵深的提请,任命庄恒斌同志为县民族宗教局局长。5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九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泗阳县土地整理整合开发利用项目建设资金有关问题和泗阳县农村安全饮用水项目建设资金问题的报告,并作出了相应决议。6月13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县人民检察院关于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会议接受赵深同志辞去县人民政府县长职务,并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请,任命李荣锦同志为县人民政府代理县长。7月6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一次会议。会议根据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李荣锦的提请,任命沈家山、刘娟为县人民政府副县长,任命赵玉春为县安监局局长,免去陈永胜安监局局长职务;会议根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俊祥的提请,免去王克同志县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检察委员会委员、检察员职务;会议接受丁晓平同志辞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接受赵玉春辞去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9月28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二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上半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财政决算(草案)和上级财政补助资金的安排和使用情况的报告,并作出相应决议;听取和审议了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年上半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的报告、县人民政府关于200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工作报告、县人民政府关于县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议案和建议办理情况的报告;会议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请,任命沈业峰同志为县人大办公室主任,免去葛以权同志县人大办公室主任职务;根据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李荣锦的提请,免去王士军县公安局局长职务;根据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俊祥的提请,对检察院部分工作人员进行了任命;会议接受王士军同志辞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职务,接受葛以权同志辞去县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委员职务。12月27日,县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十三次会议。会议听取和审议县人民政府关于经济适用房、廉租房建设与管理情况的报告;讨论通过了关于召开泗阳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的决定;会议根据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的提请,补选了周家华、李荣锦两位同志为宿迁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根据县人民政府代县长李荣锦的提请,免去张修旺同志县水产局局长职务。2009年,县人大常委会积极开展执法检查、视察、调研等活动,适时向县“一府两院”提出合理化建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3月,检查了消费者权益法、未成年人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视察了农村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调研了县供电公司服务县政府百项重点工程建设情况;4月,视察了全县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了泗阳县扩内需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情况和中小企业发展现状;5月,检查了城乡规划法贯彻执行情况,调研了泗阳县农机合作社发展情况;6月,开展了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条例贯彻执行暨创建星级敬老院工作情况检查;7月,检查了农村土地承包法贯彻执行情况,组织部分全国、省、市和县人大代表视察了全县2009年重点工作进展情况,调研了全县2008年财政决算和2009年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及财政预算执行情况,行政处罚法贯彻实施情况;8月,调研了2008年度财政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情况,县检察院民事审判监督工作情况;9月,检查了产品质量法贯彻实施情况,视察了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开展情况,调研了全县节能减排工作开展情况;10月,调研了“五五”普法工作开展情况、高效农业发展情况;11月,调研了刑事诉讼法贯彻实施情况,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情况;12月,检查了安全生产法贯彻落实情况。在开展上述活动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督促“一府两院”依法治理各项事业。
【政协工作】 全年共召开常委会议4次、全委会议1次、主席会议12次、各类座谈会12次,组织视察调研8次,提出意见建议200余条。意见与建议得到了县委、县政府及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产生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果。县政协领导班子组成人员在认真履行政协职能的同时,积极参与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全力做好各自负责的项目和工作。在招商引资方面,充分发挥人民政协自身优势,全力以赴参与县委、县政府组织的“春季攻势”、“夏季行动”、“秋季会战”和“冬季冲刺”等系列活动,经过积极努力,成功引进了在泗阳投资的逸景嘉园房地产项目和泗阳普德照明工业项目。认真按照县委、县政府部署,努力做好中国棉花博物馆和张相文故居的筹建工作,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积极深入挂钩项目现场,了解项目建设和企业生产情况,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推动了挂钩项目的快速建设和生产。组织委员围绕全县平安创建工作、乡镇工业集中区建设、体育工作、提案办理、水利工程建设等方面开展视察、调研,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前瞻性、可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促进了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按照“存史、资政、团结、育人”的要求,深入挖掘,广泛搜集,精心整理,编纂了第20辑文史资料《泗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集粹》。该书由县委书记赵深作序,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县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以来,全体政协委员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精心选题,深入调研,真实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积极建言献策,共提出提案122件,经审查立案119件。截至11月底,119件提案已全部办复,提案办复率达100%,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8.3%,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县级领导班子成员·
中共泗阳县委员会
书记侍 鹏(1月免)
赵 深(1月任)
副书记张 彤(1月免)
钮学兴(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队长)
金建伟(省派挂职干部)
沈家山(6月任)
常委王业珍
陈夫忠(6月免)
房庆忠(6月免)
秦国培(6月免)
庄国波(6月任)
刘士武(6月任)
夏春青(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常务副队长)
王志勇(6月任)
吴小雨(6月任)
泗阳县人大常委会
主任何 平
副主任王 民
泗阳县人民政府
县长赵 深(6月免)
李荣锦(6月任代理县长)
副县长张 彤(1月免)
沈家山(6月任)
王士军(7月免)
丁晓平(6月免)
奚德升(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刘 娟(6月任)
县长助理徐亚军(省委驻泗扶贫工作队副队长)
政协泗阳县委员会
主席陈富胜
副主席刘厚华
宗仁元(不驻会)
曾张胤(不驻会)
谷立元(1月任)
·乡  镇·
【众兴镇】 众兴镇是泗阳县城关镇,是该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镇域面积262平方公里,辖来安、城厢、大兴3个社区,66个居委会,总人口31.8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5.2亿元,财政总收入3.5亿元,一般预算收入1.8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8014元,综合指标继续保持全县领先,全市前列。全年完成工业总产值24.8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入16.5亿元,规模企业增加值12.5亿元,外资工业企业增加值12.5亿元,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户,新增私营企业312户,工业企业注册资本8.8亿元,新增个体工商户2640户,注册外资实际到账24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910万美元。完成进县工业园区项目10个,投资总额8.15亿元。2009年,在全市高效农业十强乡镇评比荣获第一名,被市农村公路建设指挥部表彰为“2009年度农村公路建设先进乡镇”,被市林业(园林)局表彰为“2009年度全市林业工作先进单位”,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2009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09年度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2009年度目标管理工作全面先进单位”。
【李口镇】 李口镇位于泗阳县城东南10公里,东与淮安隔河相望,西邻卢集镇,南与新袁镇接壤;京杭运河、古黄河流经境内,徐盐高速穿境而过,留有李口道口和成子湖服务区,交通十分便利。面积67平方公里,人口5.2万人,辖13个行政村和3个居委会。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6.27亿元,财政收入1452万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3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154元,新增固定资产投资8.2亿元。乡镇分档竞赛中,新农村建设工作、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表彰;信访稳定工作、新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等工作先后获得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表彰。
【新袁镇】 新袁镇位于泗阳县东南部,是省重点中心镇,行政区域面积54.3平方公里,下辖12个行政村(居),人口4.8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7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2.08亿元,财政总收入1088万元,首次跃上千万元平台;一般预算收入538万元,首次突破500万元大关。农民人均纯收入6226元。以“争先进位、稳居乡镇第一方阵”为目标,全力推进工业强镇、特色兴镇、城建立镇、创业富镇、和谐建镇,镇工业集中区投入资金170万元,基本完成了水、电、路、桥等基础设施配套,入驻企业15个,建成厂房3.5万平方米,其中12个项目竣工投产;组建了生猪、山羊、蔬菜、土地股份等农业专业合作社47个,带动农户近6500户,促进农民增收980万元。
【裴圩镇】 裴圩镇南依风光秀美的洪泽湖,东接一代伟人周恩来总理故乡淮安市。镇域面积80.9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76.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64050亩,辖13个行政村、5个居委会、人口6.6万人,是省级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基地和蚕桑示范基地,盛产大米、小麦、蚕茧。2009年,全镇财政总收入达1846.3万元,同比增长65.3%;完成一般预算收入1347.8万元,同比增长90%;完成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同比增长57.9%;农民人均现金收入6850元,同比增长35.15%。2009年先后获得招商引资、财政收入增幅、财政收入登台阶、道路养护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等多项工作先进单位以及全市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单位、市全民创业促进工作先进集体、市环境优美乡镇荣誉称号;瓦房村、和平村分别获得省和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荣誉称号。
【高渡镇】 高渡镇位于泗阳县城西南端,洪泽湖与成子湖在此交汇,故有“一肩担两湖”之美誉。镇域总面积66.5平方公里,下辖8个行政村和1个居委会,总人口3.56万人,高效水产养殖、生态旅游、服装鞋帽、电器照明形成该镇主要产业。2009年该镇以增强镇域整体竞争力为目标,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取得显著业绩,实现财政收入1000多万元,被宿迁市政府表彰为“财政收入优秀组织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平安创建先进单位”和“信访四无乡镇”。
【卢集镇】 卢集镇位于泗阳县城南,濒临成子湖,陆地面积79平方公里,水域面积72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01公顷,湖岸线长27.3公里,辖11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人口3.82万人,是泗阳县产粮大镇、水产重镇。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财政总收入1200万元,一般预算收入901万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5.3亿元,实现规模以上企业增加值687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570元。建成3300公顷无公害优质稻米基地,3千万只蛋鸡繁育基地,4万亩无公害水产基地,形成优质稻米加工、特色水产、高效规模畜禽养殖加工等三个特色产业。贵嘴米厂生产的“贵嘴”牌珍珠米在第七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上获得全国农交会金奖。
【临河镇】 临河镇位于泗阳县城西南,北依大运河,325省道、盐徐高速公路和宿淮铁路穿境而过,交通便捷,是国家文化部命名的“民间桃雕艺术之乡”。全镇总面积59平方公里,辖12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人口4.8万人。2009年全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7.6亿元,财政收入2655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79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507元。全镇拥有江苏德华兔宝宝、江苏太湖巨豪、东佳木业、德伟木业、新缘林木业、大杨树木业、诚德木业等一批龙头企业,年加工木材70万立方米,产品有中高密度纤维板、科技木、系列胶合板、木地板等,不仅畅销全国20多个省市,还远销韩国、日本、美国等地。荣获省委、省政府“发展乡镇企业先进乡镇”、“江苏省工会工作模范乡镇”,市委“首批小康乡镇”等荣誉称号。
【三庄乡】 三庄乡位于县城西北部,面积72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2个居委会、38914人。2009年实现财政总收入2942万元,一般预算收入1269万元,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50元,新增工业注册资本5090万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300万元,新增高效农业面390.66公顷。集体收入有7个村“达五”,新增农村公路5.6公里,高效农业成为特色产业,建有油桃基地53.33公顷、育苗基地53.33公顷、蝗虫养殖基地33.3公顷、蔬菜基地400公顷。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社会治安安全乡镇”,被县政府表彰为“招商引资先进”单位、“财税百日服务行动”工作先进单位、“财政工作完成任务奖”、“财政工作超收提成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
【穿城镇】 穿城镇位于县城西北部,北与沭阳县交界,西与宿豫区接壤,面积53.18平方公里,辖10个村(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9万人。2009年,全镇实现财政收入1486.3万元,同比增长85.1%;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954万元,同比增长134.9%;农民人均纯收入6610元,同比增长15.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950万元,外资到账800万美元,进出口总额突破1450万美元。被县委、县政府表彰为“目标管理全面先进单位”,计划生育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先进单位。
【张家圩镇】 张家圩镇位于县城西北部,面积52.7平方公里,总人口3.97万人,辖11个村(居)民委员会。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亿元,完成财政收入1357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59.6%,同比增长151.2%;财政一般预算收入873.4万元,占年度任务的161.7%,同比增长154%;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5830元,同比增长11%。招商引资成效显著,2009年共引进两个亿元项目;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农村道路铺设完成5293米铺设任务。
【爱园镇】 爱园镇位于泗阳、沭阳两县交界处,是一个典型的边贸型城镇。总面积64.4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28公顷,人口53005人,辖11个行政村、1个社区、1个果树实验场。爱东河、大涧河、颜倪河等五大水系交汇在此,245省道泗沭路穿境而过。2009年全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6亿元,财政收入2250万元,一般性预算收入125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920元。
【里仁乡】 里仁乡位于泗阳县东北部,北与沭阳县胡集镇接壤,南与王集镇毗邻,东隔淮沭河与庄圩乡相望,西依爱园镇。总面积43.7平方公里,总人口38126人。水陆交通便利,淮沭河小浏河贯穿其境,境内物产丰富,人文荟萃,是泗阳县北片文化、交通、商贸流通重地。2009年地区生产总值6.4亿元,财政总收入1247.7万元,一般预算收入797.4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300元。
【王集镇】 王集镇位于泗阳县北部,是全省94个重点建设中心镇之一,素有“蚕丝之乡”、“团饼之乡”和“蘑菇之乡”等美誉。全镇面积82.42平方公里,辖17个村、3个居委会,总人口8.2万人。2009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1.74亿元,财政收入2600万元,其中财政一般性预算收入14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6881元、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2亿元,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向二一三转变。2009年在全市乡镇综合排名中跃升6位,呈现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
【南刘集乡】 南刘集乡位于县城北郊,面积67.3平方公里,3.8万人,辖8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2009年完成国内生产总值4.9亿元,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1亿元,实现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5837元,经济社会呈现稳定发展、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的良好势头。乡工业集中区建成“四纵两横”水泥路,以及桥、涵、下水道等基础设施;投资4000万元兴建了占地8.66公顷,建筑面积6.8万平方千米,集商住于一体的富民景观商业街;兴建了新华富惠蔬菜生产基地、庄滩葡萄采摘园、刘集集西养猪场、花井养鹅场、石渡万头养猪场;铺设乡村道路36.5公里,实现了村村通。
【庄圩乡】 庄圩乡位于泗阳县城东北部,地处淮安、宿迁两市交接地带,东邻205国道、京沪高速,西傍淮沭新河,新长铁路穿境而过。全乡面积48.53平方公里,辖9个行政村、8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82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63亿元,同比增长15.3%;财政收入895万元,同比增长168.8%;一般预算收入650万元,同比增长201.2%;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4.98亿元;列统工业增加值59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100元。
【八集乡】 八集乡位于泗阳县东北部,面积42.5平方公里,辖7个行政村、56个村民小组、2.8万人。2009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1亿元,同比增长37%;工业项目固定资产投资4.3万元,同比增长144.6%;工业进出口总额320万美元,同比增长42%;财政收入1482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1019.8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81.5%、199.9%;农民人均纯收入6670元,同比增长25%,集体经济收入达5万元的村4个。荣获市“安全生产优秀乡镇”、“宿迁市法制建设先进乡镇(街道)”、“2009年乡镇财政收入优秀组织单位”和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先进单位”、“农民培训工作一等奖”、“2009年目标管理工作全面先进单位”等称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泗阳县招投标信息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