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360贷款是真的吗吗

男子买手机后发现办理了小额贷款,电信公司:我们的错我们道歉男子买手机后发现办理了小额贷款,电信公司:我们的错我们道歉趣味说社会百家号如果有电信运营商告诉你,买手机可以优惠1000元钱,并且这1000元钱不用用户来支付,那么你会心动吗?和你一样心动的还有武汉的市民吴先生,但是曾经的心动却在后来带给吴先生无尽的烦恼。前几日吴先生接到中国电信的推销电话,电信工作人员告诉吴先生,现在电信公司在办理活动,手机可以便宜一千元,本来就已经想换手机的吴先生动心了,于是前去营业厅买了一部三千多元的手机,手机便宜了1000元后,吴先生花了两千多元。但买完手机之后一个月,吴先生就收到了一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短信,称吴先生有笔49元的贷款没有还,而且还有逾期,吴先生觉得这是一些小额贷款公司的骚扰短信,就没有在意。结果第二天这家小额贷款公司又提示了吴先生,这次还把吴先生的个人信息也发了过来,这让吴先生感觉到有点蒙了。吴先生称,自己对个人征信很是重视,自己也不可能在外面借49元的小额贷款,经过询问这家小额贷款的工作人员说,吴师傅的贷款是用于合约手机支付的,于是吴先生马上想到了自己的刚买不久的手机,吴先生赶忙去了电信公司询问情况。当时给吴先生办理购机业务的工作人员也承认了此事,当时在办理手续的时候没有告诉吴先生,他们这次推出的活动是和一家金融公司合作的,至于优惠活动是需要吴先生办理一个贷款的业务,但是后续贷款的费用是由电信公司支付的,但是因为系统出了问题,导致电信公司把本来应该偿还贷款的钱,给吴先生充了话费,因为当时是以吴先生的身份办理的贷款,所以贷款公司才会催促吴先生还款,对与自己的错误造成吴先生的困扰,电信公司向吴先生道了歉,至于吴先生个人征信出现问题,电信公司表示会联系中国银行,配合吴先生将逾期取消。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趣味说社会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诉说老百姓身边的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信用卡还款“假”通知 实则电信“真”诈骗
导读:近日,建行鞍山分行南台支行员工成功阻截一起信用卡欠款诈骗,在此也提醒广大客户对于来源不明的信用卡账单一定仔细辨别真伪,有任何疑惑一定要到就近网点找银行工作人员求助。
  近日,建行鞍山分行南台支行员工成功阻截一起欠款诈骗,在此也提醒广大客户对于来源不明的信用卡账单一定仔细辨别真伪,有任何疑惑一定要到就近网点找银行工作人员求助。  前几天,一名客户走进建行南台支行。  &您好!请问您办理什么业务?&大堂经理礼貌地问候。  &我今天收到你们建行给我邮递来的信用卡欠款还款通知书,要求我还信用卡欠款,请您帮忙核实一下!&客户说着递上了对账单。账单印有客户的姓名和卡号,并注明了人民币以及美元账户欠款金额,要求客户收到此通知5日内无条件还款,公章为某资产管理公司,落款为中国建设银行广东省分行,联系电话却是个人手机号码。大堂经理接过经过简单浏览后,就确认这是一个典型的诈骗账单,从账单格式到预留客服电话、落款等都是冒充的。  之后,大堂经理当着客户面,直接拨通了账单预留电话,在亮明身份后,对方直接挂断了电话,并停止接听,对于诈骗更是确信无疑。后来为了让客户核实自己的账务交易,大堂经理让客户拨客服电话进行核实,并核实了自己真实的账单信息。  建行提醒市民,遇到类似情况不要回拨电话,切莫将自己的银行账号、密码以及身份证号泄露给他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另外,持卡人如泄露了个人和信用卡信息,请及时核对卡片交易情况,确认信用卡有否发生盗刷,并尽快致电客服热线及时冻结卡片并要求换卡。如果已经发生盗刷损失,接到客户电话后,建设银行会协助持卡人向公安机关报案,积极联络第三方平台请求其退款。 为了提升网络交易的安全性,目前,建行网银消费交易除了要输入信用卡卡号,还可以通过网银盾或者短信验证码进行交易验证;建设银行也通过实时监控机制7*24小时对可疑交易进行监控。  () 中国领先个人金融门户,银行授权合作网站,安全、便捷、高效!申请信用卡请访问我爱卡网在线申请通道:  更多信用卡优惠、服务信息尽在我爱卡客户端 猛戳下载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中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仅作参考。
信用卡优惠
极速贷款 当天到账
信用卡论坛
我爱卡申请系统经过VeriSign顶级安全认证
51credi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非甜橙信用!非随意借!中介热炒!只要有电信手机号贷5000-2万口子!-卡卡专家-信用卡技术论坛_信用卡论坛_信用卡提额技术_贷款网_卡卡专家_卡卡网
非甜橙信用!非随意借!中介热炒!只要有电信手机号贷5000-2万口子!
发布时间: 11:50:21
作者:卡卡专家
内容简介:老规矩,先看中介疯狂的广告:中国电信手机号码使用超过半年的过来交单了,只需要中国电信号码和查询密码,最高可做5万贷款!非甜橙信用,非随意借,套话不回!2015年互联网 ...
老规矩,先看中介疯狂的广告:
中国电信手机号码使用超过半年的过来交单了,只需要中国电信号码和查询密码,最高可做5万贷款!非甜橙信用,非随意借,套话不回!
2015年互联网整体的趋势就是兼并重组,先有滴滴与快的合并,优酷和土豆合并,美团和大众合并,58和赶集合并,天下大势,只有合作才能共赢,只有合作才能在这个残酷的环境中生存下来,所以中国电信和马上消费金融公司强强联手也不足为奇了。两家合作推出了个人快贷。
下载翼支付APP-甜橙小贷-快贷,即可在线申请,赶紧去试试吧。电信和马上消费金融的联手并不奇怪,先前的招联好期贷就是最好的例子,大佬的整合联手将是大势所趋,所以网贷未来五年之内大有搞头!!
​聪明的人都在做一手的口子,不聪明的永远在跟在别人后面拾人牙慧!一手的技术是钱,二手的技术只能是一堆信息了!
看完觉得有用记得分享给你的朋友,分享是对优质内容的一种鼓励和赞许,同时分享也能帮助您的朋友更好的了解最新的金融技术,所有人都会感谢您的!谢谢!
申明:卡卡网,卡卡专家平台分享所有网贷口子均为互联网平台,与任何贷款平台无任何关系!
转载请注明: &
上一篇:下一篇:
你熟悉下面小贷的资料可以申请。不会申请,是申请不到额度的。1 人品贷(51......
推荐一:卡卡贷超低费率代还信用卡,费率低至0.55%!分期还款模式多:7天、......
2017年的网贷又拔了一个新的高度,各式各样的名字真的是很奇葩,估计也是P2......
咨询电话:400-083-5860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电信骗子现低息贷款新骗术 借款人为贷10万反被骗5万
0 浏览:440
“苏先生,因为您这次申请的贷款数额较大,为了确保您有相应的还款能力,我们需要收取您10%的保证金。”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厦门的苏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接
“苏先生,因为您这次申请的贷款数额较大,为了确保您有相应的还款能力,我们需要收取您10%的保证金。”电话那头,是一位自称“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男子。厦门的苏先生怎么也没有想到,从接到这个电话开始,为了借贷10万元,自己竟然被骗子骗走了5万元,而看似正规的网贷公司,竟然是电信骗子的“新”。一地30天成案51起精准骗子得手率高苏先生是个体经营户,因在生意中急需周转资金,便想求助于网贷公司。今年4月11日,苏先生在网上搜索“贷款”后在某网站留下手机号。第二天,苏先生便接到了自称是“北京宜信普诚信用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员的电话,对方称能提供10万元的短期贷款,并煞有介事地通过QQ邮箱传来了一份合同。因为急于筹措资金,且对方在电话中的言谈极为规范,苏先生很快相信了对方。当对方声称要支付10%的保证金时,苏先生很快向指定账户汇去了1万元保证金。在此期间,三个分别显示为北京移动用户的136、157、152打头的手机号给苏先生打来电话,先后以做流水账、缴风险担保金为由诱导其转钱,一心只想快点拿到贷款的苏先生就这样一次次将钱汇向对方指定账户。直至4月16日9时许,苏先生再次拨打对方电话询问贷款办理进度时,发现对方电话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时才觉察到不对,急忙向厦门警方求助。据苏先生回忆,他先后向对方转账共计5万元。
关注“258企业服务平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每日获取最新前沿资讯,热点产品深度分析!
评价(0人参与,0条评价)
*手机号码:
*滑动验证码:
正在加载验证码......
免费获取验证码
最新企业资讯
商友宝产品
同类资讯推荐
本周热点企业资讯
您是要采购吗?
采购的一切问题都可以问采购专家小美!
你是要采购
258APP下载
手机移动站
关于258微信
Copyright (C) 8.com ALL Right Reserved
258集团 版权所有 闽ICP备“电信网贷”“培训贷”“裸贷”……“校园贷”隐藏多少陷阱?
来源:羊城晚报-金羊网 作者:张璐瑶 
“飓风19号”扫除多个非法“校园贷”团伙,摧毁犯罪窝点20余个,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电信网贷”“培训贷”“裸贷”……“校园贷”隐藏多少陷阱?来源:羊城晚报日 版次:A03G作者:“校园贷”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成为热词,在“互联网+金融”的华丽外衣下,却也隐藏了不少勒索、诈骗的陷阱,让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甚至不惜“裸贷”,更有因为大受打击而被迫辍学,个别学生甚至愤而自杀。广东省公安厅15日召开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广东涉“校园贷”违法犯罪案件呈多发态势,严重侵害学生利益。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河北、吉林、上海、福建、陕西等地警方密切配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深圳、佛山、韶关、东莞等市公安机关开展“飓风19号”专案统一收网行动,集中对涉“校园贷”及其关联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拳打击,共摧毁犯罪窝点20余个,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案件涉及受害学生350余人。案情简报350名在校大学生遭贷款陷阱今年3月,广州警方接到大学生张某报案,称其被推送广告诱骗至一个叫“某易贷”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先后4次以“资料费”“服务费”“保证金”“保险费”等名义转账给该平台3000元。期间,广州、佛山等地相继发现在校大学生被以培训、低息贷款及冒用身份证进行网络借贷等为名遭遇诈骗的线索。该类案件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胡春华、马兴瑞、林少春、李春生等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严厉打击此类针对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坚决维护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广东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专案组,对全省网络诈骗犯罪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将涉“校园贷”违法犯罪列为“飓风19号”专案部署全省开展侦查。专案组以与“校园贷”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针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先后梳理出三批涉“校园贷”违法犯罪线索,掌握犯罪窝点20余个,涉及广东、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湖北、云南和陕西等多个省市区。5月下旬,在公安部协调指挥下,专案组部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河源、东莞、茂名等地警方,统一收网摧毁多个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案件涉及受害学生350余人,查扣电脑、手机、银行卡、账簿、诈骗剧本等涉案证据一批。作案手法四类“校园贷”黑手伸向大学生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张锐介绍,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和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将高利贷、金融诈骗等“黑手”伸向大学生群体。广东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涉“校园贷”违法犯罪案件中,嫌疑人作案手法主要有四类:一是“电信网贷”诈骗。嫌疑人通过QQ、百度、58同城等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骗学生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二是“培训贷”诈骗。嫌疑人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三是非法催收。放贷方要求学生提供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进行“低息贷款”,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发布学生裸照等隐私威胁学生,勒索钱财。四是骗取并利用同学个人信息进行网络借贷。嫌疑人本身为大学生,以借用身份证注册软件等为名,骗取并利用同学的身份证等信息在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非法贷款,用于个人消费和挥霍,被骗学生经贷款公司催讨后才发现被骗。哪些大学生更容易陷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张锐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打击的情况,受害者中,两类学生居多:“一类是追求高消费、名牌手机、衣服、包包等,自己又没有能力支付或家庭给的费用不是很高的;另一类是被犯罪分子诱骗参加系列培训,如高考培训、职业培训等,很容易陷入‘培训贷’骗局。”乱象治理跨部门合作防止“校园贷”跑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校园消费金融的实际需求,许多金融平台(P2P等)、民间小贷公司等机构趁势而入,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于是各种“校园贷”应运而生,在全国各大校园风靡一时。张锐告诉记者,目前,活跃在校园之间的网络贷款平台良莠不齐、杂乱无章。“其中大多数不具备发放贷款的金融资质。绝大多数放贷主体放贷借款门槛设置过低、收取利率过高,但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催款手段多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向借款人或其家人、亲友催收,规避打击”。同时,这些平台在给学生创业投资、解决学生经济生活等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风控及监管措施,也极易“跑偏”,滋生诸如“电信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暴力催债”等违法犯罪行为。“犯罪手段在不断翻新,在校学生都很年轻,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法律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学生因此辍学,个别甚至自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张锐说。今年4月11日,厦门一名大二女生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自杀。如何治理“校园贷”乱象?张锐告诉记者,这仍然是一个难题。“在已经立案的校园贷案件中,仅能打击典型的合同诈骗、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而对大量的高利放贷和采取轻微暴力或言语威胁催收的案例,难以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给予有力的刑事打击”。目前,广东公安机关正积极与金融监管、工商、工信、教育部门及高校、行业协会联合,针对“校园贷”行业中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存在“裸贷”“高利贷”“虚假宣传”等严重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开展专项打击治理。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网贷平台坚决移交主管部门取缔、整治。同时,公安机关建议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应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开展理财讲座培训和专项培训,提升学生的理财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陷入“校园贷”陷阱。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通讯员 曾祥龙 黄康灵 张华伟
编辑:伟霞
新闻排行榜
羊晚24小时
“电信网贷”“培训贷”“裸贷”……“校园贷”隐藏多少陷阱?
“飓风19号”扫除多个非法“校园贷”团伙,摧毁犯罪窝点20余个,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电信网贷”“培训贷”“裸贷”……“校园贷”隐藏多少陷阱?来源:羊城晚报日 版次:A03G作者:“校园贷”近年来在学生群体中成为热词,在“互联网+金融”的华丽外衣下,却也隐藏了不少勒索、诈骗的陷阱,让一些大学生深陷其中,甚至不惜“裸贷”,更有因为大受打击而被迫辍学,个别学生甚至愤而自杀。广东省公安厅15日召开发布会透露,今年以来,广东涉“校园贷”违法犯罪案件呈多发态势,严重侵害学生利益。近日,在公安部的协调指挥下,河北、吉林、上海、福建、陕西等地警方密切配合,广东省公安厅组织广州、深圳、佛山、韶关、东莞等市公安机关开展“飓风19号”专案统一收网行动,集中对涉“校园贷”及其关联违法犯罪活动进行重拳打击,共摧毁犯罪窝点20余个,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案件涉及受害学生350余人。案情简报350名在校大学生遭贷款陷阱今年3月,广州警方接到大学生张某报案,称其被推送广告诱骗至一个叫“某易贷”贷款平台进行贷款,先后4次以“资料费”“服务费”“保证金”“保险费”等名义转账给该平台3000元。期间,广州、佛山等地相继发现在校大学生被以培训、低息贷款及冒用身份证进行网络借贷等为名遭遇诈骗的线索。该类案件引起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胡春华、马兴瑞、林少春、李春生等省领导先后作出批示,要求严厉打击此类针对在校学生的违法犯罪,坚决维护包括学生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广东省公安厅迅速成立专案组,对全省网络诈骗犯罪线索进行集中梳理,将涉“校园贷”违法犯罪列为“飓风19号”专案部署全省开展侦查。专案组以与“校园贷”有关的电信网络诈骗、合同诈骗、非法拘禁、故意伤害、敲诈勒索等针对大学生的违法犯罪活动为重点,先后梳理出三批涉“校园贷”违法犯罪线索,掌握犯罪窝点20余个,涉及广东、河北、吉林、上海、福建、湖北、云南和陕西等多个省市区。5月下旬,在公安部协调指挥下,专案组部署广州、深圳、珠海、佛山、韶关、河源、东莞、茂名等地警方,统一收网摧毁多个犯罪团伙,抓获嫌疑人180余名,破获案件190余宗,案件涉及受害学生350余人,查扣电脑、手机、银行卡、账簿、诈骗剧本等涉案证据一批。作案手法四类“校园贷”黑手伸向大学生广东省公安厅刑侦局张锐介绍,近年来,一些不法分子和机构打着“互联网+金融”的幌子,将高利贷、金融诈骗等“黑手”伸向大学生群体。广东公安机关在侦查中发现,涉“校园贷”违法犯罪案件中,嫌疑人作案手法主要有四类:一是“电信网贷”诈骗。嫌疑人通过QQ、百度、58同城等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免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学生贷款,并骗学生缴纳贷款“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二是“培训贷”诈骗。嫌疑人串通“职业培训机构”举办职业指导讲座,夸大培训效果,与学生签订声称能提高综合技能的培训合同,并与贷款公司勾结,诱导学生贷款支付学费。三是非法催收。放贷方要求学生提供裸体照片、视频、身份证和家属电话号码等作为贷款抵押和担保进行“低息贷款”,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便以发布学生裸照等隐私威胁学生,勒索钱财。四是骗取并利用同学个人信息进行网络借贷。嫌疑人本身为大学生,以借用身份证注册软件等为名,骗取并利用同学的身份证等信息在多家网络借贷平台非法贷款,用于个人消费和挥霍,被骗学生经贷款公司催讨后才发现被骗。哪些大学生更容易陷入非法“校园贷”的陷阱?张锐告诉记者,根据目前打击的情况,受害者中,两类学生居多:“一类是追求高消费、名牌手机、衣服、包包等,自己又没有能力支付或家庭给的费用不是很高的;另一类是被犯罪分子诱骗参加系列培训,如高考培训、职业培训等,很容易陷入‘培训贷’骗局。”乱象治理跨部门合作防止“校园贷”跑偏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普及、大学生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校园消费金融的实际需求,许多金融平台(P2P等)、民间小贷公司等机构趁势而入,面向在校大学生开展贷款业务,于是各种“校园贷”应运而生,在全国各大校园风靡一时。张锐告诉记者,目前,活跃在校园之间的网络贷款平台良莠不齐、杂乱无章。“其中大多数不具备发放贷款的金融资质。绝大多数放贷主体放贷借款门槛设置过低、收取利率过高,但属于民间借贷范畴;催款手段多是通过电话、短信、微信向借款人或其家人、亲友催收,规避打击”。同时,这些平台在给学生创业投资、解决学生经济生活等提供资金便利的同时,由于缺乏必要的风控及监管措施,也极易“跑偏”,滋生诸如“电信诈骗”“敲诈勒索”“寻衅滋事”“暴力催债”等违法犯罪行为。“犯罪手段在不断翻新,在校学生都很年轻,社会经验不足、防范意识较差、心理承受能力弱、法律维权意识不强,一些学生因此辍学,个别甚至自杀,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张锐说。今年4月11日,厦门一名大二女生因卷入“校园贷”,不堪还债压力和催债电话骚扰,选择自杀。如何治理“校园贷”乱象?张锐告诉记者,这仍然是一个难题。“在已经立案的校园贷案件中,仅能打击典型的合同诈骗、电信诈骗等犯罪行为,而对大量的高利放贷和采取轻微暴力或言语威胁催收的案例,难以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给予有力的刑事打击”。目前,广东公安机关正积极与金融监管、工商、工信、教育部门及高校、行业协会联合,针对“校园贷”行业中不规范的问题,特别是存在“裸贷”“高利贷”“虚假宣传”等严重侵害学生利益的行为开展专项打击治理。涉及违法犯罪的,依法移交公安机关处理;对存在严重违规行为的网贷平台坚决移交主管部门取缔、整治。同时,公安机关建议监管机构、行业协会和教育机构应建立联合培训机制,开展理财讲座培训和专项培训,提升学生的理财意识,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消费观,避免陷入“校园贷”陷阱。羊城晚报记者 张璐瑶通讯员 曾祥龙 黄康灵 张华伟编辑:伟霞
新闻排行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稳稳拿贷款是真的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