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政府不调控,房价会不会把全世界房价最贵的城市都爆出

山东省诸城市房价疯长,政府为何不调控下。。。能有这方面的人事管理下不。_百度知道
山东省诸城市房价疯长,政府为何不调控下。。。能有这方面的人事管理下不。
我有更好的答案
政府为什么去调控?房价为什么高?因为地价贵。地价是政府出了,要是把价格压下去,那政府不是挡了自己的财路?
采纳率:23%
现在各级政府的主要财政收入就是土地出让所得 当然是越高越好 土地价越高 那造起的商品房价也越高 这是个因果关系 因为土地出让所得太轻松
所以政府不会调控的
建议搬家吧。要不没办法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您可能关注的内容
人事管理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大家都在搜:
扫描二维码安装房天下APP
手机浏览器访问房天下
> > 问题详情
住建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若不调控,房价或比现在还高
彻底是不要脸了,多年来,医疗改革失败,房价打压失败,死不承认
浏览次数:0
二手房经纪人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关键原因是卖的贵也有很多人买,开发商在公开竞标地块的时候愿意使劲加价抢着买地。只要物价不涨,老百姓就会把钱存银行而不会存房子!结果房价就涨不起来
房天下知识为您分享了一条干货
二手房经纪人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关键原因是卖的贵也有很多人买,开发商在公开竞标地块的时候愿意使劲加价抢着买地。只要物价不涨,老百姓就会把钱存银行而不会存房子!结果房价就涨不起来
二手房经纪人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关键原因是卖的贵也有很多人买,开发商在公开竞标地块的时候愿意使劲加价抢着买地
二手房经纪人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
二手房经纪人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关键原因是卖的贵也有很多人买,开发商在公开竞标地块的时候愿意使劲加价抢着买地。只要物价不涨,老百姓就会把钱存银行而不会存房子!结果房价就涨不起来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二手房经纪人
澳森平板太阳能耗电否阴天雨天会不会影响效果
二手房经纪人
什么时候过户是买卖双方定的不受法律约束.如果到期不能过户合同作废.
房价不是政府说了算的,而是由多方面决定的,关键原因是卖的贵也有很多人买,开发商在公开竞标地块的时候愿意使劲加价抢着买地。只要物价不涨,老百姓就会把钱存银行而不会存房子!结果房价就涨不起来
下载房天下APP
提问获取更多回答
ask:2,asku:0,askr:151,askz:17,askd:89,RedisW:0askR:0,askD:263 mz:nohit,askU:0,askT:0askA:265
Copyright &
北京拓世宏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Tuo Shi Hong Ye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信息举报邮箱:[切换城市]
政府调控房价不是防止上涨,而是防止暴跌崩盘
调控房价是必要的,但是并不是防止上涨,而是防止暴跌,温和上涨是对经济有利的,也是必然的。但是由于投机炒房带来的暴涨,最后的结果无疑是暴跌,房价的暴跌会给金融业带来毁灭性的打击,别说房地产商了,银行都会破产。
所以调控房价最真实的目的是防止房价暴跌带来系统性的风险。试问下,你见过被老百姓疯抢过,爆炒过的东西还有保值的么?黄金,股票,比特币,大蒜,红木,藏獒,别说房子是刚需保值。我想问下现在很多楼盘都是三无(无学校,无就业机会,无商圈)楼盘,画个地出个规划就来卖?这样的房子住起来能体现你的人生价值?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5 条评分
小鱼币 +60
打赏,小鱼有你更精彩
这年代很少看到说真话的人了。
打赏,小鱼有你更精彩
赞赏,支持一下~
又在背书了,房价暴涨的前提是金融机构大量放贷,你补放贷它怎么大涨,说白了就是头头的意思
咋尽说大实话呢。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2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支持,顶一个!!
路过打酱油
不能说实话的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
你这样说,我就不高兴了。我房子都卖完了,你靠诉我房子会崩盘,那我还怎么爱国?现在要爱国又爱不起了,你说你这不是找事嘛。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查水表 查电表
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 1 条评分
支持,顶一个!!
纳粹杀波兰人时,我没有说话,我不是波兰人;杀犹太人时,我没有说话,我不是犹太人;杀共产党人时,我没有说话,我不是共产党人;杀工会会员时,我没有说话,我不是会员;最后当他们举着刀向我杀来时,已经没有人为我说话了……肉骨头@泣凌风接着扣分
如果不调控,真的会暴跌!
简单说,能买的起的基本都买了,买不起的就是买不起请你大声说出来,接盘侠哪里来,火星接盘侠?看看最近的股市,你就知道明天楼市的样子这波,基本上已经把最后一波能接盘的都消化掉了什么叫有价无市,什么叫缺失流动性,什么叫去杠杆好戏才刚刚开始,别急,买几个瓜,搬上凳子,看大戏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这是交进城税呢。
别的地方我不敢说,厦门寸土寸金。你懂得
本帖最近回复记录:共条回复
: 你这不是在胡说八道吗?厦门是宇宙中心,说寸土寸金明显是侮辱了厦门。厦门至少是寸土万金!
搬个板凳坐等房点多
坐等房多多
爪瓜子花生矿泉水
楼主太不厚道了,你这样是要断了一大班骗子的财路啊!
哈哈,楼主我看好你。。
胜利和眼泪!这就是人生!
瓜子花生卤味生蚝啤酒矿泉水啦
被老百姓疯抢过,爆炒过的东西还能保值吗?连路边的清洁工都知道买房会赚钱时,房地产也就走到头了,这是自然界的五行规律,谁也阻挡不了。
小心被请进去喝茶啊
又在背书了,房价暴涨的前提是金融机构大量放贷,你补放贷它怎么大涨,说白了就是头头的意思
目前房价回归理性,炒房行为有效遏制,租售并举市场日渐繁荣,可以说,目前房产市场平稳发展,不会大涨大跌。
越限购越买,不用怀疑
这年代很少看到说真话的人了。
应该看到厦门这一年来房价已经开始松动 说明遏制房价上涨是有作用的 只待时日 房价一定会回归合理区间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原来菠萝的顶不是真的没有用!
去彩虹沙滩,跟着别人下海去挖花蛤了,哈哈战果不错 !
留言晒一晒你家孩子的暑假作业,我家孩子暑假有这么多作业!
还没有账号?
扫一扫下载客户端
关注小鱼微信帐号
版权所有,并保留所有权利。复星CEO:未来十年政府不用调控 房价自然会降
&&网友评论()
  我觉得一个企业家如果天天谈论术、势、道,很荒唐,但是一个企业家如果从来不去思考也是有问题的,这是企业家认为“取势”重要还是“明道”重要的问题,一个企业家通常的工作是埋头做事情,尽量多地快地去跑,但是当前面是十字路口,是一个岔路的时候真的不应该跑得太快,你还是应该站着来,好好想一想。今天就是一个我们需要站起来去想一想的时候,这是一个拐点,未来的10年究竟该恐慌还是欣喜,未来变了没有?
扫一扫关注官方微信
聚焦最受关注的财经话题,一起探讨。
  继续坚挺
  未来10年世界会大变吗?因为我是一个投资机构投资企业,我脑子里想的问题对未来有什么机会,我想这个问题。我觉得答案是非常清楚的,世界真的大变。最主要的变化,随便列举几条。一个是美国,非常有概率在未来10年当中美国很可能会成为全球能源第一大国,无论在石油和天然气的供应方面,甚至在太阳能方面它都有可能成为第一。
  第二,基本确定它还会保持世界资源第一大国的位置,它有可能保不住第一大,但是消费第二大肯定可以保住。创新第一我觉得没有问题,美国人经常干的是革命性地创新,我们干的是实用型创新,人家是发明专利。全球的人力资源的吸引力,我相信在可预见的十年当中美国应该还是全球第一。
  整个社会的稳定安定,我相信也应该是全球第一。我说这些事情有什么意义呢?就是要回答一个问题,谁能告诉我美元将来坚挺不坚挺?答案是呼之欲出的,美元会很坚挺。美元坚挺的话美国的债务危机还是不是危机?如果要通过财政结余来还掉这15万亿债务的话任何人风险都很大,但是如果你的货币是很坚挺的情况下,多一点钱就还掉了,债务就不是问题。因此这样的话我觉得美国可能会出现一个什么情况呢?我们可以猜想一下。
  第一,对国内而言印了大量的货币。第二,对国际而言由于多种因素导致它还是全球最坚挺的货币,会不会出现一个国际上美元是升值的、在国内通货膨胀贬值的情况?如果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作为中国的企业家,尤其是很多的投资机构、机构,你觉得要不要在美国投点资呢?你要把钱存在美国还是买一点美国的资产?大家很确定。
  欧洲未来十年可能是最健康的经济体
  第二是欧洲的问题,欧洲现在风险非常大,因为它选了一条最艰难的路在走,试图通过财政结余把债务还掉,这个路走得非常难,走得通走不通不知道,两三年后再看能不能走得通,如果可以走得通,在座的很多同事都是搞企业,企业碰到负债率偏高怎么办?一个比较简单的急救的方法,赖帐,斩息,我们又不是没有干过,很多也干。
  第二个方法,借新债还旧债,这也是很好的方法,美国人在干。还有一个方法,提高企业的盈利去还债,搞过企业的人都知道,如果你靠盈利把负债率从80多降到44的话,我相信你的企业会迎来另外一个高速发展的5―10年。欧洲的情况一样,如果欧洲真的可以通过财政盈余的方式把财务危机解决,我相信后10年全世界最健康的经济体不会是美国也不会是中国更加不会是日本,很可能是欧洲。但是这条路走得通还是走不通,我们看两三年。
  对能源坚挺表示怀疑
  第三,能源。现在能源的投资是最热的,能源投资你用多少价格愿意买油田、矿、油的,有一个潜台词,你对煤价、电价进行了预测,你有多少信心认为以后会是多少钱?煤价呢?会不会跌?为什么不会跌?你要回答这个问题。
  要回答这个问题用一个可行的方法看一下,第一,看一下北美的样本,由于页岩气技术的发展,主要都是中小企业做的,页岩气的技术发展已经把北美的天然气的价格打到了中国的四分之一多一点,打到相当于欧洲的三分之一左右,而且看来要长期保持在那。由于页岩气的发展,以及天然气对石油的替代作用,已经导致北美的油价低于欧洲的油价,这两个大的市场,平均差20美元,很多人说天然气量很少对油没有影响,看看北美的样本,是很少,但是已经导致油价跌20美元,20%的差价。
  因此我觉得页岩气的技术,扩张没有什么悬念,因为都是中小企业掌握的,关键是这些扩张的技术能不能用在北美之外的大量地区使用,资源附存条件能不能快速产出,如果可以快速产出我觉得对能源价格的颠覆应该不需要二三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北美发展页岩气一共就15年时间左右,这15年高速发展,由于页岩气技术的变化很可能对石油会从高价逐步走往中高价甚至中价,完全有可能。
  第二个是太阳能的问题,中国的一次能源60%是电力,电力的主要成本是煤,现在全世界最大的太阳能的生产企业一年的产量和发电能力300万千瓦而已,300万千瓦有多大?(,,,)两台机组就把它干掉了,就300万千瓦,相当于最大的公司一年两台机组帮你定制,所以就没有规模效应。
  以现在这样一个太阳能的能力,每千瓦的发电能力大概需要达到8000元的成本,每度电的发电要达到7毛的成本,但是如果你把太阳能产能的能力翻一番,变成800万千瓦,再翻一番变成1600万千瓦,发电的成本能到多少钱呢?第一步就可以到5毛,第二步能到3毛5,到3毛5是什么概念呢?在中国的大部分地区火电的发电成本就应该在3―3.5毛之间,如果太阳能的产能到达1600万千瓦这么一个规模,有可能你的电,太阳能发的电跟火电是可以同场竞技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包括欧盟的很多国家对新能源发电都是有补贴的,中国补1毛1,当太阳能有一天它的价格发到3毛5的时候,你火电如果想跟太阳能竞争,你必须要发到2毛4,你发到2毛4的价格跟太阳能才有一拼。如果火电发到2毛4角你认为煤价多少钱?我觉得能源的问题我们要去了解它的边际安全在什么位置,不应该抱着那么坚挺上涨的想法,这是我的想法。
  中国还会是回报最好的市场吗?
  第四,资源。毫无疑问未来10年中国还将是全球第一大的有形商品的生产国,所以我们一定是全球有形原材料最大的消耗国,我的问题是未来10年新增的有形商品的制造真的都还在中国吗?如果天然气的价格,像北美跌到中国的三分之一,电力价格跌到我们的一半,真的以天然气为原材料的这么多工业还应该留在中国吗?我觉得我们应该问自己这个问题。
  我认为答案不是那么确定,全世界未来10年新增的产能很可能不在中国,会在印尼、印度、土耳其吗?我们得问自己这个问题。这次我们总书记在博鳌讲了,中国不想排第一了,我认为基本就是肯定的不会排到第一,中国的经济不排第一的时间不会是10年,我觉得快则3年,慢则5年,中国一定不是全球第一了。
  下一个问题,谁是第一呢?中国会排在第几呢?如果你把第一、第二都讲清楚了,问题是你要做一些对冲投资吗?你要在这些新兴市场做一些配置吗?这个问题要问自己。现在我们有很多金融机构它的研究期非常长,对投资者的责任是非常长的,但是它的资产绝大部分都在中国,其实这样一个配置策略表明了它的一个观点,它认为未来10、20甚至30年中国还将是最好的回报的市场,这个观点真的对吗?我认为要打问号。
  通胀不可避免
  还有一个全球性的问题就是通胀的问题,通胀我刚才提到了美国,其实日本比美国还厉害,美国一个月1400亿美元,日本一个月要印1700万美元,中国从来不跟人家争论,我们实干兴邦,去年就印了2万亿美元,欧洲一直想印,但是它的宪法一直阻碍它印,非常难受,憋着。
  我觉得未来8、10年或者用不了这么长时间,我们会看到一轮席卷全球的通胀威胁,我觉得是百分百,这个威胁能不能变成现实?这个还要观察。如果你投资不去考虑对冲自己的通货膨胀的风险,我认为这是非常短势的。有学者测算,我是基本认同,认为投资品的通胀率甚至会在10―11,我认为我是基本认同,如果在中国你的投资收益内生收益率不能达到10―11你是亏损的,和老百姓把钱存在银行一模一样,干的是一样的事,我们作为投资经理对自己应该有更高的要求。
  消费红利并不乐观
  未来中国会有大的变化吗?我认为答案是确定的。如果你用过去10、20年对中国的理解来把握你对中国未来需要怎么去走路去做判断的话,我认为你很有可能会输钱,中国未来10年和过去10年完全不一样。
  第一个不一样的地方,人口红利。过去我们讲的是劳动力。去年小概率事件偶发性的劳动力居然出现净减少了,但是这是偶然的,总的来说真正劳动力出现减少是在2019年,19年后劳动力就是净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下劳动力减少了之后,政府的就业压力就会下来,中国对GDP增长的期望值也会下调,政府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增速也会下调,我们可以看得出来政府未来的投向意愿。
  这个人口红利关键取决于它能不能转化,能不能从劳动力转成消费红利、金融红利,消费红利的问题看上去是有支撑的,我们的可投资资产个人的还有73万亿,光存款就有43万亿,中央政府还有一个居民收入翻番的计划,10年要翻一番,有些不怀好意的人也解读了,房价也要翻一番,这也是一个说法。
  我想说其实消费没有这么乐观。第一,消费我觉得未来7、8年维持15%左右的毛增长的概率非常高,但是消费真正地压力在哪里呢?13、14年是中国的抚养比最低的年份,对老人的抚养,对幼儿的抚养负担最轻的。
  但是很遗憾,到2020年增长非常大,11年的时候地方财政对养老的资助只占4%,但是到20年很可能就会占到地方财政收入的20―25%。这个类比适用于家庭,家庭的开支用在抚养上也是很小,但是到19年就不一样了,所以因此老龄化对消费的影响,我觉得在7、8年后就会快速地显现出来。
  当老百姓觉得抚养有压力的时候,他的消费意愿就会降低。当政府觉得需要它补贴的量非常大,全部的新增财政都补贴进去还不够,还要吃它存量的时候,它新投资的愿望也会降低。因此我觉得我们回过头看消费,有几个结论是很清晰地。
  第一,越来越多的中国的分支行业,在全球的市场份额的占比将能够接近我们的人口占比,很多行业将达到20―25%,刚才我听到几个老总在说,我们将来要考虑行业的配置问题,我觉得你其实考虑一个问题,你在问自己,未来3、5年哪些行业将在中国市场的占比能达到20―25%,你就在这些行业里找最好的企业投,一定不会错的。
  第二个结论,到20年后,中国的消费会减缓,不是大家想象的一路高歌猛进,这两个事情要辩证地来看。刚才提到人口红利还有第三个,特别做提醒,今天在座的大部分投资人,有一块非常巨大的增长,跟于冬董事长提到的有点关系,就是服务业。中国到明年的6月份人均GDP就超过7000美元了,12年已经有10个省人均GDP超过7000美元了,到了3000美元了,老百姓解决温饱了就开始消费,到了7000美元要追求体验,不是追求拥有。
  所以服务业会有爆炸性地增长,各种经济体包括东亚、欧洲、美国,包括战后的日本都毫无例外,东亚四小龙也不例外,当人均超过7000美元之后,就意味着4―6年当中整个GDP会增加4―6个百分点,对中国来说多大呢?
  以去年将近50万亿GDP为例,这个数字跟中国的医疗保健行业大体相当,在未来的4―6年会突然横空出世一个跟中国医疗保健品那么大的行业,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估值还很低,你为什么不把它找出来呢?我觉得服务业的增长将是爆发性的,所以我觉得应该早点去布局对服务业的投资。
  城镇化与房地产的危机
  第二,城镇化,也就是我们的城市化的问题。城市化的问题也要追问我们几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城市化的速度会一成不变一直这么下去呢?没有拐点吗?我认为有拐点。很可能在19年劳动力的拐点之后城市化的拐点也会出来,速度会显著放慢。
  第二个问题,房地产真的是一直供不应求吗?这个我代表本人观点,不代表我们复星集团的观点。以我个人的观点房地产未来10年就是供大于求,政府不用调控,房价自然会下来,但是现在没有人相信。如果我们去算一算大数,有一个算法。
  过去的城镇化每年1%不到一点,如果考虑中央现在高度重视城镇化,每年如果1.2%左右的速度,人均按照25平方米配置,未来10年安置这些人需要100立方米,不是人人买得起,我们叫有效购买,要打折,一般人买不起。有效购买力可能要打7折,70立方米。动拆迁不会产生新的需求,拆掉1平方米还要补1平方米,这是平衡。
  供应有多少呢?这个数字是公开的数字,在建的房屋有35亿平方米,开发商的土地储备有30亿平方米,计划供地的数量41亿平方米,城镇人口,存量的住宅210亿平方米,属于3套房子以上的占20%以上,这里面有一个问题,你不考虑存量,只是考虑增量的话,如果我们现在一块新地都不卖正好衡量,65亿和70亿差不多,如果40亿供出去的话就会过剩30亿,当然结构不平衡,有些地方会多出来,有些地方还是缺的,这是完全有可能的。如果存量房跑出来再多40亿,就是这个大的走势。
  存量房会不会跑出来呢?我们就要考虑政策的问题。我们公司内部有几个同事也跟我打赌,跟我堵1000万,后来我说你的身价没有1000万,要么一人拿出100万跟我赌。他跟我赌房地产的持有税会不会出台,他说不会出台,我说一定会出台。为什么会出台?去年卖地收入,土地财政也是大家攻击比较多的,很多人说去年土地财政2.68万亿,土地不是无偿取得的,为了动拆迁每年多少自焚什么的,老百姓激烈反抗。动拆迁本身是有成本的,估算大概在40%左右。
  如果每年按照评估价格增收1%,跟美国的房地产税差不多,持有税,我们就能收到2万亿。如果你对首套房豁免一下,你就能收到16000亿人民币,如果政府再客气一点,对二套房也豁免一下,就能收到4000亿。富豪收它2%,8000亿,收他3%,1.2万亿,你当总理也要算这么一笔帐,长江同学都会去开发的,如果你收3、4、5套房,收他3%,还是全民欢欣鼓舞的事。
  我讲这个数字的目的是告诉大家,不要那么天真认真土地财政是不可替代的,存量税只要敢征马上可以替代,因为存量的规模足够大。我们要讨论的问题,如果它征了会产生什么结果?现在我们的房屋持有收益只有1.2―1.4%左右,租售比,过去是憧憬房价升值所以愿意保有房子,如果房价未来是供大于求的预期,本身就不升值了,并且你保有过程当中现在只能收1.2,每年政府还要问你收2%,你觉得很爽吗?恐怕有很多的高净值人群,持有存量房的意愿会降低?他会愿意走人。所以3、4、5套房的40亿平方米跑出来交易捣乱的概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你要把它看成房地产的供应,更加能够了解房价的预期。这是一个问题。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是房的问题,大家觉得风险小,也不限购,各地上了非常多的各种各样的城市综合体,你把这些体量加上,去年我们的整个闲置率还不高,只有17%,但是把这些体量加上到了15年就是灾难性的数字,我认为商业房产的风险一点都不小。
  还有一个问题,三四线城市、一二线城市哪个风险小?一般人认为一二线城市风险小,三四线城市你造房子还有那么多人买么,这也是大的风险。再一个,存量房这么多人想跑出来的话,我们还要预测中心城区的房价就不会跌吗?房价跌与不跌取决于供求,我们就要去看,中心城市它新增的房产有多少,中心城市愿意跑出来交易的存量房产有多少,如果仔细看看存量房中心城市是大很多,在欧美的发达国家新增房产平均大概是3套,老房子交易是1套。中国新增3.6,老房子1。
  所以结论是三四线城市在新增开发量方面风险其实是蛮大的,一二线城市对于存量房交易的敏感性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某一个政策影响它存量房跑出来或者跑进去的话马上就会影响,所以不要这么天真认为房价不会变。讲这个事情就涉及到固定收益的问题,现在的地方债8万多亿,基本上都是以未来的土地收益来做还款来源,如果将来整体的是供大于求的关系,你的土地不能以你预期的这么高的价格卖出去的情况下,你这个债真的很安全吗?我认为得掂量掂量。个人判断如果3、4年内偿清的债非常安全,但是7、8年后真的一路还是这个情况吗?很难说。这个事情就像轮盘一样,赌一赌,看看你的运气。
  还有一个房地产的挑战是什么呢?就是互联网。过会我会专门讲一个互联网的话题,互联网对房地产的影响非常深远。我觉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第一,把房地产大的形势要看清楚。第二,还要把自己的成本管清晰。第三,更多的要做一些体验性的地产,防止互联网的冲击。
  不安全的工业化
  第三,工业化的问题。最近你看凡是带什么鸡的生意都不太好。我现在为肯德基操心,它卖什么。现在奶粉没有问题,说中国人喜欢买便宜货,现在我们要到香港搬运三奶四奶,现在不仅香港,英国都限奶了,中国老百姓这么可爱,冒着犯法的风险,不远万里运奶粉,为什么?当安全跟价格冲突的时候,他选择安全。
  因此千万不要认为消费品服务业只要消费类的服务类的都是好的,如果你没有办法证明自己可以长期提供安全的产品,我相信消费者会放弃你的。所以你投资的时候不要认为没有问题,这个方面我认为政府是真的应该反思。老百姓对食品,对这种添加剂的安全到了这种程度?谁造成的?都是业内的坏人,你怎么没有把他们抓起来呢?这个需要反思。
  金融风险
  最后一个资源能源讲过了,接下来我讲讲金融。2011年的时候间接金融占到了融资总额81%,但是到12年只有50%,所以我们考察所有的银行都要去看,它能不能从直接金融当中受益,反过来我们要更多地考察那些好的直接金融的品类。这样一种转型的好处,老百姓的融资,民营企业融资更方便了,因为更多渠道。
  坏处是什么呢?原来金融的风险是可以监管到的,就在银行体系,现在有50%已经监管不到了,所以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的确在加大。第二个问题,利率的问题。说人民币的利率市场化还要小步慢行,我们看看实际的市场情况是什么呢?
  去年银行业大概新增了11万亿的存款,银行业去年卖出去将近3万亿的产品,卖出去的理财产品平均的利率是4.7,在同一个窗口发生的,你倒过来想,我们等量置换一下,这个窗口收到11万亿,然后又卖出去3万亿,起码有3万亿利率按照4.7的。
  银行过去两年我们都是全世界最盈利的银行,去年1.2万亿的利润,全世界第一名,我们保持了全世界最好的息差,如果息差降到1.3怎么办?还有多少是好银行?我觉得你要问自己。我觉得对金融的问题当然金融还有一个创新问题,我们为了克服通货膨胀,还要鼓励人民币出海,有很多创新。最近你看惠誉对我们的评级,虽然我们强烈抗议,但是人家说的话你应该认真听听。
  第一,它认为跟GDP的比例占比太高了,意味着投资刺激经济的模式不可持续。第二,地方债的占比太高,地方债风险很大。第三,它认为靠信贷来推动投资的方式为金融机构积累了巨大的风险。第四,它觉得未来中国政府应该把货币逐步从开放要往紧缩走。这几点非常有意思。
  刚才听到一个对冲基金的朋友讲投资的问题,我一直没有搞清楚对冲基金怎么赚钱,如果计算机搞一个模型就可以挣钱的话,那其实不要到长江来学习了,你们都应该学模型就可以了。为什么要花几十万学这个东西呢?
  投资的四个维度,互联网是其一
  我觉得投资机器当然模型涉及边际条件我们要学,这个边际条件是什么?我们投资四个维度。
  第一,价值投资,低买高卖。低潮的东西要认真地看,现在不是怕金融机构都不好吗?很便宜,你要认真地看。人人都说石油好得不得了,你最好离它远一点,显然不符合价值投资的理念。太阳能这么糟糕,认真看看,包括风能,总有一天太阳能会回来的。所以我觉得这是一个。第二,中国动力,30、40%的销售收入来自于中国,但是不能按照过去20年看。第三通胀,我不讲了。第四,我讲讲互联网。
  互联网过去跟传统行业是两张皮,一个是白天一个是夜晚,一个是虚拟一个是现实,各走各的没有相互影响。但是去年互联网就开始跟现实经营较劲了,并且它影响的方式很有意思,一开始影响的就是渠道,渠道恰恰是所有投资人里面的宠儿,我们喜欢投渠道,稳当,收益率高,PE值25倍以上。去年互联网对渠道的影响,这边大家看到我拉了一个体育的,体育这个行业去年就这么6、7家上市公司,关店4900家,你关一家店多少钱?20万要吗?不管你公司承担还是加盟商承担,总而言之是损失。如果20万那就亏了9亿多。
  第二个问题,13年你们还关吗?14年还要关吗?要关多少?这个问题要一直问下去。你的总量的开店数里面关20够吗?是不是要关到50?关店的一次性损失谁承担?你的股价还应该这么高吗?第二,像3C的,家电、百货、服装的,我认为客单价从几百弄得不好会上升到一两千,一两千的玩意也要受互联网影响。
  这样就导致一个什么情况呢?关店对房地产就是灾难,你关店了意味着面积不要了,我就租给别人了。未来商业地产的房租我估计会蛮便宜的,商业的闲置面积也会增加。我们看行业还得问问看它具体要关多少个店。第二个影响,生产和服务的供应方式,过去是B2C的,根据我能生产多少创新多少来考虑怎么找客户群,将来更多的恐怕由消费者的需求来。第三,更重要的是方式的彻底改变,我印象很深,我在今年春节前看到上海本地的报纸报道,说上海有些儿童娇生惯养,小学生,学校里面没有空调他很不适应,报纸就呼吁说这些孩子家长要好好反思了,这个孩子怎么弱不禁风。
  我想报纸是比较傻的,为什么呢?这些孩子生下来他们家就有空调,他走到哪都有空调,吃饭的地方有空调,玩的地方有空调,为什么教室就没有空调。我生下来觉得空调就是生活的一部分,当然应该有,所以没空调觉得不爽。我小时候不会这么觉得,因为家里没有空调,学校冷很正常,家里也很冷。我们把这个再延伸到互联网,现在7、8岁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有IPAD、IPHONE,等这些孩子长大开始消费的时候他们会怎么想?他们觉得互联网就是生活的一部分,互联网跟空调、自来水、电力是一样的,怎么能忍受没有互联网的生活呢?还有什么人工搬运的东西弄掉算了,我们不玩了。等他们成为主流消费人群的时候,有很多业态会彻底消失。如果你不能跟互联网拥抱,不能跟互联网融合的话你就要死。
  第四,投资公司怎么进化自己。要有一些持有性的产业,也长期持有,不要老是天天交易,最后政府把钱收走了,你也没有什么钱赚。还是应该持有一些。中国有些东西像服务业消费长期还是看好的,应该持有的。第二,我觉得还是需要投资的,我们在持有这个环节,我的收益率比投资收益率还高,我们持有时间很长,我们投资只有24,持有还是好的。第三,用资产管理的方式规避一些负债率的风险。第四,长期来看还是保险比较好。
  投资的逻辑与机会
  最后我讲一下有没有大的投资环节,前面PE的环节说要注重交易量,我在这边想说一下,投资是有一个基本的逻辑的,如果你投10个投100个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比例,如果你的投资水平一样的话,大概就有10%甚至20%会进入到失败的行列,一定有。你投10个就有2个,投100个一定会有20个,所以控制投资风险最好的办法是控制数量,千万不要追求数量,数量要降低。数量降低的反面词规模要扩大,千万不要觉得数量大是规避风险。大规模的投资目前有几个系统的机会。
  第一,我们称之为中国动力全球资源的机会。我们找到那些中国的市场未来会占全球20%―25%的行业,在这些行业找到全球数一数二的品牌,这些主要的市场来源在欧美,欧美没有成长,所以它的利润销售额的增长速度降下来,甚至减少,所以它的PE就很便宜。
  我们最近买了几家,基本上PB都是低于1的,PE基本上6―8倍,非常便宜,龙头企业。找到这些公司,你成为它的全球第一、第二大股东,协助他把中国的事情搞好,中国占了全球25%,你把中国市场一搞好,欧美损失掉了可以在中国找回来,只要中国一增长全球就增长,基本上就是这个逻辑,这个模式可以不断地找,可以找到很多大的项目。
  第二个是什么呢?中概股的做空。我对自己的股价是不满意的,低于净资产。280多家中概股,至少有10%是非常杰出的企业,现在被连累连带做空了,我认为应该大胆地反做空,我们现在就是这招,我把事情研究清楚了,只要你敢卖我就敢买,买到你不敢卖为止。
  第三,金融跟互联网跟资源的机会,因为大家都怕了,怕了之后这个行业反而有机会,这个方面值得认真思考。我再顺便讲一下PE的问题,PE从长期看中国是不缺钱的,资金很多,所以PE这个环节未来的市盈率是下不来的,所以我觉得如果你想把PE做好势必要往VC再走走,这是第一个PE今后要考虑的。
  第二个要考虑的,从现在的情况,比PE还便宜的,你还死守着原则一定要投资非上市的公司,不是脑子有问题的吗?已上市的非流通的比非上市的还便宜,非要纠缠没有上市的。
  第三,退出机制,道路是非常狭窄的,这恐怕要寻求非上市的退出,非中国的退出,没有这几把刷子我觉得做PE风险还是蛮大的。当然聚焦大项目我举了一个例子,比如(,,,)我们去年搞了一把,效果很好,民生银行做了49%。分众09年搞的,也很好。项目找得到,不用发愁。投资既是年轻人的年轻,也是年长人的天下,巴菲特80岁还可以做投资。
  面向未来10年,我的个人看法,春暖花开,风和日丽。
(责任编辑:汪丽)
已有&0&条评论
绾虫揪缁煎3173ワㄥ锛剁涓璺17.95癸璺骞锛17.07%锛58.....
当前人气:0
[褰姣ぉㄨ] http://itougu.jrj.com.cn/view/189514.j.....
当前人气:0
1.1.富17浜'澶х',姣ュ17璁″褰ュぇ瑰.....
当前人气:0
琛涓瑰ソ锛姣ぉ灏遍d涓釜″澶肩锛璧锋ユ定杞拌.....
当前人气:0
归澶淬17娆℃ 扮瑗胯 搴
当前人气:0
缇堕0(浜堕0)锛璺4.72癸17......
当前人气:0
璧璧璁17浣ラ锛借富濂A楠ㄩ哄ㄤ汉Fourier X1杩.....
当前人气:1
拌$宠喘锛17缇3拌17174ョ宠喘锛 缇宠喘浠g锛.....
当前人气:0
娴峰╄杩浼瑙12浠ヤ17浣浼涓涓挎璋达寰璋寸锛.....
当前人气:0
澶у╀濂斤
当前人气:1
热门问诊股:
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刚刚问诊了
24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48小时新闻点击排行榜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全世界房价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