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极管导通时,集电级悬空,这样属于不属于饱和状态呢?

三极管饱和 - 电路设计论坛 -
中国电子技术论坛 -
最好最受欢迎电子论坛!
后使用快捷导航没有帐号?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三极管饱和
17:07:56  
各位前辈,我对于基础的三极管的理解还是不能把握要领。三极管做开关时处于饱和状态,要求集电结正偏,不是基极电压大于集电结电压么?但是实际应用中,比如单片机驱动三极管,单片机输出3.3V,但是能驱动5V的继电器,这时候集电结电压不是大于基极电压了么?是不是和集电极正偏矛盾?就是想不通,请各位帮忙解释一下,谢谢!
奖励30积分
1. 楼主问题的表述在这里:
【单片机驱动三极管,单片机输出3.3V,但是能驱动5V的继电器,这时候集电结电压不是大于基极电压了么?】
2. 楼主有一个弯子没有转过来,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疑问。
3. 要驱动5V的继电器,所以,电源要用5V的。
4.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0V时,NPN三极管截止,其集电极对地电压为5V。注意,截止,5V。
5.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3.3V时,基极电压在0.7V以上,NPN三极管导通,其集电极对地电压接近0V。注意,导通,接近0V!所以,导通时,不存在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的情况。
高级工程师
17:07:57  
1. 楼主问题的表述在这里:
【单片机驱动三极管,单片机输出3.3V,但是能驱动5V的继电器,这时候集电结电压不是大于基极电压了么?】
2. 楼主有一个弯子没有转过来,所以才有了这样的疑问。
3. 要驱动5V的继电器,所以,电源要用5V的。
4. 单片机输出低电平0V时,NPN三极管截止,其集电极对地电压为5V。注意,截止,5V。
5.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3.3V时,基极电压在0.7V以上,NPN三极管导通,其集电极对地电压接近0V。注意,导通,接近0V!所以,导通时,不存在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的情况。
助理工程师
17:55:36  
回帖奖励 +30 分积分
没有说法说是集电极电压大于基极电压才行,要知道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型器件,只要基极有电流流入,在集电极和发射级也会有电流流入流出,在没有配置增益,或者发射级直接接地的情况下,IE电流值大约就是β.Ib,另外始终谨记VBE=0.6-0.7V,就可以分析电路了,对于继电器来说,也是电流驱动型,只要电流足够大就能吸合导通,所以只需要在基极串联电阻配置合适的Ib值,完全是可以实现对继电器的控制。
高级工程师
20:31:24  
饱和状态也就是开关状态了
21:15:39  
各有各的理解 比如说NPN管 假设UBE开启电压是0.7 那UBE&0.7就是截止&&UCE&UBE&0.7就是放大状态 UBE&0.7&UCE就是饱和状态 你可以实际测下饱和状态时候UCE的压降也就0.1V甚至更低但是UBE必然是0.7左右的 也就是UBE的PN节的导通度控制UCE的导通度 PN节当然是P是正点N是负电
21:53:26  
这个问题的确有些头大& &一般理解为开关状态
09:06:57  
所谓饱和状态即达到如下状态:IB继续增大,IC也无法再增大
助理工程师
09:52:21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反偏——放大状态; 发射结正偏,集电结也正偏——饱和状态; 发射结反偏,集电结也反偏——截止状态。
这些状态之间的转换,可以通过输入电压或者相应的输入电流来控制,例如: 在放大状态时,随着输入电流的增大,当输出电流在负载电阻上的压降等于电源电压时,则电源电压就完全降落在负载电阻上,于是集电结就变成为0偏压,并进而变为正偏压——即由放大状态转变为饱和状态。当输入电压反偏时,则发射结和集电结都成为了反偏,没有电流通过,即为截止状态。
高级工程师
17:51:36  
你可能把电路图理解错了,不知道你的电路图是什么样,但是不管怎么样,三极管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压是不高于基极电压的,饱和状态下,CE极压降最低,C极电压在B极于E极之间。所以我说你应该是理解错误。
16:07:41  
希望大神讲清楚些,我也一直对,我也一直对三极管饱和状态一直没理解。
16:14:09  
你可能把电路图理解错了,不知道你的电路图是什么样,但是不管怎么样,三极管在饱和状态,集电极电压是不高于基极电压的,饱和状态下,CE极压降最低,C极电压在B极于E极之间。所以我说你应该是理解错误。
问一下,三极管做开关时,我的理解是 只要不是截止都算开关闭合了吧,只是在达到饱和时电流为最大。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到+5V,然后基极接3.3V,这个是不是饱和了呢?此时集电极电压是5V的吧
17:01:15  
只针对继电器驱动电路分析,假如继电器是5V的,单片机引脚是3.3V的,在单片机引脚和基极之间串接1K电阻,假设Vbe电压是0.7V,则基极电流Ib为2.6mA,假设放大倍数为100,则Ic为260mA,而继电器电阻大约为150欧姆左右,则计算Vce为39V,而对于5V电路,零电位则是-34V,显然这是不可能的,只能是0。
高级工程师
17:11:07  
问一下,三极管做开关时,我的理解是 只要不是截止都算开关闭合了吧,只是在达到饱和时电流为最大。集电极通过一个电阻接到+5V,然后基极接3.3V,这个是不是饱和了呢?此时集电极电压是5V的吧
不是的,三极管饱和导通后,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最大,而集电极到地(发射极应该接地)的电压最小(零点几伏)。
三极管饱和导通后,集电极电流不再随基极电流增加而增加,所以3.3V要串联电阻使三极管达到饱和就行,
17:28:25  
不是的,三极管饱和导通后,集电极电阻上的压降最大,而集电极到地(发射极应该接地)的电压最小(零点几伏)。
三极管饱和导通后,集电极电流不再随基极电流增加而增加,所以3.3V要串联电阻使三极管达到饱和就行,
额,搞错了,导通压降约等于0了,所以认为是正片这样理解开始随着IB增大,IC一直增加,然后UCE一直减小当减小到小于UBE认为就饱和了。 还有饱和了基极电流将对集电极电流失去了控制效果,那不是集电极电流是最大的了吧,就好比水龙头开始可以控制水流大小,但是一直开大,水管就只有那么粗,水流肯定也就不会增加了。但是此时的水流不是最大了吗?
串联电阻是为了调整基极电流使得UCE小于UBE?
高级工程师
08:23:37  
额,搞错了,导通压降约等于0了,所以认为是正片这样理解开始随着IB增大,IC一直增加,然后UCE一直减小当减小到小于UBE认为就饱和了。 还有饱和了基极电流将对集电极电流失去了控制效果,那不是集电极电流是最大的了吧,就好比水龙头开始可以控制水流大小,但是一直开大,水管就只有那么粗,水流肯定也就不会增加了。但是 ...
可以和水龙头比较,当阀门开到一定程度,再开也就是那么大的出水量了。
串联电阻是怕基极电流过大,损坏三极管,BE极压降0.7V,上3.3V,如果单片机没有控制电流,电流将会很大,烧毁三极管。
09:09:04  
可以和水龙头比较,当阀门开到一定程度,再开也就是那么大的出水量了。
串联电阻是怕基极电流过大,损坏三极管,BE极压降0.7V,上3.3V,如果单片机没有控制电流,电流将会很大,烧毁三极管。
嗯,大概理解了三极管的饱和了。相当于我基极直接给一个比较大的电流使他立马就进入到饱和状态,此时的UCE肯定满足正偏是吧。然后断开就进入截止,不管如何都不会进入放大态。谢谢了,大神。
09:16:24  
按照理论分析,就是b大于C ,饱和后B大于c 大于e ,
13:20:18  
感觉不能拘泥于CB是不是正向还是反向
高级工程师
16:13:34  
只针对继电器驱动电路分析,假如继电器是5V的,单片机引脚是3
22:01:00  
集电极驱动5v的继电器,又不是集电极是5V.
林超文手把手教你学!
教你1000种电路设计思路
张飞硬件电路之PFC全集
参与免费送VIP+原创视频
运放、ADC、电磁兼容
Powered by
供应链服务
版权所有 (C) 深圳华强聚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关于三极管的问题。亟待解答。谢谢。_百度知道
关于三极管的问题。亟待解答。谢谢。
“输出曲线”是通过一,输入端和输出端“都”同时加有两个电源。二,固定输入端电源的值,有且只调节输出端的“电压”。 来绘制的。
“输出曲线”中在“饱和区”Ic的值会随着Uce的增大而急剧增大。 问:①,是否在“饱和区”,CE间接近一条“导线”?②,...
您的回答被采纳后将获得:
系统奖励15(财富值+成长值)+难题奖励10(财富值+成长值)+提问者悬赏20(财富值+成长值)
我有更好的答案
1、不完全正确 2、正确 3、单向 4、正确 5、设计错误时会,一般集电极接负载的所以不会损坏电源。6、正确 7、大约0.3,饱和指的CE间状态,不加电压饱和状态不存在。
第四点的疑问:那在基极加一个+5V的电压,且集电极接地,那这样岂不是可以导致集电结正偏吗?此时发射结正偏且集电结正偏。那这样不就进入了“饱和区”?那集电极不就可以接地了吗?那为什么您说集电极不可以接地呢?在绘制输出特性曲线的时候,不就是令接在C极上的电源输出电压为0的吗?第③点,这个怎么验证您的说法?
你的理解是片面的,饱和后的现象是PN结正偏,但是PN结正偏不一定都称为饱和现象,这里面有个包含为题。比如:女人是人,但是人不全是女人。你的思维很好,很像我自学的时候一样,希望你有更大的进步。自学不能看一本书,多看几本相同意思的解释能产生不太相同的理解,容易纠正你的疑问。
①,即使CE间接近一条“导线”,Ic也是存在的且依然远远大于Ib,只不过此时Ic因为CE接近一条导线,Ic的电流通过CE流向了地。这样理解是否对呢?②,这个电路图中三极管是否会进入“饱和区”呢?就是说,当Ubb电压足够大的时候。例如2V的时候。是否可以呢?
①,即使CE间接近一条“导线”,Ic也是存在的且依然远远大于Ib,只不过此时Ic因为CE接近一条导线,Ic的电流通过CE流向了地。这样理解是否对呢?②,当Ubb电压足够大的时候。例如2V或其他足够让集电结和发射结“同时”导通的电压的时候。接法如图所示,这样是否可以进入饱和区呢?怎么验证您的解答?谢谢。
怎么通过真实的试验来验证您的解答呢?谢谢。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三极管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对于三极管饱和状态的一些浅见——与网友的讨论贴
网友问:<font COLOR="#12-10-16 12:16:34
郑老师:把三极管的放大和截止两个状态阐述其机理挺明白了。那么还有第三个状态,饱和状态是怎么一个情况?
1.三极管饱和状态是通过外部偏置电阻等预先设置好,通电后直接进入这个饱和状态的吗?
2.三极管处于饱和状态时,集电结施加正偏电压后,基区及集电区各载流子的运动状态是怎样的?我怎么觉得两个PN结都处于正偏置状态,感觉怪怪的呢?少数载流子怎么流动的?已经加的正偏电压&了,怎么还说是“反向导通”呢?
3.三极管饱和状态,集电极到发射极的电压为什么只有0.3V?&请把基极到发射极,集电极到发射极之间的电压用图示表示出来一下吧。难道发射结跟集电结的势垒不一样大?&集电结如果是0.4,那么为什么发射结是0.7V?真是奇怪了。
博主回复:<font COLOR="#12-10-16
你的问题很好!这也是三极管原理不好理解的关键之所在,也是传统讲法的问题之所在。饱和状态时,集电极(NPN)的高电位已不存在(为零),如你所说甚至低于基极电位,但仍然有很大的饱和电流反向通过集电结。注意,这里所说的“反向”是指电流的方向与集电结的单向导电(P指向N)的方向相反,电流的性质也仍然是由发射极“发射”过来的“少数截流子”电流。值得强调的是:集电结对这个反向的少子电流本质上没有阻碍作用,集电结作为PN结反向截止的只是“多子”电流,而不是“少子”电流。下面按你问题的顺序来逐条说一下:
1&三极客的饱和状态确实取决于外部偏置电阻电路,但不一定需要事先设置好。如,当集电极电阻的参数处在合适范围时,三极客是否进入饱和状态主要取决于基极的控制。开关型三极管就是这样工作的,要么截止要么饱和,取决于基极的控制。
2&三极客处于饱和状态时,两个PN结不是“都”处于正偏状态,发射结是正偏状态,要特别注意的是集电结,集电结电压虽然可以为正但决不能达到门值,所以集电结并不是正偏状态。如果集电结的正电压达到门值,则反向的集电结(极)“少子”电流将消失,取而代之的就是由基极指向集电极的“正向多子”电流,这时的三极管就完全等效成了两个二极管,这个正向多子电流纯粹就是集电结的一个正向导通电流(即二极管电流),而不再具备集电极电流的任何意义。
&&&&&所以,饱和状态条件下,发射结是正偏,集电结是“零”偏并不是正偏,因此,集电极的电流仍然是以发射区过来的“少子”构成,属于少子反向导通电流。为什么说是反向,前已说明。
3&饱和状态下三个电极的电位值问题与上面所说类似,要特别注意的是:此时的集电结并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正偏导通,这与发射结的正偏导通有着本质的不同。此时,发射结正偏导通的电流是“多子”在门电压作用下的正向通过PN结的电流,是普通意义上的PN结正向电流;而集电结此时是“零”偏,集电结通过的电流是属于“少子”性质的反向电流。所以,两个PN结的电流对于PN结自身来说是性质完全不同的电流,因此,其电压值一个是0.7V而另一个是0.4V根本就无可比性,这是两个不同性质的外部条件参数,虽然都是电压,但性质不同。一个是正向导通的门电压,而另一个是满足饱和状态的“零”偏电压,只有在此条件下,集电极电流才会在定量上脱离的基极电流的“比例”控制进入所谓的饱和状态。
&&&&简单说,两个PN结都导通,一个是正向导通性,另一个是反向导通性质。正向导通的是多子电流,需要0.7V的门电压,另一个导通的是少子反向电流,这个少子的反向电流导通时不仅可以不需要电压,甚至还可以承受一点微弱的“逆流”电压,你说的那个0.4V就是属于这种性质的电压。
&&&&再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把整个三极管比做一个水龙头,发射结的门电压则是控制这个水龙头是否出水的关键,而集电结电压只是水龙头究竟该怎样出水、如何出水的一个条件。发射结加上门电压,这个水龙头就打开了。此时,如果集电结加反偏电压,这个反偏电压其实正好符合水龙头的出水方向,所以它对出水有定性方面的帮助,只是出水的量则要按严格比例受控于Ib,可大可小,这就是放大状态;如果集电结加零压,则出水量就会失去比例控制,这也就是所谓的饱和状态(其实,这时的出水量并不见得一定会比放大状态时大,很有可能还很小,其大小主要取决于Uce);如果集电结加上合适的“正偏”电压(此时正偏电压对出水起反作用),比如:稍大于0.4V但又小于0.7V,这个水龙头就会停止出水,为什么?因为发射结打开的这个水流又被这个合适的正偏逆流电压给堵回去了。显然,如果这个正偏电压超过了0.7V,这个水龙头的水流就会倒着流了。不知我这样说,是否更容易让人明白。
&&&&最后,再说一下你关于势垒的问题,两个PN结的势垒理论上应该完全对称(忽略其内部结构并不严格对称的影响),当两个PN结都加上正向偏置的门电压后,这一情况理论上完全如此——对称。但这里的问题是两上PN结的导通性质完全不同,这一点以上已详细说明,所以,才会出现你说的0.7V与0.4V不一样的所谓问题。0.7V是PN结的正偏导通电压,而0.4V的正向电压如上所述,只是集电结为了堵住反向少子电流通过PN结的一个电压值。显然,这两个电压性质完全不同。
&&&&根据我自己的一管之见,我啰啰嗦嗦地说了这么多,希望对你能有所帮助。最后,谢谢你的问题,看得出你也是个非常认真的人,能与你这样的网友讨论问题,是让我感到非常愉快的事。
请问郑老师,三极管的饱和情况分析,按照上面的那个,怎么分析呢?沿某一确定IB电流吗?怎么通过上面这个输出特性分析饱和状态?是怎么进入饱和状态的?因为输出特性曲线是分别让IB和UCE改变后得到的一个曲线。如果是一个电路以及固定了,是不是得用带有负载线的曲线图进行分析是否进入饱和状态的?
另外可以用电工学上的线性叠加方法来计算饱和状态的电流情况吗?
博主回复:<font COLOR="#12-10-16
&&&&我们以最常见的三极管输出特性图(Ib与Uce及与Ic的关系图)来说,就是当Ib足够大而Uce又足够小时就会进入饱和状态。或者再简单点,让Uce确定,比如为0.4V,从图中很容易就可看出只要Ib大到一定值,三极管就会进入饱和状态,所谓的饱和状态,也就是Ic在数量上不再与Ib保持严格比例的状态。
我认为,在外电路条件满足时,饱和状态下的电流计算当然可以根据线性方法来计算,因为,饱和状态下的三极管在电路中可以等效为一个接通了的开关。
&&&&这里不方便画图,我只能说这些,希望能对你有帮助。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三极管导通的压降一般为0.6到那导通时的电流是多少呢-土地公问答
三极管导通的压降一般为0.6到那导通时的电流是多少呢
三极管导通的压降一般为0.6到那导通时的电流是多少呢
何控制三极管导通压降电流呢例图通能让三极管导通压降0.60.7间呢间候导通电流少图我自画我知道应该通选取2k1k两电阻5v电源及单片机端口输电压相配合使导通压降保持0.60.7间我知道2k1k两电阻需要自算我应该始算呢根据电流电压顺便问89C2051管脚输电压电流都少PS:图我电路图抽自觉应该画吧
电路三极管工作关状态要给足够基极电流使饱导通要提供基极电流使截止89C2051P3.1带拉电阻I/o口显做输用P3.1输高电平靠内部拉电阻输5V没负载能力、低电平0.5V灌电流20mA所电路1K电阻应该掉否则P3.1输低电平三极管截止2K拉电阻应该根据三极管负载电流放倍数计算并保证P3.1灌电流超20mA比继电器电流100mA、β=100R&(5-0.7)/(I/β)=4.3K ,用2K电阻保证三极管饱追问单片机为高电平5v时,2k电阻两端电压相同没有电流,单片机的5v都加在三极管上,但三极管实际电压只有0.7v,导通,单片机输出0.5v时三极管要0.7v导通,电流流入单片机3.1口,2k电阻使电流不超过20mA。问题1:如果单片机高电平输出3v电压,三极管会导通吗。问题2:为什么如果有1k电阻时,p3.1口输出低电平三极管无法截止,如果有1k电阻,那p3.1口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会导通吗追答单片机P3.1输出高电平时,就是一个上拉电阻,且阻值比2K大的多,相当两个电阻并联。通过上拉电阻形成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有关,负载很小时接近电源电压(5V),负载很大时则很低。1、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应该算出高电平时的基极电流,再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及负载情况来判断其工作状态。2、1K电阻存在时,即使单片机P3.1低电平是0V,2K和1K电阻构成的分压偏置也会给三极管一定的基极电流,使它不会截止。使三极管导通的基极电流主要是2K电阻提供的,1K电阻的存在对三极管导通没有影响。追问假设继电器的电流为100mA,放大倍数50倍,这时当3.1口高电平时基极电流是多少哦,当1k电阻存在时3.1口为低电平这时基极电流是多少,如何计算,怎么分压偏置。你所说的负载指的是哪个极上接的器件。追答三极管放大状态:Ic=βIb即 Ib=Ic&#47;β三极管饱和状态:Ib&Ic&#47;β所以:假设继电器的电流为100mA,放大倍数50倍,Ib&100&#47;50=2mA P3.1口高电平不能提供这个电流,必须由上拉电阻提供即 R&(5V-0.7V)&#47;2mA=2.15K实际要留一定裕量,可取1.5K左右。不要再考虑1K电阻的事,对于这个单片机输出口,那样连接是错误的。这个电路中,三极管的负载当然指的是继电器,它接在集电极。追问p3.1口为什么不能提供这个电流呢,他的输出口电压可以达到2v,而三极管导通只需要0.7v。单片机管口可不可以看成一个电压源啊,他不是能输出电压吗。麻烦您了上面的讲述,根本没有涉及到p3.1管口,那他是如何参与进来的。当3.1口为高电平时,是不是象我说的那样,2k电阻两端都是5v电压,没有电流流过。这时三极管基极电压为5v,但是三极管基极电压0.7v就导通了。所以实际只有0.7v电压,追答前面说了,该单片机的P3.1口高电平是通过上拉电阻提供的(类似于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做输出),而这个上拉电阻阻值较大,所以提供不了多大的电流。只有那种互补输出的口才能够提供较大的高电平输出电流。不论哪个单片机的接口都不能视为电压源,它都有电流限制。看下面链接第9页参数VOH就会明白:89C2051中文资料_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jVcmk6U70Tt3IwFPaGEcb7UCsu-jmvrxZXDl-ca2xFrCdg_r1Kj8UadF6SpW4RM5w76sYBjn3wC1N18JTFjfMS5qZIScezt-IUt2Fp373O去掉1K电阻,三极管的基极会把P3.1的高电平拉低到0.7V。追问我想知道当管角高电平时,管口有没有电流流进基极。当管角是低电平时有没有电流流进基极。那个全是英文呵。你的意思是不是当高电平时2k提供的电流流向基极了,当低电平时2k的电流流进单片机了,还是说当高电平时,基极的0.7v电平拉低了管口电位,当低电平时,管口拉低了基极电位追答P3.1口输出高电平时就相当一个几十K的上拉电阻,只能提供很小的电流,表中电流80uA时输出电压降至2.4V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三极管的发射结相当一个二极管,它的正向电压约0.7V。所以在P3.1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会把电压拉低至0.7V。由于P3.1的拉电流不够让三极管饱和导通,需要外加电阻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而P3.1输出低电平时,由于低电平电压低于三极管的起始导通电压使三极管截止,此时外部上拉电阻的电流流入P3.1形成灌电流。追问最后一个问题,麻烦你了,问了这么多次导通过程明白了,但是当p3.1口为高电平时,管口被三极管被拉低成0.7v那这时管口算是低电压还是高电压呢。还有从你个说明书里能看出每个管脚的输出电流是多少吗vcc=5v时,IoL=20mA是啥意思追答P3.1做输出时,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由程序控制,程序给出的高电平就是输出管截止,端口电压由内部上拉电阻和外部电路共同确定。比如现在接的电路,端口电压会被三极管发射结钳制在0.7V,但它的逻辑状态还是高电平。该资料中有所有应该提供的参数,但没有每个管脚的电流值,只有I&#47;O口做输出时的电流值。IOL就是输出低电平允许的电流,最大20mA。追问这个20mA指的是灌入电流吧追答对追问如果单片机是w79e2051那么p3.0和p3.1管口外部需不需要接电阻,实际的板子上即接了一个上拉电阻又直接在管口接了一个电阻。好象是限流电阻。可是这样管口低电平时三极管无法关闭呵追答按原理图不能在该端口串电阻,仔细核对原理图与实物,如果串接了电阻,阻值是多大?追问应该是串联了电阻,电阻上是五色的,棕色,黑色,黑色,棕色,棕色。但是分不清那头是开端。我推测一个棕色的是开端,这样阻值是1k,如果两个棕色的是开端,阻值就是110欧姆,这个阻值实际电阻有吗,图中的R30和R31就是那两个电阻我是根据这个确定的阻值,没问题吧,实物的单片机是w79e2051追答w79e2051的输出方式和89C2051不一样,w79e2051可以提供同样大小的拉电流和灌电流。所以驱动图中三极管时,89C2051要用上拉电阻、不能用端口限流电阻;w79e2051则要用端口限流电阻、不能用上拉电阻。仔细核对两个电阻是否同时存在,同时使用上拉电阻和限流电阻是不合理的----端口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不会截止(当然,导通程度不够时继电器可能会释放而不影响使用)。w79e2051的输出方式和89C2051不一样,它可以承受同样大小的拉电流和灌电流。因此驱动图中的三极管时,使用89C2051应该用上拉电阻、不能用限流电阻;使用w79e2051时不能用上拉电阻、应该用限流电阻。仔细检查两个电阻是否同时存在。同时使用上拉电阻和限流电阻是不合理的,因为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不会截止(当然,如果导通程度不足以保持继电器吸合的话不会影响控制功能)。追问我这个控制电路是不是非常奇怪啊,一般的单片机控制三极管的电路都是什么样子的。如果图中的三极管是pnp,那电路在管口接一个电阻就合理了吧追答用输出高电平控制外部电路时:没有足够的拉电流就采用上拉电阻,有足够的拉电流就采用限流电阻。不应该同时采用两种电阻。PNP管还是采用共发射极接法时,它的发射极接电源正,基极需要接限流电阻到单片机端口(否则电源正-&PNP管基极-&单片机端口-&地会形成很大的电流烧坏端口),还是只需一个电阻。此时低电平三极管导通,逻辑关系与使用NPN管时相反。追问通过你的讲解两种三极管的导通原理和方法我已经掌握了,但是板子上的电阻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既有上拉又有限流,实际做的时候测试一下再看看吧更多追问追问:单片机为高电平5v时,2k电阻两端电压相同没有电流,单片机的5v都加在三极管上,但三极管实际电压只有0.7v,导通,单片机输出0.5v时三极管要0.7v导通,电流流入单片机3.1口,2k电阻使电流不超过20mA。问题1:如果单片机高电平输出3v电压,三极管会导通吗。问题2:为什么如果有1k电阻时,p3.1口输出低电平三极管无法截止,如果有1k电阻,那p3.1口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会导通吗追答:单片机P3.1输出高电平时,就是一个上拉电阻,且阻值比2K大的多,相当两个电阻并联。通过上拉电阻形成的输出电压与负载有关,负载很小时接近电源电压(5V),负载很大时则很低。1、三极管是电流控制器件,应该算出高电平时的基极电流,再根据三极管的放大倍数及负载情况来判断其工作状态。2、1K电阻存在时,即使单片机P3.1低电平是0V,2K和1K电阻构成的分压偏置也会给三极管一定的基极电流,使它不会截止。使三极管导通的基极电流主要是2K电阻提供的,1K电阻的存在对三极管导通没有影响。追问:假设继电器的电流为100mA,放大倍数50倍,这时当3.1口高电平时基极电流是多少哦,当1k电阻存在时3.1口为低电平这时基极电流是多少,如何计算,怎么分压偏置。你所说的负载指的是哪个极上接的器件。追答:三极管放大状态:Ic=βIb即 Ib=Ic&#47;β三极管饱和状态:Ib&Ic&#47;β所以:假设继电器的电流为100mA,放大倍数50倍,Ib&100&#47;50=2mA P3.1口高电平不能提供这个电流,必须由上拉电阻提供即 R&(5V-0.7V)&#47;2mA=2.15K实际要留一定裕量,可取1.5K左右。不要再考虑1K电阻的事,对于这个单片机输出口,那样连接是错误的。这个电路中,三极管的负载当然指的是继电器,它接在集电极。追问:p3.1口为什么不能提供这个电流呢,他的输出口电压可以达到2v,而三极管导通只需要0.7v。单片机管口可不可以看成一个电压源啊,他不是能输出电压吗。追问:麻烦您了追问:上面的讲述,根本没有涉及到p3.1管口,那他是如何参与进来的。当3.1口为高电平时,是不是象我说的那样,2k电阻两端都是5v电压,没有电流流过。这时三极管基极电压为5v,但是三极管基极电压0.7v就导通了。所以实际只有0.7v电压,追答:前面说了,该单片机的P3.1口高电平是通过上拉电阻提供的(类似于三极管共发射极电路做输出),而这个上拉电阻阻值较大,所以提供不了多大的电流。只有那种互补输出的口才能够提供较大的高电平输出电流。不论哪个单片机的接口都不能视为电压源,它都有电流限制。看下面链接第9页参数VOH就会明白:89C2051中文资料_百度文库http://wenku.baidu.com/link?url=njVcmk6U70Tt3IwFPaGEcb7UCsu-jmvrxZXDl-ca2xFrCdg_r1Kj8UadF6SpW4RM5w76sYBjn3wC1N18JTFjfMS5qZIScezt-IUt2Fp373O去掉1K电阻,三极管的基极会把P3.1的高电平拉低到0.7V。追问:我想知道当管角高电平时,管口有没有电流流进基极。当管角是低电平时有没有电流流进基极。那个全是英文呵。你的意思是不是当高电平时2k提供的电流流向基极了,当低电平时2k的电流流进单片机了,还是说当高电平时,基极的0.7v电平拉低了管口电位,当低电平时,管口拉低了基极电位追答:P3.1口输出高电平时就相当一个几十K的上拉电阻,只能提供很小的电流,表中电流80uA时输出电压降至2.4V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三极管的发射结相当一个二极管,它的正向电压约0.7V。所以在P3.1输出高电平时三极管会把电压拉低至0.7V。由于P3.1的拉电流不够让三极管饱和导通,需要外加电阻提供足够的基极电流。而P3.1输出低电平时,由于低电平电压低于三极管的起始导通电压使三极管截止,此时外部上拉电阻的电流流入P3.1形成灌电流。追答:P3.1做输出时,输出高电平还是低电平由程序控制,程序给出的高电平就是输出管截止,端口电压由内部上拉电阻和外部电路共同确定。比如现在接的电路,端口电压会被三极管发射结钳制在0.7V,但它的逻辑状态还是高电平。该资料中有所有应该提供的参数,但没有每个管脚的电流值,只有I&#47;O口做输出时的电流值。IOL就是输出低电平允许的电流,最大20mA。追问:这个20mA指的是灌入电流吧追答:对追问:如果单片机是w79e2051那么p3.0和p3.1管口外部需不需要接电阻,实际的板子上即接了一个上拉电阻又直接在管口接了一个电阻。好象是限流电阻。可是这样管口低电平时三极管无法关闭呵追答:按原理图不能在该端口串电阻,仔细核对原理图与实物,如果串接了电阻,阻值是多大?追问:应该是串联了电阻,电阻上是五色的,棕色,黑色,黑色,棕色,棕色。但是分不清那头是开端。我推测一个棕色的是开端,这样阻值是1k,追问:如果两个棕色的是开端,阻值就是110欧姆,这个阻值实际电阻有吗,图中的R30和R31就是那两个电阻追问:我是根据这个确定的阻值,没问题吧,追问:实物的单片机是w79e2051追答:w79e2051的输出方式和89C2051不一样,w79e2051可以提供同样大小的拉电流和灌电流。所以驱动图中三极管时,89C2051要用上拉电阻、不能用端口限流电阻;w79e2051则要用端口限流电阻、不能用上拉电阻。仔细核对两个电阻是否同时存在,同时使用上拉电阻和限流电阻是不合理的----端口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不会截止(当然,导通程度不够时继电器可能会释放而不影响使用)。追答:w79e2051的输出方式和89C2051不一样,它可以承受同样大小的拉电流和灌电流。因此驱动图中的三极管时,使用89C2051应该用上拉电阻、不能用限流电阻;使用w79e2051时不能用上拉电阻、应该用限流电阻。仔细检查两个电阻是否同时存在。同时使用上拉电阻和限流电阻是不合理的,因为输出低电平时三极管不会截止(当然,如果导通程度不足以保持继电器吸合的话不会影响控制功能)。追问:我这个控制电路是不是非常奇怪啊,一般的单片机控制三极管的电路都是什么样子的。追问:如果图中的三极管是pnp,那电路在管口接一个电阻就合理了吧追答:用输出高电平控制外部电路时:没有足够的拉电流就采用上拉电阻,有足够的拉电流就采用限流电阻。不应该同时采用两种电阻。PNP管还是采用共发射极接法时,它的发射极接电源正,基极需要接限流电阻到单片机端口(否则电源正-&PNP管基极-&单片机端口-&地会形成很大的电流烧坏端口),还是只需一个电阻。此时低电平三极管导通,逻辑关系与使用NPN管时相反。追问:通过你的讲解两种三极管的导通原理和方法我已经掌握了,但是板子上的电阻实在不明白为什么既有上拉又有限流,实际做的时候测试一下再看看吧
其它类似问题
其它人正在问的问题

我要回帖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