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英寸全面屏手机手机屏幕像素密度度271ppi,清晰吗

用数据说话 手机屏幕像素密度变化历程和趋势用数据说话 手机屏幕像素密度变化历程和趋势泡泡网百家号现在,手机各种软硬件都在飞速换代和改进之中,尤其是显示屏。18比9、全面屏、刘海屏等花样层出不穷。那么从初代iPhone亮相以来,手机屏幕具体经历了什么?本文将会通过数据给大家仔细梳理一番。文章取了2007年到2018年期间最具代表性的77款手机的屏幕参数,进行了表格列举和绘图。它们大多是旗舰机。因为旗舰机才能代表每个年代手机屏幕的顶级规格,能体现出屏幕技术的进化趋势。▼年:萌芽2007年的初代iPhone改变了世界,其中那块触摸屏是最伟大的成就。得益于没有实体键盘,它的分辨率和尺寸要比同时期的旗舰,比如诺基亚N95/N96(2.6英寸240 x 320/2.8英寸320 x 240)大。索尼爱立信Xperia X1(图:网络)除了第一台市售安卓机HTC G1,2008年几大厂商的旗舰机都在分辨率方面有了不小的进步,像素密度到达了200到300 PPI的水准。其中索尼爱立信Xperia X1的310 PPI比iPhone 4以外的任何年机型都高,就算放到2012年都是主流水准。这个阶段触屏手机的屏幕比例比较“随机”,还没有统一。▼年:真“视网膜屏幕”年期间手机屏幕分辨率整体到提升了不少,但由于屏幕尺寸同时提升,像素密度提高的并不多。这时屏幕比例也没那么零碎,15:9和近16:9成为主流。从数据可以看出,iPhone 4开始苹果就进入了屏幕比旗舰安卓机小一圈的节奏。安卓机已经进入4英寸时代,iPhone还用着2007年的屏幕尺寸。iPhone 4好在这时的iPhone屏幕分辨率傲视群雄。iPhone 4也是苹果首款被冠以“视网膜屏幕(Retina Display)”称号的手机,330 PPI的像素密度让它成了当时最配得上该称号的手机。▼2012年:安卓赶上iPhone2012年是安卓机像素密度追上苹果的一年,也是16:9正式成为主流的一年。安卓旗舰机的屏幕尺寸来到了4.5英寸以上,分辨率提升到了HD左右。2012也是iPhone X之前iPhone像素密度最后一次不落后于竞争对手的一年。▼2013年:进入FHD时代到了2013年,安卓旗舰机分辨率提升到了FHD。在三星Galaxy Note系列的带领下,尺寸超过5英寸的手机越来越多。此时安卓旗舰机的像素密度来到了450 PPI左右的水准。相比之下iPhone 5S和诺基亚Lumia 1020就比较尴尬,就算和表中像素密度最低的Galaxy Note 3比也完败。▼2014年:安卓开始QHD,iPhone开始FHD2014年,安卓旗舰机分辨率进入QHD(Quad-HD)时代。iPhone则终于有了FHD手机,像素密度依然不占优。左:谷歌Nexus 6,右:三星Galaxy Note 4(图:Tech Hive)屏幕尺寸方面也越来越夸张,谷歌Nexus 6的5.96英寸让三星Galaxy Note系列都汗颜。值得一提的是Nexus 6有着当时最强的74%屏占比,而且它还有正面双扬声器。iPhone在这年向大屏趋势妥协,推出了“Plus”机型。4.7英寸和5.5英寸高低搭配的形式是一个聪明的选择。这种模式也成了随后众多厂商模仿的对象。另外,16:9屏幕比例在2014年统治了触屏机市场。▼2015年:大屏成主流,索尼放大招2015年安卓旗舰机全面配备了分辨率达到QHD的显示屏,5英寸+的尺寸也成了绝对主流。变成微软产品线的Lumia系列也终于赶上了安卓的步伐。可惜iPhone的屏幕像素密度没有丝毫进步。首部4K手机索尼Xperia Z5 Premium(图:ExpertReview UK)在QHD的加持下,安卓旗舰的像素密度全面达到了500 PPI +。其中索尼Xperia Z5 Premium的4K分辨率和801 PPI像素密度至今没别其它厂商打破。但4K屏的必要性却得到了怀疑。因为QHD已经足够清晰,4K分辨率对于电量的压力更大。给人感觉索尼一心想用4K屏这种大招来改变自己硬件参数方面竞争力不足的状态,但却用力过猛。▼2016年:小米MIX惊艳世界2016年的小米MIX是绝对亮点。虽然夏普Aquos Crystal早在2014年就带来了全面屏,但它的屏幕比例还是16:9。小米MIX是第一款打破持续了多年的16:9传统的旗舰手机。并且小米MIX的超窄边框和无额头设计实在是太过惊艳。另外6.4英寸屏幕的小米MIX机身尺寸比5.5英寸屏幕的iPhone 7 Plus要小。安卓方面,除了小米MIX,其它旗舰的屏幕尺寸和分辨率都和2015年比没什么变化。▼2017年:全面屏爆发、iPhone X诞生2017年是最不平凡的一年,因为这一年全面屏彻底爆发,16:9机型越来越少,5英寸左右的小屏旗舰也基本灭绝。2017年第一季度发布的手机还是16:9非全面屏时代,QHD分辨率在旗舰中依然常见。然而到了4月份,比例被拉长的全面屏开始不断出现。屏幕“逆袭”的iPhone X2017年苹果推出了iPhone X,让iPhone终于在屏占比和像素密度方面赶上了潮流。iPhone X备受争议的刘海屏也给未来的安卓机设计方向埋下了种子。FHD+手机在这两年大热这一年还有一个现象,那就是除了三星、谷歌和苹果,其它厂商的旗舰机都抛弃了QHD左右的分辨率,FHD+屏幕成为了主流。这也让屏幕像素密度有些许的跌落。▼2018年:18:9还不够长到了今年,带有刘海的全面屏已成为主流,iPhone X从人人喊打的“罪人”变成了大家竞相模仿的“师父”。在16:9早已不受青睐后,似乎18:9也失了宠。比例更长的刘海屏手机开始出现,这也让6英寸以上的旗舰机变成了常态。2018年也许会是2011年之后屏幕比例最不统一的一年。虽然2017年其它厂商对QHD的不感冒让索尼XZ2的分辨率看起来没那么不堪。但是XZ2却是近几年第一次相机比同系Premium机型参数差(相机)的机型。这让不少人想要去考虑XZ2 Premium,但是XZ2 Premium 的16:9 4K屏还是会让人望而却步。▼总体分析2007年开始手机屏幕像素密度逐年上涨,2015年达到了顶峰。从折线图上看,2016年和2017年似乎没有任何降低的迹象。但是看了下面这个年均屏幕像素密度柱状图,大家就能发现像素密度的小幅下滑。像素密度下滑的主要原因是QHD逐渐被分辨率更低的FHD+ 取代。2018年的平均像素密度超过了年,几乎赶上巅峰2015年。这是因为年初发布的几款手机在往年都是高分辨率、高像素密度的常客。等过一段时间喜欢FHD+的厂商开始发布新旗舰后,2018年的平均像素密度会被拉到2017年的水准的。不出意外的话FHD+依旧是三星、苹果、谷歌和LG之外厂商2018年的最终选择。但不能完全唱衰QHD+,毕竟18:9的趋势就是LG G6带起来的(LG G7 ThinQ用了QHD+刘海屏)。▼像素密度小幅下滑是好是坏?只要像素密度大于400 PPI,降不降低其实都无所谓。因为目前主流5.5英寸或以上尺寸的FHD+手机都没有什么颗粒感。而且理论上讲分辨率越高耗电越高,游戏帧数也越低,所以PPI低一些也有好处。但我还是要说虽然FHD+的颗粒感对大多数人可以忽略,但本人还是认为500+ PPI的像素密度是最佳方案。本文编辑:张哲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泡泡网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关注泡泡网,畅享科技生活。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已选条件:
共 246 个手机
中兴8848AGM酷派飞利浦朵唯VERTU微软长虹天语纽曼雷蛇乐目MANNYotaPhone惠普sonim先锋神舟COMIO云创通imooVEB大神innosBDV柯达蓝魔ioutdoor富可视mantaTP-LINKPPTV索野松下达闼
主屏尺寸:
4.5-4.9英寸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更多选项(RAM容量,ROM容量)等
参考价:¥599
参考价:¥1799
参考价:¥1699
参考价:¥9999[即将上市]
参考价:¥1299
参考价:¥5999[即将上市]
参考价:¥1299
参考价:¥1299
参考价:¥5888[即将上市]
参考价:¥4999
参考价:¥1500
参考价:¥1898
参考价:¥3898
参考价:¥1999
参考价:¥2999
参考价:¥4498
参考价:¥1598
参考价:¥2699
参考价:¥1399
参考价:¥1299
参考价:¥2399
还有款全面屏手机&&已选条件:
共 69 个手机
一加苹果联想Moto努比亚锤子科技国美手机夏普美图诺基亚HTC8848SUGAR黑莓海信AGM谷歌酷派联想ZUK朵唯中国移动VERTU微软小辣椒汇威康佳TCL天语酷比纽曼雷蛇乐目MANN海尔格力邦华YotaPhone惠普sonim先锋神舟云创通imooVEB大神innosBDV柯达蓝魔ioutdoor富可视mantaTP-LINKPPTV索野松下达闼
主屏尺寸:
5.1-5.4英寸
4.5-4.9英寸
双核及以下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苹果iPhone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更多选项(RAM容量,ROM容量)等
参考价:¥3898
参考价:¥2999
参考价:¥4498
参考价:¥2488
参考价:¥1899
参考价:¥2998
参考价:¥1788
参考价:¥2900
参考价:¥2789
参考价:¥2195
参考价:¥1496
参考价:¥899
参考价:¥1659
参考价:¥1850
参考价:¥1800
参考价:¥1999[缺货]
参考价:¥1799
参考价:¥1899
参考价:¥4399
参考价:¥2399
参考价:¥1699
参考价:¥3338
参考价:¥1400
参考价:¥1989
参考价:¥3999
参考价:¥5800[缺货]
参考价:¥3299
参考价:¥3199
参考价:¥1600[缺货]
参考价:¥4399[即将上市]
参考价:¥2598
参考价:¥1888
参考价:¥1658
参考价:¥1499
参考价:¥2100[缺货]
参考价:¥4700
参考价:¥940
参考价:¥869
参考价:¥3029
参考价:¥1499
还有款350ppi至399ppi手机&&已选条件:
共 684 个手机
当前城市:
一加苹果锤子科技美图8848谷歌联想ZUK微软汇威雷蛇格力YotaPhone惠普云创通VEBinnosBDV柯达蓝魔ioutdoor富可视manta索野达闼
主屏尺寸:
外观颜色:
其他参数:
主屏分辨率
屏幕像素密度
苹果iPhone
后置摄像头
前置摄像头
更多选项(RAM容量,ROM容量)等
参考价:¥1040
参考价:¥518
参考价:¥1453
参考价:¥1142
参考价:¥1453
参考价:¥1350
参考价:¥830
参考价:¥1142
参考价:¥1661
参考价:¥934
参考价:¥1298
参考价:¥1038
参考价:¥1560
参考价:¥1141
参考价:¥2077
参考价:¥1870
参考价:¥830
参考价:¥622
参考价:¥1142
参考价:¥520
参考价:¥685
参考价:¥769
参考价:¥830
参考价:¥936
参考价:¥1038
参考价:¥832
参考价:¥622
参考价:¥934
参考价:¥676
参考价:¥830
参考价:¥726
参考价:¥674
参考价:¥1350
参考价:¥654
参考价:¥622
参考价:¥726
参考价:¥154
参考价:¥778
参考价:¥373
参考价:¥592
参考价:¥1454
参考价:¥509
参考价:¥1038
参考价:¥988
还有款300ppi以下手机&&&6英寸屏幕真的大吗?你可能对“全面屏”有什么误解!
6英寸屏幕真的大吗?你可能对“全面屏”有什么误解!
日05时06分来源:
从去年开始,“全面屏”手机掀起了一阵小小的换机潮。身边的朋友同事经常向我求推荐机型。但是大家对全面屏,似乎并不是那么的了解......
小白:想换全面屏手机,有推荐嘛?5寸左右最好,太大不好拿!
我:现在全面屏手机一般都是6寸左右呀,最小都5.7寸呢~
小白:不要这么大的,最好5寸左右的,不超过5.5!
我:¥%#@!
算了!今天还是来跟大家聊聊“全面屏”吧!
讲全面屏之前,我们先来看看手机的屏幕尺寸。
▲谈论手机屏幕大小的时候,免不了提到“英寸”这个单位。理工科的朋友可能已经觉得不对劲了:英寸是一个长度单位,怎么能用来衡量屏幕面积的大小呢?这两个概念甚至都不在一个维度上啊!
▲实际上,用英寸来衡量屏幕大小,最早来自显像管电视机。很难想象,最早的电视机屏幕竟然是圆形的。初中几何教会我们:只要确定了直径,圆的面积也就确定了。
所以用直径来区分屏幕的大小,合情合理。
▲到后来,电视的屏幕由圆形进化成了矩形。形状变了,但用“英寸”衡量屏幕大小的做法却沿袭了下来。当然咯,矩形没有“直径”这个说法。所以我们平时讲这个电视是55寸、这个手机5.5寸,说的是屏幕的“对角线”。
用“对角线”长度来衡量屏幕的面积大小,虽然方便传播,但也有一个致命伤。
▲拿最近的热门型号Mate 10举栗子,小弟Mate 10是5.9英寸屏幕,大哥Mate10 Pro是6.0寸。看参数应该是Pro的屏幕更大?但如果计算出屏幕的实际面积,Mate 10是96 cm,反而比Pro的93 cm还大上不少。
之所以才会出现这种,5.9寸比6.0寸还大的“反直觉”现象。源于Mate 10是16:9的传统屏,而Mate 10 Pro则是18:9的“全面屏”。屏幕比例不同,导致对角线长度,不能反应屏幕的实际面积大小。其实就是中学里最简单的几何学知识。
▲早些年手机屏幕非常统一,清一色的16:9。长宽比例相同,自然是对角线越长屏幕越大。彼时用“英寸”去衡量手机屏幕的尺寸并无不妥。
但现在除了16:9,还有常见的18:9、努比亚的17:9、三星的18.5:9、苹果的19.5:9。新的屏幕规格还在不断涌现,单看屏幕的“英寸数“几乎没有意义了。
▲如果大家对手机屏幕的比例和面积之间的关系感兴趣的话,这里提供一个非常实用的小工具(点我下载)。简单输入手机的分辨率和对角线长度,就能计算出手机屏幕的实际面积,以及像素密度PPI。谁大谁小就一目了然了。
手机机身大小这个问题本身就复杂。在“全面屏”大行其道的今天,更加无法用三言两语解释清楚。
▲所以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非常好用的小工具:来自PhoneArena的可视化手机尺寸对比工具(点我传送)。在这里可以随意添加主流型号的手机,很直观地对比不同手机的“三围”数据。
▲这里以华为的P10 Plus和Mate10 Pro做个例子。主要看两个指标,手机的长度和宽度。
前者是5.5英寸的16:9屏幕,后者是6.0英寸的18:9屏幕。虽然屏幕变大了,但两款手机的机身长、宽基本几乎没有差别。手感、携带自然也不会有太大差异。
▲在“理想”的全面屏升级路线中, 把5.5寸普通屏拉长一截,再把额头下巴做窄,就成了6.0英寸的全面屏。对应的机身尺寸变化不大,屏幕PPI也不变。
考虑到过去5.5寸是最受欢迎的手机屏幕尺寸,所以到了全面屏时代,6寸就成了新的“主流”。
▲所以别看iPhone X有5.8寸,就以为它有多大。其实它就是拉长了的5寸屏,说白了就是全面屏时代的“小屏手机”。
▲不过理想归理想。对于千元机来说,即使换上了18:9屏幕。由于工艺的限制,下巴、额头很难大幅收窄。像红米Note4X升级到红米5 Plus,5.5寸普通屏升级到6寸全面屏,手机的宽度没有太大变化,但长度明显增加。
所以握持手感没有变化,但是便携性会变差。最明显就是放口袋里会长出来一截。
▲所以如果你很在意手机尺寸,或者握持的舒适度。选购新手机的时候,可以灵活利用上面的尺寸对比工具。比单看英寸数要靠谱得多。
说穿了,近期的这波“全面屏“的升级,就是探索在不扩大机身的情况下,通过拉长屏幕来实现更高的屏占比和空间的利用率。屏幕比例变了,自然就会有内容和设备相互适应的问题。
▲对于日常手机用户、手游玩家来说,全面屏出现一年多。现在软件兼容性已经非常好了。全面屏手机多出来的空间,都能很充分地利用上。不论iOS和Android,都做得很不错。
▲而且对于游戏玩家来说,比例更宽的全面屏还能带来视角上的优势,对于MOBA、吃鸡类游戏有不小的帮助。
▲但是对于喜欢看视频的朋友来说,情况截然不同。目前网络上绝大部分影视内容,依然是16:9比例。而全面屏手机都比16:9长得多。用6寸的红米5 Plus去播放16:9的视频,左右两边会有黑边。实际占用的面积恰好就是5.5寸,跟普通屏一个luan样,感觉是亏了一个亿啊!如果用的是三星S8或者iPhone X,被浪费的空间会更多。
▲用全面屏手机看漫画,也会有类似的问题。屏幕空间被大量浪费。
所以我对全面屏的态度就是这样:普通用户、手游玩家推荐。重度视频、漫画读者就要谨慎考虑。毕竟全面屏在观看这些内容的时候,屏幕空间并不能充分利用,相比以往的16:9屏幕并没有优势。
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记得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屏幕像素密度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