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政府真的是扰乱政府办公秩序经济秩序的坏孩子吗

孔善广 独立学者      炎炎夏日中,经济过热再次降临。7月,国土资源部成立了9个派驻地方的国有土地督         
           察局,监督各地政府开发用地的审批情况。8月,中央政府再次派遣特别工作组,对重点地区和行业进行检查,敦促各地政府官员控制投资和信贷增长,以制止经济过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复杂关系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主要与地方政府有关。特别是近两年房价的不断攀升,更引发对人们对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联手推高房价的抨击。针对地方政府对农民土地的违法圈占、对城镇居民房屋的野蛮拆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等问题,不断有舆论和学者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      一时间,地方政府似乎变成了扰乱经济秩序的“坏孩子”,被看作是各种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似乎相信,只要对地方政府严加管教,或者地方政府“痛改前非”,经济领域呈现的种种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其中的具体行为人都具有经济理性,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地追求本位利益的倾向。如果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起着“坏孩子”的作用,就要追问:促使地方政府“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分税制“剪刀”切断地方财源      12年前,一份关于税制改革的文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这就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在实施分税制后的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但财政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例比上年只增加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32%,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78%降至44%。      此后,1995年到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平均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52%,但财政支出平均只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地方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为48%,但财政支出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平均为70%。前后变化呈反向剪刀状,见下图(笔者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5》计算制作):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比重不断减少的同时,支出比重却不断加大。到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为45%,但财政支出却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约72%。中央也不断有具体的规划和指标下达(如教育达标等),到省一级再层层向下分解。通常是越向下的政府,负担的各种任务越重。      例如2004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55%,但教育事业费中央财政支出219.64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3146.30亿元,是中央的14倍多;社会保障补助地方财政支出是中央的近7倍;支农支出是中央的10倍。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最后实际上就是由占大多数的农民负担。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局面。      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       由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的“反向剪刀”状态出现,“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加上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地方公债,没有举债权,没有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财政出现了严重困境。据估计,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在以每年200亿元的速度递增。       以乡镇政府为例,其直接服务于乡村并对乡村实施管理,承担的社会管理事权十分繁杂,但却不能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财权。由此导致对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或无力供应,出现基层政府的连年赤字和大面积拖欠工资的严重问题。甚至为了摆脱财政困境而巧立名目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各级政府从县(市)级以上基本要设置与中央一样的机构,也有几乎所有一样的财政支出项目,更要完成中央有关的规划和指标任务。另外,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为凸显政绩的横向竞争。为了要有充足的财源为中央“请客”的指标及为本身政绩“买单”,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收入来源。      实施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税收中占最大比例的增值税25%归地方,对于地方的财政收入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于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投资、上项目,通过GDP增长来扩大财源。并将扩大财源的目标指向地方独享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这些收入大部分与土地有关。为了吸引流动资本,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所以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地方政府大量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发展城市建筑业、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的调查研究结果,城市扩张带来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近年来已成为地方财政预算内的支柱性收入。在东部一些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甚至占到财政收入的70%左右。      于是,就有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说法。现在房价高涨、经济过热,也有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推高房价和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执行不力的指责。      不要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      但指责归指责,必须认识到,政府官员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一样,都有追求本位利益最大化的倾向。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动因是中央政府谋求更大的财政控制权。其结果,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辖区间竞争和政绩显示的压力,不得不通过GDP增长来增加财政收入。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分税制下,出现中央和上一级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或下级财政的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本来是正常的。当地方或下级财政的支出大于收入时,其差额应通过中央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但是,由于当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法治框架不健全,转移支付中的人为操作因素较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成为各地方政府争夺的对象,由此导致了“跑部钱进”盛行。而在“跑部钱进”的过程中,隐藏着大量的权力腐败和资金效率损失。      无庸讳言,当前我国很多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宪政体制的缺失,出路在于推动政府体制改革,而且社会各界也在呼吁这样的改革。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把众多经济及社会问题归咎于地方政府,并试图通过管制地方政府,迫使地方政府放弃追求GDP及财政收入增长来解决问题是不明智的。如果这样的管制取得成功,其结果,不过是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的竞争,转变为讨好中央部委、争取获得更多的计划分配资源的竞争。那样的话,将是我国市场体制的倒退。     
主帖获得的天涯分:0
楼主发言:1次 发图:0张 | 更多
  中央和地方的沟通和利益冲突,加上地方领导追求政绩等原因造成的怪胎
  总得有孩子背坏名声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拒绝访问 | www.globrand.com | 百度云加速
请打开cookies.
此网站 (www.globrand.com) 的管理员禁止了您的访问。原因是您的访问包含了非浏览器特征(4394687eee67452f-ua98).
重新安装浏览器,或使用别的浏览器[转贴]感谢税务工作者,让中国超过日本!
现在规定12万年收入的都要自行申报。n多时间了,有几个税务局局长申报了啊?: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土共是在高封建社会.: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原帖由 龙旗飘飘 于
18:18 发表
长篇大论我没那水平,就说一点.
天朝的人均教育投入在世界排名列乌干达之后.
税收是日本的2.5倍,
请贵宾对预算做个分析吧!
还在CD找到一个帖子,仅供参考
还有一点请这位兄弟知道一下
天朝的人口是日本的10倍
按很简单的类比推理
如果兄弟的数学水平在幼稚园之上的话
以人口为基数,应该可以反推为假使日本人口于天朝持平,则税收应该是中国的4倍
[ 本帖最后由 y2zc 于
09:30 编辑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还有谁这样干的?
=====================
拜托说一下有那个先进国家原始资本积累不是靠抢 ?;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美国日本的数字是国家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没计算在内;中国的数字是把地方中央合并计算了。
这种人应该去学点统计学,而不是随便发扯淡帖——貌似同口径比较的道理中学就应该说了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怎么有人是说涨了呢?请赐教.:D
原帖由 hms 于
16:40 发表
楼主不必说这样的反话,明年我国的内外资企业所得税率统一并降低知道吗?税收法律政策不是税务部门制定的知道吗?税务人员不过是执行法律的机器而已.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屠城校尉 于
09:53 发表
世界上的其他国家还有谁这样干的?
=====================
拜托说一下有那个先进国家原始资本积累不是靠抢 ?;P
人家是抢劫外国,而不是抢劫自己的公民
还有一个原始积累靠抢劫本国公民的,
抢了70多年,垮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龙旗飘飘 于
16:01 发表
人家是抢劫外国,而不是抢劫自己的公民
还有一个原始积累靠抢劫本国公民的,
抢了70多年,垮了。
嗯,老毛也抢劫本国公民近30年,也几乎垮了!:D :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12:02 发表
美国日本的数字是国家级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没计算在内;中国的数字是把地方中央合并计算了。
这种人应该去学点统计学,而不是随便发扯淡帖——貌似同口径比较的道理中学就应该说了吧????
都还吵什么吵啊,猛士说的很明白了,统计范围根本就不同,把中国的全部财政和日本的中央财政比有意义吗?把数字更正了再来扯。
不过我同意中国的税制有相当严重的问题。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现在的所得税根据企业所得,从少到多,分为18%、27%和33%三个档次,而外资最高15%,内外资合并后,统一按26%(我印象好象是,也可能是25%)计,不过,那是N年后的事,对外资有几年的缓冲期,所以从竞争力来讲,内企仍没任何优势。
要命的是,现在的税收执行的是预缴政策,每个月先按33%征,到年底了经过财会汇算,报请税局批准,才能退税,至于能不能批下来,那就看你自己的神通了。
另外,营业税部分,对小规模纳税人存在重复征税的问题,如果中间环节多,到消费者手里,价格和出厂价那就差的远了去了,而ZF则是旱涝保收,无论谁卖,只要你发生交易,你就必须纳税,赚钱亏钱就是你自己的事了,最后苦的是企业,最苦的是普通消费者。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老狼请客 于
23:46 发表
才吃了几天饱饭,和日耳曼比?
人家才有多少人口?
关注一下税收的去向才是正经。
日耳曼多少人口??????????
毛主席说人多好办事,日耳曼没有多少人口又是怎么办的事情呢?
难道这个世界就我们祖国办的事情才需要靠人????????????!!!!!!!
日本人少应该收的钱干的事情也少更难才对啊!
这个人少人多地问题其实一直是诡辩技巧!
就好像房子问题,一家只有1个人,那么这个人要盖一个够他住的房子需要的时间和代价难道会比一家有1万个人要盖够1万人住的房子需要的时间和代价少或者多吗?
人多难发展的问题只不过是猪骗猪的猪辩!祖国是人多资源少,可世界是开放的,开放的世界对人口最多的祖国最有利!
没有满世界的华人就没有今天祖国的经济成就,而不是猪的政策,难到靠人民养的政府难得干个对自己和人民有利正确的事情我们就歌功颂德一辈子?我们真不是一般的x。。。。
天赋神权是神魔?你生下的孩子你让他活下去难道是你对他天大的恩情或者可以证明你道德高尚或你比其他大人更正确更英明?!!!!!!!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老黑杀回来了,这下有好戏看了:D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统计口径的问题怎么没人回答下?
看来扯淡就是比找证据容易。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头像被屏蔽
大家都别吵吵了,你们当G党的宣传部门是假的啊!;P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黑与白最后那两段说的是有道理的,执政党不为国民谋福,那他就没有执政的资格了。没必要为ZF和D歌功颂德,这是他应该做的,倒是还有很多没有做好的事情需要ZF和D去努力,希望他无愧于纯朴善良的中国人民。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大秦猛士 于
09:10 发表
统计口径的问题怎么没人回答下?
看来扯淡就是比找证据容易。
&&税收收入统计&&
                                    单位:万元
项目& && && && && &&&2005年& && && &&&2006年1季度& &&&2006年上半年& &2006年前3季度& &2006年
一、税收收入合计&&& && && && && & & && & &&
& & 其中:国税& && & & && && && && & & && & &&
& && && & 地税& && && && && && && &&&& && &&&& && &&&&&
& & 1.国内增值税& &&&& && && &&&& && &&&& && &&&&&
& & 2.消费税收入& && & & &&&4845476& && && &9570071& && &&&& && && &1 8856694&&
& & 3.海关代征进口税收 169721& && && && &&&& && && &&&
& & 4.营业税& && && && && && && && & & && & & && && &&&
& & 5.企业所得税& && && && && && & & && & & && && &&&
& & 6.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 && && && && && && && && && & 3271269& && && &&&8388026& && &&&& && & &&
& & 7.个人所得税& && && && &7239406& && && & & && &&&& && & &&
& & 8.资源税& && && && & 1426322& && &&&468231& && && & 1015908& && && &&&1530185& && && &2072555&&
& & 9.城市维护建设税&&7960209& &&&2322580& && && && &4658204& && && & 6941334& && &&&9402283&&
& &10.房产税& && && && &&&4359028& &&&1032361& && && && &2661068& && && &3714284& && && & 5151830&&
& &11.印花税& && && && &&&2267540& && &688329& && && && &1690085& && && & 2569358& && && &&&3765864&&
& &12.城镇土地使用税&&1373281& && & 346335& && && && & 879354& && && &&&1247439& && && & 1768893&&
& &13.土地增值税& && &&&1400156& && &&&477900& && && &&&1067609& && && & 1626597& && && && & 2313205&&
& &14.车船使用税& && && &388903& && && &186219& && && && & 328437& && && && &415067& && && &&&499611&&
& &15.车辆购置税& && &&&5576218& && & 1595576& && && &&&3304372& && && &&&4973281& && && & 6875109&&
& &16.烟叶税& && && && && & 0& && && && && && && &0& && && && && && && & 1104& && && && &109295& && && && &413176&&
& &17.其他税收& && && && &&&18508& && && && &742& && && && && && &&&2273& && && && &&&3510& && && && && &7345&&
二、出口退税合计& && &-& && & - -& &&&& && &&&-& && &-&&
排版不好大家谅解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TO:大秦猛士
& && && &&&统计的口径还真是不好找,国家税务局没有,财政部也含糊。
转个文章大家看看吧,见仁见智。
孔善广 :地方政府为何“变坏”?
——不要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的竞争,转变为讨好中央部委、争取获得更多的计划分配资源的竞争
  炎炎夏日中,经济过热再次降临。7月,国土资源部成立了9个派驻地方的国有土地督察局,监督各地政府开发用地的审批情况。8月,中央政府再次派遣特别工作组,对重点地区和行业进行检查,敦促各地政府官员控制投资和信贷增长,以制止经济过热。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复杂关系再次展现在世人面前。
婴儿洗澡椅热季促销行政侵夺科学的灾难美女博客决赛进行北京手机资费下调
  长期以来,一直有人认为,中国的经济过热主要与地方政府有关。特别是近两年房价的不断攀升,更引发对人们对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商联手推高房价的抨击。针对地方政府对农民土地的违法圈占、对城镇居民房屋的野蛮拆迁、片面追求GDP的增长等问题,不断有舆论和学者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
  一时间,地方政府似乎变成了扰乱经济秩序的“坏孩子”,被看作是各种经济问题产生的根源。人们似乎相信,只要对地方政府严加管教,或者地方政府“痛改前非”,经济领域呈现的种种问题就能得到解决。
  这种看法是片面的。事实上,不管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其中的具体行为人都具有经济理性,也就是在一定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地追求本位利益的倾向。如果我们认为,地方政府在中国经济运行中起着“坏孩子”的作用,就要追问:促使地方政府“变坏”的原因是什么?
分税制“剪刀”切断地方财源
  12年前,一份关于税制改革的文件极大地改变了中国的经济格局:“根据事权与财权相结合原则,将税种统一划分为中央税、地方税和中央地方共享税,并建立中央税收和地方税收体系,分设中央与地方两套税务机构分别征管,”这就是1994年的分税制改革。
  在实施分税制后的当年,中央的财政收入比上一年增加200%,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的22%急升至56%,但财政支出占全国总支出比例比上年只增加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地方财政收入比上年减少32%,占全国财政总收入比例由上年78%降至44%。
  此后,1995年到2004年中央财政收入平均占国家财政总收入的52%,但财政支出平均只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30%;地方的财政收入占国家财政总收入平均为48%,但财政支出却占国家财政总支出平均为70%。前后变化呈反向剪刀状,见下图(笔者根据《中国财政年鉴2005》计算制作):
  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总收入比重不断减少的同时,支出比重却不断加大。到2004年,地方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为45%,但财政支出却占全国财政总支出的约72%。中央也不断有具体的规划和指标下达(如教育达标等),到省一级再层层向下分解。通常是越向下的政府,负担的各种任务越重。
  例如2004年,中央的财政收入占全国财政总收入约55%,但教育事业费中央财政支出219.64亿元,而地方财政支出3146.30亿元,是中央的14倍多;社会保障补助地方财政支出是中央的近7倍;支农支出是中央的10倍。
  另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调查,在农村的义务教育经费中央只负担2%,省地两级负担11%,县级负担9%,78%的经费要由乡镇这一级来负担,最后实际上就是由占大多数的农民负担。这就形成了所谓的“中央请客,地方买单”的局面。
地方政府的“救命稻草”
  由于中央与地方的财政收支的“反向剪刀”状态出现,“财权上移,事权下移”,加上地方政府不能发行地方公债,没有举债权,没有税收立法权,地方政府财政出现了严重困境。据估计,2004年,我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0000亿元以上,其中,地方基层政府(乡镇政府)负债总额在2200亿元左右,乡镇平均负债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务还在以每年200亿元的速度递增。
  以乡镇政府为例,其直接服务于乡村并对乡村实施管理,承担的社会管理事权十分繁杂,但却不能拥有与之相适应的财权。由此导致对公共产品供应不足或无力供应,出现基层政府的连年赤字和大面积拖欠工资的严重问题。甚至为了摆脱财政困境而巧立名目乱收费、乱集资和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
  众所周知,我国地方各级政府从县(市)级以上基本要设置与中央一样的机构,也有几乎所有一样的财政支出项目,更要完成中央有关的规划和指标任务。另外,地方政府之间也存在为凸显政绩的横向竞争。为了要有充足的财源为中央“请客”的指标及为本身政绩“买单”,各级地方政府不得不想方设法扩大收入来源。
  实施分税制后,中央与地方共享收入包括:增值税、资源税、证券交易税。增值税中央分享75%,地方分享25%。资源税按不同的资源品种划分,大部分资源税作为地方收入,海洋石油资源税作为中央收入。证券交易税中央与地方各分享50%。
  税收中占最大比例的增值税25%归地方,对于地方的财政收入来说,是举足轻重的。于是地方政府千方百计争投资、上项目,通过GDP增长来扩大财源。并将扩大财源的目标指向地方独享的税种,如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等。这些收入大部分与土地有关。为了吸引流动资本,需要加大对基础设施投资。所以在“经营城市”的口号下,地方政府大量征用农村集体土地,不断扩张城市规模,发展城市建筑业、房地产业逐渐成为普遍现象。
  根据中国土地政策改革课题组的调查研究结果,城市扩张带来的房地产业和建筑业发展,近年来已成为地方财政预算内的支柱性收入。在东部一些发达县、市,由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创造的税收,是地方税收中增幅最大的两大产业,增幅高达50%至100%。这两项税收占到地方税收的37%以上。一些地方政府的土地收入甚至占到财政收入的70%左右。
  于是,就有了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增长的说法。现在房价高涨、经济过热,也有了地方政府与房地产开发商共同推高房价和对中央的宏观调控措施执行不力的指责。
不要将矛头指向地方政府
  但指责归指责,必须认识到,政府官员与其他个人和组织一样,都有追求本位利益最大化的倾向。1994年实施的分税制改革,动因是中央政府谋求更大的财政控制权。其结果,导致地方政府的财权与事权不对称,地方政府迫于财政压力、辖区间竞争和政绩显示的压力,不得不通过GDP增长来增加财政收入。这是造成目前我国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的重要原因。
  在分税制下,出现中央和上一级财政的收入大于支出,或下级财政的支出大于收入的情况本来是正常的。当地方或下级财政的支出大于收入时,其差额应通过中央和上级财政转移支付解决。但是,由于当前中央及地方各级政府转移支付的法治框架不健全,转移支付中的人为操作因素较大,财政转移支付项目成为各地方政府争夺的对象,由此导致了“跑部钱进”盛行。而在“跑部钱进”的过程中,隐藏着大量的权力腐败和资金效率损失。
  无庸讳言,当前我国很多社会、经济问题的根源是宪政体制的缺失,出路在于推动政府体制改革,而且社会各界也在呼吁这样的改革。但在目前的情况下,把众多经济及社会问题归咎于地方政府,并试图通过管制地方政府,迫使地方政府放弃追求GDP及财政收入增长来解决问题是不明智的。如果这样的管制取得成功,其结果,不过是把地方政府招商引资、追求GDP增长的竞争,转变为讨好中央部委、争取获得更多的计划分配资源的竞争。那样的话,将是我国市场体制的倒退。
[ 本帖最后由 龙旗飘飘 于
15:57 编辑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中国税收靠东部托起,不收点税怎么对得住让东部先富的中西部?
[ 本帖最后由 一米以外 于
18:39 编辑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TO:大秦猛士
统计来了,最近的数据是2003年的。数据来自财政部
2003年中央和地方财政收入及比重
& &&&绝对数(亿元)& && && && && && &&&比重(%)
& &全国& && && &中央& && &&&地方& && & 中央& &地方
65.27&&9849.98& & 54.6& &45.4
中央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748.66=10.15%
但是在看一个数据2003年中央及地方财政支出及比重
& && && && &绝对数(亿元)& && && && & 比重(%)
& && &全国& && &中央& && &&&地方& && &&&中央& &&&地方
20.10&&17229.85& & 30.1& &&&69.9
中央财政的支出比重明显少与收入比重
[ 本帖最后由 龙旗飘飘 于
19:33 编辑 ]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诶,为什么明明发了贴,却看不到?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龙旗飘飘 于
19:23 发表
中央财政的支出比重明显少与收入比重
因为财政上有转移支付,很多钱是中央收,地方花的。
我说的统计口径,是指那篇文章中说的美国和日本的数字只计算中央的收入。美国的财政收入,联邦和州是独立的;日本的财政收入,中央和地方自治团体也是独立的。如果把美日中央级别的数字和我国合计数字拿来比较,实际上根本就是驴唇不对马嘴。:b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中国的税太高!而且已经造成了不利的影响:
1、内资企业负担太重,发展缓慢
2、普遍造成社会上不愿交税的风气
3、高额税收下,基本福利保障却不完善,造成了对政府的不满。。。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由于口径的不同,LZ拿出来的这两个数字根本没有可比性。
中国的税收确实比较狠,不过不狠的话...别的不说了,最近几年这么疯狂的军工建设哪来钱搞?
对有些不经任何思考或者深思熟虑一心攻击政府政策和公务员队伍的人讲道理根本是浪费时间。
别的不说了,我打赌假如中国的税负由现在的正数变成倒数。这种“感谢”税务工作者的帖子写的更兴奋....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鸡同鸭讲,走过路过…………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原帖由 虎魄 于
09:04 发表
老黑杀回来了,这下有好戏看了:D
:L&&最近比较没有心情上网,看书玩游戏不亦乐乎,在苦练“文明4”资料片的神级难度 :L :L :L
你到底爱谁(粤语版)(320K品质)
[wma]http://221.174.21.227/program/AeebooUploadFiles000/scholar.mp3[/wma]
windows media player11播放URL:(下载的话WP11播放时文件另存为就可以了):
最具影响力军事论坛-超级大本营军事论坛欢迎你!超然物外,有容乃大。
声明:论坛言论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立场
Powered by Discuz &
超级大本营军事网站
(违法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
最具影响力中文军事论坛 - Most Influential Chinese Military Forum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扰乱政府办公秩序罪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