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智能无人机驾驶证怎么考?

CES2016无人机霸场,小型化、智能化将成为主要趋势!_TMT圈_互联网_赛迪网
CES2016无人机霸场,小型化、智能化将成为主要趋势!
CES展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7年历史,现已成为了全球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发布产品信息和展示高科技水平及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的窗口。
发布时间: 17:44&&&&&&&&来源:中国网&&&&&&&&作者:中国网
CES展始于1967年,迄今已有47年历史,现已成为了全球各大电子产品企业发布产品信息和展示高科技水平及倡导未来生活方式的窗口。历年来,CES展已成为是各家公司将一年中的技术突破亮相于大众的关键时刻,也能从各家的新品中,衡量各家公司的技术实力、战略走向,甚至可以把脉整个行业的发展轨迹和技术趋势。而作为2015年技术密集型的大热门行业无人机,各路厂商在2016年的CES展上已经大放异彩,呈现&百家争鸣&的霸场盛况!
各家公司不仅要拼展位大小、拼布展酷炫,更重要的是,哪些公司的无人机产品还停留在&能飞&、&能拍&的基础阶段,哪些公司的无人机,已经进入智能无人机领域,与计算机视觉、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有所联系。
就在CES2016开幕不久前,美国FAA刚刚颁布了政策,要求0.5磅以上的无人机拥有者需进行注册才能持有无人机产品。这项政策也预示着,无人机将朝着更小、更安全的方向发展。这无疑给势头正猛的无人机产业带来不小的影响,据悉,即使连大疆这样的无人机巨头,目前最小的无人机重量也只能做到1200g以上,与FAA规定的重量差距很大。不过,这个看似苛刻的要求,众多后来跟进的厂商并非无计可施。
在CES2016的展会上,我们看到了来自中国本土的多个无人机厂商团队,几乎承包了此次无人机展台,腾讯联手零度打造的首款面向消费级可便携航拍无人机&&空影YING,空影YING拥有250mm轴距设计仅重410g,这使得整个机器更轻巧,折叠起来用一只手就几乎可握,方便收纳。当然,约1磅的重量离FAA的规定还是有差距(1磅约等于453克)。
而同样另一家来自中国的无人机厂商,推出了完全符合FAA规定,免注册的超迷你智能自拍无人机&&安果无人机!更小的轴距只有120mm,重量仅仅只有125克,远远低于FAA规定的无人机注册登记重量。而如此小巧的机身,依然整合了云飞行平台(腾讯的空影YING取消了云平台)等飞行技术,而直接用智能手机APP控制,无需额外配备专用的遥控器,在外出旅游携带上,更为方便。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年中国无人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未来无人机应该是智能、迷你轻便化的,而不仅仅只是听从人类指令而被动行动的玩具。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黑寡妇和上述国内的安果为代表,使&掌上飞机&逐浙成为了现实。而相信随着微电子技术,弱功率信号控制与通讯技术的继续发展,微型无人飞行器将更加成熟。
长期以来,高昂的价格是航拍型无人机难以进入大众级消费市场的主要原因。而安果只能无人机则定位于消费级用户,拥有极低的众筹首发价格,目前国内京东众筹已提前超额完成众筹目标,即将在1月底量产发货,是目前CES展上最靠谱的黑科技产品,无疑将有效缓解大家难以入手航拍无人机的窘境。市面上常见的四轴无人机以专业航拍市场为主,云台、遥控器是必不可少的两大组件。而安果取消了遥控器,通过软件解决方案,以电子稳像、自动跟随等算法支持的方式,大幅度降低了硬件成本。无论是自拍、拍风景、运动旅行还是居家聚会,迷你的智能无人机都将是大众消费者的首选!
关键词阅读:
1(共条评论)
2(共条评论)
3(共条评论)
4(共条评论)
5(共条评论)
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本质是要贯彻落实...
58同城昨日正式对外宣布并购安居客集团(Anj...
联系我们:
广告发布:
方案、案例展示:
京ICP000080号 网站-3
&&&&&&&&京公网安备45号设计技术&&
|||||||||||||||
||||||||||||
&&人工智能成无人机未来发展方向
人工智能成无人机未来发展方向
时间: 14:43:00&&&&&&
来源:网易
人工智能主要分为类人智能、仿脑智能、自主智能、混合智能、跨媒体智能和群体智能等六大形态,而加上人工智能的无人机,会发生什么?可以想象一下,或许好莱坞科幻片的未来世界的场景正慢慢变成现实。  日,世界无人系统大会论坛在深圳举行,此次论坛主打无人系统商业价值链的创新应用与机遇,旨在结合深圳的区位优势,搭建一个良好的无人系统信息资讯服务平台。无人机智能概念现身2020年或可实现集群化任务  中国工程院吴澄院士在论坛上表示“我国自主无人系统未来朝人工智能的方向进行发展,自主无人系统是人工智能新高潮的产物。根据美国国防部所制订的《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我国无人机自主能力有望达到7-8级,即具备集群化、智能化的多任务分解与协同操作的能力;到2030年,无人机将实现全空域、全行业应用覆盖率50%,自主能力达到9-10级的目标。”年无人机系统路线图  而在今年的11月珠海航展上,中国电科CETC展示了我国首个固定翼无人机集群试验原型系统,实现了67架规模的集群原理验证,打破之前由美国海军保持的50架固定翼无人机集群的世界纪录,无人机集群智能工作初见成效。无人系统行业前景明确消费级无人机智能升级  2016年5月,由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央网信办制定的《“互联网+”人工智能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明确提出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在无人系统领域的融合应用,发展无人飞行器、无人船等多种形态的无人设备。加快消费级和行业级无人系统的商用化进程,完善无人飞行器等无人系统的适航管理、安全管理和运营机制。提升无人系统的智能化水平,推动在物流、农业、测绘、电力巡线、安全巡逻、应急救援等重要行业领域的创新应用。  对于目前火热的消费级无人机市场来说,虽然依照无人机系统路线图标准,大疆等国内消费级无人机技术水平仍属于初级阶段,但目前部分消费级无人机已能通过传感器、摄像头等进行自动避障,同时还能依靠机器视觉对飞行环境进行检测,分析所处环境特征从而实现自我规划路径,就像人看到障碍物知道绕道那样,此外今年Intel通过智能算法,成功实现500架多旋翼无人机上演空中编队灯光秀,都可看出消费级无人机也开始朝更高级别的无人机智能化迈进。  此外,中国(深圳)国际无人系统技术成果交易展览会分会场也于本月16日至20日在大中华国际交易广场举办,重点展示无人机、无人船舶、无人车辆、无人潜航器、仿生机械等国内外最新机型、技术与配套服务。
[上一篇:]
[下一篇:]
2018最新科技发明,和我们身体化为一体
DISPLIX& E1010和DISPLIX& E0808是欧司朗光电半导体从2008年推出1616封装的SMD三合一产品,致力于小间距显示屏的应用发展。2014年推出的高亮1010封装, 2017年应市场需求而生的DISPLIX& E1010和...... OSRAM &&&&日&&&&
LED作为第五代发光技术,在植物生长灯领域,因其能针对性提供植物生长专属光谱、高效节能,已逐步取代传统钠灯及HID,并将于2020年占据约80%以上市场份额,可以说,未来的植物生长灯领域将...... OSRAM &&&&日&&&&
本次研讨会将共话红外在汽车领域的最新技术和解决方案,旨在帮助中国的制造商了解和应对快速成长的汽车红外、激光和传感器市场,应对其中的竞争挑战。本次内容主要介绍光开关、雨量和隧道光线传感器、空调传...... OSRAM &&&&日&&&&樊邦奎院士: 无人机的六大发展方向 | 当无人机遇到人工智能
本文由机器人圈(ID:jiqirenchanye)授权转载,作者:樊邦奎中国工程院院士、美国高级访问学者
一、无人机的本质是什么?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无人机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遥控飞行器(RPV)到无人驾驶飞机(UAV),再到无人宇宙空间监视(UAS),无人机技术已然迈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美国白宫军事顾问、机器人专家辛格曾经说过,机器人的本质就是机器。中国工程院院士、自动化和人工智能专家李德毅也说过,未来汽车的三个功能将是感知、认知和行动。无人机即是机器,也要具备汽车的三个要素,因此无人机也叫做空中机器人。
空中飞行器具有怎样的发展规律呢?过去,有人机一统天下,下一步,无人机将会对有人机做出重要补充。未来一段时间,无人机和有人机相互依存,协同发展,最后我们期待着无人机一统天下。
在近几年的局部战争中,无人机的使用品种和架次急剧增加,这引发了全世界研制无人机的热潮。那么,目前的无人机都在往哪个方面发展呢?在这里,从六个方面来一览无人机的发展趋势。
二、无人机的六大发展方向
(一)以战场侦查和查打结合为主要目的,大力发展查打和侦查结合的无人机。在美国无人机的发展路线图中,无人机被分为小中大和无人作战四种类型,完成的任务也被分为十八种。其中,侦查、精确目标定位和指示总是排在第一位和第二位。
现在,无人机肩负着国家哨兵的重任。世界上装备的无人机中大约80%都是侦察机,具体工作包括图像侦查(可见光、红外、光谱、雷达、激光)、信号侦查、气象水文、磁、核生化等等。将侦查和打击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能够很好的实现“发现即摧毁”的作战模式。这种将武器打击模块嵌入到侦查无人机中的解决思路备受军方关注。像捕食者、猎人和死神这样的无人侦查机已经开始应用这种模式。
(二)以火力打击和空中对抗为主要需求,大力发展无人作战飞机。例如,像人们比较熟悉的X47B,它是在美国福特级航母上配套使用的无人作战飞机,还有由法国牵头,六国共同参与研制的“神经元”无人作战飞机。另外,还有英国“雷神”和俄罗斯“电鳐”。
(三)以特种侦查和“蜂群”作战为主要目标,大力发展微小型无人机系统。微型和小型无人机都有严格的定义,比如美国规定,微型无人机是指外形尺寸介于鹰和大型蝗虫之间的无人机,小型无人机是指起飞总重量大于2.3KG,小于25KG的无人机。
近年来,随着新型技术的出现,微小无人机出现了异军突起的现象。现在,人们可以看到各类小型机,例如像蚊子和蝴蝶这样的昆虫仿生无人机。为什么要研制这样的无人机呢?这样的无人机可能在民用方面有很多的用处,但是,它主要是在军事领域应用在特种部队“蜂群”作战上。
“蜂群”作战已经成为了美军重要的发展方向,从2015年3月开始,美国海军就已经开始测试低成本无人机蜂群作战技术(LOCUST)。该项目采用廉价的“郊狼”型无人机重量在6KG左右,时速到到145公里,由无人机大炮接连发射升空。
“郊狼”型无人机
目前,已经测试9架无人机自主编队飞行,计划2016年夏季进行30架规模的蜂群作战测试。
(四)以新型动力技术为主要突破,大力发展超高速无人机和超长航时系统。超高速无人机一般是指巡航速度大于5马赫的无人机(1马赫大约是1200公里/小时),这种无人机需要通过火箭发动机、航空发动机和超燃冲压发动机组合实现超高速飞行。超长航时无人机一般是指续航时间在48小时以上的无人机。这个层次的无人机和人们通常所说的消费级无人机在超长航时上的概念是完全不一样的,它的动力能源问题将通过太阳能、燃料电池、氢发动机和核动力来解决长航时的问题。
例如,在氢发动机无人机系统方面,美国波音公司研制的创造性的液氢动力无人机——“鬼眼”,它采用两台2.3升4缸发动机,每台发动机可以产生150匹马力。可在2万米高空持续飞行4天,持续执行监视和侦察任务。而且它非常环保,产生的副产品只有水。这款无人机已于2012年6月实现首飞,继续在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测试。
“鬼眼”无人机
在核动力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方面,美国科学家已经完成了新一代核动力无人机的理论和可行性研究。核动力新技术不仅能让无人机连续飞行时间从“天”增加到“月”,还能给无人机武器、控制等系统增加动力。因其超长的续航时间,能大大减少后勤支持成本。目前正在开展提高核反应堆安全性的相关工作,未来必将给无人机动力技术带来革命性的变化。
在激光和微波输能长航时无人机系统方面,美国洛克希德o马丁公司与美国激光动力公司于2012年就在一款小型无人机上成功测试了一种新型激光输能系统,无人机续航时间达到了48小时,而原来只具备2小时的续航时间。
携带激光炮的无人机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无人机是采用火箭助推、无动力滑翔的方式飞行。这种无人机是什么概念呢?也就是说,通过火箭把无人机带到大气层的临界位置,然后以一定的角度和速度砸向大气层,实现乘波飞行。这个方式类似于玩“水上漂”,就是把薄石片以一定的速度和角度打到水面上,让石子在水上漂行,而大气层就相当于水面。无人机在这种状态下,速度可以达到20马赫。
臭鼬工厂副总裁阿尔o罗米格说过,速度是新的隐身手段,超高速飞行器将成为游戏的改变者。这种无人战机一旦投入使用,将改变战争形态和“游戏规则”,使现有的攻防体系发生重大变革,既有的防御手段将面临被“清零”的危险,将会形成新的战略威胁。
(五)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大力推进无人机系统的智能化。无人机系统是典型的信息化装备,美国在《年无人系统综合路线图》中提出了无人系统面临的九项瓶颈技术,其中互操作性、自主性、通信、安全、传感器、计算机等六项都与信息技术密切相关。
二十年来,无人机之所以发展的如此迅速,其中,信息技术的发展起到了关键性地推动作用。除了无人机,传统的信息技术解决遥控遥测、跟踪定位和信息感知处理问题。目前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出现了三个特点:
第一,无人机发展与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密切相关。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含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产业发展,正在深刻影响着无人机技术的变革。
①在大数据技术方面,无人机作为空中移动的传感器节点,能够在大地测绘、国土资源调查、气象探测、交通监管、工林业生产、物流运输、个人消费等领域产生海量的数据。还包括无人机飞行参数信息,部分数据具有至关经济效益,而大部分数据需依托大数据技术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②在云计算方面,将来很多的无人机要得到解放,机上的计算、机上的存储、机上的智能能力,这些都需要通过云端来解决。
③在物联网方面,物联网是一个比移动互联网更加复杂的生态系统,倡导万物互联,无人机融入物联网后将更好的发挥机动、灵动、传感器数据多样等优点,实现人机交互、互操作、互理解。
第二,信息基础设施将成为无人机组网测控和飞行管理的重要依托。现在,要想将无人机产业化,航空管理是一个重大问题。因此,必须依托基础信息设施来解决未来交通的管理问题,不可能按照现在的方式来进行航管。移动通信基础设施、互联网基础设施以及广播电视基础设施都将成为无人机组网和飞行管理的重要依托。
其中,广播电视基础设施有什么用呢?假如将来一旦无人机开放使用,需要基本达到三个能力:可规避、可探测和可控制。广播电视发射的信号非常多,只要能够探测就可以把无人机进行组网。因此,信息基础设施将会成为无人机组网测控和飞行管理的重要依托。
通过三大基础设施提供的安装和飞行管理等共用平台,结构专用的软硬件,最终覆盖全国无人机组网测控和飞行管理系统。
第三,人工智能技术是提升无人机应用能力的颠覆技术之首。毫无疑问,人工智能技术对无人机的发展有着核心的引用导向。从人工智能的角度来看,无人机将从三个方面发展:单机智能飞行、多机智能协同、任务自主智能。
单机智能飞行涉及到环境感知与规避,包含了探测、通信和感知,信息融合、共享、环境自适应、新型传感器。智能路径规划涉及到很多人工智能技术来解决;智能飞控要解决开放性、自主性和自学习;还有智能空域整合和智能飞行。智能飞行器是指各式各样的飞行器,既能在水里能飞,也能在空中飞,这个过程还是在不断变化的。
多机协同涉及到的内容很多,其中的关键技术是协同指挥控制以及协同态势生成与评估。多机协同路径规划和单机路径规划是不一样的,无人机相互之间需要协同,这样才能避免发生行驶路径混乱。另外,协同的语义交互的核心是对机器自然语境的理解,将来的无人机将和其它的系统协同工作,因此要实现机器理解的机器语言。
任务自主智能的概念和终极的无人驾驶汽车的概念是异曲同工的,就是可以实现自主驾驶。例如,目前的无人机在执行查打结合任务的时候,还需要技术人员来通过屏幕远程操作,观察物体是不是目标,能不能进行打击,而我们对未来无人机的要求是它能够自己进行判断并进行打击,这也是无人机应用的最高境界。
(六)以低空空域为依托,面向民用领域,大力发展民用无人机。现在,针对低空飞行开放或者开放程度更大以后,如何面向民用领域来发展无人机,各个国家都出台了相关的政策和规定。目前,民用无人机的研究出现了一个新的特点,那就是研究应用领域非常的广泛,而研究主体却出现了很大的变化。目前,除了主流航空企业在开展无人机业务外,大量的互联网公司亚马逊、谷歌、Facebook,Gopro,腾讯、小米等也开始开始涉足无人机领域,开展相关业务。因为这些企业在信息技术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所以说它们在进入无人机领域的过程具有优势,这也验证了,信息技术是推动无人机发展的主要动力。
在民用无人机的应用上,遥感探测类的数字地球感知是最重要的研究项目,接着是在国土调查、气象探测和交通监管和安全(搜捕、营救、反恐除爆)等领域,然后是在工农林业生产领域,最后是在物流运输领域。其中,无人机在工农林业生产领域是的应用非常巨大。美国研究无人机市场的时候提出,农业绝对会成为无人机的主导市场。除了无人机在主流市场的应用外,未来,娱乐也会成为无人机的消费领域。
所以,我们能够看到无人机的应用之深、应用之广以及对未来无人机市场繁荣的期盼。总有一天,无人机将会和手机一样成为人们生活的标配。家家都有机器人,人人都有无人机的时代即将到来,你和我们准备好了吗?
(根据作者近期演讲整理,未经本人确认)
樊邦奎院士:当无人机遇到人工智能
来源:雷锋网
8月13号下午,CCF-GAIR大会迎来“机器人与专场”的第五场演讲,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人民解放军专业技术少将,美国高级访问学者,博士后导师,国内勘察无人机和无人机作战领域底层技术专家和奠基人,樊邦奎教授为我们带来了题为《无人机与人工智能初探》的主题演讲。
樊邦奎教授首先回顾了无人机自动化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了无人机对人工智能技术的各种需求,最后针对无人机+人工智能相互结合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樊邦奎教授表示,无人机自动化经历了如下3个发展阶段:
1.以陀螺仪控制和基础雷达导航为技术核心的手动控制时代;
2.以惯性导航系统控制和地面无线电定位系统为技术核心的半自动控制时代;
3.最后到达了今天的以卫星/惯性组合方式实现自我导航,利用专用数据链遥控和跟踪定位,可实时修改空中航线的自动化无人机时代。
虽然我们已经迎来了无人机自动化时代,但是樊邦奎教授认为:无人机的核心是控制系统,自动化的确解决了无人机的自动控制问题,但是对于使用者更有意义的任务自主化问题却没有提供帮助,而这一点正是无人机需要人工智能的原因。
对于无人机对人工智能的需求点,樊邦奎教授认为主要分为如下3个部分:
1.智能飞行。其中包括了感知与规避,灵活容错,目标跟踪,路径规划等具体功能,涉及到的技术关键在于飞行时的智能控制、空域的灵活整合和完备的环境适应。
2.智能协同。其中包括了执行任务协同和位置共享等具体功能,涉及到协同指挥控制、协同态势生成与评估,协同语意交互等技术关键点。
3.智能任务。即无人机可以自主判断下一步需要做什么,然后自己给自己下达命令。其中涉及的关键技术包括语音、文字和图像的模式识别控制,人工神经网络的神经控制和模糊集合的模糊控制等技术关键。
关于无人机+人工智能的未来,樊邦奎教授表示:从前是有人机的时代,今天是无人机和有人机相互协作互补的时代,而未来,将会是属于无人机的时代。更具体地讲,无人机将从以下3个方面影响我们的未来:
1.智能化无人机将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例如无人机送快递等。
2.智能化无人机将改变产业模式,例如自动化无人机工业生产等。
3.智能化无人机将改变未来的战争形式,例如美国的死神号和捕食者号等无人侦查机和轰炸机。
最后,樊邦奎教授说:“未来将是一个家家都有机器人,人人都有无人机的时代”,而我们也注定将与这些智能化产品共存。
以下是演讲实录:
尊敬的各位嘉宾,下午好。非常高兴,也非常荣幸来到协会组织的峰会。首先,感谢高院士给我这个机会来汇报一下关于无人机与人工智能的发展情况。其实我对人工智能是个小学生的程度,但是感觉到人工智能将会对无人机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说是列为颠覆性技术之首。我这个花甲之年也向年轻人学习,赶一个时髦,今天也来谈一谈人工智能。接下来从三个方面进行汇报。第一,简单回顾一下无人机在自动化过程中的发展历程;第二,谈一谈无人机对人工智能的技术需求;第三,谈一谈无人机一旦有了人工智能,将会对未来的社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
无人机是由动力驱动,机上无人驾驶,可以重复使用的飞行器简称,“可重复使用”,它和导弹及其他的设备就区别开了。什么是无人机系统,是平台、载荷、数据链,信息处理设备,综合保障设备,是通过控制来执行飞行系统的。机器人的本质就是机器,包含三个要素,一是传感器,也就是探测,感知。第二是处理,所谓的人工智能;第三,根据各种环境和感知作出对环境的改变,也就是经常讲的执行。无人机也具备了这三个要素,因此无人机也称之为空中机器人,讲无人机,它其实也是机器人的一类。在近年机器人家族中,无人机是最火爆的,技术最先进的,是普及率最高的机器人。
无人机自动化的发展历程,无人机是机上无人驾驶,主要是通过地面操控,过去是用人来操纵飞行的,因此控制技术就是核心关键。那么,人类在无人机发展过程中经历了手动控制,半自动控制和全自动控制,下一步将是智能控制。简单回顾一下手动控制阶段,以前采用简单的陀螺仪来控制飞行器的稳定性,这是最早的时候斯佩在演示陀螺原理利用在第一家无人机上,是用电子管制造的无线电收发信息接受遥测指令,同时把遥控指令发上去。早期的电子无线电,通过地面的雷达跟踪飞机的运行情况进行反馈从而控制无人机飞行,它不能做航迹规划,大多数都是用于做靶机的。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半自动控制出现了,采用陀螺导航系统来控制飞行器的稳定性,有各种陀螺。但现在发展的陀螺更多了,有光纤的,有激光脱落。通过地面的无线电收信息接受遥控指令,通过地面无线电系统确认无人机位置,能够地面规划航展,但不能空中修改开始执行军事任务,1982年的贝卡谷地战役中,这是无人机在战场上使用的一个典型经历,也是控制技术在这里面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在越南战斗当中,美国出动了“火风”无人机,一共飞行了3435架次,获取了80%的空中侦查照片。
最后进行了我们现在的阶段,或者是稍早一点全自动时代。采用微信和惯性组合导航进行定位,就自主定位。以前很多定位是通过外定位,现在有了卫星导航以后,就能自主定位了。利用专用的数据链进行遥控遥测,跟踪定位和信息传输。这是捕食者无人机数据链,很复杂,有C部端的电波,还有应急的特高段电波等等,这样的话就得到很大的发展。这个时候就能实时规划航线,用CPU、DSP等全数字化控制系统。这是美国的X-47B,是在伏特计航母上配套使用的无人机,可以在航母上实现自动起降。右边就是大家经常听说的美国的“死神”无人机,现在的操作完全可以做到全自动进行起降。加上各种设备执行各种任务,这里就不详说。
再简单的说一下,1991年的时候,海湾战争,第一次实时传输性无人机战争,1999年科索沃战争,SAR侦查无人机首次应用,2001年阿富汗战斗和03年伊拉克战争,察打无人机投入使用,03年到现在,美国全球反恐战斗,察打无人机。这是美国的超高速无人机,另一个是大飞机带上去的,实行分群作战。
无人机的核心是控制,其自动化的发展主要是解决了飞行自动控制,还没有解决任务自主的问题。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来解决,后面我在第二个问题来汇报这个问题。我认为,人工智能技术将是无人机下一阶段发展的颠覆性技术之首。我们搞无人机的,现在也很关注人工智能。
无人机对人工智能的需求。无人机系统的智能化和其他的有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我认为,无人机的智能化要做到三个方面,第一个是智能飞行,第二个是智能协同,第三个是智能任务。智能飞行是基础,智能协同是实现我们智能任务的途径。最后,要达成智能任务的这个目标。
什么是智能飞行?我用一个简单的动画来解释,无人机快速下降,敏捷的机动,怎么飞都行。规避障碍,能进行到社区,然后转换状态,从室内到室外。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各种任务来完成,智能飞行的特点有这么几个。
要具有感知和规避的能力,这上面有很多手段,可以用LAB(谐音),也可以用微波的雷达,也可以用光电,这几天大家都介绍了。这是智能的感知和规避,这是智能的基础。(PPT视频)这是我们国内做的,它能够贴壁定距飞行,在大桥下面进行检测飞行。二,要灵活容错,在飞行的过程中,掉了一个翅膀,或者是机翼损坏,缺少一个翅膀照样也能飞行,这叫容错。三,跟踪。这是最基本的,在飞行的过程中能跟踪任何一个目标,需要目标识别,包括跟踪技术。这个地方要做不同的跟踪,技术是不一样的。四,路径规划。这个我是用一个“鸟”,这个鸟叫“精鸟”,它自己能保证周围七个定距飞行,将来单个无人机的规划,一定要能做到随机来做。而且我后面讲协同的时候,需要各个协同的动作能像鸟一样进行随机的规划。
对于智能飞行,人的大脑和小脑都在运行,无人机从飞行稳定到导航控制,都需要。实现智能飞行关键技术,智能感知和规避,侦察、探测、通信,传感器,智能路径规划,这里面用的都是人工智能比较流行的算法。基于神经网络各个节点上的反馈数据,用遗传算法解决,在座的各位都是专家,我只是了解一点皮毛,也是班门弄斧。智能飞行技术,要有鲁棒性,开放性,自主决策,智能学习的组合。空域组合,空域也要智能化,这些才能适应无人机的快速发展。如果无人机产业化以后,无人机的航管像现在的航管,肯定是支撑不了的,空域的智能化也是必然的。智能飞行器,仿生飞行器,旋翼,固定机符合式飞机,变体飞行器,跨介质飞行器。飞行器本身的布局也需要智能化来解决,所有这些东西构成了智能飞行的基矗
智能协同。一是执行任务时协同能力;利用共享跨领域UAS传感器传输信息。TED大讲堂讲的协同概念(PPT视频)美军海军要搞无人机分群,这里面的关键技术涉及到协同指挥控制。大动态、自组网通讯技术,控制飞行,任务规划和目标分配技术。协同态势生成语评估,也是在智能协同里面所需要解决的。它是智能协同非常重要的。协同路径规划,在前面单个规划的基础上还要协同规划。协同语义交互,大家都知道,将来的协同,无人机和无人机之间协同,无人机和有人机之间协同,无人机和其他无人系统之间也要协同,包括地面的控制系统。自然语言的机器理解真正使语义来交互。
智能任务。这是美军实战(PPT视频)现在无人机飞行能跟踪一个目标。但是,无人机自己做不到发现目标,给自己下达命令。美国参联会副主席指出,如今,无人机操作手坐在那里,连续几个小时盯着死亡电视,试图寻找目标或是看到某些东西在动或以确定它是一个目标,这是人力资源的浪费,是低效的。真正的最后,无人机要做到智能任务,也就是任务要由自己来判断,要改变无人机的体系结构,现在的体系结构是地面战做中心,有很多人在操作,下一步,它的中心就要直接移到机上去,真正做到全自主的执行任务,这是终极目标。未来的战斗将是机器战争,就是机器与机器之间打,就需要这个任务必须是智能的。电影《绝密飞行》的片断,它怎么做智能任务?空中加油,不让它进去,这个时候机器智能了,就能加上油,还把探头打掉。这个任务就是智能的完成了,不需要人去操作就知道怎么执行。这个地方所需要的,模式识别(语音、文字、图象)的学习控制,模式识别就是对图象识别,对人来讲,大家一眼就看出来,再怎么变化,都是苹果。但是要让机器来分析,就难了。将来在无人机发展过程中,如果能把语音、图象、文字这些东西都能够识别,对无人机控制来讲是非常重要的。第二个是人工神经网络的控制。看到这些画面都可以通过人工神经网络来产生控制型号。专家系统,规则控制。和专家系统结合起来,将来智能任务的时候,作为无人机来讲,尽管智能机器的深度学习非常重要,但是对于专家系统也很重要,它必须要并程起来才能实现智能任务。模糊集合的模糊控制。
对未来的展望。无人机一旦有了人工智能这个突破性的技术植入,它将会对无人机发展带来什么样的影响?空中飞行器的发展规律,过去有人机一统天下,我们现在的时代,无人机是有人机的重要补充;下一步,无人机与有人机相互协同依存;再往下走,有人机是无人机的重要补充,最后的阶段,一定是无人机一统天下。
既然无人机将一统天下,智能无人机将改变生活方式。用无人机送水,这是初级的。将来要做到什么地步呢?假如说库马教授喜欢喝茶,另一个人喜欢喝咖啡,这个时候大数据就起作用了,适配之后可以任意陪送过去,就可以适应机器服务。无人机的智能化带来的为人服务的转型。这个是无人机爸爸,他的小孩要坚持自主去上学,但是他爸又不放心,怎么办呢?就给他带了一个无人机紧跟着他,现在还是机器的。下一步怎么办呢?这个小孩无论在大街上怎么走,这个无人机就可以跟着他走,能识别出来是他,而且还能跟他保持特定的距离,家长的手机上任何时候都可以看到他的孩子的状态。比如说,现在担心小孩外出被拐卖,放个无人机跟踪就可以解决。这是举例子。
人工智能将使人“换个角度看世界”,现在大型的比赛都是无人机在上面做实时转播。这个像鸭蛋一样的无人机,打开随时可以飞行(PPT视频)智能无人机将改变产业模式,无人机将变身快递小哥,这个时代马上就要到来。目前,除了传统搞飞机的行业研究无人机,大家可以统计一下,现在世界上搞信息、互联网的,哪一家不在涉足无人机?有任何一家国际的,包括国内的大公司,搞信息的,不涉及无人机吗?目前来讲,无人机也是机器人未来的发展,如果不在这个领域涉足的话,怎么好说呢?最近单位在北京后场村路最近火了一把,对面就是软件园的一期、二期,这个后场村路非常有名,有名的搞信息的都在这个软件园,一问,如果不在这里落户,都不好意思说是搞互联网的。后来很多年以后,公司不搞无人机的怎么搞信息技术。今年的3月25日,美国把内华达州的一个市列为第一个无人机快递服务城市试点,随着低空放开,这一块业务肯定会发展。
假如房子都是结构化的,将来无人机不能盖房子吗?智能无人机将改变战争形式,这也是奥巴马的军事顾问辛格说的,无人机为代表的机器战争将改变五千年的战争形式。无人机的出现使得战略和战术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就出现了战略下士和战略士兵,战略下士只会战役行动,会调动很大的系统来打击这个目标。反过来,一个上将、中将,可以对一个很小的作战分队进行指挥。全方和后边呈现一体,这是美国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使用无人机的情况,真正的控制站是在美国内华达州的基地,是通过卫星任务实现遥控战争。(PPT视频)战争形态出现了变化,前方和后方。
智能化将使分群作战成为可能。美军现在都在研究分群作战,这是将来无人机发展,尤其是智能技术在这个行业的关键。无人机角色的变化,由配角到主角。从阿富汗基地组织,一半以上是被无人机消灭的。9-12年用无人机发射的导弹超过了1300多枚。美军11年的操作次数超过了有人机,12年无人机采购数量超过了以往。战争形式发生改变,没有任何先知导弹就打下来。阿富汗的领导人说,美军的坦克、装甲部队根本不算什么事,真正害怕的还是无人机,但同时又嘲笑美军是不敢露面的胆小鬼。这个时候,无人机的出现就会使人作战的心理产生了变化。
家家都有机器人,人人都有无人机的时代即将到来。各位,准备好了吗?谢谢!
主持人:谢谢樊院士,因为樊院士非常谦虚,他说他在赶时髦,这些时髦都像樊院士这样的国家顶级专家创造的。刚才讲的时候无人机也是做服务的,服务的话肯定有人机交互的部分,人机交互,三维传感期对人机交互的重要性是怎么样的?
樊邦奎:三维传感器跟我前面讲的无人机的三要素是紧密在一起的,第一要素就是传感,没有数据、语言,怎么能做智能,最后怎么做行动呢。这是第一要素,必须要具备的。
主持人:再次感谢樊院士。
樊邦奎:今天很激动,鲁迅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无端的浪费别人时间就等于谋财害命,今天这么多的人工智能,包括机器人大脑,占用大家这么长时间,非常的抱歉,谢谢。
一网打尽系列文章,请回复以下关键词查看:
创新发展:习近平 | 创新中国 | 创新创业 | 科技体制改革 | 科技创新政策 | 协同创新 | 成果转化 | 新科技革命 | 基础研究 | 产学研 | 供给侧
热点专题:军民融合 | 民参军 | 工业4.0 | 商业航天 | 智库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 基金 | 装备采办 | 博士 | 摩尔定律 | 诺贝尔奖 | 国家实验室 | 国防工业 | 十三五
预见未来:预见2016 |预见2020 | 预见2025 | 预见2030 | 预见2035 | 预见2045 | 预见2050 |
前沿科技:颠覆性技术 | 生物 | 仿生 | 脑科学 | 精准医学 | 基因 | 基因编辑 | 虚拟现实 | 增强现实 | 纳米 | 人工智能 | 机器人 | 3D打印 | 4D打印 | 太赫兹 | 云计算 | 物联网 | 互联网+ | 大数据 | 石墨烯 | 能源 | 电池 | 量子 | 超材料 | 超级计算机 | 卫星 | 北斗 | 智能制造 | 不依赖GPS导航 | 通信 | MIT技术评论 | 航空发动机 | 可穿戴 | 氮化镓 | 隐身 | 半导体 | 脑机接口
先进武器:中国武器 | 无人机 | 轰炸机 | 预警机 | 运输机 | 战斗机 | 六代机 | 网络武器 | 激光武器 | 电磁炮 | 高超声速武器 | 反无人机 | 防空反导 | 潜航器 |
未来战争:未来战争 | 抵消战略 | 水下战 | 网络空间战 | 分布式杀伤 | 无人机蜂群
领先国家:俄罗斯 | 英国 | 日本 | 以色列 | 印度
前沿机构:战略能力办公室 | DARPA | Gartner | 硅谷 | 谷歌 | 华为 | 俄先期研究基金会 | 军工百强
前沿人物:钱学森 | 马斯克 | 凯文凯利 | 任正非 | 马云
专家专栏:黄志澄 | 许得君 | 施一公 | 王喜文 | 贺飞 | 李萍 | 刘锋 | 王煜全 | 易本胜 | 李德毅 | 游光荣 | 刘亚威 | 赵文银 | 廖孟豪
全文收录:2016文章全收录 | 2015文章全收录 | 2014文章全收录
其他主题系列陆续整理中,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农用无人机价格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