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与应收应付到底做什么啊等方法密切相关的会计前提条件是持续经营。

58354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9520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05-15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02-16最新范文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01“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易错考题题【爱学博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80贴子: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假设易错考题题
1.(多选题)以下哪些会计核算所使用的方法和原则是基于持续经营假设的。(ABC ) A、企业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B、企业的预付账款、待摊费用以及长期资产的成本摊销。 C、企业资产计价与费用分配D、正确划分投资者和被投资者经济活动的范围界限。2.(多选题)以下哪些会计核算所使用的方法和原则是基于会计分期假设的。(
AC )A、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的两种会计基础的产生。B、企业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C、应收应付、预收预付、折旧、摊销等会计处理方法。D、企业按照既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既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3.(多选题)以下会计方法或原则是以持续经营假设为前提的是(
BCD )。A、资产以变现价值计算B、资产以历史成本计价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D、以权责发生制确认收入
陈老师,这个第三题不是的D选项,权责发生制不是应该是“会计分期”假设吗?怎么也是“持续经营”呢?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基础会计教案课程责任教师 刘晓菲-一、课程内容《基础会计》是会计学科的入门课程,也是财务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是学习初级财 务会计、中级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专业课程的基础。对于其他相关 专业的学生来讲, 学习本课程是了解会计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的途径, 它有助于完善学生的 专业知识结构,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本课程主要介绍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包括对会计的定义、会计核 算的职能、会计核算的对象、会计核算方法、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和一般性原则、会计要素 和会计等式等基本理论的讲解;详细阐述会计科目和账户的设置、复式记账原理、成本计算 和财产清查、会计核算程序、会计工作组织等基本核算方法;全面介绍了会计凭证的填制、 账簿的登记和会计报表的编制等基本技能。二、教学方式方法在《基础会计》的教学过程中,我们本着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根据会计实务操作性 强的特点,决定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进行相关的实验教学;如《基础会计》中的填 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等章节,如果只在课堂上讲理论既费时又达不到预期 的效果, 因此我们将各种单据制作成多媒体课件, 将各个单据和整个填制过程完整地展示给 学生既形象又生动,然后再进行配套的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真正 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们将理论课与实验课的比例定为 3:1,这样既 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使其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三、配套实践性教学内容《基础会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学生在学习中不断进行实验以增加感性认 识。 为此我校专门建立了会计模拟实验室和会计电算化实验室, 组织学生进行会计模拟实验, 指导学生填制会计凭证(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登记会计账簿、 编制会计报表。我们对《基础会计》这门课的教学,实现了实验场地的现场化、实验资料的 标准化、实验手段的规范化。会计模拟实验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深化课堂的理论教学,强 化了实际操作技能, 大大缩短了理论与实际的距离, 为学生毕业后尽快适应实际工作打下了 坚实的基础。四、本课程的总要求在全面学习的基础上,准确理解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能够应用复式记账原理熟练处理 经济业务,能根据提供的实物单据准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账簿、编制会计报表。五、本课程总课时:总学时 72 学时,4 学分,一学期开设。第一章 总 论 第一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 会计的概念。 2、会计核算的对象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的概念和特点。 2、了解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3、了解会计核算的对象和方法。会 计 概 述4、理解会计的基本职能及各职能之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的概念、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的对象。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2 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有人说会计就是记账、算账、报账;有人说在财务部门工作的人就是会计;请同学们 思考:这些说法对不对?究竟什么是会计?会计是怎样产生的?日常的会计工作主要有哪 些?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第一节一、会计的概念(重点) 会计的概念(重点)会 计 概 述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以会计凭证为依据,借助于专门的程序及方法,对 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与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 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 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会计的产生 是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 制约 的.我国会计产生于西周,发展于唐朝, 从会计产生和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 , 会计的产生 是 由社会环境所决定和制约的,其中与社会生产的发展更是密切相关。 给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学生简单介绍会计的产生和发展: 1、原始社会:结绳记事、刻木记事。 2、周朝: “ 会计 ” 一词开始使用。 3、西汉与东汉:账簿产生,如, “ 草流 ” 和 “ 誊清簿 ” ,设 “ 钱谷账 ” 。 4、唐宋时期:官厅会计把钱粮的收支分为四个部分 “ 原管、新收、已支、现在 ” 来 反映财产的增减变化。 “ 四柱 ” (旧管 + 新收 - 开除 = 实在)式会计方法的应用,根 据四柱结算法编造的账簿称为 “ 四柱清册 ” 。 5、明末清初: “ 龙门账 ” 的产生,把全部账目分为四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为: “ 进 - 缴 = 存 - 该 ” ,分别相当于现代会计的收入、支出、资产和负债,期末编制 “ 进 缴表 ” (资产负债表)和 “ 存该表 ” (利润表)。 6、我国在清朝后期从国外引进了借贷复式记账法。 7、会计科学在 20 世纪 30 年代逐步形成了为企业内部经营管理提供信息的管理会计体 系,管理会计的产生与发展,是会计发展史上的一次伟大变革,从此,现代会计形成了财务 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分支。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你怎么理解“ 讲完会计的相关概念后,教师可利用启发式向学生提出:你怎么理解“经 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进行课堂讨论。 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 进行课堂讨论。二、会计的职能及特点 (重点) 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职能的定义: 会计职能是会计固有的功能, 是会计本质的体现。 所谓会计的职能是指会计在经济管理 中客观上所具有的功能。 1、核算职能及其特点 (1)核算职能的概念 会计的核算职能, 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 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核算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主要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从数量上核算各单位经济活动情况; ②会计主要核算已经发生或已经完成的经济业务; ③会计在反映经济活动时具有完整性、连续性和系统性; 2、监督职能及其特点 (1)监督职能的概念 会计监督职能主要是对各单位经济活动全过程的合法性、合理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 (2)监督职能的特点 ①会计监督利用货币计价进行监督,也要进行实物监督; ②会计监督是一个包括事前监督、日常监督和事后监督的一个过程; ③会计监督是单位内部的监督,使外部监督不可代替的。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关系: 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二者相辅相成,核算是监督的前提,监督是核算的保证。第二节一、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 会计对象的概念(重点)会计核算的对象 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会计工作 学习了会计的概念和职能后,同学们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有了明确的认识, 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 日常核算的内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 容具体又包括那些呢 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从而引导出 是否包括企业或单位的全部经济活动? 会计对象的概念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 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 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 (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 1、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储备资金→生产资金→成品资金→货币资金 2、商业企业资金运动: 货币资金→商品资金→货币资金 3、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 预算资金的拨入→预算资金的支出 总结:企业的资金运动,是经营资金的运动,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运动是预算资金的运 动 一、 会计的特点(重点) 会计的特点(重点)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会计的特点。 通过前面内容的学习,教师可引导学生共同总结出会计的特点。 (一)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尺度; (二)会计核算具有连续性、系统性、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 (三)会计具有一整套科学实用的专门方法。 三、会计方法(了解) 会计方法(了解) 会计方法是指履行会计职能、 完成会计任务, 实现会计目标的方式, 是会计管理的手段。 会计方法包括会计核算方法、会计分析方法和会计检查方法。 会计核算方法是对经济业务进行全面、连续、系统的记录和计算,为经营管理提供必要 的信息所应用的方法,它是整个会计方法体系的基础。 本书主要学习会计核算方法。先请同学们思考并回答:你所知道的会计核算方法有哪 些?然后进行讲解。 会计核算方法一般包括: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 成本计算、财产清查和编制财务会计报告七种方法。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思考会计核算的各种方法之间的相互关系; 2、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基础会计学”是会计学专业的入门课程,本节又属第一次课,因而讲述会计的 概念一定要结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经济学知识, 不可照本宣科。 既要激发学生对会计的 学习兴趣,又要加重理论知识的灌输,为“会计学基础”后续知识的学习以及会计学专业课 程的开设奠定良好基础。第三节 会计核算的基本假设和一般性原则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理解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和难点: 1、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2、会计核算的一般性原则。 本节课主要是难在理解、把握和应用上。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理论联系实际,间以课堂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2 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会计的概念, 大家知道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以货币 计量为基本形式,运用专门的方法,对经济活动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管理活动。为了保证 这些管理活动的正常进行, 就必须对错综复杂的经济业务从空间上、 时间上以及计量方法上 作一些必要的、 在会计上合乎推理的判断和规定, 这些规定和判断就是会计核算的前提和条 件,也就是我们本节课要给大家讲述的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一、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难点) 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重点 难点) 难点一般认为会计核算的基本前提包括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期间、货币计量四项。 (一)会计主体 会计主体又成为会计实体、会计个体,它是指会计人员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会计 主体前提要求会计人员只能核算和监督所在主体的经济活动。 这一前提的主要意义在于: 一 是将特定主体的经济活动与该主体所有者及职工个人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二是将该主体的 经济活动与其他单位的经济活动区别开来, 从而界定了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 范围,同时说明某会计主体的会计信息仅与该会计主体的整体活动和成果相关。 例如,一项商品购销业务,甲方是买方,乙方是卖方。按照会计主体的要求,会计人员 应站在本企业的立场上处理业务, 即甲方的会计应作商品购进的账务处理, 而乙方的会计应 作商品销售的账务处理。 在这里应该注意的是:会计主体与法律主体并非是对等的概念, 法人可以作为会计主体, 但会计主体不一定是法人。 例如由自然人所创办的独资和合伙 企业不具有法人资格,这类企业的财产和债务在法律上被视为业主或合伙人的财产和债务, 但在会计核算上必须将其作为会计主体, 以便将企业的经济活动与其所有者的经济活动以及 其他实体的经济活动区分开来。 企业集团由若干个具有法人资格的企业组成, 各个企业既是 独立的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但为了反映整个集团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情 况,还应编制该集团的合并会计报表,企业集团是会计主体,但通常不是一个独立法人。 (二)持续经营 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 将根据正常的经营方针和既定的经营目标持续 经营下去。即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会计主体不会面临破产和清算。例如:企业固定资产计量 应按购建时的历史成本入账, 固定资产价值通过提取折旧的形式, 在其使用年限内分期转作 费用等,都是以持续经营为前提的。 (三)会计分期 会计分期是指将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人为地划分为若干个相等的时间间隔, 以便确认某 个会计期间的收入、费用、利润,确认某个会计期间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编制会计 报表。这一基本前提的主要意义是:界定了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为分期结算帐目和编制财 务会计报告,贯彻落实权责发生制、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配比性原则、 及时性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原则及谨慎性原则奠定了基础。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将会计期间分为年度、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年度、半年度、季度 和月度的起讫日期采用公历日期,即会计年度与公历年度相同,从 1 月 1 日开始到 12 月 31 日为止。半年度、季度和月度均称为会计中期。 (四)货币计量 《企业会计制度》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外币为主的企业, 也可以选择某种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编制会计报表时必须换算为人民币。 以上会计核算的四项基本前提,具有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的关系。会计主体确立了会计 核算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与会计分期确立了会计核算的时间长度, 而货币计量为会计核算 提供了必要的手段。没有会计主体,就没有持续经营,没有持续经营,就不会有会计分期; 没有货币计量,就不会有现代会计。 二、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重点/难点) 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重点 难点) 难点 (一)客观性原则:如实地反映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不弄虚作假 (二)相关性原则:所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 量,以满足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 (三)可比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按规定的会计处理方法进行,会计指标应当息 口径一致、相互可比。 它是指企业之间的横向比较,要求各企业采用的会计处理方法一致。 (四)一贯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处理方法前后各期应当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 它主要指同一会计主体前后各期的会计政策应当保持稳定,不得随意变更 (五)及时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应当及时进行,不得提前也不得滞后 (六)明晰性原则:指企业的会计核算和编制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清晰明了,便于理解和 利用。 (七) 权责发生制原则: 指在会计核算中以应收应付作为计算标准来确定本期收入和费用 的一种账务处理方法。 以权责发生制原则作为记账的基础, 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 凡是当期已经实现的 收入和已经发生或负担的费用,不论款项是否收付,都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处理;凡是 不属于当期的收入和费用,即使款项已经发生在当期收付,都不应作为当期的收入和费用。 (八)配比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收入与成本、费用应当相互配比,同一会计 期间内的各项收入与其相关成本、费用,应当在该会计期间内确认。 配比原则有两层含义:一是因果配比;二是时间配比。 (九)历史成本原则:指企业的各项财产在取得时应当按实际成本计量。各项财产如果发 生减值,应当按照规定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除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另有 规定者外,企业一律不得自行调整账面价值。 (十)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指凡支出的效益及于本会计年度(或一个营业 周期)的,应当作为收益性支出;凡支出的效益及于几个会计年度(或几个营业周期)的, 应当作为资本性支出。 收益性支出:仅与本会计期间相关的支出 资本性支出:与几个会计期间相关的支出 → 作为当期费用 → 计入资产的价值(十一)谨慎性原则:指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应当遵循谨慎性原则的要求,不得多计 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 根据该原则,在制度中计提了相应的减值准备,但不得提秘密准备 (十二)重要性原则 重要性原则是指在会计核算过程中, 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 采用不同的核 算方式。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 判断的重要会计事项, 必须按照规定的会计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 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中予以 充分、准确地披露;对于次要的会计事项,在不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和不至于误导会计报告 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处理。 (十三)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指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 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 布置作业:1、请同学们自己举出四个例子来分别说明会计的四个基本前提。 2、给出实例让同学们判断属于一般原则中的哪种原则。 、 (题目见随堂所发习题) 教学总结: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的限制,会计的基本前提和一 教学总结: 般原则在“基础会计学”课程中,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 出。第二章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会计要素的概念会计要素和会计平衡公式 第一节 会计要素2、会计各要素的含义及包括的具体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要素的概念。 2、能熟练地说出会计要素的构成。 3、了解会计各要素的具体内容。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六要素的概念、特点、包含的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配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4 课时 课时安排 课时说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课时说明:因会计六大要素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所以用一个教案封面分两次讲解。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给大家介绍了企业的经济活动以及会计的对象, 那么, 会计究竟核算些什 么呢?可以说形形色色,名目繁多,但归纳起来,就是六大类,即我们今天将给大家讲解的 会计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一、会计要素(重点/难点) 会计要素(重点 难点) 难点会计要素就是对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基本分类, 它是会计对象的组成部分, 是会计报表 内容的基本框架,也是账户的归并和概括。 企业会计的基本要素分为: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一)资产 1、概念:资产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该资源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2、资产的特征。 第一,资产必须是由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并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经济资源。 第二,资产作为一项资源,它必须具有能力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能力。 第三,作为一项资产,应当能以货币计量其价值。 3 资产的内容: 资产按照流动性可分为流动资产和非流动资产。 (1)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货币资金:指货币资金存在的资产,包括现金、银行存款、其它货币资金等。 ②短期投资: 指各种能够随时变现、 持有时间不超过一年的有价证券以及不超过一年的 其它投资。 ③应收及预付款项:指应收而尚未收回的账款和预付的购货款,属于短期债权。包括应 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其它应收款等。 ④存货: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为销售或耗用而储存的各种资产,包括商品、产成品 半成品、在产品以及各种材料、燃料、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等。 (2)非流动资产 非流动资产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投资:指不准备在一年以内变现的投资,包括股票投资、债权投资和其它投资。 ②固定资产:指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单位价值在规定限额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 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建筑物、机器设备、运输设备和工具器具等。 ③无形资产:指企业长期使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包括专利权、非专利技术、商 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和商誉。 (二)负债 1、负债的概念:负债是指过去的交易、事项形成的现实义务,履行该义务回导致经济 利益流出企业。 2、负债的特征: 第一,负债的本质是一种现时经济义务。 第二,负债对债务人的资产具有要求权。 第三,负债必须有能力用货币确切计量或合理预计的金额。 第四,负债的偿还的方式有:以资产偿还;以提供劳务偿还;或者两者兼而有之。 3、负债的内容 负债按其流动性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 (1)流动负债:指将在一年 ( 含一年 ) 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 流动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 短期借款:为维持正常生产经营周转且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 ② 应付票据:因商业信用产生,须于约定日支付一定金额给持票人的书面证明。 ③应付款项 :指因赊购货物或接受劳务等原因而发生尚未支付的、预收的或应付的款 项。包括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和应付股利等。 ④应付工资: 指企业应付而未付给员工的劳动报酬 ⑤应交税金: 指企业按税法规定应交而未交的各项税金。 (2)长期负债: 是指在一年以上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以上偿还的债务。 长期负债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长期借款:指企业为购置长期资产且偿还期在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 ②应付债券: 指企业为筹集长期资金而发行的,约定于某一特定日期还本付息的书面 证明。 ③长期应付款: 是指除长期借款和应付债券以外的其他各种长期应付款。 如应付融资租 赁租入固定资产的租赁费等。 (三)所有者权益 1、所有者权益的概念:指企业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 去负债后的余额。 2、所有者权益的内容: ①实收资本:指投资者按企业章程、合同或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 ②资本公积: 包括资本 ( 或股本 ) 溢价、接受捐赠资产等。 ③盈余公积: 按国家有关规定从净利润中提取的公共积累。 ④未分配利润: 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 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比较:虽统称为权益,但两者性质、数量关系和偿还的法律责任不 同。 (四)收入 1、收入的概念: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 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2、收入的特征 ①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是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 ②收入可能表现为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或者二者兼而有之。 ③收入本身能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④收入只包括本企业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3、收入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要经营业务的收入。如销售产成品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 指企业主营业务以外的经营业务所取得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 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无形资产出租、运输收入等。 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 注意:给学生讲解营业外收入与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在性质上的不同。 (五)费用 1、费用的概念: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即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的特征 ①费用发生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而不发生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 ②费用的发生一方面要导致资产的减少,另一方面会导致资产形态的转换。 ③费用要以收入来补偿,本身及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④费用和成本虽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都属于费用, 但人们通常将计入某一成本计 算对象的费用,又称为成本。 3、费用的内容 :费用按其用途和得到补偿的时间不同分为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①产品生产费用: 与产品生产或提供劳务有关并计入成本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直接 材料费用、直接人工费用、其他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等。 ② 期间费用 : 是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从当期收 入中得到补偿的费用。包括: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和营业费用。 (六)利润 1、利润的概念:指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它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实现 的收入减去费用后的余额。 2、利润的特征 ①利润是收入和费用两个会计要素配比的结果。 ②利润是广义的收入和广义的费用相抵后的差额。 ③利润将最终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3、利润的内容 ①主营业务利润: 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后的余额。 ②营业利润:主营业务利润加其他业务利润减期间费用后的余额。 ③利润总额:营业利润加投资净收益加营业外收入减营业外支出。 ④净利润: 利润总额减去应纳所得税后的余额。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课堂练习: 1、简述所有者权益与负债的区别。 2、三年前,几个人合伙创建了一家公司,共筹资 400 万元(其中合伙人投资 300 万元, 从银行借款 100 万元),用以建厂房、买设备和材料,形成企业的资产。经过两年的苦心经 营, 企业已拥有资产 600 万元, 需要偿还各种债务 200 万元, 试计算, 企业的净资产为多少? 企业的留存收益又是多少? 布置作业:1、举例说明你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三个会计要素的认识。2、举例说明你对收入、费用、利润三个会计要素的认识。教学总结:由于受学生所学知识和“基础会计学”课程内容的限制,会计要素在“基础 教学总结 会计学”课程中,容易无法让学生深透的理解。授课中应力求简明易懂、深入浅出。第二节 会计平衡公式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会计平衡公式 2、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平衡公式的影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解释会计基本等式 2、能根据会计平衡公式中各要素之间的关系,分析不同经济业务类型对会计要素的影 响。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平衡公式。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 同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各种类型的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并配 以相应的习题进行练习,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安排: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 创办任何一个企业都必须筹集一定数额的资本金, 这些资金我们可以通过吸 收别人投资获得,也可以通过负债方式取得;然后再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购置必要 的厂房、设备、原材料等资产,才能开展正常的经济活动。企业的这些资产一方面表现为特 定的物质实体存在形式,如:现金、固定资产等;另一方面又表现为相应的要求权,即这些 资产是如何取得的,为谁所有,比如:向别人借钱要支付利息、吸收别人投资要给人家分红 等。人们常把对资产的要求权称为权益。由此可见,资产与权益是同一资金的两个方面,而 且在总额上有一种必然的相等关系,即资产=权益或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会计恒等式的表现形式(重点) 会计恒等式的表现形式(重点)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静态表现) 利润=收入—费用 (动态表现)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综合表现) 二、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 经济业务的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重点) (一)经济业务的概念 经济业务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能够使会计要素增减变化的事项。 具体分 为: 交易:指会计主体与外界一切单位或个人发生的往来。例如:购买材料、销售产品、向 银行借款、吸收投资等。 事项:指会计主体内部各部门之间发生的资金活动。例如:领用材料、固定资产计提折 旧、分配费用等。 (二)经济业务发生对会计等式的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下列经济业务发生后引起的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变化。 1、资产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2005 年甲企业以银行存款购入 3000 千克原材料,每千克 10 元。 (原材料增加, 银行存款减少) 2、负债项目之间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2005 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 3 个月的借款 70000 元,偿还前欠料款。 (短期借 款增加,应付账款减少) 3、资产与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同增同减,总额变化。 例如:2005 年甲企业向银行借入为期 3 个月的借款 70000 元,存入企业存款户。 (短期 借款增加,银行存款增加) 4、负债及所有者权益项目的此增彼减,总额不变。 例如:某单位向银行借款 200 万元,后因企业管理不善,发生财务困难,与银行进行债 务重组,经协商,银行同意将该笔借款转为对该企业的投资。 该笔业务:借款减少 200 万元,实收资本(股本)增加了 200 万元,权益总额未变 总结:企业发生的任何经济业务所引起的资产与权益的变化无非是以下四种类型: (1)资产 与权益同时增加; (2)资产与权益同时减少; (3)资产之间有增有减; (4)权益之间有增有 减。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上四项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以上四项经济业务对会计基本等式的影响。 资产增加 1 3 资产减少24 权益增加 权益减少1:双方总额等额增加;2:双方总额等额减少;3:双方总额不变;4:双方总额不变 由以上分析得出,经济业务的发生不影响会计等式的成立。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假如你和几个好朋友共同创办一个公司,必定会涉及资产与权益的问题,你认为 布置作业: 应该如何描述这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教学总结: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会计要素的分类基础上设计的, 可大量运用具体 教学总结: 实例讲解会计恒等式的应用;通过典型例题,帮助学生理解会计基本等式,引导学生自己总 结经济业务的发生是否影响会计等式的平衡, 加深印象 ; 重点板书会计恒等式的应用实例, 并初步引入“会计报表雏形” 。第三章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会计科目 2、账户 3、账户的分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理解会计科目的概念。 2、能说出会计科目的分类。 3、理解账户的概念。账户和复式记账第一节 会计科目与账户4、根据账户的设置原则,熟练的设置账户。 5、正确识别账户的基本结构。 6、明确会计科目与账户的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会计科目的内容、账户的含义及其基本结构、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法为主,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安排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带领大家回顾会计六大要素的名称和内容,引导同学们思考六大要素是对会计对象的 分类,如果要再对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该如何分?如:企业的厂房、机器设备等都 是企业的资产,而且是固定资产的实物形态,为了反映其增减变动情况,根据管理的要求, 就要将其归为一类,设置“固定资产”科目,从而引出会计科目的概念。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会计科目(重点) 会计科目(重点) 会计科目的概念: 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按照不同的经济内容和管理需要进行分类的项 目。会计科目是设置账户、处理账务所必须遵守的规则和依据,是正确组织会计核算的重要 条件。在实际工作中,通常是先设置会计科目再依据会计科目设置账户。会计科目也可简称 为科目。 会计科目的分类: 1、按经济内容分类,可分为:资产类科目、负债类科目、所有者权益类科目、成本类 科目和损益类科目。 2、按其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分类,可分为:总账科目和明细账科目。二、账户(重点) 重点)会计科目只是规定了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类别名称, 还不能进行具体的会计核算。 为了 连续、系统、全面地记录由于经济业务的发生而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动,提供各种会计 信息,必须根据规定的会计科目在帐簿中开设账户。 账户就像每个家庭户口簿中的一页页卡片, 每个家庭成员有一页卡片, 每页卡片按规 定的格式记录每个人的基本情况及其变动情况。 账户的概念: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具有一定的格式和结构,用于分类反映会 计要素增减变动及其结果的一种工具。 (一)账户的基本结构 账户是在分类的基础上汇集经济业务数据的工具和场所, 这就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合理结 构。这是账户不同于会计科目之所在。 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的发生都会引起会计要素及其项目的变动, 而这种变动不外乎两种情 况:增加或减少,因而账户相应地分为左右两方,一方用于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用于登记减 少额。账户的名称加上登记增加额和减少额的两方,就构成了账户的基本架构。反映账户基 本结构最简单的形式是“T”形账户。 如图: 左方(借) 账户名称 右方(贷)账户左右两方,哪一方登记增加金额,哪一方登记减少金额,其余额在哪一方,则取决 于所采用的记账方法和账户本身的性质。 (二)账户的具体结构 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 :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 :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借方——增加栏方 2、负债及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 :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 :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在贷方——增加栏方 3、损益类账户 (1)收入类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 :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 :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 (2)费用类账户 借方(本期借方发生额) :增加栏——登记本期增加额 贷方(本期贷方发生额) :减少栏——登记本期减少额 期初期末余额:无余额 (三)期初余额、本期发生额、期末余额之间的关系 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期末余额 1、资产类及成本类账户 期初借方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期末借方余额 2、负债 、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期初贷方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期末贷方余额 (四)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关系 相同点: 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 二者反映经济内容相同。 不同点:会计科目是账户名称,不存在结构;账户是对会计要素增减变动情况及结果进 行全面、连续、系统的纪录,不仅要有反映的内容,还必须具备一定的结构。 提示学生:在会计教学中,因限于客观条件,不可能在课堂上对列举的经济业务都按照 提示学生 账户的正规格式一一举例,通常还是将账户结构简化为丁字账结构。 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 1、简述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区别和联系。 、 2、举例说明你对会计科目与账户的认识。 教学总结: 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 教学总结 授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 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第二节 复式记账和借贷记账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复式记账原理 2、借贷记账法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能理解复式记账的基本原理。 2、能说出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和基本内容。 3、明确账户的对应关系和对应账户的含义。 4、能借助试算平衡原理编制试算平衡表。 5、能说出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6、能熟练地编制简单的会计分录。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复式记账原理的理解、编制试算平衡表、会计分录的编制。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并给出学生业务题让学生边听边练。 授课时数:2 课时。 授课时数: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我们已经知道了经济业务的发生会引起某些会计要素项目发生增减变动,也明确了这 数量上的变动应当在账户中加以记录。怎么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记账方法问题。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一、复式记账(重点) 复式记账(重点) 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而来的。 对于每一笔经济业务所引起的会计要素及其项 目的增减变动, 都以相等的金额, 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账户中相互联系地登记的记账方法就 是复式记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重点/难点) 借贷记账法(重点 难点) 难点 (一)借贷记账法的概念:借贷记账法以“借”“贷”二字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 、 账法。 (二)借贷记账法的特点: 1、以“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 2、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作为记账规则 3、对账户不要求固定分类 4、以“借方金额等于贷方金额”作为试算平衡公式 (三)借贷记账法的账户结构借 期初余额 本期增加额贷借 期初余额贷本期减少额本期减少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发生额合计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本期发生额合计 本期发生额合计 期末余额(四)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 (五)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1、余额的平衡(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 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借方余额合计==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贷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借方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的期初(期末) 全部账户的期初 2、发生额的平衡(理论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四、会计分录(重点) 会计分录(重点) (一)会计分录的概念 所谓会计分录, 就是依据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对经济业务列示应借应贷账户及其金额 的一种书面记录。 (二)会计分录的分类 会计分录分为简单会计分录(一借一贷)和复合会计分录(多借一贷、一借多贷) 见多媒体课件演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见多媒体课件演示借贷记账法的运用。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复习本节内容并预习下节课内容。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本次课要大量的板书,即多媒体课件,显示账户的结构、业务的类型。力求 运用形象化教学阐述借贷记账法记账规则的具体运用,进一步理解会计恒等式。第三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平行登记总分类账户与明细账户的平行登记。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握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的要点。 2、能够进行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与难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平行登记。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然后给出业务题让学生自己动手 实验。 授课时数: 授课时数:2 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会计上为什么要同时设置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对于这两种账户我们如何进行登记 呢? 讲授新课: 讲授新课: 一、总分类账户(重点) (重点) 总分类账户是按照总分类会计科目开设的账户。 核算该账户内容的综括资料, 只用价值 指标进行计量。它对明细分类账户起统驭作用。所以,又称总账账户。 二、明细分类账户(重点) (重点) 明细分类账户是对总分类账户所作的更详细的分类,是对总分类账户的细项进行核算, 是总分类户的补充。 三、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重点) (重点) 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的要点: (一)依据相同 (二)方向相同 (三)期间相同 (四)金额相等 具体内容见多媒体课件。本部分内容的讲解是:首先,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其登记过程,边 具体内容见多媒体课件。本部分内容的讲解是:首先, 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其登记过程, 演示边讲解 然后给出业务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 演示边讲解,然后给出业务题让学生自己动手练习。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练习总分类账户与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 布置作业: (详见配套习题)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本次课要重点教授学生编制会计分录与试算平衡的技能,把前面所学知识融会贯通,真正理解并掌握借贷记账法。第四章教案说明: 教案说明: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因本章几节内容均为阐述账户和复式记账的应用, 所以教学目标、 教学方法有很多相似之处, 本章一至四节教案和起来编写。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 2、供应过程的核算 3、生产过程的核算 4、销售过程的核算 5、利润形成和分配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了解工业企业生产经营过程总分类核算主要账户的用途、结构。 2、能正确编制企业主要经济业务基本会计分录。 3、能界定利润总额的组成内容及其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筹集、供应、生产、销售、利润核算过程中各种经济业务的处理。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结合实际业务进行讲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并给出实际业务让学生练习。 课时安排:共 8 课时。 课时安排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给出学生实际业务题,如:某日,A 投资者以 30 万元向企业投资,款项存入银行,作为会 计我们应如何进行账务处理?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第一节筹集资金的账户设置: (重点)企业筹集资金的核算1、 实收资本”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 “ 用来核算企业所有者投入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法定程序减少的资本数额, 贷方登记实际收到的投资额, 期末余额在贷方表 示投入资本的实有数。 例如:1 日收到国家投入资本 500 000 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 500 000 500 000贷:实收资本——国家资本2、 “资本公积”账户(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因接受捐赠等而引起的投资者公共积累资本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按规定转赠注册资本的数额,贷方登记因接受捐赠等原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数额,期末贷方余额表示资本公积的节余数。 例如:3 日收到外商捐赠的设备一台,价值 120 000 元。 借:固定资产 贷:资本公积 0003、 “短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短期借款,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 还的短期借款。 例如:5 日,向银行借入为期六个月的借款 50000 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 贷:短期借款 4、 “长期借款”账户(负债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从银行借入的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各种借款的增减变动情况。 借方登记到期偿还的借款本息,贷方登记借入的各种长期借款的本金以及应付的利息, 期末贷方余额表示尚未偿还的长期借款。 例如:向银行借入期限为三年,年利率为 8%的借款 100000 元,存入银行存款户。 借:银行存款 贷:长期借款 000 第二节供应过程核算的账户设置: (重点) 1、“物资采购”账户(资产类账户)供应过程的核算用来核算企业购入材料物资的采购成本。 借方反映企业购入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贷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借方 期末余额反映在途材料。 例如:企业于 2003 年 7 月 1 日向新华工厂购入甲材料 5000 千克,单价 10 元,运杂费 200 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 借:物资采购—甲材料 贷:银行存款 2、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账户(负债类账户) 借方反映:①应购买原材料等支付给供货方的进项税;②已交税金 贷方反映:①销售商品过程中的销项税;②进项税额转出;③出口退税 借方余额表示多交的增值税;贷方余额表示应交未交的增值税。 外购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包括:运输费、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入库前的整理 挑选费用、进口关税。 例如:企业于 2003 年 3 月 17 日,向红星工厂购入 A 材料 8000 千克,单价 50 元,增 值税 68000 元,运杂费 1000 元,货款尚未支付。 借:物资采购—A 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贷:应付账款—红星工厂 2、 “原材料”账户(资产类账户) 用来核算企业库存材料的增减变动情况。 00 469000借方反映验收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贷方反映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借方余额反映库存 材料。 企业于 2003 年 4 月 2 日向东风工厂购入 B 材料 5000 千克, 每千克 20 元, 增值税 17000 元,运输费 500 元,货款以银行存款支付。材料采购完毕已验收入库,按实际成本入帐。 ①购入材料时: 借:物资采购—B 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贷:银行存款 ②材料验收入库时 借:原材料—B 材料 500
贷:物资采购—B 材料 3、 “应付账款”账户100500贷方反映应付给供货方的款项, 借方反映归还供货方的款项, 期末贷方余额反映尚未支 付的应付账款的数额。第三节 生产加工业务的核算企业为了准确地记录和反映生产加工业务, 正确计算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 将生产经营 活动中发生的费用分为直接费用、 制造费用和期间费用。 直接费用和制造费用在本期销售产 品和库存产成品以及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而期间费用则在发生费用的期间直接计入当期损 益,从当期实现的收益中得到补偿。 生产过程账户设置: (重点) 1、 “生产成本”账户 “生产成本”账户属于成本账户,反映在产品实际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登记为生产产 品发生的直接材料费、 直接人工费以及从制造费用账户转入的制造费用, 贷方反映完工入库 产品的实际生产成本,如果有余额,反映在产品实际生产成本。 例如:企业为生产产品领用甲材料 500 千克,单价 10 元。说明 500 千克的材料直接用 于产品生产,因此构成了产品的直接材料费。 2、 “制造费用”账户 “制造费用”账户,属于成本类账户,它的借方反映企业基本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 产而发生的基本生产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等,贷方反 映转入生产成本账户的借方的制造费用,期末无余额。 例如:企业以现金支付基本生产车间的办公费 200 元。 3、 “管理费用”账户 “管理费用”账户,属于损益账户,它的借方反映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 而发生的行政管理人员的工资、福利费、折旧费、材料费办公费、水电费、业务招待费等, 贷方反映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管理费用,该账户期末无余额。 4、 “财务费用”账户, “财务费用”属于损益类账户,反映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借方反映 借款利息、承兑手续费、汇兑损益,贷方反映转入“本年利润”账户借方的财务费用,该户 月末无余额。 例如:企业以银行存款支付承兑手续费 3000 元。 5、 “应付工资”账户 “应付工资”账户属于负债类账户,反映应支付给职工的工资总额。该账户的借方反映 实际已经支付的工资数, 贷方反映应该支付的职工工资数, 余额如果在借方则反映多支付的 工资数,余额如果在贷方,则反映应付未付工资数。 小结:本章节讲述了“生产成本”“制造费用” 、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应付工资” 、 、 账户它们所反映的内容同学们必须掌握。第四节 销售、利润业务的确认与记录 销售、销售业务的确认与记录: 重点) 一 、销售业务的确认与记录: 重点) ( (一)收入业务的确认 收入是企业在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等经营业务中实现的营业收入。 工业企业的收入包括 产品销售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企业应合理确认营业收入的实现,并将已实现的收入按时入账。 企业应当在发出商品、提供劳务,同时收讫价款或者取得索取价款的凭据时,确认营业 收入。也就是商品、产品已经发出或者劳务已经提供;货款已经收到或者得到收取价款的凭 据作为营业收入实现的基本条件。 无论采取何种销售方式, 均应以此为基础确认营业收入的 实现。 (二)收入业务会计记录的账户设置 为了记录收入业务, 应设置 “产品销售收入”、 “产品销售成本”、 “产品销售费用”、 “产 品销售税金及附加”、 “其他业务收入”、 “其他业务支出”、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等账 户。 1、“产品销售收入”账户 “产品销售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所取得的收入。其贷方登 记实现的销售收入; 借方登记发生销货退回和期末将实现的销售收入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 数额;期末结转后无余额。该账户应按照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销售产品的成本。其借方登记企业 结转已销售产品的成本, 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 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该账户应按照产品类别设置明细账。 3、“营业费用”账户 “营业费用”账户 属于损益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产品销售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 其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 产品销售费用,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 应按照费用项目设置明细账。 4、“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按规定应交纳的消费税、营 业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和教育费附加等。其借方登记企业按照规定计算应由本期负 担的税金及附加,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结转后该账户无余额。 5、“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其他业务收入”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 业务的收入,如材料销售、技术转让、固定资产出租、包装物出租、运输等非工业性劳务收 入。其贷方登记企业取得的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结 转后该账户无余额。该账户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6、“其他业务支出”账户 “其他业务支出”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除产品销售以外的其他销售或其他 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包括销售成本、提供劳务而发生的相关成本、费用、税金及附加等。其 借方登记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的数额;结转后该账户 无余额。该账户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7、“应收账款”账户 “应收账款”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因销售产品、材料、提供劳务等业务, 应向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单位收取的款项。 其借方登记企业发生的应收账款; 贷方登记收回 的应收账款或已确认为坏账而转销的应收账款; 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应收回的账款。 该账户应 按不同的购货单位或接受劳务的单位设置明细分类账户。 8、“应收票据”账户 “应收票据”账户属于资产类账户, 用以核算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销售产品而收到 的商业汇票。 其借方登记企业收到的商业汇票; 贷方登记商业汇票到期收回或未到期向银行 贴现的票面金额;期末借方余额表示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企业应设置 “应收票据备查簿”, 逐笔登记每一应收票据。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的确认与记录(重点) 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的确认与记录(重点) (一)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的确认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是衡量企业生产经营管理质量的重要综合指标。 工 业企业的利润包括营业利润、投资净收益和营业外收支净额。 营业利润为销售收入减去销售成本、 期间费用和各种流转税及附加后的余额。 投资净收 益是企业对外投资收入减去投资损失后的余额。 营业外收支净额是指与企业生产经营没有直 接关系的各种营业外收入减去营业外支出后的余额。 企业应正确确认利润, 以便真实反映企 业的生产经营状况。 企业通过自身的生产经营活动获得利润, 并应按国家税法规定缴纳所得税, 所得税作为 企业所得的一种耗费,遵循收入与费用配比原则,应计入当期的损益。因此,企业净利润是 指利润总额扣减所得税后的数额。根据公司法的有关规定,企业对实现的净利润分配(或亏 损弥补) ,应按下列顺序进行分配:弥补以前年度亏损;提取法定盈余公积金;提取公益金; 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经过分配仍有余额,属于未分配利润,是企业留存收益的重要内容。 (二)利润及利润分配业务会计记录的账户设置 为了记录利润的形成和分配情况,应设置 “本年利润”、 “所得税”、 “利润分配”、 “应 付利润”、 “投资收益”、 “营业外收入”、 “营业外支出”、 “盈余公积” 等账户。 1、“本年利润”账户 “本年利润”账户属于所有者权益类账户,用以核算企业在本年度实现的利润(或亏损) 总额。 其贷方登记期末从各收入账户转来的收入数和投资收益账户转来的净收益; 借方登记 期末从各费用、成本、支出账户转来的数额。年度终了,企业将本年实现的净利润转入 “利 润分配” 账户时,记入该账户的借方(净亏损结转记贷方) 。该账户平时贷方余额表示截至 本期累计实现的净利润, 平时如为借方余额表示截至本期累计发生的净亏损。 年终结转后应 无余额。 2、“所得税”账户 “所得税”账户属于损益类账户,用来核算企业按规定从当期损益中扣除的所得税。其借 方登记企业按纳税所得计算的应缴所得税;贷方登记期末转入 “本年利润” 账户借方的数 额;结转后本账户应无余额。 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根据所给的经济业务编制会计分录。 布置作业: (资料见所发习题)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本次课正式进入“七大”会计核算方法的学习,授课过程一定要进一步结合前面 所讲会计要素的概念,解释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会计要素与会计恒等式的内在联系。第五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成本计算的概念 2、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3、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4、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5、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成本计算1、能区分成本与费用的关系 2、知道物资采购成本和产品制造成本的基本构成,学会主要费用的分配方法 3、理解并掌握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对成本与费用关系的理解 2、各种费用的分配方法 3、产品制造成本的计算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并给出业务题让学生自己练习。 授课时数:2 课时 授课时数: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我们知道企业生产的每个阶段都在不断的发生各种人力、 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一定时期 内发生的各种货币表现就称为费用。 不同阶段发生的费用, 按照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 集,就是该对象的成本。成本计算就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分别计算各个成本 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给大家讲授的主要内容。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一、成本计算的概念 成本计算就是按成本计算对象归集和分配费用, 分别计算各个成本计算对象的总成本和 单位成本的一种核算方法。 二、成本费用的区别与联系 联系: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是对象化了的费用。也就是说,生产成本是 相对于一定的产品而言所发生的费用, 是按照产品品种等成本计算对象对当期发生的费用进 行归集而形成的。 区别:费用是资产的耗费,它与一定的会计期间相联系,而与生产哪一种产品无关; 成本与一定种类和数量的产品或商品相联系,而不论发生在哪一个会计期间。 三、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一)物资采购成本的内容 物资采购成本由买价和采购费用构成,其中采购费用包括运杂费、运输途中的合理损 耗、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用和国外进口物资应负担的进口关税等。为简化核算,采购人员的 差旅费不计入材料物资采购成本,直接计入管理费用。 (二)物资采购成本的计算 公式:某种物资采购成本=该种物资的买价+应负担的采购费用 物资单位成本=物资采购成本÷物资数量 采购费用分配率=采购费用总额÷各种物资的重量(或买价)之和 某种物资应负担的采购费用=该种物资的重量(或买价)×采购费用分配率 例 1、12 月 10 日,从东风工厂购入甲材料 10 000 千克,买价 98 000 元;购入乙材料 2 400 千克,买价 47 520 元;购入丙材料 15 000 千克,买价 72 000 元。增值税计 36 978.40 元, 用银行存款支付,材料尚未到达。 借:物资采购——A 材料 ——B 材料 ——C 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98 000.00
72 000.00 36 978.40 贷:银行存款254 498.40例 2、12 月 12 日,用银行存款支付 A、B、C 三种材料运杂费 5 480 元。 运杂费按三种材料重量比例分配如下: 运杂费分配率=5480÷(10 000+2 400+15 000)=0.2 A 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10 000×0.2=2 000(元) B 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2 400×0.2=480(元) C 材料应负担的运杂费=15 000×0.2=3 000(元) 根据分配结果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A 材料 ——B ——C 贷:银行存款 2 000 480 3 000 5480例 3、12 月 12 日,A、B、C 三种材料并验收入库,结转物资采购成本。 A 材料采购成本=98 000+2 000=100 000(元) B 材料采购成本=47 520+480=48 000(元) C 材料采购成本==75 000(元) 借:原材料——A 材料 ——B 材料 ——C 材料 贷:物资采购——A 材料 ——B 材料 ——C 材料 四、产品成本的计算 (一)产品生产成本的内容 1、生产费用: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营业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二)产品生产成本的计算 制造费用分配率=制造费用总额÷各种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之和 某种产品应负担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生产工时(或生产工人工资)×制造费用分配率 具体讲解内容见多媒体课件。 五、产品销售成本的计算 产品销售成本=产品销售数量×产品的单位生产成本 例:12 月 31 日,结转本月产品销售成本,其中甲产品销售 500 件,单位成本 190 元,乙产 品销售 300 件,单位生产成本 120 元。 100 000 48 000 75 000 100 000 48 000 75 000 甲产品销售成本=500×190=95 000(元) 乙产品销售成本=300×120=36 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甲产品 ——乙产品 贷:库存商品——甲产品 ——乙产品 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练习成本计算。 (详见配套习题) 布置作业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成本计算”虽然是“七大”会计核算方法之一,但产品成本的计算与核算是由 “成本会计”课程具体讲解,本次课只是给学生一个感性认识,既有利于巩固对“基本经济 业务”核算的掌握,又为“成本会计”的开设奠定基础。 第五章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方法。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以讲授为主,同时配以多媒体课件演示各账户的结构。 课时安排:2 课时。 课时安排 导入新课: 账户作为对经济业务进行分类、确认、记录的一种手段,每个账户都规定了特定的核算 内容,他们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环节反映和监督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变化,在反映 上各具特色。请大家思考应如何对账户进行分类?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95 000 36 000 95 000 36 000账户分类第一节一、账户按照经济内容分类(重点)(一)资产类账户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资产账户是反映企业所有资产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账户。资产类帐户按资产的流动性和 经营管理的需要,又可分为反应流动资产的账户和反映长期资产的账户。 1、反映流动资产的账户。流动资产的账户使用与核算反应可以在一年或超过一年的一 个营业周期内变现或耗用的资产。如: “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收账款”等。 、 、 、 2、反映长期资产的账户,包括反映固定资产的账户,如“固定资产”“累计折旧”“无 、 、 形资产”账户、 “固定资产”账户。 (二)负债类账户 负债类账户是反映企业负债增减变换及其是有数额的账户,按照负债偿还期长短的不 同,划分为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和反映长期负债的账户。 1、反映流动负债的账户,如“短期借款”“应付账款”“预付账款”等账户。 、 、 2、反映长期负债的账户,如: “长期借款”账户、 “应付债券”账户等。 (三)所有者权益类账户 所有者权益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和经营积累与未分配利润的账户。 1、反映投入资本的账户,如: “实收资本”账户 2、反映资本积累的账户,如: “资本公积”“盈余公积”账户等。 、 (四)收入类账户 1、反映基本业务收入的账户如: “主营业务收入”账户 2、反映其他业务收入的账户如: “其他业务收入账户” (五)成本费用账户 1、反映生产成本费用的账户如: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主营业务成本”账户 、 、 2、反映期间费用的账户如: “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 、营业费用‘ “所得税”账户等。 (六)利润类账户 利润类账户包括“本年利润”“利润分配” 、 “投资收益”“营业外收入”账户等。 、 说明:各账户的结构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说明:各账户的结构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练习账户的分类。 布置作业: (详见配套习题)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 “账户分类”的知识看起来似乎并不重要,不掌握这些知识也能做会计处理,也 能“学会”会计,其实这方面的知识直接关系到初学者对会计账户“是什么”和“为什么” 的理解,尤其作为高层次的会计工作者更应该具备这方面的知识。第二节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能够正确按用途和结构对账户进行分类。 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及难点: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结合实例进行讲解,并用多媒体课件演示。 。 授课时数:2 课时。 授课时数: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账户按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就是将用途和结构基本相同的账户归为一类。 学习这种方法, 便于了解设置每一个账户的目的,了解该账户借方、贷方和余额各反映什么样的内容。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就是将用途和结构基本相同的账户归为一类。一、盘存账户盘存账户是用来反映各种能够进行实物盘点的财产物资和货币资金增减及其结存数的 账户。包括“现金”“应行存款”“原材料”“固定资产”账户等。 、 、 、二、资本账户资本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从外部取得的各种投资。 “实收资本” 资本公积、 包括 、 “ ” “盈余公积”账户等。三、结算账户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债权债务结算的账户。 (一)债权结算 债权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的各项应收款项的账户。包括: “应收账款”“应 、 收票据” “预付账款”“其他应收款”等账户。 、 (二)债务结算账户 债务结算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的各项应付款项的账户。包括: “应付账款”“应 、 付票据” “预收账款”“其他应付款”等账户。 、 四、期间汇转账户 期间汇转账户是用以反映和监督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收入和费用 的账户。包括期间收入汇转账户和期间支出汇转账户 (一)期间汇转收入账户 期间汇转收入账户包括: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投资收益”“营业外收 、 、 、 入”等账户。 (二)期间汇转支出账户 二 期间汇转支出账户 期间汇转支出账户包括: “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等账 、 、 户。 五、集合分配账户 集合分批账户是用于核算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的集中与 分配的账户。如: “制造费用”账户。 六、跨期摊提账户 跨期摊提账户是用来核算和监督应有几个会计期间共同负担的费用的账户。如: “待摊 费用”“预提费用”等账户 、 七、成本计算账户成本计算账户是反映和监督成本的归集和分配的账户。如“材料采购”“生产成本” 、 、 “制造费用”账户。八、财务成果账户“本年利润”账户是财务成果账户。九、调整账户调整账户是为了求得被调整账户的实际余额而设置的账户。 调整账户按调整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备抵账户和附加账户以及备抵和附加账户。十、待处理账户“待处理财产损益”账户是待处理账户。 巩固新课: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练习账户的分类。 布置作业: (详见配套习题)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课堂讲授,运用多媒体教学;重点讲述各类账户的结构与特点;重点板书:各类 账户的结构图示以便进行比较;启发学生回答:账户分类的意义?第五章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1、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 2、 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会计凭证要求学生掌握会计凭证的概念、种类、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教学难点及重点: 教学难点及重点 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会计报销用的有关凭证(发票、车票等) 课时安排:理论 2 课时、实验课时 2 课时 课时安排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首先拿出准备好的票据给学生介绍,说明票据的具体内容,引导学生理解发票、车票等票据 是会计实务中进行会计核算必不可少的原始凭证。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第一节 会计凭证的意义和种类一、会计凭证的意义 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明确经济责任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簿的依据。 (一)填制、取得会计凭证,可以及时正确地反映各项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二)审核会计凭证,可以有效地发挥会计的监督作用,使经济业务合理合法 (三)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便于分清经济责任,加强经济管理中的责任制。 二、会计凭证的种类 会计凭证是多种多样的,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以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者完成情况, 并作为记账原始依据的会计凭证。 原始凭证按其取得的来源不同,可以分为自制原始凭证和外来原始凭证两类。 自制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 是指由本单位内部经办业务的部门或人员, 在完成某项经济业务时自行 填制的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按其填制手续不同,又可分为一次凭证、累计凭证、汇总原始凭证和记账 编制凭证四种。 (1)一次凭证。 )一次凭证。 一次凭证是指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 或者同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 其填制 手续是一次完成的会计凭证。 如 “收料单” “领料单”“报销凭单”等。 、 、 (2)累计凭证。 )累计凭证。 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连续记载若干项同类经济业务的会计凭证。 这类凭证的填制 手续是随着经济业务发生而分次进行的。 如“限额领料单” 。 (3)汇总原始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亦称原始凭证汇总表, 是指在会计核算工作中, 为简化记账凭证的编制工 作, 将一定时期内若干份记录同类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汇总编制一张汇总凭证, 用以集中反 映某项经济业务总括发生情况的会计凭证。 如“发料凭证汇总表”“收料凭证汇总表”“现金收入汇总表”等。 、 、 汇总原始凭证只能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汇总填列在一张汇总凭证中。 在一张汇总凭证 中不能将两类或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填列。 (4)记账编制凭证。 )记账编制凭证。 记账编制凭证是根据账簿记录, 把某一项经济业务加以归类、 整理而重新编制的一种会 计凭证。如 “制造费用分配表” 。 外来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是指在同外单位发生经济往来关系时,从外单位取得的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都是一次凭证。如企业购买材料、商品时,从供货单位取得的发货票。 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用来确定经济业务应 借、应贷的会计科目和金额而填制的,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 在登记账簿之前,应按实际发生经济业务的内容编制会计分录,然后据以登记账簿,在 实际工作中,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 记账凭证按其适用的经济业务,分为专用记账凭证和通用记账凭证两类。 专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 专用记账凭证, 是用来专门记录某一类经济业务的记账凭证。 专用凭证按其所记录的经 济业务是否与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付有无关系, 又分为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三种。 收款凭证。 收款凭证。 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收款业务的凭证, 它是根据现金和银行 存款收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付款凭证。 付款凭证。 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现金和银行存款等贷币资金付款业务的凭证, 它是根据现金和银行 存款付款业务的原始凭证填制的。 转账凭证。 转账凭证。 转账凭证是用来记录与现金、 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收付款业务无关的转账业务 (即在经 济业务发生时不需要收付现金和银行存款的各项业务) 的凭证, 它是根据有关转账业务的原 始凭证填制的。 通用记账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 通用记账凭证的格式,不再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而是以一种格式记录 全部经济业务。 记账凭证按其包括的会计科目是否单一,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两类。 复式记账凭证。 复式记账凭证。 复式凭证又叫做多科目记账凭证, 要求将某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全部会计科目集中填列 在一张记账凭证上。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格式都是复式记账凭证的格式。 单式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 单式记账凭证又叫做单科目记账凭证, 要求将某项济业务所涉及的每个会计科目, 分别 填制记账凭证,每张记账凭证只填列一个会计科目,其对方科目只供参考,不凭以记账。也 就是把某一项济业务的会计分录, 按其所涉及的会计科目, 分散填到两张或两张以上的记账 凭证上。 记账凭证按其是否经过汇总,可以分为汇总记账凭证和非汇总记账凭证两种。 汇总记账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 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非汇总记账凭证按一定的方法汇总填制的记账凭证。 汇总记账按汇 总方法不同,可分为分类汇总和全部汇总两种。 分类汇总凭证。 分类汇总凭证。 分类汇总记账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按其种类分别汇总填制的。 如 “现金汇总收款凭证”和“银行存款汇总收款凭证”“现金汇总付款凭证”和“银 ; 行存款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都是分类汇总凭证。 ; 全部汇总凭证。 全部汇总凭证。 全部汇总凭证是根据一定期间的记账凭证全部汇总填制的,如“科目汇总表”就是全部 汇总凭证。 非汇总记账凭证。 非汇总记账凭证。 非汇总记账凭证,是没有经过汇总的记账凭证。 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以及通用记账凭证都是非汇总记账凭证。 会计凭证的分类见图:自制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 外来原始凭证 会 计 按适用经济业务分类 凭 证 按包括会计科目是否单-分类一次凭证 累计凭证 汇总原始凭证 记账编制凭证专用记账凭证 通用记帐凭证收款凭证 付款凭证 转账凭证复式记帐凭证 单式记帐凭证 记帐凭证 按是否经过汇总分类 汇总记帐凭证 非汇总记帐凭证第二节一、原始凭证的内容1、原始凭证的名称;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2、填制凭证的日期; 3、凭证的编号; 4、填制和接受凭证的单位名称; 5、经济业务的基本内容,其中包括经济业务发生的金额; 6、填制单位及有关人员的签章。二、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一)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1、一次凭证的填制 、 手续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由经办人填制的,一般只反映一项经济业务,或者同 时反映若干项同类性质的经济业务。 2、累计凭证的填制 、 累计凭证是在一定时期不断重复地反映同类经济业务的完成情况, 它是由经办人每次经 办业务完成后在其上面重复填制而成的。 3、汇总原始凭证的填制 、 汇总原始凭证只能将同类内容的经济业务汇总在一起, 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不 能将两类以上的经济业务汇总在一起,填列在一张汇总原始凭证上。 4、记账编制凭证的填制 、 记账编制凭证, 是由会计人员根据一定时期内某一账户的记录结果, 对某一特定事项进 行归类、整理而编制的,以满足会计核算或经济管理的需要。 (二)外来原始凭证的填制方法 外来原始凭证一般由税务局等部门统一印制, 或经税务部门批准由经济单位印制, 在填 制时加盖出据凭证单位公章方可有效,对于一式多联的原始凭证必须用复写纸套写。三、填制原始凭证的要求(一)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必须合法,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政策、法令、规章、制度的 要求,不符合以上要求的,不得列入原始凭证。 (二)填制在凭证上的内容和数字,必须真实可靠,要符合有关经济业务的实际情况。 (三)各种凭证的内容必须逐项填写齐全,不得遗漏,必须符合手续完备的要求,经办 业务的有关部门和人员要认真审查,签名盖章。 (四)各种凭证的书写要用蓝黑墨水,文字简要,字迹清楚,易于辨认。不得使用未经 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对阿拉伯数字要逐个写清楚,不得连写;在数字前应填写人民币符号 “¥” ,属于套写的凭证,一定要透,不要上面清楚,下面模糊。 (五)大小写金额数字要符合规格,正确填写。各种凭证不得随意涂改、括擦、挖补, 填写错误需要更正时,应用划线更正法,即将错误的文字和数字,用红色墨水划线注销,再 将正确的数字和文字用蓝字写在划线部分的上面,并签字盖章。 (六)各种凭证必须连续编号,以便查考。各种凭证如果已预先印定编号,在写坏作废 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全部保存,不得撕毁。 (七)各种凭证必须及时填制,一切原始凭证都应按照规定程序,及时送交财会部门, 由财会部门加以审核,并据以编制记账凭证。四、原始凭证的审核审核原始凭证,主要是审查两方面的内容。 (一)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合法性、真实性 (二)审核原始凭证所记录的经济业务的完整性、准确性 巩固新课 :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布置作业:练习原始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布置作业 (详见配套习题) 教学总结:本章又进入一个新的会计核算方法“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这个方法操作 教学总结 性强,重点要训练学生填制会计凭证的实际技能,并能理解各种会计凭证的用途。 第三节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要求学生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方法。 了解会计凭证的传递与保管。 教学难点及重点: 教学难点及重点: 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 分析、讲授与学生动手实践相结合;同时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演示。 教具准备: 教具准备: 会计报销用的有关凭证(发票、车票等) 、通用记账凭证、收款凭证、付款凭证、转账 凭证。 课时安排: 课时安排:理论 2 课时、实验课时 4 课时。 导入新课: 导入新课: 首先拿出准备好的票据给学生介绍, 说明票据的具体内容, 引导学生认识并理解记账凭 证是会计实务中进行会计核算必不可少。 新课讲授: 新课讲授: 一、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重点) 1、填制单位的名称; 2、记账凭证的名称; 3、记账凭证的编号; 4、填制凭证的日期; 5、经济业务的内容摘要; 6、会计科目(包括一级、二级和明细科目)的名称、记账方向和金额; 7、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8、制证、审核、记账、会计主管等人员的签章,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还应由出纳人员 签名或盖章。 二、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重点) (一)专用记账凭证的编制方法 专用记账凭证包括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不同的记账方法下其格式不同,现 按借贷记账的要求介绍其填制方法。 1、收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的填制方法 收款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收款业务的凭证, 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 证收款后填制的。 在借贷记账法下收款凭证的设证科目是借方科目。 在收款凭证左上方所填 列的借方科目,应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在凭证内所反映的贷方科目,应填列与 “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金额栏填列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数额,在凭证的右 侧填写附原始凭证张数,并在出纳及制单处签名或盖章。 2、付款凭证的填制方法 、 付款凭证是用来记录货币资金付款业务的凭证。 它是由出纳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 证付款后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付款凭证的设证科目是贷方科目,在付款凭证左上主所 填列的贷方科目,应是“现金”或“银行存款”科目。在凭证内所反映的借方科目,应填列 与“现金”或“银行存款”相对应的科目。金额栏填列经济业务实际发生的数额,在凭证的 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并在出纳及制单处签名或盖章。 注: 现金与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只编制付款凭证。 如从银行提取现金只编制银行存 款付款凭证。 3、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转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转账凭证是用以记录与货币资金收付无关的转账业务的凭证, 它是由会计人员根据审核 无误的转账业务原始凭证填制的。 在借贷记账法下, 将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全部填列 在凭证内,借方科目在先,贷方科目在后,将各会计科目所记应借应贷的金额填列在“借方 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内。借、贷方金额合计应该相等。制单人应在填制凭证后签名盖章, 并在凭证的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二)通用记账凭证的编制 通用记账凭证是用以记录各种经济业务的凭证。 采用通用记账凭证的经济单位, 不再根 据经济业务的内容分别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所以涉及到货币资金收、付业 务的记账凭证是由出纳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收、 付款后填制的, 涉及转账业务的记账 凭证,是由有关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填制的。在借贷记账法下,将经济业务所 涉及的会计科目全部填列在凭证内,借方在先,贷方在后。将各会计科目所记应借应贷的金 额填列在“借方金额”或“贷方金额”栏内。借、贷方金额合计数应相等。制单人应在填制 凭证完毕后签名盖章,并在凭证右侧填写所附原始凭证的张数。 (三)单式记账凭证的填制方法 单式记账凭证按一项济业务所涉及到的每个会计科目单独填制一张记账凭证, 每一张记 账凭证中只登记一个会计科目。 单式记账凭证为单独反映每项经济业务所涉及的会计科目及 对应关系,又分为“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 。 在借项记账凭证和贷项记账凭证中所列示的对应总账科目只起参考作用, 不作为登记账 簿的依据。 三、记账凭证的填制要求 (一)记账凭证的摘要栏是对经济业务的简要说明,又是登记账簿的重要依据,必须针 对不同性质的经济业务的特点,考虑到登记账簿的需要,正确地填写,不可漏填或错填。 (二)必须按照会计制度统一规定的会计科目,根据经济业务的性质,编制会计分录, 以保证核算的口径一致,便于综合汇总。应用借贷记账法编制分录时,应编制简单分录或复 合分录,以便从账户对应关系中反映经济业务的情况。 (三)填制记账凭证,可以根据每一份原始凭证单独填制,也可以根据同类经济业务的 多份原始凭证汇总填制,还可以根据汇总的原始凭证来填制。 记账凭证在一个月内应当连续编号,以便查核。在使用通用凭证时,可按经济业务发生 的顺序编号。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的,可采用“字号编号法” 。即按凭证类 别顺序编号。也可采用: “双重编号法” 。即按总字顺序编号与按类别顺序编号相结合。一笔 经济业务,需要编制多张记账凭证时可采用“分数编号法” ,在使用单式记账凭证时,也可 采用“分数编号法” 。 (四)记账凭证的日期。收、付款凭证应按货币资金收付的日期填写;转账凭证原则上 应按收到原始凭证的日期填写。 如果一份转账凭证依据不同日期的某类原始凭证填制时, 可 按填制凭证日期填写。在月终时,有些转账业务要等到下月初方可填制转账凭证时,也可按 月末的日期填写。 (五)记账赁证上应注明所附的原始凭证张数,以便查核。如果根据同一原始凭证填制 数张记账凭证时,则应在未附原始凭证的记账凭证上注明“附件××张,见第××号记账凭 证” 。如果原始凭证需要另行保管时,则应在附件栏目内加以注明,但更正错账和结账的记 账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 (六)在采用“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等复式凭证的情况下,凡涉及 、 到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收款业务,填制收款凭证;凡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的付款业务,填制付 款凭证;涉及转账业务,填制转账凭证。但是涉及现金和银行存款之间的划转业务,按规定 只填制付款凭证,以免重复记账。如现金存入银行只填制一张“现金”付款凭证。 对于从银行提取现金的经济业务,只填制一张“银行存款”付款凭证。 (七)记账凭证填写完毕,应进行复核与检查,并按所使用的记账方法进行试算平衡。 有关人员,均要签名盖章。出纳人员根据收款凭证收款,或根据付款凭证付款时,要在凭证 上加盖“收讫”或“付讫”的戳记,以免重收重付、防止差错。 四、记账凭证的审核 (一)记账凭证是否附有原始凭证,原始凭证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合法,记账凭证的所 记录的经济业务与所附原始凭证所反映的经济业务是否相符。 (二)记账凭证的应借、应贷会计科目是否正确,账户对应关系是否清晰,所使用的会 计科目及其核算内容是否符合会计制度的规定,金额计算是否准确。 (三)摘要是否填写清楚、项目填写是否齐全,如日期、凭证编号、二级和明细会计科 目、附件张数以及有关人员签章等。 巩固新课:可采用提问、练习等方式巩固本节内容。 巩固新课: 布置作业: (详见配套习题) 布置作业:练习记账凭证的填制与审核。 教学总结: 教学总结:通过实例,讲述各类记账凭证填制的技术方法,并解释会计分录的编制及作用; 重点板书: 收、付、转记账凭证的格式和内容;启发学生回答:记账凭证在会计实务中的 作用及其与会计分录的关系。第四节 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一、会计凭证的传递(了解) 会计凭证的传递(了解) 会计凭证的传递, 是指会计凭证从填制到归档保管整个过程中, 在单位内部各有关部门 和人员之间的传递程序和传递时间。 二、会计凭证的保管(了解) 会计凭证的保管(了解) 会计凭证的保管,是指会计凭证登账后的整理、装订和归档存查。 会计凭证归档保管的主要方法和要求是: 1、每月记账完毕,要将本月各种记账凭证加以整理,检查有无缺号和附件是否齐全。 然后按顺序号排列,装订成册。为了便于事后查阅,应加具封面,封面上应注明:单位的名 称所属的年度和月份、起讫的日期、记账凭证的种类、起讫号数、总计册数等,并由有关人 员签章。为了防止任意拆装,在装订线上要加贴封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应收应付会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