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漠插干草防沙澳大利亚干草市场是干嘛的、打假吗?

塔克拉玛干沙漠造林记―中国经济网
当前位置:&&&&&&正文
塔克拉玛干沙漠造林记
来源:人民网
胡杨风光(新疆麦盖提郑三喜摄影)
  这是一片扑朔迷离的神奇土地,
  这是一块遥远神奇的大漠绿洲,
  这里被称为进得去出不来的死亡之海,
  她就是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勤劳勇敢智慧的刀郎人,
  唤醒了沉睡百年的荒漠,
  给她披上了美丽的盛装。
  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克拉玛干沙漠西南边缘的麦盖提县,是享誉世界的刀郎文化之乡、名符其实的红枣之都、风光秀美的旅游之城,是叶尔羌河畔的一颗璀璨明珠。
  被誉为死亡之海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是一块典型的干旱荒漠,这里森林资源十分稀缺,植被覆盖率极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每到春季风沙不断。为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改善区域生态环境,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建设生物质能源原料基地,日环塔百万亩防风治沙生物质能源林建设项目正式启动,规划建设面积约700平方公里,南北长50公里,东西宽20公里,总发展面积为100万亩,生物能源林建设工程分期整体推进,计划分三期完成总体目标。
  第一期工程位于1993年中英联合探险塔克拉玛干沙漠入口处、工程区域内有唐王湖国家湿地公园和国家沙漠公园。
  只有荒凉的沙漠 没有荒凉的人生
  为了实现沙漠变绿洲的美丽梦想,全县各族人民都投入到了这场浩大的生态建设工程之中,在塔克拉玛干沙漠里隆重举行了沙漠植树誓师动员大会,吹响了向沙漠进军的号角。全县几万名干部群众进驻沙漠,会场彩旗飘扬,群情振奋,斗志昂扬,拉开了这场惠及千秋万代的生态工程序幕。
  县委书记、沙漠建设总指挥文福来同志以当兵人特有的豪气坚定地说:“全县各级党政干部都要把植树造林工作作为当前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植树造林工作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面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全县上下要立即行动起来,发扬艰苦奋斗的作风,扎实开展绿化造林工作、改善我们的生态环境,建设好我们的美好家园。
  麦盖提全县耕地总面积只有90多万亩,要想在沙漠里再造出百万亩绿洲,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每当春秋两季的植树大会战来临,沙漠里红旗飘扬,车水马龙,全县10个乡镇,100多个单位的职工和群众都参与到了这场“誓将荒漠变绿洲”的活动中,他们有的开上拖拉机、有的骑着摩托车带着劳动工具顶风沙、冒严寒奋战在这茫茫沙漠之中,乡村来的植树群众和林业管护人员一连半个月吃住都在沙漠里,吃馕饼、喝凉水、天当房、地当床。有的老乡两个人同挤一间帐篷、有的干脆在沙漠之上铺上干草和被褥席地而寝,早晚的沙漠非常寒冷,大家伙就点起篝火围在一起烤火取暖、拉着家常、叙说着对亲人的思念,憧憬着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美好愿望,为造福子孙后代毫无怨言的奋战在这世界第二大沙漠里。
  一滴汗水一份收获,在焦裕禄精神的鼓舞下,到2014年底一期10万亩生物能源林建设已完成8.2万亩,2015年春季再造2.6万亩,提前半年完成10万亩的造林计划。新疆中环油林业开发有限公司做为中国-联合国开发计划署百万亩防风治沙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合作项目的承担方,已投入资金2.4亿元,开通护林道路125公里,在通往生物能源林建设基地的前进渠上架设了水泥桥,铺设了柏油路,为建设大军的出、入、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新建1座35千伏变电站并扩容至65千伏,架设10千伏输电线路129公里,开凿机井77眼,铺设滴灌带6.5万亩,平整沙丘6.5万亩,开挖引水渠20公里、排碱渠34公里,换土115.5万袋,种植各种树苗3450万株,全县参加到植树造林活动中的劳力超过70万人次。
  沙漠指挥部也拔地而起,建立了广播站,在整个林区安装了高音喇叭,播放着红色歌曲和新闻广播,护林路上安装了路灯、监控设施、光伏发电设备,使沙漠内的林区一片生机盎然。
  如今,造林基地茫茫沙漠中一望无际的新疆杨、文冠果、沙棘等树木正在蓬勃生长,片片绿洲充满生机。在环塔百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工程中,麦盖提县把“绿化”与“产业化”相结合,把“治沙”与“致富”相结合,实现生态和经济同频共振。这些树苗在不远的将来将成为麦盖提县各族人民的“摇钱树”,给刀郎人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刀郎画乡、百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唐王湖国家湿地公园、国家沙漠公园将在这里组成一派自然、和谐的沙漠绿洲多样景观,这里特有的荒漠资源,沙漠、胡杨、戈壁、沙丘、绿洲、盐碱地及各种动植物构成的独特生态环境,将成为刀郎之乡一条沙漠旅游的黄金路线。
  做为项目投资方的深圳中环油新能源有限公司派出考察组多次到麦盖提县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用14个月的时间对项目地进行了实地勘察,以敢为人先的勇气用双脚丈量了这块人迹罕至的荒漠,看中了这块风水宝地,公司于2011年与麦盖提县人民政府签署了“环塔百万亩防风治沙暨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项目合同书”。该项目以政府支持、企业为主、群众参与的原则,达成了合作协议。编制了项目规划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该项目经过申报评审被列为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中国合作的绿色发展项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为国际合作方,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为国家项目办公室,新疆自治区抚贫办公室为项目执行方,新疆中环油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为项目建设方。建设期间坚持规划先行,科学支撑,边设计、边招标、边施工的原则。大连民族学院、中科院、北京林业大学、新疆林科学、内蒙古阿鲁科沁旗等科研单位参与了项目的科技研发和技术培训、技术指导,严把造林质量,树种选择、苗木质量、栽植标准、管护措施等关键环节的技术标准,确保了林木造一片活一片。
  麦盖提县环塔百万亩生物质能源林建设吸引了社会各界人士的目光,国家、自治区和喀什地区的各级领导先后深入造林工地调研和检查指导,对麦盖提防风治沙植树造林都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和肯定,自治区党委常委肖开提?依明到造林基地调研后向张春贤书记作了专题汇报,他在汇报中说“看到麦盖提战天斗地,攻坚克难的壮举和宏伟的绿化工程,被这一工程所震撼”,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吉尔拉?衣沙木丁深入造林工地考察后说“这是一种人与自然作斗争的民生工程、造福子孙的好事”。自治区党委书记张春贤在肖开提?依明常委的考察汇报材料上批示“请韩勇、李学军、马学军同志阅,择机总结麦盖提的经验和作法”。
  日,国家林业局造林司司长吴坚一行对震撼的植树场景交口称赞,并和随行人员一起栽下了新疆杨树苗。
  日,在麦盖提县参加“院士春秋论坛”的中科院、工程院的8位院士携带夫人来到百万亩防风治沙生态林基地,被原来茫茫沙海变成一望无际的绿洲所感动。他们围绕“生态、环境、生命、健康”主题发表真知灼见,共同探讨当今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为麦盖提的发展建言献策。
  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副书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来到了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建设基地,视察了秋季植树现场,称赞说这个百万亩防沙林干成功了就是给麦盖提县人民留下了一笔带不走的宝贵财富。
  日在麦盖提县参加“外交官看世界2015祝愿世界和平撞钟仪式”活动期间,中国前驻黎巴嫩、伊朗大使刘振堂、中国前驻乌克兰大使姚培生和中央十余家知名媒体记者亲临塔克拉玛干沙漠百万亩防风固沙生态林基地考察,亲眼目睹了这场刀郎人以实际行动捍卫美丽家园、与自然作斗争的荒漠之战。
  刀郎之乡谱华章、大漠深处披绿装。沙漠造林活动为刀郎之乡构成了一幅人与沙漠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笑意写在脸上的30万刀郎儿女,让麦盖提化蛹为蝶,年年庆丰收,处处闻欢歌。如今走进和谐宜居的刀郎文化之乡,日见日新新气象,年比年好好风光。刀郎大地必将呈现出林茂粮丰、物富民康的壮美前景,浩瀚无垠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必将实现绿树遍荒漠的花果山奇观。(作者:郑三喜)
(责任编辑:王蔚)【图片】沙漠治理之沙漠经济建设
沙漠治理及沙漠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规模化植树造林_百度贴吧
沙漠治理之沙漠经济建设
沙漠治理之沙漠经济建设
沙漠治理及沙漠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分为三步走:第一步,规模化植树造林,防风固沙;第二步,边植树边摸索沙漠绿色农业,沙漠绿色养殖业,种植为养殖提供草料,养殖为种植提供有机肥,小规模发展循环农业,绿色产品自产自销,积累客户,不断尝试改善微环境方式,探索沙漠绿化志愿者观光、参与、体验活动;第三步,沙漠林场,沙漠绿色农场,沙漠绿色养殖场,沙漠绿化志愿者和沙漠旅游体验场,相辅相成、互为资源、共同发展。稳固原有客户群体,开发更多绿色农特产品,扩大沙漠绿色产品市场,增加各种互动活动,特设沙漠绿化志愿者爱心林,沙漠经济消费者爱心林,每位志愿者,消费者累积一定积分,将免费以其名义在沙漠种下一棵沙漠爱心树。每位志愿者参加活动达到一定次数,可免费获得沙漠产品体验装一份。
此一万七千亩沙漠治理,沙漠经济已发展到第二步的中后期,欢迎各位沙漠治理爱好者踊跃参与,助力沙漠经济。凡投身于沙漠经济建设的参与者,均会尽最大限度的提供各种条件,不拘泥于任何形式,尽最大可能保证参与者利益,力争做到沙漠社会效益和参与者经济效益最大化。
初步拟订沙漠农业以合作社互助模式发展, 前期以种植五谷杂粮为主但不局限于五谷杂粮,原则上参与者能亲临现场 ,参与全过程,如果不能全程跟踪,播种期和收货期也应尽量现场跟踪,种植期内的杀虫除草浇水施肥,可按参与者要求由农场负责进行。五谷杂粮以礼盒形式捆绑合伙销售或可自主销售;沙漠养殖业免费提供林地,禁养食草动物,圈舍,养殖品种由参与者自主决定自主设计和实施,产出肉类合作社互助销售或也可自主销售。沙漠种植和养殖的草料和农家肥本着自愿协商原则对等互换,相互补充。农场定期举行各种志愿者,旅游者活动,宣传沙漠经济,开拓沙漠产品市场。不定期的组织志愿者消费者植树活动,回馈活动等,稳固并开发市场。
第二步有效循环后将不断扩大规模,发展新品种,沙漠经济市场稳定后,成立沙漠经济开发志愿者协会或者以公司形式整体上市,让更多的人了解沙漠治理,了解沙漠经济,让更多的人参与到沙漠经济建设中来。
以上为沙漠经济建设初拟草案 很多细节有待商榷,感兴趣者欢迎探讨指导,微信shadilvzhou。
排队沐浴的大白鹅
你好,能加你微信吗
支持一下。
乔、灌、草结合,种文冠果、饲料桑、大叶速生槐、紫穗槐、油沙豆。饲料、草解决了,养殖也就解决了,产业链也就形成了。
来源与分布 紫穗槐(别名绵槐、紫翠槐、紫槐花、椒条)为豆科紫穗槐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北美洲,我国已引种半个多世纪,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浙江、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牧草形态 紫穗槐植株直立,枝条修长而整齐,叶互生,一般为奇数羽状复叶,也有少数偶数。小叶片长椭圆形,钝头,整齐排列于叶柄两侧。一年生植株一般达1米左右,根入土可达83厘米,根幅约70厘米左右。多年生株高2.5米左右,根最长可达2米左右,根幅直径达3.8米。紫穗槐因移栽的缘故,根系主根短,侧根长多。花序为总状花序(多数为三小穗),生于植株的枝叉和梢端,花为簇状,密集成穗,穗长8~12厘米,中间小穗较长,左右小穗较短。紫蓝色小蝶花,初夏夜开昼合。8月中旬荚果成。果实镰刀形,长约7~10毫米,一般中间小穗有种子225~343粒,两侧有种子131~222粒。带壳种子千粒重11克。种子亩产为50~150千克。直播的当年不能开花,扦插的偶有开花,但不结实。种子产量也随生长年数的增加而逐年提高。 牧草特性 紫穗槐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耐热、耐旱,也耐寒、耐肥、耐瘠、耐酸性和碱性土壤。紫穗槐主干经砍伐后,萌蘖力很强,当年春播的植株在夏季剪去主干后,茬头能在初秋萌发新枝7~8个,多年生的竟能萌发30个左右。新枝长1米左右,植株也由单株型变为丛生型。紫穗槐生活力很强,生长几十年也不见衰败枯朽。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紫穗槐产叶量高,粗蛋白含量丰富。嫩叶可以直接饲喂畜禽,较老的叶可喂牛羊。干叶粉可作为配、混饲料的原料,约可节省20%的精料。一年生的植株叶和枝的比例为1.52:1,亩产鲜叶约1000千克,多年生的亩产3000千克左右。无论利用鲜枝叶饲喂或调制干草粉作饲料,牛、羊、猪都爱食。在猪的日粮中配一定比例的紫穗槐叶粉,肥育猪发育好,增重快。据调查,夏季采集的比秋季采集的紫穗槐叶粉饲用价值高。 栽培技术 1.育苗移栽法:选择向阳、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无碎石、杂草少、较肥沃、近中性的壤土作苗床。每亩施腐熟厩肥500~750千克,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作基肥,耕深约30厘米,敲碎土块,耙平,开沟作畦,畦宽1~2米。定苗后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均匀撒施。紫穗槐的陈种子不出苗,故春播的必须采用上年收获的种子,秋播的采用当年收获的种子。紫穗槐荚果,荚壳极难脱离,故一般带荚播种,但因种荚坚硬有蜡质,种子未经处理直播的不易吸水,出苗迟,所以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1)碾磨法:把种子倒在磨盘上摊平,厚4~5厘米,进行碾压,使种皮破裂即可用于播种。(2)温汤浸种法;播前用二份开水加一份凉水(控制水温约60℃),倒入种子,搅拌10~20分钟,浸泡一昼夜,然后捞在袋里或筐内,用清水冲淋一二次,以去掉鞣质。然后把它放置在温暖处催芽,如气温高每天用凉水冲洗l~2次,经过2~3天,种子露芽即可播种。也可在种子浸泡一昼夜,用清水冲淋后,即用于播种。紫穗槐适宜播种期为春、秋两季(4~5月、9~10月)。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开出浅沟;沟深3~5厘米,宽6~8厘米,把经处理的种子条播于沟内,播后覆土2厘米,并稍加镇压,用水喷透。播种量每亩3~4千克(未浸水时重量)。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齐苗,苗高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劣存优,并达到均匀分布,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亩育苗约3万株左右。定苗后田间管理主要是注意抓好中耕除草和防止干旱。为了使苗生长粗壮,结合中耕除草,适当施少量氮肥一次,如用尿素每亩5千克即可。春季育苗植株高达l米左右时,当年冬前就可及时移栽,或次年春移栽,秋季育的苗,次年冬前移栽。起苗前在离地表15厘米处剪断(剪下的粗壮枝可作插条繁殖),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并随起随栽。按株行距1×1.5米挖穴0.3立方米,每穴栽2~3株或3~4株,培土踩紧。若土壤干燥,先要灌水后培土踩紧。移栽后头年就生分枝,枝长可达1.5米左右,经平茬利用,分枝逐渐增多,3~4年就可成墩。建植后的紫穗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抗逆性很强,无病害,但偶有地债虫(蓑蛾套袋虫)危害叶片,可用药剂喷杀或捕杀。每年春、冬中耕除草各一次,并施少量氮肥,可达到稳产高产。
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草业百科 -& 文章内容:达乌里胡枝子 达乌里胡枝子 牧草名称 达乌里胡枝子 牧草学名 Lespedeza davurica(Laxm.) Schindl. 牧草图片
来源与分布 达乌里胡枝子分布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华中至云南;在国外朝鲜、日本、原苏联(远东、东西伯利亚地区)也有。 牧草形态 草本状半灌木,高20~60厘米。茎单一或数个簇生,通常稍斜升。羽状三出复叶,小叶披针状长圆形,长1.5~3厘米,宽5~10毫米,先端圆钝,有短刺尖,基部圆形,全缘,有平伏柔毛。总状花序腋生,较叶短或与叶等长;萼筒杯状,萼齿刺具曲状;花冠蝶形,黄白色至黄色。荚果小,包于宿存萼内,倒卵形或长倒卵形,两面凸出,伏生白色柔毛。 牧草特性 达乌里胡枝子为草本状半灌木。在内蒙古地区,5月中旬开始生长,7月中旬孕蕾,7月下旬至8月开花,9月结实,10月地上部分枯死。本种为轴根形。据观察在干草原与荒漠草原丘陵缓坡的沙质地上,主根入土深度可达1.3米,侧根根幅约30厘米左右,具斜向呈弧形下伸,在茎枝的基部接近表土处常生长许多不定根。达乌里胡枝子属于温带中旱生小半灌木,较喜温暖,性耐干旱,适生于年积温℃及降水量300~400毫米的气候条件范围内。主要分布于森林草原和草原地带的干山坡,丘陵坡地、沙质地,为草原群落的次优势成分或伴生成分。随着海拔的升高及纬度的北移,它在群落中的作用逐渐消失。当草场沙化或旱化时,本种能较快的侵入,可成片生长。再生性弱,故耐牧力不强。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达乌里胡枝子为优等饲用植物,根据在草场上观察,在开花前为各种家畜所喜食,尤其马、牛、羊、驴最喜食,花期亦喜食,其适口性最好的部分为花、叶及嫩枝梢,开花以后,茎枝木质化,质地粗硬,适口性则大大下降,故利用宜早,迟于开花家畜则采食较差。据研究,达乌里胡枝子在现蕾以前叶量丰富,可占地上全部风干重的64.3%,茎占35.7%,此时地上部分产量主要集中在距地5~20厘米处。待全株高达40余厘米左右,此时既适于放牧也适于刈制干草。达乌里胡枝子的化学成分中,粗蛋白质的含量由营养期至开花期逐渐降低,而粗纤维的含量有逐渐增高的趋势。这种营养成分的动态是和它的适口性相吻合的。达乌里胡枝子为耐旱耐瘠薄土壤的优良牧草,适于放牧或刈割干草之用,也可作为改良干旱、退化或趋于沙化草场的材料,如作为山地、丘陵地及沙地的水土保持植物也较适宜。近年来山西省曾进行试种,效果良好。其种子的千粒重为1.9~1.95克,硬实率不及20%,出苗容易,雨季条播或撒播后,赶羊群踩踏一遍,一般10天即可出苗,当年即可开花结实。 栽培技术 - 常见牧草病害 - 常见牧草虫害 蛴螬、苜蓿夜蛾、小麦皮蓟马、叶蝉类
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草业百科 -& 文章内容:多枝柽柳 多枝柽柳 牧草科名 柽柳科 牧草科拉丁名 ***ric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rix Family 牧草属名 柽柳属 牧草属拉丁名 ***rix L. 牧草属英文名 ***risk 天然牧草 多枝柽柳 牧草学名 ***rix ramosissima Ledeb. 牧草英文名 Branchy ***risk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 多枝柽柳(别名红柳)广泛分布于中国新疆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和吐鲁番盆地,甘肃河西走廊,内蒙古巴丹吉林沙漠、乌兰布和沙漠、库布齐沙漠、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地、乌兰察布高原,宁夏河东沙地及青海柴达木盆地。阿富汗、伊朗、土耳其、蒙古、俄罗斯及欧洲东部也有分布。 形态特征 柽柳科灌木或小乔木,通常高2~3米,多分枝,枝紫红色或红棕色。叶披针形、卵状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0.5~2毫米,先端锐尖,略内弯。总状花序生于当年枝上,长2~5毫米,宽3~5毫米,组成顶生的大型圆锥花序;苞片卵状披针形;花梗短;萼片5,卵形;花瓣5,倒卵形,淡红色或紫红色;花盘5裂;雄蕊5;花柱3,棍棒状。蒴果长圆锥形,3瓣裂。种子顶端簇生柔毛。细胞染色体:2n=24。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多枝柽柳3月中旬至4月开始萌发生长,5月下旬至7月开花,或花期一直延续到9月底至10月初,6月下旬开始结果,7月上旬开始成熟。在一个花序上,果熟期不一致,下部果实先熟,顶部者最后成熟,持续时间较长。果熟后种子即行飞散,种子小难于采集。故若采种,应及早采果,以防籽落。种子长0.4~0.5毫米,每克种子约6万粒。根系发达,直根深入土中,接地下水,最深者可达10余米。侧根多水平分布,甚广阔,且多细根。根株萌发力强,耐沙埋,沙埋后可于根颈处萌发大量纤细的不定根,枝条亦迅速向上生长。由于这种特性,在沙区往往形成高大的柽柳沙堆,成为独特的景观。也耐风蚀,因风蚀而暴露的根系,可萌发出很多新枝条。它还极耐沙害,据观察,即使迎风面的树皮被沙石打光,仍能依赖背风面残留的树皮顽强生长。生长较快,寿命长,在适宜条件下,幼龄期年平均生长高度为50~80米,4~5年高达2.5~3米,10年生可达4~5米,地径7~8厘米。寿命可达百年以上。多枝柽柳耐旱、耐热,尤其对沙漠地区的干旱和高温有很强的适应力。据测定,当沙地水分降低到0.5%时(远低于一般的凋萎湿度),仍能维持生命达20余天。在绝对最高气温达47.6℃、地面高温达70℃的新疆吐鲁番盆地,能正常生长。它的耐寒性也很好,可耐-40℃的严寒。多枝柽柳为喜光灌木,不耐荫蔽。喜低湿而微具盐碱的土壤,在土壤含盐量0.5%~0.7%%的盐渍化土壤上能很好地生长,但在土壤表层0~40厘米含盐量2%~3%的盐土上生长不良。对流沙适应能力差,在高大流沙丘上栽植,亦生长不良。多枝柽柳主要生长在干旱地区的湖盆边缘和河流沿岸,成为盐化低地及其沙丘群上的一种建群植物,群落覆盖度20%~30%至40%~70%,伴生植物种随生境条件亦有很大差别。在塔里木盆地地下水位2~4米较湿润的盐渍化较轻的盐化草甸土和草甸盐土上,在额济纳河下游草甸盐土上,伴生有黑果枸杞(Lycium ruthenicum)、大花白麻(Poacynum hendersonii)、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等,总盖度达40%~60%。在乌兰布和沙漠北部湖盆周围重盐渍土上,伴生有小果白刺(Nitraria sibirica)、碱蓬(Suaeda sp.)、芦苇等,总盖度30%~40%。 饲用价值 多枝柽柳在我国干旱地区对养驼业是重要的饲料。在春、夏季节,骆驼乐食其嫩枝;到秋季则不喜食其粗硬的枝条。青鲜时其他家畜不食,秋后山羊和绵羊采食其脱落的细枝,马和牛不食多枝柽柳。多枝柽柳的嫩枝叶富含无氮浸出物和灰分,粗蛋白质含量中等,而粗纤维含量较低。其蛋白质品质中等,9种必需氨基酸总量占其干物质的4%,大体同谷实、玉米中所含者相仿。综合论之,多枝柽柳可评为中等的饲用植物。多枝柽柳当前除饲用外,主要用于营造农田防护林和固沙林。造林可植苗或扦插,一般以植苗为好。采用播种或扦插育苗,种子在发芽期和苗期要求土壤湿润,宜经常灌水。播种以春播为好,也可夏播。多采用“水面落种法”播种,每平方米水面撒种子10克,如方法正确,每平方米可得苗500余株。当年苗高50~80厘米时,即可出圃。扦插育苗时,选1厘米粗的一年生枝条,截成30~40厘米长的插穗,在春季扦插。
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草业百科 -& 文章内容:酸枣 酸枣 牧草科名 鼠李科 牧草科拉丁名 Rharmnaceae 牧草科英文名 Buckthorn Family 牧草属名 枣属 牧草属拉丁名 Ziziphus Mill. 牧草属英文名 Jujube 天然牧草 酸枣 牧草学名 Ziziphus jujuba Mill.Var.Spinosa (Bunge) Hu 牧草英文名 Spine Date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 酸枣(别名棘、酸枣树、角针、硬枣)分布于中国辽宁、内蒙古山东、山西、河南、陕西、甘肃、宁夏、新疆安徽等地;朝鲜及俄罗斯也有。 形态特征 落叶灌木、稀小乔木,树皮褐色或灰褐色。枝有长枝、短枝和脱落性小枝之分。长枝舒展,呈“之”字形折曲,红褐色,光滑,有托叶刺;短枝通称枣股,在二年生以上的长枝上互生,似长乳头状;脱落性小枝亦称枣吊,为纤细下垂的无芽枝,似羽叶的总柄,常3~7簇生于短枝节上。叶互生、椭圆状卵形、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先端钝尖,基部稍偏斜,基生3主脉,具钝锯齿,两面光滑,叶柄长2~7毫米。花黄绿色,两性,5基数,单生或2~8朵密集成腋生聚伞花序;花梗长2~3毫米;萼片卵状三角形,花瓣倒宽卵形,基部有爪,与雄蕊等长;花盘厚,肉质;子房上位,常埋藏于花盘内,2室,每室具1胚珠。核果近球形,直径7~15毫米,成熟时红色,果肉味酸,核两端钝。细胞染色体:2n=24。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酸枣1~5年以营养生长为主,5年以后,侧枝数量增多,树冠开始扩大,虽有一定产量,但树体生长仍占优势,此期可延续30年左右,但因地理条件和经营水平不同,盛果期持续时间差异较大;盛果后期,树势逐渐衰退,冠内出现枯枝,产量下降,随后部分根系死亡,树体衰老枯死。水平根系发达,集中分布在15~40厘米的土层内,横向延伸能力很强,分布范围多为冠幅的2~3倍以上。垂直根生长势较水平根弱,一般在2米以内,深可达4~5米的土层内。水平根具有较强的萌蘖力,特别是在断根或受机械损伤之后,发生根蘖更多。酸枣为喜光阳性树种,对光照要求比较严格。一般多生长在阳坡及光照充足的地方,树势生长健壮,结果多,质量好。树冠外围枝条光照充足,枝粗、叶大、色泽深绿,而冠内里枝条纤细、叶小而薄。酸枣为喜温树种,但能耐40℃的高温和-30℃的低温。春季气温达13℃时芽开始萌动,17℃时月叶,21℃现蕾,22℃以上时始花,22~26℃时进入盛花期。日平均气温降至16℃时开始落叶。酸枣对水分的适应性较强,北方酸枣产区的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毫米,辽宁干旱区年降水量有300毫米,也有酸枣生长。据调查,当坡地土壤40厘米深处含水量5%时,大部分植物种干旱致死,酸枣仍能生长、开花。酸枣不仅能耐干旱,而且在雨季短期积水时也不致淹死。对土壤条件要求不严,无论是山地、丘陵或石质地,或是沙质土、黏质土以及轻盐碱地均能长;对土壤酸碱度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在石灰岩、片麻岩、花岗岩为成土母质的壤土或沙壤土甚至砂砾亡,pH6~8范围内均能生长,但仍以土层深厚肥沃的微酸、微碱及中性土壤(pH6.5~7.5)生长良好。在华北地区,酸枣主要分布在海拔1400米以下的低山阳坡,在坡面侵蚀严重、坡积岩块和基岩露头较多处也能生长。土壤为山地褐土,植被较稀疏,主要伴生树种有荆条(Vitex chinensis)、玻璃枝(Rhamnus parvifolivs)、薄皮木(Leptodermis oblonga),草本植物耐旱的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和黄背草(Themeda triandra var japonica)为王。酸枣的种子借助于水,散落在洪积扇和山前洪积平原,成为当地短花针茅荒漠草原的侵入种。能在石基质的低洼地带或农田、林地形成优势种,成为一种特殊的植被演替类型。 饲用价值 酸枣幼果、成熟果实和丰富的嫩枝叶,均为羊所采食。作为猪饲料的采集与调制方是:割取枝叶,煮熟、发酵、青贮,干燥粉碎掺混于其他饲料中喂用。酸枣嫩叶富含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纤维含量低,返青、开花、结实期营养较为丰富,是山区放牧较好的灌木之一。蛋白质的品质好,含有丰富的必需氨基酸,尤以赖氨酸、亮氨酸和精氨酸丰富。酸枣果肉营养丰富,含有多种维生素,尤以维生素C素含量高,每百克果肉中约含500~1000毫克,可生食或制作果酱;干枣可加工成酸枣面、酸枣露等,是盛夏防暑佳品。酸枣的种子酸枣仁是传统的贵重中药材,有镇定安神之功效,主治神经衰弱、失眠等症;仁核壳可加工成活性炭,为医药和化工原料。酸枣花芳香多蜜源,为华北地区的重要蜜源植物。它还是嫁接大枣的理想砧木。酸枣适应性强,抗风、耐旱、耐瘠薄,根系发达,在植被稀疏、造林难度大的干旱丘陵阳坡是保持水土的先锋灌木树种。
中国百科网 -& 农业百科 -& 草业百科 -& 文章内容:油蒿 油蒿 牧草科名 菊科 牧草科拉丁名 Compositae 牧草科英文名 Composite Family 牧草属名 蒿属 牧草属拉丁名 Artemisia L. 牧草属英文名 Wormwood 天然牧草 油蒿 牧草学名 Artemisia ordosica Krasch. 牧草英文名 Ordos Wormwood 牧草图片
地理分布 油蒿(别名黑沙蒿、沙蒿)中国北方沙区分布甚广,自东经112度以西,从干草原、荒漠草原至草原化荒漠,三个自然亚地带的沙区均有成片分布。产于内蒙古、河北、陕西(榆林地区)、山西(西部)、宁夏、甘肃(河西地区)。 形态特征 半灌木。高50~70(100)厘米,主茎不明显,多分枝。老枝外皮暗灰色或暗灰褐色,当年生枝条褐色至黑紫色,具纵条棱。叶稍肉质,一回或二回羽状全裂,裂片丝状条形,长1~3厘米,宽0.3~l毫米;茎上部叶较短小,3~5全裂或不裂,黄绿色。头状花序卵形,直径1.5~2.5毫米,通常直立,具短梗及丝状条形苞叶,多数在枝端排列成开展的圆锥花序;总苞片3~4层,宽卵形,边缘膜质;边花雌性,能育;中央两性不育,花冠管状。瘦果小,长卵形或长椭圆形。细胞染色体:2n=36。 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和阿拉善地区,3月上、中旬开始萌芽,逐渐生出叶片,叶密生绒毛,入夏后毛落,6月形成新枝,当年生枝条长达30~80厘米,7~9月为生长盛期,7月中、下旬形成头状花序,8月开花,9月结实,9月下旬至11月初果实逐渐成熟,成熟后果实不易脱落,便于采种,10月下旬至11月初叶转枯黄、脱落。油蒿枝条有两种:营养枝和生殖枝。营养枝在初霜后逐渐形成冬眠芽,翌年继续生长;生殖枝仅在当年生长,越冬以后即行枯死。油蒿的植株按年龄可分为五类:(1)幼苗:为当年或生长一年左右的植株,高度通常在10厘米以内;(2)幼龄植株:约为2年生植株,株高在10~20厘米左右;(3)中龄植株:约为3年生,株高在20厘米以上;(4)成年植株:4~7年生;(5)老年植株:为8~10年生以上的植株。油蒿一般生长2~3年可开花结实;水肥条件较好时盛期,其寿命一般为10年左右,最长可达15年。油蒿也有当年开花结实的。4~7年生的为繁殖盛期,其寿命一般为10年,最长可达15年。具有发达的根系。主根一般扎深1~2米,侧根分布于50厘米左右深度的土层内。老龄时,根系分布十分扩展,据调查,天然生12龄油蒿,地上部分高90厘米,冠幅170厘米,根深350厘米,根幅920厘米,侧根密布在0~130厘米沙层内。具有一定的再生性。在内蒙古阿拉善地区观测,4月24日~7月21日,枝条平均高度为5.1厘米,而6月10日刈割的枝条,到7月21日平均高度达7厘米。在鄂尔多斯测定,一年刈割2次的产量最高。但刈割时,植株高度不应低于30厘米,过低影响生活力。在内蒙古地区,一般利用2次为宜。具有广泛的生态可塑性。在干旱、半干旱沙质壤土上分布较广,生长在固定、半固定沙丘或覆沙梁地、砂砾地上。抗旱性强。在甘肃民勤测定,蒸腾强度每小时为580毫克/平方厘米(鲜重),内蒙古磴口每小时为429毫克/平方厘米。油蒿表皮角质层厚度为0.63毫米,比细枝岩黄芪、柠条锦鸡儿厚1倍多,且气孔下陷,抑制水分蒸腾。所以它能生长在水分极少(含水量2%~4%),养分不足(全氮0.02%~0.03%)的流动沙丘上,与上述旱生细胞结构有关。耐寒性强,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高原,冬季气温达-30℃,能安全过冬。不耐涝,积水1个月,会死亡。 油蒿枝条能生出大量的不定根,特别是幼龄植株,只要沙埋不超过顶芽,且能迅速生长不定根,维持正常生活。自然生长的油蒿以种子繁殖为主,但因其生长不定根能力强,也可分株插条繁殖。结实性好,据内蒙古磴口地区调查,每株平均有花序24700个,结实率为72.5%,种子(瘦果)细小,千粒重0.18克。在油蒿群落中,0~10厘米土层中每公顷种子贮藏量达134万~817万粒,其中29%分布在0~1厘米土层中;26%分布在1~2厘米土层中。大量的种子能保证它的群落繁衍不衰,落地种子,以春季发育的幼苗成活率最高,秋季发芽的幼苗70%不能越冬而死亡。在油蒿群落中,有明显的排它性。因此,少见其他植物,只偶见虫实(Corispermum spp.)、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小画眉草(Eragrostis poaeoides)、蒺藜(Tribulus terrestris)等。在沙化的土地上,油蒿可以很快入侵到以西藏锦鸡儿(Caragana tibetica)、狭叶锦鸡儿(C.Stenophylla)、长芒草(Stipa bungeana)等为建群种的地带性群落中,并随着沙化的加剧,取而代之。也可侵入以北沙柳(Salix psammophlla)、小红柳(S.Microstachya var.Bordensis)、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dens)为建群种的湿中生灌丛和盐生草甸中,并逐渐取代它们。 饲用价值 季节性饲料平衡中有一定意义。是骆驼的主要饲草。由于它含有挥发性物质,气味浓并有苦味,适口性不佳,除骆驼外,其他家畜一般不食,但在饲草缺乏时,如早春,山羊、绵羊也采食。冬季适口性有所提高,骆驼和羊均喜食。据内蒙古伊克昭盟试验,秋季油蒿的适口性仅次于冷蒿(Artemisia frigida),而远胜于阿尔泰狗娃花(Heteropappus altaicus)、猪毛蒿(Artemisia scoparia)、糙隐子草(Cleistogenes squarrosa)、沙生针茅(Stipa glareosa)、猪毛菜(Salsola collina)等。由于枝叶保存得好,是家畜的主要饲草,马有时也采食。油蒿草场适宜放牧利用,刈割会抑制生殖枝形成,对提高适口性有一定的作用。也可与其他牧草混合或单独调制成青贮饲料,晒制干草或粉碎成粉。在鄂尔多斯高原,产风干草750千克/公顷以上,最高可达1500千克/公顷,在西部荒漠地区,仅产375千克/公顷。除饲用外,还可做优良的固沙植物。据陕西榆林地区试种油蒿之后,风速和沙流量均大为减低,且细土粒增多,肥力提高。种子含油率较高,约占干重的27.4%。是一种暗褐色碘值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制做油漆。也可入药,其根可止血;茎叶和花蕾有清热、祛风湿,拔脓之功能;种子利尿
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观赏植物,也是治疗高血脂、高血压、血管硬化和慢性肝病的常用中药,同时是优良的薪炭林树种和水土保持树种,有着极大的开发价值。近年来,文冠果价格连续攀升,文冠果种子供不应求。1、文冠果可以提取柴油、食用油。文冠果种子含油量为35%~40%,种仁含油量为72%。文冠果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不含对人体有害的芥酸,是十分难得的上好油品,油黄色而透明,食用味美,具药用功效,其油份中亚油酸是中药“益寿宁”的主要成份,具有极好的降血压作用。食用文冠果油可有效预防高血压病。国内目前已开发出“亚油酸滴丸”,专门用于预防和治疗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利用野生植物提取的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植物能源作为替代石油的重要选择,将成为推进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当前,生物产业正逐渐成为全球主导产业,而我国也正处于生物产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利用野生植物提取的文冠果生物柴油和生物乙醇等植物能源作为替代石油的重要选择,将成为推进能源革命的必由之路。 “十五”期间中国林科院组织对我国主要燃油木本植物,文冠果、黄连木进行推广,文冠果提取柴油已获得成功。文冠果发展前景看好。2、文冠果除榨油外,即可炒食,又可当作鲜果直接上市,还可以作为罐藏原料大规模加工,升值途径多,潜力大。文冠果嫩果皮色翠绿,种仁清亮,味道甘美,风味十分特别,是特殊的保健水果。3、文冠果是优质密源植物和高雅的观赏植物,且叶、枝均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其种仁可做活性炭,株形优美,花朵芳香、花色艳丽,花期长达30多天,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文冠果木才煎服或用枝叶熬膏涂患处,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其老叶加加工饮料代茶用。4、文冠果具有抗旱、耐瘠薄特性,根系入土深,萌蘖能力强,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文冠果有“北方油茶”之称,是我国北方地区很有发展前途的木本油料,其果实壳可以入药,果实榨的食用油极具营养价值;文冠果因为喜旱,适合山区种植,是水土保持树种;另外,因其花穗大、花期长,也是良好的园林观赏树。文冠果是我国特有的树种,树姿秀丽,花序大、花朵密、开花时间长,春天满树白花与秀丽光洁的的绿叶相互映衬,颇为美丽,是很好的观赏树种;文冠果的种子含油率高达50%,营养价值极高,为我国北方著名的木本油料树种;花粉还是蜜蜂喜爱的食物,叶子可以加工成茶;树枝树叶入药可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等,文冠果真可谓浑身是宝。
文冠果种子当年播种随采随播时,种子无需处理;如留待来年春播,播前应进行催芽。文冠果种皮坚硬致密,不易透气透水,内含物质转化要有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发芽十分困难。为促使其迅速发芽,提高发芽率,保障苗木优质高产,播种前必须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催芽方法有两种:
(1)混沙埋藏:冬季土壤结冻前,上冻前,先将阴干的种子用清水浸泡4天~5天(每天换水1次),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的地方,挖深0.3-1米、宽度和长度随种子量而定的平底坑。坑内竖几束草把,以利通气。将种子与2-3倍湿沙拌匀,种沙混合比为1:3,湿度60%,将种子与沙的混合物放入坑内,距地面10-15厘米时,用沙填满,再培土略高于地面,翌年播种前10-15天取出 ,放在背风向阳处摊开,一般厚度为20-30天厘米,进行自然催芽。每天翻动3、4次,适时喷少量的水,以保持湿度。晚间堆积一起,盖上草帘。当10%左右种子萌芽咀时,即可播种。
(2)温水浸种:(一)春播前30-40天,将种子用始温45℃左右的温水浸泡3天,每天换水一次,捞出放入筐内,上盖湿草帘,放在20-25℃的温暖室内催芽,每天用清水淋洗、翻动1-2次,待种子三分之二裂嘴露白时播种,或陆续选出裂嘴种子,分期播种. ( 二 )秋后未来得及沙埋处理的种子,可在播种前用80%热水烫种10分钟,然后恒温浸种48小时,捞出种子,混3倍河沙置于26℃的恒温室内,5天后待85%的种子裂口,即可播种。
种植文冠果 造林好项目 致富摇钱树文冠果被老百姓称为一次投入、千年受益的“铁杆庄稼”。文冠果结实早、产量高、效益好,我国秦岭以北的水地、旱地均可种植,也是荒山、荒坡造林绿化的好树种。文冠果在水肥较好的水浇地,移栽第二年即可挂果,亩产籽种100公斤;第三年亩产籽种200公斤,五六年后进入盛产期,亩产种子500公斤,十年后进入高产期,亩产1000公斤,现在每公斤约40元左右,亩产值4万元。庄稼人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既然文冠果是一种油料树种,就与胡麻或油菜籽相比,可得出种植文冠果树的十个理由:第一,它比胡麻或油菜籽节水、少肥、省工,也就是省钱,五年后的大树即使不浇水少管护,也不会被旱死,而且还有一定的收入;第二,它比胡麻或油菜籽产量高、价值好,种子可榨油、叶子做茶叶,枝干是中药,五六年产值达万元以上;第三,文冠果寿命长达2000年,1700年的古树依然开花结果,因此种下一片文冠果,就像开了一个绿色银行,将使您享受到取之不尽的财富;第四,种子晒干后可库存10年以上,其食用油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用油,人人都可食用,永远不会滞销;第五,土地升值快,成材文冠果林是土地价格的数倍;第六,可享受苗木补助和生态造林等多项造林补助;第七,可享受国家新一轮的退耕还林政策《关于扩大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规模的通知》,每亩林地补助1500元;第八,可享受《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木本油料产业发展的意见》中的政策和项目;第九,办上林权证后可享受国家贴息贷款政策,每亩地一般可贷1万元,最长可贷8年;第十、种植文冠果几百亩或几千亩的单位,可开发文冠果风景旅游区,吸引大批游客前来度假旅游。村民们可以到旅游公司上班,或者自己在家搞农家乐,大家都可以靠辛勤劳动发家致富。文冠果既是防风固沙的先锋生态树种,又是种植效益非常好的经济树种,市场潜力巨大,发展前景广阔,可发展成为北方最大的林果产业。它是北方农林企业荒山造林的好项目,是农民朋友首选的经济树种,更是丘陵山区、干旱瘠薄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摇钱树。文冠果全身都是宝,具有非常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是树木中的国宝,园林中的奇葩。它是我国特有的优良木本油料树种,又是珍贵的旅游观赏植物,也是优良的木材树种、水土保持树种和常用中药材。在陕西省合阳县有一棵1700年的文冠果树,依然硕果累累。在河南省夏邑县中峰乡,有一棵1200年的文冠果树,仍然开花结果。  文冠果属水土保持先锋树种,具有抗旱、抗寒、耐瘠薄特性,根系发达,生长较快,寿命可达2000年。文冠果喜光,耐半阴,抗寒抗暑能力强,在+-41℃气温下能安全度过。抗旱能力很强,在年降水量仅100毫米的沙漠戈壁也有散生树木。  文冠果就是传说中的长寿果、长生果和天仙果,是古庙高僧秘而不宣的神油,是历代宫廷的养生珍品。西北文冠果基地研制的文冠果高级保健食用油,黄色而透明,且食用味美,其品质优于花生油、芝麻油,保健作用胜于橄榄油、山茶油,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达94%,是高级药、食兼用油,更是天然保健品和美容用品。具有长寿、美容、保健、益智等功能,有防治高血压、高血脂、心脑血管等功效,有抗炎、抗癌、抗病毒、抗艾滋病(HIV)活性等功效,对风湿病、小儿尿床、老年痴呆等有一定疗效,还有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的作用。文冠果是高雅的观赏植物,树质坚硬,纹理美观,具有很大的综合开发潜力。株形优美,花色艳丽,香气溢人,花期长达30多天,作为庭院观赏植物,大中型盆景植物,具有瘦、拙、艳、香的特点,且可人工控制树型,创造各种奇景,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大叶速生槐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适宜种植,它是一种适应性和再生能力极强并具有生理抗旱性的豆科阔叶乔木,若经常平茬就是丛生,否则可自然成林。 大叶速生槐的作用已经逐渐被人们了解。为方便读者理解,综合各种资料文献,本人将具体的实用方法介绍如下,还望各位大虾斧正。 一、用于畜牧饲料,堪称&叶饲料之王&和&最廉价的再生饲料&;大叶速生槐作为优质饲料,以其速生、高产、高蛋白的特性,是饲料种植业极有前途的种植品种。一次种植可连续收获20年以上,耐旱,耐贫瘠,而且管理粗放,可解决大面积牧草种植不易的难题,故蕴藏着巨大的生产空间。大叶速生槐将成为二十一世纪饲料种植业的一大朝阳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二、用于生态工程被誉为&抗风固沙先锋& 由于大叶速生槐根系庞大,再生力强,根深叶茂,且耐旱。是防沙治沙,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区生态建设的首选树种。2006年《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防沙治沙工作的决定》的基本目标是:力争到2010年,重点治理地区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到2020年,全国一半以上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得到治理;到本世纪中叶,全国可治理的沙化土地基本得到治理。大叶速生槐在广西石漠地区、新疆、内蒙沙漠已经种植成功。若大规模推广仅此项面积将是天文数字。 三、用于农村能源被称为&绿色煤炭& 由于大叶速生槐生物量极大,而且孽生力强,在弃耕地种植除放牧外,可收获茎杆做碳薪材,亦可作为生物能源发电。是真正的绿色能源。 四、用于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可谓是&生物氮肥库& 大叶速生槐为豆科固氮树种,固氮能力优于大豆和其它豆科树种,为&生物氮肥库&,可改善土壤性状,培肥地力。耐土壤贫瘠,在土壤极其瘠薄干旱的荒漠化和石漠化地区,大叶速生槐照常生长旺盛。 五、用于造纸是&超级优质纸浆材&;大叶速生槐种植密度大、产量高,而且质地细腻,是造高级纸的优选材料。 六、用于食用菌生产是&高蛋白营养基& 大叶速生槐茎杆粉碎后作为培养基可生产高级食用菌,在木材短缺的地区,可考虑采用
紫穗槐(别名绵槐、紫翠槐、紫槐花、椒条)为豆科紫穗槐属的,一种多年生落叶灌木。原产北美洲,我国已引种半个多世纪,分布在山东、河北、辽宁、河南、江苏、安徽、山西、浙江、贵州等省的部分地区。 牧草形态 紫穗槐植株直立,枝条修长而整齐,叶互生,一般为奇数羽状复叶,也有少数偶数。小叶片长椭圆形,钝头,整齐排列于叶柄两侧。一年生植株一般达1米左右,根入土可达83厘米,根幅约70厘米左右。多年生株高2.5米左右,根最长可达2米左右,根幅直径达3.8米。紫穗槐因移栽的缘故,根系主根短,侧根长多。花序为总状花序(多数为三小穗),生于植株的枝叉和梢端,花为簇状,密集成穗,穗长8~12厘米,中间小穗较长,左右小穗较短。紫蓝色小蝶花,初夏夜开昼合。8月中旬荚果成。果实镰刀形,长约7~10毫米,一般中间小穗有种子225~343粒,两侧有种子131~222粒。带壳种子千粒重11克。种子亩产为50~150千克。直播的当年不能开花,扦插的偶有开花,但不结实。种子产量也随生长年数的增加而逐年提高。 牧草特性 紫穗槐适应性广,抗逆力强。耐热、耐旱,也耐寒、耐肥、耐瘠、耐酸性和碱性土壤。紫穗槐主干经砍伐后,萌蘖力很强,当年春播的植株在夏季剪去主干后,茬头能在初秋萌发新枝7~8个,多年生的竟能萌发30个左右。新枝长1米左右,植株也由单株型变为丛生型。紫穗槐生活力很强,生长几十年也不见衰败枯朽。 饲用价值及利用技术 紫穗槐产叶量高,粗蛋白含量丰富。嫩叶可以直接饲喂畜禽,较老的叶可喂牛羊。干叶粉可作为配、混饲料的原料,约可节省20%的精料。一年生的植株叶和枝的比例为1.52:1,亩产鲜叶约1000千克,多年生的亩产3000千克左右。无论利用鲜枝叶饲喂或调制干草粉作饲料,牛、羊、猪都爱食。在猪的日粮中配一定比例的紫穗槐叶粉,肥育猪发育好,增重快。据调查,夏季采集的比秋季采集的紫穗槐叶粉饲用价值高。 栽培技术 1.育苗移栽法:选择向阳、质地疏松、排水良好、无碎石、杂草少、较肥沃、近中性的壤土作苗床。每亩施腐熟厩肥500~750千克,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15~-20千克,翻耕入土作基肥,耕深约30厘米,敲碎土块,耙平,开沟作畦,畦宽1~2米。定苗后追肥一次,每亩用尿素5千克或硫酸铵10千克,均匀撒施。紫穗槐的陈种子不出苗,故春播的必须采用上年收获的种子,秋播的采用当年收获的种子。紫穗槐荚果,荚壳极难脱离,故一般带荚播种,但因种荚坚硬有蜡质,种子未经处理直播的不易吸水,出苗迟,所以播前应进行种子处理。(1)碾磨法:把种子倒在磨盘上摊平,厚4~5厘米,进行碾压,使种皮破裂即可用于播种。(2)温汤浸种法;播前用二份开水加一份凉水(控制水温约60℃),倒入种子,搅拌10~20分钟,浸泡一昼夜,然后捞在袋里或筐内,用清水冲淋一二次,以去掉鞣质。然后把它放置在温暖处催芽,如气温高每天用凉水冲洗l~2次,经过2~3天,种子露芽即可播种。也可在种子浸泡一昼夜,用清水冲淋后,即用于播种。紫穗槐适宜播种期为春、秋两季(4~5月、9~10月)。播前苗床按行距20~30厘米开出浅沟;沟深3~5厘米,宽6~8厘米,把经处理的种子条播于沟内,播后覆土2厘米,并稍加镇压,用水喷透。播种量每亩3~4千克(未浸水时重量)。一般播后5~7天出苗,15天齐苗,苗高5~6厘米时进行第一次间苗,去劣存优,并达到均匀分布,当苗高10~15厘米时进行第二次间苗,要求株距保持10厘米,每亩育苗约3万株左右。定苗后田间管理主要是注意抓好中耕除草和防止干旱。为了使苗生长粗壮,结合中耕除草,适当施少量氮肥一次,如用尿素每亩5千克即可。春季育苗植株高达l米左右时,当年冬前就可及时移栽,或次年春移栽,秋季育的苗,次年冬前移栽。起苗前在离地表15厘米处剪断(剪下的粗壮枝可作插条繁殖),起苗时,要注意保护根系,并随起随栽。按株行距1×1.5米挖穴0.3立方米,每穴栽2~3株或3~4株,培土踩紧。若土壤干燥,先要灌水后培土踩紧。移栽后头年就生分枝,枝长可达1.5米左右,经平茬利用,分枝逐渐增多,3~4年就可成墩。建植后的紫穗槐,具有很强的生命力,抗逆性很强,无病害,但偶有地债虫(蓑蛾套袋虫)危害叶片,可用药剂喷杀或捕杀。每年春、冬中耕除草各一次,并施少量氮肥,可达到稳产高产。
西北文冠果基地的博客
未来的沙漠建设中
杨树没有杨絮吗??!!
楼主雇人吗
牧羊于野,得利在朝
虽然说跟楼主有意见冲突,不过也没有去实地观察过所以并不方便深究。所以就用排除法排除一些非绿色产业。养殖业,养殖业并不是绿色的产业,反刍动物会排放甲烷,甲烷的温室效应是二氧化碳的15倍,甲烷主要产自沼泽,水田,以及潮湿的土壤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澳大利亚干草市场是干嘛的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