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尼是怎么输给华为和联想笔记本电脑价位的

华为开始做笔记本电脑了,联想离死还有多远【中国经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5,819贴子:
华为开始做笔记本电脑了,联想离死还有多远
改革开放这么多年,我们国家也产生了很多规模庞大的企业,有的是走自主研发的路比如华为,有的是走给别人代工的路比如联想,这两条路孰优孰劣,目前已经初见端倪,比如华为已经称王,而联想这个美帝国企,对他没啥好说的,但是我们国家光有华为是不够的,就请大家来找找我们国家还有哪些做自主研发的牛逼企业,我把我知道的几个列出来,请各位补充华为_世界领先的通信方案供应商格力_世界领先的室内环境供应商京东方_牛逼的显示设备供应商中兴_这个和华为差不多
联想当年用人家五笔字型都不愿意给钱,现如今可要在软件上倒霉喽
联想,实在想不出形容他的词了,不喜欢
顶顶。。。???
京东方确实那么强吗???那为啥手机屏幕都用夏普/LG/三星的??
记得前几年索尼松下巨亏时赵国媒体跟复读机似的拿着家电代表日本电子产业衰败,那幸灾乐祸样啊历历在目,现在索尼松下通过转型升级复苏了,号称让全球电子业颤抖的联想却亏成一比,然而赵媒们集体选择性装睡,笑死
眼熟我,我要和你做盆友!!??
2010年之后再不买联想的垃圾玩意!性价比极低!10年买了个Y450各种无法正常关机,同学好多买Y450的都有这个情况
笔记本电脑注定是被淘汰的节奏,以后台式电脑和平板电脑才是潮流。
奇瑞算吗 国内唯一自主正向研发发动机
自主研发的路,沉重难走,胜在正确!
我们国家除了这些就没了吗?
我就不想说什么了
奇瑞现在连工资都够呛了
呵呵呵呵呵
也没见你说
还有显示技术
真的别吹了
懂得就知道
我们与那些主流差距有多大
而且你能发展起来都是人家玩剩下的
无人驾驶汽车
人家已经在卯足了劲
再一次“革命”时
而我们的无知国人
产能有多大多棒时
我就呵呵呵呵呵了
诺基亚当年有多大
没有技术储备
死得有多快
多看看别人的黑科技
因为当那一天真的来时
你就明白什么是垃圾
立升超滤膜,大疆无人机
现在多少楼了?????
眼熟我,我要和你做盆友!!??
格力广告词,掌握核心科技。压缩机是核心么?日本的。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2000元的索尼和联想,及华为荣耀哪部好,流畅度_百度知道
2000元的索尼和联想,及华为荣耀哪部好,流畅度
我有更好的答案
亲,个人比较倾向华为,一直在用华为的机子 ,比较使用,也比较信赖吧,像你说的这个价位,荣耀8 ,荣耀note8 ,荣耀V8都是不错的选择的呢!
采纳率:95%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想和华为同进全球前三,联想手机还有机会吗?_创事记_新浪科技_新浪网
想和华为同进全球前三,联想手机还有机会吗?
  欢迎关注“创事记”的微信订阅号:sinachuangshiji文/钉科技11月初,联想刚刚对手机业务进行细微调整,除了杨元庆表明“Moto将会是我们未来智能手机的唯一品牌”之外,移动业务也从陈旭东手中“转交”给乔健。结合期间杨元庆曾提及中国是“唯一一个”年比年业绩有所下降的区域,外界猜测,联想正试图重构手机业务,同时,提升手机产品在国内市场的表现。当然,也有分析认为,联想此后将采取“曲线救国”的策略,并将杨元庆对品牌路线的简述作为一个信号。现在看来,后一种猜测似乎更有道理。在今年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的一次采访中,杨元庆表示“争取三家(指联想、华为、小米)将来成为全球的前三名”,“再比拼谁是第一,谁是第二,谁是第三”。只是,联想的这个目标能够顺利实现吗?中国市场能“放弃”吗?在上文提到的采访中,杨元庆表示,“其实联想今天在海外的智能手机市场坦率地说做得比中国好,我们现在90%以上的智能手机业务来自于海外,大概是中国企业里面海外市场开拓最好的,尤其是在海外的新兴市场。”这是一种“精彩”,还是一种“无奈”,或许只有杨元庆和联想手机业务的管理团队才能切身体会。但首先,9成以上业务由海外维持,对于曾经表示要“立足本土”的联想而言,未必能算得上成功。在2002年的丹佛国际管理科学会上,时任联想集团总裁的柳传志,曾谈到联想实现国际化战略,首先要立足本土市场:“联想既然有中国这么一个广阔的本土市场,我们一定要好好利用,积蓄力量,等到条件成熟了以后再进入国际市场……联想的战略重点是中国市场,优势在于中国人最熟悉中国市场。”在2009年,当时柳传志临危复出,他曾指出:“联想走国际化这条路绝不会动摇。”但他同时指出,“最基本的是国内市场,这是极其重要的。”钉科技认为,柳传志的判断是冷静和理智的,作为拥有十几亿人口的国家,中国是任何国际化企业都不能忽视的市场,特别是本土“起源”的企业。以日系企业索尼为例。其2015/16财报显示,索尼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下滑1.1%至5404.97亿日元,位列索尼全球六大主要市场区域倒数第一,营收比重是6.7%,之前有媒体表示,这曾使索尼的整体业务面临尴尬局面。也造成了之后的一段时间索尼等日系企业摆出“反扑”中国市场的架势。中国市场的地位,可见一斑。杨元庆提及中国是“唯一一个”年比年业绩有所下降的区域,换上“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为老本行的乔健,势必是要做振兴国内市场的打算,那么,在世界互联网大会上重点提及海外、全球,联想真的是打算暂避国内手机市场“百团大战”的锋芒,准备“曲线救国”?试图上演“曲线救国”?钉科技根据一段时期的观察,认为国产手机品牌进军海外的原因一般有三个:一是,通过国际化寻求更大的市场规模。以这一原因作为出发点,多见于在国内已经取得一定市场地位的企业,在基本稳住“大本营”之后,制霸全球的野望开始展现,同时也是突破增长瓶颈的一种。二是,通过国外业务反哺国内。这类企业一般在国内不温不火,知名度并不很高,甚至有一些是靠代工起家,国外更广阔的市场可以为其提供生存所必需的再生产资金,也有助于其提升知名度,同时可以暂时避开国内众多品牌的混战厮杀,并在适当时候全球回归。三是,在国内险些“死掉”但不甘心失败。这类企业通常在国内已经无法维持生计,有一些是大品牌的子品牌,借助母品牌的现有渠道,试图打开局面。联想手机业务的境遇,相对而言比较特殊。曾今跻身“中华酷联”,进军海外,显然是谋求更大市场空间,但随着其在国内业务陷入较大的“瓶颈”,扩张海外业务,似乎就变得“势在必行”。根据赛诺的数据,上半年,联想以近600万部的销量,在国内仅排名第11位,而上半年,国内手机整体销量则超过2.5亿部。杨元庆在互联网大会上提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大,也不过是全球30%的市场,世界的市场更大,另外70%在海外”,不知道其中有没有隐藏着一份无奈。数据来源:赛诺似乎是为了证明联想手机业务能够完成“曲线救国”的目标,杨元庆谈到了在中国以外市场的一些成绩:“比如说巴西我们有近20%的市场份额,排第二,在印度有近10%的市场份额,也是仅次于三星排第二,俄罗斯也是接近10%。金砖国家我们基本都占了,其他的话,像东欧、亚太的一些新兴市场,印度尼西亚等等,我们不但有很好的口碑,而且市场地位非常好。我们同事今天刚刚告诉我,我们大概在三四十个国家排在前五位。”然而,试图争取全球前三的联想,并没有表示,在占“全球30%的市场”的中国,它的成绩究竟如何。全球前三容易达成吗?拿下全球前三,对目前的联想而言,包括两个部分,一方面是切实提振国内业务,另一方面是在海外市场“更进一步”。有分析人士向钉科技表示,在中国市场的表现,最终会成为联想能否成为全球前三的关键。就目前联想在国内市场的表现,顺利完成这一部分,似乎有些困难。即便乔健上马,但在国内市场中,联想的渠道构建、营销投入、本地化设计等方面已经处于劣势,现与领军的华为、OPPO、vivo等早已不在同一量级。而在钉科技看来,即便在维系其自身9成业务的海外市场,联想想要实现其全球前三目标的另外一部分,也并不容易:首先,Moto品牌作为未来联想的唯一品牌,需要摆脱低价冲量的做法,尽快树立中高端的品牌形象,并且构建合理的“高低搭配”的产品线;合并后的品牌也需要改变此前联想品牌留给部分消费者的固有观念,这相当于对用户的重新获取,有一定难度。其次,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开始出现增长迟缓(Gartner数据中,今年第三季度手机销量同比增长仅5%)的情况下,在“大本营”的位置不稳,是联想的隐忧。数据来源:Gartner再次,根据Gartner最近关于2016年第三季度的手机销量数据,排名前5的分别是三星、苹果、华为、OPPO、vivo(步步高),三星、苹果依旧处于较大的优势,联想要和华为共同进入全球前3,代表其必须对二者中的一个实现超越,就目前而言,如果三星、苹果不出现致命错误,联想的机会相对渺茫;从更为实际的角度(先进入前5)来看,在国内品牌纷纷进军海外的情况下,OPPO与vivo已经取得几乎和国内持平的地位,即便联想要突破这两个品牌的“封锁”,在国内不易,在海外也同样困难。钉科技分析认为,杨元庆的“全球前三”宣言虽然不易达成,却给出了一些暗示:一、联想的手机业务虽然在国内遭遇相对的“瓶颈期”,但依然要保持品牌调性,与华为、小米“站”在一起;二、联想试图“摆脱”在国内的混战,在国际化上更进一步,等待机会杀“回”国内;三、通过“前三”宣言,在可能的情况下,提升国内消费者对于联想手机产品和品牌的信心;四.让品牌从分散到集中为Moto的过程更加顺理成章(Moto有海外影响力)。(图片来自网络)
(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立场。)
文章关键词:
秉承钉子精神,专注TMT创新。
为何一加没有像OPPO一样成功?“不将就”的一加,会走上魅族、锤…
苹果iPhone 8将采用OLED屏,对行业来说影响巨大。
在将白电业务卖给中国的美的公司之后,东芝还将继续出售其闪存业…第三方登录:联想要誓死打赢的荣誉保卫战,背后是怎样的真相与博弈联想要誓死打赢的荣誉保卫战,背后是怎样的真相与博弈IT生活论坛百家号5G标准之争既有公司利益,也有国家利益,但国家利益是一个整体概念,并非单个企业细分技术标准的成败所决定。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进步,对联想华为这样率先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有害无益(柳传志 图源网络)《财经》记者 谢丽容 周源/文 马克/编辑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已经多年不问联想集团具体事务,但5月16日,一封由他和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联想控股总裁朱立南联合发布的声明引人注目。“联想不能容许有人泼脏水,甚至冠以“卖国”的帽子。”这份声明写道。5月初,一场发生在2年前3GPP会议上的投票被旧事重提,这次投票事关全球移动通信5G编码标准。有网文称,在3GPP举办的一次有关5G标准的会议记录中,同为中国企业的中兴支持华为,但联想却投票给了外企高通。期间在各大社交平台上,不断冒出“联想为什么不给华为投票”、 “联想站队高通,导致华为以微弱差距输了”、“联想坑同胞”、“联想卖国”等指责。联想5月16日发出的声明表示,这是发生在两年前的事情。在整个投票过程中,联想代表遵循两个原则:一个是基本的,要维护自己企业的利益;还有一个更高的原则就是要注重大局,即国家和行业发展的整体利益。该声明称,在3GPP组织的5G eMBB方案第一轮(RAN1#86bis)投票的时候,联想集团基于自身前期技术和专利储备,选择LDPC技术方案。在第二轮(RAN1#87)投票时,综合考虑国家整体产业合作、创新与发展,选择联想之前没有太多技术积累的Polar码方案。柳传志认为,在整个过程中,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该声明还说,为求证这一结论,柳传志专门和华为的任正非通了电话,任正非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对联想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这份声明最后呼吁:联想全体同仁“万众一心,同仇敌忾,誓死打赢这场联想荣誉保卫战!”在业界看来,涉及5G标准的竞争中,LDPC技术方案,高通占优;Polar码方案,华为主导,从最终的投票结果来看,高通在数据信道标准上领先,华为亦在控制信道标准上有重要斩获。业界高度关注,一场两年前的技术标准投票为何会引发一场涉及爱国、卖国的争议,联想为何激烈应对,当初引发争议的5G 标准投票,到底是一场怎样的博弈和平衡?厘清这些问题,有利于看清这场风波的成因。5G标准“投票门”真相3GPP(Thi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成立于1998年,旨在定义端到端的移动通信系统技术规范和产业标准,是国际上影响最为广泛的标准化组织。去年12月,3GPP公布了世界首个5G标准(3GPP Release 15非独立组网)。关于此次“5G信道标准投票”,牵涉到3GPP的两次会议,分别是2016年10月在葡萄牙里斯本举办的“3GPP RAN1 86次会议”,以及2016年11月在美国雷诺举办的“3GPP RAN1 87次会议”。5G信道标准分为数据信道和控制信道,控制信道传输控制信息,数据信道传输数据,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可以分别采用不同方案。从编码角度,根据码长可以分为长码和短码,短码较为常用,长码使用频次相对低,长码和短码也可以使用不同的编码方案,但需要注意的是,长短码都是针对数据信道,在控制信道上无长短码之分。角逐5G标准的信道方案主要有三种编码方案,分别是LDPC、Polar和Turbo。三种方案都是由学术界人士提出的,高通、华为等厂商沿着学术大牛的思路做产业落地。LDPC码由MIT的教授 Robert Gallager在1962年提出,是应用时间最长同时也最成熟的的信道编码方案,LDPC码在WiFi标准中获得应用。 高通主推LDPC码。Turbo码由法国科学家C.Berrou和A.Glavieux提出,也有超过20年的应用历史,Turbo码在3G和4G标准获得采纳,不过5G标准的主战场是LDPC和Polar之争。Polar码是由土耳其比尔肯大学教授E. Arikan在2007年提出,Arikan是LDPC码提出者Robert Gallager的学生。在业界,研究Polar码的公司不少,但真正全力推动polar码的公司主要是华为。可以简单理解为,信道编码方案的争论变成了华为主推的Polar码和高通主推的LDPC码之间的竞争。2016年10月的会议主要是讨论数据信道标准。当时提出了四种方案。第一个高通主导:长码、短码都用LDPC编码,支持的有爱立信、索尼、三星、因特尔、高通、联想及旗下摩托罗拉移动在内的16家厂商;第二个方案:长码、短码都用Polar编码,支持的只有华为自己;第三个方案:长码用LDPC编码+短码用Turbo编码,这一组合方案,支持的厂商也不多;第四个中国企业主导:长码用LDPC编码+短码Polar编码,这个组合方案支持的有中兴、联发科、小米、OPPO在内的17家厂商。华为主导的Polar方案只有一家,也就是华为自己支持,因此华为主动选择了弃权。高通主导的第一个方案和第中国企业主导的第四个方案势均力敌,最终两者各退一步,求同存异。因为两个方案都包含LDPC编码,因此3GPP初步决定在5G数据传输的长码部分使用LDPC编码,短码部分待定,推迟到11月会议决定。11月,第二次投票决定短码使用哪种编码时,以高通为首的LDPC编码阵营和以华为为首的Polar编码阵营都拉来了大量盟友。最终支持LDPC方案的有:三星、爱立信、英特尔、高通、夏普等在内的33家厂商,而支持Polar方案的有:华为、联想、阿里巴巴、华为海思、博通、联发科、东芝、小米、OPPO、三大运营商在内的50余家厂商。相比第一次联想投了高通的主导方案,这一次联想和其他中国企业均支持华为方案,不过最终还是高通方案胜出,这是因为3GPP投票不是看票数,而是看企业的权重。相比支持LDPC编码的企业,支持Palar组合方案的企业权重不足,虽然得票更多,但依旧是输了。至此高通主导的LDPC编码拿到了5G移动宽带数据信道全部份额,另一方面,即使联想第一次投了Polar组合方案,对结果影响也不大。但华为赢得了控制信道标准:华为及其它55家公司(包括联想和摩托罗拉移动)联合提出Polar码作为控制信道,华为因此在本次风波中公开致谢联想。联想为何反应强烈?5月10日起,知乎等社交媒体开始流传3GPP 5G标准会议中的投票经过,指责因为“联想及摩托”在“5G数据信道短码投票”中支持高通而非华为,导致华为失去了在5G数据信道短码标准控制权,对联想的抨击不断发酵扩大。5月11日下午,联想发布简短声明,笼统表示在投票中支持华为Polar 码。11日晚九点,华为在新浪官方微博上发声,证实联想在5G控制信道编码中对华为方案投了赞成票,联想新浪官微随后转发华为微博以示澄清与致谢。但不少网民对当事双方的友好互动并不“买帐”,他们的理由是:在控制信道编码上,华为主推的Polar码有优势,联想投赞成票与否对结果影响不大,对结果有影响的是联想在“数据信道短码”上的没有投华为的票。而此次双方的公开声明恰恰都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双方都回避谈短码投票,看上去都在避重就轻,这让我反而怀疑联想。”一位资深IT人士对《财经》记者说。随后几天,微信平台上《联想,你也配自称“民族企业》等抨击联想“卖国”的文章不断发酵。这些舆情激发联想的强烈反应。5月16日一早,联想集团创始人柳传志一封名为《行动起来,誓死打赢联想荣誉保卫战!》的亲笔公开信在各大社交网络“刷屏”。柳传志在该信里还原了“5G信道编码投票”中联想的行为,称“联想的投票原则没有问题,执行也没有问题”。柳传志还透露他与华为创始人兼董事任正非就此事通过电话,任正非对他表示“联想在5G标准的投票过程中的做法没有任何问题,并对联想对华为的支持表示感谢”。5月16日下午,联想官方公布《关于联想在3GPP 5G信道编码国际会议上投票的简要事实经过》,完整回顾了三次投票经历,第一次明确向公众表示该公司在“Polar码用于数据信道短码”上投了赞成票。5G标准博弈的是什么与其他行业不同,移动通信行业对网络前后的一致性和设备间切换的便捷性要求极为苛刻,运营商不愿意承担因设备对接不畅而产生的高额维护成本。第一代和第二代移动通信标准,中国一度采取了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欧美7个国家的8大公司几乎控制了整个全球市场,标准在其他国家手中,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多的移动个人用户,但中国企业没有任何主动权,最终结果是技术没换到,市场也放了出去。时任3G无线传输技术评估协调组组长曹淑敏曾在多个场合呼吁,每一个标准背后,都是一个国家的利益。要改变这种窘况,唯一的办法,就是自己掌握标准。但当时中国在2G技术上几无积累,只有少数科研机构做了零星的跟踪研究和模仿。一位当时代表中国派驻国际电信联盟的电信业资深人士曾告诉《财经》记者,当时,中国代表在国际电信联盟的各种技术会议上只能坐在一个角落,“见人笑一笑,会上睡一觉”。1998年的3G标准征集是中国角逐国际通信标准的起点。当时,顶着国内诸多关于中国“能否玩得起这个游戏”的质疑和争论,1998年1月的香山会议,时任邮电部科技委主任的宋直元坚决地拍了“玩”的板。2000年5月,中国提交的TD-SCDMA被国际电信联盟(ITU)正式确定为第三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之一。TD-SCDMA这一中国标准的得失,至今仍有诸多争议,但多位国际通信标准制定的权威人士向《财经》记者评价,TD-SCDMA(3G)完成了专利和标准化;TD-LTE(4G)完成了标准的产业化,以及部分产业的国际化。由于有此前3G、4G的积累,才能确保中国在5G标准的国际化上走得更远。具体到引发联想“投票门”所在的5G标准的制定,情况发生了变化。经历漫长的2G、3G到4G,业界逐渐意识到,只有全球统一的标准才能最大化行业规模,也才能使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受益于这种规模,降低研发的成本、设备的成本,网络部署的成本,让更多人可以用得起网络。也就是说,在5G这个节点上,无论是主导标准细节的3GPP还是最终决定标准的ITU,目标都是将5G标准打造为全球首个全球统一制式的通信标准,单个公司,单个国家,或是单个国家联盟主导通信行业的历史将被改写。这也是全球通信行业从“烟囱式”创新更迭到“平台式”创新的关键因素。“电信业在网络设计理念上一开始就选错了路,造成了昂贵无比的网络,烟囱架构林立,无法支撑业务的灵活创新。” 中国电信集团科技委主任韦乐平曾在此前的采访中告诉《财经》记者。从前三代通信技术的研发和设计理念来看,三者的演进基本聚焦在传输速率的提升上,与其他行业的交集不多,影响不大。但ITU定义了5G三个应用场景,每个场景背后都对应着非常广泛的行业应用。不同行业对5G技术的需求不一样。未来5G技术的跨行业应用前景,关键在于5G技术和标准能否满足不同行业的个性化需求。既然目标是一个标准,各国和各家公司博弈的焦点就不在于单个国家提出的标准是否可以成为国际标准之一,而是在这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中,各国和企业提出的细分标准话语权几何。在负责制定标准细节的3GPP中,单个公司的目标是十分直接简单的——尽可能多的将自己提出的专利变成标准专利。标准专利含金量很高,如果有很多标准专利,就可以组成标准专利池,“进可攻退可守”。一方面,可以依靠标准专利池形成强大的话语权,收取专利费;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利标准池来和其他巨头交叉授权,不必担心被竞争对手“掐脖子”。厘清公司利益和国家利益5G标准之争不仅是技术层面的标准,它背后既有公司利益的博弈,也有国家利益的博弈。以联想投票引发争议的Polar码和LDPC技术为例,Polar码是一个新兴的技术方向,全球各大公司都投入很多人力物力研究,技术相对较新但应用前景不错;LDPC是一个出现比较早的技术,研究机构和公司总量更大,专利也较为分散。一些中国公司在投票中投了高通占优的LDPC,是基于公司未来利益考量。一位资深技术人士向《财经》记者表示,最终Polar码胜出,早已超越了技术的边界,而是综合实力和话语权的较量。这样的博弈几乎贯穿整个5G标准制定过程,参与的公司各自情况不同,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各不相同,投票策略复杂,结果更是不尽相同。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标准是产业发展的制高点,无论是单个标准成为国际标准,还是在一个统一的国际标准中占据有利位置,都将为后续产业的整体发展打下一个好的基础。但也有业界人士提醒,国家利益是一个整体概念,不可能只等于某个公司的利益。中国在5G国际标准的制定过程中发言权巨大,因为中国在移动通信技术研发领域实力强大,拥有包括中国移动、华为、中兴在内的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同时中国是全球最大最具潜力的移动通信市场。另一个衡量是,中国公司向这些国际组织提交的专利文稿数量、中国人在这些组织担任重要职务、在这些组织基础专利的保有量。也就是说,这是一个系统工程,并非单个企业细分技术标准的成败所能决定。联想投票之争发生在中美经贸关系紧张的背景之下,中美经贸关系紧张又发生在全球化进程遭遇严峻挑战的更大背景之下。中国国内正面临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全球贸易保护主义势力日渐扩张,未来的世界经济格局变动存在多种可能。在这样一个敏感时刻,两年前的5G细分标准投票事件被挖掘出来,放置在“爱国”、“卖国”的简单二元对立话语体系下叙述和评论,某些民粹倾向加上社交媒体对极端言论的放大效应,联想之前的一次技术行为,就迅速演变成了一个容易挑动社会公众神经的敏感话题。多位接受《财经》采访的专家表示,中国经济已经深度全球化,中国的高科技产业,从研发生产供应链到专利交叉授权体系,也已深度全球化,不可能实现关起门来的赶超。狭隘民族主义对中国高科技产业的进步,对联想华为这样率先全球化的中国企业,有害无益。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IT生活论坛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谈生活 谈理想 谈人生什么都谈 来这里看我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华为输了5G是因为联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