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惊,形容一个人吃惊的句子居然人可以给几十亿个老板打工,月收入按每个老板的支付工资3000元,这个人就是比尔盖茨

一家仅有一个人的公司,如何做到年营收上亿?
当看到这个标题的时候,你一定会觉得是“标题党”。实际上,我的很多文章,你到前面去看就知道,我是不玩“标题党”的,不是我不会,而是不屑。
首先,我的文章是写给老板看的,不是给屌丝看的,所以我不写“特殊标题”;第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自己不喜欢标题党,所以我就不会写很夸张的标题来吸引人。
哪怕粉丝数量少一些,但都是信任我的。如果把这个标题改成:“请注意,你的员工每天在给你造成大量损失,作为老板的你却一无所知?”这个打开率明显会高很多。但这样的事还是留给那些专业媒体人去做吧,我是不会去做的。
我只讲我策划的或者我身边的最真实的案例,有的人喜欢讲马云、雷军这样的大佬,但我觉得看他们今天的成功是学不到什么东西的,要看他们没有成功之前是怎么做的,距离太遥远我也是不分享的,因为他们的成功有时代的因素,常人无法复制。
今天聊得这个话题也是一样,我认识的这个陈总,确确实实公司只有他一个人,但是他就是通过互联网整合人的力量,实现了年营收上亿,并且,这只是他公司成立的第二年,现在还在不断快速上升阶段!
比如看到文章的你,你自己成立一家公司,第二年能够做到一个什么样的规模。相信创过业的人都清楚,把一家公司做起来有多么困难。别说就老板一个人了,就算是有几十个人的公司,能够做到年营收上亿的,那也是占少数的。很多公司的情况,就是少数几个能够产生收入的精英,甚至是老板本人,养活公司剩下的其他人。
今天聊的这个陈总,他是只有一个人的公司,但不代表他做的这件事只有他一个人在参与,只是他借助了互联网的力量,借助了粉丝的力量,让大家一起来参与。
他让几百人帮他管理公司,几千人帮他销售产品。他不需要付工资给他们,而是这些人倒过来给他钱,还干的不亦乐乎,这样的操作模式,今天我来分享一下他是怎么做到的。
我跟陈总认识也是参加一次商学院活动,我个人觉得圈子真的蛮重要的,你可以认识很多优秀的朋友,从他们身上学到很多,可以帮助在自己项目中取得更好的业绩,
同时还可以结交更多人脉,在后续的发展过程可以相互帮助。我建议你有时间也多参加几个不同的优质圈子,千万不要封闭自己。
陈总原来是做400电话代理的,就是有公司想把电话号码升级一下,交钱给他,那么他就给你一个400号码使用。这个行业基本上没啥技术含量,拼的还是员工执行力,所以他当时养了十几个员工,这些员工每天要打很多销售电话,就这样辛苦了好多年,也就赚点小钱。
直到后来,借由高人指点,他决定彻底改变自己的模式。他采取了两个行动,第一是写文章,第二是玩社群。
于是从14年开始,他在QQ空间开始写文章,风雨无阻,每天一篇文章,连续写了三年,吸引了几万名粉丝。15年他做了一个社群,光社群年费就收了近200万。
关于写文章这件事,很多人没有意识到它的价值。过去在报纸新闻比较火,电台电视还是主流的时候,很多企业都想方设法投钱在上面做广告。
移动互联时代,大量的消费者都把注意力转移到了移动端网络媒体上,可这些老板却不再重视了,然后抱怨着自己生意不好,你说能怪谁?
今天大家都在看今日头条,都在看公号内容,都在看各个不同属性的移动端新闻媒体,但你却不去关注运营这块,那你的损失真的就太大了,如果你还在用非常传统的做法,很难想象这些年你损失了多少钱!
这个时代,无粉丝,不营销。昨天我还在跟一个做建材的朋友讨论,我说你的产品不值钱,你的厂房设备也不值钱,真正值钱的是用户,你有多少对你有信任度的用户,你就值多少钱。
现在还是有大量的人观念过于保守,还是按原来的思路,不愿意按照先进的方式来做,最终先进肯定会消灭落后。再过几年,当你手上剩下的生意也被人抢走的时候,自然就会改变了。
通过写文章这个方式,借由内容吸引了大量的粉丝,然后有了这些有忠诚度的粉丝以后,后面就可以做很多事情。
他做了一件什么事呢?现在好多厂家有产品,但是都愁没有销路。他从中挑选一些优质的厂家合作,厂家给到他营销费用,然后他来帮助厂家卖。
另外一边,他通过这些粉丝来销售产品,目前全国有5000多人每天在微信端帮他销售产品,去年他做了一款冬季采暖产品,单品两个月左右的冬季卖了近万台,一台的单价2000多。
而且他开发做这个采暖产品,他本人也没有花钱,他把股权分出去了一部分,一个粉丝三万占股1%,然后有一些优先权益,找了30个粉丝拿了90万回来,然后把钱付给工厂帮忙生产,再由这些粉丝来帮他卖。这样的模式他可以复制到很多产品上。
这些粉丝要帮他卖产品,一个人还得缴纳800块的代理费,然后从中筛选城市合伙人,交1万就可以成为当地城市的管理合伙人,来管理下面的这些小代理,目前他已经有近200个城市合伙人。
每个城市合伙人都有自己的社群,平时都是他们在管理小代理。陈总基本上就是担任一个服务顾问的角色,平时给这些代理培训指导一下,帮他们把货卖的更多。
简单来说,他的模式就是一头连接有产品的厂家,帮助他们来销售产品,厂家需要支付他四万块营销费用,他就来帮厂家来卖,另一头则是连接这些有想法赚钱的粉丝,然后把这些产品给到这些粉丝来卖。5000多个小伙伴每天通过微信帮他来卖,再普通的产品一年卖掉个几万件十几万件都是轻轻松松的。
等于他两头收钱,然后别人给他免费打工还要付钱给他。而且这些人都是自动自发的干,从来也不会抱怨辛苦啥的。跟很多公司比,老板付了工资,员工整天还抱怨这抱怨那,不知道各位老板有什么启发没有?
互联网时代,其核心本质就是网聚人的力量。让这些加入你的人,让他们觉得都是在给他们自己干活,而你,不要整天扮演一个高高在上的老板角色,让他们觉得跟你是对立的。
假如你让他们觉得,你愿意扮演一个服务的角色,成立这家公司,就是为了服务于众人,让他们最大程度在你的平台上发挥聪明才智,他们才是这个平台上的“老板”。如果你能够设立这样的激励机制跟企业文化的话,你公司的前途将是不可限量的。
今天这个互联网时代,很多建立在工业时代的组织管理架构也是时候该变一变了。
好吧,今天就分享到这里。看完如果你觉得有所收获,欢迎转载分享。也可以通过留言或者与本人交流讨论,微信
我是林奇,犀牛公社创始人。来自苏州的一名移动互联网领域创业者,传统企业转型商业模式探索者。擅长帮助传统商家企业商业模式创新改造,移动电商代运营服务帮助你快速倍增销售收入。假如你也有销售方面的难题,可以找我们合作,我们的合作方式:根据你的产品销售利润进行合作分成。
犀牛公社是一家精英创业者部落,汇聚了来自五湖四海的优秀创业者,里面有各行业不同领域的从业者每天交流碰撞,多元化的思维帮助我们解决创业中的实际难题,我们也提供创业服务,同时帮助对接投资人。如果你也是一个乐付出、爱分享与结交朋友的创业者,我们欢迎你的加入!
这个时代,决定你是谁的不仅是你自己,而是你与谁同行!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富人依靠什么可以挣那么多钱?富人依靠什么可以挣那么多钱?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百家号作者:贺嘉(富书签约作者)有钱人和穷人是用完全不同的思考方式,而这些思考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动,也因此决定了他们的结果。富人是一种物种么穷人和富人有啥本质的区别?最近,知乎上有个很火的问题“富人依靠什么可以挣那么多钱”,为什么我们每天同样付出那么多, 有些人可以日收万金,而有些人连自己都养不活呢? 这个问题在知乎上有近1000万的浏览量,可见关心这个话题的人还真的挺多的。贫富差距其实一直是社会热点话题,也有不少社会科学著作是研究这个的。比如说《大狗》《亚洲教父》《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有钱人想的和你不一样 》《有钱人为何用长钱包》等等,都是在研究富人和穷人的行为差异、思维方式差异。最近刚好我在系统性的研究香港的富豪们,比如香港第一任首富何东(现在澳门赌王何鸿燊的爷爷),再到这些李兆基、许世勋这一代香港财阀,其中也有类似霍英东这类白手起家的富豪他们是如何发家致富的。我发现了一些很有意思的现象,有钱人真的想的和普通人挺不一样的。他们往往都有着以下5种差异,所以可以赚取比普通人多成百上千倍的收入,而且未必很辛苦...有钱人具有某些思考方式,而穷人则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这些思考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动,也因此决定了他们的结果。有钱人乐意与宣传和推销自己的价值观穷人把宣传和推销看成不好的事。有钱人通常都是优秀的宣传者,他们也愿意满怀热情的来推销他们的产品、服务和创意,而且他们也很懂得用极富吸引力的方式包装自己。所以有钱人往往抓住了表达红利,用销售能力获得升职加薪,或者更直接的卖货赚钱。香港第一任首富何东是一名欧亚混血儿,生于香港、长于香港,虽然外貌看似洋人,但行为举止却十分中国化。他任职怡和洋行买办的时候,由于何东很擅长销售,能够灵活的在洋人老板与华人社会中游走。借助于香港在东西贸易中的中介地位,帮助洋人买到想要的大宗商品或者是为进口的火油、纱布等找到销路,所以很快的他就晋升到怡和洋行总经理的职位。靠贸易完成了原始财富积累之后,不断地在香港投资地产等,随着清末社会动荡,大量有着避难需求的人口涌入香港,他进而凭借地产增值成为香港第一任首富。有钱人欣赏并帮助其他有钱人穷人讨厌其他有钱人,也得不到有效帮助。举个例子,现在娶了港姐李嘉欣的许晋亨,现在担任的是香港中建企业董事,但是其实他们家是从三代之前就开始积累的财富,他自己也是澳门赌王何鸿燊的前任女婿。简单的说,香港的富豪们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圈子,对外封闭,对内交流。家族之间互相联姻,生意上互相合作,形成了自己的阶层护城河。他的父亲许世勋,曾任恒生银行、《南华早报》主编、香港电灯公司及汇丰银行董事,还担任汇丰银行董事局副主席。1989年其兄许士芬逝世后,他成为家族产业的主持人,透过周兴置业控有中环中建大厦、遐宁大厦、亚细亚行、湾仔爱群大厦、中怡中心,持有亚洲货柜有限公司若干股权而他的爷爷许爱周,航运巨头,1881年生于坡头博立村的一个农民家庭,从小随父亲经商,开创“福泰号”专营花生油等食品杂货,后逐渐经营黄麻、蒜头、外国货物.20世纪20年代填海造地,经营酒店和商铺,遂成为地产大亨,中日战争期间,以法国的中立地位,大量收购外轮,商船远达东南亚各国,成为远近闻名的船运巨商。有钱人比普通人更能抓住社交红利,因为圈子而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帮助。2017年有不少百万粉丝的公众大号是靠互推做起来的,一方面你要有一定粉丝的基数才能够参与到互推的圈子,另一方面,你要能够找到足够多体量和你类似的大号互推才有意义。记得有新媒体圈内的朋友说过,有一个大号只是靠万年雷大不动的第二条互推就做到了30万粉丝。 有钱人专注于机会,而穷人专注于障碍有钱人一看到机会就扑上去,而穷人还在忙着“准备”呢。香港地产商新鸿基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副主席李兆基在家里的天宝荣金铺和永生银号两间门店,帮忙经营着黄金、汇兑、外币买卖生意的时候,就很敏锐的发现了一个商业机会。抗战期间,国民政府中央银行的大洋纸买卖依然活跃,因为人们都认为它到光复之日仍能使用。也是这个原因,大家都只喜欢保留完整、平直和光洁的纸币,因为这样到光复之日才不至坏损。这样一来,残币、脏币在交易时的价值就下跌三到四成。因为家中同时兼营纸币买卖,所以,这个问题也引起李兆基的注意。他从洗衣中得到灵感,发明出一个旧币换新颜的办法:将旧纸币泡在水里,用漂白粉洗去污渍,再涂上一层蛋白,使它变得硬朗,然后风干熨平。他以六至七折收来,悄悄清洁整理一翻后,却以十足价钱兑换了出去,不但赚到不低的利润,他还额外悟一个到做生意的道理:货物无论何时何地要畅销,就得要好好包装。有时,我们在想一想身边这样的朋友是不是特别多?要准备好了,才敢去接收职业上新的挑战。比如,要先学写作,才敢开公众号,比如,要先有保底工资,才敢挑战销售类的工作。其实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你不想做一件事,可以找出1000种不去做的理由。如果你真的想赚钱,只要一种理由“能成长,能赚钱”就够了。有钱人让钱帮他工作,穷人辛苦工作赚钱在财务上取得了自由的人,学会了用其他的形式来取代他们投入工作中的精力。这些精力形式包括:其他人的工作,有效的事业,或者是有效的投资。一开始,你辛苦工作赚钱,后来就让钱为你努力工作。有钱人把每一美元都视为“种子”,把它种下之后可以多赚一百美元,把这一百美元种下,又可以多赚一千美元。有钱人享受了投资红利,懂得用钱赚钱。举个简单的例子,假如你有200万资产,8%年化回报就是一年16万收益,抵得上很多人一年的工资。我现在带的高管私教学员里有一名创业者,5年前开始投资深圳地产,3年前开始投资腾讯股票,2017年仅腾讯股票一项,带给他的投资收益,就有几百万,是很多职场人士十几年的收入。再举个例子李嘉诚为首的香港地产业富豪,财富增值的最大一部分来自于地产行业的物业增值。他们的投资收益率不错很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抓住了以下三点趋势:较为完备的土地制度,灵活的批租形式允许市场对土地资源的自由调节。香港经济活动的发展和人口增加,作为转口贸易重镇,经济发展,工商活动频密,人口增加所促进的需求。包括中国大陆动荡时期,相当数量富商和平民移居香港避难。香港华商对于地产投资的特殊偏好,多数来自内地,“有土斯有财”观念严重。所以香港地产业百年来经过多次周期,总体趋势向上的原因,这些地产富豪也有着相当不错的收益。有钱人相信,不会我可以学穷人相信,我现在不会,以后也不会。我之前可能也讲过的故事,身边不少新媒体创业者自己不会运营公号,就花钱200元/篇找写手来帮他产生内容,不会服务号开发就找会的同学帮忙开发,再一起分钱。你在有钱人的字典里不太容易看到我不会这个词,最多是我“现在”不会。当普通人可能还在责怪为什么没有适合自己的商业机会,比如说为什么我没有10年开淘宝店,13年做公众号,忙着合理化自己的一无所长,或者忙着抱怨职场上同事不配合自己,领导不好,客户是sb的时候。富人靠着学习红利,快速掌握了赚钱所需的技能,把握了机会。再讲一个故事,香港富豪霍英东找到的第一份工作是在一艘旧式的渡轮上当加煤工。可是他的身体实在太单薄了,顾得上铲煤就顾不上开炉门,刚上岗就被辞退了。那几年中,霍英东简直像俗话说的"倒霉人喝水都牙痛"。不过,早年的艰辛和挫折,并没有打垮霍英东,他在不断的失败中,取得了经验,积蓄起力量,等待着机会,他坚信自己总有崛起的一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霍英东终于以敏感的眼光,捕捉到了一个发财的机会。日本侵略军投降后,留下了很多机器设备,价钱很便宜,但稍加修理就可以用,也可以卖出不错的价格。霍英东很想做这种生意,于是他成了个读报迷,专门注意报纸上拍卖日军剩余物资的消息,及时赶到现场,以内行的目光挑选出那些有价值的,大批买进,迅速修好后卖出。由于缺少资金,他难以放手大干,有一次,他看准一批机器,并且在竞买中以1.8万港元中标。有一个工厂老板也看中了这批货,愿意出4万港元从他手中买下,霍英东净赚了2.2万港元,这是他在那几年中赚到的最大一笔钱了,为他积累了最初的资本。因为霍英东懂英语,所以他能够读懂英文报纸。因为他留意日军物资的机会,所以快速的发现到了这样的机会。不懂,没有渠道,没有关系,都不应该是障碍,你自己去学习,去弄懂就好了。小结1、有钱人比普通人更能抓住社交红利,因为圈子而获得更多高质量的帮助。2、有钱人专注于机会,而穷人专注于障碍。3、有钱人享受了投资红利,懂得用钱赚钱。4、有钱人人靠着学习红利,快速掌握了赚钱所需的技能,把握了机会。5、有钱人往往抓住了表达红利,用销售能力直接的卖货赚钱。这五点就是我看到不论是香港富豪还是现在我身边的有钱人,他们所抓住的五种红利。研究这些富豪的发家史,不一定意味着你可以100%的复制他们的套路,因为时代和环境都在变化。但是,研究他们的过程中你自己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可以把日常事务看得比一般人更深更透,这一点会让你比其他人更有可能把握住当下,这个时代的机会。总体上来说,有钱人具有某些思考方式,而穷人则是用完全不同的方式思考,这些思考方式决定了他们的行动,也因此决定了他们的结果。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作者简介:贺嘉,富书签约作者,长江商学院CEO班演讲教练,知乎@贺嘉老师 9.5万关注。本文首发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万新中产生活学院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百万中产阶层的精神食堂和生活学院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38K2,432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25K1,213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投资丨年薪百万的人都在靠什么赚钱?
你能卖什么,决定了你的收入最终落在什么档次。而一个人能合法地卖的东西,无非就四样:1 卖信息,2 卖钱,3 卖他人的注意力,4 卖自己的时间。
最高端的,靠卖信息赚钱
信息不对称是白手起家最快的捷径,越不对称,越来钱。
古代消息迟滞,商旅靠A地买,B地卖的差价就能赚取巨额财富,这是因为“什么东西在哪里稀缺”的信息是差价的关键,一旦掌握,就站到了价值链的上游。
就我观察,许多高级打工者,因为最初没本金,只能从底层打工干起,但一旦做到高阶,掌握大量信息资源之后,几乎都会从做业务切换到做信息掮客,Rainmaker,靠撮合行业内的交易来赚钱了。
这种撮合交易只需要牵线搭桥,连本金都不需要,只要做成一单,一年里剩下的日子就可以歇着了,这种钱赚起来,可比自己亲力亲为,当老黄牛要划算的多。
垄断了信息交换节点的人,往往在体系中拥有最大的议价权,什么都不需要自己干,光靠制定游戏规就能赚钱。
我身边一位资管公司的小头目,团队10个人,2015年项目分成1000万,自己一个人拿走850万,手下9个人分剩下150万,活都是手下干的,自己轻轻松松。手下那些人因为处在信息链的下游,所以汤是有的,肉是没的。
更low一点的例子有吗?也有,就是经常被白领们嘲笑的房地产中介。
尽管这十几年来穿着廉价西装的中介们一直被认为和洗剪吹是一个档次的,但这波房地产交易大潮确实让这个行业赚的盆满钵满,许多屌丝因此逆袭成功。
话说现在北上深一套很普通的市中心房子,哪个不是千万元起跳,这其中的中介费按2%算就是20万,一年只要能做成几单,性价比远超天天加班到深夜的白领们。
而与此对比,现在一个新三板公司上板前的法律审核,律所收费也就区区15万,律师收了钱还要承担法律意见书的责任。而房产中介根本没啥责任,既不需要文凭,也没见他们做太多事情,十几万、几十万的中介费轻松入袋。
赚卖信息的钱,天生就要要比和赚卖时间的钱容易些。除了商业掮客,还有权力掮客,更加无本万利。
性价比最高的,靠卖他人的注意力赚钱
所谓的注意力经济,其商业模式可以用一句非常久远的大忽悠话来概括:“全中国只要每个人给我一块钱,我就是亿万富翁了”。
这句话大概20年前就有了,在90年代末第一次互联网泡沫时不知道忽悠了多少美国投资者,后来事实证明绝大部分都是胡扯。
现在20年过去了,技术手段可以让一个在边远小县城的人在一秒钟之内把钱支付给上海写字楼里的某个人,这句骗了20年的大忽悠话终于有了实现的可能。
注意力经济这个东西的规模其实很好计算,假设一个人一天24小时,除了工作8小时睡觉8小时外,还有8小时闲暇时间,那么注意力生意就是在抢这8个小时。
而一个人愿意为闲暇时间支付的开销是固定的,那么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出平均每分钟的注意力停留时间值多少钱,再乘以关注数,papi酱之类的网络红人就可以开始定价叫售了。
所谓得屌丝者得天下,在卖注意力这个行当体现的淋漓尽致,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年几百万上千万的来钱,无本万利,玩的就是群聚效应和屌丝经济。
这些新经济的现状有时会让许多传统的,循规蹈矩好好读书上班的人心里不平衡。
就比如说网络直播,我知道在比如陌陌直播这类的平台上,一个脸蛋还不错的漂亮姑娘月入十万不是问题,凭的是什么?
男屌丝够多,男屌丝手机有支付功能,满足这两点就够了。
第一个条件以前一直有,第二个条件最近几年才达成,所以对于这些姑娘来说,这个以前自己根本不敢想也想不到的神奇的时代就这样来到了。
玩陌陌的人都知道,这个星光值100就等于一元人民币,赚了多少一眼就能看出来。网络直播为屌丝提供了以最小成本获取和美女互动的虚拟体验的可能,你并不能说这没有意义。
最不划算的,是靠卖自己的时间赚钱
大部分人,没本金、没人脉,空有时间,便只能靠卖自己的时间来赚小钱,俗称讨生活。我本身也是专业人士,所以很理解那些靠卖时间的人的困惑。
普通人感冒了去医院,几十块钱诊疗费,必须要有本科以上,考取医师资格,实习1-3年,取得医生资质的人才能开单。但老百姓一辈子90%的收入买个房子,就一群洗剪吹中介在操作然后凭空收十几万。
普通女孩子从小刻苦念书,工作后披星戴月,加班加到颈椎出问题也不过就那么一个月几千一万的,网红直播们撒撒娇,唱支歌就一年上百万的入账。
这样想想,确实很难让循规蹈矩一辈子的人接受。
卖时间的钱赚的最为辛苦,是因为同质化竞争者以十亿计,卖时间的人面对买方几乎没有议价能力,只能在食物链的最下游任人宰割。
这当中聪明一点的人,靠逼着自己念书、进修、升职来增加劳动效率,能多赚那么一点。而大部分智力无法支持提升劳动效率的人,就只能靠增加劳动时间长度来增加收入。
凌晨3点就起来摆摊的重庆小面夫妻,和加班到天亮的职场精英并没有质的分别——他们的收入和自己的劳动时间长短挂钩。
想要跳出卖时间的泥潭,关键的关键,是降低劳动边际成本,或者寻找能降低劳动边际成本的领域。
有人曾经讨论为什么顶级的对冲基金比起顶级的投行业务,赚取的财富要高出一个数量级,恐怕也正因为如此——资金管理规模增加10倍等于收入增加10倍,工作时间并不呈线性地也增加10倍,可能只需要多花一倍,甚至和原来差不多。
而那些收入增加10倍,工作量也跟着增加10倍的人,就只能在继续依赖卖时间。
人一天只有24个小时,意味着靠卖时间来赚钱,是有产能上限的。这就是为什么卖时间赚不了大钱的关键。
最轻松的,是用钱来赚钱
房产增值、房租、利息、股权收益这些都算靠钱赚钱。
年薪几十万,不如拆迁户。
对于普通人而言,在这个时代,个人财富增长的主要载体就只有房产增值。什么都不如买房是过去十年来中国的社会共识。但很多人没有再往深去想?为什么啥都不如买房呢?
答案是,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资本回报率增速高于劳动回报率增速的时代。
阶层固化的一个重大标志,就是资本回报率开始高于劳动回报率:房价只要稍微涨一点,普通白领辛辛苦苦攒了好几年的收入瞬间前功尽弃,赚的再多也追不上资产增值的速度。
你们看那些投行精英,一堆又一堆sellside的人以跳去buyside为上岸目标,体现的也是劳动回报率和资本回报率的差异。
现在只有极个别的行业(如互联网),其劳动回报率的增速才有可能高于资本回报率的增速,所以这其实也可以作为判断一个行业是否是朝阳行业的标尺。
香港人把买房叫“上车”,把工薪阶层购置的第一套楼盘叫“上车盘”,其实特别形象——想象一群人跟着汽车跑,只要你能跳上这辆车,你就是在车里坐着躺着,也比外面那些追着跑的人要移动的快。
这,就是是靠钱赚钱的魔力。
当靠钱赚钱和前面说的信息垄断相结合时,威力就更大,有人在国内某景点外承包了一个庙,稍作装修,一年的纯收益是400万,接下去躺着数钱就好。
中国赚钱五大规律
1、政治敏锐
从70年代末开始到80年代初,搞投机倒把的个体户是第一批发财者,而这些人往往是被主流国营经济拒之门外,被逼无奈才出去闯的。
到了80年代中后期,发财的人又从体制外回到体制内。
依托村或者集体社,利用自身在原有社体制内的声望或者职务(村长,支部书记),集资办起了加工厂的人成为第二批暴富者,这一波机会和体制转型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以苏南模式(华西村)最为典型。
▲华西村家家都是别墅
90年代早期的价格双轨制改革和90年代后期的国退民进。不知道有多少人利用国有资本变卖的机遇,抓住了廉价买卖产权的机会。
2000年开始到2005年。加入世贸又给出口加工业带来历史性的机遇,货代、纺织品出口都养肥了大把没有文化的沿海小老板。2005年的时候随便开个什么矿,之后的商品大牛市会让你的钱多到用麻袋装。
至于商品房改革、股权分置改革、资本市场的发展更是和每个家庭的财富息息相关。以前老有人说看新闻联播致富这个梗,其实是有一定道理的。
大的暴富机会,中国在过去20年出现了不下十次,最大的机遇几乎全都和政治格局变化息息相关。其基本特点是一波流。一波三五年让你赚个饱,但这波赚完还想继续赚,几乎不可能。煤矿、进出口加工,这才几年而已,现在已经在生存线上挣扎。
2、从无到有
在中国,要预测社会未来的走向,一个最简单、最基本的思路就是:“中国在走美国的老路”。
这也就是所谓的CTC(“Copy to China”)的基础。可以说是中国最近20年所有新兴行业的一条发展主线。这条主线之清晰、之连贯,和前面所说的靠政治趋势赚钱的一波流的短暂易逝形成了鲜明对比。
从90年代末期到2000年初的中国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开始,一直到最近这3年的第二次互联网泡沫,几乎所有成功的,体量在百亿美元以上的新兴企业,其产品最初的雏形,都是一个“中国版的美国XX”。
解决稀缺是一切生意的根本宗旨。赚钱这回事,其根本意义,是“为他人解决问题”,而所谓利润,无非是为他人(社会)解决某一问题的酬劳。
而从无到有,从0到1的事情,从满足稀缺性需求的角度,要远比从1到10的事情值得去做。
从经济学角度来讲,最紧缺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故而得到的回报也不可同日而语。BAT这些搬运工起家的巨头,解决的都是从无到有的局面,之后那些跟风的早已在格局上输了,只能吃几口残羹冷炙而已。
3、ROE思维
如果从财务上来解释这一点,那就是ROE(股本回报率)= 利润率*周转率*财务杠杆比率。
注意这三者是乘数关系,所以利润为负的情况下,你的失败也会被这个放大器给放大。但即便如此,所有赚了大钱的人,几乎没有不用到杠杆的,敢下注本来就是企业家精神的一部分。
我在之前的回答里说过,穷人是手里有多少资源才敢做大事情,富人是先想到要做多大事才开始考虑要如何筹措资源。
熟练运用财务杠杆的前提,就是敢于去动“本不属于自己”的资源的意识,或者说的再直白一些,敢去借别人手里的资源来为我所用。
巴菲特扣除杠杆的收益率不过13%左右。被自己有限的资源所限制,说明自己无法掌控资源的流向,依然只是资源的奴隶。
再谈一下周转率。即使是低利润,只要有高周转率一样可以在短期内获得发展。比如很多人排队的绿茶和外婆家,菜价便宜但翻台率高。当利润很微的时候,提高周转率依然可以提升ROE。
卖珠宝和卖烤串哪个赚钱呢?很难定论。珠宝的单品利润算下来可能比较高,但周转率太低。反之,烤串利润率低但周转率要大大增高。
假设同样的资金投入卖珠宝和卖烤串,并且假设珠宝3个月一个资金回笼的周期(从生产到物流到销售),烤串一天一个周期(从生产到销售),那么在假设两者都可以销售出去的情况下,也许卖烤串比卖珠宝更赚。
此外,中间型行业和智力型行业通常有望达到更高的ROE,主要是因为资产较轻的关系。
4、了解自己
没错,研究自己比研究他人,研究金钱更重要。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对自己的了解远远没有自己以为的多。
能赚钱不代表自己就能从钱中获得享受,对金钱的态度其实是一件特别个人化的事情。大部分人也许可以做到正确衡量各种资源的时间价值、却往往对自己的时间成本毫不在意,对自己的收益偏好毫无概念。
这种能力需要建立在深刻了解自己的身体和心理的基础之上;同样的资金、时间,由于掌握信息的差异,对自己来说,用在哪里最值得,用在哪里对当下、对未来的效用最大,都是需要反复摸索和实践的。
穷人往往把“钱”看的太“值钱”,把“钱”以外的资源,例如自己的时间,看得太不值钱。很多人喜欢把赚钱、理财、投资混为一谈,其实这是三件性质完全不同的事情,所需要点亮的技能树也不尽相同。
就我的观察,会赚钱的人不一定会理财;会理财和会投资也是完全两码事,会投资的人你若让他凭自己做生意,很可能亏的一塌糊涂。自己到底最适合做哪一样,也需要摸索。
很多人对创业有着各种不切实际的幻想,明明是个不够自律、厌恶繁琐的人,非要去做生产型企业。
殊不知这可以算是最繁琐的一种商业模式,从原料供应,采购,生产,库存,物流,销售,每一个环节都不能出错,毛利润率又低,必须钻到每一个细节中去扣成本,可以说一步走错满盘皆属。
对自己不了解,花下去的人生成本是无法挽回的。
5、防骗意识
这里的“骗子”是广义的,泛指一切出于零和动机打你主意的、想从你这里榨取资源的人。防骗意识的培养,应该贯穿在人生的始终。
投资本身,首先一定是一件反常识的事情,不然有钱人不会在人口比例中占少数。对于投资,其零和性要比赚钱大得多,所以有时候不止要看到趋势,还要评估周围其他人是否也看到了这个趋势,更要考虑到周围人是否知道自己知道对方知道。
如果说赚钱还是人和外物之间的事,那投资就一定是人和其他人之间的游戏,更加复杂诡异。
不仅要防马路上的骗子、短信里的骗子,更要防资本市场的骗子,伪装成“创业家”的骗子、伪装成“好企业”的骗子、伪装成“合伙人”、“好朋友”的骗子、伪装成“情人”、“伴侣”的骗子、甚至是伪装成“养老金”、“社会福利保障”的骗子。
怎么阅读财务报告,怎样判断信息的真实性,知道怎么查一个生意伙伴的诚信水平;这些东西之重要,可以说分分钟能让你半生心血付之东流。但可惜这些东西对于普通人家的孩子,极少有地方系统的学习,只能靠自己一笔一笔“学费”去交。
过去我们小时候学校所提供的教育和家庭教育,对于以上怎样和钱打交道的知识可谓一片空白。大部分中国的家长和老师自己也不懂这些东西。既然自己一辈子也没活明白,那就更不用说教会下一代了。这样导致的社会差距只会进一步扩大。
这才是年赚百万的真正秘密,正如《1942》里的地主在流亡路上和长工说的,“我知道怎么从一个穷人变成财主,给我十年,你大爷我还是东家”。
来源:期货圈、网络等
如涉及版权请告知,我们对文中观点保持中立,仅供参考、交流之目的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