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l除了APL GML 还有哪些手机平台赚钱

Intel® Xeon Phi(TM) Processor 7250 (16GB, 1.40 GHz, 68 core) 产品规格
添加以比较
处理器编号
Intel Xeon Phi processors do not currently support Virtualization. Intel is working with interested OEMs, customers, and the virtualization developer community in providing them with Virtualization feature at a later date.
115.2 GB/s
x16 port (Port and 3) may negotiate down to x8, x4, x2, or x1. x4 port (Port1) may negotiate down to x2, or x1
SVLCLGA3647
低卤素选项可用
Intel(R) AVX-512
提供嵌入式方案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提供嵌入式方案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Custom 6.8" x 14.2"
LGA 3647-1
订购与合规
ECCN5A002U
CCATSG065916
首次推出产品的日期。
光刻是指用于生产集成电路的半导体技术,采用纳米 (nm) 为计算单位,可表示半导体上设计的功能的大小。
建议的客户价格
建议客户价格 (RCP) 是英特尔产品的定价指南。价格适用于英特尔直接客户(通常表示购买数量为 1000 件),并且可以不经事先通知而随时更改。具体价格可能会因其它封装类型和发运数量而有所不同。如果批量销售,价格表示单一单元。列出 RCP 并不构成英特尔的正式报价。
内核数是一个硬件术语,它表示单个计算组件(裸芯片或芯片)中的独立中央处理器的数量。
处理器基本频率
处理器基本频率表示处理器晶体管打开和关闭的速率。处理器基本频率是 TDP 定义的操作点。频率以千兆赫兹 (GHz) 或每秒十亿次循环计。
最大睿频频率
最大睿频频率是处理器在采用英特尔(R) 睿频加速技术时所能达到的最大单核频率。频率以千兆赫兹 (GHz) 或每秒十亿次循环计。
CPU 高速缓存是处理器上的一个快速记忆区域。英特尔(R) 智能高速缓存是指可让所有内核动态共享最后一级高速缓存的架构。
热设计功耗 (TDP) 以瓦特为单位,表示所有活动内核在英特尔定义的高复杂性工作负载下,以基本频率运行时消耗的平均功率。请参阅有关热功率解决方案要求的数据表。
VID 电压范围
VID 电压范围是处理器特定的最小和最大运行电压值。处理器向 VRM(电压调整模块)就 VID 进行通信,反过来合适的电压会传输到处理器。
提供嵌入式方案
可用嵌入式选项是指您可购买产品提供的扩展服务以将其用于智能系统和嵌入式解决方案。您可以在产品发行资格认证 (PRQ) 报告中找到产品认证和使用条件应用程序。请联系您的英特尔代表了解详情。
最大内存大小(取决于内存类型)
最大内存容量是指处理器支持的最大内存容量。
英特尔(R) 处理器有四种不同类型:单通道、双通道、三通道以及 Flex 模式。
最大内存通道数
内存通道数目即为面向实际应用的带宽操作。
最大内存带宽
最大内存带宽是处理器从半导体内存读取数据或向其存储数据的最大速率(以 GB/秒计)。
ECC 内存支持 ?
ECC 内存支持是指处理器对纠错码内存的支持。ECC 内存是一种可检测并纠正常见内部损坏数据的系统内存。请注意,ECC 内存支持要求具备处理器和芯片组支持。
PCI Express 修订版
PCI Express 修订版是处理器支持版本。外围组件互联高速 (PCIe) 是一项适用于将硬件设备连接至计算机的高速串行计算机扩展总线标准。不同的 PCI Express 版本支持不同的数据率。
PCI Express 配置 ?
PCI Express (PCIe) 配置是指可用于将 PCH PCIe 通道连接至 PCIe 设备的可用的 PCIe 通道配置。
PCI Express 通道数的最大值
PCI Express (PCIe) 通道包含两条差分信号通道(一条用于接收数据,另一条用于传输数据),它是 PCIe 总线的基本单元。PCI Express 通道数目是处理器支持的 PCI Express 通道总数目。
支持的插槽
插槽是能实现处理器与主板之间机械和电气连接的组件。
英特尔(R) 睿频加速技术 ?
英特尔(R) 睿频加速技术可利用热量和电源余量,根据需要动态地提高处理器频率,让您在需要时提速,不需要时降低能效。
英特尔(R) 虚拟化技术 ?
英特尔(R) 虚拟化技术 (VT-x) 可使一个硬件平台起到多个“虚拟”平台的作用。它通过限制停机时间提高可管理性,并通过将计算活动隔离到多个独立分区保持工作效率。
英特尔(R) 定向 I/O 虚拟化技术 ?
英特尔(R) 定向 I/O 虚拟化技术 (VT-d) 在现有对 IA-32(VT-x)和安腾(R) 处理器 (VT-i) 虚拟化支持的基础上,还新增了对 I/O 设备虚拟化的支持。英特尔定向 I/O 虚拟化技术能帮助最终用户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改善 I/O 设备在虚拟化环境中的性能。
有扩展页表 (EPT) 的英特尔(R) VT-x ?
带有扩展页表 (EPT) 的英特尔(R) VT-x,也称为二级地址转换 (SLAT),可为需要大内存的虚拟化应用提供加速。英特尔(R) 虚拟化技术平台中的扩展页表可减少内存和电源开销成本,并通过页表管理的硬件优化而增加电池寿命。
英特尔(R) 64 ?
英特尔(R) 64 架构在与支持软件结合使用时,能实现在服务器、工作站、台式机和移动式平台上进行 64 位计算。? 英特尔 64 架构通过允许系统处理 4 GB 以上的虚拟和物理内存提高性能。
指令集即为微处理器理解并能执行的一套基本命令和指令。显示的值代表了处理器与之兼容的英特尔指令集。
指令集扩展
指令集扩展是那些可提升性能且同时确保在多个数据对象上进行相同操作的附加指令。它们可包括 SSE(单指令多数据流扩展)和 AVX(高级矢量扩展)。
当处理器空闲时,使用“空闲状态”(C 状态)实现节能。C0 为操作状态,表示 CPU 正在处理有用工作。C1 为第一空闲状态,C2 为第二空闲状态,依次类推,C 状态的数字越大,采取的节能措施越多。
温度监视技术
温度监视技术通过几项散热管理功能防止处理器封装和系统出现散热故障。片内数字温度传感器 (DTS) 检测内核的温度,散热管理功能则降低封装功耗,从而在需要时降低温度,以保持在正常操作限制以内。
英特尔(R) AES 新指令:
英特尔(R) AES-NI(英特尔(R) 高级加密标准新指令)是一组用于快速而安全地进行数据加密和解密的指令。AES-NI 对各种不同应用程序的加密很有价值,例如:执行批量加密/解密、身份验证、随机号生成以及认证加密。
英特尔(R) Software Guard Extensions
英特尔(R) 软件保护扩展使应用程序能为其敏感例程和数据创建硬件执行的可信执行保护。运行时执行被保护,不受系统中其它任何软件(包括特权软件)的观察或篡改。
英特尔(R) 内存保护扩展
英特尔(R) 内存保护扩展提供一组硬件特性,可被软件和编译器更改一同使用,以确保旨在编译器时间使用的内存参考在运行时不会因缓存溢出或不足而变得不安全。
英特尔(R)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英特尔(R) 可信执行技术) ?
英特尔(R) Trusted Execution Technology 是一组针对英特尔(R) 处理器和芯片组的通用硬件扩展,可增强数字办公平台的安全性(如测量启动与保护执行)。此项技术实现这样一种环境:应用可以在其各自的空间中运行,而不受系统中所有其它软件的影响。
执行禁用位 ?
执行禁用位是一项基于硬件的安全特性,它能减少受病毒和恶意代码攻击的机会,并防止有害软件在服务器或网络上执行和扩散。
英特尔(R) Boot Guard
具备引导保护功能的英特尔(R) 设备保护技术可帮助保护系统的预操作系统环境不受病毒和恶意软件的攻击。
活动前:订单可能已收到,但是尚未定时间,尚未发运。
活动:此特定部分处于活跃状态。
停产:产品停产通知已经发布。
质量/可靠性保持。
过期价格:此特定部件已经不再生产或销售,已无库存。
过期:此特定部件已经不再生产或销售,已无库存。
最后订单输入日期之后无订单:用于停产产品。允许递送和退货。
过时产品:有库存。将不再有货供应。
Obsolete and past last time buy.
需要其它帮助?
提供的信息可随时更改而不事先通知。英特尔可以随时在不发通知的情况下修改产品生命周期、规格和产品说明。以上信息是按“原样”提供,英特尔对该信息的准确性、产品的特性、可用性、功能或列出产品的兼容性不做任何形式的声明或担保。请联系系统厂商,了解关于上述特定产品或系统的更多信息。
英特尔分类仅供参考之用;包含出口控制分类号 (ECCN) 和协调关税表 (HTS) 号。任何“英特尔分类”的使用情况均对英特尔无追索权,亦不能解释为关于 ECCN 或 HTS 的陈述或担保。贵公司作为进口商和/或出口商应负责确定您的交易的正确分类。
请参阅有关产品属性和功能的正式定义的数据表。
“宣布”的 SKU 尚未公布。请参阅上市的发布日期。
一些产品在处理器配置更新的情况下可支持 AES 新指令,尤其是 i7-2630QM/i7-2635QM、i7-2670QM/i7-2675QM、i5-2430M/i5-2435M、i5-2410M/i5-2415M。请联系原始设备制造商 (OEM) 以获取包含最新处理器配置更新的 BIOS。
? 此特征并非在所有计算系统上均可用。请咨询系统供应商,以了解您的系统是否有此特性,或参考系统规格(主板、处理器、芯片、电源、硬盘、图形控制器、内存、BIOS、驱动程序、虚拟机监视器 - VMM、平台软件和/或操作系统)以了解特性兼容性。此特性的功能、性能和其它优势可能根据系统配置的不同而不同。
如欲了解更多信息,包括哪些处理器支持英特尔(R) 超线程技术的详细信息,请参阅 。
最大睿频频率是指通过英特尔(R) 睿频加速技术可实现的最大单核处理器频率。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
建议客户价格(“RCP”)是英特尔产品的定价指南。价格适用于英特尔直接客户(通常表示购买数量为 1000 件),并且可以不经事先通知而随时更改。价格不包括税费和运费。价格可能会因其它封装类型和发运数量而有所不同,而且特殊优惠的安排在此可能适用。如果批量销售,价格表示单一单元。列出这些 RCP 并不构成英特尔的正式报价。请与相应的英特尔代表联系,以取得正式报价。
系统和最大 TDP 基于最坏情形得出。如果未使用芯片组的所有 I/O,则实际 TDP 可能会更低。
低卤素:仅适用于溴化和氯化阻燃剂 (BFR/CFR) 及最终产品中的 PVC。已完成装配的英特尔组件以及购买的组件符合 JS-709 要求,PCB /基板符合 IEC
要求。卤化阻燃剂替代物和/或 PVC 可能对环境不利。
要获得基准数据,请参阅 。
英特尔处理器号不是衡量性能的标准。处理器编号主要区分每个处理器家族内的不同特性,并不说明不同处理器家族之间的区别。有关详细信息,请访问:。
英特尔(R) 架构上支持 64 位计算的处理器需要基于英特尔 64 架构的 BIOS。
我们的目标是使 ARK 工具家族成为您的一个有价值的资源。请在此处提交您的意见、问题或建议。您将在两个工作日内收到一份回复。
您是否觉得此网站上的信息很有用?
您的评论已提交。感谢您的反馈意见。【图片】Intel Apollo lake 平台简介,昂达小马41笔记本电脑评测【win8平板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9,215贴子:
Intel Apollo lake 平台简介,昂达小马41笔记本电脑评测收藏
当传统的pc衰退已成为定局,平板和手机等消费电子用品取代PC成为了人们数字生活中的主体。Intel曾经有两套面向平板和手机的处理器产品线:凌动(Atom)和酷睿(Core)平台。覆盖了两个典型使用场景的设备:电子助手类和生产工具类。前者主要是手机,轻薄平板,强调便携,以生活辅助作用为主,主要是注重内容消费。后者则是超极本,2in 1产品/大屏平板。注重内容创造(也就是生产力了),同时保证最大程度上的便携。然而,出于利润的考虑,Intel近几年一直把重心放在了Core平台上,不断的推陈出新。这对于不断提高中高端平板以及二合一产品的素质有着重要意义。不过,更多的用户则期待中低端平板以及二合一产品有所突破,奈何Atom平台经历了不温不火的Cherry Trail升级之后,显得一片死寂。CherryTrail平台中的大众货色Atom X5 Z8300 着实显得十分平庸,这从我们的酷比魔方Iwork11的测试中就能看出来,实质上并没有比上一代大众货Atom Z3735f 之类的强出很多。在2016年一切终于有了转机,Intel跳票了一年的全新Atom平台代号Broxton 终于要和我们见面了。就当大家期待Broxton的表现的时候,Intel却突然发话了,Broxton平台停止研发,Intel将不再研发面向平板和手机的Atom处理器。于是,各种猜测传来:Intel这是彻底放弃Atom了么?难道以后就只有高昂的Core产品可以购买了么?而此时,Intel又在IDF上发布了Apollo Lake平台(下称为APL),以赛扬/奔腾的品牌名出售,定位似乎又类似原来的Atom平台。顿时,除了Intel,所有人都懵逼了,APL到底是怎样的一个平台?和Atom有什么关系,定位如何?最关键的性能表现如何?本文将会对于上述问题做出简要回答,并对于国内厂商对于APL平台的初次尝试做出简要评测。
lenovo平板联想活动促销,台式机,笔记本,工作站,,限时抢购!lenovo平板联想旗下百应平台,一站式服务,为您省钱更省心.
1. 什么是ApolloLake?想必大家都玩过搭积木:通过组合基本的基本积木块,就可以拼凑出一个完整的作品。这个过程十分类似于现在处理器的制造方法(仅仅只是类比,过程并不会这么简单)。我们知道现在的芯片集成度很高,一块芯片往往已经可以基本包含运行一个计算机系统所需要的所有组件,从CPU到GPU到I/O部分等等。而为每一套平台单独开发CPU到GPU的组件显然是非常不合理的也是非常不经济的。于是,工程师的做法是构建一套CPU核心,GPU核心和其他组件的库,然后针对不同平台的要求,类似于搭积木似的组合这些组件,然后布局成一个完整的芯片。于是我们就可以看到共用一样的CPU或者GPU的各种平台芯片。其实这一现象早在2013年的Bay trail就开始了,那时Intel使用的小核心,也就是Atom平台使用的核心,叫做silvermont,用在了各种平台上,使用这种CPU核心的平台,以及其产品部分如下:可以看到有我们熟悉的平板机平台 Bay trail-T,也就是Z37xx那些Atom芯片,也有给低端笔记本和入门台式机用的Bay trail-M/Baytrail-D ,这些芯片归在赛扬和奔腾的品牌名下,比如Pentium N35xx 或者Pentium J2900之类的。在Silvermont之后,Intel又推出了他的工艺改进(架构稍许调整)版本:Airmont 核心,使用这种CPU核心的平台,以及其产品部分如下:可以看到,使用Airmont核心的平台有我们熟悉的Cherry Trail-T平台,也就是Atom X7 00 之类的产品,也包括了Braswell平台,也就是Bay-trail-M/D平台的继任者,产品有Pentium N3710/Pentium J3710等,同样面向入门级笔记本和台式机。在经历了这两代CPU之后,Intel终于推出了基于全新Goldmont微架构CPU核心的处理器,起初,Intel的规划如下:正如我们所看到的,APL使用来接替原来的Bay trail-M/D和Braswell的,broxton是用来接替Cherry trail-T的,然而现在Intel在消费电子市场砍掉了面向平板机和手机的broxton,留下了APL单独面对所有的 2 in 1, 入门笔记本电脑以及入门级台式机。而因为之前的Braswell的产品名称是 Pentium/Celeron N3xxx或者J3xxx,自然地新的APL芯片也就继续用Pentium和celeron的品牌名出售了。看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APL就是Atom的桌面版,和之前的Atom用一样的CPU,GPU,视频解码器等组件,但是在拓展接口的支持上和Atom不一样:上图很好的介绍了,以Atom CPU内核构建的平台是如何发展到今天的。
2. ApolloLake定位如何,用在怎样的设备上?说到这里,可能大家有疑问,Atom的桌面版,那是不是以后只有笔记本和台式机了?平板和2 合 1设备怎么办?其实Intel对于产品形态做出了调整,我们看看Intel自己对于产品形态的最新定义:上图可以看出,Intel认为的Tablet也就是平板产品,是非常狭义的:他就是指大于7寸的小于9.7寸的,只有触摸屏幕的单纯平板电脑。可以看到,这部分设备的唯一选择就是CHT(cherry trail),也就是说这部分会继续保持在Atom X5
或者X7 8700上了。其余的设备包括:9.7-12.5寸键盘和屏幕可以拆分的2合1产品,11.6-12.6寸可以变换形态的(例如360°反转的)2合1产品,13.3-15.6寸的可以变换形态的(例如360°反转的)2合1产品,11.6-15.6寸的超薄笔记本,以及11.6-17.3寸的主流笔记本,这些设备APL和Core家族形成两条平行的产品线,APL都是可以适用的(接替Atom),实际上,Intel自己给了上述设备一个通用的名词:Cloudbook 云本,这个词与Ultrabook超极本所对应,大体指的是以上设备形态的较为廉价的产品。云本的价格定位是:小于249美元的2 合 1产品(可拆分/不可拆分),这也就是APL的价格定位。
性能不如kabylake吧?功耗低?
3. ApolloLake带来了哪些提升?和之前的Atom比较如何?和Bay trail到Cherry trail的提升不太一样,Cherry trail到APL的提升可以说是十分全面的,下面我来为大家总结一下APL提升的地方:3.1 Goldmont架构的CPU之前的Cherry trail使用的Airmont CPU几乎可以说就是Silvermont的工艺提升版,架构似乎看起来没有太大的改动,而Goldmont则不同,他是2013年以来CPU架构的首次大改,相对于Silvermont和Airmont有了很多提升。首先是一张Goldmont微架构图:其中FEC属于前端,IEC/FPC/MEC属于后端,另外还有缓存子系统。Goldmont架构相对于Silvermont和Airmont架构的主要提升有:①
3发射超标量架构:每周期可以最多decode,issue和retire 3条指令,最多译码20B 指令。(silvermont和airmont 是2 发射,最多16B宽度译码)①
加强的分支预测。Goldmont前端与之前的silvermont对比如下:从前端的情况看,整个处理器的宽度提高了大约50%。③
更宽的乱序执行窗口,这意味着处理器可以在更多的指令之间寻找并行关系,并能提供更多潜在的IPC。④
完全的乱序执行,Goldmont可以让IEC,MEC,FPC内部和之间的指令完全的乱序执行,也就是实现了完整的乱序执行技术,而他的前任silvermont只允许IEC部分的指令完全乱序执行,每个FPC scheduler本身是顺序执行(FPC和IEC以及MEC之间可以乱序执行),每个MEC scheduler本身也是顺序执行(FPC和IEC以及MEC之间可以乱序执行,所以silvermont只是严格的整数乱序执行,FP和memory是不完全乱序执行。Silvermont之前的Atom架构是严格顺序执行。⑤
后端执行资源增加:增加到3个IEC执行端口,和三个IEC调度器(Reservations stations)(silvermont 2个),增加一个MEC 执行端口,goldmont 有两个MEC执行端口分别负责读/写内存(silvermont 读写共用一个MEC端口)⑥
FPC内部执行延迟降低:Goldmont继续保持了和silvermont一样的128bit-wide SIMD支持(SSE级别,Core 是AVX级别目前是256bit-wide明年是512bit-wide),但是SIMD指令和浮点指令的执行延迟大大降低,很多浮点指令和SIMD指令的延迟和输出能力(受益于延迟的降低和执行单元更合理的分配)都降低/提高了33-50%不等。⑦
特定场景加速:Goldmont在Hash和加密上提供了史无前例的硬件加速,AES加速指令级的延迟和输出对比前代都大幅度改善。Goldmont是目前第一个支持Intel SHA加速指令集的处理器(Zen和CannonLake将会在未来也支持),可以为SHA1/SHA256提供硬件加速,这些算法在浏览网页,以及需要加密的场合尤为重要。⑧
Pause等指令级延迟降低,以获得更高的能效。Goldmont后端与silvermont比较:⑨
Non-block的Cache子系统和load speculation,以及DTLB容量大幅度提高(512 vs 128),这使得内存地址转换和内存数据访问速度更快:Goldmont内存子系统与silvermont比较:综上所述,APL所使用的Goldmont架构CPU相比于之前的Airmont/Silvermont,增加了发射宽度,提高了乱序执行,整体的IPC可以提高30-50%。当然,总体性能和频率也有很大关系。Intel自己给出的参考成绩显示APL vs braswell 至少有30%的提高:当然,braswell的总体频率稍微高于APL一些,而Cherry trail的总体频率则也是低于Braswell的(虽然他们CPU架构相同)。
3.2 Gen9LP架构的GPUAPL的GPU使用了从Skylake衍生而来的低功耗版Gen9架构,这使得其与之前的cherry trail Gen8 架构有了一定的提高,同时最高规格的APL型号:Pentium N4200使用了18EU的GPU,高于之前Cherry trail的12/16EU规格,而低端的Celeron N则继续保持了12EU的规格。APL平台的整体GPU频率提高了。想要知道Gen9 GPU架构的可以看这里:Intel自己的数据显示,在3Dmark中,APL至少能提高30%:12EU版本的APL GPU都已经可以超过16EU的Braswell GPU了(当然这是指频率都达到预期的情况下,厂商给设备什么样的散热和功耗墙直接决定了频率)
3.3 更高规格的内存支持,以及视频解码支持。Apollolake的内存支持更为广泛,支持多种成本的方案。最高支持到DDR3L/LPDDR3 1866 和 LPDDR4 2400 双通道内存。同时由于使用了Gen9级别的GPU,所以支持更为广泛的视频解码,包括HEVC 10bit的硬件解码和VP9的硬件解码:3.4
更为丰富的I/O接口由于APL是继承Braswell的平台,适用于从小型2 合1 到 笔记本的全部环境,所以,APL拥有各种主流桌面所使用的接口,包括SATA,更多的USB以及更多的PCIE通道。同时对于基础存储器,APL也从之前cherry trail和braswell的eMMC4.5,升级到了eMMC5.0,其传输带宽翻倍,使得eMMC芯片的持续输出带宽的以增加。详细的参数如下:我们知道,制约Cherry trail平台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它只能使用eMMC4.5 存储方案,严重影响了用户体验。而APL支持eMMC5.0 之外,同时还支持2个SATA III通道,可以通过这两个通道连接标准SSD(例如M.2接口),使得平台体验得到大幅度提升。更多的USB和PCI-E支持也提供了更多的拓展性。当然这一切是有代价的,APL的控制器较多,这一部分会分走大量的功耗,导致CPU和GPU很容易撞到功耗墙。3.5
并不牺牲功耗和成本APL虽然相对于之前的Atom平台带来了大量的提升,但是其并没有在功耗和平台总体成本上做出妥协。根据Intel自己的测试数据,相比起Atom Z8350, APL平台在日常负载下更为省电,在待机,视频播放和网页浏览时,APL平台只需要花费Z%功耗,此功耗等级和Atom Z 属于同一水品线,换句话说,APL至少不会比之前的Atom平台更耗电。当然同频率情况下,APL显然会更耗电,因为APL的IPC增长了太多,又支持更多的I/O,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而从主板成本来说,APL将维持在Atom Z的水品,也就是说APL并不会相较于之前的Atom Z平台有成本上升。当然,类似于Atom Z8300这样的极端便宜的平台是不会有了。上图是Intel自己的测试结果,一台windows10 11寸分辨率 4GB LPDDR3-1866 内存,搭配eMMC5.0存储器,拥有35Wh电池的设备,可以拥有11.7小时的续航,这一点高于上一代Braswell。这样的成绩说明尽管成为了奔腾/赛扬的产品,其功耗和续航水品还是Atom级别的。尽管这些是理论数字,但在之后的昂达实际产品测试种,我们能看到实际表现也是十分优秀的。
4. 总结:Atom核心平台难得一次的大更新。通过上述的介绍,我们总结出了APL相对于以前的Atom平台的突出特点:①
CPU性能同频率提升30%-50%之间。②
GPU性能提升30-50%(取决于最种频率和规模设置)③
支持更为广泛更为高规格的内存④
支持eMMC5.0,带宽翻倍,支持SATA接口的SSD⑤
日常功耗至少不上升⑥
平台成本类似于Cherry trail-T4(Atom x5/x7 Z,高于Cherry trail-T3(Atom X5 Z8300))⑦
广泛的适用场合,从9.7寸可拆分2 合1设备,到15.6寸轻薄笔记本都适用(没有完整windows体验的&9.7寸纯平板电脑原则上不再支持)。不难看出,相比于Bay trail到Cherry trail那样的升级,APL显得全面广泛。然而理论和实践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对于微软这样的企业这种差异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对于非常抠门,力争低价的寨厂,这样的差距就不可能忽略了。实际情况到底如何呢?笔者第一时间购买了一部寨厂的基于APL平台的cloudbook产品:昂达小马41 笔记本电脑进行实际评测。作为第一个发售的寨厂APL产品,或许在各方面调教和价格方面都没有做到最优,但可以在第一时间实际测试APL的寨厂性能。
以下部分是昂达小马41笔记本电脑的评测部分
&1号店&智能换新,优惠大促,新人专享88元大红包!智品商城选&1号店&售后无忧,放心购!
前言:距离Intel低调发布Apollo lake平台已经过去了3个月,终于,第一批相应的产品与我们见面了。这一代ApolloLake产品正如我们前文所说,明显的提升了CPU,GPU,存储器接口,内存支持等等各个方面。由于其精确的定位和较低的平台成本,寨厂也是第一时间就发布了相关产品,这与之前的Atom总是等上半年到一年不同。当然,芯片落到寨厂手中会变成什么样子,真的是令人忐忑的一件事,因为之前的Z8300空有一身好参数,被寨厂用起来,可以说是Z3735f的功耗加大版本。为了第一时间求证寨厂对于Apollolake的态度,笔者第一时间抢了一台(自费)昂达小马41笔记本电脑来做测试。 笔记本和平板电脑有什么关系呢?其实,小马41拥有着一颗2合1平板的心,穿着一件笔记本的外衣(后文我们会看到,小马41的主板只有5.5寸)。也正如我们上文所说,因为apollo lake拥有非常大的适用产品形态的范围,寨厂可以发挥创意(当然还是取决于方案商)把他做成任何9.7-15.6寸的2合1或者笔记本设备。在开始之前,需要说明的是,这是寨厂对于Apollo lake的第一次尝试,我相信以后还会有更为合理的改观。
厉害了我的牙膏
外观与设计1.1 配置清单首先我们要给出这款产品的配置清单,官网的配置清单并不够详细,所以,我尽量根据我评测过程的数据给出准确的清单:可以看到整个设备是按照轻薄型笔记本设计的,屏幕采用了一般笔记本的技术,并没有配置任何触摸设备,同时,因为笔记本不考虑可视角度,小马41配置了可视角度较差的屏幕。如果我们对比寨厂之前的作品,也就是Atom Z8300那一批货,我们会发现,提供相似的功能的产品其实价格是差不多的。之前我评测的酷比魔方Iwork11 手写版,作为一款11寸设备,平板部分价格1299,加上键盘299,整体价格1598,和功能几乎相同的小马41价格相仿。当然,Apollo lake已经不做只有触摸功能的小体积设备了,所以,已经不能和那批产品做对比。其他配置方面,小马41显得均衡。
看着头痛,直接上测试吧,从性能到功耗发热续航,消费者最关心的就这么简单。我对atom最大的期待是--性能/功耗比
养肥再看希望apl能有当年bt的辉煌
来自升级了红石二代的万年wp旗舰
外观首先,笔者先放出拍摄的照片,使用的设备是红米Note3,质量一般,将就着看吧:首先是键盘面,可以看到这是类似于MacBook Air式的布局:一块大触摸板和标准键盘,键盘普通无背光,右上角开机键,转轴与屏幕连接。细节,昂达并不关心强迫症感受。细节,其实做工还不错(取决于人品)。屏幕,应该是TN屏幕,全高清的屏幕显得十分清晰,但是有点泛白,查型号应该式奇美的屏幕。我这一块没有任何漏光,当然这依然取决于个体。右侧有USB3.0一个,mini HDMI一个,以及万年不变的DC-in 充电口。左侧有一个USB3.0,一个TF卡插槽,一个耳机孔。大概的厚度如此。正面和反面整体形象。 总的来看,我这一台小马41做工还算令人比较满意,屏幕不漏光,没有明显有瑕疵的细节,键盘无背光,机身为土豪金塑料材质,虽有遗憾但是对于1499的14寸机器不能要求过分。然后机器绝对厚度其实达到20mm,并不薄,但是由于仿制Macbook,视觉效果还是蛮薄的。重量1.35kg,和Macbook air13 寸差不多重,对于一款这个尺寸的笔记本,这是完全可以接受的。
2. 性能终于到了性能测试的部分了,测试之前首先要声明几点,首先昂达对于小马设置了功耗墙,功耗墙为 15W 28s/6W 无限时间,于是,长时间的负载CPU就只能4核工作在1.6-1.7Ghz下,如下图所示:可以看到,这块N3450 多核心睿频为2.1Ghz,单核心可以到达2.2Ghz(其实也很困难),短时间功耗限制为15w,可以持续最多28秒,然后就是长时间功耗墙6w,他们的值和时间都是没有锁定的,无奈XTU核Throttlestop都不支持Apollolake平台,所以目前无法修改,不过我想昂达肯定是有办法的。GPU的部分由于驱动没有暴露接口,导致无法侦测GPU频率,但是6W的功耗墙势必会对于其频率有很大的影响。对于接下来的测试,我会标明频率数据,并且与老前辈做出对比。
终于又有技术贴看了,爽
2.1 理论CPU性能CPU是中央处理器,他是计算机的核心,他的速度直接决定了一台计算机的性能,本环节利用常用的合成CPU测试集对于CPU的理论性能予以评估。2.1.1
国际象棋测试FritzChess Benchmark是一款国际象棋AI测试软件,它可以让X86计算机也能完成IBM“深蓝”当初所做的事情,那就是计算国际象棋的步法预测和计算。性能测试的结果,以每秒多少千步的单位予以显示,并与1.0Ghz的奔腾3处理器性能基准进行比对,计算出来倍数。一般来说倍数数字较小,比较好记,本测使用“倍数”作为成绩进行比较。为了同时兼顾单个线程的性能和CPU总体性能,本测试进行单线程和满线程的测试。成绩线性越高越好。可以注意到,N3450由于本身频率较低,再加上功耗限制,可以维持在surface3 的Z8700的水品上(2.4Ghz稳定)。已经远远超过Z8300了。这是运行时的频率监控,可以看到,小马41可以短时间维持在2.1Ghz(大约20多秒),然后回到功耗墙状态,也就是2颗核心1600Mhz,两颗核心1700Mhz持续运行。2.1.2
渲染类测试Cinebench 是一套以渲染为主要负载的测试,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以测试CPU性能,我们进行这项测试,选用的测试软件分别为Cinebench r10,r11.5,r15,单线程和多线程各运行一次,成绩越高越好,成绩如下:N3450在单线程可以领先Z8700,因为6w下可以睿频到2.1Ghz,多线程由于1.6-1.7Ghz的限制,与Z8700同一水品线,至于Z8300,弱了太多。Cinebenchr11.5多线程运行的频率监控如下:可以看到,显然也只能稳定在1.6-1.7Ghz上。2.1.3
解压缩测试压缩和解压缩算法也是大家生活中常用的CPU-intensive的负载之一,此处使用WinRAR自带的测试软件测试CPU的性能,为了最大的发挥CPU性能,本测试使用64bit版本的WinRAR(如果不支持64bit操作系统,则采用32位版本)。为了同时兼顾单个线程的性能和CPU总体性能,本测试进行单线程和满线程的测试。成绩线性越高越好,成绩如下:在频率落后和功耗受限的情况下,N3450和Z8700基本持平。 2.1.4
X265编码测试视频的转码非常考验CPU的性能。x265编码测试基于开源x265编码器的算法,可以很好的利用现代指令集和多线程处理器。这套测试主要是将H264的源视频转码成HEVC的视频编码,有1080p和4K两个测试负载可选,本测试选择1080P的分辨率版本。为了发挥CPU性能,本测试选择64bit模式(如果系统不支持则采用32位,影响较大),非常高的优先级。测试成绩线性越高越好,测试成绩如下:尽管频率处于不利地位,但是在这项高强度负载上,N3450领先了Z8700相当的距离,对于Z8300则是倍率级别的领先。2.1.5
网页浏览测试网页浏览可以说是日常最为普遍的应用场景了,上文我们说到Apollo lake针对网页渲染特别加入了SHA指令级,让我们来看一下N3450的表现,注意网页测试中,CPU不会一直保持满负载(就像我们平时浏览网页也不会CPU 100%负载一样),而是很多短时间的short burst,这样6W的功耗限制就没有什么明显的影响了。测试成绩,注意,越低越好,测试成绩如下:可以看到,网页渲染方面,N3450取得了巨大的优势,Z8300由于频率很低,所以估计比较悲惨。从上面的测试成绩来讲,即便是被限制在了6W的长时间功耗墙,小马41的N3450处理器,依然能持平或者击败Cherry trail的旗舰级别处理器Z8700(笔者没有Z8750),至于同频率的性能对比,笔者给出了测试的运行频率,大家可以自己估计。与Core m的对比中,单核心显然还是有巨大的差距,这是意料之中的,毕竟Apollo lake是Atom核心的升级。多核心可以与功耗同样受限的Core m 6y30处于一个等级,这是不错的表现。
顶楼主赶紧更
到时候要是解锁功耗了就完全超上代了,如果下代构架更新加上制程更新估计能有更大提升
硬件这拍照技术有提升啊。
14寸这种本子才放到6w的功耗。。有点保守看着感觉提升也就那样吧
有条件的话能不能插块ssd测下速啊
能看到功耗吗?多线程性能和cm差不多,功耗也差不多就比较尴尬了。
1.6到1.7G就可以持平2.4的8700。四核2.4的N4200显然非常值得期待。
cpu测完了,基本是被功耗控制到与Z8700相等或者略优的水平。然后再关注一下本子的emmc/ssd的速度和续航了吧。 那个坑爹TN屏还是得吐槽一下的。
登录百度帐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空作业平台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