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如何提高银行网上外汇平台中收,浅议如何提高银

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浅谈对银行个人外汇业务监管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浅谈对银行个人外汇业务监管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14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作为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结合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在经济金融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纵观财务公司背靠的企业集团,覆盖了从石化、能源、电力到煤炭、钢铁、冶金制造,从航天、军工、运输到电子服务贸易等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产业和各个重要领域。为此,诱发了我们对我行今后如何与财务公司合作、寻求新的业务增长极的若干问题的思考。
一、对财务公司的发展与定位
从1987年我国第一家财务公司即东方汽车财务公司的成立,二十多年来,财务公司的发展在经历了众多变化之后,现在进入规范发展时期。在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除中外合资的财务公司外)都是依托大型企业集团而成立的,主要为企业集团成员提供服务。企业集团实际上是由若干个企业成员组成的企业法人联合体。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以加强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和提高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为目的,为企业集团成员单位提供财务管理服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组建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并使之发挥筹资中心、结算中心、融资中心和资金管理中心作用,对于促进集团提高资金使用整体效益,推进集团内各法人企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财务公司的起源与定位决定了财务公司具有三个重要性质:一是企业性。财务公司作为独立的企业法人,独立核算、自担风险、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其经营管理模式与一般企业相类似,也是以盈利为目的。二是产业性。财务公司必须为企业集团整体的战略发展目标服务,财务公司的目标核心在于将自身的金融实力转化为集团的发展动力,促进集团的发展。同时,在服务过程中,不断壮大自身金融实力,逐步发展成为企业集团新的利润增长点。三是金融性。企业集团财务公司是专门从事企业集团内部资金管理、筹集及融资结算业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它负责吸收成员单位的本、外币存款,发行财务公司债券,同业拆入资金;以及向成员单位发放本、外币贷款,买卖各种债券,向成员单位办理票据承兑、票据贴现,对成员单位的购买者提供买方信贷等各种金融业务。
二、财务公司对商业银行业务的影响
财务公司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的存、贷款量减少。以前集团各成员会把闲散资金存入银行,现在财务公司则把这些资金以尽量优惠的回报率吸收过去,集中起来清偿集团银行贷款,再把剩余资金组合投资或内部放贷。成员单位不仅不必在银行存款,也不必或很少向银行贷款,银行同时丧失了存贷客户。二是让银行利率利益“打折”。财务公司以高于成员企业独立存款利率的同业存款利率和商业银行结算,影响了银行利息收益。三是信用中介费用损失,财务公司把成员单位的资金集中起来,先内部处理,再统一向银行办理结算、外汇买卖、汇兑等业务,降低了银行可获得的手续费。
三、我行与财务公司合作的基本思路
(一)把发展与财务公司合作纳入不可或缺的业务发展战略。
财务公司所依托的企业集团都是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占据了中国经济总量的三分之一,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同时,我们应该看到,企业集团成立的财务公司在实力、规模、技术、经验和机构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比较劣势,在很多方面还离不开商业银行。比如,绝大多数财务公司对成员单位资金归集需要借助银行的网点和网络优势,财务公司筹措到的资金不能满足集团扩张业务需要时往往通过寻求商业银行的支持,集团跨国业务结算需要在国外拥有分支机构的商业银行来完成。因此,我们应该把发展与财务公司合作纳入不可或缺的业务发展战略。
(二)大力发展与其在结算和清算业务方面的合作。
对于不在同城的财务公司和企业集团的企业,它们要在商业银行开立对公账户,财务公司需将集团辖属各企业资金调回总部或向各企业拨付资金时,需要商业银行的异地汇划网络进行,这就为我们发展对其异地网络结算提供了可能,我们要以快捷、安全、可靠的手段,为其进行结算服务。
(三)以授信业务为重点合作内容。
财务公司不能吸收集团外存款,而且其管理的资金主要来源于成员单位经营过程中产生的活期存款,大都是短期资金,流动性强,稳定性较差。而企业集团仍有基础建设、技术改造等长期贷款的需求。我们应以长期授信产品为主,兼顾短期授信。通过银团贷款、买断财务公司优质项目贷款等方式来弥补企业集团内部资本积聚功能的不足,也可以通过即期远期外汇买卖、期权、货币掉期、汇率掉期等金融衍生产品,在帮助企业集团规避风险、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企业集团短期资金头寸和长期资金头寸的匹配。
(四)以战略投资者的身份向其注资。
财务公司组建或发展过程中,为了扩大资本实力,一般都需要引进战略投资者,这就为商业银行从资本纽带上与财务公司融合提供了可能性。我们应该积极捕捉企业集团组建财务公司和财力公司引进战略投资者的信息,努力抢占先机,为财务公司注入资本金,从内在联系上加强与财务公司的融合。
(五)加强专门服务财务公司的客户经理队伍建设。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服务牵动着整个集团对银行服务的认识乃至财务资源分配,因此,银行必须加强针对企业集团和财务公司服务的客户经理队伍建设,为集团客户和财务公司提供综合性、专业性的金融服务。通过专业化、综合性服务,密切银行与集团客户的合作,也有利于银行全面掌握企业集团的经营状况和信用状况,避免银行风险。
(六)把人才培训纳入与其合作的重要议事日程。
财务公司与商业银行比较,在科技开发、产品创新、风险管控、人才培养,以及外币风险识别和防范手段、跨国结算、投资银行等业务方面,总是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我行可以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外汇业务优势、人才优势,为财务公司进行策划和人才培训,以此推进双方深入而持久的合作。作者: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山西省分行机构业务部 王娟
(责任编辑:)
专题 视觉志/&微信公众号:Asxsjz
视频/&微信公众号:shitingbu
网站声明 山西日报、山西晚报、山西农民报、三晋都市报、良友周报、山西经济日报、山西法制报、山西市场导报、百姓生活资讯所有自采新闻(含图片)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例:"山西新闻网-山西日报 "。
山西新闻网版权咨询电话:。如您在本站发现错误,请发贴至论坛告知。感谢您的关注!
凡本网未注明"来源:山西新闻网(或山西新闻网——XXX报)"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包年阅读:300.00元
来源:作者:董远;
选择字号大中小
浅议中国建设银行北京市分行外汇结构性存款及其损益
(8)张亚娟;杜永刚;胡海英;
(9)松阳汉;
(11)马金龙;
(12-13)熊登武;
(14-15)阙文婧;
(16-17)潘静静;王健;
(18-19)吴春涛;
(19-20)张国英;
(21-22)余屈;宋一淼;
(22-23)王欣雯;
(24)胡雅静;
(25)崔婷如;李杨;
(26-28)林颀伟;
(28-29)黄明智;
(30)卢璐;俞振华;
(32-33)孙阿妞;
(34-35)季靖;
(36-37)苏小青;
(38-39)施生勃;
(40-41)王璐璐;
(42-44)邹鸿驰;
(44-45)周明非;
(46)闫海星;
(47)宋思远;
(49)赵南星;
(50)王景丽;
(51)熊晓岚;
(52)陈国庆;
(53)王英瑛;
(54-55)熊健;
(55-56)楚宏飞;
(57-58)陈锦章;
(58-59)杨怿;
(60-61)阳稀明;
(61-62)谷凤花;杨燕;
(63-64)温树飞;
(64-65)王敬晖;
(66-67)尹新贵;
(68-69)徐杰;
(70)文慧娟;
(71-72)林建;
(72-73)李鹏辉;
(74-75)阚璇;
(76-77)卢树华;
(78)黄强林;
(79)肖海燕;
(81)周希艳;吕显钊;
(82)崔晓云;李学翠;
(83)蒋晓芬;
(84)苟恒新;
(85)刘风娥;
(87)王永阁;
(88)郝轩毅;
(89)林海英;王宝生;
(90)刘英茂;
(91)丁志训;
(92)张保东;
(93)李丽苹;
(94)刘绍清;
(95-96)杨通平;
(96-97)戴韶湘;
(98-99)刘维云;
(99-100)陈文平;
(101-102)刘晓丽;
(102-103)张性东;
(104-105)牛小宾;
(105-106)李娟;
(107-108)谢先勇;
(108-109)许怡;
(110-111)李志兰;
(111-112)洪善辉;
(113-114)陈凌云;
(114-115)何闽华;
(116-117)曾志好;
(117-118)龚桂林;
(119-120)卢恒;
(120-121)赵华;赵萍;
(122)杨国军;
(123)周世珩;
(124)郑华;
(125)李晓冬;
(126)王江琴;
(127-129)舒旭云;
(129-130)黄位文;
(131-132)徐滨;
(132-133)陈彦平;
(134-135)王建军;
(135-136)赵宝芳;穆久顺;
(137-138)贺润霞;
(138-139)邬艳敏;
(140-141)公正;吴杰;
(141-142)林希钢;
(143-144)胡珞霞;
(144-145)朱士军;
(146-147)孙万欣;
(147-148)胡亚丽;
(149-150)张淑静;付晶;
(151-152)刘晖;
(153)饶淑芬;
(154-155)周锦孝;
(155-156)张岚东;田昆;
(157-158)杨明;
(159-160)卢青松;
(161-162)林方姬;
(163-164)朱筠涛;
(165-166)罗猛;
(166-167)盛晖;
(168-169)王琳玲;
(169-170)边文渊;肖诚平;
(171)周蜀;
(172)吴国玖;吴九儒;
(173-174)戴甲芳;
(175-176)刘柳;张晓;和莹;
(177-178)吴晖;
(179)张丽;
(180)梁生朗;
(181-183)王颖;郭晓婧;
(183-184)陈楠;常静婷;
(185-187)刘虎;
(188-190)贺波;滕久桢;
(191-192)黄育芳;
(192-193)刘小红;
(194-195)张瑾;
(196)汪丰;
(197-198)魏巍;周雯;
(198-199)王耀华;周银珍;
(200)邓一露;
(201)瞿皎姣;
(202)吴会琼;
(203-204)彭凌;
(205-206)黄嘉婕;王健;
(207)段丽平;
(208-209)赵善华;
(210-211)刘之卓;
(212)崔秀丽;
(213)宁瑞显;
(214)杨燕忆;
(215)马宏丽;聂亚珍;
(216)董远;
(217-218)周可术;
(218-219)郗伟明;
(220)陈烨;
(221-222)潘成华;
(222-223)谭三艳;
(224-225)潘鹏;杨井贺;
(225-226)曹莉萍;
(227-228)何志平;
(229-230)梁钴悦;
(231)彭瑛;王倩;张白平;
(232-233)张黎鸥;
(234-235)梁守杰;
(236)王连保;
(237-238)薛颖;
(238-239)张凌洁;王玉静;
(240-241)孙凤;
(242-245)练静珊;
(245-246)张洁;刘峰;
(247)钟继灵;
(248-249)王春;
(250-251)谌曦;
(252-253)顾立虹;
(254-255)吕宪栋;徐磊;
(256-257)孔宪根;
(258-259)赵丹枫;高欣;
(260-262)沈月华;
(263)宋庆迎;汲华;
(264)刘晓飞;
(265)李晓军;李明海;
(266-267)陈萌萌;
(267-268)刘蓉;
(269-270)朱志辉;
(270-271)梁璐;
(272-273)孙志刚;
(273-274)孙乐芩;孙涓涓;冯江平;
(275-276)徐四星;
(276-277)崔铁燕;
(278-280)何琛姣;华晓斌;
(280-281)李巍;
(282-283)黄爱萍;
(284-285)孙厚平;杜永刚;
(286)田开波;周兆宋;曹丽君;
(287)钟和平;
(288-289)于淼;
(289-290)杨毅;黄欢;
主办单位:中华全国商业信息中心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北京市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浙江建设银行个人外汇业务营销管理浅议.pdf 72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浙江大学 MBA 学位论文
浙江建设银行个人外汇业务营销管理浅议
随着商业银行对公业务赢利空间的减少和个人金融需求市场的持续扩张,自上
世纪70年代开始,以花旗银行为代表的跨国银行开始发展个人银行业务,已经取得
了明显的效益。国内银行中小型的新兴股份制在战略定位时,一方面借鉴西方银行
的经验,另一方面为避免与国有银行在公司业务领域的竞争,也比国有商业银行更
早地对个人银行业务进行了系统的规划和开发。但在进入21世纪后,国有商业银行
也纷纷将个人银行业务定为银行的战略业务,认为个人银行业务的发展将决定银行
面对外资银行和股份制银行的竞争,国有银行发展个人外汇业务显得更为迫
切。这主要是因为个人外汇业务的客户一般都是银行的目标优质客户,而客户是银
行利润的根本来源。不发展个人外汇业务意味着客户和市场的流失。而地处国内外
汇资源丰富的地区,浙江建设银行的个人外汇业务在经历了近17年的发展后,市场
竞争力仍然不强,市场份额在逐步减少。如何扭转个人外汇业务滑坡的局面,对浙
江建设银行而言十分重要。
本文通过访谈调查和统计数据分析,对浙江建设银行个人外汇业务的现状进行
了研究,找到了其营销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管理的基本设想,并从组织
结构的创新、业务流程的重组、个人外汇业务客户经理的管理和客户关系的管理等
方面提出了具体的操作建议。
关键词:个人外汇业务
业务流程重组
浙江大学 MBA 学位论文
浙江建设银行个人外汇业务营销管理浅议
With the shrinking profit margin of corporate banking and expansion of personal
multinational
commercial
personal banking since 70s of last century. Since then, the personal banking has been
contributing
multinational
commercial
state-owned
commercial
planning and developing of personal banking
system. They did so because they are
competitive
state-owned
entrance of 21 century, state-owned banks also define personal banking as a business
of strategic importance. They consider the personal business as the business for their
It is of great urgency for banks in China to develop personal foreign exchange
business (PFEB), facing the competition for foreign banks. Be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浅析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银行管理论文-论文网
您现在的位置:&&>>&&>>&&>>&
浅析如何加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
  所谓信贷风险主要是指在商业的日常经营实践中,由于各类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贷款的本金与利息无法如期收回,造成商业遭受资金损失的风险。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水平还不甚理想,2010年、2011年不良贷款率占有比例都超过1.0%,信贷集中度高,且缺乏良好的信用,加之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与技术缺乏,使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是提高商业银行盈利水平,确保我国安全中面临的迫切问题。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原因分析
  1.问题分析
  信贷资产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资产,在银行的总资产中占有的比例高于70%,因此,信贷风险控制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内容。为全面加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其风险管理水平,我国相继出台了“三个办法、一个指引”,在规范商业银行贷款业务流程方面具有积极的意义,在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营造良好的信贷氛围,推动银行贷款支付方式转变为“实贷实付”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仍然滞后,不良贷款问题依然突出。至2010年年底,商业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达到4336亿元,损失类贷款658.7亿元,相较于2009年的627.9亿元,提高了4.9%。2011年,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有上升趋势,不良贷款比例上升了0.01%。同时,如中国工商银行等大型商业银行中具有最高比例的不良信贷资产占有率,信贷资产的质量比较差,历来都是我国国民与行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重大威胁。此外,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多集中投放于商业以及国有,信贷资产配置缺乏合理性,增大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原因分析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包括操作、市场与信用风险几大类型,要充分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工作,提高其管理水平,提高银行利润与资产存量,首要步骤即是找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产生原因。对于商业银行而言,其信贷风险产生多由以下原因引发:
  (1)利率调整引起。自我国积极推行利率市场化进程以来,进行了多次存贷款基准利率的调整,使商业银行的经营业面临着利率风险。对于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而言,若利率上调,银行的存款资产及其支出利息也会相应增加,然而商业银行贷款的利息收入却不会增加,从而减少了商业银行的收益。同时,上调利率,还可能造成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再以二次存入的方式以获得更高额的利息收入,而对于借款人而言,就会尽可能在为上调利率的时候偿还贷款,不仅减少了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利息收入,同时还提高了其负债成本,降低了存款与贷款之间的利差,提高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2)信用风险。商业银行的经营中,还面临着信用风险,一方面,作为商业银行信贷业务主体的借款人,其个人道德素养、经营能力直接决定着其偿还的责任意识与还款能力,若信贷业务办理时,若未进行深入的调查,未充分了解借款人的财务状况与信用状况,则会为商业银行造成非常大的信贷风险。另一方面,由于我国金融监管力度与的影响,在银行信贷市场中,借款人的信用管理与市场意识都还相当薄弱,也增强了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
  (3)商业银行自身问题。商业银行在处理信贷业务过程中,在贷款调查、审批与审批、发放、监督管理与回收各阶段的业务环节中,若信贷人员的风险意识薄弱、素质偏低,未实行“信审分离”的方式实施业务办理,内部制度体系、约束与激励机制不完善,非常容易造成信贷资产风险增加,资产质量下降,影响商业银行正常运行。
  二、强化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工作的对策思考
  1.正确识别信贷风险,明确风险类型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主要分为市场风险、操作以及信用风险几大类型,要全面提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水平,在其管理实践中,正确识别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类型是其先决条件。
  (1)识别市场风险。市场经济环境具有不确定性特征,市场价格是动态变化的,这一市场环境特征,非常容易造成商业银行表内外业务产生损失风险。商品价格风险、股票、利率等风险是市场风险的主要表现形式。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识别信贷风险时,若是有银行持有的商品的价格变化过大引发的损失则为其商品价格风险;若是由银行持有股票价格的波动而引发的损失则可确定为股票风险;若由央行进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调整,而商业银行确定的利率浮动幅度与国家利率调整有很大出入引发的损失,则确定为利率风险;最后,若是在商业银行经营外币与外汇服务中,由于汇率产生不良波动引起的银行损失,则为汇率风险。
  (2)识别信用风险。在目前的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信用风险是其最为主要的风险类型,对于商业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具有重要影响,在识别这类风险的过程中,可根据不同的借款人进行识别。如,在识别个人客户的信用风险时,可从其信用记录、个人资产、年龄等信息资料进行全面了解,在办理贷款业务时,对其各项资料应严格核实,确保其申请的真实性,并深入调查其担保方式,避免“假按揭”现象产生,全面了解其收入来源以及偿还能力,全面掌握个体借款人的信用情况。此外,在信用风险的识别中,还应对法人客户、信贷组合的信用风险进行识别,对法人客户的违约记录、财务状况、业务经营范围、有无经营风险业务等进行真实全面分析,了解其盈利能力、经营状况与资产负债情况,对其各类信息等进行全面分析,防止潜在风险的产生。
  (3)识别操作风险。在商业银行内部的业务经营过程中,由于员工的素质、信贷流程、系统问题等因素,使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面临着操作风险,在这一风险的识别过程中。商业银行内部员工的风险意识、业务水平以及人员配置失当都可能引发上也能银行损失。基于此,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商业银行应积极组织内部员工的培训,并通过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等,鼓励信贷人员进行自身业务素质的提升,积极了解实施经济与国家政策,减少人为因素引发的风险。此外,在商业银行的业务经营过程中,设备故障、外部监管因素等,都可能在成数据信息质量风险。
  2.重视信贷风险计量,明确风险层次
  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实践中,应在充分识别银行风险类型的基础上,强化贷前与贷后的风险计量,确定各类风险的风险系数,分析其风险程度及其对商业银行经营以及国家经济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明确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控制重点,为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与控制提供有力的依据。在信贷风险计量时,一方面,在计量贷前风险时,应在贷前的客户申请信息的调查与核实的过程中,全面分析此项贷款将可能为银行带来的风险,实施贷前的风险计量处理,分析客户的信用等级,以此为依据,对此项贷款的风险程度进行判定,在判定过程中,若运用r表示贷款方式的风险系数,而L则表示客户自身信用状况对应的风险大小程度,以S表示此项信贷项目的信贷风险度,则在计量中,可运用:S=L×r的方式,进行风险计量,其中客户自身信用状况对应的风险大小程度在0-1范围之内,以用户信用等级评分为基础,确定其风险程度,其中,若客户信用等级为A级,其对应风险程度则在0.2-0.4之间,B级则处于0.5-0.7之间,C级在0.8-1之间。同时,根据客户的贷款方式,如抵押、担保贷款等对应的信贷风险程度,确定风险系数。此外,S数值也在0-1范围内,若S>0.5,则为高风险贷款项目,在贷款业务办理中应慎重选择是否接受贷款,若接受,贷款额度应控制在何种范围内,才利于信贷资产质量的提升。另一方面,在计量贷后风险的过程中,应结合贷款类型如正常类、损失类等,对其权重系数与风险程度进行分析,在计量中,若用G表示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风险度,而R、H分别表示权重系数与信贷风险度,则可用G=R×H的方式,进行风险度计量,当G>0.5时,则信贷资产则为高风险资产,在风险控制中,应对此类资产进行严格控制与监管,使银行的损失减小的最低。
  3.强化信贷风险控制,提高信贷收益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工作中,在识别与计量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应根据信贷风险的分级,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加强信贷风险控制。在信贷风险控制中,可通过如下方式进行风险控制:
  (1)制度完善。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应结合信贷业务办理的要求,积极建立独立的审批、发放、回收与监管机构,实行“信审分离”,将集中的权利分散,积极推行“一人一岗”的制度,避免商业银行内部问题产生的操作风险。同时,结合国家政策规定,优化贷款业务流程,实现贷款额度、期限、审批程序、担保方式、投放结构等的合理限制,并集中从“调查、审批与监督”三个层面进行贷款业务审查制度的完善,从质押担保、抵押担保、信用担保等层面进行担保方式完善,避免信用风险产生。此外,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还应积极推行管理制度,强化客户管理,确保客户档案中贷款基本、审查核实资料、监管文件等齐全,减小信贷风险,提高商业银行收益。
  (2)实施信贷风险等级管理。在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中,应以信贷风险计量为主要依据,并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明确划分,如A级信用的客户,又可细化为A1、A2、A3三个级别,从而建立起信贷客户信用评级体系,等级越靠后,表明此类客户的违约概率就越高,则其对应的信贷风险也就越高。那么在信贷风险管理中,应充分重视对该类高风险贷款项目的管理,合理设置此类客户的授信额度,确保贷款业务操作都处于授信额度范围之内。同时,还应优化信贷资产管理,加快高风险信贷资产、不良资产的剥离,并对坏账与呆账进行及时核销,防止信贷资产质量恶化,全面降低信贷风险。
  信贷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强化其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风险管理水平,降低信贷风险,对于增加商业银行的收益,稳定我国经济意义重大。在信贷风险管理中,首先应在全面了解当前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及其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正确识别信贷风险类型,并强化风险计量,确定风险程度,再次基础上,强化制度建设,对信贷风险进行全面控制与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实现信贷风险的全面降低,提升商业银行的盈利能力。
相关文章列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银金融mt4入金被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