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是东海三大舰队最新实力排名义务舵信兵,前途怎样

东海舰队高邮籍舵信技师:27年掌舵“绕”地球9圈多
东海舰队高邮籍舵信技师:27年掌舵“绕”地球9圈多
初春,东海某海域一艘潜艇刺破海平面,刹那间,海水顺着潜艇舰桥滑落,如鲸鱼喷水。“鲸腹”内,48岁的一级军士长戴长宏稳把舵盘。
战友评价戴长宏,每次执行任务都那么完美。入伍27年,曾在4型8艘潜艇担任主操舵手,出海天数超过2000天,行程20万海里,相当于绕地球跑了9圈多,先后赢得全军爱军精武标兵、全军优秀士官荣誉称号,3次荣膺全军优秀士官人才奖一等奖。近日,本报记者应邀赴东海舰队,专程采访了戴长宏。
水下战场,
他是舰队蓝鲸的“金舵手”
潜航深海,隐蔽关乎潜艇生命,隐蔽的效果如何直接取决于舵手。
那年2月,戴长宏随某潜艇进行实兵对抗演习。“报告艇长,方位××度,发现‘敌’舰艇编队。”……“‘蓝军’来了,我们要抓住练兵机会。”艇长李明说完,把目光投向舵手战位。戴长宏清楚:此刻操舵稍有噪音便成为敌人的“活靶子”。变深、变向、变速,戴长宏冷静、娴熟地驾驭潜艇悄悄抵近。指挥员抓住稍纵即逝机会,实施了模拟攻击。这一切,对方毫无察觉。
“戴技师操舵,让我隐蔽模拟攻击底气十足。”李明说,多年来戴长宏致力研究不同航速下操纵方式,大幅降低艇体噪音,次次都在“水下战场”大显身手。
在潜艇支队,戴长宏常被艇长们“借来借去”“争来争去”。艇长们说,有急难险重任务时,他像半根主心骨。“要大洋深处任我行,更要成为将军手中利剑。”戴长宏说,水下操舵不是地面开车,光熟练不行,必须要在能打仗、打胜仗的具体实践中锻造。
深潜大洋,
他是确保安全的“定海神针”
潜艇在漆黑一片的深海航行,处处潜伏着危机:暗礁、洋流、渔网、恶劣海况等,随时可能成为致命杀手。这一切,与舵手息息相关。
2004年底的一天,浩瀚太平洋,戴长宏和战友们正驾艇执行远航任务。潜艇从大洋深处浮起准备充电,海面掀起6米大浪,远远超出了潜艇水下充电状态的航行要求。
潜艇会议室里气氛凝重,“为了安全,建议浮至水面充电!”“如果上浮,一旦暴露目标,整个航程将前功尽弃。”两种声音交织,最后,临时党委决定:水下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这对舵手戴长宏来说是个严峻考验——水下通气管航行状态充电,潜艇必须保证相对固定深度,一旦通气管进水,后果不堪设想。
此时的戴长宏没有选择余地,必须在惊涛骇浪中保证潜艇状态稳定。1小时、2小时……他铆在战位上聚精会神。充电完毕,潜艇如恢复能量的“蓝鲸”,一个猛子扎向深海。
“戴技师随哪条潜艇出海,那条艇的官兵心就定了。”舵信技师黄明说。一次,某艇水下高速试航前预测,航行中戴长宏发现零位舵角异常。原以为风速影响,可测风后仍出现偏差,厂家人员一致认为是操纵原因,但老戴判断肯定有问题,必须进船坞检查。支队领导说,潜艇进坞检查后,证实了老戴的判断,避免了特大险情发生。
这些年来,戴长宏发现了某型潜艇应急密封装置达不到极限深潜要求等重大隐患数十起,解决潜艇设计缺陷11项,被采纳改装建议136条,为潜艇作战效能和安全潜航“兜了底”。
兵王教头,
他一年在家只有20天
一级军士长,戴长宏把兵当到了头,许多人把这样的士官称为“兵王”。“作为一名老兵,我想培养更多的接班人,把每一名普通舵手培养成金牌舵手,这是我的愿望更是责任。”戴长宏告诉记者。
“他对谁都毫无保留。”舵信班长项兵记忆犹新,2011年支队一艘潜艇移交兄弟单位,移交时戴长宏把所有文书资料拿出,还把个人笔记本交给了对方。
2016年3月,戴长宏指导某艇训练,他发现义务兵刘状悟性高,从此,老戴业余时间便主动去艇队,手把手教刘状集控舵操纵。“戴技师一个月来了26次!”刘状感慨地说,“一个月我的操舵水平就有了质的变化,如今已成为支队为数不多能够独立顶岗的义务兵。”
还有几年就要退休,戴长宏却更忙了。他根据实际操纵经验,梳理并编写了3本艇员级维修与使用教材。如今教材由海军潜艇局出版,下发潜艇部队、科研院所和军校使用。他的专业课程,参训人数达1200人次,36名徒弟成为舵信技师和航海军官。如今,戴长宏带出的兵遍布海军各潜艇部队。
戴长宏的妻子孔金妹告诉记者,老戴长年在部队忙,2015年只在家呆了20天。嫁给戴长宏,家里只有母女两人是常态,但作为军人家属,她会把家照顾好,让他没有后顾之忧。“还有三年就退休了,到时候我就可以多陪陪家人,算是弥补吧。”戴长宏说。
本报记者李 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海舰队子女学校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