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游乐园飞车转轮转动时是旋转转对吗

[圣安地列斯]精致左轮手枪MOD下载;牛仔必备的转轮枪[己修复]
[介绍/使用]说明:
替换3模型即可,喜欢的就吧~
[图片]预览:
Smilie Vote is loading.
[ UID:7703 ]
个人说明:专门帮助新人
学会如何使用GTASAmod cleo 等..........
查看Ta发的资源&&|&&
站内邮箱&&|&&
无个人主页
无新浪微博
无腾讯微博关于本文的作者
上一篇:下一篇:
&&于&&2018 年 7 月 9 日 - 上午 6:30说:
下载地址呢??
&关注我们[Follow us]
&小伙伴们都惊呆了!
&GTABBS最新帖子
&小伙伴的叽歪语录[Comment]
&我的小伙伴[Partnerships]
- - -降权或者无反链,已经撤销链接,如要恢复,请联系站长~~
/ /| 浙ICP备号“练眼神的时候一个眼神要保持不眨,不游移。非常难受。老师提供的方法是,用一张白纸,上面画一个黑点,然后旁边在画一些灰色的小点,一直看黑点,直到黑点旁边的灰点完全消失了,那才叫集中,而且要训练集中。 ”&br&“转动是眼珠从左到上到右到下,然后反过来,开始是很慢的,不灵活,后来要加快速度。” &br&&br&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bs.tianya.cn/post-free-.s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我练眼神的日子。 (京剧演员随笔)&/a&
“练眼神的时候一个眼神要保持不眨,不游移。非常难受。老师提供的方法是,用一张白纸,上面画一个黑点,然后旁边在画一些灰色的小点,一直看黑点,直到黑点旁边的灰点完全消失了,那才叫集中,而且要训练集中。 ” “转动是眼珠从左到上到右到下,然后反过…
作为一个8年的游戏工作者,这个问题被无数的人问过。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也往往被固化。&/p&&br&&p&
我想从游戏的角度来说一句,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孩子为什么玩游戏专注”,也不是“游戏为什么好玩就这么使人专注”,而是“&b&学习为什么不好玩&/b&”。&/p&&br&&p&
因为游戏本身设计出来就是好玩的,理解游戏为什么好玩,或许能对我们让学习更加好玩能起到帮助。这才是正确的解决方法。正好近期有写一篇这方面的文章,全为拙见,希望能抛砖引玉。&/p&&br&&p&
(以下的文章见于我在公司内部刊物的刊文,请勿转载。)&/p&&br&&p&&b&
做游戏与过人生&/b&&/p&&p&
林宇飞&/p&&p&
现在往往家长看见孩子在玩游戏,总是会抱怨说,你怎么又在玩游戏!快滚去学习!不不不,这位家长同志,你得先弄清楚游戏是什么。如果我告诉你,你让他去学习,是在玩另一种游戏呢?&/p&&p&要知道这点我们就得先讨论一下什么是游戏。&/p&&p&
也许你会说英雄联盟是游戏,那请问象棋算不算是游戏呢?你会说超级玛丽是游戏,那请问翻花绳算不算游戏呢?&/p&&p&
小猫小狗在小的时候,会互相追打,可以称作是在玩格斗游戏。为什么玩?因为漫长的“猫生”木有别的事情做,所以互相追打,是一种对捕食和躲避敌害的演习。&/p&&p&
经过我的观察,当把所有的游戏归类出来的时候,有一些地方是可以统一的。即游戏是:&/p&&p&
提出一个目标和一个规则,通过参与人在规则内的行动积累,达成这个目标,获得奖励。&/p&&p&
这里面有几个要素:&/p&&p&&b&
一个目标;&/b&&/p&&p&&b&
一个规则;&/b&&/p&&p&&b&
行动积累;&/b&&/p&&p&&b&
获得奖励。&/b&&/p&&p&
那现在让我们来看翻花绳:&/p&&p&
目标是将绳子翻的花样更多,持续的时间更长。&/p&&p&
规则是绳子必须箍在指头上,不可以掉下来。&/p&&p&
行动积累是两个人来回的翻。&/p&&p&
奖励是,当我翻的花样足够多时,对方不知道怎么翻或者手滑失误,我获得了成就感。&/p&&p&
同上,那么有人会问了,学习为什么算是游戏?我们试着来分析一下:&/p&&p&
目标是期末考试考好;&/p&&p&
规则是不许作弊;&/p&&p&
行动积累是每天听老师讲课,做作业;&/p&&p&
奖励是同学们羡慕的眼光,家长的鼓励,自身知识的积累。&/p&&p&
怎么样,是不是一个完整的游戏,如果说有人将学习直接改造成《学习世界》,《学习情缘3Online》游戏,我也不会奇怪,只是可能没有人玩。&/p&&p&
可是又有人会问了,为啥同样是游戏,但是学生们却不爱学习呢?这要从游戏的设计上来说起。基本上问题就出现在以下三点上:&/p&&p&
一、行动积累的时间长度:&/p&&p&
打一个怪物,掉20个金币(虽然是游戏币)。整体只需要几分钟。而跟你说我(比如我是个初中生)现在好好学习,3年之后能考上个好高中,6年之后能考上好大学,10年之后能考上研究生,12年之后能找个工作,赚的钱比不好好学习每月要多1000块。&/p&&p&
这个每月多1000块的奖励显然比20个金币收益高。但是一个要等12年兑现的收益和几分钟内兑现的收益,哪个更能吸引你呢?&/p&&p&
二、规则的复杂度和行动积累的难度:&/p&&p&
还是以上面的例子,打一个怪物,只需要点一下鼠标,复杂一点的,点几十下鼠标加键盘。学习呢,可能要做卷子,要听课,要写作业,别人在玩我不能玩。&/p&&p&
学生肯定会觉得这些都好难……比点一下鼠标难多了。&/p&&p&
三、行动积累的确定度和量化程度:&/p&&p&
有句老话叫夜长梦多,人们往往喜欢确定程度大的收益。我说几分钟后给你20金币,是不是真的你几分钟后就能见分晓。而12年后是不是能每个月多拿一千,这个就是不确定的。&/p&&p&
同时我打一个怪,20金币就到我的口袋里了(当然是游戏的口袋)。我多学习2小时,离12年后多拿一千还差多少呢?这个谁都不知道。&/p&&p&
综上所述,确实游戏更吸引人。&/p&&p&
所以,对于制作游戏的人来说,就是要减少游戏规则的复杂程度,减少行动积累的时间长度,量化行动积累。同时缩短整个过程的时间。这就是所谓的“及时反馈”。及时提供完成感和满足感来给玩家的大脑产生愉悦。&/p&&p&
也所以,我们能说学习也是游戏,但是学习是个不怎么好玩又很难玩的游戏。&/p&&p&
上面以大家广为所知的游戏的对立面-学习,做了一个例子。其实在广袤的社会中,绝大多数事情都能以游戏的四要素概括。&/p&&p&
现在社会中很多的事情也悄然的在根据这4个要素在改变。比如淘宝,以前买东西就是买东西了,现在买东西会积累经验值,经验值积累到一定程度会提升等级。QQ也加入了QQ等级,会员还有会员等级。&/p&&p&
前段时间看到一本书《游戏改变世界》,讲的就是这样的一个道理:社会正在越来越多的将更多的事情游戏化,也就是在减少规则复杂度,减少和量化行动积累,缩短整个过程的时间,分段给与多次少量的奖励。&/p&&p&
或许未来,我们孩子的学习会变成听一堂课经验值长10,考一场试得100分,经验值涨100,做一套习题,增加20个金币。金币可以购买玩耍时间。经验可以累计成等级,进行最后的年级排名。&/p&&p&这就是游戏化,说白了就是把学习这个不好玩的游戏,加些系统,修改些规则,调整的更好玩一些。&/p&&p&
其实想想人生又何尝不是一个游戏呢?&/p&&p&
目标是获得更多的资源;&/p&&p&
规则是遵纪守法;&/p&&p&
行动积累是每天学习、工作;&/p&&p&
奖励是过好这一生。&/p&&p&
也许我们也可以量化这个游戏,让这个游戏更好玩。但是总要切记这个最特殊游戏的最大的规则:&/p&&p&
这个游戏只能玩一次,不能存档。&/p&&p&
不过也许这样,这个特殊的游戏才是最好玩也最珍贵的游戏。&/p&
作为一个8年的游戏工作者,这个问题被无数的人问过。大家看问题的角度也往往被固化。 我想从游戏的角度来说一句,其实这个问题的本质不是“孩子为什么玩游戏专注”,也不是“游戏为什么好玩就这么使人专注”,而是“学习为什么不好玩”。 因为游戏本身设计…
用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br&&br&先说一下背景,小学初中沉迷网游,现在在国外读书,偶尔玩玩单机游戏&br&&br&中间的转换,核心原因是游戏和现实哪个能带来正向的反馈&br&&br&小时候学习,努力学习,学完之后,考了个好成绩,然后就没有了,小的时候对于学习的概念就是完成任务,学好了也没什么好处&br&&br&玩游戏就不一样了,我努力打怪,练级,得到更好的装备,赚更多的钱等等,我觉得打游戏很有意义,我付出了就有收获,和学习这种做了也白做的事完全不一样&br&&br&现在就刚好相反了,学习能拿高的gpa,会从现实中获得很多正向的反馈,游戏刚好相反,再怎么玩也不过是个游戏&br&&br&我妹妹现在读小学五年级,我妈经常说她不写作业,不背英语&br&&br&前一段回国,我盯了一段她学习,每次都是告诉她,这篇课文背完了我带你去哪玩,作业写完了我带你去看书,结果就是课文背的飞快,作业完成效率极高&br&&br&我和我妈反应了这个情况,她告诉我说她和我妹说了,背完书就能下楼去玩&br&&br&问题是下楼玩根本就不能算是一个很有效的激励手段,小孩子也不可能从好好背书好好学习中得到正向的反馈&br&&br&就像公司不给员工绩效奖金,还要指望员工业务水平爆表,那不开玩笑呢?&br&&br&小孩子沉迷游戏,是因为从现实生活中得不到正向的反馈,对于学习这件事的意义产生质疑。小孩子只会在意好好学习能不能得到短期的反馈,小孩子想不了那么远的未来,能想得了那就是大人了就不需要教育了&br&&br&归根结底就是父母懒不愿意在孩子身上多花心思而已
用自身经历来回答这个问题 先说一下背景,小学初中沉迷网游,现在在国外读书,偶尔玩玩单机游戏 中间的转换,核心原因是游戏和现实哪个能带来正向的反馈 小时候学习,努力学习,学完之后,考了个好成绩,然后就没有了,小的时候对于学习的概念就是完成任务…
&p&“一半小时了首胜都没刷出来,你咋不去死?”“爆弹药架了?咋别人的弹药架不爆?”“老子花钱给你冲金币买的车,你玩成这样,对得起你爹我风里来雨里去么?”“马上给我滚回去接着刷,再输一局试试?今天晚上还想不想吃饭了?”&br&&br&&br&&br&以上对话发生在我姐夫与他儿子之间,真事,而且对话发生的时候我侄子正跪在地上哭,而我表哥手里正挥舞着皮带。。。&br&&br&&br&顺带一说,事情过去大约两周以后我侄子偷偷把电脑上所有游戏都删了(不止某蹲坑世界,自从发现自己儿子沉迷游戏之后,我姐夫将计就计,干脆所有游戏都逼他必须玩到一定水平,比如刺客信条要求每星期多少进度,蹲坑世界要求每天几局之内刷出首胜,想不玩都不行,不然就是不给吃饭或者用皮带抽)&br&真的,你们可能不相信世界上真有这种事情,但是各位不妨设身处地想想,要是你每天玩游戏,玩的一点不好就要挨打,就要挨饿,你还会喜欢游戏么?&br&&br&&br&我这姐夫从来没学过心理学,但是自己也是资深玩家,当年传奇和cs时代过来的人。用他的话说,玩游戏的乐趣他太清楚了,游戏之所以比学习有趣,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学习是要“担风险”的,学不好要挨骂挨打,谁会喜欢学习?那么既然我们无法让学习变得像游戏那样有趣,索性把玩游戏也弄得像学习一样“担风险”好了。。。我不得不承认,他真有才。。。&br&&br&&br&其实各位要是实在没法子了,或许真的可以试试这个方法,让他玩,而且要逼他玩,然后把他玩的体验搞得跟学习一样糟糕,等他不得不每天必须用面对学习甚至面对考试的心态玩游戏的时候,自然他就会像讨厌学习,讨厌考试那样讨厌游戏了。&br&&br&&br&注意,这不是开玩笑,各位家长,真要干的话,就拿出你逼他学的那个劲头来,把游戏玩不好的后果搞得比期末考试不及格更严重,你看他游戏输掉的时候,就想象自己正在看着一张考试不及格的试卷,然后该揍的揍,该骂的骂,连文字模版都是现成的,就套用他考试不及格的时候用的模版,里面换几个名词就差不多了。效果嘛。。。反正我侄子现在提起坦克世界这几个字的时候还会哆嗦一下。。。&br&&br&&br&说句题外话,其实我觉得我姐夫这种才是最适合去干杨永信那个活的,各位不觉得吗?lol&/p&
“一半小时了首胜都没刷出来,你咋不去死?”“爆弹药架了?咋别人的弹药架不爆?”“老子花钱给你冲金币买的车,你玩成这样,对得起你爹我风里来雨里去么?”“马上给我滚回去接着刷,再输一局试试?今天晚上还想不想吃饭了?” 以上对话发生在我姐夫与他…
没人邀,自己来的~&br&&br&大学本科在香港读,期间帮一个香港家庭的孩子补习普通话兼带孩子做游戏(这个家庭父母都是美国博士毕业,家里三个儿子(7岁,5岁,1岁),三个佣人,一人负责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三个家庭教师,我是其中二儿子的家庭老师),整个过程下来感觉香港的父母对孩子的玩具还是非常讲究的:&br&&br&&ol&&li&乐高;&/li&&li&积木;&/li&&li&绘本和涂色书还有各种涂色蜡笔,水笔等等;&b&&u&(其实我带的这个小孩子五岁,正是学习写字的时候,由于从小他的爸爸妈妈就会亲自陪孩子或者让我陪孩子做各种涂色书,因此,这个孩子学习写字的时候,字写的非常好,因为孩子已经不知不觉学会如何握笔了,那么写字对孩子来讲就不算很难的事情,他的兴趣也会高出很多);(不好意思,在这一点我还想再多谢一句,有的时候,孩子学习兴趣不佳和父母的教学和引导方法有非常大的关系,所以要时刻降低孩子面临的学习新知识的难度,有利于培养小孩子的学习兴趣,要时刻注意孩子自信心的维持,不要一下子设置太大的难度,要注意循序渐进);&/u&&/b&&/li&&li&油画画材(包括画画的支架,纸张,画笔,颜料,还有父母带孩子出门去画画的时间,千万不要买完就把孩子送到画画补习机构了,这不是初衷);&/li&&li&水粉画画材(包括画画的支架,纸张,画笔,颜料,还有父母带孩子出门去画画的时间);&/li&&li&蜡笔画材(包括画画的支架,纸张,画笔,颜料,还有父母带孩子出门去画画的时间);&/li&&li&架子鼓(&b&&u&二儿子喜欢架子鼓&/u&&/b&);&/li&&li&精致的扑克牌(&u&&b&不要担心玩儿坏,其实父母真的会玩的话,会带孩子做各种富有数学趣味的游戏,这一点我做的很好,后来补课的工资就涨到了五百港币/小时,对于这一点昨晚大家反响很热烈哈,主要就是你带着孩子从最基本的比大小的游戏开始,到最后的数字相加或者相乘等方法,都可以达到让小孩子在玩儿中学习数学知识的效果,前提是一定要把游戏规则设置为竞技类型,有惩罚有奖赏,一般就是表演个游戏或者唱支歌,背个圣经啊等等,所以我当时补习的小孩子有一段时间我天天带着他玩儿扑克牌,最后五岁连13以内的数字相加减相乘除都学会了,而且小孩乐此不疲你敢信~)&/b&&/u&;&/li&&li&室内大型组装玩具,例如火车轨道的组装,赛车赛道的组装等等,记得还要买赛车哦;&/li&&li&鼓(&b&&u&你没看错,就是各种实打实的乐器,不要来假的玩具,即使是对三岁的小孩子,一开始就给他接触真实的东西&/u&&/b&);&/li&&li&手风琴(&b&&u&真的乐器,不是玩具,切记要把你以为的小孩子当成大人来对待&/u&&/b&);&/li&&li&各种漫画书(&b&&u&如果孩子喜欢看漫画书,你应该窃喜,因为在这个互联网电子屏幕的时代,能够爱上纸质阅读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习惯)&/u&&/b&;&/li&&li&孩子喜欢看的卡通电影的碟子(&b&&u&不要为了省时省钱让孩子天天一放学就看电视上播的那些国产动画片,这些动画片在教育学者看来都存在很多的问题,内容也不够有教益作用),可以考虑直接购买一些简单的英语动画片的正版光盘,回来陪孩子一起看&/u&&/b&;&/li&&li&大富翁游戏纸牌;&/li&&li&儿童学习专用铅笔(&u&&b&加粗的德国三棱铅笔&/b&&/u&)&/li&&li&如果条件允许,不要让孩子接触电子产品(&b&&u&香港是个高度发达的社会但我所在的那个家庭孩子除了见过电视机之外,连父母的手机都没有玩儿过,他的父母也从来不在孩子面前拿出手机,我想可能是因为小孩子对于电子产品没有一个很好的抵抗能力,甚至孩子的意志力和注意力也在养成阶段,所以不要引入太多的电子产品,我当时所在的家庭就连小孩子看电视都是需要父母特别批准的,当然,当时这对父母规定我也不可以在孩子面前拿出任何一种自己的电子产品&/u&&/b&),所以我觉得有的时候,教育这件事情还是蛮考验父母的自我约束能力的哈哈~&/li&&li&望远镜(真实的望远镜,不是玩具的那种);&/li&&li&天文望远镜(真实的那种,不是玩具或者仿冒品,其实你查一下根本不贵的,不要一看就觉得太贵了);&/li&&li&各种小汽车的模具,可以成套买一些比较好的,顺便买个轨道,不要这次买这个,下次买哪个,收拾起来根本不成套,摆在家里也不算很好看&b&&u&(当时我所在的家里,直接给孩子买了成套的有将近100多个各式各样的汽车模具,装修新房子的时候,把孩子的所有成套的这些小汽车摆在一个客厅专门的玻璃壁柜里,错落有致,小孩子想玩儿了可以拿出来玩儿,不想玩就收起来成了家里的沙发背景墙,充分体现了对孩子爱好的尊重,同时由于他们都是一套的,因此摆设起来说实话还蛮好看的);&/u&&/b&&/li&&/ol&&br&总之孩子喜欢什么就尽量满足,但是在购买的时候,买一些有教义又有趣味的东西,但是如果你说孩子就喜欢一些低俗或者对学习能力的养成没有意义的东西,那么作为家长我觉得咱们需要反思一下了,具体你反思一下为什么孩子就喜欢这些没有益处的东西(答案恐怕是你给了他接触这些诱惑的机会或者你没有提供一个有趣又有意义的替代品)!&br&&br&给孩子买东西的时候,多买点真实的东西,不要只买仿制的玩具品,那是没有意义的!手枪就算了,真实的还是仿制的都不要买~&br&&br&忽然又想起来一些东西,补一下哈:&br&&br&&br&&b&&u&给孩子购买玩具的时候,一定要购买正版的质量好的玩具,宁买一件好的,不买十件差的&/u&&/b&:原因主要是首先这种正版的高质量的玩具本身对于孩子的危险系数会降到最低,某些次品玩具本身不耐玩儿,不到半年不是掉扣子引发窒息危险就是散发一些污染物质。另外,之前我们也看过,随意丢掉孩子的玩具会给孩子造成严重的心理伤害,但是你买的那些质量很差的玩具,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还不到一年就已经褪色看不出原来的面目了,你不丢掉都觉得家里满是垃圾一样,所以你买一些质量好的,即使到时候不玩儿了,摆在房间里,壁橱里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这也是蛮好的!&br&&br&点赞这么多,我再讲一些吧:&br&&br&&b&&u&其实父母根本不需要担心小孩子整天玩儿是不是浪费了时间(因为小孩子的任务就是玩儿,在玩儿中培养他的一系列能力),如果孩子本身能够聚精会神地玩儿上两个小时,这本身就已经证明孩子的专注能力非常棒了&/u&&/b&:如果孩子能够非常开心地玩半小时组装游戏或者纸牌游戏,或者架子鼓等等,这说明孩子的注意力至少是在慢慢培养,是没有问题的。香港的小孩子有一种高发疾病(之所以高发,我认为是和香港的儿童检查项目比较细致有关的,内地儿童精神疾病的低发不代表就真的是发病率很低,很多孩子是根本就没有被家长注意到患了某种儿童精神疾病,当然还是祝福天下小朋友都是健健康康哒~)就是多动症或者是注意力不集中,或者是阅读障碍或学习困难症等等,这些疾病的表现就是连给他玩玩具,他都不能集中精力玩上半个小时,这是一种很难被治疗的疾病,当然还是早发现早治疗啦!所以,我认为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专注的能力,都是从玩玩具开始培养的,并不一定一开始就要聚精会神地去学习。因为专注力培养起来之后,只要他感兴趣,分分钟就能转移到学习上来!&br&&br&想到再补充吧~&br&&br&纯手机打字,如果你觉得还不错就先点个赞吧,我晚上下班好好写一下!
没人邀,自己来的~ 大学本科在香港读,期间帮一个香港家庭的孩子补习普通话兼带孩子做游戏(这个家庭父母都是美国博士毕业,家里三个儿子(7岁,5岁,1岁),三个佣人,一人负责一个孩子的生活起居,三个家庭教师,我是其中二儿子的家庭老师),整个过程下…
不知道楼主这个结论哪里来的,是有完全相反的例子。&br&&br&&p&&strong&&u&教师自己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不是没有,而是少得很。更奇怪的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u&&/strong&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因于一线教师生存压力大,工作量过大,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无形中令自己的孩子处于竞争的弱势。但笔者认为,远不是这么简单的因素所致,而是身为教师本身对教育自己的子女存在许多的盲区。&/p&&br&&p&&strong&&u&角色混乱——常把家庭当学校&/u&&/strong&&/p&&br&&p&
虽然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可是真正的学校教育跟家庭教育应该是有很大的区别的。孩子在家的心理角色和在学校的心理角色也是截然不同的。在学校,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唯师者是尊,对教师的旨意多不会违背。教师也习惯以听话乖巧当做衡量学生德养的一条重要尺规,把不听教、言行不合常规的孩子视作后进生。&strong&长期的职业习性,使得大多数教师在心理上有一种定势,很担心自己的孩子也会像班上某个特别难教的孩子一样最终成为差或坏的学生。因此,教师对自己的子女也像对学生一样,格外严谨&/strong&,要求孩子言行举止中规中矩,以对老师的态度对父母,以言听计从为尺规,不可有超常的举动。长此以往,最终导致孩子失去个人独思的空间,总是处于屈从的心理状态,极难获得最大创造型个性的发展。&/p&&p&&strong&此外,一线教师普遍爱唠叨,容易关注琐碎的细节,对孩子过于个性化的举动都视作大不敬,会不遗余力地对孩子进行教导,尤其偏爱说教。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孩子遇事也会更多地考虑困难的一面,他们关注细节过程比关注结果要强烈,对处事难度的预设会更为仔细,因而也容易产生退缩情绪。&/strong&&/p&&p&
当教师久了,对学生的言行举止都有了一套固定的训练模式。多数老师都不喜欢过于活泼奔放的学生,尤其是那些有奇思怪相、言行出格的孩子总是会备受打击。教师生怕自己的孩子也是学校的调皮生,因此,总是要求孩子乖巧、稳重。再者,&strong&目前的现状,不少的教师实际上是觉得教师行业比较稳定而从事教育的。&/strong&有一位名叫&strong&三铺展的日本作家写了一本正被许多读者捧读的书——《阶层是会遗传的》,&/strong&用于描绘目前中国教师这个职业的传承心理更是恰当不过了。教师自己是害怕从事高风险的职业的,都是希望能稳定就好。这种职业心态也会对自己孩子的产生很大的影响。在笔者的身边,多数教师的孩子最终是以能谋求到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为追求目标。&strong&不敢冒险,不敢挑战,不敢尝试,这些独创个性的致命伤似乎在一线的中小学教师身上格外集中,无疑也会导致自己的孩子因袭这种个性。个性决定命运,把孩子的个性打磨得过于平整后,留下的就只有自卑、怯懦、服从了。&/strong&&/p&&br&&p&&b&&u&职业惯性——再教育意识薄弱&/u&&/b&&/p&&br&&p&&strong&实际案例中,我们看到一部分优秀的教师家庭,能注重培养孩子的独立意识,尤其是注重早期教育,小学阶段就让孩子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不惟分数论,敢于放手让孩子尝试课堂外的领域。这些孩子最后都十分优秀。&/strong&&/p&&p&
然而,大多数一线教师丧失了对新知识的感知力,普遍陷在繁琐、庞杂的事务性工作中,每天的时间都被教学任务挤占得满满的。若多的教师穷于应付每天的教学工作,根本没有时间接受再教育。&strong&许多老师几乎不阅读,不接受任何新的教育理念,整学期就只抱着一本教参和教材进课堂。这样的教师似乎一整天都在忙,他们相比于那些富有创新精神、日不离书的教师而言,更忙碌而辛劳,可没有多大的实效。&/strong&&/p&&p&
不难想见,在孩子的眼里,这类身为教师的父母并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只是一个捧着书本谋生的人而已。这类教师的落后观念和陈旧的教学策略,也会相应地带到家里。&strong&因此,许多教师的孩子在中小学考试成绩还不错,书本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可是孩子的视野却极其狭窄,关注社会和人生的热情不够,应对现实问题的能力却相对低弱,他们的心志也相对脆弱,极少有远大的抱负。&/strong&&/p&&p&&strong&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这种榜样的力量能左右孩子的终生。倘若整日跟知识打交道的父母其实并不热爱知识,那么,在孩子的潜意识里也不会由衷地尊重知识。一个教师如果只是纯粹地把教书当做一份谋取薪水的职业,于此相应的琴棋书画、弹唱说写、人生哲理等高雅情趣和智慧并不能进入他的现实生活,那么,对孩子而言,当教师的父母并不能凭借自己这份职业魅力惠及孩子,孩子也不会以父母是教师为荣。&/strong&&/p&&p&
因此,&strong&做一个阅读型的教师,做一个有高雅志趣的教师,&/strong&对学生固然意义重大,更重要的是对自己的孩子有着固本培元的作用。孩子无论在哪一个成长阶段,父母都能以一个真正的教师的高度跟孩子沟通,那么,无论多么平凡的孩子都会脱颖而出。&/p&&br&&p&&b&&u&社交狭窄——人脉资源贫乏&/u&&/b&&/p&&br&&p&
中小学教师的生活圈相对狭窄,对社会的接触面也相对少。虽然面对来自各个阶层的家长,但毕竟有距离感,多是止于表面的交流。&/p&&p&&strong&长期单一而封闭的校园生活,使得教师的心智也普遍单纯且不善交际。这种生存环境对于教师自身而言可能习惯了,也不会觉得有什么大碍,但对教师的子女而言,尤其是对城市的中小学教师子女,会有很大的制约。父母人脉资源的困乏,社会活动内容极少,无形中限制了孩子的活动空间,孩子的视野也会相对窄小。所以,大多数普通的教师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个性上都显得小心谨慎,缺少敢闯敢拼的士气。&/strong&&/p&&p&
教师要改变这种状态,一定从自身做起,要关注时代的走向,要创造机会让孩子了解现实的不同层面,培养孩子对社会的感知力。&strong&寒暑假,要带孩子外出走动,增强孩子的阅历,还要鼓励孩子多跟不同层面的人交往,要敢于在陌生的环境中确立自己的主张&/strong&。教师,尤其是大中型城市中的中小学一线教师虽然较少机会获得丰厚的社会资源,可是有较长的寒暑假,周末也相对轻松,&strong&可以设法把孩子带出去,创造各种条件拓展孩子的视野,带孩子郊游、上兴趣班、去福利院做义工,专注地研究某种动植物,到大街小巷寻找城市发展的足迹……这些有益的活动,只要坚持做一两样,都会在很大程度上改变孩子处世的情怀,会增强孩子主动跟人交流的愿望,提高孩子感受实践之美的能力。&/strong&&/p&&p&
总之,&strong&身为教师,面对繁重的教学工作之外,必须把对自己的子女教育问题当做重大的人生课题来对待。要客观对待自身的工作环境,变劣势为优势,为教育子女多出一份心力。现实生活中,许多优秀的教师都以自己的子女不成才为硬伤,那种终生之痛无药可医。有一位过来人说:“再优秀的老师,如果自己的子女没有教育好,其优秀的程度都是十分有限的。”把这样一个沉重的话题揭示出来,藉此与所有的教师同行共勉:先成为好父母,然后才是好老师。&/strong&&/p&&br&&br&&br&&p&转载至网上,作者已不可考.&/p&&br&&p&------------------------------------------------------分割线-----------------------------------------------------------------&/p&&br&&p&感谢在我帖子下面认真回复的你们,我都一一读过,就不单独回复了。不要因为这个帖子就把自己贴上标签,每个人都值得活出自己最精彩的样子 :) &/p&&br&&p&祝好&/p&
不知道楼主这个结论哪里来的,是有完全相反的例子。 教师自己的子女能成为优秀人才的不是没有,而是少得很。更奇怪的是,这些优秀的孩子还相对集中在父母是教研工作人员或学校行政的范围里,而真正一线教师的孩子实不多见。为什么会这样?有人归因于一线教…
&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34e2e40e1d4aa87c70b9c5162d2fcda5_b.jpg& data-rawwidth=&1000&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34e2e40e1d4aa87c70b9c5162d2fcda5_r.jpg&&&/figure&&br&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桌游爱好者,我在大女儿2岁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着让她接触桌游,时至今日,5岁的她已经会玩20几款游戏。因此,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来回答最合适不过了。&br&这篇东西大致分为这么几个部分: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桌游?如何给孩子挑选桌游?如何陪孩子玩桌游?儿童桌游推荐。本人只是一个普通的父亲,文笔有限,有什么错漏的请包涵。&br&&br&&b&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桌游?&/b&&br&桌游可以增加孩子和父母或其他孩子之间的互动,共同获得欢乐;桌游是不错的早教产品,寓教于乐,能锻炼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能力。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我特别希望有一天我的女儿们能陪我一起玩桌游,而且算上我老婆,就能开个标准的4人局了,想想都很激动有木有?!&br&&br&&b&如何给孩子挑选桌游?&/b&&br&给孩子挑选桌游其实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我们要综合考虑到孩子的智力、年龄、兴趣、性格和思维方式,很难说你喜欢的游戏或者别的孩子喜欢的游戏会让你的孩子喜欢。&br&&br&&br&----------------------------------------------------------以下内容来自网络-------------------------------------------&br&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智力和年龄的关系:&br&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大部分的桌游甚至是儿童桌游,最低年龄都标注着7+、8+,为什么是7岁和8岁呢?&br&一般评估儿童智力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大动作、精细动作、语言和认知、环境处理和社会性,考虑到和桌游有关的主要在精细动作(动作类游戏)、语言和认知,其他方面就不提了,主要谈谈语言和认知的发育过程吧:&br&2岁:&br&精细动作:能用不标准的姿势握笔、模仿画出线条;能一页一页翻书;会简单的折纸动作;&br&语言和认知:能区别形状;能够明白稍微复杂一点的句子;能听懂大约120-275个字;&br&3岁:&br&精细动作:会用三根手指握笔,能模仿画出圆圈&br&语言和认知:会说自己名字;能区别红黄蓝的颜色;能认识常用的标志和符号;能听懂大约800-1000个字&br&4岁:&br&精细动作:能画十字、部分简单形状;能用大拇指和其他四个手指碰触&br&语言和认知:能区别大部分颜色;具体形象思维出现;能听懂大约1400个字,已经能够识别汉字;能够用较多的代词、形容词、副词等;能识别1-20的数字;会说出性别;&br&5岁:&br&精细动作:能画三角形、能画人&br&语言和认知:能较好的控制注意力,但集中时间不长;能区分数字大小、能说出身体部位的功能;知道简单的因果关系;&br&6、7岁:&br&精细动作: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精细动作&br&语言和认知:抽象思维得到进一步发展,逻辑性更强,会分类、区分水果和蔬菜;会简单加减法运算。&br&“如果把17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看做100%,那么从出生到4岁,就获得50%的智力;从4岁到8岁又能获得30%的智力;而余下的20%的智力则是在8岁~17岁这个时期获得的。”&br&“2-6、7岁被称为前运算阶段;6、7岁-11、12岁为具体运算阶段;11、12岁-14、 15岁为形式运算阶段”&br&------------------------------------以上内容来自于网络----------------------------------------------------------------&br&也就是说,孩子到了6、7岁,智力的功能发育已经基本完善,剩下的只是对各项功能的增强而已,这也是为什么6、7岁就可以上小学的原因。&br&以我的经验来看,孩子玩桌游的建议年龄是3岁甚至4岁以后,一来3岁以下的孩子可能会把卡牌和配件放进嘴里,二来能基本听的懂简单规则,再就是3岁以下的游戏实在不多,而且孩子过了这个阶段很可能就不再喜欢玩“幼稚”的游戏了。所以3岁以下低幼向的游戏不建议购买,直接从4+开始吧。&br&&u&关于游戏规则:&/u&尽量选取步骤简单、元素少、文字依赖低、时间不长(5~30分钟)的游戏,对于复杂规则的游戏,可以尝试简化规则让孩子来玩&br&&u&关于兴趣:&/u&如果你的孩子对某一方面特别感兴趣,那么选择这个主题的游戏往往能更容易让孩子接受,比如孩子喜欢童话故事,那么IELLO的童话故事系列往往很能吸引他们。&br&&u&某些游戏的儿童版:&/u&《我的第一次卡卡颂》《卡坦:初级》,双卡的儿童版,美工和改编都很好,卡坦岛初级主题是海盗和夺宝,很吸引孩子的眼球。&br&&u&关于游戏机制:&/u&如果孩子精细动作发育的比较早,又比较喜欢动手,那么动作游戏也许就很适合他;如果孩子语言能力发育的比较快,爱说爱表达,也许语言类的游戏他会喜欢;有的孩子4岁就表现出很好的数学能力,那么他就可以更早的接触数字类的游戏。&br&总之,综合各方面因素,选择一款孩子喜爱的合适的游戏,能让孩子更好的参与,获得更多的快乐。&br&&br&&b&如何和孩子玩桌游?&/b&&br&耐心!耐心!耐心!&br&对于年纪偏小的孩子来说,他也许不能很好的理解规则;也许他只是把桌游当成普通的玩具,不按规则进行;他很有可能只能专注5分钟,然后就无法将精力集中在游戏上;他有可能无法接受输掉游戏的挫败感;而你,很有可能觉得游戏太幼稚,太无趣;也许还有别的什么状况发生……&br&这都需要耐心,你要尝试用不同的方式和孩子解释规则,或者是简化规则好让孩子理解;你甚至要和孩子讲“规则”本身,为什么要按照规则来,因为这个世界有它的法则,很多时候你都要按照法则来,玩游戏也是一样;有很多儿童游戏成人都会觉得无聊,可是如果你的孩子乐在其中,那么你当然要耐心的玩下去。&br&用恰当的表演和示范增加孩子的代入感!&br&你要配合游戏背景,用恰当的表演和示范,说出合适的台词,增加氛围,增加孩子的代入感和乐趣,我经常在玩小羊躲猫猫的时候,抓到了一只小羊就发出大灰狼邪恶的笑声,然后哇唔哇唔的把小羊吃掉,在玩卡坦岛初级的时候,我会戴上一个眼罩,用海盗的腔调说话,这都让我的女儿很喜欢。&br&让孩子赢!&br&桌游可以让孩子感受挫折,虽然挫折是人生中必须的经历,但如果孩子在和你玩游戏的过程中一直输,她就会很沮丧或者发脾气,甚至对桌游产生负面感觉。为了让孩子正视挫折,知道游戏的过程比输赢更重要,即使输了也很开心,大部分时候你要适当的放水,让孩子享受胜利的喜悦,同时展示输家的气度,让孩子知道,即使你输了也很开心。基本上要让孩子赢多输少,形成正向循环,当孩子的受挫能力变强后,则可以慢慢增加她输的次数。&br&&br&&br&&b&儿童游戏介绍与推荐&/b&&br&下面大致对儿童游戏分了几类,部分分类有重叠,我会在每个分类选取1到2个游戏介绍:&br&&b&专注力训练: &/b&Kaleidos Junior万花筒儿童版&br&&b&动作类:&/b&旋转路易、动物层层叠系列、摇摇树、惊涛骇浪、伐木达人、碌冰野人、弹指飞车、跳舞蛋、英雄犀牛、黄金鼠转轮、平衡天使&br&&b&记忆类:&/b&躲猫猫、拔毛运动会&br&&b&反应类:&/b&通缉令、闪灵快手、哆宝系列、蛋蛋配对&br&&b&语言类:&/b&洛里的故事骰、只言片语、很久很久以前、我是谁&br&&b&IELLO童话系列:&/b&三只小猪、芭芭雅嘎、蚱蜢和蚂蚁、龟兔赛跑&br&&b&DreiMagier Spiele系列:&/b&魔法迷宫、魔法高塔、幽灵阶梯、魔法师之夜、魔法厨房、Peek-a-Boo!、Die Sprache Des Manitu、吸血鬼之夜、&br&&b&HABA系列:&/b&动物层层叠系列、跳舞蛋、英雄犀牛、黑海盗、蒙扎赛车、丛林宝藏、Zitternix、Kayanak 、乌鸦果园&br&&b&Zoch Verlag系列:&/b&拔毛运动会、闪灵快手、虫虫烧烤初级版、蛋蛋配对GameWright系列:沉睡皇后、彩虹蛇、丑娃娃、鸭飞狗跳、Dweebies、抢蛋糕、喂小猫&br&&b&其他:&/b&小羊躲猫猫&br&&br&&br&&b&万花筒儿童版 Kaleidos Junior&/b&&br&设计师:Spartaco Albertarelli&br&出版年份:2014&br&玩家人数:2-12人   &br&游戏时间:15min   &br&建议年龄:4岁以上  &br&游戏类型:家庭、儿童游戏  &br&游戏机制:笔纸、图案识别&br&简介:这是一个美工很棒的儿童游戏,游戏中有16张全副插图,每张精美的插图上都画了很多东西,让人眼花缭乱,大概这就是游戏名字的得来吧,这个游戏适合4岁以上的小朋友来玩,大家在有限的时间里,找出符合条件的物品,谁找的快找的多就赢啦&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b6c2cc94a4a934b277a7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cb6c2cc94a4a934b277a7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40bbe7f8b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43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c40bbe7f8b_r.jpg&&&/figure&游戏中有一个转盘,上面画了不同的特性,箭头所指是尖的物品、顺时针是圆形的、有气味的、液体的、可以吃的、坚硬的、方形的、可以发出声音的、会动的、木头做的、纸做的、会发光的、软的&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c0523bdb21a4bf93cc6ed150e348a213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c0523bdb21a4bf93cc6ed150e348a213_r.jpg&&&/figure&4套双面插图,红黄蓝绿各一套,每套是8张图,欧式卡通画风、色彩鲜艳,很吸引小朋友&br&&br&这是一个考验小朋友专注力和观察力的游戏&br&游戏分为3个等级&br&Level1:参与游戏者都拿到一张序号相同的图案,分到相同数量的圆片,然后转动转盘,根据箭头所指的特性,在沙漏开始倒计时后,快速找到符合相同特性的物品,用透明圆片标注,沙漏停止计时后,所有人停止动作,然后看谁找的多,对于特性是否符合,要进行一轮鉴定。如果圆片还有剩余,则计算本轮得分后,翻开一张新的图案,沙漏重新计时,重新找,直到有一个人的圆片用完为止&br&Level2:游戏流程一样,只不过寻找的物品变成了箭头所指的字母开头的物品&br&Level3:游戏流程一样,但是这次寻找到的物品不是用圆片标注了,而是每人发笔和纸,将你找到的东西写在纸上&br&图案上相同的物品只能标注一次。&br&&br&&br&&b&动作类游戏:(&/b&动作游戏是所有游戏中孩子接受程度最高的)&br&&b&动作游戏首推就是&/b&&b&动物层层叠系列系列&/b&&br&动物层层叠是德国HABA公司出品的一系列十分有趣的动作游戏,游戏中有很多造型可爱色彩鲜艳的木质动物。游戏很简单,每个人分的一定数量的动物,有一只鳄鱼作为底座,通过轮流掷骰决定摆放方式,将手中的动物一个一个的叠上去,如果自己的回合有动物掉落,就要最多拿两个动物到手中,最先将所有动物都叠上去的玩家获胜。&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00edf19e0d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7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00edf19e0d_r.jpg&&&/figure&&br&另外再推荐一个&b&伐木达人 Click Clack Lumberjack&/b&&br&这是一个简单欢乐的动作游戏,适合2-7人,可以全家一起娱乐,游戏中有8个树干32个树皮,把4块树皮和1块树心组合成圆,并且把组合好的圆层层叠在树根上组成树塔,从起始玩家开始,依顺时钟方向轮流进行游戏。每位玩家在自己的回合中,用游戏内附的斧头敲击树塔2次,玩家必须将所有掉落的树皮和树心都收集在自己面前。每一块树皮1分,每一块树心-5分,当所有的树皮都从树上掉落下来,游戏结束。得分最高的玩家赢得游戏。&br&&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618b7cca7b0ae505e103f81a_b.jpg& data-rawwidth=&496& data-rawheight=&4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9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618b7cca7b0ae505e103f81a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549f201f4150eaaca3b129_b.jpg& data-rawwidth=&562& data-rawheight=&75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549f201f4150eaaca3b129_r.jpg&&&/figure&&br&&b&记忆类:拔毛运动会&/b&&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dfcc26b3a6ab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dfcc26b3a6ab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9d9e04aace30e2ab3083c5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76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9d9e04aace30e2ab3083c5_r.jpg&&&/figure&&p&《拔毛运动会》是一款超级有趣的记忆游戏,适合3岁以上儿童,支持2-4人游戏。1997年出版的它,至今已经被翻译成20多种语言版本。它曾获得1998年德国玩家票选最佳儿童游戏奖、1998年德国年度最佳儿童游戏评审团奖、1999年最佳儿童游戏奖等奖项,目前仍在BGG儿童游戏排行榜排名第20位。之所以能获得这么多奖项,就在于这个游戏可爱又精美的配件,简单却不失趣味的规则,正是一款优秀儿童游戏所应有的要素。&/p&&p& 游戏开始前,将跑道卡围成一圈,所有的小鸡间隔相等的距离站在跑道上,跑道中央是面朝下的鸡窝卡,当翻开与站着的跑道卡图形一致的鸡窝卡时,小鸡就可以向前跑一格,然后继续翻开鸡窝卡。当翻开的鸡窝卡与跑道卡不一致时,则不能前进,换下一只小鸡开始移动。&/p&&p&因此,只要能正确记住鸡窝卡的图形,就可以一直向前奔跑啦!当小鸡在跑道上超越前面的小鸡时,就能把它屁股上的羽毛拔下来,插在自己身上,当一只小鸡拔掉了其他小鸡的所有羽毛,就成为冠军啦!&/p&&br&&p&&b&语言类:洛里的故事骰子Rory's Story Cubes&/b&&br&&/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48dc512c398cb19b0ec7_b.jpg& data-rawwidth=&702& data-rawheight=&102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02&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48dc512c398cb19b0ec7_r.jpg&&&/figure&&p&当孩子已经能够完整的组织语言对事物进行描述的时候,就可以和孩子玩讲故事的游戏了,《洛里的故事骰子》是一个很适合爸爸妈妈和孩子一起讲故事的游戏,游戏配件就是多个骰子,每个骰子的六面都是不同图案,目前故事骰系列已经出了1基础5扩展,每次可以选择一定数量的骰子,掷出骰子后将骰子上的图案组成一个故事,非常适合培养孩子的想象力和语言能力&/p&&br&&br&&p&&b&DreiMagier Spiele系列:&/b&&br&&/p&&p&DreiMagier Spiele是德国的一家桌游公司,他们出品了一系列配件精美的儿童游戏,而且大多使用了磁铁这一元素,磁铁的加入,让整个游戏变得更加新奇有趣,下面我介绍一下其中的一款:《The Magic Labyrinth魔法迷宫》,这款游戏曾在2009年、2010年、2014年获得过多个最佳儿童游戏提名和奖项&/p&&p&游戏背景:小魔法师们不小心遗落了一些魔法物品在老师的魔法迷宫里,他们必须在老师发现之前赶紧把物品找回来,可是迷宫中有很多隐形的墙,而魔法物品每次也只能显现一个,一旦碰到隐形的墙,就会被传送回迷宫入口,小魔法师们只有凭借自己的记忆和技巧,去寻回魔法物品啦。&/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56a1e2a032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8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56a1e2a032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37ae3b5c67db9c0be28bf42acd7c8428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9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37ae3b5c67db9c0be28bf42acd7c8428_r.jpg&&&/figure&游戏中,每名玩家会获得一个底部带磁铁的小魔法师,隔着游戏版图吸着一个铁珠,游戏版图下方是由多个木块组成的一个迷宫,而在版图上方是看不到迷宫构成的&/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0a0e879ebde043a12a001_b.jpg& data-rawwidth=&580& data-rawheight=&77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0a0e879ebde043a12a001_r.jpg&&&/figure&玩家们需要通过不断的移动,去试探这些“隐形的墙”,当碰到隐形的墙时,铁珠就会掉落,玩家就要回到迷宫入口重新开始探索,通过多次探索来记住迷宫的线路,收集所需的魔法物品最终获得胜利。&/p&&br&&p&&b&反应类:&/b&&/p&&p&面向儿童的反应类游戏首推《Spot it 哆宝》系列,《哆宝》目前已经推出了多个主题的游戏,无论男孩女孩都会喜欢,甚至还有专门的学前教育系列。&/p&&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e0cd1fb381b805ef61ed4a_b.jpg& data-rawwidth=&47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7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e0cd1fb381b805ef61ed4a_r.jpg&&&/figure&&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dc45bf819ab9f9ac13fe549e_b.jpg& data-rawwidth=&44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dc45bf819ab9f9ac13fe549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ab41ae8d32b05ccc8b51a82fbe314464_b.jpg& data-rawwidth=&44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ab41ae8d32b05ccc8b51a82fbe314464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4e8b369c172dd7f9dc2b_b.jpg& data-rawwidth=&447& data-rawheight=&49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7&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4e8b369c172dd7f9dc2b_r.jpg&&&/figure&哆宝由多张画着多个图形的圆片组成,每2张圆片上必定有一个相同的图案,玩家们需要快速的寻找到两张圆片上相同的图案,喊出图形的名字并完成圆片的收集或者放置&/p&&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27ac53eb857aaa841e569cd2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47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27ac53eb857aaa841e569cd2_r.jpg&&&/figure&游戏的过程需要集中精力,快速寻找,是一个紧张而又欢乐的游戏。&/p&
作为一个有两个孩子的桌游爱好者,我在大女儿2岁的时候就开始尝试着让她接触桌游,时至今日,5岁的她已经会玩20几款游戏。因此,这个问题我觉得我来回答最合适不过了。 这篇东西大致分为这么几个部分:为什么要给孩子买桌游?如何给孩子挑选桌游?如何陪孩…
补充:&br&对目前排名靠前的两个回答很是不解,原来知乎上打感情牌也可以很吃得开&br&我一直以为知乎是以理性回答为主而不是感性为主&br&原来如此,那以后在每个问题下回答一个十分感人、令人动容的答案就好了嘛╮(╯_╰)╭&br&嘛,我也不是对赞同率愤愤不平,赞同高了又不给钱╮(╯_╰)╭&br&只是丝毫没有看出前两名的答案是如何回答了题主的问题的&br&题主看到前两名的回答可能自己的疑问没有得到丝毫的解答&br&只会在屏幕前感慨:“呜呜好感人,读图画书真的对亲情好有促进作用呜呜呜……”&br&然后大概会想:“呜呜那么对小孩子成长有什么好处嘛呜呜呜”&br&倒确实是跟题目有点关系,那就是“讲 故 事 ”&br&跑题是不对的亲,今天高考哦,作文不可以跑题哦!&br&相比之下我觉得 &a data-hash=&ade90b322ce57c88e58b209& href=&//www.zhihu.com/people/ade90b322ce57c88e58b209& class=&member_mention& data-editable=&true& data-title=&@勾婷颖& data-tip=&p$b$ade90b322ce57c88e58b209& data-hovercard=&p$b$ade90b322ce57c88e58b209&&@勾婷颖&/a& 的回答起码是十分切题的。人家是真的列出了好处不是么。&br&最近比较闲,这些话早就想说了,今天说出来咯。&br&&br&唉说完自己念了一遍都觉得酸溜溜的,有人如果要说我嫉妒人家赞同率高我也没办法嘛&br&要是赞同率高能给钱的话我还真会嫉妒一下哼。&br&赞同率有毛用啊话说回来?&br&真正回答了题主的问题,答疑解惑才是最重要的嘛。&br&写故事写小说请出门右拐再左拐再右拐起点红袖晋江榕树下慢走不送。&br&唉,刻薄如我啊。。。。。&br&&br&&b&其实我还是想说(在下面的回答里我也说过了):&/b&&br&&b&推荐看一下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的《幸福的种子》&/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amazon.cn/gp/product/B00EU70W1G/&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幸福的种子:亲子共读图画书》 松居直, 刘涤昭【摘要 书评 试读】图书&/a&、&/b&&br&&b&&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product.dangdang.com/.html%3F_ddclickunion%3DP-208%257Cad_type%3D0%257Csys_id%3D1%23dd_refer%3Dhttp%253A%252F%252Fbook.douban.com%252Fsubject%252F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幸福的种子(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代表作
图画书入门的必读书
启迪亲子阅读的圣经)》(日)松居直 著,刘涤昭 译&/a&&/b&&b&,&/b&&br&&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c67a412eff52e7_b.jpg& data-rawwidth=&395& data-rawheight=&466&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5&&&/figure&&br&几乎就是为了回答题主的问题而写的。&/b&&br&&br&&br&&b&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br&&/b&===========================================&br&&br&&br&好处方面@&a href=&http://www.zhihu.com/people/kwanhsu& class=&internal&&KwanHsu&/a& 说得很透彻很一气呵成啦。我来说说这个现象好啦。&br&因为最近在做绘本方面的研究,忍不住来简单说一下啦。我也不是专业的,所以请轻喷呀~&br&&br&&blockquote&“图画书”来自于英语“Picture Books”,日本将之翻译为“绘本”,转而推广至台湾。最早的一本带插图的儿童书,可以追溯到17世纪。图画书的诞生,要归功于19世纪彩色印刷技术的发明及英国画家、出版家埃德蒙·埃文斯(Edmund Evans,)的开拓。…………20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以比阿特丽克斯·波特(Beatrix
Potter,)为代表的图画书画家。到了30年代,英语圈图画书的主流渐渐地移向了美国,婉达·盖格(Wanda Gag,)、路德威格·比梅尔曼斯(Ludwig
Bemelmans)等一批天才的移民画家纷纷在图画书的舞台上崭露头角,图画书终于迎来它的黄金时代。&br&&/blockquote&&br&(以上来自个人资料整理及彭懿的《图画书:阅读与经典》。)&br&&br&目前国外对图画书的奖项比较著名的有:&br&美国凯迪克奖 [华裔画家杨志成的《狼婆婆》曾获该奖项]&br&英国格林威大奖&br&德国绘本大奖&br&国际安徒生绘本大奖&br&&br&以上引用自:&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log.sina.com.cn/s/blog_70a2bf610100ohxb.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对国外儿童绘本奖项的简单介绍&/a& ←文中有奖项详细介绍。&br&&br&&br&可以看出图画书在往国外由来已久,最近几年(根据出版年限看,大约在2006年前后&可能有错误欢迎指正&)国内开始引进国外的图画书。相关奖项有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信谊图画书奖等。&br&&br&&br&&u&而&b&亲子共读&/b&也越来越收到年轻父母们的重视,被认为是家庭教育的一个良好方式。&/u&&br&&br&日本图画书之父&b&松居直&/b&是亲子共读的大力推动者,他的&b&《幸福的种子》&/b&前言里说道:&br&&blockquote&盼望您能用自己的声音和话语拥抱孩子,让他在温暖生动的话语中成长。&br&因为,亲子之间丰富的语言交流,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br&&br&念图画书给孩子听,正是亲子之间最好的交流方式。&/blockquote&&br&他也提出了“训练孩子关电视”、“插图与想象力”的观点。&br&&u&&b&其实这本书几乎就可以回答了题主的问题。&/b&&/u&我再延伸一下哈。&br&美剧一般表现的是美国家庭的真实生活,睡前故事是一个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看看国外如此丰富的图画书市场就可以知道图画书在国外家庭里的影响力。英国的波特(Beatrix Potter)小姐的《彼得兔的故事》经久不衰,我记得我小时候也看过彼得兔的故事,巴掌大的小书,不过当时肯定不知道它那么有名啦。以及莫里斯·桑达克的三部曲,也是非常经典的作品,父母看了表示质疑,但是孩子们都喜欢。他的《野兽出没的地方》,曾经收到小读者的来信:“野兽国的票价是多少呢?如果不贵的话,我和妹妹都想去那里度假。”而且国外的图画书大都以故事为主,有着丰富的想象力,需要父母讲故事的年龄不就是想象力天马行空的年纪嘛~&br&&br&可能是我接触到的缘故,我见过很多(国内的哈)父母争着参加亲子共读的讲座,争着给孩子买图画书,咨询哪本图画书好。见面了会说“哎呀她成天让我给她念图画书,不念不睡觉。”“他最喜欢的是《XXXXX》,哈哈哈哈”“他不喜欢这种字太多的,他就喜欢看画。”“他喜欢有动物的图画书,最喜欢小狗。”“她那天跟我讲‘妈妈我们要像安一样,要学会等待。’我还说‘谁是安?’我都忘了我给她讲的那本图画书了哈哈哈哈哈~~”等等等等。&br&图画书在中国正在渐渐兴起。事业繁忙的父母们也开始把与孩子共处的时光看得格外珍惜,亲子共读是一个非常好的契机。孩子们每天在爸爸妈妈讲故事的声音中入睡,就算平时照顾不多,也一定会留下深刻的印象。毕竟睡前记忆这个说法还是有一定效果滴。稍大的孩子可以自己看图画书,看不懂字可以看画,这时候爸爸妈妈在一旁帮助理解故事。好的图画书,不仅画面让孩子的想象力得到激发,开拓心智,而且可以很好地调动爸爸妈妈的帮助。这也是促进亲子关系重要的一环。&br&&br&美国人是非常非常重视家庭的,所以,就算白天再忙的爸爸妈妈,也会挤出时间来年图画书或者讲故事给孩子听。
补充: 对目前排名靠前的两个回答很是不解,原来知乎上打感情牌也可以很吃得开 我一直以为知乎是以理性回答为主而不是感性为主 原来如此,那以后在每个问题下回答一个十分感人、令人动容的答案就好了嘛╮(╯_╰)╭ 嘛,我也不是对赞同率愤愤不平,…
&p&你的直觉是对的,数学不好的确是思维习惯不好造成的,唯一不足的是误用了智商这个词,其实用“思考能力的高低”可能更好些。&/p&&p&&br&&/p&&p&&b&在智商这个词上,经常有人会把因果颠倒&/b&&/p&&p&常常看到有人评价别人能力差是因为他的智商低,这完全拧巴了。&/p&&p&&br&&/p&&p&盲人摸象的寓言我们都学过,其实智商就是摸象的瞎子之一,不过摸得是“人类思考能力”这只大象。要知道人类思考的原理可远比大象的外形复杂多了,但很多人还会犯“摸到象腿就说大象像柱子”这样的错误,“智商”就是最常见的误用。&/p&&p&&br&&/p&&p&智商只是一个局部测量量,测智商就像测体温,在不同的位置测,结果是不同的。它只能反应局部的、表面的状态,尽管可以作为系统整体性能的参考,却不能说系统整体都是这样的,更不能说这就是系统效率高低的原因。&/p&&p&&br&&/p&&p&还是用体温来做类比,疾病和体温是因与果的关系,人体受到病菌入侵使免疫系统激活,促使体温上升,才使测体温时的温度偏高,所以体温高不是患病的原因,是表面症状!&/p&&p&&br&&/p&&p&同样,不同人的思维习惯有好有坏,好的思维习惯会提高&b&正确率和反应速度&/b&,在测智商时分数会偏高,所以思维习惯好才是根本原因,智商高只是表面的结果。&/p&&p&&br&&/p&&p&总之,智商是结果、是症状,而不是思考能力高低的原因,不要颠倒因果。&/p&&p&&br&&/p&&p&&br&&/p&&p&&b&为什么物理很好,但数学却不理想?&/b&&/p&&p&因为你还不具备好的数学思维习惯,数学比物理要抽象一些,需要进行更多的数学思维训练才能掌握。&/p&&p&&br&&/p&&p&物理比数学好学一点,是因为物理是具体的,所有的物理定律都有现实中的物理现象来对应,只要你注意观察和实验,就可以理解物理规律。很多人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借助于头脑想象和推演就可以得出结果,不需要用笔来算。&/p&&p&&br&&/p&&p&但是数学要难一些,因为对大多数人来说数学是极为抽象的,在他们眼里,数学是数、是公式、是一大堆难记的定理。在思考数学问题时,必须依赖于纸笔去演算和推理结果,数学规律也是要靠反复做题的题海战术来熟悉,无法做到凭大脑的想象就能直观的“看到”结果。&/p&&p&&br&&/p&&p&题海法的优点是简单易行,教学上人人可做,但缺点是思维效率极低,高昂的学习成本和思维成本,毁掉了无数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以至于很多人怀疑起了自己的智商。&/p&&p&&br&&/p&&p&要想提高数学的思维效率,最关键的是用正确的数学思维习惯来&b&降低思考的成本&/b&,最终做到不借助纸笔演算就能思考数学问题!&/p&&p&&br&&/p&&p&&br&&/p&&p&&b&真的能做到不用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吗?&/b&&/p&&p&其实数学家都是这样的,接下来我用三个数学大神作为案例来分析他们是如何做到的。&/p&&p&&br&&/p&&p&“数学王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5%258D%25A1%25E7%2588%25BE%25C2%25B7%25E5%25BC%%E5%25BE%25B7%25E9%E5%25B8%258C%25C2%25B7%25E9%25AB%%2596%25AF&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高斯&/a&&/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a85fb2ececd6_b.jpg& data-rawwidth=&260& data-rawheight=&36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60&&&/figure&&p&&br&&/p&&p&&b&“最后的通才”——&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5%E5%258B%%25B7%25E6%E5%%25C2%25B7%25E5%25BA%259E%25E5%258A%25A0%25E8%258E%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庞加莱&/a&&/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acfdbc0ecb4fa588a05ac0a_b.jpg& data-rawwidth=&460& data-rawheight=&2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6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acfdbc0ecb4fa588a05ac0a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theguardian.com/science/blog/2012/jul/17/henri-poincare-einstein-picasso&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nri Poincaré: the unlikely link between Einstein and Picasso&/a&&/p&&p&&br&&/p&&p&&b&“数学的莫扎特”——&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25E9%%25E5%%25E8%25BD%25A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陶哲轩&/a&&/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8c3ceb0bcba5cff_b.jpg& data-rawwidth=&450& data-rawheight=&3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8c3ceb0bcba5cff_r.jpg&&&/figure&&p&&br&&/p&&p&&br&&/p&&p&&b&他们是如何做到不用纸笔来思考数学问题的呢?&/b&&/p&&p&其实也没有什么奥秘,就是因为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过我们常人,而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基因好,就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8%25B3%25A3%25E6%25B2%25B9%25E7%25BF%258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卖油翁&/a&所言:“无他,但手熟尔”。&/p&&p&&br&&/p&&p&就这些?熟能生巧?你TM的在逗我!!!&/p&&p&&br&&/p&&p&当然不是这么简单了,如果只有这些,人人都可以做大神了?&/p&&p&&br&&/p&&p&好吧,先说结论,再慢慢展开分析:&/p&&ol&&li&&b&他们都有正确的数学早期教育&br&&/b&&/li&&li&&b&他们都有最持久的动力系统&br&&/b&&/li&&li&&b&他们都有遍历整个领域的习惯&/b& &/li&&/ol&&p&&br&&/p&&p&请牢记这三条,这些因素让他们的计算量远远超越常人,在很小的年龄就具备了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成为普通人难以企及的数学“天才”。&/p&&p&&br&&/p&&p&&br&&/p&&p&&b&什么是内在的视觉洞察力?&/b&&/p&&p&以汉语为例,注意下面这三个字&/p&&p&&br&&/p&&p&&b&静 夜 思&/b&&/p&&p&&br&&/p&&p&你脑中的第一反应是什么:&/p&&ul&&li&中国成年人,第一反应可能浮现出李白这首诗所描绘的可视化场景。&br&&/li&&li&中国儿童,第一反应可能会马上背诵唐诗,但要问他这首诗是什么意思,他会说不知道。&br&&/li&&li&学过汉字的外国人,会把这三个字念出来,但不知道诗的内容。&br&&/li&&li&没学过汉字的外国人,会认为这是神秘的东方符号,反正完全看不懂。&br&&/li&&/ul&&p&&br&&/p&&p&中国人因为熟悉汉语,所以可以把一首诗压缩成一个短语,当听到这个短语时就能唤起这首诗所对应的意境,也就是视觉化的直观思考。就好象欧美人听到&the die is cast&,就会浮现出凯撒渡过卢比孔河的情景。&/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09a96aa3fce4daa437588f_b.jpg& data-rawwidth=&1024& data-rawheight=&813&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24&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09a96aa3fce4daa437588f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tc.usf.edu/clipart//78944_rubicon_01.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Caesar Crossing the Rubicon&/a&&/p&&p&&br&&/p&&p&同样,数学演算也可以出现视觉洞察力。&/p&&p&在普通人眼里,数学公式代表一种运算,只有算了一遍才知道怎么回事。&/p&&p&在数学家眼里,对数学公式和各种可能的结果极为熟悉,数学已经变成可视化的模块。&/p&&p&&br&&/p&&p&也就是说,经过大量的数学训练后,在下意识里就可以把数学元素可视化(注意,几何化只是其中一种),思考过程是直观性的,而不是逻辑性的。&/p&&p&&br&&/p&&p&以庞加莱为例&/p&&blockquote&数学家达布(Darboux)宣称他是un intuitif(直觉的),论证说这可以从&b&他经常用视觉表示来工作&/b&显示出来。他不关心严格性,且不喜欢逻辑。他相信逻辑不是发明之道,而是一个结构化想法的方法,而且逻辑限制思想。&/blockquote&&p&&br&&/p&&p&这是直观化思维的特点,思维经常大幅度的跳跃,不被逻辑所约束。这也是他总是能融会贯通各个领域、成为通才的原因。&/p&&p&&br&&/p&&p&另一个数学家的例子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6%25AF%25E9%E5%25B0%25BC%25E7%%25E7%C2%25B7%25E6%258B%%25A9%25AC%25E5%258A%25AA%25E9%&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拉马努金&/a&。&/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b8b68c5cbe1c3c151434_b.jpg& data-rawwidth=&237& data-rawheight=&213&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37&&&/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fun4doodle.blogspot.com/2012/12/srinivasa-ramanujan-125--google.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Google Doodle 節日標誌探秘&/a&&/p&&blockquote&印度历史上最著名的数学家之一。没受过正规的高等数学教育,沉迷数论,尤爱牵涉π、质数等数学常数的求和公式,以及整数分拆。惯以直觉(或者是跳步)导出公式,不喜作证明(事后往往证明他是对的)。他留下的那些没有证明的公式,引发了后来的大量研究。&/blockquote&&p&&br&&/p&&p&软件行业的人都知道,程序写时间长了,眼里的代码都是系统中跳动的模块,而整个软件系统则是一个复杂的生态系统。其实各行各业的专业人士都有这样的“内在的视觉洞察力”。&/p&&p&&br&&/p&&p&总之,这些内在的视觉洞察力是后天反复运用,自然形成的,只要具备正常的人类基因都可以做到。&/p&&p&&br&&/p&&p&有人可能会说:这些我明白了,是不是只要下苦功夫都可以成为那些天才?&/p&&p&&br&&/p&&p&不是滴!首先他们普遍都“拼爹”,其次他们下了功夫,但不是苦功夫。&/p&&p&&br&&/p&&p&&br&&/p&&p&&b&正确的数学早期教育&/b&&/p&&p&&br&&/p&&p&如果看过很多天才的传记,你会发现他们都“拼爹、拼娘”。&/p&&p&&br&&/p&&p&也就是父母的职业背景和教育方式,对他们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父母的影响之大被很多人误以为是基因的遗传,其实不是,这是教育在起作用,是属于&b&习惯的“遗传”&/b&。&/p&&p&&br&&/p&&p&只是绝大多数的人不知道如何正确的教育,使上一代的好习惯无法复制到下一代身上,出现了“富不过三代”的现象。&/p&&p&&br&&/p&&p&而高斯、庞加莱和陶哲轩的父母则有意、无意的进行了正确的早期数学教育。这为他们在数学界的顶尖地位奠定了坚实的习惯基础。&/p&&p&&br&&/p&&p&这个早期教育有多早呢?是不是胎教的时候就开始?&/p&&p&也没有那么早,最合适的时间大约在1岁到3岁之间,是在幼儿形成语言的时期同时进行。&/p&&p&&br&&/p&&p&&br&&/p&&p&&b&高斯的幼年&/b&&/p&&p&高斯的父亲因为具有初等算术的能力,曾做过&b&会计&/b&。3岁那年,他父亲正在给工人们发工资,小高斯突然指出“爸爸,你算错了!”,经过检查小高斯是对的,这让周围的大人目瞪口呆。&/p&&p&&br&&/p&&p&成年后的高斯说,&b&在他学会说话之前就会计算了&/b&。这说明在高斯的幼年经常接触到各种数字,无意间让他很小的年龄就掌握了初等算术。有这样一个有数学应用背景的父亲就是拼爹,但高斯的父亲有个缺点就是目光短浅。&/p&&p&&br&&/p&&p&其实很多时候,母亲比父亲更重要,因为只有温柔善良的母亲才有足够的耐心去教育孩子。高斯曾说过“我的母亲是个非常善良的女性,我非常敬重她。”高斯有这样的母亲也是在“拼娘”。&/p&&p&&br&&/p&&p&看到这,给各位男同胞一个择偶建议,如果你希望孩子将来能成为“天才”,就千万不要找缺少耐心和爱心的女孩子,真的会毁掉你和孩子的一生,不信你试试!&/p&&p&&br&&/p&&p&&br&&/p&&p&&b&庞加莱的幼年&/b&&/p&&p&庞加莱的父亲莱昂是生理学家兼医生、南锡医科大学教授,庞加莱的母亲非常善良、聪明、慈爱,把所有的爱心和精力都用在他身上。因为耐心的教导,庞加莱的智力发展的很快,很早就学会说话。&/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cded3238ade135a8076ef85_b.jpg& data-rawwidth=&397& data-rawheight=&6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97&&&/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gw.geneanet.org/pierfit%3Flang%3Dfr& class=&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span class=&invisible&&http://&/span&&span class=&visible&&gw.geneanet.org/pierfit?&/span&&span class=&invisible&&lang=fr&/span&&span class=&ellipsis&&&/span&&/a&&/p&&p&&br&&/p&&p&童年的庞加莱因为运动不协调、经常得病,所以很多时间都用来读书,读书极快,而且据说过目不忘。有趣的是,成年后的庞加莱参加&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9%2598%25BF%25E7%2588%25BE%25E5%25BC%%259B%25B7%25E5%25BE%25B7%25C2%25B7%25E6%25AF%%25A5%2588&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比奈&/a&的&b&智商测试&/b&,发现分数低的像低能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8393f2aec4c8f7d0ed88daaad3a24eff_b.jpg& data-rawwidth=&190& data-rawheight=&30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190&&&/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ww2.cnrs.fr/presse/communique/2709.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Henri Poincar , le nouveau dossier multimdia CNRS/sagascience est en ligne&/a&&/p&&p&&br&&/p&&p&庞加莱的视力很差,主要靠听转化为想象的方式来理解,这种从小到大的训练使他具有极强的直观思维能力。他总能“看到”抽象概念所表述的“东西”,并习惯以图形即几何的方式来处理问题,以充分利用数学直观。&/p&&p&&br&&/p&&p&&br&&/p&&p&&b&陶哲轩的幼年&/b&&/p&&p&陶哲轩的父亲陶象国和母亲梁蕙兰毕业于香港大学,陶象国是一名儿科医生,梁蕙兰是&b&物理和数学&/b&专业高材生的,曾做过中学&b&数学教师&/b&,这是典型的拼娘。&/p&&p&&br&&/p&&p&2岁时,他们发现陶哲轩拿着字母积木&b&教&/b&比他大的小朋友&b&数数&/b&,他把玩具当作学习的工具了。&/p&&p&在幼儿园的18个月里,母亲领他学完了&b&小学数学的全部内容&/b&,事实上,母亲所做只是引导和刺激,而不是“教”。&/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f86daac5b327d5_b.jpg& data-rawwidth=&247& data-rawheight=&3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47&&&/figure&&blockquote&作为英语国家的学前教育典范,来自美国的《芝麻街》儿童系列节目在当时大受欢迎。陶象国夫妻把《芝麻街》作为陶哲轩的启蒙教材。&br&就这样,陶哲轩一面看电视节目,一面自己学习,不到2岁就学会了英文字母。他很快学会拼写,能用积木拼出单词“狗”或“猫”。2 岁多时,陶哲轩对父亲办公室里的一台打字机发生兴趣,不辞辛苦地用一个手指头敲出了儿童书上一整页的内容。&br&&br&陶象国夫妇认为,在很大程度上,陶哲轩是看《芝麻街》起步的。后来,陶象国在一次采访中,曾推荐大陆引进这个有益于早期儿童智力开发的趣味节目。&/blockquote&&p&&br&&/p&&p&&br&&/p&&p&回顾一下这三位“天才”在早期教育的优势:&/p&&p&基本算术能力:高斯和陶哲轩在掌握说话之前就具备。&/p&&p&语言表达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p&&p&识字阅读能力:庞加莱和陶哲轩很早学会,高斯则缺少资料。但也不会差,因为他在大学时还想从事人文方向。&/p&&p&&br&&/p&&p&如果你想让孩子在数学方面的能力有优势,就可以尽早培养他算术、语言和阅读的能力。&/p&&p&&br&&/p&&p&有人可能说:这没什么大不了啊!我(或我的孩子)小时候也这样,怎么没有成为天才?&/p&&p&&br&&/p&&p&因为很多人的教育方法没有随着孩子成长而调整,虽然可以在早期教育做对,但是在童年期教育却做错,最终功亏一篑。还有更多人培养方法不合理,大部分人不是在培养孩子,而是在催逼孩子,这样只能适得其反,还不如不培养,放任其自由发展。&/p&&p&&br&&/p&&p&&br&&/p&&p&&b&童年期的数学习惯培养&/b&&/p&&p&幼儿期只是打基础,很多父母都可以做到,但是数学能力的训练只有到童年期才是最关键的,做好了就会进入能力爆炸时期,做错了就会“泯然众人矣”。&/p&&p&&br&&/p&&p&为了说明如何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育方法,我们以自行车的学习为例:&/p&&ol&&li&辅导阶段:需要父母手把手的训练,直到能稳定车身不跌倒为止,做错了要警告。&br&&/li&&li&跟随阶段:孩子跟随父母骑行,学会交通规则、处理各种路况和意外,危险情况要警告。&br&&/li&&li&探索阶段:让孩子自己去尝试,孩子会享受探索的乐趣,乐此不疲的到处骑行,多鼓励和认可。&br&&/li&&li&提升阶段:骑行能力已经具备,多数人到此为止,如果孩子想挑战高难度,放手让他去试错。&br&&/li&&/ol&&p&&br&&/p&&p&你看,孩子通过自行车可以&b&探索更广阔的领域&/b&,这种体验是无以伦比的。&/p&&p&&br&&/p&&p&而大部分家长往往用一种方法走到黑,把最初的警告和保守手段一直用到底。孩子很快就对骑车失去兴趣,也不愿意挑战更高难度。正是因为这样,我们大部分人的骑车能力仅能达到够用的水平。同样,我们大部分人的数学也是够用的水平,本质的原因是相同的。&/p&&p&&br&&/p&&p&&br&&/p&&p&&b&不同的教育方法效果有天地之别&/b&&/p&&p&我们以基础数学的加法运算为例,来看看3种掌握数学的方法,请思考不同方法的持久性。&/p&&p&&br&&/p&&p&&b&老师主导的教学法:&/b&&/p&&ol&&li&老师讲解10以内的加法规则。&br&&/li&&li&老师要求学生背诵加法表。&/li&&li&老师提问考察学生理解情况。&/li&&li&老师布置大量练习,指出学生的错误和责令修改。&br&&/li&&li&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学生课下练习。&br&&/li&&li&老师安排阶段性考试,进行成绩排名。&br&&/li&&li&老师讲解10以上的加法规则。&/li&&/ol&&p&&br&&/p&&p&&b&师生互动的探索法:&/b&&/p&&ol&&li&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演绎出加法规则。&br&&/li&&li&老师引导学生提出各种问题。&br&&/li&&li&学生尝试各种组合,自己寻找加法的规律,并解释原因。&br&&/li&&li&学生有问题和老师一起分析讨论。&br&&/li&&li&老师帮助学生设定更高的挑战目标,鼓励学生课下去研究。&br&&/li&&li&学生提出自己的理论,运用加法规则去验证自己的想法。&br&&/li&&li&学生遇到问题自己寻找解决方法。&br&&/li&&li&老师让学生研究10以上、100以上甚至更高位数的规则。&br&&/li&&li&老师让学生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li&&/ol&&p&&br&&/p&&p&&b&“天才”的野蛮成长:&/b&&/p&&ol&&li&经常把数字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以此作为天马行空的娱乐方式。&br&&/li&&li&每天满脑子转来转去的都是数字和比例关系的直观图像。&/li&&li&今天母亲教了加法规则,真的很有趣,拿我的那些数字试一遍。为了验证规律,把自己已知的&b&所有数字&/b&都尝试用加法演算一遍。&/li&&li&每次用的数字都比上次更难,先从10以内尝试,一直尝试到100以内,发现加法规律仍然成立。&br&&/li&&li&尝试将数字从1加到10进行累加,偶然发现如果将数列的首尾对称相加,计算效率会极高!&/li&&li&尝试将已知的&b&所有数字&/b&都用新方法累加,例如1加到100,或任意截取一串数列,发现依然成立,效率很高。&/li&&li&好棒!自己的演算工具箱又多了一个新工具!&/li&&li&这两天没事就用新工具演算各种等差数列,调整数列之间的公差,发现工具依然适用,更兴奋了!&/li&&li&再尝试变换加法的运算顺序,偶然发现其逆运算——减法规律。哎哟!不错,这个diao,超级兴奋!&/li&&li&继续演算已知的所有数字来验证减法规律,并兴奋的跑去告诉妈妈,我修改了加法顺序,发现了新运算规律!&/li&&li&妈妈很惊讶,我还没教你减法呢?&/li&&/ol&&p&&br&&/p&&p&以上情节皆属虚构,若有雷同,纯属巧合!&/p&&p&&br&&/p&&p&&br&&/p&&p&但我相信你能感觉到:&/p&&p&第3种方法最能激发出的蓬勃和持久的动力。&/p&&p&第2种的持久性虽然很好,但不如第3种,因为没有老师的参与,学生仍有可能打回原形。&/p&&p&第1种的持久性则是最差的,也是最普遍的数学教育,把大部分人的数学自信心给毁了。&/p&&p&&br&&/p&&p&现在你能明白为什么我们奥赛总拿奖,却一直没有出优秀数学家了吧!&/p&&p&奥赛是技能训练,并不是独立自主的探索发现过程。赛前拼命刷题,各种辅导,但当奥赛结束了,学生依旧打回原形。&/p&&p&而天才是永不停歇、狂飙猛进的,哪会有停下来的时候呢?!&/p&&p&&br&&/p&&p&&br&&/p&&p&后面我还会再分析天才的野蛮成长过程,这里稍微从数学里出来一下,看看神经科学。&/p&&p&&br&&/p&&p&&br&&/p&&p&&b&早期的数学教育为什么重要?&/b&&/p&&p&因为这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在大脑发育的早期阶段,人们会损失大量的灰质细胞,只有最常用的灰质细胞会保存下来。从下面的图中,你可以看到随着年龄增加,人脑的灰质比例在逐渐减少。也就是年龄越小人脑的可塑性越强,年龄越大可塑性越弱,到20岁时主要习惯已经逐渐固化下来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b0edeafc1ebac_b.jpg& data-rawwidth=&1016& data-rawheight=&66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6&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b0edeafc1ebac_r.jpg&&&/figure&&p&图片来源:&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users.loni.usc.edu/%7Ethompson/DEVEL/PR.html&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Paul Thompson's Research Publications&/a&&/p&&p&&br&&/p&&p&在关键期建立起数学习惯,就像在旷野上修建了高铁网络,成为一个人终生的思维基础设施。&/p&&p&&br&&/p&&p&错过了关键期,虽然还可以建立,但就像在人口稠密的地区修建高铁,付出的成本要多得多。人在成长过程中很难再有这么多时间和精力训练出同样的效果。&/p&&p&&br&&/p&&p&这样的高成本,也让很多人&b&误以为&/b&自己或者自己的孩子没有数学的天赋,或者坚信别人的成功是因为基因好,而自己没有这个基因。&/p&&p&&br&&/p&&p&就连那些基础好的人也误认为自己具有某种“天赋”。只是奇怪的是,这个优势基因却遗传不给孩子。高斯、庞加莱、爱因斯坦等大部分科学家的孩子都默默无闻,完全没有父辈的建树!即使是科学界最辉煌的&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episte.math.ntu.edu.tw/articles/mm/mm_04_2_2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伯努力家族&/a&和&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baike.baidu.com/view/535245.htm&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居里家族&/a&,也没有摆脱三代而亡的命运。所以从历史科学家的数据看,基因导致天赋的理论是站不住的。&/p&&p&&br&&/p&&p&&b&为什么科学家没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科学家?&/b&&/p&&p&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科学家虽然精通科学,但对教育却也是外行,他们同样会犯所有父母都会犯的教育错误,甚至更严重!至于是哪些错误,到后面再详细分析。反而很多普通父母无意间作对了一些事情,播下了“天才”的种子,培养出划时代的大科学家。&/p&&p&&br&&/p&&p&总之,虽然具备正常的人类基因都可以训练出高效的数学思考能力,但是在不同时期培养的成本却差距极大。成年后的人虽然也可以训练出同样的能力,但是却承受不了所消耗的成本。&/p&&p&&br&&/p&&p&&br&&/p&&p&&b&成年后还有希望吗?难道成人完全没有优势吗?&/b&&/p&&p&看到这,悲观者会说:”虽然不是基因的问题,但我还是错过了关键期,看来我是没有希望了,哭死!“&/p&&p&&br&&/p&&p&没有必要哭,等我写完了你就知道,成人也有儿童无法比拟的巨大优势,很多能力的训练成本也远低于儿童。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管理、领导、运作等能力的训练,成年人完全可以秒杀儿童。因为对人性的把握、对业务的理解、对社会的阅历都需要长时间的试错才能学会,这些儿童是不可能超越的。&/p&&p&&br&&/p&&p&再说的形象一些,还是以铁路为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60bd2ae00fb0_b.jpg& data-rawwidth=&800& data-rawheight=&6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8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60bd2ae00fb0_r.jpg&&&/figure&&p&&br&&/p&&p&图片来源:维基百科,&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6%259D%25B1%25E4%25BA%25AC%25E7%259A%%259C%25B0%25E4%25B8%258B%25E9%%25E7%25B3%25BB%25E7%25B5%25B1&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東京的地下鐵系統&/a&&/p&&p&&br&&/p&&p&尽管在城市里修建铁路的成本远高于在旷野上修建,但在城市里有很多已经建好的铁路,只要在已有的线路网络上建立一个很短的连接,就可以打通不同的网络,拓展出全新的线路。也就是说,在城市里连接不同网络的成本,远低于在旷野上把稀疏的铁路网连接起来的成本。&/p&&p&&br&&/p&&p&&br&&/p&&p&所以,&b&成人迁移知识和技能的成本很低,更擅长于跨界。&/b&&/p&&p&&br&&/p&&p&不要把基因、年龄、性别、父母、出身、专业等条件,作为自己和他人不可能成功的限制,这其实是给自己设定了思维的天花板,自己限制住了自己的自由。不要在乎悲观者的冷嘲热讽,让自己与更多的领域建立连接,勇敢的去跨界!&/p&&p&&br&&/p&&p&继续回到数学家身上。&/p&&p&&br&&/p&&p&&br&&/p&&p&&b&为什么数学天才在童年期会野蛮成长,进入能力爆炸?&/b&&/p&&p&前面提到的“天才”野蛮成长,看上去不可思议,但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经历过,特别是在自己所爱好的领域。&/p&&p&&br&&/p&&p&例如玩游戏,总有一个时期仿佛自己着了魔一般,不单白天满脑子在想,连晚上睡觉做梦都在想。那些你熟悉的内容,挥之不去的在脑子里不断的自动演绎。经常会有绝妙的创意蹦出来,迫不及待的要去尝试一下。如果创意被验证,并且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那种欣喜若狂所带来的愉悦感完全可以超越一切,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你的掌握之中。&/p&&p&&br&&/p&&p&对于那些天才来说,这种体验在他们的童年期每天都会上演。那些在我们看来极为枯燥和艰辛的大量运算,在他们的眼里完全是一种享受。&/p&&p&&br&&/p&&p&这样说可能很多人不信,其实当那些沉溺于游戏的孩子,没日没夜的重复操纵着屏幕上的小人、机械而疯狂的点着鼠标、眼花缭乱的按动键盘时,那些家长也不相信,这些破烂游戏到底有什么好玩的?!!!&/p&&p&完全不能理解那些绣十字绣的人,多枯燥啊!&/p&&p&那些喜欢长跑、爬山、骑行的人,都是自虐狂吗?&/p&&p&你说黑龙江边冬泳的那些人到底是怎么想的?&/p&&p&……&/p&&p&凡是有爱好的人,总会遇到这种诧异和不理解的眼神^_^&/p&&p&&br&&/p&&p&&br&&/p&&p&可能你已经感觉到我要说的是什么了。&/p&&p&&br&&/p&&p&对!我要说的就是&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zh-cn/%25E6%E7%2598%25B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成瘾&/a&现象,只不过这不是药物成瘾,而是一种&b&成就成瘾&/b&。从医学上看,这种高频率反复从事行为的表现,就是一种行为强迫症。不过,你不要被强迫症这个词吓倒,这完全是良性的,不会影响健康。&/p&&p&&br&&/p&&p&当然也有一些天生大脑发育受损的人,例如一些自闭症患者,也会存在类似的行为强迫症。无法控制的重复思考或反复做一件事,持续的时间长了,就无意间成为像“&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9%259B%25A8%25E4%25BA%25BA&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雨人&/a&”那样的白痴天才(也叫&a href=&//link.zhihu.com/?target=http%3A//zh.wikipedia.org/wiki/%25E5%25AD%25B8%25E8%E7%E5%E7%25BE%25A4&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乐园飞车转轮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