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K欢乐谷有什么好玩的项目?

7月19日更新内容-老k游戏官方网站|棋牌游戏
老k游戏大厅
7月19日更新内容
亲爱的各位玩家朋友们:
  为了给广大玩家朋友带来更好的游戏体验,《老K游戏》将于7月19日06:00-07:00进行维护,维护期间游戏平台所有游戏房间无法进入,官网及后台不受影响。如遇特殊情况,平台开放时间顺延。由此给您带来的不便我们非常抱歉,请大家见谅!
老K深海狩猎:
1、捕鱼降温第一场--奖券鱼 ;
2、积分榜第146期,深海寻宝抢千万奖券 ;
捕鱼养鱼池:
1、K币兑换渔币功能上线 ;
老K新斗地主:
1、启动界面更换出版备案号 ;
2、登陆界面更换夏日主题;
3、老K新斗地主更换为全新LOGO;
4、不洗牌房间调整提高入房限制;
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在线客服或拨打客服电话400-咨询!&&&9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赞同 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老K有话说系列之二:谜一样的资金走向
最近一直在忙着互金备案的工作,忙的不可开交。今天有点时间,和大家聊聊目前各个平台比较敏感的话题:谜一样的资金走向。
先给大家抛出一个问题:P2P如何运营?
简单点说,就是赚息差,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中介费!(国家已经明确了机构撮合的定位,我在这里就不详细赘述了);
再抛给大家第二个问题:P2P是否盈利?
对于这个问题,我给的建议是:反推法。具体如下:
狭义而言,资金端成本就是我们常说的收益。举个例子:某平台类产品3的年化收益为9%,平台搞活动给人额外2%加息, 外加单笔投资满5(折合成年化收益为1.2%)。那么,整一套下来平台的为:9%+2%+1.2%=12.2%。
那么问题来了,这样的一款产品,平台能赚到钱么?通常而言,供应链类产品的收益大约在16%-18%左右,我们假定该产品资产端的收益为年化17%,那么就纯利润而言平台的收益为年化17%-12.2%=4.8%。
注意,这年化4.8%的收益只是一个平台的毛。要算净利润还要扣除掉一大批的苛捐杂税。
2、推广成本
这一部分的费用其实包括很多方面,比如平台宣传、市场营销、投资推广等等。举一个印象很深的例子吧:
大家还记得么,2016年末的时候,互联网领券平台&券妈妈&连续爆出多起平台暴事件,后来和许多投资人聊天,帮他们算了一笔账:一个新客户每投资1万元的一月标,有的平台居然可以利息+奖励返现可以做到350元,这是多么恐怖的年化收益(相当于年化42%的收益啊)!
更恐怖的是,那时候我看到很多长期用这样高额的利息引诱投资人,仔细想一想,什么样的资产才能覆盖掉如此之高的运营成本?
3、固定成本
这一部分成本想必大家应该都有所了解,包括一个平台正常运营所需要人工成本、场地成本等一系列被称为&沉默成本&的成本。这里就不作赘述了。
简单了解了上述两个问题,我们就可以进入今天文章的主题(PS:不好意思,这篇文章的开场白有点长):网贷平台的资金通常都会去到哪里?
关于这个终极问题,这里面的猫腻和不可告人之处实在太多。其实抛开资产的形态不说,一个平台能正常运营最核心的要素只有一个:现金流(说白了,就是你成亿成亿的资金进来要能玩得转)!至于这些资金的投向,真的像平台所公布的那么简单么? TOO YOUNG, TOO SIMPLE。
先做一个免责声明,以下所说的事情首先保证真实,但是仅仅就事论事,不针对任何一家平台!
常和投资人聊天,聊到一些平台项目公示的是否清晰的问题,我的核心观点是:项目资料比较清晰的平台不一定没问题,但是项目资料含糊不清的平台,一定有问题。道理很简单,一个连表面工夫都懒得做的平台,信任从何说起(所以这一类平台不在我今天的讨论之列)?
那么,那些看上去很,项目信息比较明确的平台,又是如何在资金使用上玩花样呢?且听我慢慢道来:
1、先放款,再筹钱
这种情况其实相当普遍,很多平台的老板都是信贷行业、行业出身,手上通常有大量的现金流,为了满足急需用钱的需求,通常的做法是先用私人账户将款项放出,然后再将项目发布在平台上进行筹集。这样的做法虽然会违反政策性的相关规定,但是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资产和资金端的良好运转。
看了一下最近各省市金融办出台的自查文档,里面明确列出了这种做法的违规性,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类似的情况如果想要从根本上完全杜绝还是需要有关部门制定更为严苛的限制措施。
这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玩法,简单点说,就是资产端对借款人采取等额本息的放款方式,资金端对于投资人采取先息后本的。这样一来二去,手上就可以沉淀出大量的现金流进行再投资(或者弥补之前放款出现的漏洞,缓解平台的现金压力),从而让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大化。想想看,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旦平台有了数十亿的规模,老板手上的沉淀资金是一个多磨恐怖的体量。
3、发、聚拢资金&做大事&
仔细想一想,一个平台所展示出来的项目资料即便再完整,也不过是一个扫描后加盖公章的图片而已,况且平台方面为了保护借款人的&隐私权&通常都会对关键信息进行打码处理,
因此,作为投资人可以了解到的有效信息其实少之又少。作为平台而言(尤其是有着深厚行业经验),所需要寻找的无非就是一些经过打码出来的借款人资料,这样的难度又有多大?
在还没有正是发展的阶段,这样的平台数不胜数。但是即使上了银行存管,又能够在多大程度上避免此类事情的发生呢?我看未必!因为,银行存管的业务逻辑只能保证资金务必有一个出口,但是资金划转出去之后的事情,又有谁能说的明白呢?
其实,仔细想一想也能了解&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道理,如果能够完完全全按照政策的要求逐条落实,那估计90%的平台都会经营不善(说白了,就是纯&撮合&赚息差这件事根本无法覆盖掉运营成本)!
在这个行业呆久了,见过平台已上市公司为背景,然后以股价的飙升来反哺平台运营成本然后大赚一笔的;也有&集中资金办大事&进军房地产后来无疾而终的;更有资金链断裂坐牢的。
最后说一下,最近身边有很多投资人开始慢慢尝试一种线下P2P的形式,以深圳周边城市(东莞、惠州的为主),个人觉得从安全心上而言还是比较靠谱,简单来说就是通过线下撮合机构实现借款人和投资人直接的房产抵押。
举个例子:
借款人A通过线下撮合机构将自己名下的房产直接抵押至投资人B名下,双方约定好还款方式和利息,然后中间机构负责整个流程中所有事务并赚取息差!
其实,写了这么多最想说的就是这个行业的资金流向有着太多的猫腻和可操控的空间,作为投资人最核心的就是具备辨别度的能力,其他的就属于信息不对等下的潜在风险了,投资人只能自行判断!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让广大投资人对于这个行业的一些潜在规则有一个大体了解,如果能因此成功躲避几个&雷区&,那就真是功德无量了。
文章系作者授权发布原创作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贷之家官方立场,如需刊登转载,请注明来源网贷之家并注明作者,违者必究。
相关阅读:
网贷从业者、资深投资人。
文章总数5篇
相关推荐:
投资人QQ群
沪公网安备 4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太阳部落哪些项目好玩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