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2018个税起征点提高,还有什么起征点

个税起征点上调!一文看懂个税起征点上调后有哪些影响
个税起征点上调!一文看懂个税起征点上调后有哪些影响 腾讯财经讯 据新华社消息,时隔7年中国将再次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备受关注的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19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这是个税法自1980年出台以来第七次大修,也将迎来一次根本性变革:
个税法修正案草案增反避税条款堵税收漏洞
关于个人所得税你了解吗?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征税对象是什么?应税项目有哪些?个税应该如何计算呢?
个人所得税是对个人取得的各项所得征收的一种所得税。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是指国家为了完善税收体制,更好的进行税制改革,而制定的税收制度。个税起征点上次调整还要追溯到2011年9月,当时中国内地个税免征额由2000元调至3500元。
一、个税知识点扫盲
什么是&纳税义务人&?
个人所得税,以所得人为纳税义务人,以支付所得的单位或者个人为代扣义务人。扣缴义务人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办理全员全额扣缴申报。
征税对象包括哪些?
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人是在中国境内居住有所得的人,以及不在中国境内居住而从中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包括中国国内公民,在华取得所得的外籍人员和港、澳、台同胞。
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有住所,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满1年的个人,是居民纳税义务人,应当承担无限纳税义务,即就其在中国境内和境外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非居民纳税义务人
在中国境内无住所又不居住或者无住所而在境内居住不满一年的个人,是非居民纳税义务人,承担有限纳税义务,仅就其从中国境内取得的所得,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应税项目有哪些?
1、工资、薪金所得;2、个体工商户的生产、经营所得;3、对企事业单位的承包经营、承租经营所得;4、劳务报酬所得;5、稿酬所得;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8、财产租赁所得;9、财产转让所得;10、偶然所得;11、其他所得。
二、个税应该如何计算呢?
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
应纳税所得额= 工资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费(五险一金等)- 起征点(3500元)
应纳税额= 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速算扣除数
说明:如果计算的是外籍人士(包括港、澳、台),则个税起征点应设为4800元。
日起调整后的7级超额累进税率
说明:1、本表含税级距中应纳税所得额,是指每月收入金额- 各项社会保险金(五险一金) - 起征点3500元(外籍4800元)的余额。
2、含税级距适用于由纳税人负担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不含税级距适用于由他人(单位)代付税款的工资、薪金所得。
案例计算说明
小明在2018年1月份税前工资10000元,他需要缴纳各项社会保险金1100元,那么他的税后工资是多少呢?
*应纳税所得额=(应发工资-四金)-3500,即-元,参照上面的工资税率表,即在部分,则适用税率20%,速算扣除数为555。
*缴费=应纳税所得额*税率-速算扣除数=5=525元。
*实发工资=应发工资-四金-缴税=-525=8375元
三、我国个税规模有多大?2017年1年收入11966亿
腾讯财经注意到,我国上一次调整个税起征点是7年以前,现行的个税起征点7年未变。这期间我国个税缴纳逐年增加。2017年全国个税收入11966亿元,同比增长18.6%。2013年仅6531亿元,五年时间累计增长5435亿元。
腾讯财经制图:年全国个税缴纳额统计
另据财政部最新数据显示,截至到今年前5个月,我国个人所得税收入6891亿元,同比增长20.6%,这个数字已经超过2013年全年个税收入。财政部解释称,个税收入大增主要是城镇居民收入增加以及纳税人数增长带动。
2017年,随着各地政府和地税局逐步地公布数据,中国月薪过万的人数出现了猛增。非常有趣的数据可以证明这一点,,2010年全国仅有268.9万人自主申报个税,而上海一个城市就超过了40万人,占了全国15%左右,上海政府体系的高效和上海人纳税意识之强可见一斑。这个40万是估计值,因为上海自主申报个税人数2007年为23.8万人,2008年为29.2万人。
部分城市2016年个人所得税收入比较
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为8618亿元,占据税收总收入的6.9%,而欧美发达国家这一数据大概为40%,中外个税比例差距较大。对此,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刘剑文解释,个人税占比较低原因在于我国实行以间接税为主。
四、谁在缴纳个税?2800万人受益
税改革历来是社会关注的热点,个税改革坚持&增低、扩中、调高&的总原则,即中低收入者少缴或免缴、高收入者多缴。
我国日国务院公布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规定,年所得12万元以上的纳税义务人,在年度终了后3个月内到主管税务机关自行办理纳税申报。
请注意:在国家税务总局制定的《办法》中规定,年所得12万元是包括了所有的收入,除了基本的工资薪金外,还包括稿酬、劳务报酬、利息、股息、红利所得、财产租赁所得、财产转让所得等等,都需申报。
也就是说,你的房子租给了别人,你炒股赚了钱,你的钱存在余额宝有了利息,你的车让别人拼车收了点钱,都算是你的收入。
那么,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有多少呢?
国家现在没有统一公布数据,不过从2011年就突破了315万人,从近年来惊人的增速来看,2017年全国个税自主申报人数几乎肯定过千万,估计在1500万人左右。此前有媒体质疑个税已经沦为&工资税&。
全国政协委员、前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原所长、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院长贾康在2015年全国&两会&期间曾表示,在中国,只有2800万人缴纳个税,占总人口的不到2%,个税已经相当边缘化。
这意味本次个税起征点上调至5000元之后,绝大多数工薪阶层将受益,北上广深等一二线城市工作的工薪阶层,是个税缴纳的主力军。提高个税起征点,对多数人来讲无疑是件好事,收入增加。
五、中国个税改革历程及关键时间节点
个税规模增速及改革节点,腾讯《财看见》制图。
1950年7月,政务院公布的《税政实施要则》中,就曾列举有对个人所得课税的税种,当时定名为&薪给报酬所得税&。但由于我国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实行低工资制,虽然设立了税种,却一直没有开征。
日, 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并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个税起征点设置为800元,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 针对我国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收入调节税暂行条例》,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
日, 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的决定》的修正案,规定不分内、外,所有中国居民和有来源于中国所得的非居民,均应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同日发布了新修改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简称税法)。
日国务院配套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日,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1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把个税法第四条第二款&储蓄存款利息&免征个人所得税项目删去,而开征了《个人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
日,个人所得税收入实行中央与地方按比例分享。
2003年7月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公布了一份名为《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状况及财税调节政策》的报告,建议改革现行的个人所得税税制,适度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同时对中等收入阶层采取低税率政策。日,商务部提出取消征收利息税,提高个人收入所得税免征额等多项建议。2005年初, 广东财政再次对个税免征额提高进行调研,以便为中央尽快出台税改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并原则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首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
日, 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再次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会议表决通过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免征额由800元调整为1600元,日起施行。
日,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法进行了第四次修正。第十二条修改为:&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开征、减征、停征个人所得税及其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
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自日起由1600元提高到2000元。
2008年暂免征收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
2009年取消&双薪制&计税办法。
2010年对个人转让上市公司限售股取得的所得征收个人所得税。
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个人所得税免征额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同时,将现行个人所得税第1级税率由5%修改为3%,9级超额累进税率修改为7级,取消15%和40%两档税率,扩大3%和10%两个低档税率的适用范围。
日,中央政府有关部门已经准备在2012年启动全国地方税务系统个人信息联网工作,为&按家庭征收个人所得税&改革做好技术准备。此前业内一直呼吁的综合税制有望在未来实现。
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鼓励人民群众通过劳动增加收入、迈向富裕。
日起科技人员取得职务科技成果转化现金奖励,个人所得税可享优惠。
您可能也感兴趣: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Copyright (C)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76号
TechWeb公众号
机情秀公众号除了个税起征点提高之外,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来源:pchouse &作者:佚名 &
  对于个人所得税,今年以来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除了最近一直吵得沸沸扬扬的个税起征点的提高外,个税还会进行哪些改革呢?   从整个中国税制改革的维度来看,个税改革,也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毕竟,个人所得税收占中国税收总额还不到7%。&税制改革很重要的功能之一,就是通过调节居民收入分配,尽可能实现最大程度的社会公平,缩小贫富差距。从这个角度看,仅提高个税起征点远远不够&。  这得从我国的税制的基本情况来看,目前中国的税制以间接税(流转税)为主。所谓间接税,就是指纳税义务人能够用提高价格或提高收费标准等方法,把税收负担转嫁给别人。比如,增值税就是典型的间接税。企业交完了增值税之后,通过价格,再向消费者收回来。  收入越高的人,消费支出占其收入比重越低。相应地,他承担的间接税,占他的收入比重越低。这意味着,高收入人群,在国家70%的税收中贡献得越小;低收入人群,在这部分税收中贡献得越大。  从最现实的情况来看,经济不断发展,民众收入不断提高,更重要的是物价水平也不断攀升,所以个税起征点上调本身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情。  因此,在不少专家看来,如果整体税赋保持不变的情况下,未来中国的税制改革除了要提高个税起征点,还应该重点关注税制结构的优化:提高直接税的比重,降低间接税的比重,来实现更加公平的税收体制。在此基础上,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也是未来税制改革的方向。  大众对于提高个税起征点呼声很高,根源在于其产生的效果是立竿见影的,&这次决定提高个税起征点,其所产生的正面社会效应无疑是值得肯定的。不过,对于大众痛感不是那么强烈的间接税改革,我们也应该给予足够的关注。   当前税收改革逐渐步入深水区。随着营改增逐步调整到位,个税改革成为今年税收改革的重中之重,预计年内将出台提升个税起征点与专项扣除的文件。  专家建议,个税改革要一手抓制度,推进个税法修订,建立完整的征管体系;一手堵漏洞,强化并建立以个人自行申报为主的申报制度,建设全国税务网络征管系统,统一个人纳税编码,利用数字化手段加强征收能力。
责任编辑:ouxiaohong
转载申明:太平洋家居网独家专稿,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标签:除了上调起征点 个税法大修还有啥重点?|税率|个人所得税|起征点_新浪新闻
除了上调起征点 个税法大修还有啥重点?
除了上调起征点 个税法大修还有啥重点?
  原标题:除了上调起征点,个税法大修还有啥重点?
  在所有税种中,个人所得税应该是普通大众感受最为直接的。在单位上班得到工资,平时兼职赚到外快,文笔好的写稿子获得稿费,当这些收入达到一定金额之后,按规定都是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通常情况下我们拿到的是税后收入,缴了多少个税也很容易查到,大家对个人所得税都很关注。昨日,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审议,自然引发了热议。
  目前执行的个税征收标准,从2011年9月开始实施,免征额是3500元,包含了7档税率,从3%到45%。随着经济发展和收入水平的提高,关于调整个税政策,尤其是提高起征点的声音也越来越多,几乎每年两会期间都有这方面的报道。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改革个人所得税,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两会之后,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和有关部门,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送审稿)》,国务院已经同意这个草案。从进度看,个税改革效率还是很高的。
  尽管个税改革草案没有公布,但我们可以从财政部刘昆部长在全国人大上做的说明,知晓这次个税改革的重点。
  第一,也是大家最关注的,起征点从3500元提高到5000元。当然,跟改革前一样,这5000元是减掉各种抵扣之后的,不是总收入。假设某个人税前收入是6000元,扣掉五险一金后还剩4500元,没有其它抵扣项。税改之前,这个人需要缴纳的个税是(税前收入6000-五险一金1500-免征额3500)*3%=30元。
  当免征额提高到5000元时,由于扣除掉五险一金后的收入只有4500元,没有到起征点,不用再缴纳个税了。
  第二,起征点提高后,较低档的税率适用征收范围,也相应调整。由于没有公布具体的方案,我们只能根据刘部长在全国人大上所做的说明,了解改革后各档税率的起征范围。与第一点相同,这里所说收入,指的是扣减之后的。
  3%这一档,改革前适用范围是0-1500元,改革后是0-3000元。10%这一档,改革前适用范围是超过1500元到4500元的部分,改革后是超过3000元到元中的某一水平。20%这一档,改革之前是超过4500元到9000元,改革后是10%这一档的上限,到35000元之间的某一水平。25%这一档,改革之前是9000元到35000元,改革后是20%这一档的上限,到35000元。
  看起来有点饶,因为10%、20%这两档的适用上限没有公布。如果有具体数值,比如分别是16000元、25000元,就很清楚了。在我们假设的情况下,10%、20%、25%税率,所适用的征收范围分别是3000元到16000元、16000元到25000元、25000元到35000元。
  不管最终公布的10%和20%这两档适用范围的上限是多少,可以确定的是,3%、10%、20%这三档税率所适用征收范围的上限,都大大提高了。这一点可以从上面对四档税率使用范围的对比中看出,结合所假设的16000元、25000元这两个上限看,就更为清楚。
  25%这一档税率的征收范围下限提高了,上限不变,还是35000元。根据刘部长的说明,30%、35%和45%这几档税率的征收范围不变。提高中低档税率的征收区间范围,维持高税率征收范围不变,体现了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的宗旨。
  第三,对部分劳动性所得实行综合征税。随着经济发展,居民收入来源也在变得多样化,个人所得税法将应税所得分成了11类,既有劳动性所得,也有资本性所得。目前的征税方式是,对这11类应税所得,分别征收。
  从发达国家经验看,个人各类收入所得综合征收是大趋势,可以反映个人的总收入水平。中国个税体系也是朝着“逐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改革,但客观来说进展缓慢,滞后于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居民收入来源的多样化。
  这次个税体系改革,在综合征收方面,有了很大推进。根据个税改革草案,将把工资、薪金所得,劳务报酬所得,稿酬所得,特许权使用费所得等4项劳动性所得,纳入综合征收范围,适用我们在第二点中详细讨论过的超额累进税率。
  与劳动性所得不同的是,其它7项应税收入,并未纳入综合征收范围。这7项应税收入,主要是资本性收入,最高边际税率远低于劳动性所得对应的45%。为切实发挥个人所得税调节收入差距过大的作用,应尽快研究、实施将资本性所得纳入综合征收范围的方案。
  第四,设立专项附加扣除。我们知道,现在计算个人所得税税基时,扣除了五险一金和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项目。根据个税改革草案,在继续扣除这些时,还规定子女教育支出、继续教育支出、大病医疗支出、住房贷款利息和住房租金的专项附加扣除。
  这一点超预期。大多数普通民众,在教育、医疗和住房这些支出面前,都会有较大压力,一、二线城市里更为明显。此次税改,把这些跟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支出纳入专项扣除,有助于缓解居民压力。
  由于没有公布方案,目前不知道会如何执行,预计会有相关配套政策出台。
  在政策颁布前,还有诸多技术性的问题需要解决。比如住房贷款利息专项扣除,是首套房贷款扣除,还是所有住房贷款都能扣除?如果是第二种,如何抑制炒房?再比如住房租金专项附加扣除,怎么如实确定租金规模?如果需要统一备案,房东是否也需要纳税?假设房东纳税,怎么规避税收最终转移给租房者?
  第五,将目前的按月计算应纳税所得额调整为按年计算。这是综合征税和扩大专项附加扣除后的必然。因为一些收入,如稿费、外快收入通常是不定期的,如果按月征收会对个人所适用的征税税率扰动。支出同样如此,例如子女教育费用集中在开学季。
  按年征收,可以减少这些不定期收、支的影响。预计后续会强化个税申报机制,多退少补。
  整体来看,个税改革有不少超预期的地方,更能体现调节收入差距的宗旨。在正式实施前,还有诸多细节需要明确,值得我们期待。
点击进入专题:
责任编辑:张建利
新媒体实验室
Copyright (C)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3500元个税起征点时隔6年将提高,会带来什么影响?
来源:昌尧讲税
作者:昌尧讲税 人气: 发布时间:
摘要: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要改革个人所得税,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为了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则...
  3月5日上午,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出,在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方面,要改革个人所得税,稳妥推进房地产税立法。为了稳步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将提高个人所得税起征点。而在减轻企业税负方面,则要改革完善增值税,按照三档并两档方向调整税率水平。
  目前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3500元,时隔6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提出提高个税起征点。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的增长,个税改革成为了热点话题。
  全国人大代表、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连续两年带来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建议,她3日接受采访时表示,个税起征点应该提高至1万元。
  据悉,全国工商联将向全国政协提交的提案也建议,将个税起征点提升至7000元。
  专家解读
  为什么选择提高个税起征点?
  华夏新供给经济学研究院首席经济学家贾康:
  提高个税起征点的诉求屡屡成为社会热点,这是总理代表权威层作出的回应。我认为个税改革会按照中央提出多年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向来调整。
  中央财经大学政府预算研究中心主任王雍君:
  总理这次是回应了社会的强烈呼声。五六年前人民币的币值和现在相比,已经不在一个档次上,在个税上达成的共识基础已经比较广泛。
  天津财经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李炜光:
  根据官方公布的数字,我国个税的纳税人群已经很少了。近几年对个税征收已经有了一定的依赖性,个税又是大众税,纳税人不宜太少。个税改革大家的注意力都集中在起征点上,其实税制本身更需要进行全方位改革。比如进一步减少级次,降低边际税率,明确扣除的费用明细,把税率跟通胀指数挂钩等等。
  个税起征点应该如何决定?
  王雍君:
  实际测算的是人均收入水平,家庭人口也被考虑在内。我个人觉得全国除了有一个统一的起征点外,还应该允许各省的起征点有一定的浮动区间。因为每个地方的生活费用不一样,满足基本生活所需的标准也不同。这样一来,就不需要频繁地修改起征点。
  李炜光:
  我建议不要&一刀切&,要给地方以机动性。另外还可以跟通货膨胀指数等相关指标挂钩。
  提高个税起征点将带来什么影响?
  王雍君:
  起征点是关系到人民生活底线的客观共识标准,对收入低的群体意义很大,有助于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将来还应该按照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方向,以综合为主,分类为辅,继续进行个税改革。
  李炜光:
  对减轻税负肯定是有好处的,对税制本身来说,调整起征点只是一个方面。我建议七级超额累进税率加上15%那一档税率,照顾人数占比较大的中等收入者。
  如何理解&增加子女教育、大病医疗等专项费用扣除,合理减负&?
  贾康:
  这是非常必要的精细化调整。现在已经开放了二孩政策,还在考虑进一步开放,进行专项费用扣除将有助于减少二孩家庭的税收负担。
  王雍君:
  起征点只能解决普适性问题,同一个起征点不能照顾到个体差异。专项扣除是针对特殊情况的特殊扣除,是必不可少的。
  个税起征点如何计算
  从1980年个人所得税法出台至今,个税起征点(也称免征额)经历了三次调整,1980年定为800元,2006年调整为1600元,2008年调整为2000元,2011年调整为3500元,此后6年一直未做调整。
  那么个税起征点根据什么来确定的呢?
  根据此前财政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说明,个税起征点的设置,以不低于&城镇职工每月人均负担的消费支出&为标准。城镇职工每月人均负担的消费支出=(全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赡养系数)/12,赡养系数=家庭总人口/家庭就业人数。
  目前城镇职工每月人均负担消费支出数据,尚未定期发布,但可以根据其他统计数据来测算。
  据财新网报道,目前查到的最新数据是2010年,城镇职工人均负担消费支出2211.5元/月,当年赡养系数为1.97。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24445元,即使不考虑&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后赡养系数的上升,2017年城镇职工每月人均负担消费支出已经上升至4013元/月(/12=4013),已经明显高于现行免征额。若考虑到赡养系数的上升,这一数字将更高。
  从2011年到2017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金额从15160.9元,上升至24445元,累计涨幅高达61.2%。在此背景下,个税起征点上调呼声很高。
  历次个税改革
  我国个人所得税于1981年开征,征税内容包括工资、薪金所得、经营所得以及其他的各类规定的收入和报酬。
  1981年版个税适用超额累进税率,起征点800元。由于当时国民收入普遍未达到800元起征点,个税主要针对外籍人士。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至此方始建立。
  1986年9月,针对我国国内个人收入发生很大变化的情况,国务院规定对本国公民的个人收入统一征收个人收入调节税,纳税的扣除额标准调整为400元,而外籍人士的800元扣除标准并没有改变,内外双轨的标准由此产生。
  1994年,内外个人所得税制度又重新统一。
  2005年8月,第一轮个税改革,其最大变化就是个税费用扣除额从800元调至1600元,同时高收入者实行自行申报纳税。
  2008年3月,第二轮个税改革,个人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由1600元每月提高到2000元每月。
  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个税起征点将从现行的2000元提高到3500元,并将工薪所得9级超额累进税率缩减至7级。
  代表委员说
  推进个税改革将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的实惠,会达到拉动消费升级、调节收入分配等综合效果。
  &&全国人大代表阎志
  提高个税起征点,增加专项扣除,意味着充分考虑纳税人家庭构成、生活支出等因素,给予减税实惠,在推进个税改革中是非常关键的举措。
  &&全国政协委员石文先
  网友说
   sam:确实应该一万以上才合理
   Atian:支持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但更应该提高工资等收入!
   🐰🌸凤🌸🐰:一线城市可以起征点一万,2-3-4线城市就算了吧,就按照3500
   Cleo🐰🙈:给力啊!现在大城市月收入过万也是仅存活而已,或者建议大中小城市根据收入水平再仔细划分税收起征点?
   老汉:明珠姐的建议非常好!同时建议还要以家庭为单位来征税,好多人一个人养一大家子,人均下来收入其实也不高的。
   甄曦:一万感觉还是有点太猛了,感觉还是7000那个比较合适。另外就是,北上广深的7000和五线城市的7000真不是一个概念燃鹅一个国家分不同地区不同起征点这个,有可以借鉴的经验吗?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个税计算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