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qq申诉成功后不小心凭证过期了陷入手机贷款有凭证,让我现在越陷越深,每天都是催还钱,不还不续期就爆通讯录,我该怎么办

男子陷套路贷:借2千要还20万 每天接100多电话
“在吗,明日到期,请备足资金13点找财务还款,逾期一天产生10%逾期费,全款2000元……”昨日,看过报道后,32岁的任先生致电本报讲述自己的遭遇。最近他被“套路贷”套得快疯了,借2000元不到50天已欠近20万,每天催债电话100多个、短信300多个,连妻子电话也处于“打爆”状态,要和他离婚。
本报报道新郑警方侦破的“套路贷”受害人有1000多人,那么如何看待“套路贷”?咋定性、利息是否合法、如何应对?记者就这些问题采访了法官和律师。
  “套路”很吓人 借2000元不到50天已欠近20万
今年4月,任先生手头急需2000元钱,发愁之际,他手机收到这样一条短信:“需要用钱吗?加我QQ号免审核最高3000至5万。”
好奇加上急用钱,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加了对方的QQ号。
“无抵押,零存款,我们只需要你的身份证就可以借款。”任先生听了对方诱人的介绍后,当即表示要借款,即使对方告诉他借2000到手1400元,借款一周,周利息600元。
借款一周还没到时,对方又称:“你能还上吗?要有困难我帮你推荐其他贷款公司,你可以先找他们借还我的,这个额度更高,利息也低。”实在没钱还的任先生答应了,又和新的贷款公司借了钱。
贷了又贷,还了又还,不到50天要还近20万。
催债很逼人 每天100多个电话,妻子手机也被打爆
“催债的把我电话都打爆了,每天电话都在上百个,骚扰威胁短信300多个,连我爱人的手机也是。”任先生说,和他结婚10年的妻子每天被催债烦得要和他离婚。
任先生给记者提供的大量截屏照片显示,全国各地的催债电话号码都有,还有不少威胁短信:“交续期,没商量,600”“如果你没钱,我可以代你借一笔”“几百块,一个大男人没有?那你家里人有咯。”甚至,任先生收到短信:“任某某在某公司借钱未还,妻子某某,妈妈某某,爸爸某某。”
5月19日,对方又给他发威胁短信,意思是再不还款,他们就要找他的家人要钱。
5月21日,显示安徽池州手机号156发了条“逾期用户公示”彩信给他,他的身份证照片盖有“不诚信曝光”字样,上有任先生身份证号、手机号,内容是,“在日在本公司借款1500元,多次短信,电话通知,态度差,拒绝电话,涉嫌故意拖欠贷款。我司将上报失信人员名单,并有权终止合同,提交逾期审查组处理,正式追究本人违约责任。法务信函将邮寄至村委会以及公司人事部进行公示。”落款“互联网网贷联盟”。
伎俩很气人 威胁说:“你上了‘黑名单’,孩子上不了学”
昨天下午,任先生说,对方发微信劝他:“为了下一代,给小孩做个榜样,你自己是成人,难道自己没有判断力吗?有人逼你借钱吗?”“现在全国在提倡,小孩上不了学那是一辈子的事。”还发了个截图,“报名考生家长必须无失信记录”,让他“考虑,清楚了”。
任先生说,随后,他们又给他发了一张图片,上面有“首批借贷宝逾期用户登录‘黑名单’”,有6个人的照片、身份证号,还有执行依据文号。不过,6个人的照片都打上马赛克。图片下方还写有5招强制执行措施,什么查封冻结财产账户、水陆空出行受限、住房可以被拍卖、子女就读受限、情节严重可判刑。
听说任先生要报警,对方直接微信他说:“速度点,报警电话110”“你已经上征信系统了”“报警也要还钱”……
关于“套路贷”的疑问 听听法官和律师咋说
  “套路贷”如何定性?
惠济区法院法官任斐认为,“套路贷”案件行为方式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告人借款阶段的层层“连环套”,在此期间主要为诈骗行为;第二阶段则是“索债”阶段的恐吓、威逼甚至非法拘禁等行为。“套路贷”类案件的特征是被告人非法侵占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财产,在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涉及的罪名有诈骗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虚假诉讼罪等。
“套路贷”犯罪案件属于新类型案件,涉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较多,对于犯罪数额的认定等问题实践中还缺乏明确具体规范,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具体案件中结合被告人的犯罪手段进行具体分析。
但由于“套路贷”不仅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甚至造成被害人自杀、卖房抵债等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所以法院对此类案件从严惩处的立场是坚定的。
  “套路贷”利息合法吗?
“‘套路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被害人在面对‘套路贷’时往往意识不到这是种犯罪行为,以为是民事纠纷,往往选择不去向公安机关报案,结果越陷越深。” 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律师杨磊说,深陷“套路贷”的被害人想要解套,首先要了解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的本金应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借款本金,而借款的利息应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不超过年息24%的部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超过年息36%的部分是非法的,被害人无需支付;年息24%至36%之间的部分则为自然债务,给了不能要回来,不给对方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要回;对于复利的约定,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年息之和不得超过24%,超过的部分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
  遭遇“套路贷”该怎么办?
任斐提醒,在有相关资金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进行,在签订相关合同前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经营资质等营业状况和涉诉情况。签订合同时,要对容易引起纠纷的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等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如发现存在显失公正的格式化不平等条款,应拒绝签字,并提出交涉、要求修改;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并注意留言标明资金用途,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要注意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切忌“空口无凭”。
如不幸陷入“套路贷”骗局,要注意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出于好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恐吓下一味地忍气吞声,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上“不归路”。如遭遇不法分子的电话恐吓、深夜拍门等暴力催收,要尽快报警。要注意保留双方往来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同时积极出庭应诉,避免法官因此不能准确界定真实的借贷金额,进而影响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
杨磊也提醒,遭遇暴力时,一定要冷静与之周旋,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待自己脱身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将相关的材料交给警方。同时,被害人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借款时的通话录音、借款合同、银行转账、催款电话录音、短信或者聊天记录等。点击进入专题:
Sina.cn(京ICP0000007) &现金贷大面积逾期调查:以贷养贷难以为继,借款和催收者同陷焦虑_网易新闻
现金贷大面积逾期调查:以贷养贷难以为继,借款和催收者同陷焦虑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现金贷大面积逾期调查:以贷养贷难以为继,借款和催收者同陷焦虑)
现金贷严监管政策出台后,不少小贷平台只入不出,暂停了放款业务。这让不少“拆东补西”的借贷者一下子没了“东墙”,原本“以贷养贷”的生存模式难以为继。随着还款日一个个到来,多平台同时逾期的情况频繁发生。不少贷款平台急于收回资金,采用极端催收手段,如打爆借款人通讯录、发布P上债主头像的淫秽或暴力图片,甚至上门强催。这些做法为不少借款人深恶痛绝,甚至不计成本,坚持向法院以“侵犯人格尊严”为由提起诉讼。南都记者调查发现,面对积压的债务,逾期人群中,有的靠家人帮忙止损,及时上岸;有的铁心做老赖,坚持不还款;有的铤而走险,借“超利贷”之称的借条贷、零用贷,用于资金周转。这种以周为单位的小额贷款,年利率高达2200%。国家规定年利率在36%以上即被认定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这群“以贷养贷”的借贷者该何去何从?大面积逾期借贷者可从各种网贷App中轻松借款。日下午,梁峰(化名)像往常一样在手机上还款,他从用钱宝平台借出的3000元于当日到期。用钱宝在借贷圈很有名,用梁峰的话说,“这个平台很稳,不存在 套路 ,还进去、借出来到银行卡5分钟都不用。”那天他还完款之后,等了半小时都没有收到到账提醒。诧异中,梁峰检查了一下原因,结果显示“审核失败”。这意味着这个平台只收款不外借。梁峰心里一惊,急忙联系圈内好友。“完了,我被用钱宝套路了。”对方淡定地回复,“不可能。别闹。”对于“以贷养贷”的梁峰来说,借不到钱就有逾期的风险,那自己在网上借贷的秘密就可能被公布给通讯录好友。在朋友的安慰下,他遂又找到一家新平台,申请了约6000元的借款,用以支付第二天的“日常债务”。25日清晨,他发现这笔借款再次被拒。这让他吓出一身冷汗。他意识到,接连两次被“套路”绝非偶然,“以贷养贷”的日子可能到头了。2017年11月下旬至今,像梁峰这样被“套路”的人不在少数。现金贷监管的政策接连落地,不少小贷平台暂停放款业务,只进不出。这让不少“拆东补西”的借贷者一下子没了“东墙”,原本“以贷养贷”的借贷模式难以为继。随着还款日一一逼近,多平台大面积逾期的情况时有发生。新年在即,他们也将在焦虑、愤怒、无奈和绝望中度过。他们最常讨论的,就是“你今天被爆通讯录了吗?”,“XXX贷款又套路我了”,“今天又受到XX催债狗的微信了”,“哪里有可以撸的新口子”......在现金贷严监管政策出台前,不少人都周转于十几乃至上百个贷款平台“撸口子”,通过借出流动资金如期“还款”,拆东补西,以贷养贷,借以逃避平台方电话或者短信催债轰炸,力保通讯录安全。现在,这个链条中断了。“走投无路”现金贷监管趋严后,不少平台群发黄色、暴力图片,涉嫌“恶意催债”。“借钱的原因大都相似,结局却各自不同”。这句话形象地描述了网贷人群的遭遇。一本财经公布的现金贷客群画像显示,超过68%的人把借款用于资金周转或生活急用,用于消费的仅18%。在借贷人论坛和微信群中可以发现,确有部分人出于不良嗜好“恶意赖债”。更多人则是因一时急用“下水”,后因缺乏规划越借越多,直至还款无力。用行内话来说,“一次逾期,拆东补西;百口压身,越陷越深。”2017年11月底,监管政策一下子斩断了借贷者的“资金链”,“暴力催债”则成为压垮这些借贷者的最后一根稻草。当时,木工陈伟(化名)同样遭遇了“东墙”危机,他一直用来“提款”的平台总显示“综合评分不够。”债务压力下为资金周转,他转向了利率更高的借条贷。这些平台借款方式简单,通过微信公号即可借款,没有文字协议。从下单到收款不到一个小时,但代价是利率奇高,按照借条贷的行规,“按周算,借1000到手700;续期费一周300,年利率高达2200%”。国家规定年利率在36%以上即被认定为高利贷,不受法律保护。因一次逾期,他苦苦死保的“通讯录”被爆了。他的朋友、同事开始接到电话、短信。礼貌点儿的,将欠债之事广而告之;粗鲁点儿的,则夹杂辱骂和恐吓。甚至,还有平台向他的通讯录以彩信的形式群发遗照。陈伟无奈地说,“就是用我拿着身份证的照片P成黑白遗照,旁边公布我亲戚的电话号码。”因为催债骚扰,他丢了福建漳州一家家具厂的工作。2018年1月,他背着一身债回到贵州铜仁老家,可亲戚朋友并不愿伸手帮一把。“现在亲戚朋友都不相信我了,更别提借给我钱了。”日,陈伟找到当地农村信用社,希望申请针对农民的低息贷款,把现有债务一次性还清“上岸”。因家中已无亲人愿意担保,这一出路被堵死。陈伟说,“马上春节,有点走投无路的感觉。”与陈伟不同,同样被爆通讯录的生意人王延浩就强硬得多。他说,“我通讯录400多个号码基本被爆了个遍,最少一、二十次了。现在要想要我还钱,要么法院,要么先道歉再协商,否则别想从我身上拿走一分钱。”他准备年后去提起诉讼,要求几个“过分”的小贷公司先赔偿名誉损失。“债务也难催”有借贷者向借贷平台平台提起“人格权纠纷”诉讼。现金贷监管风波起于2017年11月底。当月,网络小贷牌照新批、增批被叫停;12月1日,另一则通知划出现金贷行业三大门槛,即综合利率36%以下、有牌照和有场景依托。在政策出台前,不少公司没有现金贷经营牌照,只是借别的公司“套牌”操作。这两项政策让互联网现金贷行业陷入了前所未有的低潮期,不但很多平台开始停止放贷,有些公司甚至开始着手解散团队。与此同时,为控制风险,不少公司开始对放出去的款项变本加厉地追债。在小额贷款公司工作的王娟(化名)告诉南都记者,2018年1月,自己所在公司的催债团队工资已涨了三回。“我们工资是底薪+提成:底薪3000,提成以前是20个点,后来25,现在涨到30。”不过,提成比率的增加没有带来收入增长,因为逾期不还的人越来越多。王娟说,“以前月薪过万很容易,现在越来越难催了。”据王娟介绍,线上催债的主要渠道是通讯录。比如,打1分钟骚扰电话,把借贷短信或电话向其亲朋好友广而告之;再者,把借贷人头像PS合成黄暴图片群发,发伪造律师函、法院传票图片等。南都记者了解到,获取借贷人的通讯录是网贷申请的必要环节。如果是通过APP借款,借贷人需同意App读取通讯录;如果通过电话或其他社交平台借款,借贷人需下载QQ同步助手或网盘,将通讯录同步给对方。不少网贷广告还特意标注申请人手机号须实名,使用时间不低于3个月。审核人也会随机拨打检验审核,确保联系人真实。不过,资金方关于“暴力催债”似乎也有收敛趋势。一方面是第三方外包业务受限。王娟称,以前常有把公司业务外包给第三方催债公司,但最近查得严,公司老板对外包业务有所忌惮。另一方面,借贷者对现金贷公司发起的诉讼时有发生,不少借贷者也开始学着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比如,反诉平台方“恶意催债”、拒不偿还过高的利息等。王娟觉得,催债这一行有点“危险”。有次她不小心用自己的手机发了催债短信,结果反被老赖们轰炸好几次,晚上睡觉都只能关机。虽然公司老板一直在晨会上强调,“出事有公司兜底”,但她觉得这是在“洗脑”。2018年1月底,王娟辞职了。“百口压身”在QQ群、微信群等社交平台上均可找到贷款广告。梁峰在网贷群里算是导师级别,群友有问题都会跑来问他。巅峰的时候,他曾借了上百个平台的贷款,光半个月期的就有80多个,“百口压身”实至名归。他对网贷平台如数家珍,各项申请流程、审核漏洞摸得门儿清。梁峰说,“我们网贷群里有很多中介,经常发布一些新口子,诱惑缺钱的人找他咨询,可在我面前都是渣渣。”梁峰的借款一般是的小额贷款,借款原因起初是治病急用,后来是资金周转,再后来就变成“以贷养贷”的循环。梁峰并非不知道自己借的其实是“高利贷”,但网贷申请、审核、放款的便捷性让他欲罢不能。“在别的贷款渠道申请需要很多条件,从审核到放款的时间也比较长。一开始只是救急用,所以就算利息高点也能接受。”而且,梁峰发现只要借了一家,随后每天都会收到一、二十个广告,称其符合借款资格。这种广告无形中又让借贷人产生了依赖心理。他印象最深的,是“掌众金服”的56秒极速放款业务。借贷者一申请完,借款页面就会显示一个56s倒计时。事隔很久,梁峰也忍不住赞叹,“那种数着时间等钱到账的感觉真的很爽。”这意味着哪怕自己没带钱包、支付宝、微信账户里没有一分钱,都可以现场借钱,现场消费。与此同时,每一笔按期还款都会增加借款人的信用度,进而增加贷款额度。他有次还了3000,额度一下子涨到3400。这样还进去3000,还可以借3400出来,不仅没有亏,反而有种赚了的感觉。梁峰“上岸”后,才发现这不过是平台方诱导借款的伎俩。“倒来倒去,借贷人损失的还是利息。”虚幻的贷款额度让贷款者透支了2-3倍的未来财富。梁华坦承,借了网贷后,自己花钱越来越大方了,钱变成了手机里一串增减的数字。晚上去酒吧玩花钱也不会太心疼,觉得第二天再找个新口子就好了。开始拿“借呗”套现一次要花80元手续费,都感到心疼不已的他,最后也能坦然接受千元20%的半月息。梁峰说,“网贷就像赌博,会上瘾,一沾上就很难离开。”日,在发现借款异常的第二天,梁峰就及时向好朋友们坦白。但他并不清楚自己究竟欠了多少钱,估摸着有个十几万。最后细算下来,他的欠债比预想数字要多出10万。靠着朋友的帮助,梁峰暂时度过了难关。逾期潮过后,他借过的百来家平台没有留下一个逾期记录,他决心从此“上岸”。但朋友的债务还是要慢慢还,年底工资和奖金都拿去还,梁峰还在焦虑怎么回家过年。延伸网贷怎么还?2017年底,现金贷监管政策趋严。早在2015年,最高法出台的《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就列出了24%和36%两个利率分界点。依据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借款人应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当约定利率超过年利率36%时,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受法律保护。如若支付,借款人可以请求出借人返还这部分利息。这意味着高利率并不受法律保护。《规定》也对本金进行了界定:“借据、收据、欠条等债权凭证载明的借款金额,一般认定为本金。预先在本金中扣除利息的,人民法院应当将实际出借的金额认定为本金。”上海沪泰律师事务所吴绍平表示,根据上述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法院会予以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是无效的。借款人已支付的,可请求返还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介于24%至36%之间的利息属于自然债务,若借款人已经支付利息,也不能要求退还,未支付的出借人也不能要求法院保护。
对于借条写1000元、实际到手只有700元类的差价贷款,他认为,应该按照实际出借金额即700元来认定本金和计算利息。若本金与利息已经清偿的,则债权债务消灭。另外,民间借贷不能利滚利。吴绍平建议借贷者,如果催债方持续发侮辱性信息,骚扰、影响借贷者基本生活,或者发淫秽或谣传图片损害借贷人声誉,借贷者可以通过提起民事诉讼、向监管部门举报,或者向公安机关报警等方式维护合法权益。采写:南都记者 毛淑杰
(原标题:现金贷大面积逾期调查:以贷养贷难以为继,借款和催收者同陷焦虑)
本文来源:南方都市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又一起“套路贷”:只有更坑没有最坑!借2000不到50天欠款近20万,每天催债电话超百个 律师、法官这样说...--本地----郑报融媒
郑报融媒·郑州晚报记者 鲁燕&文/图&&&通讯员 鲁维佳 &“在吗,明日到期,请备足资金13点找财务还款,逾期一天产生10%逾期费,全款2000元……”这是32岁任先生被“财务公司”催款的内容。最近,任先生被“套路贷”套得快疯了。他说,每天催债电话100多个,短信300多个,连他妻子电话也是“打爆”状态。任先生打电话给郑州晚报热线反映,他和本报报道的“套路贷”案中的小赵的被骗经过如出一辙,从他今年4月份借了2000元后,到现在除了他还了10多万后,还欠30家借贷公司6万多。 &目前,他买了不到3年的14万多元的车子卖了7.5万元全部都还了款,更要命的是,连他最亲密的爱人也天天被不堪其扰的催债电话逼得要和他离婚,现在他已报了案。借款:借了2000元只到手1400“我仔细看了你们晚报的报道,我也是被‘套路贷’套住了,报道中的小赵的经历和我的一模一样。”任先生说,他最近才找了个收入较高的工作,此前他是销售手机配件的,工资也不太固定。恰好朋友期间又向他开口借2000元钱,也不好拒绝朋友的他答应了。&需要用钱吗?加我qq号免审核最高3000至5万。”&正愁着弄不来2000块钱时,他手机突然来了条这样的短信。好奇加上急用钱,让他几乎没有犹豫就加了对方的qq号。“无抵押,零存款,我们只需要你的身份证就可以借款了。”任先生听了对方诱人的介绍后,当即表示&要借款2000元。上传身份证照片,提交家庭单位住址,还有他的手机通讯录后,待他手续全部审核完毕后,对方告诉他借2000到手1400元,借款一周,周利息600元。&&&“其实,我也知道600块钱的周利息太高了,但想着我就借一周,亏点就亏点吧。”任先生这样想的。但是,借款一周还没到时,对方又来信息了,“你能还上吗?要有困难我帮你推荐其他贷款公司,你可以先找他们借还我的,这个额度更高,利息也低”也实在没钱还的任先生答应了,又和新的贷款公司借了钱。▲催款人信息轰炸进展:每天催债,不到50天已欠款近20万任先生说,从他今年4月份借了2000元后,到现在除了他还了10多万后,还欠30家左右借贷公司6万多。&&事情演变到现在这般地步,他完全失控了。他说,后来他都是处于贷了又贷,还了又还,“我现在利息还不清了,贷款也还不清了。”“这几天逾期了,催债的把我电话都打爆了,每天电话都在上百个,骚扰威胁短信300多个,连我爱人的手机也是。”任先生说,因当初将他的手机通讯录都提供给借贷公司,没想到,这些借贷公司天天骚扰他,还有他的家人和朋友。在反反复复催款还款,感觉没有尽头的日子。任先生说,22日,他去未来路公安分局报案。警察告诉他不用理会他们,还建议他直接把手机号码注销不用,或者谁再打电话发信息就告诉他们:“可以直接去法院起诉我”,他这样做了,但是,他还是怕这些人再去威胁他的家人和朋友。任先生说,为了还钱,他把买了不到3年的14万多的车子都卖了,卖了7.5万元也全部还了款;现在连和他结婚10年的妻子也每天被催债烦的要和他离婚。任先生还给郑州晚报记者提供了大量的截屏照片,有显示全国各地的催债电话记录,有威胁短信,也有多家借贷公司“提醒”他还钱信息记录。“交续期,没商量,600”、“如果你没钱我可以带你借一笔”、“几百块,一个大男人没有?那你家里人有咯”这是他和“金融”借贷公司的微信聊天记录,其中“金融”人员对他说的话。当任先生告诉“金融”,他报案了,“金融“说,“你现在吓我?就一句话这个钱你还不还?像你这种我见多了,一天推一天,有意思?”任先生短信收到信息有“任某某在江公司借钱未还,妻子某某,妈妈某某,爸爸某某”。任先生说,这是5月19日,他没有还款后,对方给他发的威胁短信,意思是再不还款,他们就要找他的家人要钱。5月21日,显示安徽池州的手机号156发了条“逾期用户公示”彩信给他,这张他的身份证照片盖有“不诚信曝光”字样,上有任先生身份证号,手机号,内容是,“在日在本公司借款1500元,多次短信,电话通知,态度差,拒绝电话,涉嫌故意拖欠贷款。我司将上报失信人员名单,并有权终止合同,提交逾期审查组处理。正式追究本人违约责任,后将法务信函邮寄至村委会以及公司人事部进行公示。”落款“”互联网贷联盟”。最新:打击老赖的“黑名单”,“套路贷”也用上了下午4点30分许,任先生又给记者发了五六张他和借贷公司放款人的微信聊天截屏记录。任先生说,3点30分左右,他把今天郑州晚报还有其他媒体报道的“套路贷”新闻链接发到催他还款的名为“凤”个人微信时,放款人凤告诉他“还款,微信&支付宝账号,你也可以自己去线上还款”,当任先生说“等警方找到你们人再说”,凤回信说:“怎么样,警察有跟你说什么?现在是你故意逾期,违约。我一没催收,二没恐吓,三没侵犯你名誉,四没P图。你欠我钱,就是要还的,欠三千还三千。”“年利率24%,你拖得越久,利息越多,借条会自己计算。”下午2点36分,任先生说是介绍人也是审核员福发微信劝他,“为了下一代,给小孩做个榜样,你自己是成人,难道自己没有判断力吗?有人逼你借钱吗?”“现在全国在提倡,小孩上不了学那是一辈子的事”;还发了个截图,“报名考生家长必须无失信记录”,让他“考虑,清楚了”。任先生说,随后,他们又给他发了一张图片,上面有“首批借贷宝逾期用户登录‘黑名单’”,有6个人的照片,身份证号,还有执行依据文号。不过,6个人的照片都打上马赛克。图片下方还写有5招强制执行措施,让老赖无所遁形的几个字。有查封冻结财产账户,水陆空出行受限,住房可以被拍卖,子女就读受限,情节严重可判刑。福还发微信说,“你去报警,我才能拿到钱,我们借钱给你,是亏是赚,你算过了没有,只能说你失信,骗贷。兄弟,你还赚钱了,你尽快报警啊,我们还亏钱啊。&&”同样,“创”借贷公司听任先生说要报警,创公司直接微信他说,“速度点,报警电话110”,“你已经上征信系统了”;“报警也要还钱”……▲催款人信息轰炸调查:超过年息36%的部分是非法今年5月17日,一份调查显示,84%的受访者不了解“套路贷”,32%受访者会考虑“无抵押贷款”“0首付购车”或“以租代售”等新型消费方式。“套路贷是啥?”问及记者身边的亲人朋友,也有八成人不了解“套路贷”,甚至不知道“套路贷”的套路在哪里。这次新郑警方侦破的“套路贷”涉案27人团伙中,仅受害人就牵涉内蒙古、新疆、安徽等全国34地千余人。“套路贷”主要对象为大学在校生及刚毕业不久的大学生等中低收入群体、急需资金的创业者、缺乏金融和法律知识的人,这些人很容易丧失警惕。对此,北京两高律师事务所郑州分所律师杨磊认为,“套路贷”常见的手段主要有四步。第一步是虚高借款金额,实际借款本金与签订借款合同上约定的本金相差甚远;第二步是诱骗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时将各种名目的费用加到本金中,故意制造被害人违约,进而要求被害人归还全部款项,并通过一些所谓的公司或者同伙来接盘,继续与被害人签订新的借款合同,以此循环,垒高借款数额;第三步是使用各种手段软硬兼施,强力催债。第四步不断催债,并通过虚假诉讼等方式,要求法院拍卖被害人房产等方式来达到其侵占财产的目的。被借贷公司约定的各种利息合法吗?“‘套路贷’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和迷惑性,被害人在面对“套路贷”时往往意识不到这是种犯罪行为,以为是民事纠纷,往往选择不去向公安机关报案,结果越陷越深。”杨磊说,深陷“套路贷”的被害人想要解套,首先要了解我国对于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知识,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借款的本金应以实际收到的款项为借款本金,而借款的利息应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不超过年息24%的部分是受到法律保护的;超过年息36%的部分是非法的,被害人无需支付;年息24%至36%之间的部分则为自然债务,给了不能要回来,不给对方不能通过法院强制执行要回;对于复利的约定,根据民间借贷司法解释的规定,年息之和不得超过24%,超过的部分无法得到法院的支持。▲每天数百通催款电话让人不堪其扰疑问:“套路贷”该如何定性近年来,“套路贷”类案件屡有发生,“套路贷”这一新生事物也逐渐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纱”。惠济区法院法官任斐介绍,“套路贷”&不同于一般的民间借贷,犯罪分子往往看准贷款人急需资金却由于所需金额小、怕手续繁琐等心理,或又受限于资信、额度等问题无法从正规渠道获得贷款等弱点,对外以“小额贷款公司”名义招揽生意,与被害人签订借款合同,制造民间借贷假象,通过“虚增债务”“签订虚假借款协议”“制造资金走帐流水”“肆意认定违约”“转单平账”等方式,采用欺骗、胁迫、滋扰、纠缠、非法拘禁、敲诈勒索、虚假诉讼等手段,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套路贷”该如何定性呢?任斐认为,“套路贷”案件的行为方式总体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被告人借款阶段的层层“连环套”,在此期间主要为诈骗行为;第二阶段则是“索债”阶段的恐吓、威逼甚至非法拘禁等行为。“套路贷”类案件的特征是被告人非法侵占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合法财产,在本质上属于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涉及的罪名有诈骗罪、敲诈勒索罪、非法拘禁罪、虚假诉讼罪等。由于“套路贷”犯罪案件属于新类型案件,涉及相关法律适用问题较多,对于犯罪数额的认定等问题实践中还缺乏明确具体规范,存在一定难度,需要在具体案件中结合被告人的犯罪手段进行具体分析。但由于“套路贷”发展蔓延迅速,不仅直接侵害被害人的合法财产权益,其中掺杂的暴力、威胁、虚假诉讼等索款手段又容易诱发其他犯罪,甚至造成被害人自杀、卖房抵债等严重后果,社会影响恶劣,法院对此类案件从严惩处的立场是坚定的。▲任先生的借还款记录提醒:遭遇“套路贷”该怎么办任斐提醒说,广大市民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风险防范意识,在有相关资金需求时,一定要选择手续完备、证照齐全的正规公司进行,在签订相关合同前要注意多方核查对方经营资质等查询营业状况和涉诉情况。签订合同时,要对容易引起纠纷的还款时间、支付方式、利息等进行清晰明确的规定。如发现存在显失公正的格式化不平等条款,应拒绝签字,并提出交涉、要求修改;还款时尽量选择有迹可循的转账方式,并注意留言标明资金用途,如采用现金方式还款,要注意让对方及时出具收条,切忌“空口无凭”。如不幸陷入“套路贷”骗局,要注意及时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不要出于好面子等心理或在不法分子恐吓下一味地忍气吞声,甚至在巨大的心理压力下走上“不归路”。如遭遇不法分子的电话恐吓、深夜拍门等暴力催收,要尽快报警。要注意保留双方往来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关键证据,同时积极出庭应诉,避免法官因此不能准确界定真实的借贷金额,进而影响自身合法权益的有效保护。当“套路贷”的被害人受到暴力、威胁等非法手段要求其还款或强迫签订新的借款合同怎么办?律师杨磊也提醒说,&&一定要冷静与之周旋,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待自己脱身后及时向公安机关报警,并将相关的材料交给警方。同时,被害人要注意保存相关的证据,比如借款时的通话录音、聊天记录,签订的借款合同及使用银行转账的方式来接收借款,每次对方催款时的通话录音、短信或者聊天记录,犯罪分子催债时的录音、监控视频等。不过,杨磊说,如果大家需要借款时还是尽量通过正规的银行、金融机构或者经过金融主管部门备案的小额贷款公司,以此来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避免受到“套路贷”的侵害。(文中借贷公司为化名)◆链接焦作男子深陷“套路贷”,警方已立案新郑公安分局破获了“套路贷”涉案27人团伙,案件还在进展中。就在今天,记者获悉,焦作市民李军(化名)深陷“套路贷”,借17万元最后变成“欠”200多万元的案子,焦作警方也立案了。焦作市民李军坦言,自己几年来的经历犹如一场噩梦,不断增长的欠款压垮了他,他甚至两次想结束自己的生命。5月16日,在焦作市公安局焦南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今年42岁的李军讲述了自己几年来噩梦般的遭遇。2011年下半年,李军由于生意亏损,通过同学兼前同事常某介绍,向常某的丈夫姜某借了17万元,月息2分。之后,李军陆续还款。2012年下半年,当欠款还剩七八万元时,姜某提出了苛刻要求,李军要么立即还款,要么将剩余欠款的利息涨为月息5分。无法立即还清欠款的李军,只好同意涨利息。然而到了2013年下半年,李军每个星期都需要支付利息数千元。没钱还,咋办?这时,姜某提出了解决办法:他可以帮李军借钱还欠款,但李军必须给他打欠条。就这样,李军在根本没拿到借款的情况下,一次次打下欠条,欠条的总额很快累积到60余万元。“2014年,他的公司搬到市解放路一个小区的门面房里,我被迫从早到晚待在他的公司里,只干一件事,就是想尽一切办法借钱还他。”李军说。在姜某及其手下人的恐吓下,李军根本不敢反抗。姜某等人或胁迫李军四处找人借钱,或通过演戏方式让李军打欠条。李军介绍,在姜某一伙人不择手段的持续高压下,自己被逼打了共计200余万元的欠条。因为高利贷,李军卖了房子,和妻子离了婚。为了不拖累家人,绝望的李军决定一死了之。李军购买了毒药,但被其父亲发现。在七旬父亲的追问下,李军大哭着说出了想自杀的实情。父亲一边劝导李军,一边发誓要给儿子讨个公道,挽救儿子。李军的父亲报警后,焦南派出所于日正式立案。随后,焦南派出所案件侦办大队民警千里追缉,将姜某等人在天津等地被抓获。姜某等人被抓后,警方查明,该犯罪团伙通过“套路贷”,以利滚利的计算方式,采取殴打、恐吓等方式勒索多名被害人的钱财,并逼迫被害人打下巨额欠条。得知姜某等人被抓后,李军的父亲喜极而泣,他对民警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
编辑:张潇
统筹:杨观军
大家都爱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qq申诉成功后不小心凭证过期了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