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一个体 彩店要怎么走破产程序价值?

中国纪事PDF下载_许知远_海南出版社_中国政治__零度图书网
出版社:海南出版社出版日期:2008-1ISBN:8作者:许知远页数:276页
吾国吾民我在书桌前,坐立不安,头脑中被杂乱的碎片所充斥。我要开始为《金融时报》FT中文网写一组专栏,主题是年轻的知识分子如何看待中国。我今年正好30岁,出生的1976年普遍被视作中国历史的分水岭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人毛泽东、周恩来与朱德都在那年去世,十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了,中国处于崩溃的边缘和新生的前夜。我的个人经历在某个浅薄的程度上折射了这30年中国的变化。我出生在江苏北部的一个小乡村,父亲那时是铁道兵的一名连级干部,在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的吕梁山区修建铁路。他的运气不够好,尽管在县城里成绩优异,却无缘上大学,当兵是这些农家孩子摆脱出身的惟一出路,在彼时,解放军是国家的骄傲,不管是保卫边疆,还是在山沟里铺设铁轨。我在1983年来到北京。在邓小平决定裁减的100万军队中,铁道兵首当其冲,父亲脱下军装,成了铁道部的一员,幸运地分配到了首都。我对于80年代中国的记忆甚少,印象里那是个充满着朝气的年代,女排获得世界冠军,知识分子在《河殇》里探讨中国命运,而街上则有了红裙子与牛仔裤,农民获得了在自己的土地上种什么庄稼和怎么种的权利,没人怀疑执政党,“小康社会”比起昔日伟大的革命理想,更令人憧憬……1995年进入北京大学时,蔡元培时代的“兼容并包”早已是昔日的传奇,甚至80年代的浪漫主义气息也消失殆尽。大学正变成一个流水线式的加工厂。我们被教育成一个讨人喜欢的工作者,年轻人对诗歌、理想失去了兴趣,IBM与宝洁公司招聘会上则人头攒动。大学不再是新思想的实验场,而是工作前的培训中心。告别大学生活前,一场dot-com风潮席卷了中国城市,它可能是我这一代人最浪漫的经历。硅谷的技术天才正像是鲍勃?迪伦与麦克卢汉的继承人,《连线》则是新时代的《滚石》,他们都把旧世界撕开了一道裂缝。我们都是全球化毫不保留的拥护者,我们理解的全球化就是美国化,且颇为自得地认定,我们与那种浅薄的美国推崇者不同,它不仅是麦当劳、可口可乐与好莱坞电影,更重要的是,它有林肯的政治理想、爱默生的个人主义和哈佛大学的自由教育。毕业前,我成了一名dot-comer,第一个月的工资相当于我母亲一年的收入。网络泡沫破灭了,我又成了一名新闻记者,中国的出版物不再仅由官方控制,一些以市场为基础的报纸、杂志,正学习用《纽约时报》、《商业周刊》的口吻报道中国。在年的几年中,我被一种强烈的乐观情绪左右着。中国正在成为世界最伟大的故事,它保持了1/4世纪的高速经济增长;全球化与信息革命使得我毫不怀疑自己正与纽约、伦敦、东京的青年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我们听同样的音乐,看同样的电影,用同一种Windows操作系统;市民空间日益扩大,新兴的中产阶级可能将最终导致一个民主中国的出现……我相信,中国必将成为世界的一部分,成为类似于美国那样的国家,以至于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使馆被轰炸时我并没有太多愤怒,并且怀疑游行的队伍的真诚性——我知道我的同学们都在拼命获得前往美国的签证。我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促使了这种乐观情绪的消失。在过去的20年中,中国的知识分子迷信过各种东西,我们迷恋过市场,迷恋过技术,互联网将导致信息的自由流通,将打破政治权力对信息的垄断,迷恋过消费主义,它将消解极权主义……但是,一切的结果都与我们最初想像的不同。一个外来者与生活其中的人对一个社会的感受是截然不同的。我对中国的乐观情绪,很大程度上是受西方报道的影响。那些跨国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时代》的记者和到访的政要,他们住在北京、上海的五星级酒店里,看到新建的高楼大厦、宽阔的公路,交谈的则是一小群全球化了的中国精英,他们总是在谈论中国庞大的市场、令人惊讶的劳动力储备,中国的官员们的效率体验和对经济增长的迷恋。他们面对的是一个商业力量从所有的伦理、政治、文化束缚中摆脱出来的中国,一个不顾一切要生产与消费的中国。但是,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却必须承担另一些东西。中国已成为一个价值失衡、庸俗、焦虑的社会。为中国人提供内心安定感的因素大都已消失,传统早已失效,不管是儒家思想还是其他理想。但新的价值观则迟迟未来,北京街头与华北乡村的墙壁上,粉刷着各种新标语招贴,让人想起“文革”时的口号,往往成为人们嘲讽的对象。知识分子则在过去10年的社会变革中,彻底失语了,政治上冷感,更无力应对市场变革与大众文化的兴起。就像托马斯?卡莱尔所说的,金钱是这个社会惟一的连接点,更糟的是,金钱还并非是那种“利润面前人人平等的金钱”,在大部分时刻,它与政治权力紧密相连。一种讥讽一切的犬儒主义已经盛行,人们不愿意严肃地谈论任何话题。在谈论中国社会旺盛的生命力时,我们会发现,这种生命力中缺乏生气勃勃的成份,更多是一种没有任何禁忌的嚣张。整个20世纪,国人用各种理论解释中国,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总是被这些抽象的理论所吞噬。历史的连续性、日常生活的细微性、个人的命运总是被历史洪流冲刷,以至于一个30岁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青年人在谈起自己的国家时倒像个陌生人。我经常怀疑我对大英博物馆对面那几家小书店的熟悉程度,可能要超过我对北京南城的理解。的确到了这样一个时刻,中国青年知识分子必须从他们的角度来描述与解释自己所生活的国家,这种描述与解释正是这个社会目前最匮乏的。因为他们对自己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深感迷惘,中国社会正陷入一种深重的焦虑中,对于物质的崇拜难以长期充当这种缺乏价值的替代物。“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青年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在介绍林语堂1935年出版的《吾国吾民》中,美国作家赛珍珠写道。整整70年过去了,我们不仅没有进步,甚至大步后退了。整整70年中,仍没有人比林语堂更从容、有趣、兴致昂然地描绘中国的过去与未来。我无意成为严格意义上的专栏作家,告诉读者中国现状如何,有何种解决方案。这一系列文章,是一种个人经历的陈述,它激起的头脑风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确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看待自己国家的真实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并可能注定失败。每个社会乃至每位个人,不都是在对自身命运与境况的探讨中获得生活意义的吗?
不算成功的尝试大约两年前,我开始问自己,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讲清楚?那时,我厌倦持续了四年的虚张声势的国际评论写作:煞有介事地谈论华盛顿、伦敦与新德里的局势,将马基雅维利、亨利?基辛格和沃伦?巴菲特的名字纠缠在一起,从民族国家纵横到后现代世界。这种写作充满了快感,却也常常不知所云,它让我不时陷入虚空,对于更真实、生动的生活反而失去了感受。一种焦虑油然而生——我不过是那些死去的西方思想家和英文新闻媒体的传声筒,不断讲述的是二手、三手甚至四手的经验,它们遮蔽了自己的声音。如果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我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我知道这种努力不算成功,它经常会滑向自我沉溺,为了感受的独特性,而夸张个人感受。我的价值判断也会急不可耐地从幕后跳出来,打断原本刻意镇静的叙事。它最终没变成我写作的新探索,它们仍然是单调的、令我厌烦的2000字的随笔。想起随笔这个词,我经常心生不安。依稀记得一位作家说过,诗歌是青年的艺术,小说是中年的创造,而随笔则属于老年。似乎从21岁开始写作,我就一直处于老年状态。如果哪一天我开始写诗,或创造了一幕戏剧,那才是真正突破的到来之时。我怎么也忘记不了尼采刻薄的评价:批评家生活在精神王国的最底层。但不管怎样,这些不长的随笔仍算得上是努力尝试的结果,在我参差不齐的写作序列里,它们更加安静、节制与从容,也更依赖我的个人感受,在某种意义上,也成功地捕捉到了今日中国社会的某种情绪。
媒体关注与评论
许知远一直是一个很讲究语言风格的作家,这本书和他以往刻意强调技巧的语言形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刻薄一点讲,以前的许知远虽有自己的华丽而又略带忧郁的语言,但多少缺乏自己的独见,他的表达后面时常站着一个西方思想家,表达也有着公式化的痕迹,而他自己的声音通常被遮蔽而微弱起来。故而说起许知远,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语言的特别和行文的潇洒,而对于他表达的内容总有不同的意见,这和余杰有着相同的问题,思想的浅陋容易让语言变得华而不实或者粗鄙。如果说《中国纪事》这本书让许知远在内容上寻回到了自己,告别了传声筒的话,那这本书依然略带许氏痕迹的语言让叙述更加有效。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一旦内容完全属于自己,语言就更能够随心所欲,更能找准属于他自己的强调。诚如许知远自己所言,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强调来谈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从容不迫,安静内敛,超然而充满温情。至少在这本书里,许知远找到了通往他理想当中的端庄、清新而精确的语言的路,至于能走多远,就全在他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了。
七十年前的赛珍珠说的话至今依然有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唯有重新认识,才有可能让中国获得新的生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许知远们开了一个好头。
许知远,1976年出生,200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微电子专业,现任职于《生活》杂志,同时是《金融时报》中文网、《亚洲周刊》的专栏作家。他也是单向街图书馆的创办人之一。曾出版《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转折年代》、《纳斯达克的一代》、《昨日与明日》、《思想的冒险》、《新闻业的怀乡病》、《这一代人的中国意识》等。
不算成功的尝试吾国吾民小城故事唐山如何记忆祭南京中山陵国人的认同焦虑走向封闭的北大精神别人的生活傲慢与偏见三城记澳门!澳门!机会主义者的胜利被夸大的神话未完成的探寻寻找创造力空洞的华丽语言的革新石硖尾的大火你需要相信些什么中国的方式古装武侠连续剧没有秘密的崛起“大国崛起”厌倦症一座村庄的故事崭新的传统十年之后李约瑟的提问不仅仅为了解答李约瑟难题停止自我原谅2008年之后汕头一日价值的真空一个乐观主义者另一个周年纪念阿瑟·H·史密斯眼中的中国一切都是可以交换的日常生活的英雄考试人生熊彼德和蒙古大夫澳门—广州—上海—香港我们的进步年代火车随想魔幻的现实脆弱的自尊不安全的年代中国的叙事已经变化了的日本一场午后的漫谈遥远的工厂坚韧的源泉杜维明的努力费孝通那一代活在喧嚣的国度重新认识中国漫长的等待我们的镀金年代现在——让我们停止谈论企业家新闻业的旧边疆压抑的狂欢幼童的悲剧一切坚固的都烟消云散了
如果运用自已的双眼、自己的双脚、自己的头脑,来观察、思考和触摸中国社会,我能发现什么?怎样表达出来?《中国纪事》这本不到300页的小书正是这种尝试的初步结果。作者试着去讲述一个个完整的故事,而不是立刻进行价值判断;去描绘细微的变化,而不是宏大叙事……今日的中国像一个人类行为的实验场,各种声音、颜色、混乱的思想、夸张的举止被压缩在一起,在其中交织、纠缠、融合着……中国最年轻的新锐思想家?最新作品,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专栏文章,《生活》杂志联席出版人,《经济观察报》前主笔,英国《金融时报》中文网,《亚洲周刊》专栏作家,单向街图书馆创始人。从许知远开始,重新出发。
整个20世纪,国人用各种主义,各种理论解释中国。但中国人的真实生活总是被这些抽象的主义所吞噬。
历史的连续性,日常生活的细微性、个人的命运,总是被历史洪流冲刷。以至于作为一个30岁自认为是知识分子的青年人来说,谈起自己国家时倒像个陌生人。
这一系列文章,是一种个人经历的陈述,它激起的头脑风暴可能比它提供的清晰分析更多。但它的确是一个年轻知识分子看待自己国家的真实努力,尽管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并可能注定失败。
但每个社会乃至每位个人,不都是在对自身命运与境况的探讨中,获得生活之意义吗?
精彩书评&(总计66条)
&&&&最近一直在看这本书,用了半年时间,断断续续,终于抽出时间来看他的书。许的精英意识是恼人的,他的尖利眼光更是恼人的,至少对于某些人来说。我先是情不自禁拜倒在他华丽的文字之下(我一直对华丽丽的文没有抵抗力),再是折服于他对周围事物的一针见血。对于很多人来说,许过于尖刻,过于愤怒了。就连许本人也说自己在面对残酷的现实的时候,不自觉的变得异常的粗暴与不耐烦。过多的愤怒与急躁变成了忧郁——整整一本书承载了太多的埋怨和不满,关及中国的各个方面,道德价值的缺失,思想水平跟不上,等等等等。许没有提出任何可行的措施,不知道是他觉得自己的忧郁无济于事,还是觉得中国已经无药可救。许说他只是要描绘一下现代中国的图画,他做到了。仅此而已。
&&&&很多人喜欢许知远,读他的书算是慕名而来。新买来的《中国纪事》翻了没几页,尚未品出这个知名作家的魅力所在。也许是因为对书有了阅读疲劳,极端尖锐或是极端偏执的文字,有时更容易吸引人的眼球。《中国纪事》没有序,曾经我看书从不看序,直到高中时周国平给加缪的《鼠疫》作的序登上了阅读理解的试卷,当然这是题外话。随手翻开书,第一个跃入眼帘的就是这篇《别人的生活》。许知远从借用别人的名词武装自己的社会现状谈起,从习惯性的模仿中解读中国发展中的信心缺乏,认为我们不该在他人的坐标中寻找自我方向,我们“仍是我们自己,仍有着自己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在这些真是的悲伤、孤独与喜悦到来时,那些从别人手中借用的标签显得是多么荒唐。”我不能说他言之无理,因为我不能否定现实的存在,甚至我很钦佩他能从一个楼盘的命名出发解读社会现状到如此的深度。只是,我想这篇文章没有引发我深切认同感的原因仅仅在于,太过严苛。Proagoras说:“人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我们总在用自己的尺度丈量别人,怎能要求别人不在我们身上贴上标签?确实,当今中国在世界面前像个脚步慌乱的迟到者,她有着文明古国的骄傲,却也有着发展中国家的自卑和标榜泱泱大国风范的急切——当然,不可否认,或许我们的急切和慌乱正是源于中途没落的自怨和自卑。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迷失于他人的坐标之中,并不意味着我们失去自我的方向。事实上,我们对于自身认知的固有局限,势必导致有时我们需要在那些清醒的旁观者眼中读出客观的自我。一个新人出道之时,难免会被贴上“小张曼玉”、“小巩俐”之类的标签,这并非源自新人的自卑,恰是出于他人的寄许和期望,出于对光芒四射的大明星横空出世的翘首盼望。反观自身,心远地自偏的文人毕竟凤毛麟角,身为一个社会人,我们的自尊、自信、自爱往往需要大量褒义的标签来支撑。这是个评论铺天盖地的世界,今日撰一随笔感想,明日标签便纷至沓来,认可的反对的,褒许的谩骂的,非我所愿却在所难免。我承认精神世界的匮乏,,也承认心理上的慌乱,然后呢?我并没有忘了我自己,我清楚知道自己顽劣的本性,却仍戒不掉随标签而来的被认同感。国为人合,多少映射着人的虚荣的劣根性,有时还像个迫切需要肯定和鼓励的孩子。我们从孩提时代的蹒跚学步到如今的意气风发,谁未曾跌倒?谁未曾犯错?苛责不能给我们带来多大帮助,鼓励却能。失望源于希望,哀其不幸、 怒其不争实为大爱之下的产物,既有大爱,何不包容?
&&&&全文见《出版广角》,2008年第四期。“你非得让自己像一个知识分子那样想问题吗?”“你能谈论自己的国家吗?你能否安静地把一件事情讲清楚?”这是来自一个年轻作家许知远质疑自己的声音。知道许知远是因为他大量的专栏文章,和那本意味深长的《那些忧伤的年轻人》。这个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作家以他独有的许氏叙事赢得了许多读者的赞赏,被誉为最新锐的青年思想家。在经历了持续四年的国际评论写作后,他在焦虑中开始感受和思索更真实、生动的生活,于是就有了这本《中国纪事》。这一转变,可视为许知远对以往形式的告别,和探索新表达方式的开始。这种新的方式在于,许知远以安静、节制的语言叙述我们这个社会在风花雪月背后,在价值失衡的庸众之间,在表面繁荣的地底下,正在经历和发生着什么。按照作者说的,是运用自己的双眼、双脚、头脑,来观察、触摸、思考中国社会,并且谈论自己国家的状况,叙述这个时代的情绪。所以这种观察视角便来得真实,触摸方式也显得温和,表达自然更贴切。或许这种告别还不够彻底,或许探索才刚刚开始,此时的许知远还一定程度上沿用着往日的许氏叙事风格,但毕竟他已经开始。
许知远以专栏评论者的身份为人熟悉。在我们如今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一个有影响力的专栏作家就是一种有力的声音,这种声音能够提醒乃至唤醒诸多已被这个社会磨得日益混沌的灵魂。一个健康的,真正充满活力的社会也需要很多这种声音。因为无论在作者个人还是社会,它的作用实在巨大。正如鲁迅先生在《&呐喊&自序》里说道的那样:“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这些发出声音的人,比如许知远、吴晓波们,就可称为公共知识分子。他们是沟通知识界与公共文化空间的桥梁,是知识界的观察者,是社会民众的发言人,是传播者,也是反馈者。但是这个时代也容易让作家丧失立场,陷入制造身份认同的狂欢中,甚至滑入单纯的情绪化的批评,并抱怨自己的批评无人倾听。只是同鲁迅先生当年曾经感到的“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病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的悲哀相比,现在的许知远无疑是幸福的,他的关于世界和中国的叙述获得了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可。这本身就是很有意义。这种被认同不正是说明了很多年轻人的眼睛正在慢慢张开,思维渐渐明晰么?誉之为启蒙思想家或许太高,称之为提示和唤醒的意义是不为过的。一个公共知识分子,可以对社会事件直接给予价值判断,也可以只是传达事实的真相,描述事情的真实过程。许知远选择成为了后者,他不再轻易、粗暴地加以价值裁决,他以他个人的经历陈述,以期激起人们的头脑风暴,重新认识我们这个既熟悉又陌生的社会。至于开出药方,列出解决方案,需要所有的人一起参与,非一个许知远所能够完成,也是他不愿意做的,就像许知远自己在书中谦称的那样,社会如此复杂,以至于他自己也未必给得出系统化的分析,更不相信有毕其功于一役的解决方案。唯有的就是告诉读者他看到的现象,他体会的问题,这同样是一种有价值的选择。因为只有真相才能让人们正视人生和社会,才能从那些瞒和骗的信息里摆脱出来,建立其我们自己理性的分析和理解,从而防止陷得更深而毫不知觉。就像许知远追求的:当批评什么时,不是笼统地下一个结论,而是给出更明确的例证、更细节的描述,是对世界复杂性的一种更深入的理解。在这本《中国纪事》里面,许知远描述了自己06-07年近两年时间里,走过的路,见过的人,经历过的事。这些经历称得上是中国这两年变化的缩影,涵盖了社会的各个方面,以微知著,以小见大,以个人进入社会性。这些变化包括失效、失范的价值体系,人们面对社会极速发展后的失语状态。他的脚步走过了汾阳、唐山、南京、澳门、上海、香港,那些或者依然在进行工业开发,或者已进入后现代的诸多城市。他与《唐山警示录》的作者张庆洲攀谈;与质疑海尔集团遭其起诉的陈毅聪交流;与新茉莉啤酒城的创始人曹克波谈论家族商业哲学;与余华探讨小说《兄弟》;与一人完成《华人纵横天下》的张克荣,《城记》的作者王军探讨他们如何积攒追寻理想的激情。他也关注知识分子失语、超女狂热、军人电视剧集体撒娇等文化现象和事件。通过他的叙述,我们可以摸到这个社会前进的节奏,可以感受到时代跳动的紊乱脉搏。许知远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叙述准则,那就是安静地讲述,不再充满情绪化的偏激,因为偏激容易让人误以为是充满精英式的自以为是和与社会脱节的无知、虚伪;不再一味地嘲讽,因为嘲讽不是让一个社会从粗俗种摆脱出来的好的方式,它的伤害性、破坏性比建设性更显著;不再放任煽情的节奏,因为感动、泪水、哭声永远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安静的叙述需要节制,甚至克制自己的情感,许知远努力在做了,也许做得还不够好,但书中的许多事件和人物毕竟被他赋予了内敛的内在韵律,根本不需要作者自己自作聪明地横站出来评判是非,所谓公道自在人心,细心的读者不难从中得出自己的合理判断。无论这些判断是否和许知远本人所要表达的保持一致,已然不重要,重要的通过他的叙述,我们这些读者能够独立思考,能够跳出个体事件,思索得更多。更为重要的,许知远已经不单批评身外的事件,他也开始在反思自己的定位和认知方式,反省自己过于集中“地下室而忽略阁楼”的思考维度,也在重新调整自己的叙述语言。这个年代,谁都难以成为登高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公共知识分子只能是光明与黑暗之间的使者,于是许知远提出要建立“知识界—公共知识分子—公共文化空间”结构,这种认识对于许知远这个有着数年评论专栏写作经验的作家来说,是一种超越。反思是绝对有必要的,尤其对一个有能力影响读者的作家来说更是如此,不断地更新思考纬度和表达方式并不代表改变立场,相反是为了更有效地发言。也只有一个始终保持告诉高度警惕的作家,才不会因为强调批评性的面目而陷入自我沉溺的境地。因批评而批评是私欲,也是危险的,因建设而批评才是正道,才是一个真正有着责任和良知的作家的合理所为。许知远一直是一个很讲究语言风格的作家,这本书和他以往刻意强调技巧的语言形式相比,有了很大的变化。刻薄一点讲,以前的许知远虽有自己的华丽而又略带忧郁的语言,但多少缺乏自己的独见,他的表达后面时常站着一个西方思想家,表达也有着公式化的痕迹,而他自己的声音通常被遮蔽而微弱起来。故而说起许知远,人们总是津津乐道于他语言的特别和行文的潇洒,而对于他表达的内容总有不同的意见,这和余杰有着相同的问题,思想的浅陋容易让语言变得华而不实或者粗鄙。如果说《中国纪事》这本书让许知远在内容上寻回到了自己,告别了传声筒的话,那这本书依然略带许氏痕迹的语言让叙述更加有效。对于一个作家来说,一旦内容完全属于自己,语言就更能够随心所欲,更能找准属于他自己的强调。诚如许知远自己所言,他一直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独特的强调来谈论自己的国家和社会,从容不迫,安静内敛,超然而充满温情。至少在这本书里,许知远找到了通往他理想当中的端庄、清新而精确的语言的路,至于能走多远,就全在他自己的坚持和追求了。七十年前的赛珍珠说的话至今依然有效:当今中国最重要的事件之一,是中国知识分子正在重新认识自己的国家。唯有重新认识,才有可能让中国获得新的生机,实现物质和精神的双面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讲,许知远们开了一个好头。
精彩短评&(总计63条)
&&&&不错,作者有自己的独立见解,读来很受启发
&&&&批评家生活在精神世界的最底层。
&&&&用八十年代后期的理想主义视角看二十一世纪初的中国。
&&&&那个时候许还是蛮幼稚的......
&&&&去年夏天的某些个夜晚,每个角落的命运和他的祖国
&&&&有点浅了
&&&&没有惊喜
&&&&文笔非常许知远。
&&&&小人物的故事。许知远的煽情手法总是让这一切变得宏大。
&&&&“人们目睹着公共生活中的不公平的加剧,看到了权力与金钱的傲慢,被迫接受一种赤裸裸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我们生活在一个强者缺乏同情心,弱者缺乏正常表达渠道的时代。普通人对此深感无力,不知如何应对,于是强者变成了傲慢,而弱者则充满了偏见。”
&&&&已可以想象许知远写长篇该有多么烂。
&&&&许知远的文字没的说,就是书的封面做的不咋地,套上去的封面本来就让我感觉不好,而且很没质感.
&&&&旧的精神世界已经崩坏,新的却遥遥无期。群体的迷失只不过是个体缺失的累积。
&&&&许知远是一个有着忧伤气质的知识分子,这本书,在其所经过的城市,进行深刻而人文的思考,对于当下中国所缺失的精神,做着忧伤式的解剖,不是带着鲁迅般愤怒的讨伐。。从个人角度而言,挺喜欢这种深层而带有强烈公民式精神的文字,记得大二在教室的最后一排看《忧伤的年轻人》,心里充满着对大学精神缺失的叹息,或者在偶尔寻找人文而不得的人群中逃离,在填鸭式的教学中带着积极而又消极的情绪学习(积极是一直在学习,消极是对某些科目的厌恶)。这种情绪一直影响着我内在的精神。。。许知远的人文精神忧伤很深层,但对于国家的未来不明就里,从实践来说,这点来说远远不够,苛责了一点,其精神还是击中了我的心底。。。
&&&&祖国的陌生人。
&&&&短篇文章居多,我当做如厕读物,可以一读
&&&&知远兄,犀利客观的文笔带来另一种文学体验。
&&&&渐渐明白了许知远。
&&&&批评家许知远。
&&&&从《那些忧伤的年轻人》到《新闻业的怀想病》再到《中国纪事》,这位公共知识分子像是托尔斯曼笔下的那些追逐真善美的艺术家一样,告诉我们这个社会的良知,不同于前几天看的李海鹏的评论,许知远的文字看多了只怕有抑郁倾向。
&&&&思维的浅陋让我们的语言变得粗俗而有失精准;而语言的随意凌乱,又使我们更易于产生浅薄的思想!
&&&&书很不错,很有内容,值得细细品味
&&&&这本书还不错了,内容也像作者所说,他只看到问题,并没有提供所谓的解决方案,另一个就别字多
&&&&距离大学毕业还有10天,我在学校的图书馆3楼读完了这本书。
&&&&很适合喜欢听故事的我~~
&&&&从历史的细节分析
&&&&喜欢这个作者的书~他看世界的方式和说话的风格。。。
&&&&你可以看到整个社会的足迹 这就像一部纪录片 用铅字把社会拍下来反应得很客观 关于中国和中国人现下的状态
&&&&分析问题片面且悲观,不过他也说了他只是呈现问题 不过最后一篇文章来看他挺可爱的= =
&&&&许知远的身上贴着忧伤的年轻人的标签,但其实矛盾才是他的主要特征。他下笔沉重,又总透露着一线期望;眼中尽是不如意的情景,又试图解释其存在的合理性。批判不是目的,却最能体现文字的力量。知识分子许知远走在理解人和世界的道路上,由稚嫩向成熟转变。
&&&&08年春天!
&&&&我们都在戴着眼镜看世界,简称镜界。
&&&&老故事,老认知
&&&&因为喜欢作者 书很好
&&&&后来有点失望
&&&&其实是去年看的最后一本书吧...食堂读物万岁~
&&&&许知远,身上总有一股年轻人的意气。大约2016年年初翻过一遍。
&&&&无聊的周末,在图书馆看了一下午,收获不多,但是,语言却是很吸引人。知道许知远,是在FT的专栏上。
&&&&虽观点鲜明,语言锋利却都是同一类命题,每篇相似的叙述方式、词语组合已令人麻木。另外错字病句太多,选读几篇即可。
&&&&喜歡許知遠的文字,這個世界需要一些“不和諧”的聲音來提醒我們注意對自己的不斷反思。
&&&&这本书读了两遍。觉得作者时刻处在一种忧虑和盼望之中,这种感受是历史的也是当下的,是外在给予的也是自我发出的。处在当下的中国,有太多的问题要去考虑和把握,这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个体活着的状态,事实这样的思量在精英知识分子那里较容易有呈现和表达,但也同样失不了片面和笼统,被一股心里预设好的情绪包围,其他成千上万的人们是麻木了或是放弃了,早已经失去了表达的力气和愿望。林语堂的话没有错,迫切的问题是真正认识中国,带有独立性的判断和思考尤为重要,许知远能够给人以启发,因他繁复的引用和精英趣味的表达方式而批判他的情结和人格是没有道理的。是书籍引发书籍,这句话最没有错。
&&&&书不错,作者也不错,但我错了。这种书看多了,眼光会锐利起来的,眼光锐利的人是不合时宜的。要是你变得聪明了却生活得不顺了,那不是书的错,是人的错。不能把握的书还是少读吧。尤其是价值观未定型的青少年。读一读风花雪月就算了。毕竟吃喝玩乐才是人生的主要内容。别那么深刻。... 阅读更多
&&&&一般吧,文字稠密,初看还行,看多了很累。
&&&&这本书我是看了以后才决定买的,个人觉得写得不错,很多东西能够发人深思。
&&&&稍稍有些矫情。倒是装逼很严重。。。
&&&&已购。
&&&&许知远是一个特别有问题意识的作家,在他的文字里,你总能找到当下乱象的某个剪影!
&&&&后半本有些千篇一律
&&&&遇见许知远是我的幸运,这本书当时没好好读,必须重读
&&&&70年代的人的代表
&&&&一个精英知识分子对于一个国家的价值导向,一个社会以及城市的价值观念,涉及到大学的教育底蕴和国民的身份认同等等的期望。尤其对于物质至上和投机主义的当下中国的批判,大学的利益化和文化的商业大潮的质疑与思考。一个北大的学生站出语境之外来批判北大当下的封闭与自我,真是看得我相当感怀。整个中国大陆面临的窘境在于,培育国家的未来的教育事业演变成了一个商业大潮的职业训练场。整个社会的文化取向再变得势利而现实,整个国家的2000个县城成为了2000个企业,经济的疯狂发展下,中国经济组织却薄弱得厉害。一个政治可以吞噬一切的体制之下,投机与运气,关系与金钱成为了国民唯一的稻草。相反,一个国家开始沉迷于外国人对我们的意淫和夸大宣传。这个时代之于中国是最为充满变化与激情的大时代,我很庆幸,但只希望它早日过去。
&&&&悲观批判的视角,但所有的批判只是希望更好
&&&&总有一种在看图书介绍杂志的感觉,但还是能有很多启发。比如:去重新认识你的国家。
&&&&有人说他讲话很矫情
&&&&4.8,其实不算完整看过,看了四分之三,写的真好,有思想又不至于太偏激,现在以偏激来博眼球的太多感觉很没水平
&&&&盛世?伪装的!
&&&&刚开始看许知远的文章是在他的专栏里。观察身边生活感受身边生活,文字很真实,不乏留下让人思考的空间。
想买下来好随手翻阅以保存,可没想到纸张质量让人无语,随手一翻还有毛边感觉,很象盗版印刷品哦!买书时咱又不差钱,书的质量可不能差啊。
在卓越买书第一次感觉书的质量不好!作者的书很好!两码事:)
&&&&内容不错,我挺喜欢许知远的文字,但书似乎是翻版的!
&&&&以许的资源和眼界历练,常年写这种调调的文章只能说书读偏了,或者底子打得不够。一旦习惯了这种叙述及思维的方式,大概就很难想像写出其他样子的文字了。
&&&&或许读过?我忘了。
&&&&许知远的专栏大部分还是很喜欢的 但也难免有过于自我感知表达的地方 比如对上海的解读 就露底了
&&&&理想主义情节的树立由他起。
相关图书推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 2018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破产的程序流程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