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V1导联的T波倒置且T:V1—V4 低平、倒置,请问我是心外膜下

(帅德伊比)
(松花酿酒)
(Catcher_Chen)
(暴打柠檬)
(穿越时空的面瘫)
第三方登录:千呼万唤,心电图下篇来啦……心梗、心肌缺血心电图这么看!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谢天谢地,下篇终于来啦!  来源 | 医考之声  前段时间医考君发布了  心电图(上)、心电图(中)  还没有看过的朋友点击上方文字进入  今天我们开始讲 心电图(下)  这篇文章有点难产,因为机制有点复杂  老铁们尽量看懂机制吧  看不懂就记忆特点就行  我们知道  心室除极方向是心内膜&心外膜  根据一般的理解先除极的应该先复极  但是 但是 心肌偏偏是个奇葩  因心外膜有脂肪组织包围,温度较高  温度高复极快,所以心外膜先完成复极  心室复极方向是:心外膜&心内膜    T波和ST段反映心室复极  当心肌的某一部分发生缺血时  将影响心室复极的正常进行  从而产生ST-T的改变  包括缺血型改变、损伤型改变、坏死型改变  缺血型改变 看 T波  (高耸或倒置)  损伤型改变 看ST段  (ST段抬高或压低)  坏死型改变 看Q波  (异常Q波)  典型急性心肌梗死  (三世同堂,以上三者存在)    (正常心电图波形)  缺血型心电图改变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特点:  T波高耸  心电图:    推理:  T波的形成就是  心外膜和心内膜两股电流的较量过程  两股电流相互牵制、抗衡  就好像下图肌肉男和胖纸    如果内膜下心肌发生了缺血  这样就导致其复极缓慢,电流小  内膜就不能抗衡外膜产生的电流  于是乎向量就向着心外膜一侧  向量方向对这导联T波就会增高  (向量面对心电导联出现正向波)  于是乎出现高耸的T波  看图    心外膜下心肌层缺血  (包括透壁性心肌缺血)  特点:  T波倒置  心电图:    推理: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本来应该先复极完成的外膜下心肌  因为缺血缺氧变得迟钝  心内膜下心肌都快复极完了,外膜还没有复极完  这时候复极方向成了 心内膜&心外膜(反了)  心肌复极的顺序反了  T波反应心室复极,那T波也反了  这不就T波倒置了  看图    冠心病患者若出现两侧对称且尖深的T波  我们称他为“冠状T波”  就是长这样,看图    好了,如果心肌缺血进一步加重  那就会发生心肌损伤  损伤型心肌改变  特点:  ST段抬高或压低  随着缺血时间延长,缺血程度进一步加重  就会出现损伤型改变  心电图出现ST段偏移  正常情况下ST段常与基线重合  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ST段表现为下移&0.05mV  心外膜下心肌缺血  ST段表现为抬高&0.1~0.3mV  ST段压低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  心电图    推理:  T波是心室的快速复极  ST段则是心室的缓慢复极  正常的ST段可略有压低  但不能超过0.05mV  压低的机制不是很清楚  目前认为与损伤电流有关  当心内膜下心肌损伤的时候  损伤区就会产生一种损伤电流  这时候心电向量就会向着电流强方向  心电向着心内膜方向,背对着心电图导联  所以记录了一个负向的ST段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表现为ST段压低  看图    ST段抬高  心外膜或透壁心肌损伤  心电图:    推理:  这个抬高的机制目前还不完全清楚  通常认为与损伤电流有关  上面说到了正常心室肌  因为心外膜复极快  所以复极方向是心外膜&心内膜  如果这时候心外膜缺血损伤了  (包括透壁心肌损伤)  损伤区形成了损伤电流  所以心电的向量就向着心外膜方向  这个向量正对着心电图导联电极  所以记录一个正向的ST段  所以ST段就抬高咯  看图    好了,如果心肌损伤进一步加重  会怎样  当然是心肌坏死咯  心肌梗死心电图  急性心梗需要结合心电图动态改变  患者临床表现、心肌酶和肌钙蛋白  来综合考虑  典型急性心梗心电图特点  三世同堂  “缺血性”改变:T波高耸/倒置  “损伤性”改变:ST段弓背向上抬高  “坏死性”改变:异常Q波(宽而深)  如上述3种改变同时存在  心肌梗死诊断基本确立  看图    心电图:    诶,医考君,那你文章前半部分说到  内膜心肌缺血可以表现为T波高耸  这里为什么只有倒置呢  因为内膜下心肌缺血持续时间非常短  很快将发展成为透壁心梗  心内膜下心肌损伤导致的ST段压低也是同理  我们知道  从心肌开始缺血到心肌坏死  并不是一瞬间造成的  它是一个逐渐的发展过程  所以我们根据心梗的心电图特点  将其分为四期  超急性期、急性期、亚急性期、陈旧期  超急性期:数分钟至数小时  急性期:数小时至数天,一般不超过2周  亚急性期:数周至数月  陈旧期: 3~6月后  1、超急性期  (数分钟至数小时)  特点:  高耸的T波&ST弓背抬高  心电图:    在几分钟内首先是心肌缺血  所以最先表现为缺血型改变——高耸的T波  这是心肌梗死最早的ECG表现  如果这时候心肌供血情况得不到改善  就会发生损伤性的改变——ST段抬高  因为此时心肌没有出现大量的坏死  所以没有出现异常Q波  这时候趁心肌还没有大量坏死  这是得想办法尽开通血管  等坏死了,开通血管就没有意义了  2、急性期  数小时 — 数天,持续数周  (一般不超过两周)  特点  这也是一个逐渐演变的过程  可出现上面讲的典型心梗三世同堂表现  ST段弓背抬高&ST段逐渐下降  T波倒置&T波倒置逐渐加深  可出现异常的Q波  心电图    推理  几个小时/数日之后到数周  心肌开始出现了坏死  坏死的心肌细胞丧失了电活动  于是乎可以出现坏死型心电图改变  出现宽而深的:异常Q波  (时限&0.03秒,振幅&1/4 R波)  也并非每个急性期心梗病人都有异常Q波  要坏死达到一定的量级才行,一般来说  梗死直径&20-30mm或厚度&5mm  才可出现病理性Q波  此外与梗死位置有关  大的冠脉已经闭塞  梗死区周围的心肌先天侧枝循环  只能提供非常有限的血液供应  梗死后新的侧枝循环尚未完全建立  所以心肌缺血持续存在,于是乎  T波倒置逐渐加深  ST段弓背抬高然后逐渐下降  这个怎么解释呢?  医考君查了很久的资料没查到  个人认为可能的机制是  因为开始的时候有损伤的心肌存在  所以ST表现为弓背向上抬高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  缺血损伤的心肌要么死了  要么因为侧枝循环或自溶栓等机制  恢复了血液供应以后就活了  半死不活的损伤状态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近期(亚急性期)  数周至数月  特点:  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  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  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心电图:    推理:  ST段回落至等电位线  ST段抬高是心肌损伤的表现  医考君在上面已经分析了  这个损伤不会长期存在  该死的死了,该活的活了  倒置的T波逐渐变浅  T波导致是心肌缺血的表现  随着治疗或者侧枝循环的逐渐建立  缺血的心肌细胞供血得到了改善  所以缺血逐渐减轻,T波也会逐渐回落  坏死性Q波持续存在  坏死性Q的形成是因为这一块没有电活动了  就相当于一个空洞  坏死了,也不可能复活了  这个可能会存在很长时间,甚至终身  但也可能随着坏死去周围心肌代偿肥厚  于是乎产生了更多电活动  来填补这个梗死区的洞  这时候Q波可以减小甚至消失  陈旧期(愈合期)  梗死3~6月后  特点:  T波、ST段回复正常(或持续低平)  但是,病理性Q波持续存在  心电图:    推理:  这时候心肌缺血没了,损伤也没了  缺血导致的T波改变,以及  心肌损伤导致的ST段改变  这些跟他一起搞事的的小姨子  统统 统统 统统 都跑了&&  只留着黄鹤(病Q)孤家寡人  下面来讲讲  心梗的定位  医考君个人是根据心电图导联位置  结合心脏的解剖位置来记忆的  哪个导联出现了急性心梗的波形变化  就是相应的壁发生了心梗  看图理解  ▼    如果暂时不能理解的朋友,那就背下面的口诀吧  (口诀结合上图记忆效果更好哦)  歌诀说明:  1、胸前导联V1、V2、V3&&用1、2、3&&代替  2、见L为侧  Ⅰ、AVL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侧”;  3、见F为下  Ⅱ、Ⅲ、AVF导联任何时候都代表“下” ;  记忆歌诀  ▼  前间123 局前345  前侧567 广前1-5  下间123 下侧567  见L为侧 见F为下  正后有78 高侧L8  版权申明 |本文转载 欢迎转发朋友圈  投稿邮箱 |yxjxxg@yxj.org.cn
特别声明:本文为网易自媒体平台“网易号”作者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观点。网易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
阅读下一篇
网易通行证/邮箱用户可以直接登录:豆丁微信公众号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精彩]病理 选择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精彩]病理 选择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http://www.docin.com/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_百度拇指医生
&&&网友互助
?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
我想请教一下为什么心内膜下心肌缺血T波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T波倒置而st段却相反?
拇指医生提醒您:以下问题解答仅供参考。
正常心脏复极方向是从心外膜向心内膜,心内膜下缺血,复极时间延长T波就高耸。心外膜下心肌缺血时,由于缺血,复极方向是从心内膜向心外膜,T波就倒置了。
为您推荐:
* 百度拇指医生解答内容由公立医院医生提供,不代表百度立场。
* 由于网上问答无法全面了解具体情况,回答仅供参考,如有必要建议您及时当面咨询医生
向医生提问T波改变什么意思_百度知道
T波改变什么意思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心电图T波改变:运动引起的冠状动脉机能不全,使心肌心内膜下及心外膜下发生急性心肌缺血,从而导致了T波形态和方向性改变。心电图T波改变性状分析:⑴、心内膜下心肌缺血 T波高耸而对称 运动引起急性冠状动脉机能不全后,可使心内膜下缺血,T波向量向着V4、V5导联(背向心内膜面),因此这些导联及邻近导联中T波增高、对称及呈箭头样改变。此类改变常伴有心内膜下损伤的ST段下降,Q Tc缩短。此时T波振幅增加,10%的冠心病患者可超过0.5mV或平静时幅度的3倍。⑵ 、心外膜缺血 T波倒置 心外膜下缺血时T波向量背离心外膜面,背向V4、V5导联,这些导联及其邻近导联出现T波倒置,呈双支对称及箭头样改变。T波倒置可以单独出现,或者与ST段及U波异常同时出现。即当同一导联(V4、V5)中,如果ST段下降和T波的对称性倒置同时存在,说明既有心内膜下损伤又有心外膜下缺血。V5导联的T波倒置常常出现较晚,一般在运动试验完毕后几分钟出现,并且持续时间较长,有时长达40分钟并且伴有Q Tc延长。 单独的T波倒置出现在下列情况时常提示冠状动脉机能不全:① 倒置T波呈明显箭头状、对称,并且ST段停留在等电位线上较长时间(&0.12秒);② Q T间期延长;③ 运动后T波倒置的程度大于立位及安静时过度通气30秒的心电图记录;④ 运动后T波倒置伴有相对缓慢的心率;⑤ 在Ⅰ导联发生T波倒置(说明QRS T夹角增大),当倒置的T波伴有ST段下降时,这种倒置T波常常出现较晚,即T波倒置发生于ST段下降之后,即运动后ST段下降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之时,T波倒置才出现。⑶ 生理性T波倒置 T波倒置有时是运动引起的正常生理反应,其特点是:①T波为不对称的箭头样改变;②无Q T间期延长;③ST段停留在基线上的时间不长;④T波倒置的深度&0.2mV。生理性T波倒置见于以下因素:① 通气过度;② 交感神经张力增加;③ 心动过速对心肌的影响;④ 正常宽大的QRS T夹角更加增宽,此时心电图有以下特征:平静心电图为较高的R波伴有较低的T波;运动时T波更低或倒置,尤其是心动过速时;口服钾盐可以预防发生;多见于瘦长无力型体型,T波倒置也可见于肥胖的青年人。
采纳率:80%
来自团队: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胸闷咳嗽 肺部条索影 V波低平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