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居GDP最高增速人居gdp多少美元

2017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居世界第二
中国新闻网
  中新社北京2月28日电,中国国家统计局总经济师盛来运在谈及28日发布的《2017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时指出,2017年中国经济实力实现新跃升。当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的比重为15%左右,比5年前提高3个百分点以上,稳居世界第二位。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6.9%,总量超过80万亿元(人民币,下同),达到82.7万亿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超过12万亿美元。当年,中国经济增量折合1.2万亿美元,相当于2016年澳大利亚的经济总量。6.9%的增速比上年提高0.2个百分点,这也是中国年度经济增速近七年首次反弹。
  除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外,盛来运指出,去年中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均迈上新台阶。
  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过17万亿元,比上年增长7.4%。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粮食产量连续5年稳定在6亿吨以上。完成电信业务总量比上年增长76.4%。新改建高速公路里程6796公里,新建高速铁路投产里程2182公里,新增光缆线路长度705万公里,建成了世界上最大的高速公路网、高铁运营网和移动宽带网。
  国际影响力也显著增强。盛来运表示,2017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在30%左右,继续成为世界经济稳定复苏的重要引擎。
  (原题为《2017年中国GDP占世界经济比重15%左右 稳居世界第二》)
责编:韩雯雯
环球时报系产品
扫描关注环球网官方微信
扫描关注 这里是美国微信公众号
扫描关注更多环球微信公众号多省富可敌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居民收入仅占4成|GDP|居民收入|富可敌国_新浪财经_新浪网
&&& &&正文
多省富可敌国人均GDP超1万美元:居民收入仅占4成
  【推荐阅读】
   &&&&&   
  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6省份真相:
  居民收入占比均不“达标”
  林小昭
  [ 以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例,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达到了55%,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 ]
  广东省发改委近期披露,预计2013年广东GDP增长8.5%,
  在广东、江苏等省份“富可敌国”的同时,包括广东、浙江、江苏以及京津沪等发达地区的人均GDP也超过或者逼近一万美元大关,正进入了国际上所说的“中等发达国家阶段”。
  不过,多位专家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我国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拉动,居民实际收入占GDP比重偏低。很多国家和地区达到高收入水平之后,产业结构比较合理,人民的实际收入占GDP的比重较高,住房等民生问题都解决得较好。但相比之下,目前无论是京津沪,还是江浙等省,在产业结构或是收入分配方面均与发达国家和地区有一定的差距。
  多省进入人均“一万美元俱乐部”
  按照世界银行的衡量标准,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是公认的从发展中状态进入发达状态的标线。这意味着,目前已有包括京津沪、浙江、江苏与内蒙古在内的6个省市区进入“发达状态”。
  以时间节点来算,上海是中国内地第一个人均GDP超过一万美元大关的省份。2008年,上海全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3698.15亿元,以半年以上常住人口计算,2008年上海人均GDP达到10529美元,首次突破一万美元大关。
  紧随其后的是北京,北京市统计局2010年年初发布的数据显示,2009年全年北京GDP达到11865.9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同时,全市人均GDP达到68788元(按年均汇率折合10070美元),突破一万美元大关。
  2010年天津人均GDP达到70402元,首度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进入一万美元大关的时间节点落后于上海和北京,但随着近年来天津一系列大项目的落地和显效,天津人均GDP“后来居上”,超越北京和上海,目前以15383美元位居各省份之首。
  在2011年停止扩容一年后,2012年,“一万美元俱乐部”终于迎来了大扩容,并且是首度有直辖市以外的省份进入到“一万美元俱乐部”。包括江苏、浙江、内蒙古三个省份一起突破一万美元大关。至此,江浙沪人均GDP皆突破一万美元,长三角集体进入到“发达状态”。
  另外一个广为外界所关注的是内蒙古,得益于近十年来煤炭开发和能源价格的上涨,地域上属于西部的内蒙古经济飞速发展,其人均GDP更是先后超过了东部的福建、广东、山东等省份,高居全国第五。
  尽管2013年的整体数据尚未出炉,但人均GDP“一万美元俱乐部”将很可能进一步扩大。辽宁2012年人均GDP达9352美元,2013年预计可突破一万美元大关。紧随其后的广东、福建也正在逼近这个大关。预计到2014 年,广东、福建和山东人均GDP将突破一万美元。也就是说届时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将集体进入“发达状态”。
  厦门大学经济学系副教授丁长发告诉《第一财经日报》,当人均GDP只有两三千美元的时候,人们更关注的是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当人均GDP突破了一万美元之后,意味着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社会民生的问题会更为人们所关注。
  只长骨头不长肉
  丁长发说,中国多省份突破一万美元大关,一方面得益于这些年经济增长较快,但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人民币对美元不断升值,对内却不断贬值。当一些发达国家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大关后,产业结构会比较合理、社会民生等问题都解决得比较好。但我国的产业结构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到现在变化都不大,居民实际收入仍很低,离发达状态尚远。
  以居民实际收入占人均GDP比重为例,暨南大学教育学院韩兆洲告诉本报,发达国家这一比例一般都达到了55%,但目前国内很多地方居民收入占GDP比重只有四成左右。像广东2010年只有44.4%。
  内蒙古的比例更低。2012年内蒙古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3150元,全区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为7611元,仅分别相当于人均GDP的36%和11.8%。
  丁长发说,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固定资产投资和外贸增长拉动,真正的内需消费方面的拉动很小,居民收入增长并没有与经济增长同步。
  这在一些省份如内蒙古和天津都体现得特别明显。内蒙古人均GDP高居全国第六, 但人均收入只位居全国第十,尚不及全国平均水平。天津人均GDP排名第一,但人均收入只位居第六。
  由于主要靠投资拉动和能源消耗为主,而投资主体主要是央企和大国企,在做大产值的同时,老百姓的收入并没有与之同步,这也是外界通常所说的“只长骨头不长肉”。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赵海东对《第一财经日报》分析称,内蒙古人均GDP虽然突破一万美元,但这些年内蒙古产值贡献当中的很多产业不属于富民产业,央企在统计数据中占比很大。对内蒙古来说,从人均GDP到人均收入还需要一个大的跨越。
  此外,目前我国的基尼系数比较大,居民收入差距、区域差距十分明显。以广东为例,虽然经济总量高居全国第一,但该省东西北地区人均GDP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刘易斯拐点到来了,人口红利要结束了,原来低成本要素抢占国际市场的资本没了,但创新能力、公共服务水平却没有提升上来。”丁长发认为,在人均GDP突破一万美元后,应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让经济增长惠及广大老百姓,政府应该努力从原来的全能型政府转型为公共服务型政府,把财政支出重点放在民生方面。(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中国2016年度gdp人均多少美元_百度知道
中国2016年度gdp人均多少美元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数据,我国大陆人均GDP为8113美元,全球排名第74位。经济总量11.2万亿美元,居全球第二位。
证使用不一定的吧。
1、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16年中国GDP744127元2、人均GDP为55412元3、换算成美元为8866美元4、世界排名69位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200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总体小康。但全国未达小康..
200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总体小康。但全国未达小康水平的人口却占25.16%。2005年我国GDP总量虽居世界第四位,但人均只有1600美元,全球排名124位。因此,“如果只研究中国,不研究世界,就会落后世界潮流;如果只研究世界,不研究中国,就会脱离中国国情。”这句话主要说明
A.看问题要分清主流和支流B.不能忽略外因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C.分析任何事物都要坚持两点,而不是一点D.要注意事物在不同时期、不同方面的特点
题型:单选题难度:偏易来源:同步题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200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总体小康。但全国未达小康..”主要考查你对&&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重点、分清主流和支流)&&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抓重点、分清主流和支流)
&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辩证关系:
矛盾主、次要方面的辩证关系:
主要矛盾和矛盾主要方面的关系:
矛盾分析法是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根本动力也是矛盾,没有矛盾就没有世界。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人们认识世界,就是认识事物的矛盾;人们改造世界,就是解决事物的矛盾。所以,矛盾分析法,是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2)掌握矛盾分析法,就是要坚持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法,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 (3)矛盾分析方法的精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两点论”和“重点论”是对矛盾分析方法的通俗表述,同时矛盾分析方法又是矛盾共性与个性、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它的精髓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即一要具体分析矛盾的特点,二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矛盾。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1)理论依据: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相互关系原理。 (2)原理内容:所谓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中,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所谓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要着重把握它的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3)反对错误倾向:辩证法的两点论是有重点的两点论,而不是均衡论,重点论是看到两点中的重点,而不是一点论。我们要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指在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指导下,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并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原则,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2)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意义 ①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我们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发现相似题
与“2000年,我国人均GDP突破800美元,实现总体小康。但全国未达小康..”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1419361242271421161290681188661392852016各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排名
2016各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排名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Real GDP per capita),即“人均GDP”,常作为发展经济学中衡量经济发展状况的指标,是最重要的宏观经济指标之一,它是人们了解和把握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的有效工具。将一个国家核算期内(通常是一年)实现的国内生产总值与这个国家的常住人口(或户籍人口)相比进行计算,得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各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一个标准,为了更加客观的衡量,经常与购买力平价结合。中国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中国大陆人均GDP为7595美元,2013年中国大陆人均GDP为6995美元,年则分别为6264美元和5577美元,2015年我国GDP67.67万亿元,人均8016美元。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744127亿元,年末中国总人口138271万人,按此计算,2016年我国人均GDP达到了53817元。
2016各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排名
2016各省居民人均收入和人均GDP排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国烟草为什么不上市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