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吹捧着科学力巨人集成灶6以满足国家民族和自己的虚荣心的时候还有人记得起为他们经受的苦难去忏悔么~汤飞凡

教育不是灌输,而是点燃火焰――苏格拉底
[ 11:06:22]
[ 20:01:24]
[ 16:11:19]
[ 14:29:01]
[ 11:09:15]
[ 23:21:22]
[ 16:27:18]
[ 13:32:16]
[ 10:34:48]
[ 16:44:47]
[ 20:03:12]
9:59:00]&&&
《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课堂教学设计
一、课程标准
4-4& 列举现代史上的重要事件与人物,了解它(他)们是如何影响当代中国和世界面貌的。
4-5& 综合多种因素,认识中国与世界社会变迁中若干重大转折时期。
5-4& 通过叙述有关史实,展现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的伟大作用。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罗斯福新政的背景、目的、内容及影响。
2.通过对罗斯福总统的了解,培养学生简单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通过对罗斯福新政的学习,使学生正确评价其作用,它对消除经济危机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它不触动资本主义经济基础,因此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
4.让学生感受到无论是传统资本主义国家还是当今时代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在一定条件下,都必须通过改造才能得到更好地发展。
三、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和作用
难点:正确评价罗斯福新政
四、教学方法
分组合作探究、问题引导法、角色扮演法相结合
五、课前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制作、有关资料查寻
学生:预习教材内容
六、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 《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知识要点回顾,学生朗读识记。
(二)新课导入
情景设计:《模拟股市》
&1、每组拥有入市资金1000万元,另有银行贷款500万元,贷款利息是月息5%(每1000元每月还利息5元,如果你担心风险也可以不申请贷款。)
2、买入股票时用黑色的笔在账单上记录,写清楚股票名称、股数,买入时的价位。
&3、卖出时的股票价格不能高于当前价,卖出股票时用红色的笔记录卖出股票的股数。
[提问]你知道这是一种什么现象?
(三)教学过程
环节一:学生自学辅导(10分钟)&&
学生自学教材108-115页10分钟,自学课文过程中提示学生注意:
1、请完成《知识与能力训练》P57学案,根据学案提示请将课文关键点划上圈,重点句子划上线。
2、用红笔自批,看谁完成的又快又好!
3、特别关注本课的重点:罗斯福新政的原因及作用
环节二:小组讨论互帮(5分钟)
讨论一:当时的美国为什么要进行罗斯福新政?
讨论二:罗斯福新政有哪些内容?为什么说他是“新”政?
讨论三:罗斯福新政有什么作用?面对着危机,其他国家作出了怎样的选择?
讨论四:罗斯福新政对我们今天的日常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你能列举一些并说出他的好处吗?
环节三: 检查自学指导书,反馈自学情况(3分钟)
& (1) &&&&&&&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危机,以 &&&&&&&&&&&&为标志,迅速蔓延到&&&& 、&&&&&&&&&&&&&&&& ,演化为世界经济危机。
& (2)这次危机持续了&&&&& 年,史称&&&&&&&&&& 。
2、罗斯福新政策
& (1)1933年,&&&&&&&&&&& 当选美国总统,实施治理危机的“&&&&& ”。&&&&
& (2)“新政”的实质是采取&&&&&&& 的手段,缓解&&&&&&&& 的矛盾。“新政”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使美国&&&&&&&&&&&&&&& 。
环节四:学生展示交流,老师点拨(15-20分钟)
1.各组派一位“老师”,展示本组分工题目的讨论结果。
2.其他小组可以对“老师”发表的讨论结果进行质疑。
3.“老师”需要解答其他小组的同学对该题目的一些质疑。
(教师对学生讨论不完善的地方予以补充和点拨。)
环节五:课堂要点回顾与反馈(2分钟)
1、罗斯福新政的原因:
2、罗斯福新政的作用:
3、新政的实质:
4、新政的特点:
(四)布置作业
《知识与能力训练》 P58-P60
要求:作业完成后请对照书后的答案用红笔自批,容易混淆或做错的题请抄录在错题本上。&(字节数: 7082) [原创
9:57:28]&&&
乘着思索的翅膀,起飞
&&&&&&&&&&&&&&&&&&&& ――写在参加常规展示课教学之后
当一接到学校交给的“把课堂还给学生”常规课展示任务的时候,从一开始好长时间的惴惴不安,到“磨课”中途的豁然开朗,到最后上完课的意犹未尽,不觉间发现参与此次活动的整个过程中,我的心态一直处于一种逐渐升华的状态,感觉封存已久的思维又一次活跃了起来。而课后多达38位老师的评课留言,让我心中生出一种莫名的感动,更有一些思索的火花在不经意间迸出,久久不去……
一、如何把课堂进一步还给学生?
课堂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教师的主阵地在课堂。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快乐,一直是我们追求的理想境界。而本次教研活动的主题 “把课堂还给学生”更是对“以学生为主体”课堂行为的提倡与实践。
课后有老师向我建议: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否更加精准、深刻,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这让我对本堂课陷入了深深的反思之中。从本堂课的时间安排来看,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理念似乎贯彻的很坚决,时间也大部分还给学生了,然而教师如果没有准确地揭示教学目标,以及提出明确能力训练目标,那么学生的小组讨论展示只能成为无头的苍蝇,忙碌也无所作为。所以怎样更深入地引导学生展开自学学习,成为下阶段我将为之探索的方向。
二、如何让课堂设计更贴近学生实际?
记得当初观摩刘万讲、周江等名师们的课堂,总是被他们的激情感染,更为他们精妙的课堂设计所折服。于是我也把追寻这种满溢着人文气息的创设新颖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质疑的情景教学模式作为自己的努力方向。
课后有老师向我建议“导入新课的游戏,能否稍稍再形象点,模拟股市,开始一两次涨势,让学生尝到甜头,也诱使他们投资,最后再出现破产,让学生能从心里就感受到那种经济危机的残酷,能为问题的背景和原因的讲解做铺垫。”让我茅塞顿开,也明白了自我感觉良好的导入设计为什么会出现短暂的“冷场”局面。看来,教师精彩绝伦的课堂设计不能只从教师的角度出发,更应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上孩子们喜爱的课。
而肖洪老师的建议“若能把游戏贯穿整个课堂,既上完一个环节,出一次股价,让学生抛买一次,到课堂结束时作为收盘价,让学生更深的感知股市涨跌的过程,感知经济危机的成因……”更是切中了情景教学的要害,所以课后我尝试着进行“再教设计”,发现效果比之前好了很多。真的很感谢肖洪老师!非常好!
三、如何让课堂教学更有实效?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我们都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也形成了一种意识:即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
上完这堂课后,许多老师纷纷向我指出,如在多媒体情景下,课堂黑板板书的有无必要?课堂中对姓“资”姓“社”这种在今天和谐社会不宜过多提出的东西能否引导学生放到当时的历史情景中去体会罗斯福新政时期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制度的对立?有无加强学科综合性联系的必要……
当看到这些老师宝贵的建议后,我沉默了。是的,是应该沉默了,应该从那种激情洋溢的氛围中冷静下来。一节课,看似热热闹闹,可学生得到了什么?课堂里的热闹与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就应该是一种冲突吗?为了迎合学生,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一塌糊涂,甚至于导致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所以如何在课堂的驾驭中动而有效,动而有序,最终促成课文知识点的落实和学生能力的培养值得我继续为之而奋斗。
全国特级教师魏书生说“课堂教学是艺术园地,这一园地应该百花齐放。”其实一直以来都很想说,真的真的很感激学府提供的广阔、自由而又争鸣的舞台,让学府意气风发的青年教师们一个个变的“早熟”,在学府多元的土壤里放肆的生长。而正因为这份“早熟”让我们获得了比同龄人更高的发展平台,飞的更高也更远!&(字节数: 5504) [原创
9:53:53]&&&
学府中学学年度下学期
《历史与社会》学科组工作计划
历史与社会学科组组长:董辉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历史与社会学科组将继续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以课堂教学为立足点,体现人文学科的课程理念。关注学生的心理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意识和开放的思维方式。进一步加强教学管理和教学质量监测,改进教学方法,促进教学交流,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努力做出成绩,把教研组建设推向高一层次。
二、本学期三个工作重点:
& &1、以常规教学为中心,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研究与实践。
&& 2、以深圳市学科改革为契机,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相关课题的研究与立项,营造本学科特色。
&& 3、以9年级中考备考为重点,提升中考成绩与质量,中考历史与社会均分力争在南山区能重大突破,努力为本学科创造品牌与声誉。
三、措施方法:
1、深入学习教育新理论,巩固新课程教育理念。 创造条件,利用组员空余时间集中加强理论学习。积极组织本学科教师学习、交流和探讨本组邮订的教学理论刊物和书籍,及时了解教学以及课程改革的动态和趋向,促进新课程学科教学有理、有序、有效的推进。&&& 2、加强主题明确的校本研修工作,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积极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模式,特别是7年级历史和地理课的探索,加强交流,共同提高,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而努力。
3、提高课堂教学质效,力争在40分种内解决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主要内容 ,并通过课堂训练达成教学目标。
4、加强备课组成员的分工协作。将整个教学内容分成几个模块,科组成员要分工负责,及时交流,做到每个模块心中有数。教学与复习时要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实际及时调整教学进度和复习进度,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5、认真贯彻市、区教研室教研工作会议精神,落实好相关的教研活动任务。组织好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参加市、区说课比赛和论文比赛。6、做好九年级中考系统复习和应考准备工作,努力为本学科中考成绩取得辉煌夯实基础。同时认真分析总结近几年的中考试题,以及考试说明,了解学生的各种能力要求,注意将相关资料搜集整理,建设本学科中考备考资料库,为下一届备考工作做好铺垫和准备。&(字节数: 2989) [转贴
13:54:04]&&“孩子,如果你活着,记着妈妈爱你”
抢救人员发现她的时候,她已经死了。是被垮塌下来的房子压死的,透过那一堆废墟的的间隙可以看到她死亡的姿势,双膝跪着,整个上身向前匍匐着,双手扶着地支撑着身体,有些象古人行跪拜礼,只是身体被压的变形了,看上去有些诡异。
救援人员从废墟的空隙伸手进去确认了她已经死亡,又在冲着废墟喊了几声,用撬棍在在砖头上敲了几下,里面没有任何回应。当人群走到下一个建筑物的时候,救援队长忽然往回跑,边跑变喊“快过来”。他又来到她的尸体前,费力的把手伸进女人的身子底下摸索,他摸了几下高声的喊“有人,有个孩子 ,还活着”。
经过一番努力,人们小心的把挡着她的废墟清理开,在她的身体下面躺着她的孩子,包在一个红色带黄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3、4个月大,因为母亲身体庇护着,他毫发未伤,抱出来的时候,他还安静的睡着,他熟睡的脸让所有在场的人感到很温暖。
 随行的医生过来解开被子准备做些检查,发现有一部手机塞在被子里,医生下意识的看了下手机屏幕,发现屏幕上是一条已经写好的短信“亲爱的宝贝,如果你能活着,一定要记住我爱你”,看惯了生离死别的医生却在这一刻落泪了,手机传递着,每个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泪了。&(字节数: 716) [转贴
13:34:44]&&&& 日,国务院发布公告: 为表达全国各族人民对四川汶川大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哀悼,国务院决定,日至21日为全国哀悼日。在此期间,全国和各驻外机构下半旗志哀……
&&& 自公元前221年中国成为统一多民族国家222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中国成为民主共和国59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 自1990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规定“发生特别重大伤亡的不幸事件或者严重自然灾害造成重大伤亡时,可以下半旗志哀”18年以来,国旗第一次为普通国民而降。
&&& 每一个人的非正常死亡,都是我们全民族的悲剧。每一个人死难的人身上,都记录着我们民族艰辛的历程。轻易忘记死难的人,就是忘记历史,而轻易忘记历史的民族则不会有未来。
&&& 国旗终于为普通国民而降了。虽然这看起来只是一种国际上习惯的普通悼念仪式,可对我们来说,里边承载的含义之深刻和沉重,却让我们不能不感叹我们民族的每一点进步都是如此的艰难。
&&& 大声的哭泣一次吧,为了我们多灾多难的民族。尽情的激动一次吧,为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字节数: 943) [原创
11:06:22]&&《耕海牧鱼》这一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第二课时)的内容。作为本次代表学校参加深圳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系列观摩交流活动的课例,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在情景教学模式下的小组合作学习。
为了实现这个研究目标,我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分析后,采用了体验、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知识建构与人文主义的感染与升华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1.创设话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
将本节课内容情景化为“赢在中国――创业英雄选拔赛”,课堂教学环节也相应的情景化为各参赛小组的一次难忘的创业历程,具体安排是:
①赢在中国――创业任务篇。向学生公布课堂自学提纲,明确本节课主要任务。
②赢在中国――市场调研篇。让学生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来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同时完成对本节课三个基本知识模块的教学。
③赢在中国――商战实例篇。将书本相关知识再次进行合理的情景设置,整合成山口家族商战实例的形式,让学生通过一系列所提供的材料去进行案例分析,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个个的探究中完成对这一知识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④岗前培训。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深圳的建设献计献策。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从而实现本课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升华。
2.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并发放小组学习表格。将全班同学分为八个小组,每组都给自己起了特别的名字,这样做只为增强小组在合作探究学习过程中的集体凝聚力。小组学习表格的发放,并不是要学生完成的一道课堂作业,而是要求各组对小组讨论过程中所形成的要点性概括进行记录。而小组成果汇报也不单是让学生直接去回答自学提纲上的答案,而是要学生运用小组的讨论结果,去实际的解决一些问题,这就克服了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一个难题。
3.努力营造社会就在我们身边的氛围,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在本课的导入中,我以人们每天都要经历的“吃”作为本节课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中日两国饮食习惯的区别,去探究日本的自然条件和日本人们生产生活的面貌。
4.授课过程中,注重展示详实的图片与材料,通过让学生根据地图去分析一定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从而揭示“傍水而居”的主题。通过“山口家族”发展历程的案例分析,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 尝试在课堂上进行书本知识的实践与运用。通过开设“岗前培训”栏目,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为深圳建设献计献策。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
总之,整个教学过程,都体现了较强的课堂设计意识,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上都始终倡导着“体验、探究、建构”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反映热烈,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也受到了一次良好的人文熏陶和滋养,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当然由于这是一次探索,就必然使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还有待改进的地方。经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也大胆的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模式,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一大进步。而这些也将成为我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继续努力探索的宝贵财富。&(字节数: 2604) [原创
11:04:02]&&《耕海牧鱼》课堂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第二课时)
深圳实验学校& 董辉
一、课前系统部分
(一)教材分析
《耕海牧鱼》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三课《傍水而居》的第二课时内容。教材选取日本渔业为典型实例,在比较了教材上一课内容《水乡孕育的城镇》所叙述的中国太湖流域人们在水乡的自然环境条件下,人们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等方面内容的基础上,展示了日本渔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阐述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状态。
这一目教材编写脉络清晰,选取事例典型,无论是自主学习,还是探究学习,学生都能抓住一个落脚点,以点带面进行剖析,将地理、历史、社会紧密地糅合在一起,做到了水乳交融,充分体现了历史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新特点。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目标
针对初一学生理性思维弱,感性思维强的特点,同时,依据新课程以人为本,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这一指导思想的要求,我对本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作如下设定:
1.知识目标
&& 通过学习日本渔民的生产生活,进一步理解傍水而居的人们的生产和日常生活状态。
2.能力目标
& &通过一定的教学环节设计,培养学生正确认读地理图片和资料的能力和比较、分析、归纳社会问题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与人合作、善于研究的精神。
3.情感目标
通过分析日本渔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自己的设想。引导学生从环境、发展的角度去看待问题,从而树立起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鱼对日本人们生产生活以及文化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难点:日本捕捞渔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以及为保护渔业资源日本政府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四)教法和学法
本课拟采用以教师为指导,促进学生为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实施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贯穿两种方式:
1.情景教学法:教师通过设置《赢在中国》课堂问题情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情景案例,设计思考题,最终达到知识建构和情感升华的目的。
2.小组合作法:课前发放小组合作学习单,并设计问题依据,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相互认同和接纳,探究的过程也就是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二、课堂系统部分――教学过程
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发放小组学习表格
(导入新课)
【师】在我们中国,每逢节假日,朋友们、亲戚们都有3-5小酌,或10多人大宴的习俗。要是论吃的规模,中国最具典型的就是“满汉全席”了,我们中国人的菜单荤素齐全,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都可以被我们搬上餐桌。据说慈禧老佛爷吃饭时摆的就是这“满汉全席”,用了整整一百零八道菜!(展示“满汉全席”图片,学生一片惊叹)
但要是同学们去我们学校旁边的元绿回转寿司店去(展示实验学校附近的元绿回转寿司店以及寿司图片),可能发现菜单比我们要简单的多,主要是各种寿司和鱼制品。同学们有没有思考为什么中日两国的菜单如此不同呢?
【生】因为日本盛产鱼,数量多而且便宜。
【师】是的,日本的鱼的确多而便宜,那为什么日本的鱼会如此多而便宜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引出课题:耕海牧鱼)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设置,把课上要探究的问题隐含在中日两份菜单中,然后,通过引导,让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导入新课,从而培养学生“把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抽象为地理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
一、创设话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尝试方法指导。
【师】《赢在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全新打造的大型选拔活动,是2006年中国空前的寻找创业英雄的“造星”事件,更是一个让具备商业潜能的英才横空出世的平台。今天这节课我们将把这个节目搬到我们的课堂现场,在座的各位同学将都是参赛的创业者!
【情景假设】
项目名称:赢在中国――创业英雄选拔赛
本期内容:随着深圳渔业的发展,深圳某渔业贸易集团急需打开日本市场,欲成立日本分公司。本期获胜小组将获得该集团日本分公司经营权,并将拥有该企业50%的股份,出任该公司的CEO。赢在中国,给你舞台,给你机会,也许,你就是我们一直苦苦寻找的最具潜质的创业小英雄!
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假设,改变传统枯燥的教学模式,增加课堂趣味,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积极的进取心和团队协作竞争的意识。
二、情景实践
1、环节一:赢在中国――创业任务篇
要求:各小组须在10分钟内,分工合作,学习、讨论,完成以下任务:
①找出日本的地理位置。根据相关地理知识以及图4-19和图4-20 ,分析日本渔业兴旺的有利条件。
②为了早日打开日本市场,公司计划采取销售和产品文化附加值宣传双管齐下的运营策略。请您以“鱼”为主题,为公司列举出在日本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鱼‘都有哪些体现?
③日本渔民们的生产活动方式曾发生过哪些变化,随之而来又有哪些烦恼?烦恼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为保护渔业资源,日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
【生】小组分工合作,进行讨论,同时填写《小组学习表格》,选出小组发言人。
【师】到各小组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可适当参考课文,寻找到的信息越多越好。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系列的问题设置,勾勒出本节课的知识脉络与要点,同时让学生通过小组自学合作讨论的方式,去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学会合作、学会竞争。
2、环节二:赢在中国――市场调研篇
要求:各参赛小组完成对日本渔业发达原因和市场消费状况的调研。
调研一:日本自然地理位置(出示日本地理图)
【生】根据“日本政治地图”完成填空,主要说出日本大概的地理位置与周边邻国。
调研二:日本发展渔业的有利环境(出示日本洋流图)
【师】进一步明示日本的地理位置:太平洋北部,
【生】依据日本的地理位置这一条件分析日本渔业发展都有哪些有利因素。
(幻灯片展示板书)
调研三:日本“鱼文化”菜单(饮食、谚语和文字、节日)
(幻灯片展示板书)
【师】日本自称为彻底的食鱼民族,鱼已经深入到日本人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构成了日本独特的鱼文化。
设计意图:让各小组通过市场调研的方式去自学,通过小组汇报的形式去检验学生的自学成果,同时完成对日本地理环境、渔业发达原因以及日本的鱼饮食与鱼文化的学习,从而完成本堂课对知识要点的掌握与了解的要求。
3、环节三:赢在中国――商战实例篇
要求:各参赛小组通过山口家族的故事,完成对日本渔业生产现状与对策的调查。
【情景设置】
人物:山口老板
时间:2007年
地点:日本
背景介绍: 山口家族是日本九州的一个渔民世家,早在二战以前他们家族的成员就已经开始从事近海捕捞活动,积累了一些财富。二战后,由于日本人口的激增以及造船业的发展和捕鱼装置与技术的进步,山口开始购买远洋渔船,组建了一支小有规模的远洋捕鱼船队。
&&&最近令山口比较郁闷的是,船队规模越来越大,而捕鱼范围越来越小,特别是由于石油危机,他们公司的成本越来越高,利润越来越少,现在公司和船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抉择。
案例一:水俣镇是山口家族传统的大本营,位于日本九州南部的海滨,渔业兴旺。1953年,水俣镇的一个人生了怪病,开始只是口齿不清、步履摇晃、面部痴呆,后来发展到耳聋眼瞎、全身麻木,最后体如弯弓,神经失常,惨叫而死。1956年4月,一个6岁的女孩患了同样的病症。同年5月,又有4个同样的病人被送入了医院。紧接着,该镇又发现了50多个这类患者。这引起了全镇人的恐慌。有关方面开展调查,确认这种“水俣病”是因为汞污染了海水,人又吃了受污染的鱼虾而引起的。于是,海洋环境问题引人们的思索和关注。受此事件的影响,公司的业绩出现大幅度下滑。
【师】山口家族这次危机产生的缘由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化解危机的,请你帮他出主意。
【生】危机缘由:近海环境污染 ; 解除方案:近海捕捞&&&&&&& 远洋捕捞
案例二:去年,一支由我们公司6艘船只组成的捕鲸船队前往南极地区水域捕鲸。不料这一行动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强烈抗议,绿色和平组织的官员说,绿色和平组织已派船只“等候”我们的船队,如果船队不返航,环保人员将采取直接“非暴力行动”予以阻止。(展示图片:纽约油市收盘价创历史新高)
【师】山口家族这次危机产生的缘由是什么?他们又是如何化解危机的,请你帮他出主意。
【生】危机缘由:世界各国对海洋资源的重视;石油危机引发油价上涨
解除方案:远洋捕捞&&&&&&& 耕海牧鱼
【师】补充“耕海牧鱼”的概念:在世界渔业资源利用受到限制的情况下继续增加捕捞产量,主要是依靠建设沿岸渔场,其中人工鱼礁渔场起的作用最大。日本在上世纪50年代以前就开始利用废旧船作为人工鱼礁。由于采取人工鱼礁建设这一重大举措,从1959年~1982年的23年中,日本沿岸和近海渔业产量从473万吨增加到780万吨,海洋生态环境一度遭受严重破坏的濑户内海,在有计划进行人工鱼礁投放和海洋环境治理以后,已变为名符其实的“海洋牧场”。
总结:为保护渔业资源,日本政府所采取的措施。(幻灯片展示板书)
设计意图:将书本相关知识进行合理的情景设置,整合成山口家族商战实例的形式,大大减弱了学生对“今天日本渔业面临的问题”、“如何应对日本所出现的渔业危机”两大难点的把握难度与学习探究兴趣。学生通过一系列所提供的材料去进行案例分析,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一个个的探究中完成对这一知识难点的掌握和理解。
4、环节四:总结本节课各小组得分情况,并作出点评。
【师】“赢在中国”裁判组宣布结果:经过激烈的角逐,你就是我们今天一直苦苦寻找的最具潜质的创业小英雄!
&& 董事会决定马上为新公司注资1000万,由你们小组成员共同出任该公司的领导层!
5、岗前培训
作为参与我们公司的第一份作业:深圳是一座美丽的滨海城市,通过这次活动,我想我应该…..
格式:在发展渔业的过程中,我觉得……,作为一个深圳市民,我应该……
举例:在发展渔业的过程中,我觉得我们深圳人充分利用了大海的有利资源,因地制宜发展了渔业,作为一名深圳小市民,我应该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眼光,更加珍惜我们的大海,让海洋更好的为我们服务!
【生】各小组分组讨论,形成结果,最后请每组派一名代表发言。
【师】对各小组代表的发言作出引导与点评。
设计意图: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为深圳的建设献计献策。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从而实现本课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升华。&(字节数: 0) [转贴
10:01:27]&&&&&偶然从网络上看到这篇文章心里感触挺大。自古做一个老师难,做一个好老师更是难上加难!学无定法,教无陈规,仁者见任,智者见智。写这篇文章的老先生以自己一生教师生涯的总结和回顾,很实际的诠释着如何做一个好老师的难题,当然更令我惊喜的是文章中出现的那位“年轻”的郭志鸿老师,如今已过不惑岁月,并且成为了我的领导。有时候读人就像读史,读这篇文章让我想到了三十年后的我,诚然我的教师之路刚起步,但是我已迈出我坚实的脚步;诚然我的教师之路已经起步,因为在我人生的路上得到这么多好的良师益友的帮助和启迪,这些都会让我在以后的路上走得更快更远……――博主题记
什么样的老师对学生影响大?这个问题我也是逐渐才明白的。
1971年秋,我从株洲师范出来到一所中学去教数学,去上班的前一个晚上,我父亲――一个解放前的老师和解放后的“意识形态领域领导”严肃地找我谈话。
他劈头就说:“教师应该是万金油。”
我不高兴了:万金油?那可是一种涂涂抹抹、乱七八糟治点小病的常备药,难道“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就这样不入流?
父亲看出了我的不高兴,接着说:“别不高兴!你想想,从读书以来,哪位老师给你的印象最深、对你的影响最大?解放前我读中学的时候,影响我最大的是一位国文老师,――他是个地下党员,非常博学,经常和我们一起谈天说地,关心和指点我们怎样做学问、怎样做人。要知道学生不是读书的机器而是心灵极为丰富的活生生的人,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无所不知的,所以什么问题都会来问你。如果你只懂得本学科的书本知识,广阔天地和人生的什么问题你都答不上来,学生还会敬重你吗?不敬重你了,你对他们还会有什么影响?我看就连你自己教的学科他们都会不喜欢了!要记住:一个教师的最大魅力是人格的魅力。知识学生是可以自己学的,忘了还可以补,人格的塑造则必须扎扎实实从小做起,而要影响学生的人格,你就必须博学,――重博而不重专,这就是万金油的特点和优势。”
听父亲长篇大论时,我默默回忆了教过我的所有老师。呀,果不其然,印象深的、怀着敬意的的确不多,而且确实是对我关心、影响我人格形成的那几位。
由于跟着父亲南南北北,小学先后在北京、长沙、株洲读过五所,说句实话,印象深的老师竟然没有。中学七年(文革让我迟了一年离校),印象深的老师有三位:
初中的班主任李象豪。他是体育老师,对我们很亲切、很宽容。那时我虽然是班上的学习委员,却也调皮,几次上自习课之前去找他申诉:“既然体育是德智体三育之一,那自习课也可以复习体育!借几个篮球给我们去复习体育嘛!”他歪着头盯着我,略一思考之后竟然说――“好吧!”
下乡“双抢”(当代青年可能不懂了,那是农村七八月间“抢收早稻和抢插晚稻”的意思),他带着我单独住在一位老乡家里,每天教我怎样到各个点了解情况、怎样汇总这些情况和写总结,整个过程中他对同学们由衷的关爱和耐心细致的照顾给我留下极深的印象:一个女同学中暑晕倒,他带着我跑了几里路去叫医生,――我落在远远的后面而且弯着腰喘不过气了,因为他是体育老师啊!
高中的班主任李云昌,物理老师,非常老实善良,也上过我的当:很不满意因为个子矮坐在前二排,于是要求坐到最后面去,――理由是“我是班长,应该拥有最宽阔的视野好掌握全班的情况”。他想都没想就答应了,让我好一阵窃笑,因为实实在在是想脱离上课教师的视野好偷看小说呀!
我们和他一起度过了文革最动荡的三年,那时他已经没有班主任的名分了,我们都是红卫兵,独立自主闹革命。但他一如既往地为我们着急,为我们调解矛盾,组织我们去看望和帮助被文革搞得很惨甚至精神分裂的同学。这一切一直延续到我已经在母校当了老师后来又当了副校长,但他还是一样待我,问寒问暖,只要是我想做的事他都无条件尽力支持,――我知道,在他心目中我永远是他的学生,他则永远是我的班主任……
高中的生物老师薛竹亭。后来他当了多年的体育老师、体育组长直至市教科院的体育教研员,因为他体育内行,读大学时创下的一百米跑纪录从六十年代到八十年代竟保持了二十年之久!
他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老师,永远是那么健美、那么博学、那么和风细雨、那么对我们关爱有加,――一直到已经退休多年的今天还是如此。
上课时,他明知我在偷看小说,却只是讲着课走过我的桌旁,在我头上轻轻一抚,让我感到一股暖流流过。而当我把“什么是光合作用”的提问答得自己都很得意时,他是那样红光满面地表扬我,从那一刻起生物学就成了我的最爱,――只是文革的祸害让我没实现搞生物学的理想。
他欣赏我的球技(尽管我太矮了没能献身篮球事业),一次出差竟把带学校女队的责任交给了我。短短的十几天,我把球队搞得一塌糊涂,甚至和主力队员们闹翻了。幸好他及时赶回,抓的第一件事就是球队整风,队员们纷纷向我道歉,――他一句话也没批评我,倒让我自己默默羞愧不已。
直到我进了教育局当“官”,他仍象那位老班主任一样关爱我,他自己在体育教研员和体育特级教师的工作上、在全省乃至全国所创下的成就和威望也一直是我的榜样。
这就是第一阶段,老师们教会了我善良和以心换心,让我明白了教师人格魅力的重要。至于发现博学对教师的重要性则是我自己也当教师之后的事了。
我教的是主要是数学,当副校长后因工作需要教得多的还有高中政治和初中物理、地理、历史。回忆起来又有几位教师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位是早已谢世的语文教师干锦元。
当时的高中语文组长是另一位老师,干老师与他分歧严重,便找我评理。
那位组长是明显的“语法逻辑派”,讲课重语文知识的落实,教的班高考很好,但学生听课昏昏欲睡、毫无兴趣。干老师则相反,讲课时充满激情、旁征博引、妙趣横生,还写得一手好字,学生们都很喜欢上他的课,可高考的成绩却不如组长教的班。于是他激动地说:“学语文为了什么?难道是为了应付考试?学那么多年语文,却不能热爱语言文学,不会讲不会写,光会做考试题,教这样的语文有什么用?”
从内心说我是站在他这一边的,我把这种观点叫做“情感派”。但我是管教学的副校长,既不能支持一派反对一派,更不能不考虑高考的需要啊!于是我委婉地说:“可惜我是学数学教数学的,裁定不了你们的分歧,应该是各有道理、各有长处吧!”
几年后,由于干老师的的改革精神和威望,被调到市教科院当语文教研员,干得有声有色,――可惜过早谢世,夙愿未了!
另一位让我钦佩的也是我当副校长那所中学的语文教师郭志鸿,刚大学毕业任教,还当一个高一班的班主任,――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学校在高一试着做了一个“民意调查”,问学生“你最喜欢哪位教师,为什么?你最不喜欢哪位教师,为什么?”问卷回收前,几个校级干部谈论答案会是谁,我们预计到了两个人。谁知调查统计的结果与我们的预计大相径庭:预计会最受欢迎的反倒是最不受欢迎的,而且谁也没想到郭志鸿这个初上阵的新兵成了最受欢迎的。
原因何在?
学生们反映:郭老师知识丰富,又和学生打成一片,语文课上的生动、深刻,课外总是和他们在一道谈天、弹吉他唱歌、踢足球――尽管带着眼镜的他在球场上显得那么笨拙!相反,那位不受欢迎的女数学老师上课很呆板,每堂课靠得住写三黑板,每次都是从左边起密密麻麻写到右边,边写边135度角对着学生讲解,讲完最后一行靠得住下课铃就响了。作为班主任,她经常找学生谈话,但内容千篇一律――要抓紧学习呀,最近你有点松懈了,这样怎能考上大学呢――如此等等,烦得很!哇,学生们却不考虑这位数学老师对题型和解题方法抓得多好、讲得多细、教过的班高考数学成绩多好!
后来校长们再谈起这次调查结果的出乎意料时,有人补充了另一件趣事:这位女老师有次向某校长诉苦,说儿子太不服她管了,有天劝儿子抓紧学习,儿子却愤愤地说,“你算了吧,你懂什么痪褪腔嶙黾父鍪饴穑”
学生的看法不可偏听,我们都知道那位数学老师是位很好的老师,但毕竟学生们对郭志鸿的赞扬是正确的:他第一次带的班成为全年级干部最得力、自我管理最好、成绩最好的班。后来他不断成长,从教导主任到副校长,再到校党委书记,再后来他到深圳去发展了,听说事业蒸蒸日上,――我们祝福他。
博学让他们深得学生之心,他们围绕在教师身旁,天天得到教诲和引导,便获得了良好的成长。
时间和经历总算让我逐渐明白了父亲长篇大论的真切道理,难怪有一期《人民教育》介绍的一个调查的结论是:中小学生对教师最重要的期望有三个,第一是博学、第二是亲切、第三则是漂亮――对于“漂亮”这一点,我的博客中有另一篇文章谈到了它,在这里就不铝恕
老师们,我们该怎么做呢?&(字节数: 6630) [原创
20:01:24]&&
&&&&新课改的理念之一就是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我们备课组的老师们通过批改作业,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与行为特征,对学生现行学习行为进行诊断性研究,进而有针对性地对作业的布置与设计、批改与讲评进行了改革。在较长时间的探索与总结过程中,我们逐渐形成以下认识:
一、关于作业布置与设计的探索
1、作业布置质量与数量关系的探索。
&&&&& 我们为了实现作业布置“轻负高效”的效果,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我们进行了认真地筛选,把具有代表性、典型性、趣味性和富有生活气息、充满时代感的作业挑选出来,把那些重复性的、机械性的、陈旧过时的作业砍掉,力求少而精,力争给学生的作业能够“以一当十,举一反三”,做到质高量精。这样,既能保证学习效果,又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量。当然,如此一来,势必要占用教师们更多的备课时间。不过,能用一个人的辛劳取代几十个人的低效辛苦还是非常值得的!
2、作业设计多样化的探索。
&&&&& 我们把对作业的设计放在与课堂设计同等重要的位置来对待。作业的形式除了传统作业模式以外,我们还增加了开放性作业,既有自主学习的阅读作业和读图练习,又有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选题作业。我们还经常让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通过收集资料、合作研讨、归纳分析、形成结论,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这样既使枯燥的教学内容变得有趣,又培养了学生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例如,在七年级的教学过程中,我们让学生根据课标“社区功能和种类”的要求,选择学生所熟悉的百花社区完成社会调查报告;让学生根据课标“家庭对个人影响”的要求,和家长们一起针对自己家庭具体情况,完成家庭守则的制订等等。
二、关于作业批改的改革
1、改革作业的批改形式。
&&&&& 在批改作业中,我们不仅仅是打√打×、划分等级,或只是更改答案,更多的则是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去思考,指出一些方法,让学生去操作,告诉一些步骤,让学生学会学习。例如: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或容易混淆的概念,我们会批注:“请看课本第几页”。学生没有利用材料中的信息,我们会提醒他怎样阅读材料,看课文中有哪些要素。遇到难度较大的题,我们会指出解题步骤。
2、改革作业的评语类型。
&&&&& 我们的作业评语分为几类:
1)对有良好习惯的学生和完成作业的学生进行肯定,写一些赞扬的评语。例如:“你的作业很认真、很整洁!”“你做完作业后能自觉用红笔订正,太好了!”等。实在没有时间,就评价为A或优。学生见到老师赞扬的评语,学习积极性会大增,做得更好。
2)对有进步的学生给予鼓励,指出其进步并提出进一步要求。例如:某学生经常迟交作业,但只要有一次他按时交作业了,我们就会毫不吝啬自己的表扬:“你能按时完成作业,有进步,希望你能继续保持!”等他第二次按时交作业时,我们再次表扬他,并进一步提出新的要求:“希望你能自觉用红笔订正”。
3)对未完成作业的同学提醒他补做作业,等下一次批改时还要回头看看他补做了没有,如果补了,给予鼓励,没补,要找学生面谈。
三、关于作业讲评的改革
&&&&& 我们还改革作业的讲评方式。在批改作业中,我们会关注哪些问题是大多数学生共同困惑的,哪些问题是不同层次的学生困惑的,以便及时分类与学生进行沟通,提供有效的指导。对于大多数学生共同困惑的问题,我会对全班同学进行讲评;对吃不饱的同学,我们会给他们增加一些高难度的作业,然后组织他们一起讨论式质疑解难;对程度中等或中下的学生,我们会让他们点题讲解。这种分层分类的面对面沟通,解决了不同层次学生陪读的问题,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 经过较长时间的探索、改革与实践,我们欣喜地看到学生们已经或正在改变着他们的学习行为:有的学生由抄作业到独立完成作业;有的学生由只做选择题到课后自觉梳理知识;有的学生由老师追着他交作业变成他追着老师交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作业本和笔记本上由清一色变得红黑相间、五彩缤纷。我们由衷感到兴奋和骄傲。
&&&&&&&& 初一历史与社会备课组:董辉、何立新&(字节数: 3507) [引用
7:58:07]&&&
&&&&&&& 日本人爱把人生喻为樱花,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凋谢了。小波的生命很短暂,盛开了,很短暂,然后就溘然凋谢了。三岛由纪夫在《天人五衰》中写过一个轮回的生命,每到18岁就死去,投胎到另一个生命里,这样,人就永远活在他最美好的日子里。他不用等到牙齿掉了,头发白了,人变丑了,就悄然逝去。小波就是这样,在他精神之美的巅峰期与世长辞。
  我只能这样想,才能压制我对他的哀思。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家。
  小波这个人非常浪漫。我认识他之初,他就爱自称为“愁容骑士”,这是堂吉诃德的别号。小波生性相当抑郁,抑郁既是他的性格,也是他的生存方式;同时,他又非常非常浪漫。我是在1977年初与他相识的。在见到他这个人之前,先从朋友那里看到了他手写的小说。小说写在一个很大的本子上。那时他的文笔还很稚嫩,但是一种掩不住的才气已经跳动在字里行间。我当时一读之下,就有一种心弦被拨动的感觉,心想,这个人早晚会和我有点什么关系。
  我想这就是中国人所说的缘分吧。我第一次和他单独见面是在光明日报社,那时我大学刚毕业,在那儿当个小编辑。我们聊了没多久,他突然问我:“你有朋友没有?”我当时正好没有朋友,就如实相告。他单刀直入地问了一句:“你看我怎么样?”我当时的震惊和意外可想而知。他就是这么浪漫,率情率性。后来我们就开始通信和交往,他把情书写在五线谱上,他的第一句话是这样写的:“做梦也不会想到我会把情书写到五线谱上吧。五线谱是偶然得来的,你也是偶然得来的。不过我给你的信是值得写在五线谱里的。但愿我和你,是一支唱不完的歌。”
  我不相信世界上有哪个女人能够抵挡如此的诗意,如此的纯情。被爱已经是一个女人最大的幸福,而这种幸福与得到一种浪漫的骑士之爱相比又逊色许多。
  我们俩都不是什么美男美女,可是心灵和智力上有种难以言传的吸引力。我起初怀疑,一对不美的人的恋爱能是美的吗?后来的事实证明,两颗相爱的心在一起是可以美的。我们爱得那么深,他说过的一些话我总是忘不了。比如他说:“我和你就好像两个小孩子,围着一个神秘的果酱罐,一点一点尝它,看看里面有多少甜。”这形象的天真无邪和纯真诗意让我感动不已。再如有一次他说:“我发现有的人是无价之宝。”他这个无价之宝让我感动极了,这不是一般的甜言蜜语,如果一个男人真把你看做是无价之宝,你能不爱他吗?
  我有时常常自问,我究竟有何德何能,上帝会给我小波这样一件美好礼物呢?那年10月10日我去英国,在机场分别时,我们虽然不敢太放肆,在公众场合接吻,但他用劲搂了一下我的肩膀作为道别,那种真情流露是世间任何事都不可比拟的。我万万没有想到,这一别竟是永别,他转身向外走时,我看着他高大的背影,在那儿默默流了一会儿泪,没想到这就是他给我留下的最后一个背影。小波虽然不写诗,只写小说随笔,但是他喜欢把自己称为诗人,行吟诗人。其实他喜欢韵律,有学过诗的人说,其实他的小说你仔细看,好多地方有韵律。小波虽然以写小说和随笔为主,但在我心中他是一位真正的诗人。他的身上充满诗意,他的生命就是一首诗。
  恋爱时他告诉我,他16岁在云南,常常夜里爬起来,借着月光用蓝墨水笔在一面镜子上写呀写,写了涂,涂了写,直到整面镜子变成蓝色。从那时起,那个充满诗意的少年,云南山寨中皎洁的月光和那面涂成蓝色的镜子,就深深印在我的脑海中。
  小波在一篇小说里说:人就像一本书,你要挑一本好看的书来看。我觉得我生命中最大的收获和幸运,就是我挑了小波这本书来看。我从1977年认识他,到 1997年与他永别,这20年间我看到了一本最美好、最有趣、最好看的书。作为他的妻子,我曾经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失去了他,我现在是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小波,你太残酷了,你潇洒地走了,把无尽的痛苦留给我们这些活着的人。虽然后面的篇章再也看不到了,但是我还会反反复复地看这20年。这20年永远活在我心中,我相信,小波也会通过他留下的作品活在许多人的心里。樱花虽然凋谢了,但它毕竟灿烂地盛开过。
  我想在小波的墓碑上写上司汤达的墓志铭(这也是小波喜欢的):活过,爱过,写过。也许会再加一行:骑士,诗人,自由思想家。
  我最亲爱的小波,再见,我们来世再见。到那时我们就可以在一起一百年,一千年,一万年,再也不分开了!
&&(字节数: 2702) [原创
16:11:19]&&“教育行者――董辉的个人博客”网站简介
“教育行者”(网址http://hexun.com/donghui8108/default.html)是深圳实验学校中学部历史与社会教师董辉于2007年6月开通的个人博客网站。网站主要由博客、相册、音乐、视频、网摘、博揽、朋友圈、留言版等十个栏目和频道组成,是一个以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学为主题的个人门户网站。
其中博客是本网站的主体,它的定位是:“总结日常教学,关注课改前沿,思索当前教育”。博客内容包括读书心得、教学设计、教学手札、备战中考、试题集锦、课题研究、他山之石、史海泛舟、教师生涯等栏目和频道。这些栏目的主要内容有:
教学设计,这个栏目主要将我平常教学过程中比较能体现新课改要求的一些精彩课例设计展示了出来,和广大网友同仁一起分享和交流。其中 “国耻纪念馆”课堂教学设计实录曾获得深圳实验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一等奖,《文化艺术之都》课堂教学设计曾获得深圳实验学校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一等奖。
教学手札,在这里我记录下了我日常教学的一些感悟和总结。它包括体味艺术,感悟人文――《文化艺术之都》课堂教学小结与反思,良知、责任和义务:历史怎样告知未来――《屈辱的岁月》教学反思等等内容。其中《没有了课件,我们还“会”上课吗?――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教学观摩比赛后有感》一文10月13日,被中学历史课程网历史天地栏目转载,文章转载后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何成刚博士的高度赞扬,并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读书心得,读书是一个教师使自己丰富和充实起来的主要途径。在这个栏目中,我主要介绍一些我日常阅读教育与史学著作的心得体会,它包括苏霍姆林斯基的名言、读曹衍清校长《一个教育行者的想象》有感、《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等内容。
课题研究,积极开展教学课题研究是深圳实验学校的教学特色之一。在这里我主要展示了我主持或者参与过的几个课题研究,例如:“指导学生开展《历史与社会》社区地理调查的课题研究与探索”、“提升学生中考《历史与社会》复习效果的探索性教学”课题报告、“初二年级《历史与社会》实施活动课教学”课题的尝试性探究等。其中“浅析初中《历史与社会》新课程三维目标设计误区及教学对策”论文被深圳实验学校评为新课程改革经验总结论文类特等奖,此文同时参加了深圳市教育学会2007年课程改革论文评选,获得一等奖。
教师生涯,这里是对我大学毕业到今教师生涯点滴的记录。既有对日常课堂教学的感想也有对自己教师生涯过程的感恩和感动。例如《二零零六――我的际遇》一文是我来到深圳,在深圳实验学校工作两周年纪念之际写下的一篇纪念文章。
他山之石,博客的意义在于它的交流性和共享性。在这里我主要转摘了一些对教学有积极参考和指导意义的文章。例如东莞市东华高级中学的夏辉辉老师写的《从唱国歌所展开的历史教育》,它引出了我对历史与社会课程如何加强情感与价值观教育的启发和思考,使我受益非浅。
视&& 频,视频是多媒体教学的重要工具,在这里我存放了一些教学用的,非常珍贵的一些历史记录片和教学片片段。其中《我说“春晚”――一次心灵的对话》这篇文章就是我在利用视频《心里话》进行教学后的课堂记录和思考,也完整的在我的博客里展示了出来。
“教育行者――董辉的个人博客”网站自2007年6月正式开通以来,在短暂的时间内,网站访问量就已经高达9000多次,并已经被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下的成长网和和讯门户网站等网络媒体所关注,多篇原创文章被其他网站和博客转载,特别是在今年的10月13日,我的《没有了课件,我们还“会”上课吗?――广东省初中历史优质课教学观摩比赛后有感》一文,被成长网旗下的中学历史课程网历史天地栏目(文章转载地址:)转载后得到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何成刚博士的高度赞扬,并在网上引起了强烈反响。
同时通过博客这种新的方式,更使我有幸结识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老师,这其中就包括有北京的何成刚博士、宽容老师,深圳的宾华老师、吴萌老师、等等……从这些前辈老师身上我学到了许多的东西,也得到了他们不同形式的指导的熏染,而这些都将是我在历史与社会教学道路上不断探索、永不满足的动力源泉,在这里一并向他们表示感谢!&(字节数: 3804) [转贴
10:39:07]&&&&&&&&&&&&&&&&&&&&&&&&&&学习: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石 & &&& 作者:李亚杰&&& &&& 胡锦涛总书记今年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在当今时代知识层出不穷的条件下,要成为合格教育工作者,就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广大教师要崇尚科学精神,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如饥似渴地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新技术,拓宽知识视野,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教书育人本领。”作为教师,只有学习,才能厚积薄发,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奠基石。
终生学习 学而不倦
生存与学习是人类生命的两大主题,要想生存就必须学习,学习力就是竞争力。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学习阶段和工作阶段是不能截然分开的,工作过程就是学习过程,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一体化。每个人都应把学习当作自己一生的使命。面对新课改,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我的知识储备够不够”、“我的教学方法是否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我的教学风格是什么?”、“怎样把知识转化为智慧,做智慧型教师”,教师在不断反思中,树立起终生学习的理念,深刻认识到:不学习就会落后,不学习就会被淘汰。唯一的出路就是不断学习,不断更新观念,充实知识,在学习工作中实现自身生命价值。
自觉学习 内化行为
马斯洛人本主义的需求理论告诉我们,追求个性完美是每个人的人生需求,正是这种心理需求,激发了人们的学习愿望。终身学习是教师追求个性完美的过程。在终身学习中教师自觉学习,善于学习,是提升自我,改变自我,超越自我,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个人学习是各种学习的基础,通过各自持续的学习,克服学习上的简单化、形式化,不把学习当成强加自己的额外负担,由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由主动学习到自觉持久的行动,学习才能成为一种习惯,内化为自身的一种品质。只有这样才能使每一位教师自觉接受新观念,新知识,提高技能、智慧和素质,不断完善自己,拓展自我发展的空间,在追求个性完美的过程中,使教师的内涵增值,促进教师可持续发展。
有效学习 学以致用
学习是教师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师的学习是解决自己工作中的需求,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促进自身发展。教师的有效学习以他人的成功为自己工作的起点,学习不再是单纯的继承与模仿,而是反思批判、创新的过程。在学习中,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理论认识,作为自己发展的起点,将他人成功的经验与理论转化为自己个性的新思想,用以解决自己的问题,形成“站在巨人肩膀上”看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模仿巨人,成为巨人的影子。
有效学习的根本目的在于用理论指导实践,学以致用,在交流、碰撞中收获思考,那种脱离实践的需求,单纯地为学习而学习,最终只能停在现成书本的字句上。学习中要对自己遇到的问题,取得的经验,获得的启发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多元学习 共同发展
建立多元的学习渠道,拓展学习空间,抓住每一个时机向书本、向实践、向生活学习,成功是学习,失败也是积累,让学习走向家庭、走向社会、走向大自然,走向教师自己丰富多彩的生活。
首先教师要扎扎实实地多读一些书,教师的成长,离不开读书,尤其是教育经典,因为没有传承,就没有创新。教师要想取得深厚的造诣、扎实的知识、渊博的学识,就必须读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在学习与思考中生成我们的教育智慧,从而认识自己,规划自己,发展自己。
其次教师要向身边的同伴学习,这是教师完善自我的一条捷径,通过听课、研讨、交流直接向同伴学习,学习同伴成功的教学实践,研究其中蕴涵的先进教育理念。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是教师充实自己的有效手段。
第三网上学习是教师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网络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手段,是巨大的资源库,在网络面前人人平等。充分利用网络空间进行学习,通过开展网上交流、网上研讨、网上备课,不断发展自己网上学习的能力,使之成为一种参与式、互动式的学习过程。在学习别人网上发布的信息与资料时,也在网上展示自己,为别人提供有用的信息与资料。每个人既是网上学习的消费者,也是网上学习的建设者,实现资源共享。
学习是一种积累,是知识的积累,也是人生的积累。教师惟有与时俱进,终生学习,才能终身发展。&(字节数: 2416) [原创
14:29:01]&&0 && image.height>0){if(image.width>=700){this.width=700;this.height=image.height*700/image.}}" style="WIDTH: 312 HEIGHT: 260px" height=333 alt=查看更多精彩图片 src="http://photo9.hexun.com/p/1719/b_0B8DC1ED8D0B4C9C4231DAE57B3AD304.jpg" width=496 border=0>体味艺术,感悟人文
――《文化艺术之都》课堂教学小结与反思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六课文明中心――城市(第三课时)
深圳实验学校& 董辉
&&& 《文化艺术之都――巴黎》这一堂课,是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六课文明中心――城市(第三课时)的内容。作为本次学校示范课的课例,我的主要研究方向是探索在情景教学模式下学生体验、探究与知识的建构,联系社会生活去寻找人文素材。
为了实现这个研究目标,我在深入研究教材和学情分析后,采用了体验、探究、建构的教学方式,让学生自己去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上达到知识的建构与人文主义的感染与升华的目的。在授课过程中我主要采用了以下教学环节:
1.创设话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联系学生城市生活体验。
首先从学生非常熟悉的一部电视剧《又见一帘幽梦》着手,引出本节课的话题――文化艺术之都巴黎,通过设置“奥一网友热议深圳创办全球先锋城市”让学生体会城市的魅力更多来自它的文化底蕴,给了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和空间。同时将本节课全部内容都情景化为“奥一网友巴黎考察记”,课堂教学环节也相应的情景化为考察团行程,具体安排是:①乘坐邮轮从深圳出发前往法国。 ②巴黎市容游――巴黎浪漫之旅 ③三大艺术中心和埃菲尔铁塔――巴黎文化之旅& ④巴黎市民生活考察――巴黎风情之旅& ⑤市民大讲堂――【先锋·城市论坛】。通过这个环节的开展拉近课文与学生的距离,也使整个课堂充满着生动和激趣。
2.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并发放学习记录单《巴黎考察笔记》。小组讨论合作分析共同完成考察笔记。 “考察团”每完成一个行程都将要完成一次考察笔记,考察笔记内容包括对巴黎的印象,以及巴黎人对待艺术的印象。最后要对考察笔记做小结,分析巴黎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主要得益与哪些方面的因素。
3.通过音乐与图片展示,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感受巴黎城市魅力,讨论城市文化艺术特点,揭示学习课题。例如,在第二个环节巴黎市容游的时候,我将整个巴黎的浪漫都浓缩到塞纳河两岸,通过播放巴黎塞纳河沿岸的典型图片:塞纳河、西岱岛、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奥塞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协和广场、香谢丽舍大街、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等,同时配以凄美的音乐the rose――泛舟塞纳河,体验巴黎。使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到巴黎的艺术之美。
4.采用“猜猜看”活动,激发学生的学生兴趣,在兴趣中完成对第三个教学环节:巴黎文化之旅――三大艺术中心和埃菲尔铁塔相关知识的理解。这个活动类似于中央电视台《正大综艺》,即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看谁猜的又快又准!
5. 开设【先锋·城市论坛】栏目,让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运用所学知识为深圳建设先锋城市的文化献计献策。培养学生查找资料,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和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
整个教学过程,无论是课前还是课上都始终倡导着“体验、探究、建构”的学习方式。从课堂效果和学生反馈来看,学生反映热烈,使他们受到了一次良好的人文熏陶和滋养,基本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本次课堂实践中,在以下方面有所进步:
& &&1、课堂体现了较强的设计意识,特别是将整个《文化艺术之都》都设计成“奥一网友巴黎考察记”,并且与深圳创办“全球先锋城市”结合起来的设计理念,新颖而大胆,是一次对情景体验式教学很好尝试。
2、课堂设计体现了综合性和多样性。安排的教学环节有“猜猜看”、“先锋·城市论坛”、合作完成考察笔记、欣赏图片与音乐等等。
&&& 3、在课件的制作中对图片与音乐的选择有较强的视觉和听觉冲击力。在语言讲解上较以前精练简洁,因而人文感悟性较强。
&&& 4、在师生互动上,留给学生的时间和机会较以前更多了。学生在情景体验中探究,在探究中完成了知识的建构。同时为了尽量避免课堂讨论流于形式,我在课前就指导学生进行了分组,并且发放学习记录单《巴黎考察笔记》,让学生分工合作,使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有任务,真正使所论落到笔头。
当然这堂课还存在一些不足和还有待改进的地方:
&&& 1、课堂环节过多,导致本堂课时间仍显过紧,出现了“前松后紧”的局面,不利于基础较差的学生的掌握。要是再精简或者删除一些环节,可能时间会更充裕一些。
2、未能关注全体学生,每次分组讨论都显得很仓促,给学生的时间太短。谈论完毕后,还有些学生很积极地想上台回答问题,但是未能关注到。以后在分小组讨论这种教学形式上还要继续探索。
&3、课堂应变能力不够强,学生在课堂中出现的一些闪光点未能即使抓住和深入下去。例如,最后在开展【先锋·城市论坛】栏目的时候,有些学生认为深圳没有历史,但是老师只是简单的回答了深圳有无历史的问题,如果将学生的这一闪光点大胆的引进到辩论会上让学生深入探讨,可能其人文性将大大增强。
&&& 4、课堂驾驭能力稍欠火候,不敢在课堂上更改自己的教学计划,有些问题不能灵活处理。例如,在课堂时间出现了紧张的局面的时候,可以临时改变自己的教学计划,而将一些时间上完成不了的环节安排到下节课再进行,这样就能为仅存的教学任务留下更多的时间去完成,依然不会改变课堂的完整性。
5、应加强自身综合素质锻炼,由于地理不是本专业的内容,造成自身对历史与社会这一综合性学科的感悟能力不强,所以在讲述时候的时没有也不敢深入地引导。
总之,经过对这节课的认真准备,我对新课标的理解加深了,了解了更多教学手段,锻炼了自身素质,自我感觉在课堂教学上有一大进步。同时我也将在新课改的道路上继续努力探索下去。&(字节数: 4071) [原创
14:26:21]&&《文化艺术之都》课堂教学设计
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上第四单元第六课文明中心――城市(第三课时)
深圳实验学校& 董辉&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以文化艺术之都――巴黎为主题,突出文化艺术在巴黎的地位和特点,反映了巴黎人对待艺术宽容、创新、兼容、传承的态度。教材选择典型实例,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特色城市人们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情。通过讨论探究,正确的评价本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并为家乡的发展献计献策。&
二、学习目标
1.& 结合生活体验,描绘并能够正确评价自己生活城市的状况。
2.& 联系生活经验与读图,从不同的侧面去认识城市。
3.&&&& 通过学生的小组学习,分析巴黎作为国际文化艺术之都的特点,并思考其发展为文
化艺术之都的主要因素。培养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参与【先锋·城市论坛】的学习讨论,运用所学知识为深圳建设先锋城市的文化献计献策。激发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热爱城市家园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概括巴黎的艺术特点;分析巴黎人对待不同艺术文化的态度;思考巴黎发展为文化艺术之都的主要因素。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深圳,并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四、教学方法
本课采取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实施合作讨论和局部探究,联系学生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对比分析巴黎和深圳特色与文化氛围。并为深圳今后的城市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五、学与教的过程
1.创设话题情景,活跃课堂气氛,联系学生城市生活体验。
2.通过读图,联系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生活体验,感受巴黎城市魅力,讨论城市文化艺术特点,揭示学习课题。
3.小组讨论分析巴黎之所以能成为一座天然的博物馆和艺术宫殿,主要得益与哪些方面的因素。
4. 【先锋·城市论坛】栏目:学生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为深圳的城市文化建设出谋划策。
六、课堂教学实录
课前指导学生分组,发放学习记录单《巴黎考察笔记》。
(导入新课)
【师】(播放《又见一帘幽梦》片段)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的电视剧是以哪一城市作为背景拍摄的?影片中的哪些片段让你认出来了?
学生观看影片片段、同时指认出现的巴黎景观。
老师加以引导、点拨、表扬等。
【师】美丽的爱情、醉人的故事,似乎也只有在巴黎这座举世闻名的城市里才能将她们演绎的如此淋漓尽致。而这种演绎就是巴黎对文化艺术的最好诠释。(引出课题:文化艺术之都――巴黎)
(新课教学)
一、创设话题情境,活跃课堂氛围,尝试方法指导。
【师】2006年深圳市政府提出要将深圳建设成为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这一目标一提出就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奥一网的网友们更是围绕“深圳,您离先锋城市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甚至还有网友将“先锋城市”恶搞成“先疯城市”。也有网友撰文指出:深圳要建设先锋城市,不缺乏经济、科技和交通实力,缺乏的是文化的积淀和氛围。
【情景假设】奥一网的网友们将组成一个先锋城市考察团去世界著名的文化艺术之都巴黎取经学习,计划回到深圳后将考察经验讨论交流,最后为深圳市政府建设先锋文化城市献计献策。行程安排如下:
1、乘坐邮轮从深圳出发前往法国。
2、巴黎市容游――巴黎浪漫之旅
3、三大艺术中心和埃菲尔铁塔――巴黎文化之旅
4、巴黎市民生活考察――巴黎风情之旅
5、市民大讲堂――【先锋·城市论坛】
二、情景实践
1、行程一:乘坐邮轮从深圳出发前往法国――法国与巴黎的地理位置
【师】任务:运用所学地理知识,描绘邮轮从深圳驶往法国的大致路线。并说出沿途经过的一些重要的海、大洋、海峡的名称。
【生】上台用教鞭指出大致路线,边点边说。
设计意图:通过对路线的描绘,既使学生对上一阶段所学知识进行了应用和巩固,也为一下教学环节的情景设置作了充分而又生动的铺垫。
2、行程二:巴黎浪漫之旅――巴黎简介
【师】课件展示:法国首都巴黎(Paris)是欧洲大陆上最大的城市,也是世界上最繁华的都市之一。地处法国北部。塞纳河蜿蜒穿过城市,形成两座河心岛(斯德和圣路易)。市区人口217万。城市本身在巴黎盆地中央,属温和的海洋性气候,冬暖夏凉。
说说巴黎最著名的建筑景观主要集中在哪里?(展示书P103巴黎市区地图,红线标示出塞纳河沿岸)
播放巴黎塞纳河沿岸的典型图片――泛舟塞纳河,体验巴黎:塞纳河、西岱岛、巴黎圣母院、卢浮宫、奥塞博物馆、蓬皮杜艺术中心、协和广场、香谢丽舍大街、凯旋门、艾菲尔铁塔等,同时配以凄美的音乐the rose。
【生】完成考察日记(一):泛舟塞纳河――巴黎浪漫之旅
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巴黎印象:美丽、时尚、浪漫
巴黎人印象:对城市和艺术充满着热爱
3、行程三:巴黎文化之旅――三大艺术中心和埃菲尔铁塔
【生】活动安排:猜猜看(根据老师给出的条件,猜猜看,这是什么地方,看谁猜的又快又准!)
①&&&& 奥塞博物馆
线索一:她位于美丽的塞纳河畔,这是她宏伟的外观。(展示图片)
线索二:她的内部空旷,原因是她是由一座废弃的火车站改造而成。
线索三:她收藏了大量印象派绘画大师的作品,主要展示了法国19世纪的艺术品。
【师】奥塞博物馆是由废弃多年不用的奥塞火车站改建而成,1986年底建成开馆。建筑师们在不破坏整体结构和气氛的前提下,成功地将奥塞晋升为世界一流博物馆。从一个废弃的火车站到能吸引世人前来参观的博物馆,这的确是发生巴黎人的创举!
②&&&& 卢浮宫
线索一:她也位于美丽的塞纳河畔,这是她宏伟的外观。(展示图片)
线索二:她的成名,源自于她的三件举世绝伦的作品――维纳斯像、胜利女神雕像和《蒙娜丽莎》。
线索三:她以前是法国国王的行宫,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艺术博物馆。
【师】卢浮宫位于巴黎市中心的赛纳河北岸,是巴黎的心脏。它的整体建筑呈“U”形,是世界上最著名、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是举世瞩目,艺术殿堂和万宝之宫。同时,卢浮宫也是法国历史上最悠久的王宫。它既是一件伟大的艺术杰作,也是法国近千年来历史的见证。密特朗总统邀请著名的美籍华裔建造师贝聿铭为博物馆设计新的入口处―― “金字塔” 。这座“金字塔”为卢浮宫博物馆,也为巴黎市增加了新的耀眼的光彩。有了这座“金字塔”,观众的参观线路显得更为合理,观众在这里可以直接去自己喜欢的展厅。
③&&&& 蓬皮杜艺术中心
线索一:她还是位于美丽的塞纳河畔,这是她宏伟的外观。(展示图片)
线索二:她的外形看起来像是由许多的管子和脚架组成。(展示图片)
线索三:她是现代巴黎的象征,收藏了大量的法国现代艺术作品。
【师】蓬皮杜艺术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展示当代艺术的展览馆,这座博物馆一反传统的建
筑艺术,将所有柱子、楼梯及以前从不为人所见的管道等一律请出室外,以便腾出空间,便于内部使用。整座大厦看上去犹如一座被五颜六色的管道和钢筋缠绕起来的庞大的化学工厂厂房,在那一条条巨形透明的圆筒管道中,自动电梯忙碌地将参观者迎来送往。当初这座备受非难的“庞大怪物”,今朝已为巴黎人开始接受并渐渐地喜爱起来。如果说卢浮博物馆代表着法兰西的古代文明,那么“国立蓬皮杜文化中心”便是现代化巴黎的象征。
④&&&& 埃菲尔铁塔
线索一:她还是位于美丽的塞纳河畔,浪漫的巴黎人给她取了一个美丽的名字 “云中牧女”。(展示图片)
线索二:她是为隆重纪念法国1789年资产阶级革命100周年、在轰动世界的国际博览会举行之际而建的。
线索三:她是以设计人法国著名建筑工程师居斯塔·埃菲尔的名字命名,并在塔下为埃菲尔塑了一座半身铜像。
【师】这一庞然大物显示出法国人异想天开式的浪漫情趣、艺术品位、创新魄力和幽默感。
【师】巴黎人与三个“怪物”的故事。
提示:设计埃菲尔铁塔的时候,引起了一场风波,遭到了激烈的反对,同样,后来的金字塔和蓬皮杜艺术中心也遭到了人们的非议,但是后来的事实说明,它们都成了巴黎的标志性建筑。由此你看到了巴黎人所具有的什么艺术修养?
【生】完成考察日记(二):徜徉巴黎名胜――巴黎文化之旅
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巴黎印象:具有深厚的历史与文化底蕴
巴黎人印象:对不同的文化艺术宽容、传承、创新、接纳、兼容
4、行程四:巴黎风情之旅――巴黎市民生活考察
【师】播放巴黎市民生活的典型图片:街头弹唱和哑剧、街头画家、行为艺术艺人、河畔古朴的咖啡馆、街头的旧书摊等。
【生】完成考察日记(三):漫步巴黎街头――巴黎风情之旅
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巴黎印象:闲适、温馨、艺术
巴黎人印象:将艺术溶于生活之中
5、考察日记总结
材料:“假如我们这座城市能唤起人们的诗情,能向人们表明她欢迎艺术的话,那当然是因为它懂得在尽量地保存每个时代的作品的同时,并没有使自己变成化石。”
&&&&&&&&&&&& &&&&&&&&&&&&&&&&&&&&&&&&&&&&&&&&&&&&&&&&&&&&&&&――希拉克
【师】设问:巴黎和巴黎人具有怎样的艺术气质?
【生】小结:巴黎的艺术是渗透到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去的,漫游巴黎的人随时都能感受到浓浓的、无所不在的艺术气息。正是巴黎人对艺术的热爱、欣赏、接纳、传承,才使得各种艺术流派在巴黎生根,才使巴黎无论在何时,都能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
三、知识实践与反思
活动安排:考察归来――先锋.城市论坛
【师】从巴黎和巴黎人身上我们分别学到了哪些东西来建设和营造我们的城市文化底蕴?
【生】小组合作讨论,由记录员记录、整理发言,推选代表发言。
学生代表发言。
深圳市民应该:
1、拥有高雅的艺术品位和一颗包容万物的心。
2、既要小心呵护我们仅存的历史,又要不断创新。
政府应该: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和艺术涵养,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字节数: 0) [原创
9:57:17]&&鸳鸯绣出从教看,欲把金针度与人
――深圳市福田区教研中心嵇成中主任“实验”报告会记
金代著名诗人元好问曾经在《论诗》中写道:“鸳鸯绣出从教看,莫把金针度与人。” 意思是说好诗可以任人欣赏,但创作的奥秘,则不可传于他人。10月26日下午,深圳市课改专家、福田区教研中心嵇成中主任应我校邀请,为全体教职工作了一场题为“推进课程改革的理论思考与实践探索”的专题报告。精辟的课堂案例分析,先进的课改教学理念,不仅把名师们绣出的“鸳鸯”展示给了实验教师,而且还把针线穿引的过程也一一呈现,使我校教师受到一次深刻的新课改春风的洗礼。
嵇成中主任先从为当前课程改革“寻找理想中的马屁股”谈起,首先提出“路径依赖”的问题,引发教师们对当前课改实践的思考。然后提出“认识时代特征――变革”的观点,明确了课改是大势所趋。接着嵇主任又从对教师角色、教育观念的新思考的角度,紧扣“如何以积极态度应对新课改”,列举大量实例特别是红岭中学吴磊和顺德容山中学陈维坚两位老师的合作学习模式,解读了课程改革教师教学行为,提倡课改应该明确清晰具体的教学目标,采取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从而达到高效低耗的教学效果。新课程开放式试题的评价一直是困惑广大一线教师的一个难题,嵇主任在报告中用丰富的实例提出应该使我们的“评价多元化,去发掘学生的智力潜力”,他还介绍了国外先进的SOLO分类评价法,使老师们深受启发。嵇主任最后说:新课程改革与实践“始于心动”,“成于行动”。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行动中,让我们要带上自己的眼睛和头脑上路,戴上我们自己的思考,用辩证的眼光去审视我们曾经做的、正在做的一切,然后决定我们将要做的一切。   嵇主任的报告语言风趣,思路清晰,循循善诱,既有理论又有实例,紧密联系课堂教学实际,报告过程笑声阵阵。我们相信这场报告对全体实验教师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必能将我校的课程改革与研究工作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字节数: 1597) [原创
11:09:15]&&&&&&&& 在新课程改革的浪潮中,初中《历史与社会》与《科学》无疑是这次新课程改革的亮点和难点。作为一门人文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将历史、人文地理及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知识有机整合,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教学和设计中应符合课程标准的要求、课程内容的特征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努力实现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 虽然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三维目标的达成与课程整合的观念能够被广大教师所接受,但是由于《历史与社会》是一门新的课程,一些教师仍受传统教学(特别是过去指导教学的《教学大纲》)的影响,面对新的三维目标和学科综合的新形势,在实践过程中还是普遍存在着种种误区。直接影响到了三维目标的达成与实现。
教学误区之一:三维目标设计片面追求过程与方法目标的新颖和开放,致使三维目标难以统一。
【案例】《新航路的开辟》(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课堂教学简述:为了创设情景,教师首先安排学生进行了课本剧表演。让学生分别扮演四位航海家依次进行表演,让学生感受航海家的神奇经历,并领略航海家们的智慧和胆识,最后还剩下不到一半的课堂时间又匆匆进行了课堂知识点的补充,最后还挤出点时间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进行了辩论赛。
【分析】《新航路的开辟》一课,让学生分别扮演四位航海家依次进行表演,显然在安排上偏离了课程标准的要求,“过家家”式的泛化表演并不能加深学生对开辟新航路有关知识的体验,也不利于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不仅浪费大量课堂教学时间,甚至影响到整体教学任务的落实。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实践中,活动的环节无疑成为课堂教学最大的亮点。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深入,学生活动对于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重要性已经成为教师们的共识,甚至成为评价教师能否贯彻新课程理念的标准。于是乎许多教师在教学形式上,盲目追求新课程改革的“新”字,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目标上下了大工夫,注重课堂活动的设计,试图变传统的“满堂灌”为“满堂动”,却忽视了知识的传授和情感、价值观教育。
当然值得肯定的是各类精心组织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教师观念的更新、方法的创新以及组织的智慧,自主、探究与合作的学习方式,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然而,作为新课程改革亮点的课堂活动恰恰也是历史与社会教学中的难点,在教学实践往往会遇到这样的尴尬:学生痴迷于对课堂活动形式的新颖,教师不得不在过程与方法上不断创新,挖空心思,别出心裁,以求在课堂活动的环节出奇出新,不论活动的意图是否明确,效果是否符合课程的要求,只求学生“满堂动”。然而,片面追求过程与方法的创新,忽视知识与能力的构建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历史与社会教学的三维目标最终还是难以实现有机统一。
【观念更新】课堂活动只是教学策略的一种选择,其最终的意义在于三维目标的落实,历史与社会课的教学不能为活动而活动。在设计活动时,教师首先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课程标准,透彻理解课程标准的要求,对课程内容要进行识记、理解、运用等层面的具体分析,把握内容重点和难点,紧扣课程的需要来精心设计课堂活动,活动的内容应具有鲜明的主题,明确的意图,要注意活动的次数和规模,不能因活动蜻蜓点水式接二连三的进行而影响到每一个活动的扎实开展,也不能因活动规模过大或在细节问题上拖泥带水而影响45分钟课堂教学的完整性。
另外要克服形式主义的历史与社会课满堂问答、学生小组讨论频繁的现象,要使教学策略与教学目标相统一。历史与社会课堂表面的热热闹闹并不等于学生主动参与。不具开放性、挑战性、探索性的简单问题也让学生分组讨论,只不过是形式上的合作学习。今天我们提倡新课程理念,重视学生的主体作用,重视学生的合作学习,但究竟什么是合作学习呢,仅仅是讨论吗?在大大小小的公开课和教学比赛中,我们不止一次听到“请一、三两排的同学向后转”,很多老师当时都发出了会心的笑声。这种形式的追求是不是打着新课程理念旗帜的新教条主义对老教条主义的代替?。
所以当我们充分“享受”各种形式活动的开展给我们的课堂所带来的震撼效果时,还应该冷静的思考如何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选择最优的教学策略,实现课程标准、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学生特征在可能性基础上的有机统一,争取最佳的教学效果。
教学误区之二:三维目标过程与目标南辕北辙,致使三维目标不能有效统一。
【案例】《改变世界高新科技》(人教版《历史与社会》七年级下)
课堂教学简述:上课后,教师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一、电脑与网络 二、探索生命的奥秘三、登上太空 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看书,结合给出的知识结构回答基本要点,此过程15分钟左右;接着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形式是采用辩论的方式,辩题是上网的利弊,此过程15分钟左右。后面剩余时间处理两个知识点。
【分析】广东省教育厅教研室的魏恤民老师在评价这一课时说:“老师在实现“过程与方法目标”同“知识与能力目标”时发生错位,那么可以断言:方法再好,过程怎样体现新课程的理念,教学方式如何多样化,从历史教学目标来看其教学是无效的,是种了人家的田,荒了自家的地。”
有些课堂,一节课下来,感觉教学环节十分完整,三维目标也都体现了,但总是觉得怪怪的,似乎就是过程已经完成了,但是教学目标却没有达到。再细加分析,原来是三维目标的相互融合南辕北辙。具体表现主要有:过程和方法目标与知识和能力目标不吻合;过程和方法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相符;知识和能力目标与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不一致。过程与目标都不一致了,这样的课堂就像是一锅大杂烩,至于三维目标更是无法统一。
【观念更新】教师要认识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知识和能力目标是基础,是实现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载体;过程和方法目标是中介,是实现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桥梁;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是核心,是实现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目标的动力。所以三维目标应该一起推进,相互聚合,相互服务的。
另外,教师还应该加强对《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的研读,特别是对新课标的三维目标要求进行仔细而又详尽的分析,即――知识与能力方面:掌握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和技能,了解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差异、不同区域的人文特征、历史变迁及其各种问题。过程与方法:体验对历史和现实问题进行综合探究的过程和方法,正确面对人生和社会发展的各种问题。情感与价值观:逐步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初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备课过程中,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堂教学。在教学模块的设计上,自觉将三个目标与时俱进,齐头并进,使三维目标得到有效的统一。
教学误区之三:将三维目标“分割”成三个具体的教学过程,致使三维目标彼此完全分离。
【案例】《“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人教版《历史与社会》八年级下)
课堂教学简述:教师首先列出本节课的知识结构:一、九一八事变 二、七七事变 三、日军在华罪行然后教师要求学生看书,结合给出的知识结构回答基本要点。之后教师播放了一段抗日战争的录相片,让学生回答为什么抗日战争会取得胜利,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等问题,最后带领学生一起高唱国歌《义勇军进行曲》,并在课堂上和学生一起发出了“为中国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迈誓言。
【分析】《“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这一课显然是授课教师在传统思想的束缚与影响下,将新课程中提出的三维目标,取而代之为传统的“教学三段论”,即――先知识与能力,亮出知识点,再过程与方法,穿插一些课堂活动,最后再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使学生在整个课堂达到先学习知识,再运用知识,最后情感提升,思想升华的目的。其中,将对知识点的掌握和理解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作为一个贯穿课堂相始终的教学目标。
这种教学其实就是在教学目标上,将三维目标看着是纵向的、直线的而忽视了三维目标的横向的、立体的。立体的、横向的结构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区别性,即维度之间是可以区别开的,不能混淆;二是交融性,即维度之间互相交叉、渗透、融合、相辅相成,不是完全排斥的。“三维”之间是立体横向的结构,是并列交融的关系,不是前后继承的关系,所以不是线性的、纵向的,譬如“中国的历史和文化是多么的悠久和灿烂!”这么一句话,是认知,也是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说是先认知,后情感。对中国的认识是不断加深、不断丰富、逐步提高的,这中间有认知因素,也有思想情感因素,很难分出孰先孰后,所以不是线性的,只能是交叉融合的关系,是立体结构。
尽管新课程目标是从三个维度陈述,其实质是相互渗透、水乳交融的有机整体。过程与方法是情感与态度和知识与技能目标的桥梁纽带,是学生获取历史与社会知识与技能以及形成正确社会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主渠道,是掌握科学学习方法的途径。知识与技能是基础陛目标,是学生历史与社会知识和技能积淀之源,是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物质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是终极性目标,是实现知识与技能的掌握、形成实效性过程和科学方法的动力,在探索知识和科学方法的过程中起到推动作用,是实现教育育人的基本功能。所以,三维目标并不是三个独立的教学环节和任务。
【观念更新】教师应该研究新教科书有关内容,探寻教学内容和目标上的更高层次的融合性和整体性,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体验式、熏陶式教学,进行情感和价值观教育,而不是传统的注重对知识点的掌握。
这次《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课改的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将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和技能、能力目标放在了十分重要的位置。这就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过分注重知识的接受和掌握的做法,而将被动接受历史、政治、地理知识转变为对人类社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体验和感受。过去那种过分强调对知识的学习,不注重学习过程,不注重学生的感受的教学方法在课改中的确不再适用了。因此,教师在设计课堂教学时,努力将情感目标放在首位,同时注重过程与方法,尽力让学生去体验,去感受,然后再反思,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欣然接受对知识点的掌握。这样就很好的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这三个维度方面的目标相互渗透,融为一体,带给学生的将是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整体提高。
教学误区之四:在教学观念上,认为《历史与社会》课程改革就是“老瓶装新酒”,将《历史与社会》课堂变回为从前的历史、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巨人通力电梯6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