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教一个问题,51单片机的EA引脚不接会怎样做输入口时不接上拉下拉,检测端口电平,会不会从外部向io口内

ATmega48介绍io口是说,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请问
问题描述:
ATmega48介绍io口是说,作为输入使用时,若内部上拉电阻使能,端口被外部电路拉低时将输出电流,请问上拉电阻是如何使能的?外部电路被拉低是电平被拉低么?可以理解为io口被外部拉低电平时将输出电流么?输出的电流多大有什么特性呢?
问题解答:
上拉电阻是你初始化I/O的时候自己设定的,SEI TEMP0,OUT PORTA,TEMP0;意思是设置A口全部内部上拉(若A端口全部为输入口)外部电平被拉低一般是连接到GND上,会输出电流,输出的电流很小单片机的输电流能力比较弱,而灌电流能力比较强,因此一般采用外部上拉的方式,当单片机引脚设置为低电平时,由外部电路为单片机引脚输入电流,不过不要超过引脚的最大灌电流,否则可能烧坏芯片.
我来回答:
剩余:2000字
上拉电阻是你初始化I/O的时候自己设定的,SEI TEMP0,OUT PORTA,TEMP0;意思是设置A口全部内部上拉(若A端口全部为输入口)外部电平被拉低一般是连接到GND上,会输出电流,输出的电流很小单片机的输电流能力比较弱,而灌电流能力比较强,因此一般采用外部上拉的方式,当单片机引脚设置为低电平时,由外部电路为
卡扣的两个触点在卡口里面螺纹的正极在里面,负极就是外面的螺纹.台灯的是螺丝口,安装时关闭电源,不要触摸到螺丝口部分.
在很多单片机电路中,其I/O管脚检测信号是以高、低电平来判断是否有信号变化的,比如5V为高电平;0V为低电平.那么这些管脚如果不接上拉电阻的话,其电平信号就可能是随机的了,0V~5V之间不一定是什么状态,这样的话单片机就不能正确地判断是不是有信号电平变化了.因此给I/O管脚上接一个上拉电阻使它的检测信号由不确定电平状态
当输出高电平时,在Vcc=5V条件下,一个I/O输出电流可达40mA当输出低电平时,I/O的倾动能力表现为灌电流,AVR的灌入电流最大可为20mA.
上拉电阻:就是从电源高电平引出的电阻接到输出 1,如果电平用OC(集电极开路,TTL)或OD(漏极开路,COMS)输出,那么不用上拉电阻是不能工作的,这个很容易理解,管子没有电源就不能输出高电平了.2,如果输出电流比较大,输出的电平就会降低(电路中已经有了一个上拉电阻,但是电阻太大,压降太高),就可以用上拉电阻提供电流
你的理解是错误的!TTL电路的输入端是遵循TTL标准的,其需要的输入电流很小,74HC573的输入电流在电源电压为6V,输入电压为6V的情况下,其所需要的驱动电流仅仅为0.1uA.你给的图是说明74HC573的输出驱动能力,573的每个输出引脚都有20mA的灌入电流,因此可以直接驱动LED,而扇出电流可以达到35mA.
第一个方案效率高一些,但是你用单片机可能带不动,第二个自己带了pre driver,所以对驱动要求低很多,但是high side用npn损失了不少效率.用推挽的MOSFET会好一些.
51单片机结构很简单,IO口是准输入输出的,无法设置,不像其他一些高级点的单片机.P1,P2,P3口的上拉电阻都是固化在芯片内部的,不能通过软件设置断开.你想把上拉电阻取消作为输入口,估计是想实现模拟输入,51单片机实现不了.可以用一下STM32,控制起来也很简单,但IO口强大得多,能实现你想要的功能.51准输入:你首
你这么说是不了解单片机IO口内部结构.需要加上拉电阻那么IO口应该为开漏输出或浮空输入,开漏时,相当于一个开关接地,这个开关断开的时候,是没有电位的,所以要一个上拉电阻确定他的电位.上拉电阻另一端接在电源上,自然IO这边就是1了.现在开关是断的,没有电流或电流很小,电阻上不会分担电压. 再问: 那好像没必要加电阻啊?
置高就是输出高电平,也就是逻辑1;置低就是输出低电平,逻辑0P1DIR = 0XFF; //设置P1口为输出方式P1OUT = 0xFF; //P1输出为高电平,也就是置1P1OUT = 0x00; //P1输出低电平,也就是置0 再问: 我不是说的输出高低电平,我指的的是内部上拉或下拉问题,即 P1DIR |= 0x
楼上说的是引脚悬浮,楼主说的是用电阻分压得到中间电压.这个不一定的,看你的器件接口电路的.另外很多引脚输入是由施密特触发器的,你这个电平要和施密特触发器的门限作比较.另外,这些值不是简单的1/2VCC比如,如果有施密特缓冲,单片机认为大于1.3(比如)是高,小于0.5(比如)是低,那么1.0是高还是低,要看之前的状态,
1、单片机的话,不用的不用接也可,因为内部都有上拉或下拉电阻,对于像51里面的P0口(开集电极输出),你可以直接接地即可.2、对于像逻辑芯片的,对于不用的输入端口一定不能控制,端口输出低比输出高耗电量大,这样输出端不用时什么也不用接,但输入级就要根据使对应输出端为高电平而选择接高电平还是 GND,对于芯片的输入级,因输
光耦的作用就是不用电,而是用光来传递信号,以解决电气的隔离,或者解决信号电平转换的问题.光耦的输出就是原来的输出,原来用什么样的外围电路,你仍然用,只不过可能对电压的高低略加改变而已.至于你两个电源来自一个总的,那是无所谓的.如果是两个电源,它们之间就可以没有电气连接,这就会充分显示光耦的特点.但是用一个,仅仅是这一点
没有定时器中断,只能在主程序中循环查询定时器的值,一旦检测到矩形波有低电平(或高电平)时,就读出TMR0的值,就知道方波周期了.以下例程供参考,自己再稍作修改.#include __CONFIG(0x0ffa); // 计定时器值//PIC12F508硬件配置字,看门狗关,内部
[tī] 它与潜鸟亲缘关系密切,但以瓣趾代替蹼,有一发育不全的尾,十分擅长潜水,能在水下作长距离游泳. 求采纳 感激不尽 \(^o^)/~
截止,当然是单片机输出为0呗,这样B极就没电流了.饱和的话,Uce
1:可以这么接,但是灌电流有点大,(5V-1.7V)*8/200=132MA,自己回去查查51单片机IO口最大灌电流就知道200欧姆的电阻太小了2:可以,750W/220V=3.41A,10A的肯定够用,至于三级管的接法,给你细细的算,做电子一定别蒙参数,算一算就出来了,继电器的导通电流为60MA,比如你用的PNP三极
没有关系的,上拉电阻只是提高信号的负载能力,不会影响io输出的电平,mega16本来自己有内部上拉,可以不用再另加上拉电阻的
1)数码管公共端直接接到+5V ,中间不要接电阻.虽然表面上看在+5V和数码管公共端之间接一个电阻会代替其余的8个电阻,但是,实际上数码管在点亮时,点亮的段数是变化的,电流也是在变化的,点亮一段时电流比较小还可以,点亮8段时电流比较大,会出现亮度明显下降.在实际工作时会出现忽亮忽暗的现象.2)你用单片机的P1口吸收点亮
端口C的JTAG被禁用了吗?如果没有,肯定不一样哦~~~
也许感兴趣的知识电源直接接到单片机的IO口会损坏单片机吗?我这么接有问题吗?_百度知道
电源直接接到单片机的IO口会损坏单片机吗?我这么接有问题吗?
如下图,我想让单片机实时监测P0的状态,总共8路,当某一路开关接通后,监测到相应口变成高电平,执行相应的操作。
这样在开关断开时,P0口被下拉到了低电平,当开关接通后,变成高电平,但是相当于电源直接接到了P0口,会不会烧坏单片机?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这样做到不至于烧坏单片机,但这个方案是不合理的,通常的做法是把S1和R1调换位置,这样做继安全功耗又低。
对调位置,在R1上始终有功耗呀,无论是开关接没接通,始终消耗功耗。我感觉还不如这样呀。
51系列IO作为输入时软件上首先要写入1的,而且输入阻抗也是比较大的,电流值可以在芯片手册中查到。你刚才那个电路,一旦io输出低电平,那么就会灌入很大的电流,时间长了也可能烧坏这个引脚。
采纳率:41%
IO口,不建议这样接开关使用。这和单片机结构有关系:1、51的输出,输出高电平 1 就是输出接了一个上拉电阻;2、高电平 1 时通过内部上拉把IO拉高,用做输入口,
如果IO口外部是高电平,那读出来高电平,
如果是低电平,读出低电平; 3、有时作为输入的口并没有作输出用过,初始值为1,所以结果是正常的
如果你先将输入口置0,结果也许就会不一样。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不会的plc输出是独立开点,
这么接没问题。就像楼上说的,将S1和R1换个位置就更好了...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上拉电阻拉高单片机IO口电平问题_百度知道
上拉电阻拉高单片机IO口电平问题
打个比方,单片机控制流水灯的时候,为什么加上拉电阻。网上说灌电流什么的。我的理解是,即使没有上拉电阻,IO口的引脚也是高电平啊,因为它直接和流水灯和电源相连啊,很是不明白拉高电平是怎么实现的。。 小白初学哦,很是不懂。网上找的资料都看着好难得样...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单片机的IO口要不要接上拉电阻取决于单片机IO口电路,一般有开漏,推挽,标准IO还有高阻几种,像AT89C51,好像P1~P3都是标准IO,P0是开漏输出,开漏输出的话就一定要加上拉电阻才会出高电平,其他口的话,不接上拉也不接灯,悬空,那么,赋值为1的时候,可以量到高电平,但是,标准IO口高电平时候输出电流不会很大,如果驱动一个大负载,电压会被拉低,你就想象下,比如它最大能输出200uA,负载5k欧电阻,那么端口电压就只有1V,接了上拉电阻的话,就相当于电流不足的部分,由Vcc流过上拉电阻来补充,这个解释可能不是很严谨,你可以去看下单片机IO口的电路就明白了
采纳率:57%
51 单片机,输出高电平的能力,极其低下。你如果希望用高电平让 LED 发光,就必须安装上拉电阻。反之则不用。
是高电平没错,但它的带负载能力很弱,基本是点不亮发光二极管的,所以加一个上拉电阻,相当于变相提高的它的带负载能力
51单片机除P0口外,其余口都是集电极开路门,所以需要加上拉电阻。
其他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单片机io口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温馨提示!由于新浪微博认证机制调整,您的新浪微博帐号绑定已过期,请重新绑定!&&|&&
LOFTER精选
网易考拉推荐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阅读(14762)|
用微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用易信&&“扫一扫”
将文章分享到朋友圈。
历史上的今天
loftPermalink:'',
id:'fks_',
blogTitle:'51单片机IO端口的四种输入输出模式 (by wuleisly)',
blogAbstract:'单片机IO口的使用对所有单片机玩家来说都是“家常便饭”,但是你真的了解IO口吗?你真的能按你的需要配置IO口吗?
{if x.moveFrom=='wap'}
{elseif x.moveFrom=='iphone'}
{elseif x.moveFrom=='android'}
{elseif x.moveFrom=='mobile'}
${a.selfIntro|escape}{if great260}${suplement}{/if}
{list a as x}
推荐过这篇日志的人:
{list a as x}
{if !!b&&b.length>0}
他们还推荐了:
{list b as y}
转载记录:
{list d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list a as x}
{if x_index>4}{break}{/if}
${fn2(x.publishTime,'yyyy-MM-dd HH:mm:ss')}
{list a as x}
{if !!(blogDetail.preBlogPermalink)}
{if !!(blogDetail.nextBlogPermalink)}
{list a as x}
{if defined('newslist')&&newslist.length>0}
{list newslist as x}
{if x_index>7}{break}{/if}
{list a as x}
{var first_option =}
{list x.voteDetailList as voteToOption}
{if voteToOption==1}
{if first_option==false},{/if}&&“${b[voteToOption_index]}”&&
{if (x.role!="-1") },“我是${c[x.role]}”&&{/if}
&&&&&&&&${fn1(x.voteTime)}
{if x.userName==''}{/if}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
{list x.l as y}
{if defined('wl')}
{list wl as x}{/list}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
on this serv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与plc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