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增长5%是每个退休人员中人退休工资?

登录人民网通行证 &&&
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高5%
日11:49&&来源:
原标题:今年退休人员养老金调高5%
人社部、财政部日前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人社部表示,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可与退休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或工作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可适当提高调整水平,继续确保企业退休军转干部基本养老金不低于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水平。
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记者 何颖思)
(责编:陈羽、张雨)
植树节 志愿者为雄安种下“生态树”
  3月12日,在第40个全国义务植树节当天,中建三局北京公司联合雄安新区博奥学校联建雷锋班50余名志愿者走进雄安新区容城县,参加“千年秀林”大型义务植树活动,为雄安的生态发展抹上靓丽的底色。
杭州到北京复兴号下月开跑 全程不到4个半小时
  坐着最新的复兴号高铁,以350公里的时速风驰电掣,从杭州东站到北京南站,最快只需4小时23分……这令人振奋的事下个月就能实现。4月10日起,全国铁路将进行列车运行图调整。此次调图最大的亮点,就是京沪高铁350公里级别的“复兴号”高铁由现有的7对增加到15对,其中杭州东至北京南间启用三对“复兴号”高铁。
关注人民网微信多地养老金调整落地 涨5%左右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_新浪财经_新浪网
多地养老金调整落地 涨5%左右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多地养老金调整落地 涨5%左右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Pick中国好银行,你为谁打Call?】“2018(第六届)银行综合评选”正式拉开帷幕,作为#2018中国银行业发展论坛# 的重头戏,本年度评选设置了五大类奖项,网友可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为喜爱的银行投票。
  2018年已过半,小编梳理发现,北京、上海、辽宁等多地已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有地区增发的养老金已到账,退休人员养老金迎来普涨。
  下半年,随着其他地区养老金调整方案的公布和落地,养老金调整将全部发放到位,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目前已有哪些地区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到底涨了多少钱?个人养老金的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一起来看看吧。
  养老金涨5%左右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今年3月,人社部、财政部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
  文件印发后,各地区将按照国务院部署、结合本地区实际,制定具体实施方案,报人社部、财政部审批后抓紧组织实施,尽快把调整增加的基本养老金发放到退休人员手中。
  此次调整是国家继2016年、2017年连续两年统一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以来,继续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进一步体现了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并轨”,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多地公布养老金调整方案养老金迎普涨
  据悉,此次养老金的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
  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北京:企退人员养老金普涨45元后,多缴多得
  1、每人每月增加45元。
  2、退休人员按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折算工龄,下同)调整基本养老金。
  缴费年限满10年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缴费年限每满1年,每月增加3元;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退休人员(不含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建设征地农转工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45元。
  3、退休人员按下列绝对额调整基本养老金:按本通知规定调整基本养老金前,月养老金低于377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月养老金在3770元及以上,低于5270元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月养老金在5270元及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
  ......
  此外,日(含)前年满 65周岁及其以上的退休人员,再按照下列标准增加基本养老金:
  —— & 年满65周岁不满7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40元;年满70周岁不满75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50元;年满75周岁不满80周岁的,每人每月增加60元;年满80周岁及其以上的,每人每月增加70元。
  —— & 缴费年限30年及以上的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元。
  此次调整后,北京市养老金平均水平将提高到每月近4000元,预计7月底前发放到位。这也是北京第二十六次连续增加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
  上海: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每人定额增加60元
  上海市从2018年1月起,对企业退休人员(含按规定纳入职保的原镇保按月领取养老金人员)、城乡居保领取养老金人员增加养老金,于5月18日发放到位。
  具体办法为:
  1、每人定额增加60元;
  2、按本人职保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满1年增加2元,不足30元的按30元计算。
  3、以本人2017年12月的基本养老金为基数增加2.1%。
  另外,为体现对高龄人员的关怀,今年继续对企业退休人员中2017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三项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
  上海市对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增加月基本养老金,于6月20日发放到位。
  具体办法为:
  1、每人定额增加60元;
  2、综合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和平均养老金水平两项因素,按本人退休时职务(职级)对应的2017年12月同职务(职级)人员平均养老金为基数,挂钩增加3.3%。
  另外,今年继续对2017年底男满65岁、女满60岁的高龄人员在以上两项的基础上再增加20元。
  青海:42万余名退休人员直接受益
  1、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0元。
  2、考虑青海省自然条件艰苦因素,按照退休人员退休所在地的艰苦边远地区二、三、四、五、六类的类别,每人每月再分别增加10元、15元、30元、55元、90元。
  3、挂钩调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实行统一的调整办法。
  一是与缴费年限挂钩,缴费年限15年及以下的,每人每月增加45元;15年以上的,在增加45元的基础上,缴费每增加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3元;
  二是与养老金水平挂钩,退休人员按国家和该省统一规定正常计发的本人2017年12月基本养老金总额(含冬季取暖费补助,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包括住房补贴、物业补贴项目)的1.4%调整增加,低于24元的按24元增加。
  4、倾斜调整。对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年满70周岁以上的高龄退休人员倾斜,按70-74、75-79、80周岁及以上3个年龄段,每人每月分别再增加20、40、60元。
  辽宁:大部分退休人员每人每月涨50元
  1、定额调整
  —— & &符合劳人险〔1983〕3号文件规定的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老工人,每人每月增加65元。
  —— & &日至9月30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60元。
  —— & &日至日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55元。
  —— & &&日后参加工作、日前退休(职)人员和“五七家属工”,每人每月增加50元。
  —— & &日至12月31日退休(职)人员,每人每月增加20元。
  2、挂钩调整
  —— & &&退休(职)人员符合国家、省规定的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不含特殊工种折算年限,下同)每满1年,每人每月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其中缴费年限超过15年的部分,每满1年,每人每月再增加基本养老金1元。
  —— & &&退休(职)人员、五七家属工按照本人2017年12月领取的统筹内月基本养老金为基数,按0.8%的比例增加基本养老金。
  此外,在定额调整和挂钩调整基础上,还有倾斜调整。
  河北:上调基本养老金惠及432万退休人员
  1、定额调整。退休人员每人每月增加38元,退职人员增加20元。
  2、挂钩调整。退休退职人员按照本人缴费年限(含视同缴费年限)每年增加1.5元(不满一年按一年计算);按照本人2017年12月按月发放的月基本养老金的1.5%再增加基本养老金。
  3、倾斜调整。一是对高龄退休退职人员年龄70周岁至年满74周岁的,75周岁至年满79周岁的,80周岁以上分三个年龄段,分别增加20、30、40元。二是对艰苦边远地区退休退职人员继续按照艰苦边远地区类别增加养老金。三是企业退休退职人员本人缴费年限满15至满25年期间的增加6元;26年以上的增加12元。四是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次调整后其基本养老金达不到当地(当年)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的,按照国家文件及我省有关规定补足到当地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水平。五是对日冀劳〔1998〕6号文件实施前,企业因工1-4级完全丧失劳动能力退出工作岗位退休并纳入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养老金的人员,本次调整增资额达不到138元的补足到138元。
  个人养老金多少与哪些因素相关?
  每位参加养老保险的退休人员,都能领取基本养老金,但数额不尽相同。出现差异主要有以下原因:
  1、工龄不同。一般来说,工龄越长,累计缴费年限就越长,养老金就越多。
  2、工资不同。工资越高,缴费基数就越高,养老金就越多。
  3、退休年龄不同。退休年龄越晚,缴纳的养老费用越多,养老金就越多。
  4、各地社会平均工资不同。当地经济越发达,在职职工平均工资就越高,依次计发的养老金就越多。
责任编辑:杨群
图文直播间
视频直播间2018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上调 调整水平为何确定为5%左右 - 商业与经济 - 中国网 o 中部纵览
商业与经济
2018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上调 调整水平为何确定为5%左右
2018年,退休人员养老金继续上调。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联合下发《关于2018年调整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通知》,明确从日起,为2017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为2017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左右。这是国家自2005年以来连续第十四年调整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是继2016年以来连续第三年同步安排适当提高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养老金水平,预计将有1.14亿名退休人员受益。
此次调整继续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与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据介绍,定额调整体现社会公平,同一地区各类退休人员调整标准基本一致。挂钩调整体现&多缴多得&&长缴多得&的激励机制,使在职时多缴费、长缴费的人员多得养老金。适当倾斜体现重点关怀,主要是对高龄退休人员和艰苦边远地区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
调整水平为何确定为5%左右?人社部有关负责人解释说,养老金调整水平,主要考虑职工平均工资增长、物价上涨,以及基金支撑能力等因素。按5%左右调整退休人员待遇,适当放缓养老金增速,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在保障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基础上,实现了广大退休人员适当分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也更可持续。
此外,&5%左右&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全部退休人员待遇调整的总体人均水平,并不是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分别以各自人均养老金水平为基数都按照5%的比例调整。一般来说,在职时缴费年限长、缴费工资水平较高的人员,增加的基本养老金绝对额也会相对较高。
退休人员何时能拿到增加的养老金?据介绍,从时间进度上,各地要在日前,制定具体实施方案,并报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各地发放到位时间可能不尽相同,但对退休人员而言,无论各地在何时开始组织发放,都将从日起补发。&人社部负责人强调。吉林省企业退休涨工资2018:能否实现5%的增长标准?
10:58:43 | 网络
2018吉林省企业退休养老金上调消息暂时还没有发布,让我们看看去年的养老金是如何调整的。根据往年的调整标准,2018年的企业养老金能否会照去年的标准提高5%左右?吉林省能否实现预期的增长?
吉林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45元/人, 2017吉林养老金调整最新消息:退休人员养老金上调45元/人,新增334万受益人群!
养老金上调政策的发布已经在各省积极炸开,养老金的上调不仅会关系到退休人员的生活水平,对于全国人民幸福感的提升也有很大的关系,那么,今年的吉林养老金又会如何调整呢?
小编了解到,从今年的1月1号起,为2016年底前已按规定办理退休手续并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的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提高基本养老金水平,总体调整水平是2016年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养老金的5.5%左右,这个调整也是继去年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同步调整之后的再次同步调整。
我们预计,会有8900多万企业退休人员和1700多万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受益。
确定5.5%左右的上调比例,是综合考虑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和人口老龄化新形势慎重做出的决策,统筹考虑了经济发展状况、职工工资水平、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以及人口老龄化等多方面的因素后确定的调整幅度。
这次调整的特点,统一采取定额调整、挂钩调整和适当倾斜相结合的调整办法。定额调整主要体现社会公平,挂钩调整体现多工作、多缴费、多得养老金的激励机制,可以与缴费年限、基本养老金水平等因素挂钩,
适当对高龄退休人员、艰苦边远地区企业退休人员等群体予以照顾。同时这次调整注重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的平衡、地区间的平衡、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前和改革后待遇调整办法的衔接。
人社部表示,在调整过程中,具体到每一位退休人员,由于缴费年限、工作年限的不同,养老金水平不同等原因,实际调整水平具体到每一个人,也会有一定的差异。这次调整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重大决策。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转载,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商业目的。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
《推荐阅读》
扫描二维码关注微信号,随时咨询报考问题
更多,请关注
责任编辑(杜焕然)
相关文章推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检察院退休人员降低退休待遇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