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志明相声纠纷的相声《论拳》里出现了电视机天线,那么马志明相声纠纷比划出电视机天线的姿势不是只有一种吗?

相声《论拳》马志明黄族民还会武术_腾讯视频
三倍流畅播放
1080P蓝光画质
新剧提前看
1080P蓝光画质
纯净式无框播放器
三倍流畅播放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下载需先安装客户端
{clientText}
客户端特权:
3倍流畅播放
当前播放至 {time}
扫一扫 手机继续看
马志明 黄族民《论拳》 马老先生还会武术
匪帮传奇热血上阵
马志明 黄族民《雇三轮》
马志明现场调戏杨少华,台下观众爆笑不止,主持人也逃脱不了!
马志明、黄族民经典老段《解扣》,说完引得台下一片掌声!
马三立晚年爆笑模仿邓丽君,台下都笑了呢!马志明看了表情五味杂陈
87岁杨少华坐客马志明节目,带着哭腔回忆马三立大师提携!令人动容
马三立之子马志明爆料:我爸爸这一辈子是很可怜的人
相声《大保镖》马志明是个练武之人?
相声《卖挂票》一票难求的马洗澡
相声《拉洋片》看老一辈秀功力那才叫过瘾
少马爷经典相声《白事会》马志明、黄族民
马志明、黄族民经典相声《纠纷》生活小琐碎,却引来阵阵笑声
全国首档相声节目《笑礼相迎》,杨少华和马志明接受采访
相声《雇三轮》坐三轮,需要现场讲价
相声《老骥新驹》少马爷 马志明、马六甲父子挤兑黄族民
马志明 黄族民相声《雇三轮》
相声: 马志明黄族民演绎 相声《解扣》
相声《学跳舞》马志明也喜欢跳舞
郭德纲姜昆马志明详解李文华拜师马三立,却都不说是谁阻止
少马爷的段子就算没有悬念,大家依然听得津津有味,这才见真功夫
姜昆怒怼郭德纲相声太俗,被郭德纲马志明这样打脸了!
马志明黄族民演绎相声《摸摸涮涮》
马志明黄族民相声《卖布头》下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
副标题要不要【马志明郭德纲矛盾】马志明与杨少华的矛盾_名人网
【马志明郭德纲矛盾】马志明与杨少华的矛盾
记者:如今相声重新受到关注,郭德纲可以说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很多争议,您怎么看他的成功?马志明: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从年龄上说,他是晚辈。这个人绝对聪明,而且在相声上下了很大工夫。我们这代人,在30多岁的时候,达不到他的这种水平。他是在事业上很有心的人,听了就能记住,接受能力、求知欲都很强。而且最值得称道的是,他的成功完全是通过走市场,在市场打拼,用我们的话说就是“平地抠饼”,经过了观众的检验。我第一次看郭德纲现场,也吓一跳,确实跟别人不一样。我想以后也不会再出这样一个人。他事业心强,而且能吃苦,通过百折不挠的努力才有今天,并不是偶然现象。提起我父亲马三立,全国可能有一部分观众能知道。至于马派,现在也很难说就算是一派,这是人们高抬我们,让我自己说呢,我们就算马氏相声。从我们家族说起,说相声的年代比较久了。我父亲马三立说相声,我爷爷马德禄也说相声,那年头有个“相声八德”,他是“八德”之一。再往上从相声的这个根儿说,就是我爷爷的岳父,也就是他的师父,就是恩绪。后来又避光绪的名字,这个号改成了恩培。好像在我的记忆中恩培跟阿彦涛这两位是朱少文的徒弟。当然这家谱各种说法都有,从我的印象里头,听老人们说,第一代就是朱少文,又名“穷不怕”,这是我们说相声的鼻祖。他收了两个徒弟就是阿彦涛跟恩培。恩培当然不是我们马家人了,他是我爷爷的岳父,但我爷爷的东西基本是跟他学来的。我爷爷的父亲叫马诚方,是说评书的,但是也是我们曲艺行的人。要从他那儿说就不是三辈儿两辈儿了―――马诚方、马德禄、我父亲、我,甚至于我那孩子马六甲,都说过相声。我父亲的大哥叫马桂元,也是干这行的,他那艺术超过我爸爸,不过三十多岁就没了,要不然活到现在,他那肚子里的东西绝对棒……因为我爷爷在旧社会干这行很苦,就希望后代能改换门庭,不干说相声这行,低人三分,所以他挣点钱就供孩子上学。我大爷上的是高中,那个年头上高中很不容易,一般要能上二年私塾就算有文化的人了。我父亲呢,供到上初中毕业,就是天津汇文中学,现在有时候校友聚会,这些同学们见面还特别亲。就由于这个底子,所以他们两位在相声界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这不能不说得益于文化水平。大部分老艺人都是为生活所迫没办法,得了,说相声吧,甚至连名字都不会写,就干这行了。干了这行以后呢,肯定在艺术上就是人家怎么教怎么念就怎么学,到台上就这么说,真正的理解、发挥、改良一下,如何把这个突出原来的框框,更登上一层,他没有这个能力。我大爷跟我父亲呢,就得益于知识。至于为什么他又干这个了呢?他们初中、高中毕业以后,我爷爷就死了,五十多岁。那年头五十多岁死就不算寿数太低,不像现在,七十多岁还上台呢,八十多岁还上楼下楼没事儿,那个年头人活得都短。我爷爷一死,经济来源就没了,再想供他上大学,没有那条件了。万般无奈,只能还操旧业,就又归了市场,三角地,南市三不管,都跑那撂地说相声。所以基本上我大爷跟我父亲,除了上了这几年学以外,没干过别的行业。马志明,男,回族,相声名家,相声泰斗马三立先生长子。被喜爱他的观众们尊称为“少马爷”。1945年农历7月14日生于天津,受到家庭影响,自幼喜爱相声和戏曲。1957年考入天津戏校学武花脸。1962年调入天津曲艺团,正式开始说相声。“文化大革命”期间遭受迫害,下放农村,积攒了深厚的相声功底。20世纪80年代由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代收师弟,拜已故相声前辈朱阔泉为师。马志明为人耿直,不弄虚作假,为人低调,传统艺术功底深厚,深得“马氏相声”的真髓,形成了不温不火、不急不躁、不喊不叫、不荤不咸的艺术风格。听众听了他的相声会回味无穷,形成了独特的马氏韵味。作品能令小儿不哭、病者笑颜。文武全才,堪称文哏大师和武哏有史以来最杰出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有《大保镖》、《地理图》、《论拳》、《报菜名》、《文章会》、《开粥厂》、《卖挂票》《纠纷》、《五味俱全》、《黄袍加身》等。马志明先生是当今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属于宝字辈演员。
记者如今相声重新受到关注,郭德纲可以说起到了很大作用,但也有很多争议,您怎么看他的成功?马志明我们不是一个时代的人,从年龄上说,他是晚辈。这个人绝对聪明,而且在相声上下了很大工夫。我们这代人,在30多岁的时候。
导读快板笑翻天《数来宝》马志明视频点评鞍山老头子希望馬志明在出山说2年相声你丫认真看怎么就那么多喷子萝卜白菜各有所爱话说郭德纲对中国相声的振兴是功不可没的何必去攻击呢你爱听谁听谁需要不喜欢就喷吗?钰逸铭先生少马爷。
近期打算买房,廊坊阳光逸墅小区怎么样?知道的朋友请详细介绍我就是买的阳光逸墅 一年前 现在买二期交房时间是 当时看重的主要是荣盛的 新火车站修好之后应该好一点,南边还是发展的慢,慢慢来吧。
提示马志明,他才是相声界辈分最高的演员,郭德纲在他面前也不敢张狂在相声界中,如今辈分最高的据说是马志明。马志明是相声泰斗马三立长子,被观众尊称为少马爷。马志明不仅是马三立长子,论起师承来是相声大师朱阔全徒弟。
有时候背着我他们偷偷地排练,我说,北京曲艺团也在那儿演,像王世臣啊,跟他也有几段,就是不甘心当配角儿,也就说我这边重。所以他们这些人儿呢都到我们后台串门儿,我这活底子”我考虑呢。”我就坡下了,就告诉人们抽烟的害处。古典文言小说随时随地·听我想听下载手机APP扫一扫 下载喜马拉雅FM手机APP选择下载方式关注微信公众号扫一扫 关注我意见反馈1.您可通过官方App在‘帮助与反馈’中留言(推荐)2.拨打客服热线:400-838-5616【图片】真正懂相声的,不会喜欢郭德纲。_相声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6,685贴子:
真正懂相声的,不会喜欢郭德纲。
一楼给马老爷子
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马三立说的好,为什么叫“相声”?相貌之相,声音之声,是表演的。有的演员靠相,有的靠声,我觉得相声演员的境界会有差别,这是很重要的一点。用电影作比喻,就是有的人有演技,有的人没有演技。前者是好演员,后者就是龙套了。有演技的里面,有的人是演技派,有的人又是本色派,前者可以演很多,后者无论什么本子,都只能演自己。用配音演员来比喻,就像邱岳峰和童自荣。而在相声演员里,前者如马三立,赵振铎,后者的话郭德纲就是典型,他演的永远都是王晶式的小混混。马三立在《吃元宵》里说了一段话:  “这个演戏呢,它是拿这个动作、身段、表情、指相来表达人物的内心感情,台上台下打成一片了,都那么聚精会神、都那么听,好象啊就像一个真事儿似的,如同一码真事儿似的你在下边这么听,可能啊听出这个喜、怒、忧、思、悲、恐、惊,“戏台底下掉眼泪——替古人担忧”,它为什么能让台下的人掉泪呢,就是因为演员的表情好,仿真了,把它做成一个真事儿了,让观众就忘了他是在演戏,好象真事儿一样了。”  马三立说的是戏,但放到相声里,也是一样。  所以马三立是大师。
马志明 黄族民马志明马志明人称“少马爷”,是马三立老爷子的大公子。
相信和我一样,在这个年代,少马爷是几乎所有相声迷心目中,为数不多的,浩气长存的艺术家。马志明早期的时候很喜欢讲《论拳》,人家问他为什么对这个相声情有独钟。马志明说:其实是因为他最喜欢的《大保镖》被评为旧社会糟粕,不让讲,于是他把《大保镖》里的一些段子拿出来,放到《论拳》里讲,聊为过瘾。  应该说,马志明和《大保镖》是天生的一对儿。首先,马志明是练过武的,是京剧武丑,演时迁那一路,他在《学跳舞》里,六十岁的人了,还原地连翻几个跟斗,着实功力不凡。还有他在《大保镖》里,双飞燕,云手,旋子踢,“夜战八方藏刀式”,还有结尾的耍双刀,都是功架十足。这一点上,和田连元的评书风格是一样的,都是连说带练,连工带料……另外,马志明的语言风格,是属于冷快脆硬型的,语速很快,节奏感极佳,和父亲马三立慢悠絮叨的风格正好相反,正适合来说武相声。而实际上马志明也确实把《大保镖》说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地步,在马志明讲过《大保镖》之后,几乎没人敢再讲这个段子了(除了某些无知者无畏的人)。如果说二赵(赵振铎、赵世忠)的《八扇屏》是文相声的巅峰,那么马志明的《大保镖》就是武相声的极致了。《大保镖》里讲的人物,是两个十八般武艺样样稀松的混子兼流氓。但讲相声的人,却真的是一副高手风范。真是举轻若重,大家手笔。 《大保镖》最好的地方,就是它讲出了两个十分真实的人物,一点本事没有,但偏偏就能左右逢源,到处骗吃骗喝还硬是没露怯,就跟金庸写的韦小宝似的,这就是编剧和表演的高明之处了。还有马志明练刀那一大段:  刀交左手,怀中抱月。这叫前看刀刃儿,后看刀背儿,上看刀尖儿,下看绸子穗儿。单刀看手,双刀看走,大刀看滚手,我来个“夜战八方藏刀式”。  把势把势,全凭架势。没有架势,不算把势!光说不练。那叫假把势。光练不说。那叫傻把势!连盒带药,连工带料,你吃了我的大力丸。你让刀砍着、斧剁着、车轧着、马趟着、牛顶着、狗咬着、鹰抓着、鸭子踢着……  这一段,把马志明的相声功底展露无遗,特别是中间忽然转变成山东话的过渡,那么自然而然,天衣无缝,而且经过马志明整理的语言上的过渡也十分精彩,从本来应该说的“连说带练”变成了“连盒带药”,顺势便带出卖大力丸的段子。真是一气呵成。 但相声里提到文和武,却并不是对应我上面说的《八扇屏》和《大保镖》。京剧里有一句话,“男怕《夜奔》,女怕《思凡》”,是说京剧里最难演的两个戏。而相声里的说法,则是“文怕《文章会》,武怕《大保镖》”。  嗯。其实还有徐克他老人家也曾说过:厨师考试,是文火怕咕老肉,武火怕干炒牛河……扯远了。咱还是接着讲相声。
相声泰斗马三立马三立要知道,逗人笑其实是这个世界上最寂寞的事,虽然那么多人围着你,哈哈哈的,但你内心知道自己是被排除在外的。卓别林晚年的《舞台春秋》,就讲一个喜剧演员总是做噩梦:费力表演了半天,忽然发现台下黑漆漆空荡荡的,一个人都没有——那就是卓别林自己。相声演员大概也是明白这点的,于是拉上三皇五帝,孔孟程朱,来陪自己一起耍宝。像马三立说《夸住宅》,夸着夸着,就成了“横搭二桥,以通来往,操练水军,有意征南”。人家问这是我们家?马老不好意思:这是曹操,铜雀台…… “江米元宵桂花果馅,一文钱一个”,普普通通的一句话,但在马三立念来就是抑扬顿挫,别有一番味道,这就是功力。我们生活里也经常用到这一句。马三立的相声是古典一派的,包袱并不多,讲究的是韵味,比如《扒马褂》也是一个百听不厌的相声,其实里面的笑点就那么几个,但整个相声的节奏,韵味,表演,都真的是大家手笔,单是浑然一体这一点,就是今天大部分相声做不到的。 有一次听马三立年轻时的段子,我忽然反应过,马三立年轻时的声音,原来和马志明是很像的。年轻时马三立的声音其实很脆,到老了嗓子有了问题,才发展出来自己一套如老太太唠叨般的风格。  马三立最唠叨的相声,恐怕得说是单口的《逗你玩》。马老在说这段儿的时候,真的像老太太,像老太太给孙子讲故事。听马三立的单口,仿佛自己回到了童年,抛去了机心与智慧,一个小故事,就满足了。 我想马三立的魅力就在于此吧 ,不是说他的笑话有多好笑,而是他瘦小的身躯里有一种精神力量,能让你安静地坐下来,听他讲。  马三立的相声,不会像今天的相声演员一样,把相声变成联欢会般的热闹,但人们会因为他的相声永远记住马大哈,马洗澡,马大善人,马大学问……  我没有赶上马三立时代,我喜欢相声时马老已经不怎么演了,但从我接触到关于马老的点点滴滴中,我还是要说:马三立是真正的大师,是把一个中国老艺人所应该有的才华,风骨,人品都做到了典范的人。  马三立走了,某些东西也就跟着走了,恐怕再不会有。 马志明学我者生,似我者死齐白石老人说: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候宝林曾对师弟马志明说过类似的话,对马志明启发很大,让马志明决心脱离父亲的影子,开创自己的风格。 马志明让我们尊敬,不光是才华,也是他的人品。马志明不趋炎附势的风骨大概是家传的。天津举办马三立杯相声大赛,马志明便去找举办者,声明既然叫马三立杯,那自己的儿子马六甲绝对不能进前四名。前段时间还看一个剧场演出录相,马志明拿黄族民开涮:我和黄族民合作多年了,我现在可以说是我没有找错人。黄族民,可以说是一个八尺汉子!黄族民忙说:不不不,不敢当,七尺男儿,不低了!马志明说:不,八尺,不是八荣八耻吗?台下爆笑。 只有没有底气,没有自我的人,才忙不迭得紧紧抓住风口浪尖上的东西。 马志明继承了父亲的传统相声功底,但也讲过一些创作的新派相声,这些相声数量不多,但放到现代相声里,水准都很高,我最喜欢的是马志明讲《五味俱全》,大概是对当时某些粗制滥造的武侠小说的讽刺。马志明讲“五味大侠”以酸甜苦辣咸五种掌法于珠穆拉玛峰对战四大魔头,真是又好听又好笑,又荒诞又不幼稚。讽刺是一门艺术,没有才华的人如果想讽刺,往往适得其反,其品味连被讽刺的对象都不如。但真正的大家,他的讽刺本身就是好的作品。看看当年鲁迅写的“爱人赠我玫瑰花,回他什么?赤练蛇。从此翻脸不理我,不知何故兮——由他去罢”,那里面对无病呻吟的言情小说的讽刺,和今天很多专职的讽刺笑匠相比,真不知要高明多少倍。马志明最有名的原创作品是《纠纷》,马志明自嘲说这是当时的主旋律,在马志明的回忆中,让我觉得他也是有过“相声报国”式的知识分子情怀,希望响应号召为人民做贡献的,但是《纠纷》推出之后,得到的回报却是评委的索要贿赂,马志明秉承为人的原则而拒绝,结果《纠纷》只得了三等奖。 今天,许多相声演员为了大红大紫,又何止于贿赂?当年的左翼电影人石挥,拍摄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的不朽杰作《我这一辈子》,其中也有对新中国发自肺腑的赞颂和期冀。在随后的文化部电影评奖中,作为私营电影公司电影参加的《我这一辈子》只获得二等奖。两年后反右运动开始,中国电影奇才石挥在心灰意冷中投河自尽,这时距文革还有七年。  直到今天,石挥的才华,他对中国电影的贡献,仍然被某些阴霾遮敝着,大部分的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位电影人曾经发出的光芒。  从石挥到马志明,历史真的进步了吗?
马家三世同堂基本功马志明的贯口里《报菜名》是一个代表,说的并不快,但是节奏特别好。我有的时候喜欢自己唠叨“不攻不战不进不退不争不斗尔乃匹夫之辈”,大家都说我说的不好,我就辩解:贯口很难讲的,你听郭德纲讲《报菜名》,连他都说的那么差,何况我乎? “马家不唱”,但马志明也说过“马洗澡”,也唱过太平歌词。马志明录的是一段《秦琼观阵》,也是太平歌词里难度比较高的一段,里面讲“四门兜底锁子八卦连环阵”的大段唱词,让我想起幼时听评书的美好岁月,也终于在多年之后明白了,当年单田芳常说的“中央无极土”其实应该是“中央戊己土”。中国的民间艺人当然大多都没真上过战场但他们却凭自己的想像和文化修养,赋予了历史和战争以新的韵味。《秦琼观阵》里的“观中央戊己土黄旗高挑,在那刁斗上坐定了一名兵。手拿令旗滴溜溜儿的转,调动了疆场上的百万兵。”多么精彩、传神,比现在的中国历史电影强多了。金庸在自己的成熟作《射雕英雄传》的开头,便安排了一段艺人说书的段落,说中国小说从说书中发展而来,这样写以示不忘本源。 马志明还有一段《太平歌词》的相声,里面可以听到很多太平歌词的小段子。但最精彩的还是他最后自己编的那段老头老太版的太平歌词,可以看到马志明作为一个演员的高超演技,他把那种临阵编词的仓促窘迫和无赖相演得入木三分。与之对应的还有马志明的《数来宝》,那种临时编词的感觉也只有马志明才表演得出,那段荒腔走板的“卖切面,面又白,质量高,分量足,不少给,宽条儿的,细条儿的,还经煮,吃到嘴里特别筋道。”有板有眼的,但一句也不在韵上。 郭德纲也唱过《秦琼观阵》。都说郭德纲在年轻一辈演员中算是功底比较好的,但郭德纲多半是凭着调门儿高,来弥补韵味的不足。当然了,在韵味上能和马志明一较高下的,也是寥寥无几。马志明曾这样说过:好相声不是听包袱而是听韵味,现在我落了个传统相声的代表,其实我学的只是老爷子的一点渣子。如果不是赶上那个年代,我自己认为自己会成为一个大家。
侯宝林侯宝林 在中国的相声界,侯宝林在名气上似乎是和马三立双峰并峙的大师,但却少见侯宝林得到马三立一般来自民间的巨大赞誉和尊敬。 我一直都是一个呆板的人,评书里,我喜欢庙堂的袁阔成超过江湖的田连元。 而相声里,我喜欢的却是江湖的马三立超过庙堂的侯宝林。我总觉得侯宝林的名气多多少少,有一些相声之外的因素,当然我觉得侯宝林在那样一个“前进”的社会背景下,不能说有什么污点,但原地踏步的马三立、马志明却更值得尊敬。 我觉得相声在新中国后的命运,和《霸王别姬》中的京剧是很像的,好在京剧一旦脱离了古代的背景和写意的美学之后,灵魂基本上已经死了,但较现实主义的相声,在题材上其实是可以、而且应该与时俱进的,只是,它的精神一定仍然是要独立的。侯宝林的唱功,连我这外行都听得出好,据说专业京剧演员都对他敬佩有加。后来才知道,他本来就是学京剧的,后来才改学相声。所以侯的相声里,唱的非常多,以至有点为唱而唱的味道。马三立的段子里学唱很少,有唱的也基本上也是自嘲,如《卖挂票》、《黄鹤楼》。但侯宝林一唱,却都是功力尽显。我觉得侯与马二人的不同气质和个性,造就了其人相声艺术的不同风格,马三立更像一个世外的隐士,而侯宝林就有点风口浪尖上的味道。这使得他的相声缺少一种马三立式的超然物外的飘逸之气,显得敦厚有余,灵气不足。也因此,马三立的成就主要在相声艺术上,而侯宝林的成就更多在相声事业上。马志明唱的也好,后来有人告诉我:侯宝林是比马三立低着一辈的,所以侯宝林教马志明学相声时,称的是“带拉师兄”。这种辈份上的联系,似乎也与这些人后来的艺术走向有很大的关联。 侯宝林很擅于从现代生活中发掘相声题材,比如他的《醉酒》就很经典,醉鬼在大街上耍酒疯,来了车就让车从自己身上轧过去,结果消防车来了,却爬起来,“我还是躲躲吧”,“救火的车轧了白轧”。小时候听这个段子,听得哭笑不得。还有最后,酒鬼让对方顺着他手电的光柱爬上去时,对方反驳道:“我爬到一半,你一关电门,我掉下来啊?!”侯宝林的一大长处是很可以接受新生事物,如他在《北京话》里让黄包车夫在讨价还价时抑扬顿挫地说:“我实在是不能够答应你的请求啊!”这种语言应该就是说戏剧和电影中来借的。这种创作的真实感使得他的相声虽然有命题作文的嫌疑却未沦为匠气,反而能够开宗立派,成为“现代相声”的开山祖师。 之后,一个新的相声时代随之开始。
马季和两位指导老师:侯宝林、刘宝瑞“新相声”看到侯宝林与马季的恩怨,真心难受。我相信二人都是有品格和艺德的演员,但《霸王别姬》式的故事却在他们身上上演,如同曾慨叹“人是经不起考验的”的陈凯歌在文革中批斗父亲,而始终一生怀有原罪一般。只有最丑陋和罪恶的政权,才会将破坏的矛头指向人性中的精神和情感而不仅仅只是肉体。 马季是一个得到的评价非常矛盾的演员,有人认为他是大师,是现代相声的开创者之一,但也有人认为是他抛弃了传统相声的含蓄韵味,并将相声演变成了为政治服务的工具。 个人认为这两者都是站不住脚的,一门艺术的审美趣味随时代而演变是正常现象,就如同马志明的相声也不可能像马三立那么慢一样。至于为政治服务,可以说,马季的相声是没有歌功颂德型的,只是他的出身,教育背景决定了他的创作方向,马季的相声中,更多听到的是专属于那个时代的一种理想主义,一种真诚的“相声报国”式的拳拳之心。比如我最喜欢的马季相声之一《一仆二主》,大概就是讽刺当时恐怕还属新生事物的领导马屁艺术,一句“王洪文的王”让我了解到这个相声大概创作于文革之后,改革开放之初,当时童年的我还不知王洪文为谁,倒是老妈告诉了我。马季的相声基本是新派的,传统相声的滋养只能看到一点影子,比如在《一仆二主》里,马季在两位领导之间委屈求全的过程,就让人想起同样左支右绌,汗出如浆的《扒马褂》。 马季是侯派和京派相声,侯宝林之后的领军人物,可说桃李满天下,许多后来的相声大腕都出自他门下,成就最高的是姜昆和冯巩。他与五个弟子合说的群口《五官争功》,虽不十分的高明,但也仿佛一个相声时代的缩影和群像一般。
牛群和冯巩牛群冯巩冯巩与牛群又是一个时代,我们这些非相声迷最熟悉的演员恰恰是他们两个。在那个年代,对于对唱歌跳舞无甚兴趣的普通大众而言,二人的相声是每年春晚的重中之重。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冯牛二人的相声里,几乎取消了逗和捧的分别,两人几乎是平行发展的,使相声变成了双男主角的演出,这也为相声的发展提出了一个新的方向。我觉得他们是对现代相声的发展做出贡献的人,只是作为是春晚的重头戏,现在回头重听的话,大概会发现后期有很多生硬冰冷的口号式语言,至于前期则多有《小偷公司》这种讽刺关注现实的作品。这大概与和谐崩坏的时代才提倡和谐,荣辱丧失的年头才重提荣辱是一样的原因。对于这些京派明星而言,大概都有忠孝不能两全的矛盾。他们的相声里究竟有多少是他们的本意,说实话我不知道,因为有时人很难认识自己。牛群和冯巩的相声有接近小品的味道,也继承了师父马季表情丰富,表演投入的特色,他们的作品大多未必能够传世,但他们确实是那个时代最重要的娱乐明星之一。  与之对应的,是马志明在谈到马派相声时说的:津派相声大多描写小市民的生活,品位不高。马派相声不宜再继续发展了,消亡是正常现象。
姜昆、戴志诚至于姜昆,我觉得他是个老好人吧。他的平民和敦厚并不是做作出来的,而是骨子里确实有。我记得七八年前评选“最让观众讨厌的十个演员”,已经过气而仍然屡屡现身,把许多网络笑话串成相声的姜昆成为其中之一,别的入选者都大发雷霆之怒,他却无所谓,那一下让当时也厌烦他的我也感动和不好意思了。  姜昆的《虎口遐想》是他也是梁左的代表作品,是梁左先写小说,由姜昆改成相声(我是因为《我爱我家》才知道梁左这个人的)。正如创作者所说,这部作品有超现实主义的味道,姜昆以大智若愚式的表演再现了一个大时代里的小人物对待世界,国家,社会的种种感受,这个超现实主义的作品也许恰恰是和现实最接近的。
侯宝林、侯跃文、侯耀华侯跃文我只想说一下侯跃文的相声,《糖醋活鱼》。侯跃文饰演的厨师在坚持回国时说:“美国是一个发达国家,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但有一天你们美国人民能做到的,我相信我们中国人民也一定能做到。”  我知道,现在的人听这句话会觉得有多傻,可是我们今天又在说什么,在做什么呢?  一半隔着大洋骂娘,“说不”,一半削尖了脑袋往外钻。  相比之下,究竟谁更傻?  是的。现实太让我们失望,太伤人心了,我并不认为趋光有什么不对。可是,80年代的朴素和理想主义啊,我希望它有一天还会回来。
郭德纲该说不得不说的郭德纲了。有人说,郭德纲、高峰这帮人的相声,是跟着电视机里的马志明学的。 不管这话真假,某种程度上,郭德纲也是津派和马志明的精神传人。 在京派相声一统天下,相声世界一片和谐大好之际,郭德纲再次为小市民举起大旗,加之自己“我是流氓我怕谁”的独特风格,终于独自杀出一条血路。 前面说过,郭德纲是本色演员,演的大多是流氓的角色,这也可说是他的个人风格所在。实际上津派相声一直擅于塑造流氓,马三立连孔子都给塑造成流氓了,但郭版的流氓与天津老前辈是不同的,后者仍然是戏剧化的表演,而郭版则是生活化的。前者是技巧派的,后者则如体验派的演员一般,干脆就把自己变成流氓。 郭德纲的成功不是偶然的。首先是时势造英雄,现在的观众喜欢看个性强,非完美的角色,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了流氓,特别是真实的流氓。其次,郭的相声功力,在年轻一辈里算是比较不错的,不是最好至少也是一流的。最重要的,是郭是非常聪明的人。他懂得把握现代观众的口味,知道现代人的笑点在哪里。从他对传统相声的改编上就可以看得很清楚,比如把《文章会》中今人早已不熟悉的康有为,换成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人读他的小说的武侠小说宗师金庸。他懂得把现代人关注的一些没有摆上台面的问题编成相声,比如黑社会,又比如色情表演。郭德纲的相声中也不乏非常精彩、有智慧的原创包袱,比如在《大保镖》里,在卖粽子的师父那里学武,先要拜过祖师爷,祖师爷是谁?答:屈原!只可惜这样叫得响的原创包袱并不太多。 对于郭德纲,我先说好话。 郭德纲为相声艺术的延续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没有他,今天相声的颓势将更加明显,他至少让很多人开始关注相声。  郭德纲认真讲的一些相声,水准有比较高的,比如《揭瓦》。我们听到的是北京电台的录音版本,因为有时间限制,所以显示出高水准,而不像在舞台上那么拖沓,或追求即兴效果。另外我觉得,《揭瓦》的成功也是因为郭德纲的气质,与那种无赖的形象实在相配。结尾的大段吹牛实属神来之笔,从“我是一个了不起的人”闹到最后,却是“只要爸爸们不打,让我干什么都行!”  《揭瓦》本来是个老段子,但现在已经没人讲了,是郭德纲重新又把它翻了出来。《揭瓦》在北京电台播出后还受到了批评,因为“庸俗”,“格调不高”,这和当年津派相声受到打压的历史是一脉相承的。这也是郭的优点之一。 《相声50年现状》确实是个不错的段子,虽不可笑,但让人看到郭是有对相声的了解和热爱的。还有《八大改行》,都让看到郭对现实的态度,不粉饰,不献媚,不装蛋,混不吝,这是郭最重要的成功要素。相声从来都是针贬而不是粉饰时代的,而郭还是第一个在相声中对本朝政治出言讥讽批评的人,单凭这一点,相声的发展史上已经可以留下他的名字。  可是,“相声是韵味的,不是听包袱的”,没有韵味尽是包袱的商演相声,真的能拯救相声吗?再说郭的问题。 首先是浮躁。郭的相声水准参差不齐,很多过于粗制滥造。这当然和他是德云社的台柱,不得不高产量产有关,也跟商演相声是一次性消费,不追求精品有很大关系。郭德纲有很多反映现实的相声,里面灵光乍现的一些小闪光是有的,但作为一个完整的作品,往往都差得很远。 还有,我特别不喜欢郭德纲大部分对传统相声的改编,改并不是问题,也应该改,问题是改得非常轻率,特别是《大保镖》、《文章会》、《八扇屏》几个经典的段子,改得非常幼稚,传统段子只成了一个噱头。只有《白事会》不错,那个段子大体上没有改,只是在细节上做了丰富,加入了郭德纲式的平民流氓风格,因而造就了成功。“这是金莲,这是西门大官人”,“妙手淫心”,“在家坐台,照样为人民服务!”这些笑料都是纯粹郭德纲式的,郭是“坏”派相声的又一位新锐。 很多人在争论一个问题:郭会成为大师吗?个人看法:可能性不大。郭德纲的聪明已经足够了,他所欠缺的,是一个可以成为大师之人,所应该有的稳重、严肃的创作和大气的人生态度。 一个优秀的演员,在舞台上可以演流氓,可以专职演流氓,但舞台下绝不可以做流氓,这不是道德的问题,这决定了你的艺术生命的发展,开口有多大,能够走多远。简单说:大器需钝力。 有的朋友和我说过关于郭德纲人品的种种意见,我对社会新闻不够关注,对此不便发言。 但是北京台长去世送喜字这件事,就有点过了。 我觉得任何一个重视艺德的艺人,也不会做出这种“小格局”的事来。郭德纲所面对的问题,也许正是我们这个时代,绝大部分人所面对的问题。面对金钱,我们到底要产品,还是追求精品?钱有两戈,伤尽古今人品。我们缺少的是,沉淀下来认认真真的用心做一件事,这比技艺、能力、才华、天份等等更重要。物质太盛,我们缺的是精神的力量。  我祝愿郭德纲将来能成为一个真正的大师。 (转自weibo@街坊二叔儿)
郭德纲有才华,但是心胸不开阔,曹不愧是他徒弟,心眼也一样。按他这性子,要是遇到马季和侯宝林在文革中的遭遇,得势后还不弄残老马,现在这样和徒弟撕逼的一塌糊涂,这么下去得意的只有吃瓜群众,他们俩都是得不着好,当然他们要是觉得遗臭万年也是名,那算我没说。娱乐圈就是一个臭水坑,里边的王八越折腾,越叫外边的人知道这坑水有多臭!
郭德纲04/05的相声确确实实的不错。07年以后根本没法看,我不知道他怎么想的
不说说刘宝瑞他老人家?
应该说不会喜欢现在的郭德纲,刚开始郭德纲的相声还是很入大家法眼的,要不他也红不了
我想给标题改一个字,就完美了:真正爱相声的,不会喜欢郭德纲。我本身不是那种传统老北京的家庭,也不是天津那种爱好曲艺的环境,我从小到大爱听相声只有一个原因,喜欢他们对待生活的幽默态度。不喜欢相声圈子和相声听众那种传统的忠孝思想。一个人爱相声,爱的是什么很重要。
我真正喜欢的还是佟有为马志存,也是郭德纲同时期火起来的,后来喜欢小裘了,再后来觉得张攀刘铨淼的挺好的,最近觉得赵大爷捧哏还行,最近不怎么关心新人新相声,还是听听老人的吧~最近比较捧的李丁董建春我接受有点困难,苗王的接受也有点困难,看来我也就只能听津派相声了。
观众喜欢相声是真喜欢,能为了听相声花钱;说相声的是指着相声赚钱养家的。为了赚钱就会有思路不一样,有想把相声说好了的,那是有职业精神,说的特别好是突出贡献;也有靠做假、炒作、圈钱的。打个比方说,有的人喜欢古玩,是了解历史、发自内心喜欢的;有的人喜欢古玩,是因为古玩能赚钱,靠这个能发家;还有一部分人喜欢古玩,也就是看个热闹。所有人一起投票选最喜欢的古玩,票数最高的很可能是做的好看的,说不定还是个赝品。市场如此,劣币能驱逐良币,假货能打败真货。作为观众,乐呵乐呵得了,自己喜欢谁就听谁,马三立 刘宝瑞 马志明,这三位的我百听不厌;刘文亨 苏文茂 高英培 魏文亮 田立禾,这属于特喜欢的;牛群 冯巩 姜昆 奇志 大兵 刘俊杰 佟守本,这也算相声界的人物,童年没少听,现在也还行;至于郭德纲 曹云金 岳云鹏吧,可乐是可乐,也就三遍,多了没劲。马军盛伟 郭阳郭亮 高晓攀尤宪超 张康贾旭明 苗阜王声 张攀刘铨淼 李丁董建春,也还可以,有段子愿意听。还是希望演员多出好段子少炒作,炒多了没玩意观众就不买账了。
特腻味总说讲相声,作者是南方人吗
新相声实在没什么可看的,我80年的,从小喜欢听单田芳的评书,侯宝林、刘宝瑞、少马爷、田立禾这些的传统相声,马季、姜昆这些所谓新派的东西,并不觉得有意思……
社会是浮躁的,观众是图乐的,这一切都是时代造成的,快节奏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没有时间去研究,而更多的反倒是为了逗而逗,因为现在大众的需求变了。其实从各方各面来看,也是如此,快节奏的生活,高速的发展,一天一个样,为了挣钱,大家已经没时间去真正的沉心静气了,浮躁的是心。为什么很多人喜欢郭德纲,其实郭德纲抓住的是心,或许不一定懂,但是一定乐,观众要的是放松,而不是这到底是相声,还是脱口秀,或者耍贫嘴,甚至就是聊天讲故事,这些都不重要。反看现在的综艺节目,火的大多是快消时代下的韩式综艺,模式的借鉴,让更多人尝到了甜头,也就是这样能让他们赚更多的钱。毕竟养家糊口才是当下他们所追求的,说一个好的相声和说一个不那么好的相声,或许后者的掌声笑声更多,钱更多,但是不一定就是真正的相声,因为现在的相声,渐行渐远。
接着楼上这位仁兄的意思往下说相声分清门、浑门。“清门”相声艺人演出时不收费,不以挣钱为目的,顶多吃一顿宴请,叫做“耗财卖脸”。仅仅是为了施展才艺而已“清门”相声有一个最大特点,就是相声内容文雅,从不带脏口儿。而且他们有一个说法:“我们是红白帖请的,不是花红轿娶的”,意思是对我们要尊重,谁也不可小看咱爷们。清门相声代表:张三禄、阿彦涛、春长隆、恩绪、钟子良、陈子贞、广阔泉、高玉峰、谢芮芝、戴少甫、谭伯儒等。与清门对应的,就是混门相声了。艺人为生计,以挣钱为目的,而从事相声职业,称为“浑门”。浑门相声代表:郭德纲,以及当今绝大多数青年相声演员为什么提清门浑、门呢?还是想谈谈艺术这两个字。相声演员经常说的一句话:相声这门艺术怎么怎么样......那是现在这么说,前朝的时候相声可不是艺术,那叫“玩意儿”,说相声的也不叫演员,叫“臭说相声”的。那时候说相声的,大多也都是为了吃口饭,所以什么能挣钱就说什么,跟现在澡堂子里的二人转也没有什么区别,因此被人说是“下作”。相声能发展成为艺术,其实要感谢清门的这些老前辈。他们多为旗人,见过世面,上晓天文、下知地理,把这些东西融会贯通,最终转化成语言的艺术。可什么是艺术呢?我觉得标准之一,就是能经得起推敲,所谓百听不厌。拿电视剧举例子,老版的西游记、红楼梦被观众奉为经典,可再怎么翻拍,也难以被观众所接受。因为老版的导演和演员都把电视剧当作艺术,他们的工作就是在完成一件艺术品,而如今这些导演和演员只是拿电影、电视当作一种挣钱的手段罢了。再拿马三爷的《开粥厂》举个例子,那贯口说的不急不躁,“二百斤白菜,二百斤酸菜,十把菠菜,二捆韭菜,二斤胡萝卜,一捆香菜......”,像是有旋律似的,韵味十足,让人听着舒服,觉得有味儿~马三爷好像从来也没富有过,他只是想着怎么能把相声说好了,反复推敲,让作品臻于至善。马三立是艺术大师吧?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心思在钱,肯定与艺术渐行渐远。可我不解的是,既然已经不缺钱了,又何必跟二人转争饭门呢?既然誓言要扛起相声的大旗,为什么还说“快销”相声去圈钱呢?
师胜杰提起师胜杰,笔者也有几分自豪,因为师虽然生在天津,却长在哈尔滨,所以也算我半个老乡。师胜杰是侯宝林的关门弟子,父母都是相声演员,可以说是相声世家。师胜杰给我的印象很好,活好,功底扎实,而且继承了侯宝林“柳活”出众的特点,台风自然,看着不累。能让人看着不累就很难了...现在的相声演员,好像从马季先生这一枝儿开始,都喜欢喊着说,让人听着累得慌。但你听师胜杰的相声,和声细语就像姥姥给你讲故事一样,能让你放松下来听,不瘟不火恰到好处。我总感觉他的聪明是相声界少有的,条件很好,甚至能看到点大师的影子。但是兔子跑的快,却喜欢在途中睡觉。用师胜杰自己的话说“九十年代,相声走进了低估,我们相声演员都有责任,包括我师胜杰。我们去追求物质的享受,那种刺激,却放松了创作的积极性。现在回忆起来,我觉得对不起这个行当,也对不起父辈,对不起师父。”套用师胜杰那句经典的“都是一样一样一样的啊!”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在钱的面前,我们都是一样的。
不要拿马三爷的相声拿到现在来比。没有可比性好吧。不管你是谁,每个相声演员只是一种风格。有的时候代表一个时代,当时社会的状态。比如某些人姜某,那也是当初社会现状造就的产物。互相之间没有对比的可比性。
个人观点:1,对待事物不要非黑即白。尤其是对待文艺作品。2,教主人品确实不怎么样,不过有些作品还是很不错的。不能因为爱听他的相声把一个流氓奉若神明,也不要因为他是个有才能的流氓儿忽略了他本身的才能。当然,如果德才兼备就更好了。3,每个人都有属于他的时代。比如马老的时代可能是解放前,侯宝林的时代可能是在他为毛说了关公战秦琼以后,儿马季的时代可能恰好是他怀有那种浪漫主义激情的时候。同样的,这个时代或许就属于教主那样的,因为人开始喜欢吃快餐,喜欢一夜情,喜欢带着别人家的娘们听相声了。面对着整体的浮躁,你即便供上了马三立,张寿辰,刘宝瑞的排位,也是无济于事的。简单说就是什么样的环境长什么样的东西,什么样的观众催生什么样的文艺作品。侯宝林说夜行记的时候,有观众下面捣乱甚至尖叫的么?对于楼主辛苦转载的文章,我仔细拜读过了,大多数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我不认同楼主的标题,在我们评价一个人的艺术时,请问问自己是否曾经也爱听过他的段子,是否也被他逗乐过。或许有人会说我从来不把他当回事,高凤山先生说过:您可不亏心。也可能有人会说:他即便逗乐了我,格调也不高。没错,他的相声格调从来就没高过。可您听相声是不是为了一乐,您别告诉我您天生就是个卫道士,专门为教化那些三俗的演员和观众而来。正如楼主转载文章中写到的,我认为郭在中国相声中至少应该说是有一号的,当然,岳飞和秦桧一样都有一号,郭应该是那种饱受争议的存在,一方面,他有极高的悟性,并且确实用自己的努力达到了他所能达到的高度,仅凭这一点,他在事业上应该是成功的。另一方面,他的人品,为人处世都广受诟病,做人来说可谓毁誉参半甚至极其失败。相声当然不只有包袱,但一个没有包袱的相声可也同样不是好相声,至少是个怪胎吧。
安静欣赏,突然蹦出一个包袱,全场不会笑的太夸张,但回味无穷。马家的相声就如此。这这才是相声的魅力。扯着脖子喊的,不是相声
好多看官上来就指责、质问“有几个懂相声的”、“靠懂相声的养得起演员吗”如何如何……我无意把观众划分成几个类别,这只是个标题而已。如果这个标题让您觉得不舒服,那您一定要往下看内容,因为内容能缓解您的不适。
可怎么算懂相声的呢?我也说不好,试着打个比方吧:大碗茶解渴,谁也不会去品它什么味儿,所以无需懂茶,端起碗来就喝了。像龙井、铁观音就不能“一口干”了,好茶得慢慢品,才能闻到香气,尝到回甘。
千篇著述诚难得,一字知音不易求,好茶也需要知音,需要懂它的人来欣赏。用多少度的水冲泡、要经历几道工序、其香气特点是什么,这固然算懂的一部分。但最重要的,是要明白用什么样的心境去品味和体会。好东西都是用心出来的,用心出来的东西,才值得我们用心去对待。
再多说两句。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活越来越好了,再也看不见卖大碗茶的茶摊了。我相信大家宁愿喝加多宝,也不愿意再喝那满是沫子的大碗茶了。
这篇文章无意针对谁,都是相声演员,能成材料都不容易。可是,借用季羡林老先生的一句话“歌颂我们的国家是爱国,批评她,更是爱国!”
PS:还会继续更新,争取把一些有代表性的相声演员,都拿出来说一说。不过会更的相当慢,因为得慢慢品。
我也不知道懂不懂相声,反正喜欢听。我觉得没有郭德纲,你我等人估计也不会在这交流。相声没落的时候你应该比我了解。郭德纲对相声的发展作用是无法否定的。咱不论人品。只说相声。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经典相声小品大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