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视频公司企业文化标语怎么样?

企业花钱做视频前必须想清楚的几件事——5个W和1个H
最近,很多创业企业找我们,经常会发生这样的对话:“兄弟,我想做个视频,你们给报个价呗。”
我们说:“OK,您去我们小程序填下需求,具体怎么填上面有详细的说明,填好后我们就知道怎么帮您了。”
他回答:“我就想给我们公司做个宣传片,很多地方都要用,也不知道怎么弄,你们是专业的,就你们来定吧。但是能不能先告诉我价格呢?”
这样的问题很常见,找人做视频几乎是每个创业企业都会面对的需求,但是如何利用好视频这个工具,很多创业者其实都没有弄清楚。
如果你不是视频行业出身,那么一开始不要急于下手,花钱之前有必要先想清楚几件事。
新闻里讲究五个W和一个H,其实做视频之前,你也可以想一想这几件事。
第一件事,WHY?为什么一定要做视频呢?
第二件事,WHAT?视频播出后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
第三件事,WHO?这个视频的主要受众是谁?
第四件事,WHERE?这个视频做好后,使用场景是什么?
第五件事,WHEN?视频什么时候要用?
一旦你想清楚了这五个W,那么,最后这个HOW,就交给我们制作方吧。
这时我们给你的解决方案,才有可能既省时、又省钱,而且内容合适。
第一件事,“WHY?”为什么一定要做视频呢?
说简单点儿,就是你得想想有没有其他性价比更高的形式能替代视频呢?
如果你要做一场演讲,最好先想一想留给你的时间是否充裕,如果你的演讲时间只有不到10分钟,那么还是乖乖的选择PPT吧,因为视频不仅占用时间,还会打乱你表达的节奏,遇上软硬件出问题放不出来就更加得不偿失了。反过来,如果你的演讲长达1小时,那么一段恰到好处的视频,不仅可以丰富内容形式,还可以让你的节奏有起伏,吸引观众的注意力。
如果你想在网上表达观点,那么同样要考虑下线上的场合是否合适,也就是看所谓的渠道。
公众号的视频打开率其实不高,尤其是对于喜欢深夜发鸡汤的内容创业者来说,文字比视频性价比更高,因为一篇精彩的鸡汤文即使只有一个人,也可以搞定,而大部分的高质量视频内容,是需要团队协作完成的,更何况在日更已经成为自媒体标配的当下,如果不是自己有专门的视频团队,视频的更新频率会让你消耗极大的成本。
如果你觉得文字内容形式不够丰富,不足以满足你复杂的脑回路,还是别着急做视频,试着用图片+文字看看,静态图片还不够爽,还有GIF呢。还记得现在大名鼎鼎的快手当年叫什么名字吗?GIF快手。不要小看这种形式,他的好处太多了,占内容小、制作简单,还省去了上传视频时要经历的各种审核流程。
语音的表达形式虽然没有视频丰富,但是对于很多特定场合,比如开车的时候、坐车头晕的时候、眼睛被枯燥的工作占用的时候,语音就很适合了。同样,一个人、一部手机,就可以让你的声音在喜马拉雅、荔枝、考拉等音频平台上传播出去,如果你的受众是上述场景的人群,选择语音比做视频的性价比要高。
如果你是一位创业者,每分钱都得掰着手指头花,在有更好的替代方式的前提下,千万不要只是一味的觉得看别家的内容酷炫就要做视频。要么想清楚是否有性价比更好的替代方案,一旦决定要做,就做最合适的视频,用在最合适的地方。
这些年很多人跟我说,现在互联网技术那么发达,为什么还需要你们这样专门做视频的团队?我想统一回复一下,的确,美拍、秒拍、快手、抖音、VUE,各色的视频软件层出不穷,手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好,从技术上讲,视频的制作成本越来越低,但是视频的成本比其他形式高,是在于作为一门综合艺术,视频内容标准一直在发展,对制作者的创作意识、审美能力、逻辑能力以及各种维度的想象力要求都越来越高,你不可能指望一个没有经过这方面训练和积累的外行人拿着最好的设备制作出一部高质量的视频作品。随着AI技术的发展,未来很多行业都会消亡,但人类进行视频制作,作为一门艺术行为,是无法被替代的。
第二件事:“WHAT?”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
在谈这点之前,我必须给大家纠正两点常见的误区:
第一个误区,认为做好了视频,短时间内就有推广效果;
事实是,效果你可以预设,但是配合精确的受众的定位和渠道打法才能够实现,也就是后面我们要讲的WHO和WHERE,而且就算这些都已准备好,效果也需要一个呈现过程。我们见过最多的一种情况是很多企业制作好视频才投放了几天,就反过来跟乙方抱怨说:“哎呀你们这个视频内容起不了什么作用啊!”然后就浅尝辄止了,这样就造成之前甲乙双方的投入都变成了“沉没成本”,对于视频推广的排斥就变成了恶性循环。而一般来讲,视频SEO的推广考察期是1~3个月,且需要随时根据情况监控和调整。你要想做个视频短时间就出结果的,我觉得有一个人能帮你,他叫卓伟。
第二个误区,认为视频品牌内容建设是大企业才需要做的事情;
“视频品牌内容建设”不等于“花大钱做视频品牌内容建设”,上文我提到过,各色的视频软件层出不穷,手机的性能也越来越好,从技术上讲,视频的制作成本越来越低,想做好视频内容,不在于技术成本,而在于思想意识,要么你自己有,要么你找来的乙方有。
好了,摆正好心态后,我们来讨论下视频都能做什么,当然大面上来看,能做的事情太多太多了,根本说不完,我们就从创业企业入手,介绍一下“了然故事”根据他们的需求总结的三大标准化产品和一大非标准化产品:
三大标准化产品:
1、“视频路演”,这是我们专门为企业创始人打造的一种视频形式,如果你作为创业者有一肚子话要对投资人说,但是一到路演现场就紧张了,可以来试试做这样一段视频,发给投资人看。至少能做到逻辑清晰、语言精练,而且省去了双方见面的时间成本。
2、“商品演示”,这是专为电商打造的视频形式,现在一段清晰明了的产品说明视频已经成为了电商页面的标配,让用户了解产品外观、看懂功能用法、看清质量好坏,是这类视频的最大功效,不管是模特演示、还是静物摆拍,产品一定是主角。
3、“课程培训”,在自媒体、知识付费遍地开花的时代,这种视频不用多么花哨,重点就是为人物服务,配合人物的信息表达,让受众能听懂主角所讲的内容就是这类视频的目标。
一大非标准化产品:
“企业宣传片”。说起这个其实我很头疼的,因为不止是企业,几乎90%的机构找人做视频,一开口就是要做这个,但其实我个人觉得,企业宣传片是世界上最没有用处的一种视频形式。想要做这个的企业,要求多半是要把企业的方方面面介绍完整,但是我想说,这个事儿,我想对各位企业主说,你就建个企业公众号就好了嘛。这个世界上,不会有任何人会闲的蛋疼的去看一部所谓的“企业宣传片”的,对你企业感兴趣的投资人可能会想看创始人的演讲视频、你的用户可能会想看看你的产品介绍或者一部广告、你拍一部个人纪录片你的粉丝可能都会去看,如果真有人愿意看你的企业宣传片,那个人很可能是你自己,一个人坐在办公室,泡一杯清茶,对着视频感叹:“恩,老子还是很厉害的嘛!”
因此我们在制定宣传片方案的时候,一定是根据受众需求,合理搭配内容,而非满足企业主个人情怀。
所以说,做视频之前,要达到的目的和效果,你要想得越清楚越好。
第三件事:“WHO?”主要受众是谁?
其实一说视频受众定位这件事儿,就算不是视频行业的创业者都知道,不就是自己做的内容给谁看嘛。但是,各位有做过视频的甲方大大们,你们自己认真回想一下,你们真正做到了吗?我们的很多客户,最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就是把自己的喜好,当成了受众的喜好。看策划的时候,这里加一点,修改的时候,那里补一点,修修补补很正常,但你们有没有发现,修补进去的全是自己想讲的,却不是受众想看的。你可以回顾一下上文,了解一下为什么我一直觉得纯粹的“企业宣传片”是世界上最没有用处的一种视频形式?
这样的甲方,不仅没想清楚WHAT,也没想清楚WHO,大多沉浸在自我陶醉中。投资人、用户、粉丝,这些人没有一类是来听你炫耀自己的,他们来的目的,是想看看你能为他们做什么。那么,你就直接告诉他们就好了嘛,就像平时跟人聊天一样,谁愿意一见面就听你自我吹嘘一番呢?
举个例子,如果您想为您企业的新品扫地机器人拍一个视频,放在某宝单品页面,那么此时您的目的就是销售,最合适的视频内容,就是介绍产品的功能特点,而不是做一个企业宣传片或者企业家的个人采访,因为您要知道,在这个地方看您片子的,都是您的潜在客户,且多半是家庭主妇一类的消费者,她们关心的,一定是这个机器人的清扫能力、续航能力、用电安全、保养维护等实际问题,如果您向她们阐述您的企业发展历程、品牌理念、未来愿景等,那就完全搞错了对象了。
第四件事:“WHEN?”视频什么时候要用?
这里的“什么时候”,分两层意思:1、企业做好视频什么时候播?2、用户会什么时候看?
我们先来说第一点,企业做好视频什么时候播?
这其实说的是一个营销时机问题。16年爆火的“逃离北上广”、“丢书大作战”让“新世相”团队爆火,也催生出一个概念:月经式热点。
实际上,很多成功的传播活动,真正借助的热点并不是时事,而是当下的文化环境下,人们不断讨论、在意并且定期就会爆发的心理需求,这种需求,就是营销中的“月经式需求”。
虽然新世相因为前段时间的营销事件招来大量负面评价,但一些方法论还是值得研究的。比如,“逃离北上广”这个营销事件,抓住的,就是很多 北上广的新白领们的共同心理,他们从小到大都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通过多年的努力、残酷的竞争得到一个相对光鲜的位置。但是他们却没有享受到预期中的幸福和自由——每天不得不遵守上班规定、承担角色责任、承受房价压力,感觉不能随心所欲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感。
这类案例还有很多,“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北京有2000万人在假装生活”、最近的“晒18岁老照片”等等都是这个路数,且不论风评如何,至少达到了极大的传播效果。
视频作为营销的重武器,想要达到效果也是绝对不能不抓住这个技巧的。
举个例子,电影作为视频的重量级形态,有常常会引发人们怀旧的题材。
比如,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电影帮我们再回想一遍曾经做过的事: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我的少女时代》、《同桌的你》、《匆匆那年》甚至《芳华》,而最近的一个例子,则是《前任攻略3》。
前段时间一篇虎嗅的帖子流传很广,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怎样判断一部影视产品是不是真的成为了现象级作品?我向来是不相信高网龄人群那些说辞的。然而当十八下海年近半百的老家亲戚社会姐,和她新交的金链男友手持半包纸巾从影院哭天抹泪走出来时,我就知道《老炮儿》要成了;或者是沉寂许久的长辈突然往群里扔张截图,上书 “公安通知:如果你收到《战狼 2》链接,请立即删除……” 也不难判断,吴京要成了。最新的例子是,当我打开快手,看见关注的厨师、女大学生、流浪歌手、社会摇艺人们都在刷《前任 3》的梗时,才后知后觉地发现,这个早已被豆瓣判了死刑的片子,票房都快 14 亿了。换算一下,相当于 2017 年度第七的票房,并且极为有望冲击第四的位置。
一年几百部的院线电影尚且如此,各类网大、微电影、TVC使用这个套路就更加常用了。
月经有周期,想要用户中招当然也要找准时机咯。当然追逐热点事件、抓住各大节假日,是有用的,但这里的时机,不仅指的是这些,更为重要的,还是看准受众心理的共鸣,以上所有时机结合起来,作为甲方的你才算搞清楚了做好视频什么时候播。在此之前,别偷懒,你需要的是大量的数据分析,而且要强调的是,你的个人感觉,可代表不了全部受众。
还有一点多说一句,以上套路,如果你要用,起码随着社会、科技的发展,玩儿点新花样,2017年的梗,你在2018年用,大伙儿可不会买账。
我们先来说第二点,用户什么时候会看?
在谈这个问题的时候,其实你需要了解用户会出现在哪里,也就是后面我们会详细讲的用户使用场景。
通常用户出现的地方会分为线上和线下,我们先重点分析分析线上的场景,用户在线下的场景,我们后续讲视频使用场景的时候会重点提到。
分析用户线上场景的时候,我们重点分析一个问题——用户在什么时间出现在什么社群?
社群这些年经常被提起,但如果有人问你,究竟什么是社群呢?是不是脑海当中第一个冒出来的就是微信群?其实,任何一个基于需求和爱好将人们聚合在一起并有效互动的组织形式就是社群。不管是互联网初期的web1.0、web2.0、BBS,还是一个APP、微信群、豆瓣小组,你都可以理解成一个个社群,当社群成员在参与社群活动时,必然是因为某种特定的目的,搞清楚这些目的,就能搞清楚他们的活动规律,进而就能针对这些规律投放内容给你的用户。
当王宝强、薛之谦、万宝路这类重大热点事件发生时,微博往往会引来大量娱乐粉丝聚集;
如果你进到一个讨论区块链这种垂直话题的微信群,里面差不多90%都是创投界男士;
当一部电影、电视剧或者一首好歌、一本好书引发广泛讨论,第一时间到豆瓣上去查看或者发表评论的多半是文艺青年;
中国有嘻哈热播时,除了独播平台爱奇艺,bilibili也因为嘻哈与ACG人群的交集而一度服务器压力巨大;
而当《最强大脑》节目热播时,求知欲强的青年们更愿意边看电视边到知乎、果壳这类问答平台寻求答案;
天涯、猫扑、贴吧这类BBS的青年甚至会在钓鱼岛事件爆发时为国出征。
就连传统的电影、电视观众群体,也因为台网互动的发展,变得交互性越来越强,电影、电视广告的价值也越来越大。比如去年国足打12强赛的时候,懂球帝在央视五套的电视广告就使得很多新老球迷重新连接起来。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什么时候用搜索引擎,什么时候上SNS,什么时候用电商,这些事儿现在连还没上小学的孩子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也已经成为了大家生活中的下意识行为习惯。但是,当你作为甲方,决定视频投放计划的时候,有回想过这些习惯吗?其实,只要回想一下大家使用每个社群的基本规律,根据每个社群人群出现的时间,集中投放最适合最吸引他们的内容,你就能省下大量的无效投放成本。定好战略后,跟技术相关的战术问题,就好办多了。
提到战术,多说一句,视频的投放,并不是仅指投放视频形式,在一些不支持视频格式的技术平台,你依然能有办法进行视频投放。比如,一些文字类平台虽然不支持视频播放,但你可以配合一篇评论性文章投放视频链接或者图文解析,导流到视频平台;再比如,一些短视频平台不支持长视频上传,但却能为大屏幕带来巨大流量。因此最适合你的视频投放社群,也许并不是优酷爱奇艺这样的专业视频平台。你需要综合分析受众的年龄、兴趣爱好、消费能力等因素,找到他们聚集的最高峰,就像打一场围歼战役,把你最优势的战力集中输出,一举拿下你的主要目标。
第五件事:“WHERE?”视频做好后,使用场景是什么?
这里可以分为三大类来说。
第一类,是发布会现场,
首先你得想清楚是什么样的发布会?
是几十人的座谈?茶话?几百人大厅的演讲?还是在露天体育馆大规模的路演?
发布会的重点是介绍产品,不同的场景下,灯光、距离、环境声会对视频的清晰度、音效产生极大的影响,如果没有使用合适的视频形式,就会让产品的演示效果大打折扣。
如果你的产品刚刚面世,在一个小型的室内环境下为各位投资人演示产品,那么现场通常没有那么多人,环境噪音不会很大,观众与屏幕的距离也不会太远,这时候,视频里可以呈现较多的细节,所以你可以让视频制作方多加一些细节呈现、特效、音效等等。但是尽量不要在投影仪上播放,因为通常情况下,投影仪显示效果跟屏幕相比,饱和度和对比度都实在是太差了,不关灯的情况下,会让视频效果大大折扣。
如果你的产品量产了或者迭代了,需要在一个几百人大厅里向公众介绍,比如一个音乐厅、礼堂等等,那么这类环境通常会有较为专业的环境音效果设施,你不用太担心音效的问题,这种场景呈现的音效甚至比几十人的小型室内要好得多,观众通常也不可能产生较大的杂音,那么你在下单时,可以让制作方尽可能丰富的呈现声音效果,但是视觉上尽量要集中,把钱花在最重要的地方,也就是产品的呈现上,不是因为现场环境设施呈现不出来丰富的效果,而是呈现的效果会太好,如果你每个细节都花钱做,干脆去拍一部院线电影好了,这时候你可以问问自己,有这么多预算吗?
如果有一天你的产品成了爆品,新品上市时需要在一个万人露天体育场开发布庆典,那么要注意,就算有极好的音响设备,你身边的大叔也可能会破坏气氛哦!
这时候字幕都会显得非常重要了,这时候用视频演示产品的话,同样要注意视觉上的集中度,不是不相信你有钱,毕竟都能在体育馆包场子了,而是说,要照顾后排观众的视力呀对不对。
使用场景的第二大类——庆典、晚会类视频如何做。
与发布会现场要凸显产品不同,在庆典、晚会这类场景,视频最主要的作用通常就是烘托气氛,也就是说视频不是观众目光的聚焦点,舞台上的主角们才是,这类视频往往是用来配合主角的讲话、动作、表演,可以有炫酷的视觉特效,可以有强烈的音效,还可以配合炫酷的舞台灯光,但前提是要有好的策划,将舞台主角与环境视觉揉捏在一起,不能喧宾夺主。
好了,我们再来说说视频使用场景的第三大类,品牌内容投放方式,就是我们通常所谓的渠道策略。
上文我们曾经提到过用户使用场景分为线上和线下,而用户出现的地方就是品牌内容投放的场所,所以相应的,品牌内容投放也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先说说线下渠道:
时至今日,投放渠道已经被策划公司的创意人员挖掘得无孔不入,无论你吃饭、睡觉、上厕所、看电视、打游戏,任何时候都无法逃开品牌信息的灌输。而这些信息都被巧妙的安插在各个意想不到的角落里。
每天上班我都会开车经过东二环,路边那些高耸的大屏幕很多都在播放着各种快餐式节目,其实这就是典型的渠道策略,就算东二环经常爆堵,就算把司机排除在外,一个乘客能够观看的时长也不会超过2分钟,而且听不到屏幕里的声音,即使不考虑车辆里的受众,那些步行经过这个街区的行人,又会有多少停留下来观看一块楼宇屏幕超过2分钟呢?所以这些屏幕播放的内容,要么是简短的带有显著标题的新闻快讯,要么是不超过2分钟的电影预告片,要么是光看一秒画面就能明白大意的广告,这样匆匆而过的行人们也就能快速接受其中的信息了。
其实,大部分线下视频渠道,都属于这类需要快速传递信息给用的场景,但这些场景也有些区别,一类是嘈杂环境型,像公交、地铁、公交站、楼宇等场景的屏幕。一类是安静环境型,像电梯轿厢、洗手间等场景的屏幕。两者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通常需要配以显著的字幕、有冲击力的画面,而后者则可以突出细节。
再说说线上渠道:
这是现在的品牌方更为看重的投放渠道,相比线下,线上的想象空间更是无穷无尽,更需要配合好的营销策略。上面我们讲过各类社群用户出没的相应时间,其实只要抓住了这些用户时间规律,线上渠道的投放规律基本上就搞清楚十之八九了,就不展开讲了。除了出没时间,用户为自己打上的标签,也是他们聚集成为社群的重要通行证,比如最近这几年,95后们主要聚集在QQ上,就是不想自己被打上用微信的中年人的标签;抖音和快手用户相互不对付,也是给自己打标签站队的表现。因此企业在投放视频的时候,针对这些标签为视频设定相应的内容元素,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很多时候,广告主最大的问题,往往在于固定思维,把自己的喜好嫁接在用户身上,而实际上,用户是会成长、变化并且转移的,当年那些老用户可能随着你一起成熟而不再是品牌的用户,品牌必须开始关注那些曾经眼中的新人,他们可能正在变成品牌的潜在客户。百雀羚这个品牌诞生于解放前,不论创始人还是今天的掌门人,他们曾经最熟悉的用户早已变老,如果他们依然只把眼光放在年长的人群身上,如何打造出社交媒体上的神级广告?
关于视频品牌营销,我讲了这么多,如果你想做视频,应该知道怎么跟乙方提要求了吧?
首先想清楚是否真的有必要做视频——WHY?然后想明白要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和效果——WHAT?随后考虑主要受众是谁——WHO?什么时候用?——WHEN?在哪儿用——WHERE?这就是做视频前要想清楚的五个W。
至于HOW,就交给我们制作方吧,我们会告诉你最适合的视频时长、出相应的创意策划、细化文案、脚本和表现形式,相应的,算出成本就是分分钟的事儿了。有些用户一上来就问可不可以做4K、可不可以做三维、可不可以保障传播效果等等等等,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们,给钱给时间就可以,不过这钱和时间可不光是给制作人员,而是你自己花钱给渠道商买设备和渠道位、给制作人员买宵夜、向策划、营销人员买创意,讲了这么多,如果你还不明白,自己在上文中找答案吧。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简历及时处理率
简历处理用时
企业最近登录
第一视频网,中国首家微视频新闻门户网站。
集团简介:第一视频集团是中国资质最齐全的国有控股视频网络新媒体,成立于2005年,于2006年在香港主板上市,目前成为国内互联网视频行业中第一家正式登陆资本市场的企业;2012年9月第一视频旗下中国手游娱乐集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介绍上市,成为拥有两家上市公司的新媒体产业集团,并迅速跻身中国实力最雄厚的新传媒企业行列。
&&& 经过几年的发展,第一视频集团已成为中国拥有资质和许可证(如网络视听许可证、互联网新闻许可证、手机电视许可证、互联网出版许可证等)最为齐全的网络视频新媒体产业集团,并且拥有包括第一视频新媒体、手机游戏、彩票销售的三大主要业务板块,为集团业务健康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第一视频网业务介绍:第一视频网(www.v1.cn),中国首家微视频新闻门户网站。立足于以新闻评论和自制原创节目为亮点,全面覆盖国际、国内、中央、地方等多层级资讯,多维度展现社会、财经、体育、娱乐、时尚等新闻内容。我们有思想能被看到的“深度”;独立思考而不盲目的“态度“;非常见,而道不同的“锐度”;大而有据的“尺度”;参与即是创造的“粘度”;围观就是力量的“热度”;大视野知天下的“广度”,以媒体责任暖视界的“温度”,努力打造成为中国最有“度”的媒体平台。
综合评分:
(&来自&20&份评价&)
综合评分&&:&&
面试职位&&:&&
(&已下线&)
[面试过程]
环境不错,面试官很nice,可惜个人方向跟职位方向不一样
综合评分&&:&&
面试职位&&:&&
(&已下线&)
[面试过程]
产品负责人比较专业,公司环境不错,位置较远;人事之后又进行了电话沟通,了解比较全面
综合评分&&:&&
面试职位&&:&&
(&已下线&)
[面试过程]
只面试了一轮,面试官说技术总监不在,让回来等消息,然后就木有消息了
[其他评价]
下了地铁走十分钟左右到公司
综合评分&&:&&
面试职位&&:&&
(&已下线&)
[面试过程]
首先填了一些个人基本资料,同时做了10道题。接着面试了两轮技术面和1轮HR面。聊得都挺不错。对工作环境、工作氛围、团队成员、工作内容都很满意,期望能够有机会加入,和大家一起愉快的共事。
综合评分&&:&&
面试职位&&:&&
(&已下线&)
[面试过程]
面试专业,讲解详细,希望有机会一起共事
北京,朝阳区
望京,来广营
北京朝阳区望京东路8号锐创国际中心1号楼16-18层
该公司共有 1 个地址
推荐职位:
推荐城市:
公司基本信息
500-2000人从微博第一季度的财报,我们来看下短视频企业的发展
我的图书馆
从微博第一季度的财报,我们来看下短视频企业的发展
雷军曾经说过,“站在风口上,猪也会飞起来”。简单来说就是只要选对了方向,抓住了机会,即使是猪都能够获得成功。不过,“飞猪理论”成立有两个前提:1、中国的经济一定要处于上升期。2、你选择的行业一定要处于红利期。日前,微博发布了今年第一季度的财报。财报显示,第一季度微博月活跃用户增长了2700万,截止目前,微博月活跃用户为3.4亿。对于微博来说,这可是一件大事:月活跃用户自上市以来创单季增幅最高;超越Twitter成为全球用户规模最大的独立媒体公司。据悉,此前Twitter公布的月活跃用户为3.28亿。对于微博来说,值得高兴的并不只有这些财报披露了第一季度微博的营收,数据显示微博第一季度营收13.7亿元,同比增长76%,净利润同比增长278%。另外在商业化营收方面,广告营收11.7亿,同比增长80%,移动广告占比70%。品牌广告营收同比增长89%,中小及自助客户广告营收同比增长97%。视频广告客户数环比增长50%。微博营收推动了其市值暴涨,截至周二收盘,微博股价大涨至78.60美元,涨幅高达24.96%。目前,微博的市值已达171.8亿美元,远高于Twitter。微博在移动端也表现稳定,截止3月底,移动端月活跃用户占比已提升至91%。回顾微博的发展历程,可以说是经历了一波三折。2011年是微博的巅峰之年,13年进入低谷,之后在15左右开始进入复苏轨道,在当前,无论是从业务指标还是财务指标看,微博都在重回高速增长的轨道。微博股价大涨背后源于其视频战略调整近几年,从信息流资讯平台与短视频和直播的发展态势来看,这些产品的内容同微博存在着严重的竞争关系。平台越来越多,内容也越来越多,用户却慢慢不够用了。所以,对于任何一个平台,如何更有效地获取用户成为当务之急。从微博当前的社交定位来看,微博竞争的本质是与各大平台内容平台争夺用户时间。相对于传统的图文来说,短视频的阅读成本更低,很适合碎片化的消费场景,而且不易被打断,所以相对比较容易获得用户的青睐。2016年,Papi酱凭借自编自导的短视频一夜成名之后,短视频的创作更是迎来了狂潮。在短视频这个领域,与Papi酱一起火起来的还有艾克里里、罗休休等短视频草根明星。我们知道微博具有很强的话题制造能力,其头条能够轻松过亿。之前,微博和春晚、NBA、NFL及西甲的视频独家合作,最后数据显示短视频的互动量和播放量不断飙升。#春晚#短视频播放量高达48亿次,超级碗短视频24小时内播放量达8000万次。短视频内容的繁荣极大的推动了微博活跃度。透过这些火爆的数据,有人预计“或许短视频将成为下一个创业风口”。从微博自身来看,目前,微博的用户构成趋于年轻化,数据显示,微博上90后和00后已经超过了60%,而且88%的用户年龄都在33岁以下的年轻人。年轻人群对短视频和直播内容的消费欲十分旺盛,这也直接驱动了微博的增长。从国内的大情况来看,短视频目前正迎来最热的风口,秒拍、快手等公司已经从数据和模式上证明了短视频的价值,不久前腾讯以3.5亿美元投资快手,阿里20亿资金支持新土豆转型短视频。从BAT、今日头条到投资机构都在斥重金扶持短视频作者。微博提前站位,时机卡得相当准。目前,微博在短视频领域策略模式从PGC专业内容生产和分发到UGC用户原创内容生产转变。这推动了内容生产者向视频内容输出的转变,确实也为微博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效果,从今年一季度数据看,头部用户视频发布量同比增长176%,3月日均视频播放量同比增长更超过5倍。那么从未来性来看,当前短视频尚在风口,秒拍、快手还处于增长阶段,具备社交ID属性的微博提前切入,或将导致短视频格局发生转变,这可能是微博未来颇具潜力的新的增长点。短视频的精品化路在何方?网络视频热潮涌动,在满足人们视频消费需求的同时,过度竞争也带来低俗化、过度娱乐化等问题,未来如何打造优质精品的新媒体内容?在2017年中国网络视频年度高峰论坛上,中国传媒大学互联网信息研究院院长赵树清说,网络视频瞬间火爆很重要的原因是,用户需求增加、4G手机普及、以及带宽提速降费的驱动所致。尤其是短视频满足了当下人们移动化、碎片化快餐式消费需求。但每当新的风口出现,恶性竞争随之而来,监管缺失也在所难免,且一些配套管理规则不够完善。“从无律逐步走向自律和有序,这是需要一个过程的”,赵树清说。他认为,与传统媒体相对成熟的机制比,网络视频在发展过程经常没有明确的条例、规定等可以遵循,所以在发展中,主管部门、企业平台、创作者都应有法律意识、底线意识;无论直播、短视频、网络综艺、网剧,创作者都要有自律意识。数据造假也成为行业内的毒瘤。赵树清说,数据造假问题几乎已波及到所有影视频领域;从电视收视率造假,到网络刷单,这些现象令人痛心,行业生态形成怪圈。他说,网络有海量的信息流,监管困难,如何获得平台后方的真实数据是关键;机器人刷单等技术漏洞,也要引起注意。他建议,加强打击处罚力度,实行第三方监控机制,平台方要公开后台数据。“尽管这很难,但必须要找到解决方案。”爱奇艺销售副总裁陈潇以网络综艺为例,剖析了爆款时代的风险点。他说,网络综艺2014年到2016年,约有一百款左右;2016年约有四百款产品,2017年的数量增长率不会低于25-30%。陈潇说,观众的时间是有限的,从数量上看,供给已超出观众所能接受的时间;制作成本相对2014年约有三倍的上升。他建议,未来内容上要注重创新,要用一个新的切口进入一个可能预知的细分领域;明确细分受众;打造多元化的变现方式,增加游戏,衍生品,电商等领域收入。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化淡妆视频初学者视频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