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将资本罗阗身家最近是不是有个项目入选杭州市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2017年重点项目啊?

总访问量:673585
区块链普查报告:中国有1万家区块链公司 并在激增
编辑/AI-智慧云 ·
摘要:"小型企业"为主 图6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布 注册资本在0到100万的公司占13%,图7仅企业简介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布 在仅企业简介包含"区块链"的公司中。
2017年以来,区块链概念大爆发。根据零壹财经·Binary与量子数聚统计,截至日,我国共有8672家公司的名字或经营范围中含有&区块链&字样,并有1213家简介中含&区块链&的公司,合计将近10000家。我们将从注册地、业务、注册资本等多个维度分析这些公司的发展情况。目录一、2017年区块链公司井喷式增长二、禁止ICO未阻止区块链公司激增三、注册地前三:广东、浙江、贵州四、从行业分布看,集中于信息和科研行业五、从注册资本看,&小型企业&为主一、2017年区块链公司井喷式增长图1区块链公司注册数()注:数据统计截至2008年中本聪发表比特币白皮书《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提出比特币概念,到2009年公开代码,比特币进入人们的视野。与此同时,作为支持比特币的底层技术,区块链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涉足区块链领域。自2009年,涉足区块链的公司数量逐年增长。2015年之前发展较缓慢,大部分企业处于观望状态,至2016年,出现较大增长。2017年被称为&区块链技术应用元年&,区块链公司数量出现井喷。2018年迎来区块链概念大爆发,公司数量继续猛增。2018年前4个月,新增区块链公司的数量已远超过2017年全年。2017年、2018年区块链公司数量高速增长,核心原因主要在于:(一)以太坊技术支持比特币系统的非图灵完备,限制了区块链的大规模应用。2015年,以太坊的出现,实现了图灵完备。人们可以较方便地在以太坊开发应用,这促进了区块链的实际应用。因此,区块链公司数量在2016年明显增长,2017年和2018年大规模发展。(二)虚拟货币价格飞涨虚拟货币的价格飞涨形成的财富效应,是区块链公司大规模增加的重要推动力量。2014年,以太坊筹集了1800万美元比特币,2017年以太坊的市值已接近190亿美元。许多ICO(首次代币发行)项目发行的Token也有很大的涨幅。这种国际性的新型融资方式吸引了大量机构、资本和创业者进入区块链领域。据国家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技术平台发布的《2017年上半年国内ICO发展情况报告》,2017年上半年,国内已完成的ICO项目共计65个,累计融资规模26.16亿元,累计参与人次10.5万。根据普华永道报告,2018年前5个月,全球共有547个项目通过ICO融资137亿美元。(三)政策推动2016年至今,中国政府对于区块链技术的发展都是鼓励态度,并颁布了许多政策予以支持。二、中国政府全面禁止ICO,但未能阻止区块链公司激增图2区块链公司的成立和变更时间日,中国央行发布公告,禁止ICO。2017年10月,区块链公司的成立和变更数量出现明显的回落趋势。但在11月之后,又迅速反弹,之后继续大规模增长。政策方面,中国政府态度明确,禁止ICO和鼓励区块链技术并存。(一)严禁ICO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公告称,向投资者募集比特币、以太币等所谓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代币发行融资与交易存在多重风险,包括虚假资产风险、经营失败风险、投资炒作风险等,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文件要求即日停止各类代币发行融资活动,已完成代币发行融资的组织和个人应当做出清退等安排。受监管政策的影响,ICO项目大量萎缩或者转至海外,甚至转入&地下&。因此区块链公司数量,在十月份出现大幅回落的趋势。(二)鼓励区块链技术发展从2016年至今,中国政府对于区块链技术一直持鼓励态度,并颁布了许多政策予以支持。2016年10月,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中国区块链技术和应用发展白皮书(2016)》,总结了国内外区块链发展现状和典型应用场景,介绍了我国区块链技术发展路线图以及未来区块链技术标准化方向和进程。2016年12月,&区块链&首次被作为战略性前沿技术写入《国务院关于印发&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的通知》。2017年1月,工信部发布《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年)》,提出区块链等领域创新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等要求。2017年8月,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扩大和升级信息消费持续释放内需潜力的指导意见》,提出开展基于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试点应用。2017年10月,国务院发布《关于积极推进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提出要研究利用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建立基于供应链的信用评价机制。2018年3月,工信部发布《2018年信息化和软件服务业标准化工作要点》,提出推动组建全国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区块链和分布式记账技术标准化委员会。日,工信部信息中心正式发布《2018年中国区块链产业发展白皮书》,指出区块链产业发展的未来趋势。三、注册地广东居首,浙黔两省潜力大区块链产业的集聚效应日益显著。北上广深四个一线城市是区块链公司的聚集地。图3区块链公司在各省(市)的分布广东省以6873家居全国之首。其中,深圳有2066家、广州有3750家区块链公司。此外,浙江、贵州两省的区块链公司数量增长很快,总数分居各省排名二三位。(一)浙江是国内较早重视区块链技术的省份2016年12月,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若干意见》,这是浙江省政府乃至全国较早提及区块链的政府文件。在2017年,浙江省在多个政府文件报告中提及区块链,截止2017年11月底,浙江省发布有关区块链的政策文件数量高达5篇,居全国各省市之首。2017年4月,杭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了2017全球区块链金融(杭州)峰会,这是2017年国内政府层面联合主办的较高规格的区块链峰会。2017年9月,央行旗下中钞区块链研究院落户杭州。(二)贵州省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支持区块链发展贵州省把&大数据&作为战略发展方向之一,近年来通过一系列举措,为大数据产业发展创造了较好的环境,被称为新兴的技术产业基地。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苹果、富士康、腾讯、华为等纷纷把数据中心、区域总部放在贵州。龙头带动的力量不可小觑。目前,贵州全省大数据相关企业从2013年的不足一千家增长到九千多家。在&大数据&的带动下,贵州省区块链发展也很快。针对区块链的发展,贵州省也出台了一些支持政策。2016年12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发布《贵阳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白皮书》。2017年5月,贵阳国家高新区发布《促进区块链技术创新及应用示范十条政策措施》(实行)。2017年6月,贵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支持区块链发展和应用的若干政策措施(试行)的通知》。2017年贵阳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区块链技术与政府数据共享开放、大数据安全是贵阳市未来五年抢占大数据发展制高点三个重点突出方向。这是国内为数不多的提及区块链的《政府工作报告》。四、从行业分布看,集中于信息和科研行业我们筛选出8672家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和1213家仅企业简介中含&区块链&的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需在工商部门登记,此处含&区块链&在某种程度上表明企业对区块链业务关注较早,企业简介则可由企业随时编辑。图4 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的行业分布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占比最大,分别占全部样本的40%和36%。其次是租赁和商业服务业,占到11%。在批发和零售业也得到了很好的应用。金融业和文娱产业也有区块链公司涉入。图5仅企业简介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的行业分布仅企业简介中含&区块链&的公司在科学研究与技术服务业和信息传输、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中占比依然最大,为35%和33%。在租赁和商业服务业中,仅企业简介含&区块链&的公司比名称和经营范围含&区块链&的公司占比更大,达到17%。五、从注册资本看,&小型企业&为主图6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布注册资本在0到100万的公司占13%,100万到500万与1000万到5000万的占比较大,分别为35%和25%,两者的和占到全部的一半多,500万到1000万的占到了17%。仅企业简介含区块链的公司注册资金分布整体情况与名称或经营范围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类似。图7仅企业简介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分布在仅企业简介包含&区块链&的公司中,1000万到5000万以下的公司占比最大,为35%;其次是100万到500万以下的公司,为26%。其余与名称和经营范围含&区块链&的公司注册资金情况差距较小。对比图4和图5,我们发现企业简介中含有区块链和公司名称和业务范围包含区块链的公司中,租赁和商业服务业的比重增加。对比图6和图7,我们发现公司名称和经营范围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占比最大的是注册资金在100万到500万的小型公司,而企业简介中含&区块链&的公司的注册资金占比最大的区间是1000万-5000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部分处于发展期或相对成熟的企业愿意与区块链业务挂钩。而以区块链为主业,研发区块链技术或者运用区块链技术的公司,以小型企业为主。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AI-智慧云-北京博明信德科技有限公司立场。如若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稿件投递
合作接洽:010-
箱:bmxd@smart-soft.cn
详情咨询:400-
copyright 2017 博明信德版权所有 ALL Rights
京ICP备1301234号-1
定时推送前沿、专业、深度的金融科技资讯。财经,我们只做头条!
杭州加快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
这58个项目,重点聚焦建设钱塘江财富管理核心区、构建私募基金生态圈、做大金融大数据创新产业、搭建新金融众创空间、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举办峰会和论坛项目、重点招引培育项目等7大目标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分配。
#该摘要由财秘智能技术提供
联合金融大厦即将正式运营、恒生金融云服务中心已经开工建设、Money20/20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博览大会中国大会正在筹备中……记者从杭州市金融办获悉,杭州最近一连推出58个重点项目,加快钱塘江金融港湾的建设步伐。这58个项目,重点聚焦建设钱塘江财富管理核心区、构建私募基金生态圈、做大金融大数据创新产业、搭建新金融众创空间、创新综合服务平台、举办峰会和论坛项目、重点招引培育项目等7大目标任务,并明确了责任分配。钱塘江金融港湾的核心区,即钱江新城和钱江世纪城,将建成钱塘江财富管理核心区。杭州国际中心、联合金融大厦、钱塘江金融城等7个重点项目,今年将相继开建或运营。其中,中国工商银行浙江省分行、华融金融总部、浙商银行、民泰银行杭州分行等金融机构总部,已明确入驻联合金融大厦。去年永久落户萧山的Money20/20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博览大会中国大会,正在紧张筹备中,11月中旬将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开幕。萧山区金融办金融发展科科长赵永强告诉记者,这是全球泛金融科技领域的重要交流平台,届时全球金融科技领域的优秀企业和企业家将齐聚杭州,为杭州创新金融的发展出谋划策。在做大金融大数据创新产业方面,杭州今年一连推出5个项目。其中国内领先的金融软件和网络服务供应商恒生电子,正在布局金融云服务,“以云计算和大数据为基础,我们将继续在金融科技领域深耕,构建互联网金融产业群。”恒生电子公共事务部经理陈伟说。此外,今年赛伯乐基金小坞将在西湖区开园,科技创投小镇将在余杭开工建设,全球金融科技创新实验室及浙江省环保基金项目和舒兰医疗产业基金项目等也将在年内落地杭州,作为推进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的排头兵。博将资本+孵化器入选杭州钱塘江金融港湾重点项目
6月29日,杭州召开全市金融工作会议暨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推进大会。会议明确,将设立“钱江财富管理核心区”、“钱江私募基金走廊(带)”、“钱江金融大数据创新基地(带)”、“钱江新金融众创空间”等四大功能区块,形成“一核、两带、多空间”的金融产业功能布局。其中,“博将资本+孵化器”项目入选了杭州市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2017年重点项目。
“博将资本+孵化器”项目是由博将资本、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国外孵化器SiliconCatalyst共同设立,该项目将在开发区打造一个以机器智能为特色的跨境机器智能孵化器,通过基金带动境内外项目落户,预计在五年之内引进科技项目50个以上,培养一批高成长性和高附加值的高科技企业。
在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推进大会上,杭州市市长徐立毅强调,新金融是杭州金融的特色优势,是城市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金融港湾是杭州金融的重要平台,是未来继续保持龙头领跑地位的主要标志。杭州将继续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紧密结合,培育发展各类金融要素交易市场,实现金融与科技、市场深度结合,打响杭州金融品牌。
“博将资本+孵化器“项目正是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模式创新结合的完美诠释。
博将资本创始合伙人罗阗表示,作为专注于一级市场的国际化投行,博将资本一直致力于服务实体经济,助力信息经济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当前,博将投资了大量初创期、高速成长期的TMT、大数据、企业服务、人工智能与机器人、应用半导体等领域的高新技术企业,包括法院云、达闼科技、微链、数位科技、海水淡化、泰坦云、太崆动漫、Naya Health、Overnest、RobotX等。
除此之外,博将资本还和Tandem、RobotX Space、Silicon Catalyst、plug and play、500 startups等国外知名孵化器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进行深入布局。如今,在“博将资本+孵化器”项目入选了杭州市钱塘江金融港湾建设2017年重点项目的契机下,博将将充分利用国内外的各项资源,和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Silicon Catalyst联手,打造一个享誉全球的高标准、高科技、高附加值的跨境机器智能孵化器。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当前位置:&>&
萧山:创新聚能迈向现代化――广饶县赴江浙新闻采访活动系列报道之五
&&& 作者:吕宁&& 来源:大众报业集团(大众日报社)
关键词: 谷歌 湘湖 萧山 小镇 阅读理解
[提要]改革开放以来,萧山一直是浙江发展的排头兵、领跑者,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区第五位、全省第一位。而过去的2017年,信息港小镇先后成为6个杭州市级优秀特色小镇之一,16个浙江省级优秀特色创建小镇之一,小镇税收更是创纪录地突破了8亿元,实现了四年税收增长超470倍的奇迹。
  改革开放以来,萧山一直是浙江发展的排头兵、领跑者,综合实力稳居全国百强区第五位、全省第一位。尤其是杭州G20峰会的成功举办,更是把萧山推向了世界舞台的最前沿,萧山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都得到了大幅度提升。正所谓“天下从此重杭州,杭州发展看萧山”。
  当前的萧山,正奔跑在加速前进的最佳跑道上,面临着千载难逢的三大机遇:“后峰会、前亚运”的历史机遇,浙江“大湾区”建设和杭州“拥江发展”的战略机遇,以及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和临空经济、金融港湾等产业振兴机遇。
  如何把握机遇,继续走在前列?这是摆在萧山面前的重要课题。萧山亦正用实际行动给出破题答案。
  智慧产业的“集聚圈”
  产城融合的大平台、特色鲜明的特色小镇,大小结合、优势互补、相辅相成,为萧山经济的快速发展插上了强劲翅膀、振翅双飞。
  今年年初,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信息港小镇一家初创企业在世界顶级机器阅读领域比赛机器阅读挑战赛中,力压谷歌、微软、腾讯等世界科技巨头,获得实时第二名的好成绩。
  这场国际级比赛,向来是微软、谷歌、Facebook、阿里巴巴等顶级科技公司的兵家必争之地。而这个名叫“一知智能”人工智能的团队,2017年7月才在信息港小镇成立。它所要攻克的,正是让机器快速阅读和理解文本的含义(好比让机器人做阅读理解),将中文语义分析的准确度提升到商业应用级别。
  在向人工智能领域顶端前进的新征程中,一知智能也有众多“小伙伴”同行。在信息港小镇,科大讯飞、浙大睿医、网易联合创新中心等一批人工智能领域的高精尖企业和平台,正在携手打造中国人工智能谷。
  小镇大梦想,也是信息港成立四年来每天都在实践着的一句话。萧山的信息港小镇依托杭州湾信息港为主要载体,以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主导,以“互联网+”、“人工智能+”为特色,重点引进软件和信息服务、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产业等信息经济产业,以“小空间大集聚、小平台大产业、小载体大创新”格局为要求,采用“政府主导,企业专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不断致力于加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创新体制机制和服务模式,逐步建立起一个“智汇港”+x个“智慧谷”的发展模式。
  四年前,信息港小镇的原型杭州湾信息港刚建成时,还被认为是蛮荒之地中的“孤岛”,周边甚至没有一辆公交车经过。而现在,这里早已成为萧山创新创业主战场、主阵地,是全省经信领域行业标杆小镇、省级优秀特色小镇、杭州市级优秀特色小镇。信息港成立四年以来,近万名海内外创新创业人才相聚在这里。而他们也同时创造了一项“数字奇迹”。日,信息港小镇的核心区杭州湾信息港一期投入使用,当年完成财政税收170万元,到2015年达到了3500万元。日,信息港小镇成功晋级为省级特色创建小镇,当年税收突破2亿元。而过去的2017年,信息港小镇先后成为6个杭州市级优秀特色小镇之一,16个浙江省级优秀特色创建小镇之一,小镇税收更是创纪录地突破了8亿元,实现了四年税收增长超470倍的奇迹。
  但在“镇长”韩梦龙看来,小镇最成功的一项“奇迹”,不是经济指标的几何倍数增长,而是集中四年时间打造了8个能够整合全国资源的“智慧谷”,包括中国人工智能谷、中国智慧健康谷、中国智慧交通谷等,它们以“产业+基金+双创平台”的融合模式强势崛起。
  “如果把8个智慧谷比作8个IP,每一个单列出来,都已具备成就一个2.0小镇的实力。比如中国人工智能谷内企业已在语音识别和处理、图像及语义识别、医学人工智能共性关键技术等领域取得国际国内领先地位。“而现在我们正在进行的则更像是一场特色小镇的3.0实验。”韩梦龙介绍说,特色小镇1.0的核心优势在于自然和人文的先天优势,特色小镇2.0则更多依赖后天养成,并以产业为核心。而特色小镇3.0更强调平台化运营和整合优势,形成“产城人文”四大元素的融会贯通、相互渗透。
  循着“产城人文”四大元素的融合之路,信息港小镇的“新三年”将再次掀起新一轮建设高潮――微医国际医学中心、科大讯飞浙江总部、浙大机器人研究院、裕隆科技总部、华网信息等一大批总部项目全力推进,市三医院、信息港中学、信息港公交转运中心、地铁7号线信息港站等配套设施开建。另外,小镇目前正在策划推出三条景观旅游线路和三条特色产业考察线路,打造3A级旅游景区。
  在新时代下,信息港是萧山创新经济一张金名片。而从中表现出来的集聚生态圈正是未来创新经济成长和发展的新模式。随着产业革命的持续推进,类似信息港这样的创新平台正如雨后春笋般不断冒出,从千亿级ABC产业集聚区、中俄人才创业园到湘湖金融小镇、机器人小镇,以及各镇街遍生的科创园,直接推动萧山经济转型升级提速,创新经济也将成为萧山破题之关键。
  据统计,随着这些创新集聚圈落户平台,平台已然成为招大引强的沃土,并彰显出巨大的制度和环境优势,实现了落户企业多,集聚产业强的良好发展态势。据统计,2017年,1―12月,开发区、空港、世纪城、湘湖等平台实际利用到位市外资金73.42亿元,占全区总数的64.6%。超1/2的内资占比,无疑体现了以点带面,小集聚推动大集聚的创新式发展成效。
  创新战略的“新模式”
  如何增强区域经济竞争力?唯有创业创新活水来。积极打造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萧山正在发力。
  数据分析,去年萧山新增内资企业户均注册资本创新高,内资资本也实现历史性增长。不管是均量还是总量,内资均显示出超凡的增长态势,这在近年来的萧山经济发展史上实属罕见。
  何以在短短一年时间里,萧山的内资能实现跨越式发展?大项目大企业相继入驻,无疑是重要原因。统计数据显示,去年萧山区新设注册资本5000万元以上企业683家,1亿元以上269家,同比分别上升69.06%和76.97%。
  大项目大企业纷纷入驻萧山,将这块创业创新热土衬托得格外耀眼。内资企业数量和资本量均呈现高速增长,意味着创业创新活力好,萧山经济发展后劲十足。很显然,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以及“最多跑一次”改革春风吹拂下,创业创新已焕发出勃勃生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去年以来,新发展格局下的萧山,更是不断深化创新发展战略。
  对内,深化改革、理顺机制。几大平台体制不断调整完善,萧山经济技术开发区、钱江世纪城、湘湖国家级旅游度假区等三年行动计划以及交通大会战、城中村改造、城市建设、城市管理、新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三年行动计划相继出台,确立未来发展方向、重点、任务。
  对外,深化合作、广揽英才。通过搭建“大平台、科技城、科创园、特色小镇、众创空间”五位一体的创新载体,引进了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网易,人工智能领军企业商汤科技、科大讯飞等一批优质企业,涌现出微医集团、先临科技、九州量子等新兴产业代表,入驻了浙商产融、丝路国际联盟和中铁投等一批千亿级基金。通过加强与国内外名校名院合作,引进北大信息技术高等研究院、清华公管学院实践基地、浙大互联网金融学院和中俄人才创业园、中法航空大学、中乌航空航天研究院等一批国内外知名院所,高端人才不断集聚,创新生态不断优化,创业创新氛围更加浓厚。
  同时,萧山大力追求经济“高质量发展”,紧抓数字化、智能化、精密化、服务化的产业发展新趋势,聚焦发展高端装备制造、信息、金融、新能源汽车、健康、旅游、文化创意和新材料“7+1”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发展新动能,构建以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产业结构,打造长三角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现代服务业强区。为加快推进产业转型、行业提升,萧山还启动了十二大行业“散乱污”企业集中整治,以破釜沉舟的决心、敢打必胜的信心,坚决打赢行业整治攻坚战,确保行业整治全面、彻底、到位,加快推进萧山经济转型升级,为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发展腾挪空间。
  据统计,2017年,萧山全区(含大江东)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57.49亿元;其中区本级1861.48亿元,增长8.5%;三次产业结构优化为2.9:37.7:59.4,服务业增加值首次突破千亿元;财政总收入318.19亿元,增长19%,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8.07亿元,增长19.4%;固定资产投资886.22亿元,增长10.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39亿元,增长10.3%;出口总额545.44亿元,增长5.9%。
  绿色发展的“金名片”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低碳、高效集约、创业创新的大平台加特色小镇模式吸引着国内外人才向萧山集聚,而同时,天蓝水清、山绿地净、城秀乡美的生态萧山,更是把他们深深吸引并留在这里。萧山美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对外展示的“金名片”,更蕴含着城市绿色发展的无限活力。
  盛夏的湘湖,湖柳绕堤,清风徐徐,远处青山叠嶂,美不胜收。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位于萧山区西部,距杭州市中心约20公里,隔钱塘江与西湖风景名胜区相对,与西湖、钱塘江构成杭州旅游风景的金三角,总规划面积35平方公里。如今,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是长三角较具竞争力和活力的大型休闲旅游度假区,还是杭州南部最大的国家级旅游休闲度假区,是萧山的“蓝心绿肺”。
  湘湖是萧山人民的“母亲湖”和历史文脉之所在,是浙江文明的发祥地。景区资源丰富,类型齐全,跨湖桥文化、吴越文化、湖田水利文化、诗词文化与清丽淡雅的山水风光交相辉映。这里孕育了8000年历史的跨湖桥文化,出土了世界上最早最完整的独木舟。跨湖双桥、望湖桥等众多桥梁种类丰富,桥型各异,打造出国内首个江南水乡桥梁博物园。景区处处彰显自然特色,生态环境优良,成为都市人放飞心情的绿色生活空间。
  2003年,萧山区从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作出了保护和开发湘湖的重大决策,启动湘湖保护与开发工程。2006年4月,湘湖启动区块的工程基本完成,恢复水域1.2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湘湖“一湖秀水,两岸美景”的旧时风貌。此后,萧山区不断加大投入,实施了一系列保护与开发工程,使古老的湘湖,终于旧貌换新颜。
  近年来,景区市场影响力不断扩大,吸引了国内外广大游客和众多艺术大师、专家学者、社会名流前来观光旅游。景区于2008年4月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并获得中国百强旅游景区、中国休闲旅游最佳目的地、2017亚洲旅游“红珊瑚”奖等荣誉,市场影响力日益增强。
  站在“后峰会、前亚运”,打造“钱塘江金融港湾”、“拥江发展”和“三化联动”等多重历史机遇面前,湘湖国家旅游度假区提出了打造产业高地的口号。目前,湘湖正以大旅游为核心,金融服务、智慧健康、高新技术、文化创意为支撑的高端现代服务业产业格局,努力打造旅游业集群发展的新载体和创新发展的新标杆。到2019年,力争完成旅游产业项目投资231亿元,高新技术等产业项目投资10亿元。
  同时,湘湖还在积极发挥旅游产业核心带动作用,大力实施“旅游项目双十双百”工程。即20个旅游产业项目,投资超过200亿元,加快项目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作为萧山金融集聚区,着力打造湘湖金融小镇,申报省级特色小镇,“小镇+产业”促进金融产业发展。在高新技术业方面,设立杭州高新技术区湘湖新城产业园,规划总面积2平方公里。三江口拆迁区域设立科创园,分三期建设,建筑面积9.5万平方米,作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孵化器……从建设湘湖到经营湘湖,湘湖正在华丽蝶变。
  【记者手记】
  提起萧山,国际、世界、现代、高水平、开放成为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对于萧山自身而言,这是一种更高层次、更高品质的目标。它意味着,如今的萧山已经站在全国乃至全球的角度,谋求新一轮发展。
  “跳”出萧山作为一个行政区的身份,而是从更高角度来看待发展问题,并进一步放大发展格局,这是记者在萧山采访期间最大的感受。比如说,萧山提出要建成充满创新活力的全国经济强区,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新兴产业比重大幅提升,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集群和发展平台,并迈入创新型城市和人才强区行列。这一说法,就是站在全国、全球的角度,反过来重新审视萧山的经济地位。换言之,萧山将带动杭州乃至浙江发展,而且以更高水平参与到全球区域竞争之中,以更开阔的眼界去推动部分产业的国际化进程。这背后,反映出的是萧山的底气、萧山的自信。
  近年来,广饶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生态文明等方面均走在全市乃至全省前列,但对照更高标杆,广饶仍然要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找到自身短板。比如从创新发展来看,在萧山信息港小镇税收收入成几何倍数爆发式增长的时候,我们还对相关概念懵懵懂懂。从绿色发展来看,萧山在“两山理论”引导下,已经实现了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融合,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不小差距。当前,广饶的发展已经到了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对广饶而言,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创新驱动力总体还不足,新旧动能转换任务更为艰巨。我们只有真正提升发展的眼光和境界,找准自身创新短板,以创新主动赢得发展主动,才能最终换来广饶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
  (吕宁)
  声明: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
初审编辑:责任编辑:焦雪
相关新闻推荐:
大众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1、大众网所有内容的版权均属于作者或页面内声明的版权人。未经大众网的书面许可,任何其他个人或组织均不得以任何形式将大众网的各项资源转载、复制、编辑或发布使用于其他任何场合;不得把其中任何形式的资讯散发给其他方,不可把这些信息在其他的服务器或文档中作镜像复制或保存;不得修改或再使用大众网的任何资源。若有意转载本站信息资料,必需取得大众网书面授权。
2、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大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大众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30日内进行。
Copyright (C)
& dzww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大众报业集团主办 Email: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杭州市博地中心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