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江小区房价有没有高档点的小区哦?本人长期不在四川,老人又不想离开老家,想给他们买套好点的房子。

网友给四川省委书记、省长留言获回复 共计61条
楼主正文显示宽度
跟帖显示为
本帖只代表的个人观点,不代表人民网观点。 如将本文用于其他媒体出版, 请与联系。举报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微信扫一扫分享本帖到朋友圈
图文编辑模式
12:52:40&)
37949字(1952/3)
( 16:01:38)
131字(100/0)
( 15:45:34)
29字(26/0)
( 15:43:02)
10字(23/0)
请登录后继续操作....
强国社区-人民网离开上海后,工作和生活竟然更没有界限了_腾讯新闻直播精彩回顾_腾讯视频中江有没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区,最近在看婚房,但是要把老人接过来一起住,要宽敞点的?_百度知道
中江有没得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小区,最近在看婚房,但是要把老人接过来一起住,要宽敞点的?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liu知道合伙人
采纳数:819
获赞数:441
雪佛兰科鲁兹,标致308,大众博拉和速度,价格是10万左右,我认为标致308非常高端的氛围档次,我开标致308,今年年初在中国海洋世纪标致4S店,价格优惠很多,回到了陆上。10套集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离开中江这么多年了,想不到还会带人回来工作!_中江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17,263贴子:
离开中江这么多年了,想不到还会带人回来工作!收藏
回家先去上坟吧!
购正品手机-来「天猫手机馆」,低价享好礼,好货不限量,分期免息,超值实惠,买的放心!「天猫手机馆」正品手机,全国联保,分期付款无压力,7天无理由退换货!
傻哥,等几天回来了一起喝酒哇!
傻王,事情如何了?
今天有点事,不好意思哦
登录百度帐号【同城播报】 四川7名记者走进内江,讲述他们的故事_百度宝宝知道
【同城播报】 四川7名记者走进内江,讲述他们的故事
可爱钟宝贝
宝宝3岁LV.12
11月9日,四川省首届&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团走进内江,举行巡讲报告会。来自四川日报报业集团、成都广播电视台、阿坝日报社等新闻单位的7名记者,以他们在职业经历中的难忘瞬间、切身感受,声情并茂地讲述了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新闻故事,也用他们在职业生涯中的亲身经历,向我们展示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
四川日报报业集团记者 张立东
从川南泸州出发,一路往西,直达海拔4000多米的高原藏乡&&理塘。然后一路又往东,直达湖北省最西南角的松滋市。之后又折返回川,直插攀西,来到大凉山&...这就是我的采访路,准确地说,也是一条追寻之路。
我今天要讲的故事里的主人公名叫蔡松松,是一名人民警察。他的证件照,也是他31岁的遗照。
日,尚在寒冬里的川南泸县幸福水库,正在岸边玩耍的两名儿童不幸落水。救命呀,救命呀&&一阵阵低促的呼救声传来,正在附近的蔡松松冲出院门,疾跑300多米来到水库边,纵身跃进冰冷的水中&&素不相识的孩子得救了,蔡松松却永远离开了。
31岁,与我同龄,我很想知道,是什么,让他毫不犹豫冲出家门?又是什么,让他放弃生的机会,用自己的生命托举起两个孩子的生命?
当地村民廖明清给我讲:当时,水中的两个孩子在拼命挣扎,水面上只有半个脑袋,蔡松松跑到水边一猛子就扎了下去,奋力游向落水儿童,死死托住他们,一点一点推向岸边。堤坝上的群众朝他伸来竹竿,他没有去抓,因为他的两只手腾不出来。
2月11日,元宵节那天,我又辗转来到理塘县,去年3月调到泸县前,蔡松松在理塘县公安局工作。这里平均海拔4100米,是高原中的高原。在这里,蔡松松一待就是六年。同事们说,作为应急处突大队中队长,蔡松松总是主动承担急难险重任务,在打黑除恶、缉枪治爆等重大任务中,他总是冲在最前面。
藏区群众说,他有侠骨,更有柔肠。采访中,我见到蔡松松结对的一位藏族妈妈,她叫降央曲珍。每年,当地里的10亩青稞快要收获时,儿女都不在身边。这时候蔡松松来了,饿了一口糌粑,渴了一碗酥油茶。&松松,儿子一样。&这句话,是降央曲珍边流泪边用汉语一字一字挤出来的。松松走后,这位老妈妈为&儿子&点了1000盏酥油灯。在藏区,送别最亲最爱的人,酥油灯要连续点上3年,3000盏!
驱车13个小时,我们穿越大巴山,来到蔡松松老家松滋市。团年的饭桌上,父亲蔡帮楷为儿子留了个座位,摆上了一副碗筷,一同前来的泸县公安局长泪流满面,因为蔡松松的一对双胞胎女儿朝着他一个劲问&爸爸呢?爸爸呢?&
父母失去了儿子,妻子失去了丈夫,孩子失去了父亲。这顿残缺的团年饭背后,英雄的托举,换来另外两个家庭的圆满。
安葬蔡松松那天,泸州城上万人自发走上街头送别英雄,寒冷的冬日里,这位叫蔡松松的年轻人,温暖了一座城&&
有人说,记者首先是一名行者。今后的岁月里,我也会像蔡松松那样,用青春和热血托举使命,不忘初心,向着新闻理想勇往直前!
听见她们绽放的力量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邓婕
今天,我要讲的故事,跟三个女人有关。
胡雪梅是成都市郫都区临石村的一名普通村民,但她做的事却可能与很多人都息息相关。临石村地处柏条河与徐堰河之间,是成都市饮用水水源地一级保护区。去年以来,她带着当地12名妇女成立了一支护水队,定期清理河道和沟渠里的垃圾,开展日常河道巡查以及宣传护水理念。在胡雪梅的带动下,今年又有50多个村民参与了护水工作。采访中,我询问胡雪梅为什么愿意来做这件事,她握着锄头腼腆地说:&下游的人要喝水嘛,而且做这个事,环境好了,大家都好。&
李修会是泸州市叙永县摩尼镇新苗实验学校的校长。去年冬天,我来到了这所学校,李修会指着一封感谢信对我说,9年前,这位家长的孩子小飞曾就读学校初中部,当时小飞的父母常年在广东打工,孩子由亲戚抚养。有一天,学校组织观看禁毒图片展,小飞停留在一块展板前满脸泪水,他说他的爸爸也在吸毒。
在这所学校里,和小飞有同样遭遇的孩子并不少,这让李修会意识到,她必须矫正孩子们不良的行为习惯,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高尚的情趣。
在老师的培养下,小飞爱上了画画,画上他画了一个幸福的家庭和一个被毒品摧毁的家庭。李修会当时把这幅画寄给了小飞的爸爸。并且鼓励孩子跟爸爸约定,如果自己考了100分,父亲就戒毒。2014年,小飞考进了成都的一所大学。他的父亲也兑现了承诺。
刘春香是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的创办人。去年11月,她的家庭获得了第一届&全国文明家庭&称号。
2012年11月,她带学员们去北京录节目。录制当天,一向乖巧听话的优秀学员刘睿琦不仅不配合记者采访,还拒绝承认自己是留守儿童。刘春香意识到,孩子的内心非常敏感、脆弱,于是,刘春香决定,要用艺术为孩子们找回快乐和自信!
2013年8月,&中江县留守儿童艺术团&诞生了。截至去年底,已有近千名留守儿童走进了这里,孩子们变得开朗、自信了。
胡雪梅、李修会、刘春香,这三个平凡的女人,让我看到了那份不平凡的坚强、善良和大爱。她们绽放的力量在我耳边久久回荡,指引我在记者这条路上勇敢地绽放自我。
一张一线记者的暖心地图
四川广播电视台记者 史晶
我所在的频道是四川电视台新闻频道,在这个频道中有一支突击队伍&&&SNG直播团队,每当有重大突发事件,这支队伍总是冲在前面。这些年,我作为这支队伍中的一员和团队一起走过四川很多地方,在我的心里,有一张特殊的地图慢慢被绘制出来。
我们用发生过的新闻为地图标记,根据所采的新闻题材的不同,这些标记或代表着紧急、或有悲怆、或有纷争,也会有无奈,但也有许多暖心的瞬间,在丰富着这张地图,温暖着我们的生命。
一线记者常去医院,然而是去看&病人&:突发事件中的伤者、爱心救助
的患者&&他们往往都是记者在医院关注的重点。日,一个七岁的女孩文昕,由于暖水瓶突然爆裂,导致腿部烫伤,辗转来成都军区总医院医治。我们接到热线后赶到现场采访,交流过程中得知,文昕来自广元青川县大山里,家庭情况十分困难。然而,四万元的手术费对于这个家庭来说,犹如天文数字一般。采访过程中,来自病房里的关爱一直不断。直播未结束,热心观众也纷纷打来电话,表示想要帮助她们。在这场直播的关注和带动下,文昕的手术费用凑够了。2月2日,文昕奶奶给我打来电话说,孙女已经成功接受了手术,第二天她们就要出院回家了,她很感谢在成都遇见的那些好心人。
在这张地图上,标记的更多的是一些突发新闻的现场。日,金堂县由于多日暴雨,老县城内涝严重,积水最深达到了2米,我和同事搭乘当时唯一可以通行的交通工具冲锋舟前往采访,和救援人员一同进入了老县城。老县城内一片汪洋,积水几乎要没过车顶,还有不少的被困人员。冲锋舟进入到老县城后,立刻执行起转移群众的任务,我们也开始用镜头关注当地受灾的情况。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色也渐渐暗了下来,在夜幕中,唯一的灯光就是摄像机的机头灯,前行的道路十分复杂,没有人知道下一秒会发生什么。&对咯,对咯,记者来咯。&然而当听到群众们说出这句话时,似乎什么都变得无所畏惧了。
直播是不能重来、也没有剪辑的报道方式,给予观众最真实、最直接的新闻现场。我是一名一线直播出镜记者,每场直播,虽然观众看到的是我一个人,但其实在我的身后,还有一个团队共同的努力&&都说新闻人一直在路上,我们也会在这条道路上一直不忘初心继续前行,让地图上的标记更多,也更有分量。
品尝咸酸苦辣 见证百味人生
成都广播电视台记者 李怡心
四年前,大学刚毕业的我成为了一名电视台记者。我既报道民生新闻,也是美食记者。经常会走街串巷,为大家寻找最地道的四川美食。很多外地朋友经常问我,你们川菜最大的特色是什么?这些年的记者生涯,让我体悟:川菜除了&辣&,还有之外的味道以及这些味道背后的故事。
首先,我想分享的第一种味道&&&咸。首当其冲的就是川菜王牌回锅肉,咸香的酱料用酱油豆瓣儿打底,选肉一定得肥多瘦少。
14岁的李佳是眉山人,第一次见她的时候,她正在吃午饭。碗里的回锅肉,比我们平时吃的要肥得多。她只有一个目标:再长胖点儿。原来,7年前,李佳的妈妈被查出患有白血病,骨髓库里合适的骨髓太难等。最后,李佳决定,她要自己捐骨髓给妈妈。医生的建议是两个人最好体重接近,移植后排斥的可能才会更低。听了医生的话,李佳没有一丝犹豫,为了救妈妈,半年来,她硬着头皮吃胖了20斤。
骨髓有了,但高昂的手术费却让这个贫困家庭,再度崩溃。幸运的是节目播出后,反响很强烈,大家都被这个坚强孝顺的女孩儿感动了&&
后来李佳打电话告诉我们,她们母女意外地收到了十几万爱心捐款。陌生人的善良和爱心,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新的希望,李佳激动得哭了,但这一次眼泪是甜的。
川菜里的另一种味道&&&酸。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酸是四川的洗澡泡菜!它咸酸爽口,开胃解腻,但它也是餐桌上永远的配角。谁会把泡菜当一顿饭的主菜呢?&&&62岁的史业宽。
九年前,汶川地震的第二天,史业宽带着自己的全部积蓄60万元,从家乡山东来到了灾区。捐款、搜救、重建&&在这个过程中,他被四川人在灾难前的坚韧所感动,他爱上了这片土地,留了下来。这些年,史业宽一直在成都生活,做过很多工作。他一有钱就捐款,自己身上从来没有积蓄。因此,白粥就泡菜成了他这些年餐桌上的固定搭配。
今年2月,史业宽突然病倒,被送入了医院。那一刻,一生奉献、捐款无数的爱心英雄竟然连输液需要支付的一百元钱都拿不出来。朋友们背着他向媒体求助,在报道这件事后的第二天,有人自发为史业宽建立了公益平台,爱心捐款源源不断。但遗憾的是,病情无力回天。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史业宽只是拉着我悄悄地问:&姑娘,我想捐遗体,你能帮帮我吗?&
这些人的人生经历,滋味各不相同,在我看来,他们就好像是一道道不同的川菜:有辣,有咸,有甜,有酸。这也正是我的记者生涯中品尝到的咸、酸、苦、辣,见证的百味人生。
吉各小芳有个梦想
成都广播电视台记者 孙静
吉各小芳,凉山州普格县五道箐中心校五年级的学生。初见她的时候,我不知道她有那么优秀,也不知道她隐秘内心深处的悲伤。
与小芳的认识,是因为我们台组织的系列公益活动。普格县五道箐在大凉山属于很偏远的地方,从县城到乡里,30多公里的山路。去年冬天,我们到那里进行了&情暖凉山&圆山区孩子的一个新年愿望&的活动。身高不及1.5米的小芳性格阳光外向、普通话也说得很棒,常常作为讲解员为来学校参观的人员介绍自己的学校。
小芳说,她只有在课本里、在文学与文艺作品中去想象外面的世界,她的新年愿望是&能到外面的世界去看看&。就在今年夏天,她的愿望实现了,成为了&了不起的梦想&成都夏令营&的一员。她后来告诉我,临出发的前两天完全无法入睡,辗转反侧幻想着成都的高楼大厦。
7月13日那天,在交通广播的导播间,小芳按捺住激动的心情悄声说:&哇!这里就是收音机里传出声音的地方!&我把耳机给她戴上,让她听里面传出的声音,她&咯咯咯&笑起来。她兴奋地告诉我,她看见了大熊猫,看见了汽车的生产流水线, 参观了科技馆。太多太多新奇的感觉,好多好多的第一次在成都实现了。
当天中午,参加夏令营的孩子们向我提出了一个愿望:录下自己的声音然后播放出来。于是,我把大家带到了电台的大录音棚里。轮到吉各小芳的时候,她说:我想录一段话。那一刻我才知道,这个爱笑的女孩是一个孤儿。这段话是小芳录给父母的,她说,她一直很想念他们,她在学校里过得很好,班主任老师把她当成自己的孩子,她会照顾好自己,还希望去帮助别人。
在交通广播的直播间,我问孩子们长大了要做什么,每个孩子的梦想都不同。吉各小芳指着话筒有些害羞地对我说:&我长大了,要像你一样在话筒面前对大家说话。我要在收音机里告诉家乡的人,只有知识可以带来改变,我要用知识把家乡变得和外面的世界一样。&多么精彩的回答!
其实,在我小的时候,也有一个与小芳同样的梦想,能成为收音机里说话的人。长大后,我通过努力,我的梦想实现了。所以,我深知努力实现梦
想的过程,人会变坚强,也会得到幸福。我每天都会带着一支录音笔,只要听到有用的声音我就赶紧录下来。这里面有我奶奶去世之前还叮嘱我要好好做节目的声音,有汶川地震我采访的一个5岁的小女孩乐观地告诉我,&地震,就是地发脾气&了的声音&&很多很多。
就在前几天,小芳的班主任给我打来了电话,寄给小芳的录音笔小芳收到了,她说会把自己喜欢的声音都录下来。我也希望她学会用声音记录生活的变化。在实现梦想的路上,我们有很多事要做,我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记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眉山市彭山区广播电视台记者 赵蓉
我相信,很多人都对2008年&5.12&汶川地震历历在目,而我就是来自那场地震的重灾区青川县。那一年我14岁,当我看到我的朋友和同学被淹没在废墟中、当对外失去联系、当我们处在惶恐与无助的时候,我看到了摄像机、看到了一个个手拿话筒和救援官兵们站在一起,给我们鼓励和希望的人群,我记住了他们的名字&&记者,于是我立志要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也要用我的眼睛和我的声音来记录和讲述我身边最真实的故事。
去年的夏天,暴雨频发,洪水、内涝、山体滑波&&各种自然灾害似乎都在这个闷热的夏天一起涌了过来。那一天,我和何洪老师接到一个报道任务,就在眉山城区,由于持续不断的降雨,导致一个小区出现严重内涝,给小区居民的出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当我们赶到现场的时候,眼前全是浑浊的积水和凌乱的漂浮物。积水深处,社区干部正忙碌地转移群众和受灾物资。我站在远处开始组织现场报道语言,而我旁边的何洪老师拿着机器,一脚就踏入了浑水中,一直往前走。我看着积水慢慢浸过他的膝盖,感觉他的身影离我越来越远了,当时我的心里有一丝犹豫:&要不要跟上去?&我咬了咬牙,告诉自己:&你是一名记者,必须站在新闻的第一线,为大家带来最真实的报道。&于是我狠下心,踏出了第一步&&
也就是那一天,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作为记者的&不容易&,但当我看到自己出镜的新闻画面出现在央视新闻频道的时候,&记者&二字带给我的成就感让我感动与自豪,也让我再次有了出发的动力。
没过多久,连续的大暴雨又导致丹棱县的农作物大面积受灾。我们顶着暴雨驱车往现场奔驰。进入受灾地点后,现状比我们想象中严重得多:大雨的肆虐导致河水上涨,许多农作物都浸泡在水里,河两岸的交通已经阻断。为了及时掌握灾情并快速转移受灾群众,当地干部决定深入一线了解处理情况,我们摄制组一行也决定随同前往拍摄。拍摄刚结束,这时候,另一处险情又出现了:一家民房后面的山体松动,塌了很大的一块下来,排水渠被堵住,所有的积水都被堵在房子后面,土木结构的房子此时极易发生坍塌,情况非常危急。在拍摄过程中,我们脚下的泥土越来越松软,而身后的地方随时可能发生二次垮塌&&那一刻,我们记录了最真实的新闻第一现场,却似乎在和时间赛跑,每一分每一秒都过得那么紧张而又漫长。
到现在一年过去了,每当我跟何老师聊起这件事情的时候,他却总是轻松地笑笑说,&这没有什么啊,每一个记者都会这么做的,因为我们喜欢这份职业,更因为我们有一份责任&。
我很庆幸我选择了&记者&这个职业,也许前行的道路会充满曲折和挑战,但我会坚定的在这支队伍里勇敢地奔跑。
因为我们是记者,我们一直在路上。
记者讲故事 讲好记者的故事
阿坝日报社记者 尤莉
今年8月8日21时19分,九寨沟发生7.0级大地震。收到消息,我和我的同事们立即出发,第一时间赶赴一线,传递现场真实声音。
8月9日凌晨5时20分,我们坐车、徒步,终于到了500多公里外的九寨沟。疲惫之际,一只苍老的手出现在我眼前,递来了一瓶水,身着藏装,满身泥土的老大爷示意我休息一下。老大爷是九寨沟永竹村人,身后是他家垮塌的房屋、还有呜咽的家人。我看见大爷佝偻着身躯,一直给往来的民兵递着水,口里一直重复着一句话:&谢谢,谢谢&&&我立刻起身拿起相机,全身心投入到采访工作中,因为心底有个声音说,&那瓶水,不能浪费!&
在一线,我们记录着民兵24小时奋力抢通道路,记录当地群众不顾自身受灾为游客提供安全食宿&&这一幕幕都提醒着我,我是记者,我此时最该做的就是用最快的速度,向外界发布最准确的灾情,而不是一味的想着回家,想着哭泣。为什么说是回家,因为我就是九寨沟漳扎镇人,这次地震受灾最严重的地方。看着从小长大熟悉的家园被无情摧毁,看着乡亲父老饱受煎熬,我时刻都想停下脚步,放声大哭。在灾区的五天,很多次采访的时候,离家最近的距离,仅几步之遥,而我一次也没来得及回家看看。偶然间,我碰见了我弟弟,他是阿坝特警。我跑过去拉住他的手问,你回家看过了吗?他惭愧地低下头。看见他双手满是伤痕,渗着血,凝视、转身,继续工作,千言万语都化成救灾的动力。采访中的所见所闻让我从一开始就坚信,九寨,一定会涅槃重生。
我想不光是要讲自己的故事,我希望告诉大家更多我们好记者的好故事,所以我特意去采访了一位记者前辈王老。在2003年的时候,王老跟随领导前往鹧鸪山隧道里检查施工进度。由于王老一直在专心听取施工进度报告,她和另一位记者失足掉进了隧道的水泥排水沟里,当时泥浆已经淹至他们的咽喉部,但是大家都惊奇地发现,两位记者都有一个同样的动作,那就是用力高举起了采访本。故事很短,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但就是当时那样的画面,深刻在我们每一名记者的心中。
在王老的厚厚的文稿中,我仿佛看到她的身影,出现在阿坝州的每一个角落,感受着她见证这片土地时代变迁的欣慰。王老对我说,她入行30年,一直都很感谢记者这个职业,可以让她接触到更多的人和事,从而有机会把更多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
我的故事分享结束,但在我的脑海里一直浮现着一句话,是我们藏语里的一句俗语,意思是: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我有幸成为一名记者,今后不管面对怎样的艰难险阻,我将继续秉承&做,就要努力做到最好&,只为不负&记者&二字。
钟皮皮的礼物
宝宝2岁7个月LV.24
钟皮皮的礼物
宝宝2岁7个月LV.24
扫码或保存
邀请好友扫一扫分享给TA或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中江小区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