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流域设计洪水降雨特性不同,对小流域设计洪水出口的洪水有哪

优秀研究生学位论文题录展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的关系专 业: 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关键词: 水土流失 土地利用方式 降雨 径流量 土壤流失量 降雨侵蚀力分类号: S715.3形 态: 共 45 页 约 29,475 个字 约 1.41 M内容阅 读: 内容摘要该文针对闽江流域上游降雨丰富的特点,运用坡面径流小区法研究了杉木林、封山育林、锥栗林、果园和裸露地对照的水土流失与天然降雨的关系。较为系统的探讨了闽江上游地区的降雨分布特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水土流失动态,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前期降雨等的关系,在此基础上,初步探讨了闽江上游的降雨侵蚀力,并建立了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特性有关的回归方程。研究结果对于调整闽江流域的土地利用方式、采取合理的水土保持措施以减轻闽江的洪灾危害有重要意义……全文目录文摘英文文摘1前言1.1研究意义1.2国内外研究概况2试验地概况3研究方法3.1径流小区设计3.2主要观测项目3.2.1降雨因子3.2.2液体径流量3.2.3固体径流量3.3其它相关因子的测定3.4统计分析4结果与分析4.1降雨月分布特征4.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量动态4.2.1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的年水土流失量4.2.2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动态4.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与降雨的关系4.3.1水土流失与降雨量的关系4.3.2水土流失与降雨强度的关系4.3.3水土流失与降雨历时的关系4.3.4水土流失与前期降雨的关系4.3.5研究区降雨侵蚀力的初步探讨4.4不同土地利用方式水土流失的预测预报初探4.4.1利用回归方程预测土壤侵蚀量的可能性4.4.2回归方程的建立5主要结论参考文献相似论文,45页,S715.3,50页,S715.3,70页,S715.7,127页,S715.4
S731.2,77页,S715 S791.27,206页,S715,61页,S715.4,157页,S715.7,81页,S715,48页,S715.7,131页,S715.7,69页,S715.4
S727.21,97页,S715.4,56页,S715.2 S795,48页,S715,51页,S715,97页,S715,58页,S715,69页,S715,77页,S715中图分类:
> <font color=@5.3 > 农业科学 > 林业 > 林业基础科学 > 森林水文学
& 2012 book.hzu.edu.cn您所在位置: &
&nbsp&&nbsp&nbsp&&nbsp
工程水文复习题1(含答案).doc 30页
本文档一共被下载:
次 ,您可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后下载本文档。
&#xe600;下载提示
1.本站不保证该用户上传的文档完整性,不预览、不比对内容而直接下载产生的反悔问题本站不予受理。
2.该文档所得收入(下载+内容+预览三)归上传者、原创者。
3.登录后可充值,立即自动返金币,充值渠道很便利
你可能关注的文档:
··········
··········
填空:??. 工程水文学是水文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为提供水文依据的一门科学。 ??. 工程水文学的内容,根据在工程设计、施工、管理中的作用,基本可分为两个方面:。 ??. 水资源是水文循环使陆地一定区域内平均每年产生的淡水量,通常用描述。 ??. 根据水文现象变化的基本规律,水文计算的基本方法可分为:。 ??选择: ??1. 水文分析与计算,是预计水文变量在的概率分布情况。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未来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2. 水文预报,是预计某一水文变量在的大小和时程变化。 ??a、 任一时期内 b、 预见期内 c、 以前很长的时期内 d、 某一时刻 ??3. 水资源是一种 ??a、 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资源 b、 再生资源 ??c、 非再生资源 d、 无限的资源 ??判断: ??1. 自然界中的水位、流量、降雨、蒸发、泥沙、水温、冰情、水质等,都是通常所说的水文现象。??2. 水文现象的变化,如河道某一断面的水位、流量过程,常常具有某种程度的多年变化周期、年变化周期等。 ?1. 水文现象有哪些基本规律和相应的研究方法?
????水文规律,基本上可分为成因规律和统计规律两类,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也有将水文规律分为三类的,即成因规律、统计规律和地区综合规律,相应地,水文计算方法则分为成因分析法、数理统计法和地区综合法。
??计算: ??1. 将全球的陆地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已知多年平均降水量Pc=、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区域水量平衡原理(质量守恒原理)计算多年平均情况下每年从陆地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为多少?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对于全球的陆地区域,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得到的水量为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c,必然等于多年年平均流出的水量,即多年年平均蒸发量Ec与多年年平均流入海洋的径流量R之和。由此可得: R=Pc-Ec=00=47000km3
??2.将全球作为一个独立的单元系统,当已知全球海洋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o=、陆地的多年平均蒸发量Ec=72000km3,试根据全球的水量平衡原理推算全球多年平均降水量为多少?
????对于全球来说,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全球的多年年平均降水量P必然等于全球的多年年平均蒸发量,即收支平衡,由此可得: P=Eo+Ec=00=47000km3
填空: ??1. 水文循环的外因是,内因是??2. 水文循环的重要环节有 ??3. 地面分水线与地下分水线在垂直方向彼此重合,且在流域出口河床下切较深的流域,称为流域;否则,称流域。 ??4. 单位河长的落差称为。 ??5. 流域平均单位面积内的河流总长度称为。 ???. 闭合流域中,流域蓄水变量的多年平均值近视为。 ??8. 自记雨量计按传感方式分为。 ??9. 计算流域平均雨深的方法通常有。 ??10. 流域的总蒸发主要决定于蒸发和蒸散发。 ??11. 包气带土壤中所能保持的水分最大量称为。 ??12. 土壤中的水分按主要作用力的不同,可分为等类型。 ??选择: ?? 1. 山区河流的水面比降一般比平原河流的水面比降。 ??a、 相当 b、 小 c、 平缓 d、 大
??2. 甲流域为羽状水系,乙流域为扇状水系,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的短历时暴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b、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d、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3. 甲、乙两流域除流域植被率甲大于乙外,其他流域下垫面因素和气象因素均相同,对相同降雨所形成的流量过程,甲流域的洪峰流量比乙流域的。 ??a、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晚 b、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早 ??c、 洪峰流量大、峰现时间早 d、 洪峰流量小、峰现时间晚??4. 流域的总蒸发包括。 ??a、水面蒸发、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 b、水面蒸发、土壤蒸发、陆面蒸散发 ??c、陆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d、水面蒸发、植物蒸散发、土壤蒸发 ??6. E601型等水面蒸发器观测的日水面蒸发量与那里的大水体日蒸发量的关系是 ??a、 前者小于后者 b、 前者大于后者 c、 二者相等 d、 二者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7. 下渗容量(能力)曲线,是指 ??a、 降雨期间的土壤下渗过程线 ??b、 干燥的土壤在充分供水条件下得下渗过程线 ??c、 充分湿润后的土壤在降雨期间的下渗过程线 ??d、 土壤的下渗累积过程线 ??8. 决定土壤稳定入渗率fc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 降雨强度 b、 降雨初
正在加载中,请稍后...汾河下游降雨对洪水特性的影响分析--《广西水利水电》2016年06期
汾河下游降雨对洪水特性的影响分析
【摘要】:受汾河下游河段的石滩、柴庄等水文站受灵霍山峡特殊地形的影响,其洪峰流量大于中游河段。为了了解汾河流域下游降雨对洪水特性的影响,选取柴庄~河津段的洪水进行实例分析。结果:区间主降雨量与洪峰流量大致成正比关系,河津断面的洪水主要由柴庄以上的洪水沿河道演进而来;上下游水文站洪峰流量之间成正相关规律,其传播时间随着洪峰流量的增大而增大;成果可供该区域洪水预报参考。
【作者单位】:
【分类号】:TV122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段元胜,杨昕,刘书宝;[J];东北水利水电;2000年03期
吴素芬;[J];水文;2002年02期
杨大勇,何俊霞;[J];水文;2002年05期
丁阳;[J];东北水利水电;2002年07期
杜学胜,王龙,刘刚;[J];海河水利;2002年S1期
赵子平;[J];吉林水利;2003年11期
张文胜,赵学民;[J];水利水电技术;2004年05期
郑文卓,李克东;[J];吉林水利;2005年08期
,陶欣;[J];自然科学进展;2005年04期
赵伟国;冯璐璐;;[J];吉林农业;2011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杨敏哲;;[A];中国水利学会2005学术年会论文集——水旱灾害风险管理[C];2005年
徐强以;周玉华;;[A];青年治淮论坛论文集[C];2005年
陈文春;;[A];贵州省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李勇;张希芳;李风杰;;[A];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1999年
阎永新;李庆金;张广海;李存才;崔传杰;;[A];山东水利学会第二届青年科技工作者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上册)[C];1998年
徐有成;黄世昌;周建敏;;[A];第十六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2002年
朱军政;唐子文;;[A];第十二届中国海岸工程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相里 江峰;[N];中国水利报;200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论文发表、论文指导
周一至周五
9:00&22:00
渭河流域降水时空变化与干旱特征分析
  摘要:以渭河流域14个典型气象站降水资料为基础,应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频率分析法、差积曲线法以及游程分析法对研究区的降水变化规律及少水概率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40多年来渭河流域降水量呈明显减少趋势,以春、秋两季最为明显,这增加了区域发生干旱的可能性;流域降水过程呈丰枯交替的周期性现象,连丰或连枯较易发生,且存在干旱与洪涝并发现象;连枯年的概率比连丰年概率大,且少水期常持续2~3 a,引发的干旱强度较大;1991年以后渭河流域干旱事件的频率、强度和烈度均有增加趋势,未来渭河流域的农业发展与水安全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中国论文网 /8/view-6775289.htm  关键词:降水变化;游程分析;Mann-Kendall法;频率分析;SPI指数   中图分类号:P3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   (3-05   Spatial-temporal variations of precipitation and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Wei River Basin   LIU Mei1,WEI Jia-hua1,2,WANG Feng3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Hydro Science and Engineering,Tsinghua University,Beijing 100084,C   2.Qinghai University College of Hydraulic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Xining 810016,C   3.Construction and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South-to-North Water Diversion Middle Route Project,Beijing 100038,China)   Abstract:The Wei River Basin is located at a typical frail zone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in the east part of northwest China,where frequent drought disasters become the major factor which restricts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economy,especially the agricultural economy.Therefore,it is important study the high and low water changes of precipitation and drought characteristics in the basin to understand the cause and development law of drought.Based on the precipitation data from 14 typical weather stations,according to the methods such as Mann-Kendall trend test,frequency analysis,differential curve,and runs analysis,variation trends of precipitation and less water probability characteristics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1) precipitation has a significantly decreasing trend,especially in spring and autumn in the recent 40 years,which increases the occurring possibility(2) the precipitation process presents the wet-dry alternating phenomenon,continual wet years and dry years occurring and overlapping frequently,which indicates that the drought and flood may(3) the occurrence probability of continual dry years i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inual wet years,and less water period can last for 2 to 3 years,which leads to drought wand (4) the frequency and intensity of drought events have an increasing trend in Wei River Basin since 1991.Therefore,it should be paid high attention to the bigger threat of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and water safet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Mann-SPI index
  渭河流域地处我国西北地区东部生态环境脆弱带,是我国西北地区重要的粮食产区和工业发展区。自古以来,该流域自然灾害多发[1],其中旱灾最为频繁,危害最大,已成为制约该地区国民经济特别是农业经济和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因素。20世纪90年代以来,渭河中游西安、宝鸡、咸阳等地经济发展迅速,目前流域内已拥有五个重点城市、八个工业产业园区和四个国家级农业灌区(冯家山、宝鸡峡、泾惠渠和交口抽渭灌区),强大的经济发展势头背后隐藏着对水资源的高度依赖与需求。然而,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渭河及其支流水资源均大幅缩减[2],区域水资源安全形势极为严峻,亟需对该地区的干旱时空规律展开研究,为科学合理地制定抗旱策略提供支持。   渭河流域或关中地区的干旱问题已引起许多专家学者的关注,如朱拥军和王秀花分析发现渭河上游年降水量在空间上存在量的差异,水资源对气候变化有很强的敏感性,未来20 a渭河流域降水量很可能呈缓慢上升趋势[3];和宛琳对渭河流域21个气象站近40 a的降水量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发现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干旱发生频率有增加趋势,年平均降水量空间分布规律为从西北部向东南部逐渐增加[4];马明卫等以西安站为例,详细对比了Z指数与SPI计算结果的一致性和差异性,认为多时间尺度SPI能够反映出降水的分散情况,提出降水量区间与干旱指标的对应关系是进行旱涝监测和预报的一种有效手段[5]。这些研究有助于揭示渭河流域干旱的发生规律和表现特征。本文以渭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域内14个典型站点46年的逐月降水量变化趋势、丰枯规律的分析,研究该地区少水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周期变化,并采用SPI指数进一步研究该区域发生干旱的频率、强度和烈度,旨在为渭河流域干旱事件的时空规律与驱动机制的研究奠定基础。   1研究区概况与资料来源   渭河发源于甘肃省渭源县西南的鸟鼠山北侧,是黄河第一大支流,于潼关处流入黄河,全长818 km,流域面积1348 万km2。流域地形差异较大,表现为西高东低,最大高差3 000 m以上。流域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区,为典型的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0 ℃左右,年均降雨量550 mm,年蒸发量1 100 mm左右,径流量年内分配极不均匀;降雨量和蒸发量年际变化较大,空间差异较大,降雨量从南向西逐步递减,蒸发量由北向南、由东向西递减。   渭河为降雨补给型河流,径流在空间分布上南多北少,山区多,盆地少。从年内看,汛期连续最大4个月(7月-10月)径流量约占全年径流量的50%~70%左右,枯水期3个月(12月至次年2月)径流量只占年径流的5%~17%;从年际看,变差系数Cv在021~029之间,径流量年际差异较大。   本研究选用渭河流域14个典型气象站1961年-2006年共46年的逐月降水数据,各站点名称及空间分布见图1。降水数据来源于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   2研究方法   为分析渭河流域降水的丰枯变化规律和干旱特征,本文选取Mann-Kendall趋势检验法(以下简称M-K法)对降水变化进行趋势性检验,应用频率分析法和差积曲线法获取降水丰枯变化的空间特征[6],采用游程分析法对连续少水年概率进行统计[7],最后应用SPI指数对气象干旱特征进行研究。   (1)M-K法。   M-K法是世界气象组织推荐的一种非参数检验方法,广泛用于时间序列的趋势变化研究[8-9]。由于水文序列存在自相关问题,很多学者对M-K法提出了改进,如白化(PW)[10]、去趋势白化(TFPW)[11]等,以此降低自相关性的影响,避免无效假设。本研究中,由于降水序列近似为平稳序列,故可采用一般M-K法。   图1渭河流域典型气象站分布   Fig.1Distribution of meteorological station in Wei River Basin   设一平稳序列为Xt,(t=1,2,…,n,n为序列长度),定义统计量S为   S=∑n-1i=1 ∑nj=i+1sgn(xi-xj) (1)   其中sgn(xi-xj)为符号函数。   sgn(θ)=1xi-xj&0   0xi-xj=0   -1xi-xj&0 (2)   当n≥10时,统计量s近似服从正态分布,,其正态分布的检验统计量Z用下式计算:   Zc=s-1var(s)s&0   0s=0   s+1var(s)s&0(3)   式中:Z为正值时表示增加趋势,Z为负值时表示减少趋势,当?OZ?O≥196或258时,表示分别通过了信度95%、99%的显著性检验。   (2)标准化降水指数SPI。   标准化降水指数(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SPI)是由世界气象组织(WMO)建议采用的监测干旱严重程度的一种指标[12]。首先采用Γ分布概率来描述降水量的变化, 然后再经正态标准化即可求得SPI值[13]。对于长期气候状况,SPI可反映某观测雨量可能出现的几率。干旱严重程度可根据相应SPI的负值大小来划分等级,SPI负值愈大表示干旱愈严重。SPI的另一个特点是可应用于不同的时间尺度,以分析干旱现象对各类水资源需求的影响,例如,SPI-3是指3个月的雨量状况,一般只影响土壤含水量或农作物收成;而SPI-24则指持续两年的雨量状况,这可能导致地下水、河川流量和水塘蓄水量变化等情况。SPI的优势在于其只需要利用雨量来计算,需求数据量小,且可用来比较不同气候区域的旱涝情况。   根据前人的研究成果和生产经验,本文采用标准化降水指标SPI作为气象干旱等级的划分指标[13](表1)。   3降水变化趋势分析
  将渭河流域14个气象站的降水资料进行泰森多边形计算,得到流域的面平均降水量,其多年变化过程见图2,可以看出渭河流域的降水过程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且有明显的周期变化特征。为了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采用M-K法对渭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进行趋势检验,结果显示渭河流域年平均降水量的趋势检验指标为-1.95,即存在统计意义上的单调递减趋势,可见40多年来渭河流域的降水量呈较为明显减少趋势。将降水量过程进行分时段统计(图3),发现60年代的降水量最多,以后基本上呈现减少趋势,其中90年代降幅最大,较60年代减少119 mm,缩减比例近20%。降水量的减少无疑加大了渭河流域发生干旱事件的频度和烈度。   应用M-K法分别对不同月份趋势性进行分析,结果见表2。不难发现,各月趋势变化并不相同,下降最显著的是4月、9月、11月,而上升变化不显著。从季节上看,渭河流域夏季(6月-8月)和冬季(12月-2月)降水量表现出微弱的上升趋势,而春(3月-5月)、秋(9月-11月)两季有明显的下降趋势。   从空间分布上看,渭河流域的14个气象站点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其中华家岭、华山较显著,其他站点不显著,这与流域面降水量的检验结果相一致。   4降水丰枯特征分析   应用频率分析方法,以14个气象站点的降水数据为基础,对渭河流域各站点降水的丰枯频率进行计算,结果显示(表4):多年平均降水量为414 ~819 mm,变差系数值为020~028,流域少水与多水频率基本相当,分别为53%和47%。结合枯水、偏枯、偏丰、丰水四个等级的划分标准[6],可知各等级出现的平均频率为偏枯年(374%)、偏丰年(318%)、枯水年(158%)、丰水年(15%),少水年份出现的概率略高于多水年份。   通过绘制渭河流域部分气象站年际降水过程线(图4),可发现各气象站存在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以12~15 a周期较为明显。从华家岭和华山两个降水缩减趋势较为明显的站点过程线看,其下降过程主要集中在1990年以后。图5为部分站点年平均降水量差积曲线,显示差积曲线上升段和下降段持续时间较长,说明站点降水出现连丰或连枯的概率较大。   应用游程分析方法进一步分析渭河流域各站点的连续多水、少水年概率,结果显示(表5),渭河流域各站点1年多(少)水出现的概率比连续多年多水(少水)的概率大;连续多水期大多持续1~2 a,而连续少水期大多持续2~3 a,持续4 a以上的概率较小;少水年分布参数P值均大于多水年,可见连续少水年的概率相对较大。   5气象干旱分析   通过对渭河流域逐月面降水量的SPI指数计算,得到长系列的SPI指数变化过程见图6。由统计分析可知,渭河流域历年干旱事件中,有383个月不发生干旱,占总时段的6938%;77个月发生轻度干旱,占总时段的1395%;54个月发生中度干旱,占978%;26个月发生重度干旱,占471%;12个月发生极度干旱,占218%。平均每年会有2个月处于中度干旱以上,可见渭河流域的干旱情势仍是不容乐观的。   从图6中不难看出,1990年以后发生中度以上干旱事件的时长明显增加,尤其是极度干旱,1991年-2005年的15 a间共发生7次,是1991年以前42 a中发生的14倍,表明由于近年来降水量持续缩减,区域发生干旱的频率、强度和烈度都有增加趋势,未来渭河流域的干旱将面临更大的威胁,必须予以高度关注。   6结论   (1)46年来,渭河全流域降水量呈减少趋势,20世纪90年代降幅最大,较60年代缩减近20%,且一年中以4月、9月和11月的减少趋势最为显著,春、秋两季减少较明显,而空间上以华家岭、华山两站的减少最为显著。   (2)渭河流域少水年发生的频率为53%,枯水年频率多在12%以上,说明该地区容易发生气象干早。流域降水表现出丰水年和枯水年交替出现的周期性现象,连丰或连枯较易发生,且连少年的概率比连多年的概率大。流域少水期大多持续2~3 a,且干旱强度较大。   (3)渭河流域干旱事件频发,平均每年会有2个月处于中度干旱以上,且1991年以后干旱的频率、强度和烈度都有增加趋势,渭河流域的干旱情势不容乐观。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杜继稳.陕西省干旱监测预警评估与风险管理[M].气象出版社,2008.(DU Ji-wen.Drought monitoring forecasting assessment and hazard management in Shaanxi Province[M].China Meteorological Press,2008.(in Chinese))   [2]粟晓玲,康绍忠,魏晓妹,等.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对渭河流域入黄径流的影响[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53-159.(SU Xiao-ling,KANG Shao-zhong,WEI Xiao-mei,et al.Impact of climate change and human activity on the runoff of Wei River basin to the Yellow River[J].Journal of Northwest A&F University:Nature Science Edition,35(2):153-159.(in Chinese))   [3]朱拥军,王秀花.渭河上游干旱特征与降水对天水市水资源的影响[J].干旱气象,):50-54.(ZHU Yong-jun,WANG Xiu-hua.The drought character in upper area of Wei River and precipitation influence on water resource in Tianshui[J].Arid Meteorology,):50-54.(in Chinese))
  [4]和婉琳.渭河流域干旱情势分析及其预测[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6.(HE Wan-lin.Drought analysis and prediction in the Wei River Basin[D].Beijing: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2006.(in Chinese))   [5]马明卫,宋松柏.渭河流域干旱指标空间分布研究[J].干旱区研究,):681-691.(MA Ming-wei,SONG Song-bai.Study on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drought indices in the Wei River basin[J].Arid Zone Research.):681-691.(in Chinese))   [6]Gonzalez J,Valdes J B.The mean frequency of recurrence of in-time multi-dimensional events for drought analysis[J].Natural Hazards and Earth System Science,-28.   [7]McKee T B,Doesken N J,Kleist J.The Relationship of Drought Frequency and Duration to Time Scales[A].Paper Presented at 8th Conference on Applied Climatology[C].American Meteorological Society,Anaheim,CA,1993.   [8]Mann H B.Nonparametric tests against trend[J].Econometrical.5-259.   [9]Burn D H,Hag Elnur,M A .Detection of Hydrologic Trends and Variability[J].Journal of Hydrology, (1):107-122.   [10]Hamed K H.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Prewhitening in Trend Analysis of Hydrologic Data[J].Journal of Hydrology,(1):143-155.   [11]Yue S,Pilon P,Phinney B,et al.The Influence of Autocorrelation on the Ability to Detect Trend in Hydrological Series[J].Hydrological Processes,):.   [12]Michaelides S,Pashiardis S.Monitoring Drought in Cyprus During the
Hydro Meteorological Year by Using the Standardized Precipitation Index (SPI)[J].European Water,):123-131.   [13]谭学志,粟晓玲,邵东国.基于SPI的陕西关中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分析[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24-226.(TAN Xue-zhi,SU Xiao-ling,SHAO Dong-guo.Analysis of spatial and temporal characteristics to meteorological drought in Guanzhong Region of Shanxi Province[J].Agricultural Research in the Arid Areas,):224-226.(in Chinese))
转载请注明来源。原文地址:
【xzbu】郑重声明:本网站资源、信息来源于网络,完全免费共享,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和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不愿意被转载的情况,请通知我们删除已转载的信息。
xzbu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网站立场无关。xzbu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洪水河流域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