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51单片机程序100例怎么驱动软驱

21ic官方微信-->
我想用51驱动软驱的读写,但是不知道软驱接口的协议,请大家帮忙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51常见的外设,比如矩阵键盘、1602、24C存储器、点阵屏啥的我已经都玩过了,最近几天闲的蛋疼,突然看到我有一个软驱,于是心血来潮想试试能不能把它作为51的外设,1.4MB的软盘存储容量可比24C系列的EEPROM大多了!
但是问题也来了,我到网上查了一下,软驱的34针接口定义已经查到了,但是就是查不到通讯协议,只有一份资料好像是什么期刊扫描的也不太清楚,并且还是汇编语言的(很惭愧,我的一大硬伤:不会汇编),完全看不懂,希望各位学长老师指导啊……
你还不如驱动sd卡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57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0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57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0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57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0 积分
资深工程师, 积分 157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4260 积分
是啊,软驱现在都已经淘汰了,还用它干啥啊。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8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8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8 积分
中级工程师, 积分 3392, 距离下一级还需 1608 积分
的确是比较蛋疼的想法,那个磁碟都不好找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huangxz 发表于
是啊,软驱现在都已经淘汰了,还用它干啥啊。
就是练练手而已,呵呵,没什么实际用途,想借机会了解一下电脑里面组件的驱动方法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ZG11211 发表于
的确是比较蛋疼的想法,那个磁碟都不好找了。
手头刚好有一个软驱和一张软盘,因此萌生此想法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40, 距离下一级还需 10 积分
刚刚发现软驱的接口是2.54mm排针,能直接用杜邦线连接:lol
实习生,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实习生, 积分 21, 距离下一级还需 29 积分
我也需要软驱接口资料啊。
扫描二维码,随时随地手机跟帖
技术新星奖章
人才类勋章
社区建设奖章
等级类勋章
欢快之小溪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技术奇才奖章
人才类勋章
技术领袖奖章
人才类勋章
坚毅之洋流
发帖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核心会员奖章
等级类勋章
时间类勋章
湍急之河流
发帖类勋章
精华达人奖章
等级类勋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热门推荐 /6查看: 10011|回复: 70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 && &&&最近需要做一大批老的软盘数据的备份转移,所以需要安装使用5.25英寸和3.5英寸软盘驱动器。
& && &&&现在使用一台P4配置机器做备份机器,此机器主板上提供一个软盘驱动器接口,手头有一条很老的软驱数据线,上面包含两种驱动器的连接插头。
& && &&&使用此数据线按通常方式连接软驱时,即连接主板的一端直接插在主板上,反折线前面的接头连接5.25软驱,反折线后面的接头连接3.5软驱,只有3.5软驱可以使用(BIOS已做好相应设置)。
如要使用5.25软驱,则要反转软驱数据线,将原本连接3.5软驱的插头插在主板上,再连接5.25软驱,同时需要将BIOS中A盘设置为5.25软驱才能使用。
& && &&&即此机器只能识别A驱动器,B驱动器无法正常识别,连接线已用万用表测试无问题,两种驱动器也已经分别测试可以正常工作。
& && &&&由于需备份盘片较多,且长期不使用,导致盘片混装,所以为提高效率需同时使用两种驱动器,但现在只能使用一个软盘驱动器,且现在已无法使用较原始的软驱接口卡来扩展接口。
& && &&&请教下现有条件下有没有办法同时使用这两种软盘驱动器,需要怎样连接和设置,手头的3.5软盘驱动器为SONY品牌,5.25软盘驱动器为TEAC品牌高密度软盘驱动器。谢谢大家指教!
Edward 发表于
再找来一台老电脑不行吗?
谢朋友提示,操作空间不允许,能够直接安装两个软驱的老电脑实在是没有了。
Edward 发表于
要么楼主去淘宝买个“USB外置软驱”或者“1.44M软驱转USB(软盘改U盘) ”试试?
这个建议不错,考虑一下,之前没用过USB软驱,不知和普通软驱使用一样不。
塞外老客 发表于
老电脑也是安装一个软驱,同时安装两个软驱的电脑真不好找,操作空间不允许?难道找间能放两台电脑的房间 ...
操作的场合是自己家里,才注意到前面朋友提到的是找两台电脑,理解有误,两台电脑的空间还是有的。早期两个软驱的机器现在恐怕不容易弄到了。USB软驱和两台电脑备份的办法都可以考虑一下。
dts8888 发表于
有软驱接口的主板都是支持双软驱同时运行的,换根线试试
最好是能这么同时使用两个软驱,现在实在想不出要用什么样的数据线连接,现在的情况是B驱动器无论连接哪个软驱都不能正确识别,只有A驱动器可以用。
dts8888 发表于
就一种线,一头接主板,另一个接大小软驱,没第二种线,早年都是这样用双软的。
我现在用的线是这样的。
软驱线.JPG (16.26 KB, 下载次数: 16)
23:46 上传
原先接头1接主板,接头4接3.5软驱可以使用,但此时接头3连接5.25软驱就无法识别。要使用5.25软驱需要接头4接主板,接头3接5.25软驱。如接头1接主板,则接头2与接头3连接的软驱都无法识别,只有接头4连接的软驱可以识别。记得原先的机器确实是按照朋友的说法连接软驱的,这根线用万用表测试没发现有问题,一时找不到无法识别的原因。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zouwanshun 发表于
我刚看了一下我的资料电脑。就是我说的接法,你自己尝试吧。我电脑主板是华硕P865上面一条老线接了3个驱动器 ...
软驱有主从跳线?也许有,但我没找到。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zouwanshun 发表于
有的。3.5软驱没有~默认是主盘。5.25后面有~~
明天我找找看。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zouwanshun 发表于
有的。3.5软驱没有~默认是主盘。5.25后面有~~
今天查看一下5.25软驱的电路板,上面确实有4组跳线,第一组有两个双针跳线,旁边标有LG和I字样,第二组是十字形五针跳线,能有4种有效设置D0-D3,第三组是包含一个三针和双针跳线,三针可设置为RY和DC两种状态,双针旁有IU字样,第四组为三个双针跳线,分别带有U1,U2,E2字样。今天尝试设置这些跳线,仍旧只能一个软驱正常工作,另一个软驱不是完全罢工就是与正常工作的一个同步运转,但无法读盘写盘。
wumaoxu 发表于
进BIOS修改软驱设置,可能现在设置的软驱只有一个。大软和小软可以同时接在一个软驱口上的,软驱口可以接两 ...
谢谢朋友提示,BIOS设置已经修改,以上情况均是在完成BIOS设置的情况下出现的,现在BIOS设置为:
A:3.5’ 1.44M IN
B:5.25’ 1.2M IN
但仍旧只有一个软驱A可以使用,B始终无法识别。
已经找到TEAC FD55型号5.25软驱的安装说明书,明天按照说明书尝试安装。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wumaoxu 发表于
用个机器试了下,加两个3.5的软驱,使用正常。你可以挂两个3.5的试试。估计:1、软驱正常;2、排线正常。所 ...
朋友说主板问题提醒我了,这机器是sis主板,能不能同时支持两个软驱还不清楚。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wumaoxu 发表于
用个机器试了下,加两个3.5的软驱,使用正常。你可以挂两个3.5的试试。估计:1、软驱正常;2、排线正常。所 ...
刚测试一下,两个3.5也是只识别一个A,另一个不识别,BIOS已设置。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老国哥 发表于
建议楼主买个软驱转USB转接器,什么电脑都能用,也不是很贵,少抽两包烟搞定
好的,我考虑下。
RE: 关于5.25寸和3.5寸软驱同时使用的问题,请教一下。
wumaoxu 发表于
把BIOS设置好好查查。方便的话可以贴上来,一般只要前两个设置菜单内的就行。
标准设置菜单软驱相关设置在21楼,高级设置菜单除引导设备外暂时没见有软驱设置项。bios为最普通的Award BIOS。
Powered by查看: 2017|回复: 2
大家看看这个软驱电机如何驱动,顺便看看这个大件,修好了可以开着上班了,绝对拉风
软驱没用了,拆个电机出来,可是驱动不了,上面有个ss3002的芯片,度娘没资料,
谁有这个芯片资料,或是能让这个电机转起来,求分享一下
下面看看这个吧,当年不知谁打下来的,几十年没人管,就当展品了,
废物利用下 还是不错滴啊
这是已淘汰软盘驱动器中的步进电机和你拆开的无刷电机,网上能搜索的资料很少,输入无刷电机驱动电路或许能找到有用资料。就曾在书籍中看到单片机驱动的还附上了驱动程序,就有个依然能转动的大小软驱还丢在墙角吃灰尘呢,用这货做旋转LED倒是挺不赖的。电动车的无刷电机驱动电路就有些类似,可以参考。
回帖助人的奖励!
Powered by五一电子阅读:《学单片机》—《用软驱步进电机制作CNC三维工作平台 》
注意:访问本站需要Cookie和JavaScript支持!请设置您的浏览器!
打开购物车
搜索上次看见的商品或文章:
选择分类:当前分类——学单片机
相关联或者相类似的文章:
<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font color=#FF)现有 1785 篇,分 90 页,第 1 页首页 前页
   本站推荐:
用软驱步进电机制作CNC三维工作平台文章长度[<font color=#FF] 加入时间[<font color=#FF/15] 更新时间[<font color=#FF/25 12:22:17] 级别[0] [] [收藏]本文的作者真是太了不起了,本站怀着无比佩服的心情向大家介绍真人真事,希望能对大家学习单片机有帮助!原文地址:http://hi.baidu.com/creative_zone/blog/item/c3c33dfadee900d.html &
用软驱的两相步进电机做的CNC三维工作平台,采用了L293D驱动,单片机控制,单片机通过串口和电脑时时通讯。 日 星期日 15:08
一直都想做个CNC三维工作平台,这个寒假总算有时间了,就开始准备了。初步设想就是PC做上位机,单片机做下位机,通过串口进行通讯。单片机通过驱动电路控制电机运动。如果有什么问题可以回复我~或QQ(博客首页)联系我!
以下是设计的流程:
需要的工具和材料:万用表,电机,各种螺丝刀,锉刀,锯子,电烙铁,驱动芯片,电源,51单片机相关的串口相关的芯片,导线若干,螺丝,AB胶等等。
前期遇到的问题:由于目标是微型,所以想把它做的尽量的小,所以选材很麻烦。我遇到两个比较大的困难。
1.伺服电机个头比步进电机的相对要小些,但费用比较高,且不容易控制。
2.还有CNC三维运动需要丝杠的传动,这么微小的丝杠恐怕没有吧,最初想通过皮带传动代替丝杠传动,慢速可以实现,但精度不高,速度过快后,皮带打滑,控制容易出现问题。
这两个问题困扰着我,后来想到软驱里有个很小的步进电机,而且还带有一套传动系统。如果可以把这一整套取出来的话上面的两个问题就很容易就可以解决了。控制方面也不会有问题。
硬件的设计:这部分我认为是最重要也是最难最不容易实现的地方,费时费力。我先把我的电脑上的那个古董软驱拆了下来。哇塞,好多灰,本人太懒了从没有清理过。费了老大劲,终于卸了下来。擦干净拆开,和之前预计的模型相差不大,用笔把需要的部分画出来。用钢锯沿着画线部分把需要的那不分锯下来,注意不要搞变形咯。由于电机驱动能力有限,阻力过大就会使实现变得困难。另外两个步进电机是我到修电脑的地方花了十块买的。由于每块软驱都不一样,所以我截的形状也都略有不同,形状需要结合三个电机三维的组合来确定,需要发挥一下想象力了。
三个电机都搞定后,到电子市场上买了一段导轨(从机器上拆下来的二手货,十元搞定),把它作为二维运动的连接部分(设计见图片),把其中一个电机X按图示固定在滑轨的一端,另外一个电机Y固定在滑动轴承上,两个电机想办法连接起来就可以构成一个二维CNC平台了。最难选的是第三个电机Z的位置,始终不好放,最后自己做了个架子把它固定在电机Y上了,经测试是可行的。在电机Z上安装了笔头,何以测试效果。电机的位置校正是通过三个位置传感器来实现的。其中电机Z的传感器作用是感测平台的高度来确定电机的给进量,XY的作用主要是做Home用。
驱动部分采用了L293D芯片,电机是两相电机。网上有很多相关的资料,在这我就不详细说了。单片机做下位机,PC做上位机。
软件的设计:单片机部分主要是电机的控制程序,PC主要是图象处理和运算的程序,用VB编写。握手程序的编写-PC通过串口把信息传给单片机,同时单片机把受到的信息发回给PC,PC把收到的和发送的数据作比较,出错后,重新发送。
单片机与PC串口通信的部分C源代码
#define UART_RX_BUFFER_SIZE 16 /* 1,2,4,8,16,32,64,128 or 256 bytes */#define UART_RX_BUFFER_MASK ( UART_RX_BUFFER_SIZE - 1 )#define UART_TX_BUFFER_SIZE 16 /* 1,2,4,8,16,32,64,128 or 256 bytes */#define UART_TX_BUFFER_MASK ( UART_TX_BUFFER_SIZE - 1 )/* Static Variables */static data unsigned char UART_RxBuf[UART_RX_BUFFER_SIZE];static data volatile unsigned char UART_RxHstatic data volatile unsigned char UART_RxTstatic data unsigned char UART_TxBuf[UART_TX_BUFFER_SIZE];static data volatile unsigned char UART_TxHstatic data volatile unsigned char UART_TxTbit fSeri0_Send_Ok;/* initialize UART *///t2 做波特率发生器 9600bps at 11.0592 MHzvoid InitUART(&&&&&&& ) {T2CON = 0x30;&&&&&&&&& //t2 做波特率发生器&&TH2 = 0xFF;&&&&&&&&& TL2 = 0&&&&&&&&&&&&&&&&&& RCAP2H = 0xFF;&&&&&&&&&&&&&&&& RCAP2L = 0&&&&&&&&& SCON = 0x50;&&&&&&&&&&&&& /* SM0 SM1 SM2 REN TB8 RB8 TI RI:9 bit */ &&&&&&&&& PCON = 0x00;&&&&&&&&&&&&& /* baut rate, 80h: 00h: normal&&&&&&& */ &&&&&&&&& ES = 1;&&&&&&&&&&&&&&&&&& /* 串口中断允许&&&&&&&& 1-enable&&&&&&&&&&&&&&&&&& */&&&&&&&&& PS = 0;&&&&&&&&&&&&&&&&&& /* 串口中断优先级 1-高,0-低&&&&&&&&&&&&&&&& */&&&&&&&&& TR2 = 1;&&&&&&&&&&&&&&&&& /* Start T2 as baut rate generator&&&&&&&&&& */&&&&x = 0; /* flush receive buffer */UART_RxTail =UART_RxHead =UART_TxTail =UART_TxHead =}/* interrupt handlers */void UART_interrupt( void ) interrupt 4{if (TI) { // 是否是发送中断uTI=0;&&&&&&& if (UART_TxTail==UART_TxHead)&&&&&&& {&&&&&&& fSeri0_Send_Ok=0;&&&&&&&&&&&&& /*已发送完毕*/&&&&&&&&& }&&&&&&& else&&&&&&& {&&&&&&& tmptail = ( UART_TxTail + 1 ) & UART_TX_BUFFER_MASK;&&&&&&& UART_TxTail = /* store new index */&&&&&&& SBUF = UART_TxBuf[tmptail]; /* start &&&&&&& transmition */ &&&&&&& } }if (RI){uuRI=0;revdata = SBUF;&&tmphead = ( UART_RxHead + 1 ) & UART_RX_BUFFER_MASK;UART_RxHead = /* store new index */UART_RxBuf[tmphead] = /* store received data in buffer */ }}
unsigned char ReceiveByte( void ){u while ( UART_RxHead == UART_RxTail );/* wait for incomming data */tmptail = ( UART_RxTail + 1 ) & UART_RX_BUFFER_MASK;/* calculate buffer index */UART_RxTail = /* store new index */return UART_RxBuf[tmptail]; /* return data */}
void TransmitByte( unsigned char senddata ){utmphead = ( UART_TxHead + 1 ) & UART_TX_BUFFER_MASK; UART_TxBuf[tmphead] = /* store data in buffer */UART_TxHead = /* store new index */if(fSeri0_Send_Ok==0)&&&&&&& {&&&&&&& fSeri0_Send_Ok=1;&&&&&&& TI=1;&&&&&&& }}
这里进给出了步进电机部分驱动代码
//步进电机运行数据表 ,接线不同数据表也略有不同const uchar motortb[]={0x11,0x99,0x88,0xaa,0x22,0x66,0x44,0x55}; void delay(unsigned char t)// 每步延时的子程序&&{
&&&&&&&&& for (i=0;i<T;I++) &&&&&&&&&&&& for (j=0;j&500;j++); } void a_step(unsigned char d,unsigned char t)&&&&&&&&& //步进电机走一步d=0 正转d=1 反转。t 越大走得越慢&&{&&&&&&&&&&&&&&&&&&&&&&&&&&&&&&&&&&&&&&& if (d&0x01)&&&&&&&&&&&&&&&&&&&&&&&&&&&&&&& { &&&&&&&&&&& if (NP==0) &&&&&&&&&&&&&& NP=7; &&&&&&&&&&& else NP--; //NP记录步数,全局变量&&&&&&&&&& } &&&&&&&&& else&&&&&&&&&&&&&& { &&&&&&&&&&& if (NP==7) &&&&&&&&&&&&&& NP=0; &&&&&&&&&&& else NP++; &&&&&&&&&& } &&&&&&&&& P1=motortb[NP]; //输出到单片机的P1口&&&&&&&&&&& delay(t); }
设计图片我已经放到相册里面了,感兴趣可以去看,本来想放个视频的,可惜不支持。
已实现功能:能够将程序加载的图象通过三个电机画出来,效果相对来说比较好,可以参考空间相册的图片。
待开发的功能:实现与CAD软件接口,能够把图形绘制出来。通过对笔头那部分的改进,以实现雕刻功能,甚至是三维雕刻。
参考图片:最头一张是运行在电脑上的绘图界面,后面是部分制作图片,大家可以到原出处欣赏原作者的大图以及更多风采!
& [] 1、 本站不保证以上观点正确,就算是本站原创作品,本站也不保证内容正确。 2、如果您拥有本文版权,并且不想在本站转载,请书面通知本站立即删除并且向您公开道歉!
以上可能是本站收集或者转载的文章,本站可能没有文章中的元件或产品,如果您需要类似的商品请
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五壹电子商行——;地址:深圳西乡河西四坊189号;邮编:518102
E-mail:($改为@);Tel:(51工作时间:9:30-12:00和13:30-17:30和18:30-20:30,无人接听时可以再打手机扫一扫体验手机阅读
将U盘虚拟成软驱加载控制器驱动安装windows server 2003
仅支持9G,10G安装windows2003
使用该软件后,U盘的数据会丢失!
使用该软件后,U盘将无法被Windows系统使用,。
u 安装前的准备:
1. 按F2进入BIOS,将USB Flash Drive Emulation Type 中flash disk 改为Floppy (如果有这个选项)
2,如果您的服务器有远程控制卡,开机自检的时候屏幕有 ctrl+E 的提示:
请按组合键‘Crtl+E’的组合键,进入如下的配置界面。选择 Virtual Media control 回车,我们需要确认:
将“Virtual Media”设置成“Detached”,
将“Virtual Flash”设置成“Disabled”
u 制作U盘驱动:
1,下载USBKEY 和您需加载的驱动程序:
USBKEY 下载地址:
阵列卡驱动程序:
2. 将下载好的USBKey解压,打开以后您注意有一个Files的文件夹。稍后的驱动文件要拷贝或者直接释放到此目录下
3. 将下载好的磁盘阵列卡驱动解压(一般是一个 exe的自解压文件),将解压出来的所有文件拷贝到USBKeyPrepA00中Files 文件夹里。
4. 返回上级菜单,运行 USBKeyPrepF6.exe
5. 单击“Prepare”开始制作U盘驱动。“确定”完成制作。
6. 此时您再双击U盘,会提示请插入磁盘驱动器,表示U盘驱动做好。
如果仍然可以打开您的U盘看到里面的文件,说明没有做好。
u 开始安装服务器:
1, 将U盘插在要安装的服务器后置(推荐)USB端口,重启服务器,将系统光盘放在光驱内,按F11=Boot Menu,进入启动菜单后,确认U盘有被识别到。正常从光盘开始安装。
2, 在屏幕的底部出现信息:Press F6 if you need to install a third party SCSI or RAID driver 时,及时按下“F6”键。
3, 按完"F6",后,安装程序会继续加载模块。这是正常的。过一会儿后,您将会看到以下信息:Setup could not determine the type of one or more mass storage devices installed in your system, or you have chosen to manually specify an adaptor.
4, 单击“S”,出现U盘中的驱动程序名称
5, 敲回车确认,红框中的信息表示驱动被加载。回车继续安装。
6, 最后会发现服务器的硬盘(75775MB),U盘(118MB),在硬盘上创建分区后开始正常安装。
7, 选择未划分的空间进行分区安装即可。 如何恢复U盘
使用USBKEY处理过的U盘,windows无法访问,也没有办法格式化,系统会提示:
我们需要进入windows的磁盘管理。(右击桌面上的“我的电脑”---“管理”----“磁盘管理” )U盘是一个未指派空间,分配一个盘符就可以格式化了并且正常使用了。步骤截图如下:
<span type="1" blog_id="293221" userid='
47篇文章,47W+人气,0粉丝
容器私有云平台实践之路
¥51.0058人订阅
掌握主流虚拟化技术
¥51.0034人订阅
高并发架构之路
¥51.00149人订阅
前百度高级工程师的架构高可用实战
¥51.00237人订阅
<span type="1" blog_id="293221" useri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单片机学习入门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