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怎样才能变有趣让学习变得像游戏那样有趣

工作有没有办法变得像打游戏一样有趣?工作有没有办法变得像打游戏一样有趣?灰机GAME百家号在公司工作的每一分每一秒感觉都非常漫长,然而一到家打开主机拿起手柄玩游戏时间却转瞬即逝,为什么那些被玩家称为“神作”的游戏,能如此令人废寝忘食?最近一本验证世界中各种“成功法则”的书在美国热销,书名为《残酷至极的成功法则》,书中谈到了“有趣的游戏中绝对包含这4种不会令人感到无聊的要素,而这4种要素同样可以适用于工作之中。”还有此等妙案?残酷至极的法则■方法就是:从游戏的中毒性中汲取可用之处“如果有人能够对无聊产生抵抗力的话,那此人就无所不能了。”从各种意义上来说,这句话所言不假。如果你真的在任何情况都不会感觉无聊,那大概足以与计算机匹敌了。因为计算机不就是为此而诞生的吗?替人类处理各种无聊的机械作业,而且能做得快速又完美。但计算机并不需要游戏来调剂心情,与百无聊赖、没有干劲这类心情也完全无缘。可细想一下,现代人们的办公环境,感觉就像是专门为机械所设计的。马克思经济学中的确有很多错误的观点,但其中有句话说的无比正确:“如果让劳动者失去了对工作的热情,将他们当做只为生产成果而存在的机械,等同于抹杀了他们的精神灵魂。”那失去的热情还可以找回来吗?当然可以,而且不是很困难。其实工作也可以像那些让我们废寝忘食的游戏一样充满趣味,只要在其中加入这四种要素即可,它们分别是:求胜(Winnable)、新颖(Novel)、目标(Goals)以及反馈(Feedback)。如果你对什么东西感到无聊,那一定是因为TA欠缺了这四种要素中的任何一种。也可以用来解释某款游戏为何这么“粪”■Winnable:坚持不懈终能取得胜利一款优秀的游戏最后一定会让玩家取胜,设计师们不会做无法通关的游戏,哪怕恶毒如宫崎英高(大雾)也不会这么干。游戏中一般设置有明确的规则,我们凭借本能就可以理解这点,很清楚不放弃去努力的话肯定能看到胜利的曙光。也就是说,我们有着充分的理由与根据让自己充满自信乐观、面对难题。这种“正当的乐观主义”才是让困难变得充满趣味的源头。游戏中其实有些情景比现实生活更令人犯难,但游戏越难才越有意思,太简单的话就无聊了。根据Game Consulting社长Nicole Lazzaro的调查显示,约有80%的玩家在游戏中尝到过失败的滋味。对于这个数据,研究者·网游游戏设计师Jane McGonigal这样解释道:“一般玩家,进行任务时5回中大概有4回是无法通关的,他们会遇到时间不够、无法解开谜题、没能战胜敌人、分数不够、踩到炸弹陷阱不幸死亡等各种状况。这时就会浮现出一个问题,遭遇了这么多次失败,玩家依然能继续享受游戏吗?答案是肯定的。一款设计出色的游戏,玩家无论在其中受挫多少次也不会感到失望,反而会萌生出一种独特的幸福感,他们会情绪高涨、兴致勃勃、变得更加乐观。”■Novel:富有挑战性一款优秀的游戏一定会不断出现新的关卡、敌人与奖励,人们的大脑总是追求着崭新的事物。出色的游戏很擅长运用新奇、富有挑战性的元素去刺激玩家、勾起他们的兴趣。玩家也会因为这样的设计乐此不疲地在游戏的世界中流连忘返,心理学者Mihal用心理学专业术语“心流(Flow)”来形容这种状态。“心流”(也有人翻译为神驰状态)指的是我们对于某样事物过于沉迷、甚至到忘记时间流逝的心理状态,心流产生的同时会有高度的兴奋与充实感。有趣的游戏不会让你无聊,也不会让你精神上感觉痛苦。好的游戏在设计上会保持着一种绝妙的平衡感,关卡说难不难,说简单也不简单,它还会随着玩家能力的提升而增加难度,让我们觉得值得去体验一番、无法自拔。Mihal还解释道:“让人进入心流状态最有效的方法是,当目的、对本人而言最合适的障碍、安定连续的报酬反馈这三样要素凑齐的时候,而这也正是构成一款游戏的基础要素。所以游戏类的内容无疑是心流状态的源泉,玩就是卓越的心流体验。”大家都喜欢放松的状态,但真正能带给人幸福感的反而是“刺激”。工作同样,面对轻松的任务人们往往毫无动力,随便应付差事后早早下班,这是职业倦怠症的征兆。出现类似情况时,如果想要改善一定不要给他减负,不如增加工作量反而能激发他产生对工作的热情。美国一位心理学教授Dan Ariely举了一个有意思的例子:食品公司Pillsbury在1940年时曾发售过一款速食蛋糕粉,但销量不佳。公司对此表示很不解,明明为大家提供了便捷、更易制作的商品,为什么主妇们却不肯赏脸呢?几番思索后终于发现,制作蛋糕的过程虽然繁琐,但这种“繁琐”之处正是制作人对家人爱的表现。于是公司对后续的商品进行了改良,在制作教程中增添了几道步骤,例如“必须要在这里加一颗鸡蛋”等,销量果然提升了。也就是说,无论做任何事,只要我们心里判定这是有价值的,过程困难一些反而能提高欲望,所以工作上不妨也尝试一下,增加难度来让它变得更加有趣。■Goals:目标清晰不管是想要救出公主的马力欧,还是偷心的怪盗团,大多数游戏有着明确的攻略方法,玩家在玩游戏时可以专注于这点。在职场中当然也设定有目标,但那是你个人的目标吗?公司达成绩效的时候,你自己的目的也随之完成了吗?目标有时也会成为一种压力,很多人不想失败,所以不会刻意给自己制定目标。但在游戏中,目标非但不会构成威胁还会是你前进的动力。游戏里失败再多次也无所谓,不如说有失败游戏才能更有趣。这种“勇气”,拿出一点分在工作上也未尝不可,不是吗?■Feedback:能够得到评价、获得奖励在游戏中当玩家完成任务时,会得到分数、报酬、新的技能等各种奖励,犯错时则会受到相应惩罚,而且这些行为全部都是在瞬间完成的。这样的机制让你在游戏中非常清楚现在自己身处什么状况、在干什么、接下来要怎样做才能提升角色性能。现实中亦是如此,人们一般会在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进展顺利时最有干劲,哪怕前进幅度并不大。哈佛商学院的教授Teresa Amabile这样谈到:“唤起员工工作欲望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在每日工作中能够切身感受到自己的进步。”调查资料也显示,比起令人心跳不已的巨大成功,取得一些微不足道的成绩更能给人带来幸福感。游戏中能给玩家的奖励,也不过是一些帅气装备、精美插图之类的物品,但是却有很多玩家愿意投入大量时间与精力去获取这些奖励。设置奖杯(成就)也是这个道理身处困境但内心坚强的人很擅长通过庆祝这些“小小的成功”来苦中作乐,心理学专门杂志《America Psychologist》刊载的一篇论文中也谈到:“人们获得了一次小成功,就会想有下一次,而一次小的成功可以成为巨大成功的基石。”优秀的游戏会无间断地给与玩家奖励,人们也会因此继续游玩。那么工作呢?很多公司一年难得举办一次员工评价。如果你想让工作变得像游戏一样欲罢不能,不妨多和你的上司交流,确认他对你的评价,形成一种良性的“反馈循环”。不管每次结果好坏,你绝对可以得到成长。就像心理学家McGonigal所说的:“这是一场即便失败也算你获胜的游戏”。本文编译自 PRESIDENT Online原文标题:ゲームはやめられず、仕事には飽きる理由本文由百家号作者上传并发布,百家号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未经作者许可,不得转载。灰机GAME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提供及时,准确,有趣的游戏内容。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5个游戏化原理,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有趣 | MOOC学院
5个游戏化原理,让你的工作和生活变有趣
本文整理自龚攀在MOOC学院的微信分享“用5个游戏化原理,让你的生活变有趣”。龚攀,90后,在行行家,实用主义者,个人管理专家。专注游戏15年,曾以游戏化主题,参与多场传播活动。其中包括:北京时间管理沙龙分享者、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高速公路午间广播及游戏工坊专场嘉宾等。大家好!我是龚攀。今天要分享的主题是游戏化你的工作。2014年,我接触到了游戏化。当时用游戏化理论结合自身经历,去分享了一个“游戏化你的工作1.0”,没想到无心插柳柳成荫。后来,我参加了大大小小的分享,并升级到了4.0版。2015年,我成为了在行的行家。我发现纯粹讲知识并不能对人产生多大帮助,所以我希望通过线下一对一的形式,寻找一种能够更加实实在在地,可以帮助人结合自身情况来实践的一种方法。第一个关键词:时间我觉得人生最宝贵的是时间,所以我一直对于浪费时间很抵触。我为这个讲座准备了十多个小时,今天我会将自己在在行的积累分享出来,希望大家能够集中精力跟着我的思路走。我是一个90后,我并不知道你有什么样的工作和行业,以及你遇到了什么问题,我能分享的只是一些通用的方法,最终的重点是如何将这些方法用在自己的生活和实践里。这些方法我保证它是有用的,我也希望你能够花精力去想怎样将这些方法用在实践中。你所想的东西才是你这一次的收获。开场到这里就结束了。第二个关键词:场景大家在工作和生活中,会不会感到工作按部就班,找不到激情和动力?会不会发现定下来的计划一拖再拖,感到有些莫名的焦躁,觉得生活一团乱麻?相信大家都有类似的情况,对此我也有深刻的感受。在这一年多的实践里,我发现可以通过自己的方法,把生活和工作变得顺畅,充满激情和动力。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在游戏里,体验过全情投入并打破游戏,瞬间拥有一种成就感和快乐,这种东西是很好的体验,我也希望大家可以将这些体验用在工作和生活中。接着是说我个人的收获。我发现自己在实践方法的过程中,做很多事情都变得更加有动力了,在状态不好的时候也知道如何调整。我还有一个感受,我的方法可以让自己在工作中的效率提高很多,而且非常省精力。另外,我并不会纯靠意志力去工作,我一直在寻找简单的方法,让自己的工作变得顺畅,而不是纯靠意志力去逼迫自己。接下来,我将讲解用5个游戏化原理,去游戏化你的工作和生活。1:心流心流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它就如同你在玩游戏时全情投入的感觉。比如你在玩不断变快速度的俄罗斯方块,随着游戏速度越来越快,慢慢地你就会进入到游戏的状态里,你会发现自己必须集中精力,才不会在游戏里挂掉。当处在能力和挑战同步提升的这种状态下,你会感觉到除了自己和游戏,没有任何东西了。这种沉浸在游戏中的体验,我们称其为心流。在生活中,我们也会遇到能够触发心流的场景。比如说,当你在参加难度适宜的考试时,会将精力集中在卷子的题目上;又或者是你在写一篇文章,创作一件艺术品,搭乐高积木的时候,你都会专注于手头所做的事情。这些都是比较常见的心流场景。这里我想引出一个问题:我们刚刚说的全神贯注的心流的状态,或类似于游戏的状态,它的对立面是什么?人为什么会选择玩游戏?为什么会在全神贯注时会比较开心?而我们生活中为什么不开心,不在心流的状态,我希望大家花一点点时间来思考这个问题。游戏的对立面指的是生活中比较无聊、焦虑的事情,在此我要引入心流的模型。在这张图中,大家可以很明显地看到,心流这种通道的对立面是无聊和焦虑。拿俄罗斯方块游戏举例子,游戏速度假设是1-10。当游戏速度为1很慢时,你会觉得这个游戏太无聊了。当速度到了很快时,你会觉得这个游戏太难了,很没有意思。当只有到了你可以接受的速度时,你才能进入到心流的状态。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往往都来自于无聊和焦虑。如果只从难度一个象限考虑问题的话,很多事情都可以处于无聊和焦虑区间,因此问题就是,我们需要把这些问题转化到心流的区间里。这就是我今天想分享的一个重要的点:把你生活中难度处于无聊、焦虑的事情,放到心流区去,这样可以帮你快速沉浸到状态里。现在,大家可以考虑一下,在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有哪些事情是让你觉得很无聊、按部就班、毫无挑战性;哪些事情处于焦虑区,不知道从哪里做起,有点模糊,有点迷茫。我有一句口头禅:懂大道理,并没有任何卵用。你知道心流是怎么回事,但并不能对生活和工作产生实质的影响和帮助。我觉得如果学习不能对生活品质有影响,学了也并没有什么大用。接下来我会给大家讲一些方法,这将贯穿我今天讲座内容的始终。1.1:应对无聊应对无聊的方法很简单:增加难度。那要怎样增加呢?其实我们在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事情都不太样,我自己总结了三点。1.1.1:缩短时间我举一个例子:考试复习。大学时我觉得复习很无聊,后来我只给自己一天的时间,让这个看起来无聊的事情变得非常有挑战性。大家可以给活动安排一个适当的时间,但是缩短时间在很多时候,是应对无聊的一个绝佳方式,非常好用。除了考试外,我再举一个例子。在日常工作、生活中,为了节约时间做其他事情,我会把自己刻意把自己做事情的时间缩短。所以,刻意压缩时间对于应对日常事务性的事情,会让你觉得很有意思,比起之前的无聊要好很多。1.1.2:标准化标准化和缩短时间有一定的关系,但增加了额外的难度。我不是很喜欢做日常事务,我希望自己做了一会后可以交给实习生来做,这样我就可以去做更有价值的事情。这样的话,我就需要将自己手上事务性的工作标准化,让实习生也可以做,到最后我就不太需要做这个了。所以标准化也算是一种理解工作、将工作转移出去的一种方法。1.1.3:刻意练习这个观点其实来自于一本书《异类》,这本书我还没有看,只是听了朋友的推荐。书里有个观点很棒:所谓的一万小时定律其实并不是很准确。实际上,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有不同成为专家的速度。刻意训练也是很棒的事情,你会发现在某个领域真正能够做到出类拔萃的人,对自己往往非常地严苛,当他们达到60分时,仍按100分的目标努力,苛求自己做好。这个东西是刻意练习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点。我一直觉得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日常性的小事情,如果你真的用心把它做漂亮,就没什么太无聊的事情。如果你全身心做好一件事,也是有很多学问可以钻的。你用心把它做好时,你的个人成长、公司认可、升迁等等都是随之而来的。工作里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认真,很多东西都是需要刻意练习一下。我觉得把事情做好本身,都是很有挑战性的,都是需要刻意训练一下的。总之,应对无聊的三个要点就是缩短时间、标准化、刻意练习。生活中,你也可以发现更多方法。重要的是,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无聊的状态中,就应该把事情增加难度,让它更有挑战性一点。1.2:应对焦虑我会用四个字解释如何应对焦虑:降低门槛。我会用以下三种方式来应对它。我先举几个例子,我经常把焦虑解释为魔王式的焦虑。假设你是一个1级的新手,系统提示说你要去打败99级的大魔王,这个时候,你就处于魔王式焦虑,因为他一个脚趾就可以打倒你。如何解决这个问题?我继续拿游戏举例。在游戏里如何打败大魔王?系统会给你一些任务目标来做,比如去村口杀十只野猪,你就可以升到10级,然后去城镇,升到50级,拿到装备,进而你就可以杀死大魔王。游戏会给你一步步的小指示,通过这些指示去解决问题。请大家记住我的话:一步步的小指示。这也是我用了这么久,觉得对工作、生活最有用、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其实我也一直说了,游戏有个坏处:它会以一个特别及时的反馈,让人的意志力得不到锻炼。当代社会,任何事情都是追求快速反馈的,你在付出1分努力的时候就会看到显著的回报。和过去相比,人的意志力特别得不到锻炼。而我又特别喜欢游戏,如果意志力是1-10分,我只能得到3、4分。这种情况下,我就会说我是个没有意志力的人。在游戏里只需要用1分意志力去完成的事情,在现实生活中,却需要6到7分的意志力,这个时候我就会遇到问题。虽然我意志力薄弱,但很多时候我需要把工作和生活变得像游戏一样顺畅,所以我能做的就是寻找方法去改造它。我会用自己最难的事情来做例子:起床,这也是大家常常遇到且比较难的事情,大家可以看一下我是怎么做的。大家可以根据以下的例子,去理解我背后的思维逻辑。我会尝试把每件事情转化为更加容易达成的方式。我起床很困难,所以我就会采取以下方法:第一是早睡,保证第二天精力充足;第二是开暖气,这样保证起床时不会冷;第三是设置双闹钟,第一个可以把自己唤醒,第二个才是正式让自己起床。你还需要想好自己起床后,要做什么事情。这件事情一定不能很难,比如跑步;它应该是一件你愿意做的事情,比如玩游戏。虽然很多人需要早起上班,但是毕竟上班路上还会有几十分钟交通时间。你需要找到当下几分钟能够吸引你的事情,比如喂猫、浇花等等。关于起床,也有几个方式。回到我刚刚说的,把任务分解成一步步的小目标,我生活中也常用这个方法。比如,早起可以分解为好几个关键性的行动:1-睁眼;2-伸两次懒腰;3-掀被子(核心事件)。当你掀开被子,它对你就没有吸引力了,起床这件事你也就完成了。 2:自愿自愿在游戏里很常见。关于自愿,我发现在生活中有一些问题。很多人会觉得自己的生活是被迫的,很多事情不得不去做,比如说被领导逼着做。当然,今天能来听讲座的同学,我相信你们都是有内部动力的人,都没有类似的问题。但是生活中,我们还是会偶尔遇到自愿的问题,觉得这事情不是自己想做的,是被逼着做的。人啊,做你认为最好的选择。所有的动物都有利己的本性,它会在合适的时候,做出合适的应激反应,也会做很多准备。生物其实都有一个本性,就是去做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这其实是人基因编码的问题。我主要想阐释的核心观点是:每个人都会做着自己认为最好的选择。假设我现在遇到一个劫匪,要么给他100块,要么杀了我,这时我会做出我认为最好的选择:给他100块。但是逻辑上来说,我并非是自愿的。我会觉得自愿是一个比较小孩子气、天真的想法。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对外部的环境,当下的情景下,只是有着很多的选择。我会觉得领导让我做这件事,我不自愿,但是实际情况下,为了工资,我愿意做一个选择和交换,没有什么自愿不自愿的。所以我觉得人要有掌控者的心态,自己的生活要自己选择,并且要明白其中的利和弊。还有一个题外话:理性和冲动,这也是我近半年来研究的领域。很多时候我们做的选择,可能是我们认为对的选择,但是其实并不是绝对理性的情况下考虑的。人在冲动时,那些短期的激励,对于你的价值会被放大。所以我的人生原则是不要在一时冲动或者很强的情绪下做决定,遇到这种情况,我一定会睡一觉,第二天再做决定是否真的愿意去这么做。 3:目标我把目标分为两类:长期目标和短期目标。长期目标:对你来说,这件事真正的意义是什么?长期目标说的是为了某某事情。我们举一个最常见的例子:周恩来总理说,为了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自己为了什么事情而做出的选择,就是去找到这件事情本身的意义。我说说自己对于工作的理解。我需要钱,需要提升能力的空间,以及需要有业余的时间来学习感兴趣的东西。对我来说,这份工作是我喜欢做的。即使其中有些事情是我不喜欢的,但是为了工资,我还是忍了,毕竟我想要的东西还是存在的。脑科学是一个底层的学科,和人性很有关系。对于我这种做运营工作的人,理解人的行为很有帮助。我自己还总结了一个脑科学学习法,但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就不讲了。理性也是一样,我把我的很多业余时间放在学脑科学和理性上,是因为我发现自己愿意做决策,自己也很擅长策略性的游戏。在生活中,我也希望可以做好每一个选择。那些原始的本能和冲动会影响我做出有利于长期利益的选择,所以我就会去学一下冰冷的理性,让我再做决定时,就可以切换到理性的姿态。同时,理性也能看出来,为什么很多时候人会有那么多冲动产生。理解了这个以后,才能有理性的东西。接着说在行。我觉得知识并不能帮助人,我希望真正能够通过方法、一对一的引导和梳理帮助人。社交是我觉得在行比较好的一点,我在这里认识了一群很有趣的人。在行对我的第二个意义是提高教练技术,这是一个比较生疏的名词,它指的是引导学员做出他认为最好的计划,并妥善执行,类似教练的角色,但自己本身不会打网球,我也可以帮助李娜制定训练计划,把网球打好。包括今天的分享,因为是朋友邀请我来的,我觉得还是挺有意义的。另外,这件事对个人品牌也是一种提升。今天有1000多人在听,这让我觉得自己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价值。我做事背后的动机,是这件事能带来我想要的东西,让我感到这件事是有意义的,所以我在做事时也会比较有动力。有时间的话,可以去想一下,在工作和生活中,你把宝贵的时间放在这里,到底是为了什么?有时娱乐也是恢复精力的东西,我们把时间放在这里,它一定有意义,也有可能是你没有觉察到。时间是最宝贵的,要找到每一段时间背后的意义。 短期目标:化解焦虑的重要方法当你处于无聊状态,你需要提高工作难度;当你处于焦虑状态,需要设法找到简单、落地的小行动去解决问题。化解焦虑的重要方法就是找到短期目标。而完成短期目标的要点就是任务化改造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动词加宾语的方法和下一步行动。3.1:动词+宾语=简单指令我们先从简单的游戏上思考这个问题。大家想一下游戏中的任务都是什么样的?比如一级新手村村民,系统指示你到村口杀十只野猪,这是明确的任务指示。杀十只野猪就是动词加宾语的任务形式。你会发现游戏里的任务会以动词加宾语的指令形式完成的,我会把这些方法用在自己的工作里,把工作也变成一个个小指令。关于短期目标,其实我们平时也会把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小任务,比如去某个办公司找某人拿某个材料。这样做的好处是它将你的大脑资源分块用了。做计划时,你的大脑完全放在做计划的情景里,并不需要消耗太大精力。但将计划规划好开始执行时,你会像游戏里一样,并不需要费脑力,跟着指令一步步走就可以了。所以我经常会在工作里,把自己的工作分解为一个个小步骤,比如说把一个小项目分解为若干步,每一步时间最好控制在十分钟内,尽量越短越好,这样做一个任务就跟吃一颗花生米一样简单,但吃着吃着,一盘花生米就吃完了。 3.2:专注于下一步行动专注于下一步行动,也是时间管理的内容。当你做一件事时,你的精力完全放在了下一步行动上,这个行动也许就是几秒钟,一分钟后的一件事情。我自己在生活中也发现这是一个有效的方法,比如如果我要准备上MOOC学院的在线课程,那我的精力就完全放在写这一件事情上。这样做的好处是不太容易被人打扰,就算被打扰了,也不会不知道接下来要做什么。比如说我需要打开手机回复老板的消息,我也能继续回到原来的工作状态中。3.3:沉浸工作法接下来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也是前几天听高地清风(拖延症咨询师)分享的沉浸工作法。这个方法很简单,也就是说你不需要考虑一件事有多难做,只需要考虑接下来的15分钟,只做这一件事,比如写文章、备课。对于我而言这个事情对我来说不是很难,所以我愿意去做,但是当我开始行动时,这个惯性就让我把一整天的工作都做完了。 4:规则规则分为两类:显性规则和隐形规则。其实这些不是重点,重点是我们能发现比别人玩得好的秘诀,这是我在游戏中很有乐趣的一件事情。显性规则指的是明确写出来的游戏规则。但隐形规则可能就会有很多,比如系统层次的架构,爆率等。当你明白这个游戏底层的事情,你就能比别人玩得好,因为你知道怎样合理地分配时间、金钱、资源。生活中也是一样,把时间、金钱、资源放在你认为对的地方,这对你的工作会很有帮助。例1:产品生命周期与运营策略当产品处于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重心也要放在不同的地方。比如在内测期时,不需要花大规模做面子工程,比如用户数。相反你应该考虑如何玩转这个产品,把产品做得让用户觉得很爽,主要精力放在摸索的过程。当产品成熟时,你需要把精力放在推广和服务用户上。再往后发展期,可能就需要去思考商业模式,如何将手上的产品变现。例2:发现背后的原理,才能找到解决方法这个办法也可以用于应对愤怒。对此,我所理解的规则是:人的愤怒往往是因为自己有期待没有达成,以及因为这个没有达成的期待,会让你产生了一种奇怪的情绪,比如羞愧、难过等等,这种原生的情绪很快就会被你掩盖下去,然后转化成愤怒爆发出来。一般我遇到一些生气的事情,我就会很快去回顾到底是哪个是期待没有被满足,这个期待让我产生了怎样的感受,这个感受被我忽略了,就直接转变成了愤怒。当我回到这个层面时,这种情绪管理的方法其实对自己很有帮助,让自己淡定一些。例3:启动机制这是脑神经科学中的内容,指的是人的感官会影响人的行为。你的感官包括视觉、听觉、触觉,味觉以及整体的感受。先拿视觉来说,当你带妹子去花海,她看到美好的东西,内心的愉悦感受就会联系到你的身上,你们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好。拿听觉来说,你肯定喜欢跟朋友在悠扬音乐环境中聊天,音乐会对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再说嗅觉和味觉:你大概不会带朋友去味道不好的地方,比如街边的小吃摊位。难闻的味道会让人在潜意识里开始防备疾病,处于防备状态,对于双方关系的开展很没有帮助。例4:理性和批判性思维不管别人说的多么天花乱坠、煽动人心,你要注重的是他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以及支撑这个观点的论据是什么,论据和观点是否有一定的因果关系。如果你明白了这一点,你会发现很多谣言的观点和论据并不能互相支撑,有些只有观点,甚至只有情绪。其实说了这么多,主要想说的是:每件事背后都有规则和方法。根据方法来做事情,就像你用锤子锤钉子一样方便,而不是用手去敲。社会就是一个大机器,人需要工具,需要将各种工具用熟。所以,我们需要找到问题背后,有没有针对性的方法去解决它,这样就会变得很方便。回到之前说的动宾工作法,和怎样发觉自己无聊和焦虑的情况。如何用动词加宾语的方法来工作?无聊和焦虑的时候,该用什么样的方法去解决?这就是我所理解的背后的规则和方法。 5:及时反馈及时反馈分为两类:发现反馈和创造反馈。发现反馈有两个方式,一是发现愉悦的细节,二是任务清单法。5.1:发现愉悦的细节这里要说一个背景知识,人的大脑是一个吝啬鬼。大家可以把大脑想象成一个烧着葡萄糖的CPU,功率低下,没有多线程能力。当你全神贯注做事时,你只会关注当前的一件事情,但在这个过程中,你会错过很多细节。比如每天你走在上班的路上,会想今天要做的事情,就没注意到身边的人穿了什么样的衣服,别致的装饰,但其实有时发现一些生活中的小细节,是可以让你变得愉悦的。在游戏里,一些视觉的设计、背景音乐、场景等,都处在全方位的感官反馈里。还有一种方式,就是收集愉悦材料,欣赏自己的成果。生活中,我会把自己写的文章都放在workflow(效率软件)里。我每次点开写新东西时,都可以看到自己之前写的东西,自己也会变得很开心。我的一些朋友也会用贴便签纸记录自己写了多少本书,还有一些朋友将自己看过的书列成书单,其实这些都是把自己做过的愉悦的事情收集起来,从而不断地激励自己。平时在工作中,我也会把工作材料(文案、表格数据分析等)分门别类的整理。每当自己要做这些事时,对自己来说是正向的鼓励和激励。所以把东西收集起来,并用欣赏的角度去看,对自己来说也是不错的方法。还有一个叫启动心锚法。听起来很高大上,其实要说的就是要聚焦最小的目标,这是我一个讲演讲技巧朋友分享给我的,他说:演讲时,把站上台看成一个心锚,只要站上台,你就已经成功了。对于写作也是一样,今天的目标就是写明白一个点。当完成这个目标以后,对自己来说也是比较有成就感的。工作也是一样,刚刚说的沉浸工作法。我只做15分钟,就已经成功了。但是当过了15分钟,这种成就感就会激励你继续努力。对你而言,全部注意力都集中在这15分钟里,也相对比较轻松。 5.2:任务清单法我们把自己的计划写在手账、效率工具上,罗列起来,一条一条地做,反馈的效果会让自己感觉很好。五个点很快就讲完了,但这依旧是填鸭式的教学。其实这些方法都比较简单,听完以后不能马上发挥很大作用,主要还是得靠练习。这些就是我在在行上给学员讲的内容,唯一不同的是我会引导他去分析自己的状况,以及之后我也会再跟进一下。就像我在在行上说的,我需要练的是教练技术。如果大家还想了解更多内容,可以在在行上约我。接着打第二个广告,MOOC学员有一个关于游戏化的课程,我已经听了第一章课程,觉得很有帮助,也打算继续学习下去。点击图片去上课 最后,我想重新强调两个点:第一是在生活里去发现,自己到底是处于无聊还是焦虑的状态,并有针对性地去解决;第二个是将工作理解为动词和宾语的形式,并分解为简单的目标,变成简单的、可以一口一个吃掉的东西。 (仅限北京) 本文整理自龚攀在MOOC学院的微信分享“用5个游戏化原理,让你的生活变有趣”,二次转载请联系。 扫码关注MOOC学院微信,第一时间了解最新讲座信息:
“动宾工作法”,有意思……有的时候我真的会想象现在自己是个游戏角色的话,在这里就放弃、耽搁太久实在太失败了,于是又能强迫自己继续前进下去……
哈哈哈迅速来安利gamification这节课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怎么样才能变得有趣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