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师可以微信实名认证谁能帮忙?么,要求上传身份照片合理么?还的和支付宝绑定

保险师实名认证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合理吗?安全吗?能不能撤回来?_百度知道
保险师实名认证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合理吗?安全吗?能不能撤回来?
保险师实名认证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合理吗?安全吗?能不能撤回来?...
保险师实名认证要求上传身份证照片合理吗?安全吗?能不能撤回来?
答题抽奖
首次认真答题后
即可获得3次抽奖机会,100%中奖。
QDTUZHU知道合伙人
保险类认证行家
知道合伙人
保险类行家
采纳数:56426
获赞数:56300
毕业于青岛职工大学
有这种担心你完全就可以不上传,同样也放弃你的保险师梦想。撤回来就安全了吗?如果是骗子你撤回来也已经晚了,复制一份,然后再给你撤回,你想想可怕吧。
为你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前位置: >
> 保险师app怎么注册
保险师注册的具体步骤
保险师app怎么注册
保险师注册的具体步骤
  当保险成为人们生活必备品时,保险类app也就应运而生了。如今,大多数保险公司都推出自己的保险类app。想要成为更专业的保险人,保险类app是你的手机必备。保险师app是全国300万保险从业人员最好用的随身展业工具,你也值得拥有。那么保险师app怎么注册呢?
软件推荐:&&&&  1、点击打开保险师app,在首页界面选择头像,进入个人中心界面。  保险师app官方版下载,安卓用户请戳这里:。  保险师app官方版下载,苹果用户请戳这里:。  2、点击登录,输入手机号和验证码,点击开始。  3、进行信息填写,点击确认就可以了。  以上就是保险师app怎么注册的具体步骤,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保险师app是专为保险从业人员打造的一款手机办公辅助应用,对保险从业人员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有需要的可以去多了解下,想要获得保险师app更多的资讯信息,请访问雷达下载站!  更多优质保险类app,请戳这里:。
最新推荐文章
5.85GB/简体中文
  《文明5》应用全新游戏引擎,导入六角格机制,采用了崭新的战斗系统、深度的外交...出售新注册的微信小号,微信老号,微信绑卡实名号,实名支付宝号
大批量出售新注册申请的微信小号,微信老号,微信绑卡实名号,自带、5000好友号、站街号等微信制作、刷粉、投票等,详情与 扣扣: 咨询。
购买实名制认证支付宝账号,财付通实名帐号,淘宝店铺, 诚招代理! 本工作室长期出售支付宝实名认证账号,已通过实名认证,可收款付款。 出售已上传身份照补全信息认证支付宝,已通过实名认证,可收款付款大限额。 淘宝0信誉店铺。淘宝开店认证资料。买回去就可以开店上传商品。 一手货源,价格低廉。 所出售的账号,均提供全部密码密保,均可以修改。 问:买来的支付宝账号安全吗? 答:当然安全,买回去你可以修改密码密保,支付宝账号也可以修改。 问:购买来的支付宝实名认证账号,可以绑手机,安装数字吗? 答:当然可以,我们所卖支付宝实名认证账户,都是全新的,没有绑手机,安装数字,你买回去可以直接绑定你的手机然后再你的电脑上安装数字。详情与 扣扣: 咨询。
相关推荐:
手机阿里扫一扫,随时随地看商友圈删除历史记录
 ----
相关平台红包
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
作者:之家哥
摘要:网贷之家小编根据舆情频道的相关数据,精心整理的关于《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的精选文章10篇,希望对您的投资理财能有帮助。
《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 精选一首页正文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好规划网5分钟前,满满的套路。朋友周末给我发了一张到期保单的图片,这是他家阿姨 5 年前买的一份。听说她原本拿着 8000 块钱是去存定期的,结果存折变成了保单。看图下面的,5 年前存的 8000 块钱,到期后利息只有 488 元,然后昨天又发短信,多给了不到 700 块钱的利息。加一起,5 年的总收益是 1188 元。一道很简单的计算的题,条件已经满足了,咱们一起算算,N=5、PV=-8000、FV=9188,i=2.8%。年只有 2.8%,5 年了,你还满意吗?从这份保单中可以看到,他家阿姨买的是一份来自的「国寿新鸿泰 型」保险。目前这款保险依然在售,咱们一起看看,这款购买价值到底在哪儿。A.产品特色:(以下内容来自中国人寿官网)1)覆盖人群多:投保年龄最高可达 75 周岁2)种类多:可选择保障 5 年、6 年和 10 年3)稳健多:满期给付、,4)灵活周转功能多:保单可以借款,最高可达保单现价的 80%5)重疾保障选择多:享受 20 种重疾保障6)生活无忧幸福多:生存、身故双重保障单看产品的介绍,投保年龄限制少,有稳定的分红,到期还能退还保费,罹患重疾或者身故也有赔偿,估计大家会觉得还不错呀,起码保费不白交,还有分红拿。这时,如果还有人员再多夸夸这款产品多么好,用来理财的话也肯定比存定期或者买划算之类的,估计你已经准备交钱购买了吧。B.保障责任我们继续看一下这款保险的保障责任,看看有没有前面说的那么好:(1)关于因疾病身故赔偿于合同生效之日起一年内因疾病身故,保险公司按所交(不计利息)给付身故,合同终止。如果当初是一次性交付保险费的,身故保险金 = ;如果是分期交付保险费的,身故保险金 = 基本保险金额 × 身故时的交费年度数。也就是说,这款保险的身故保障金,并没有我们以为的 10 万、20 万甚至更多,仅仅是把你所缴的保费退给你而已。其实跟没有赔偿没什么区别。(2)关于红利条款里说:本公司每年根据上一的实际经营状况确定方案。如果公司确定本合同有红利分配,则该红利将分配给投保人。言外之意是,如果不符合红利分配的条件,就不能分红了 ~~就看阿姨的这份保单,5 年了,最后到手的利息只有 1188 元,要知道,5 年前银行 5 年期整存整取的利息还有 5% 呢,当时 5 年期的国债也有 6.15% 的收益,你说坑不坑?并且如果 5 年间要使用这笔钱,存银行定期或者国债的话,提前取出来顶多损失点利息,而如果买了保险,取钱相当于退保,退保就要扣除很多费用,拿到手的钱不仅没有利息,十有八九还会有本金损失。(3)关于借款最高借款金额不得超过合同当时的现金价值扣除欠交保险费、借款及利息后余额的 80%,并且每次不得超过 6 个月。也就是说,要想用保单借钱,能拿到手的资金只能是对应现金价值的 80%。就像截图里阿姨的保单,她 5 年前一次性支付了 8000 元保费,她在到期前所能借到的资金并不是 8000*80%,只能比 6400 元更少。因为现金价值要扣除保险公司的营业费用、人的佣金、保障成本之类的费用。尤其是前几年,现金价值会更低。比如说你交了 1 万块钱的保费,可能算下来第一年的保单现金价值只有 2、3 千块钱。并且用自己的钱贷款,还要给保险公司利息,对于现价价值不高的保单来说,其实贷款的意义不大。整体看,不仅仅是这款保险的性价比不高,类似的很多都是说的没有做的好。可是为什么还会有那么人买呢?因为我们容易被高额分红吸引。为了吸引你购买,保险经纪人通常会给你演示数据回测,比如什么中档分红告诉你几十年之后就有几百万的身价之类的,可是那只是假设的利率而已,并不代表实际收益。实际收益你们也看到了,连 2% 都不到。还有一点也需要大家注意,那就是对保险经纪人来说,因为理财型保险的保费高,他们从中计提的佣金也比消费型的保险高很多,有赚头,所以他们会不遗余力的推荐此类产品 …… 过多的我就不细说了,大家都懂。最后,还得给大家提个醒:要是以为目的,就别;要想风险转移,获得保障,就去买纯保障的。即使你把省下来的保费自己简单去做一下理财,也要比你获得的分红多很多。《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 精选二约定保障疾病虽然多,但有些并不适合成年人。2、重疾险最好买主险,主险含身故责任和全残,同等条件下(约定重疾、等待期、)保费低于寿险附加提前给付的重疾几条街。3、免责条款,如果在你购买时保险经纪人没有口头跟你一一确认说明,免责条款无效。另目前有看到免责条款发生变化,最显著的是“投保两年内自杀不赔,除被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陪”已有部分重疾险替换成“故意自伤不赔”这也就意味着前者投保2年后,第三年自杀可以赔付保险金,后者对自杀列入故意自伤一类,所以不赔。我觉得为什么这么多的高官、董事长采取跳楼这种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可能与此有关。4、分红险、年金型保险,按照72法则,无论怎么算,年化回报率不会超过3%,大致在1%~3%之间(),甚至在低息时代,因为是固定现金流,的回报率低于银行定期滚存。如果自己会理财,建议选择不分红的保险,这样保费低廉,腾出更多资金去理财。5、内地保单宽限期有60天,哪天手头紧张,可以利用这60天时间,拖交保费,没看错,但一旦超出这个范围,保单中止。6、在所有险种类型最后,两全险的费率最高(没出险到期返还保额或保费的一定比例,出险赔付保额那种),买两全险还不如选择+定期消费型保险。7、如果是高净值企业用户,买储蓄型带有功能的高额保额有利于避税避债、破产后东山再起,用保单贷款,比银行一些,但低于、、。而且保单贷款期间,保障依然有效,只要你按时还款。虽然花的都是自己钱,没有借助,但好歹有东山再起资本不是?8、捆绑销售的要谨慎,有可能主险保费低廉,但保费过高,整体保费超出同,比如说平安福,比同类贵27%极端情况下,贵45%都是有可能的。9、原则上保监会并不会对保险公司获利多少作出强制规定,很多保险公司总会推出一辆款获客微利经营的,算是微利经营,来获得一批客户。但有个险种除外,个人税收优惠型医疗险。保监会规定微利经营。具体可查询保监会官网该条款细则文件。10、不可抗辩条款的引入对于那些投保超过两年,之前又隐瞒病史的人有利。但09年之前是没有不可抗辩条款的。11、低息环境不要买年金保险,低于银行定期滚存12、保监会经历两次费改,现在保费至少便宜20%13、额外给付,总是比提前给付要好14、有轻症强于没轻症的(冠心病支架手术,无轻症的就不赔,有约定这种轻症的就赔,进口1只1.5万,国产9000元/只左右,一般轻症赔付保额20%,不少重疾对轻症赔付都规定限额,不管买多少,轻症最高赔10万。)15、的不可抗辩条款与内地稍有差异,香港的多了一句除欺诈外,若投保前隐瞒病史,触发欺诈大boss,出险得不到保险赔付。16、或者定期重疾杠杆性最大。17、疾病定义上,前面25种都是一样的,后面保险公司新增的有些许差异。但理赔重灾区还是在癌症、心脑血管疾病、交通意外事故等。18、很多人告诉你越早交保费越便宜,但没人告诉你货币的威力。0岁投保,70岁出险,年化收益率大概在2%~3.3%左右,远不如20~30岁这个责任期较大年龄段投保,40~70岁出险回报率高。按需投保才是解决问题的王道。19、一些重疾险有在重疾确诊后有等待期,一般是28天,有的多次赔付重疾险,等待期是一年,而且组别完全不相关。有的对重疾没有等待期,等待期可以算是保险公司对自己的保护。20、不知道自己以后是得什么奇奇怪怪的疾病死的,比如说SARS,比如说疯牛病,那么就买含疾病终末期条款的,至少生存期不超过6个月时,能得到保额赔付,否则对于不含身故责任的重疾险,则一毛钱都不赔了。21、团体险比个险费率要低,购买团体重疾险时,需要向公司确认若员工离职,该保险怎么办,根据团体重疾条款规定,当公司员工离职时,公司可以单方面减员,保险公司在收到后,马上停止该离职员工的,对投保2年的,退还现金价值,退保损失很大的,如果离职,得不到保障,就坑死爹了。22、国内增额保险的坑,每年国家统计局都会公布率,而这个数值大概是1%~2%之间,不过请注意,这个通货膨胀是计算的,货币不钱就会越来越不值钱,看到很多增额保险,吗,每年保额说的好听,递增2%,递增3%什么的,但是请注意这个保额递增是单利还是复利,看到很多国内增额递增是单利计算的。比如说这款一年后初次患本合同所指的重大疾病或初次实施本合同所指手术,本公司按上载明的保险金额×(1+2%×保单经过整年度)给付“”,本合同效力终止。看到这样的公式说明,表示这种增额保险其实是单利计算的。复利的公式是这样,本利和=本金×(1+r)^T以后若是有人告诉你,抵御通货膨胀什么的,请甩他一脸呵呵。————————06.29————更新23、带有转换年款的,通常比没有转换年金条款的费率要高,但实际年化收益怎样请参考11条或那一年的。24、重疾险约定的疾病状态都极为苛刻,常是该疾病发展到最严重的状态,举几个例子,烧伤,临床分一度、二度、三度烧伤;重疾约定通常赔付的是全身三度烧伤20%以上,若一场事故中,只有一度、二度烧伤,由于未达到赔付条件,重疾险不会赔付。肾病在临床发展阶段有急性肾炎、慢性肾炎、慢性肾功能不全、慢性肾衰、慢性肾衰终末期才是尿毒症。由于未达到尿毒症阶段,也不会赔付,而这个疾病发展过程,医疗费不菲。合同约定的i型糖尿病,要达到赔付,必须是视网膜病变而发展到糖尿病足→糖尿病坏疽→切除大拇指级别,这在临床上已经算非常严重了。已经是糖尿病出现严重并发症表现。早期阶段,因病情发展达不到重疾险约定状态,不会赔。25、在上,轻症豁免意义要大于重疾豁免,诚如24条所述,收入却会因得病而减少,但却因疾病状态没有重疾险约定的疾病状态严重而无法得到赔付,如此,轻症豁免条款在实际操作中,要好于重疾豁免条款,特别是对于高收入净值人群,这点非常重要。比如说轻症中冠心病支架手术、以及重疾约定中的冠心病开胸手术。轻症中三度烧伤10%以及重症中三度烧伤20%以上26、一般来说,观察期最长的有1年,最短也有90天,这期间出险仍无法得到保额赔付,特别的,针对交一年保一年的消费型重疾,需看是否能自动续保,若不能自动续保,来年投保时,可能因重新签订保单合同,而再次受到等待期限制。27、重疾险确诊后生存期限制,一般来说,重疾确诊后可得到赔付,但一些险种会在重疾确诊后有生存期限制,比如说28天、30天,这一类重疾在市面同等保费下,能选到更高保障时,尽可能不要选择购买,因为这28天,说短不短,说长不长,对于严重烧伤的患者来说,比如说三度烧伤95%以上,由于其多种并发症存在,撑不过前三个月,对于癌症晚期患者来说,若没有巨额医疗费的支持下,也可能撒手人寡。撑不过确诊后头一个月的医疗支出。28、对于多次赔付重疾,还是坑,目前临床医学对于癌症治疗有了长足进步,但实际上,国内重疾险约定是除第一种重疾赔付的其他重疾。且非癌症转移到其他部位,两次重疾确诊间隔时间还需一年,对于达到合同约定状态的重疾,且需满足间隔时间一年限制而且非前一种重疾这两项苛刻条件限制(请参考24、27条说明),以目前医疗水平发展,为极小概率事件。而投保人所付出的将是比重疾仅一次赔付的费率要高0.5倍~1倍的保费支出,实没有必要。29、风险都是偶发的,如果到了50~55岁才想投保重疾险,建议还是好了,投保年龄多在50、55、60、65岁截止,大多数重疾险已不能选择,选择面窄;强制体检,会免责除外责任、加费、拒保、出现保费与保额倒挂(累交保费超过保额),缴费期缩短5年至10年,经济压力大。等诸多不利于因素,转嫁风险功能性不强,请注重风险预防,比如肿瘤筛查,定期体检,降低风险发生率,或选择风险自留风险自留,不要考虑重疾险了,投保社保或者每月留一笔钱作为医疗支出,以稳健方式都比重疾险要好得多!30、由于保监会对未成年寿险赔付欧上限规定,不满10周岁,最高赔付20万,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50万,在选择上,给小孩买带有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不要超出上限,否则属于重保,保险公司不会赔,不会赔不会赔,买不带身故责任的重疾险,仍需注意是否符合自己当下需求。实际上0~6岁小孩买消费型医疗险的临床意义>消费型重疾险>终身重疾险31、并不是所有的重疾险有减额缴清条款,若前期保额设定太高,对于收入被动特别大的人群或者做生意的人群,在收入降低时或生意不好时,无法负担保费情况下,将无法做减保变更处理,此时,对自身保障是一个严重打击。32、从法律层面来讲,重疾险赔款是婚前个人财产,不会因离婚而作为共同财产分割。33、关于保单贷款功能,只有有现金价值的保单,并有这个条款的才会有,一般能贷现金价值70~80%,好的可能90%,最高的95%。但期限一般是半年,不需要审核,手续简便,但贷款利率诚如第7条所述,有的保单贷款利率多少会写进合同中,比如说同期与4.5%最大值,贷款后,只要在还款期内按时还款,保单保障依旧有效,但若出险需要从保额中扣除保单。34、对于返本重疾险,请一定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返本比例通常是10%~25%之间,但看到有无息返还保费的,或者返还保额但累交保费近似于保额的,按照货币时间价值计算,投入与返还年化收益率不及银行定期滚存,还不如消费型+,所赚的收益更高。35、香港重疾险若减额缴清,除了身故责任保留,其他权益都没有了,这个和内地重疾险不一样。————————7月21日更新——————36、香港保单宽限期只有31天,且这短短31天宽限期内拖交保费需要额外支付利息(利率是按保单贷款的利率走),而内地保单宽限期内拖交保费,无需额外支付利息【内地保单宽限期期限可参考第5条】。37、有看到内地不可抗辩条款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把后面这句话“自本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我们不得解除合同”删掉了,如此,就是保险公司只要在30天内发生隐瞒的事实,就能和你单方面解除合同。这是对保险公司最大的保护。对逆选择人最大的惩罚。不可抗辩条款全文应该是这样,不管如何,尽可能选择下面这种全文的。前款约定的,自我们知道有解除事由之日起,超过30日不行使而消灭。自本合同成立之日起超过2年的,我们不得解除合同;发生的,我们承担的责任。——————8月22日更新留爪——————38、指定受益人和法定受益人,一定要指定不少于2个受益人、不少于2个受益人、2个受益人,不要选择法定、不要选择法定、不要选择法定,原因有几个:1、若国家出台遗产税,那么指定受益人时,理赔款不会交遗产税,而若是法定受益人,则要出遗产税的。2、法定继承人顺序,第一顺位是配偶、父母、子女,第二顺位 是兄弟姐妹,而选择指定受益人,想分给谁就分给谁,想分给多少就分给多少,比如说妻子20%,孩子80%3、为啥一定要强调不少于2个受益人,因为若是指定一个受益人,那么当一场车祸中,同时死亡,默认受益人死亡在先,此时,由于仅指定一个受益人,那么就会按照法定继承顺序继承。但实际上,很多互联网销售平台,在这一块只能选择法定,而需要线下到保险公司手动更改法定为指定受益人。39、还有xx天就停售了,新发产品仅售xx天,请不要听信忽悠,一着急就买了,实际上,合不合适,还需要看这些内核。40、遵循来执行。一切以合同条款为准,上有顶层设计,但各保险公司对顶层设计中的一些条款,也有些微改动【请参考第3条、第37条】41、费率上,消费型意外险<消费型定期寿险<消费型重疾险<不分红的<分红终身寿险<分红两全险。42、如果同保障的消费型,仅有价格不同,选最便宜的43、国内重疾险在理赔时,指定医院指的是中国除(港澳台医院)这就意味着,如果是未来移民倾向的或已经移民但在国内买了重疾险的,在国外生活期间,在未来出险时,外国医院确诊疾病,拿不到国内重疾险理赔金的,那必须回国在公立医院在确诊一次,才能拿到理赔金。但风险在于:那么严重的疾病赔付条件【请参考24条】,医生会不会让你上飞机不好说,如果瞒着上飞机,飞机万一因为您的病情返航、迫降【这个成本高的不要不要的,你一定要体谅航空飞行也是有成本的。】或者飞机上又没有医生乘客,你估计挨不过飞到国内医院确诊。换句话说,你们若是有移民倾向,或者已经移民,并打死晚年也不回国,国内搭配的保险,消费型最合适,不要在国内买终身重疾险。44、诚如第1条所说,保险公司不会白送你保障,多一份保障,保险公司多一份成本,你们多花一份钱,要不要花在那么多的遗传性疾病上,家族中无遗传病史,真的很没必要。你们可以看做是100种疾病的坑,谁要告诉你,保障的疾病多,平均每个疾病1块钱,你就甩他一脸呵呵。常见病还是第1条标红的那些。保监会规定的《定义规范》前25种占所有重疾理赔的95%。45、轻症也许要看清:有的重疾险对于三度烧伤的定义是达到全身体表面积的15%才能理赔,有的重疾险是三度烧伤达到全身体表面积10%就可以理赔,当然后者会比较好。另外,有的重疾险含轻症保障的数量一样,但保障的疾病并不相同。举几个例子:(1)轻症中,有的仅保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但不保障冠心病动脉介入手术【那你必须组合搭配重疾呀,这两种在临床上还是很常见的】,有的仅保障冠心病动脉介入手术但不保障不典型急性心肌梗塞。(2)一种拆4种法:有的会拆分极早期恶性肿瘤或恶性病变,比如说别家保险公司把:①原位癌、②皮肤癌、③相当于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④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算一种轻症,而有的保险公司则把这几种轻症算4种轻症,啪啪给你罗列,你赚了木有,木有。却能让你哇,居然多了好多种轻症的错觉。(3)有的干脆,我就只承保原位癌、其他诸如皮肤癌、Binet分期方案A期程度的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TNM分期为T1N0M0期或更轻分期的前列腺癌这种极早期的恶性病变统统没有。-----10月28日更新----------——————46、对于储蓄型保险来说只有保单的现金价值(你们可以理解为这个时点退保能领取到的钱)才会计入,只有保单的现金价值才会计入表,只有保单的现金价值才会计入资产负债表,重要事情说三遍,若是无现金价值的消费型保险,则保费支出计入收支储蓄表。你们不要以为我交了保费,缴费期满就一定能拿回本金,实际上还是看当年的现金价值是多少。也不要把保险当存款买,资产负债表,存款100万还能录100万放在中,而当年若交100万的储蓄型保费,当年资产负债表中现金价值保单这项就十几万好么。47、反正打死我也不买含重疾责任和身故责任的,晚年会收不抵支的,我才不傻呢,风险保费、初始费用、保单管理费、退保手续费,终身缴费、寿险或者重疾常为提前给付,怎么算晚年都会收不抵支,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毛也没赚,晚年还被逼着调低保额,你们不要盯着最低保证利率,也要看看这些额外的成本。好么亲!虽然万能险经过保监会费改了,但一切还是要看合同。48、如果不是理财高手不要买不要买投连险,不要买投连险。不管是内地的投连险还是香港的投连险都不要买:这么说有几个原因1、投连险的额外成本:除了风险保费外,投连险同样会有初始费、每月保单管理费、账户转换费、部分领取手续费、退保手续费,同样是终身缴费,你以为不多么?被保险公司薅着薅着,你们的账户价值就很少了。可能终身都需要缴纳初始费,别小看每年10%或5%的期交保费作为的初始费用,我敢打包票儿,行情不好的时候,无的小白还可能赚不回5%,甚至整体支出成本将高的不要不要的。2、对于理财小白而言,如果你在股市从牛转熊的时候,还100%全部放在投连险中全部投向的账户,没有三五年时间缓一缓,特别是对于趸交的客户而言,你们的账户还是亏损的。3、账户资金投向不透明,你们完全不知道你们这个账户中的钱投向的是具体是哪,我们调研评估过很多基金,知道哪些好,可以购买,哪些基金不好需要割肉,这些都是有背后和顾问人工支持的,但对于内地的投连险,我们无法分析他背后投向的是哪一只基金、投了多少,所投比例,业绩好不好。我们完全无法分析4、香港投连险还是不建议选择购买,虽然监管上香港的投连险受到处和香港证监会双重监管,但实际上你们作为投保人并非非专业人士或者没有人帮你们抉择哪个账户适配哪个行情,你们最好不要选择购买,好在如今香港证监会和监理处对投连险的销售是越来越严了,作为监管者业界良心啊,但你们还是不要一脑热就特么去买投连险。人傻钱多想败家,速买投连险。操作不好亏50%都是有可能的。买投连险我还不如买消费型+自己做。赚的收益更高,保障更多,在成本支出上也更可控。----11月28日更新------49、法律诉讼时效:请一定在买了保险后要告诉你们受益人,杜绝家人投保,相关利益人还不知道。与受益人有关的除了【38条】还要注意法律诉讼时效,一般保单会把诉讼时效写进合同里,内地重疾保单诉讼时效常见2年,而5年的罕见。一般你会在内地保单合同条款中发现这么一句话受益人向我们请求给付保险金的诉讼时效为2年,自其知道或者应当知道算起如此请在你们配置保险后可以告诉受益人,因为过了诉讼时效的期限,那么作为受益人与保险公司打官司的话只有申诉权但没有胜诉权。衍生一下,诉讼时效还广泛应用于写。一个格式规范的借款合同是打赢官司的保证。而在香港的保单中,诉讼时效一般为5年。这对投保人来说是一种保护。50、因失踪而认定死亡年限带有身故保障的重疾险,请一定要注意手中保单对失踪的认定,一般香港保单和内地保单是不同的,对于香港保单,由于香港法律规定失踪认定死亡需要失踪7年,而国内对于失踪认定死亡则所需年限要短很多,一些老年病比如说老年痴呆容易走失,但如果投保香港保险,要达到失踪七年才算死亡的认定,要拿到保额赔付黄花菜都凉了。《民法通则》第二十三条 公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利害关系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宣告他死亡:   (一)下落不明满四年的;   (二)因意外事故下落不明,从事故发生之日起满二年的。   战争期间下落不明的,下落不明的时间从战争结束之日起计算51、正如【13条所述】,提前给付的坏处是花两样钱办一件事(赔付后,相应的保额等额减少),而不如额外赔付(赔付后,不会影响其他责任的保额),但是你们也需注意捆绑销售的坑,目前有看到主险两全捆绑销售附加消费型这类少儿险种,但与市场同类比较,附加的消费型费率比同类高三倍,而两全险累交保费近似于返还的保额。货币时间价值计算,这类保障还不如资产配置+同类消费型保障52、如果家人得了癌症,再想投保重疾险,就会被拒保了。而40岁~60岁是重疾高发危险年龄。切记切记。53、免责条款上,在重疾险中每家大同小异,但同费率下,可选免责条款少的。有看到免责条款仅三条的。但请注意【第3条】所述的对自杀的限制。54、还是对于自杀,对于长期险种而言,在免责条款中,请注意后面的加粗字体,有的是投保2年后自杀仅退还现金价值,有的是退保额,后者多见于之前出的保险,而前者可能是保险公司觉得风险太高,而在顶层设计中更改些许变动。55、作为投保人,你们可以要求向你们的或者经纪人如实披露售卖这份保险所赚取的佣金。一般一些市面上人海战术推的产品,就是那种在我眼里保障很坑,费率很高,基本买了智商一旦在线后会退的保险,佣金高的不要不要的。而市面上也有一些0佣金、费率低廉、保障不错的产品,猜测可能就是保险公司想通过这类产品获客的微利经营产品。也不乏有一些业界良心的经纪人会推荐,请带一双火眼金睛,而一些不良的代理人、经纪人真的是什么佣金高就推什么。以上,此贴完结,谢谢大家关注。该提示的提示了,坑在哪我也说的很明白了,智商在线的你们会受益,智商不在线的,就当我调研工作的吐槽看一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有很多不同之处,在这个帖子中未说尽,可看香港保险和内地保险区别那个贴,哪天开个坑说说医疗险有哪些外行人不知道的关键。坑也蛮多。《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 精选三(安全110讯)产品该如何购买?不少人听说过产品、P2P理财产品,但是对于保险理财并不是很清楚。那么呢?与普通银行理财产品不同,保险理财是集保障功能与相集合的产品,在功能、收益、支取等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消费者在购买相关产品时应注意投保细节,掌握这几个步骤按需选择。一、首先要了解产品特性目前市场上的基本包括分红险、万能险以及投连险三类,三类产品的向及收益均有不同。(更多及平台,微信关注“天眼P2P管家”)具体而言,分红险产品的投资相对保守,风险低,但收益也相对较低。传统产品都有一个固定的预定利率,该部分利率的风险保障基本是固定不变的,除具有基本保障功能外,分红险每年还可以根据分红的经营情况,决定红利分配。但分红险的红利分配并不是固定的,其具体分红金额与保险公司的经营业绩相关,分红多时可跑赢定存;分红少时收益未必高过定存利息。一般而言,分红险较为适合收入稳定,短期无大笔开支的人群。万能险产品主要、企业债、大额银行协议存款、基金等产品。其特点是下有保底利率(目前一般在2.5%-3.5%),上不封顶,每月公布结算利率,按月结算,复利增长。投保万能险后可根据人生不同阶段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调整保额、保费及缴费期,确定保障与比例,存取相对比较灵活,追加投资方便。投保者买入万能险后,保费将拆成为3部分:一部分是保障成本,一部分是保险公司的管理费用,还有一部分为投资账户。通常在投保的最初1年里保险公司扣除万能险手续费的比例较高,实际进入投资账户的资金较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扣除手续费的比例会越来越低,因此万能险需要才能体现收益性。因此适合能坚持长期投资,自制能力强的。投资连结险是保险理财产品中相对最为激进的,无保底收益,风险大,当然收益也可能大。在投保后,所缴的保费也会被拆分成3个部分,前两项与万能险无本质区别,只是它设有不同风险类型的账户,与不同的收益挂钩。投连险不设保底收益,保险公司只是收取账户管理费,盈亏由客户全部自负。总体风格以投资为主,兼顾保障,由专家理财选择种,不同账户之间可自行灵活转换,以适应资本市场不同的形势。由于是中最高的一类,投保者如果受不了短期波动而盲目调整,就有可能承受较大损失。因此较为适合能承受高风险的投资人群。二、要警惕高收益陷阱保险理财产品由于兼具的功能,因此年化收益率普遍大多在4%-5%之间。即使是风险较高的投连险,收益一般也在6%-8%之间浮动。目前市场上许多宣称年化收益率可达15%以上的“保险产品”,多为鱼目混珠的P2P包装产品。保险投保者需对此类过高收益保持警惕,注意分辨。三、要慎重选择保险公司在了解产品特性即收益特征的同时,保险理财产品的投资收益还与市场大环境以及各个险企的投资策略和能力有莫大关系。因此,选择一家至关重要。一般而言,在选择保险公司时首先应了解保险公司的资金规模是否雄厚、产品种类是否齐全、历年的产品收益如何、服务网络是否便捷。其次还应了解,即履行赔偿或给付责任的能力,保险公司所承保的客户在同一个时点上要求保险赔付时,是否有足够的资金进行理赔。四、确定可行性在通常情况下,人在提供保险时都会结合客户的情况和需求给出一份。建议消费者在购买之前最好和保险代理人共同阅读并仔细研究一下方案的可行性,如有疑问可当面向保险代理人提出并要求解答。五、全面了解保险条款即使在同一种大类中,每一个保险产品的规划方案都有一定的差异,会对产生不同的效果。消费者需有意识地全面了解产品细则,对于语焉不详的保险条款要留心弄清。六、如实填写投保单第十六条规定:,保险人应当向投保人说明内容,并可以就或者被保险人的有关情况提出询问,投保人应当如实告知。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或者因过失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足以影响保险人决定是否同意承保或者提高的,。七、亲自签字保障生效在填写完投保单后,一定不要忘记在投保单上亲自签字或盖章,如果被保险人是未成年人,则一定要由其法定监护人代签,否则合同为无效合同。八、保留缴费凭证如投保人在购买时选择的是现金缴费而不是银行转账,应注意一定要向代理人索取保险公司出具的“保费暂收收据”或“保费收据”。为确保投保的权益,最好不要收取业务员以个人或任何他人的名义出具的收条。九、确认审查保单内容在取得保险理财产品的保单后,要认真审核投保人和被保险人的姓名、保险金额、、保险期限、年缴保费、缴费期限、责任免除、等,发现错漏之处,必须马上要求保险代理人持保单到保险公司进行更正。若确认保单无误,则在清单回执上签字认可,并交代理人带回公司备案,以确保自身权益。十、保险理财不要轻易“退保”由于保险理财产品需要扣除一定手续费用,因此产品收益通常在长期投资中体现,也要明白中途退保本身会带来的损失。在保险合同未到期的情况下,中途“退保”的话,保险公司是按保单“现金价值”退还保费,有可能出现保单“现金价值”低于“本金”的情况。提醒消费者不要只着眼于短期内的高收益率,长远考虑谨慎投资才是上策。以上就是理财产品该如何购买的相关信息。要知道并不保障本息和最低收益,其超高收益未必都能实现,风险亦不可忽略,投资收益与市场大环境、各个险企的投资策略和能力有莫大关系。提醒各位消费者不要只着眼于短期内的高收益率。长远考虑谨慎投资才是上策。以上内容仅为信息传播之需要,不作为投资参考,文中部分来源于互联网媒体,不代表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如何赚取更多的,你需要一个好方法《《《
写在最后:给大家推荐一家3年理财老平台立即理财拿→(年化收益10%)
转载本文请注明来源于网贷安全110:http://www.p2b110.com/news/254284.html
分享到:QQ空间新浪微博腾讯微博微信百度贴吧QQ好友window._bd_share_config={"common":{"bdSnsKey":{},"bdText":"我在【网贷安全110】看到这篇经典的文章,有趣-有料-有内涵!你们看看觉得如何?","bdMini":"2","bdMiniList":false,"bdPic":"http://www.p2b110.com/","bdStyle":"1","bdSize":"16"},"share":{"bdSize":16},"image":{"view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viewText":"分享到:","viewSize":"24"},"selectShare":{"bdContainerClass":null,"bdSelectMiniList":["qzone","tsina","tqq","wei**n","tieba","sqq"]}};with(document)0[(getElementsByTagName('head')[0]||body).appendChild(createElement('script')).src='http://bdimg.share.baidu.com/static/api/js/share.js?v=.js?cdnversion='+~(-new Date()/36e5)];《你被骗过吗?银行竟然这样骗人!》 精选四本人相关背景:精算师前言:我写这回答的目的是希望各位有幸看到本文的朋友能抽出您人生中的30分钟尽量一字不拉地读完本回答。这30分钟也就是一局LOL或者一集电视剧的时间,但你可以读到一位有n年工作经验的精算师专门写给知乎里绝大多数不太懂保险的朋友的回答。这篇文章尽量不使用网上你能搜到的已经被复制粘贴了几万遍的信息,而是用我的专业知识换一个角度为大家诠释。我并不是第一个回答本问题的精算师,只是我角度和他不一样。现在老百姓对乃至保险公司的怨气非常大,用以前上学时候老师教我们的话解释就是:保险最大的风险是你购买的保障并不是你真正需要的保障。我本来只打算买个西瓜结果最后发现买回来一个篮球。篮球也许比西瓜贵,但这并不是我需要的东西,我不需要的东西对我来说没有意义。因此我专门写了以下回答内容,我希望这篇回答能是一站式的商业保险回答贴,一篇就能解决普通人乃至初级所有问题。所以请您尽量每个字都要看哦!这篇文章最主要的目的是希望你们读完后能对保险,特别是对商业保险,能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可以产生动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积极为自己及家人购买最好的商业保险。如果有**和企业的决策人员能读到本文,也希望你们可以积极考虑为你们的员工乃至他们的家属。保险真的能为你们省不少心!我后面也会为大家介绍如何为自己配置保险并且为什么这样配置。保险这方面,特别是商业,别说知乎,整个中国能像我这样从渠道、各种基本法、产品模型、、核心系统、各种运营、再到监管乃至外部再能如此全面了解的真没几个。好吧严谨点,最多也就几百号人。反正我的意思就是保险这方面我真的很牛逼就是了。(嗯,别打脸了)还有,我这篇回答虽然写于2016年,但即使你在2017年、2018年乃至东京奥运会时候才读到我这篇回答,我说的内容仍然管用!!!我也会偶尔更新一下本文的内容,但无论怎么更新,本文的主基调是一直管用的。以下是正文:-------------------------------------------------------------------------------------------------------------我知乎第一个赞同过千的回答:怎么购买一份合适的重疾险组合? - 李元霸的回答里曾经明确推荐过哪些重疾产品是目前中国包括港澳台在内最好的,但还是源源不断收到私信问我某某是否更好。我实在诧异地很,我不都告诉你们哪个最好了,你们照买不就是了,为啥还问那么多问题?但我想了想,即使在保险公司,很多员工甚至管理人员也不知道怎么为自己买保险。还真别笑,你如果有亲戚朋友在保险公司任职的,可以问他们一个里最简单的问题:保险中的“身故责任”分几种?我猜很多人是回答不出来的。所以,为了让大家了解什么是真正的保险,除了知其然还要让你们知其所以然。对于本题回答我决定换了个演绎方法。我要从知乎里最少人说的,最少人懂的,也是最基础的开始:我们先来谈谈中国的。你们看到这里,心情肯定和下面这样图一样,尼玛你们这些安利保险的现在都走这种套路了。不不,后面很快你就知道这个话题的重要性了。来,我们先耐心一点,不然这文章后面还有更长更臭的怎么办。我们都严肃点,耐心点。很多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过国务院通过“”,即央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管理整个金融市场。央行重要性自不必多说;证监会一年365天被全国人民问候全家,其知名度也不必多说;银监会作为闷声发大财的最典型机构,四大行也得听它司令,牛逼地位我也不多说。但你们知道保监会是干啥的么?保监会的实际知名度我先给你们看一个官微阅读量对比图。这是前阵子同一种类型的新闻:证监会/保监会完成2016年建议提案工作(截图时间有点久,这篇文章其实动笔于很早之前,原谅我的拖延症...)。这只是一条很普通的日常工作新闻,一般人根本不会有兴趣看这种新闻,产生的阅读数可能就是因为两个微信号的处女座关注者为了消掉未读提示而产生的点击。我们可以看到同样一种新闻证监会官微里的浏览量可是保监会官微的20倍!从大概率上甚至可以间接推定每20个知道证监会存在的人里面才相应有1人知道还有保监会这种机构存在呢。http://wei**n.qq.com/r/LXWLkxHE4UyerVXw9yA-(二维码自动识别)(题外话:我这里故意“黑”了一下保监会的官微,实际保监会还有一个公众教育微信号叫“保监微课堂”,专门用来向大众普及,做得非常好,甚至比很多的微信号都做得好,这在**机构的微信号里是比较少见的,我建议大家都去关注,真能涨不少保险知识)保监会或者英文简写CIRC,全称“中”,和证监会银监会一样都为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正部级,但还是事业单位,而央行虽然是正部级单位,但实质是副国级部门)。保监会根据国务院授权履行行政管理职能,依照法律、法规统一监督管理全国,维护保险业的合法、稳健运行。也就是保险公司、保险产品、销售消费理赔行为等等,只要是商业保险行为有关的都归保监会管。这里监管所依据的法律包括最顶层的《》等以及保监会颁布的各项规章制度,这是我们保险界常说的“天条”,在国内开展的每一项保险活动我们都是有法可依的。之后盛传高层会将“一行三会”合并成立一个大监管,即使最后真的这样实施,保险监管毫无疑问也会是一个独立的职能。而我为什么要先谈保险监管?因为从偿付能力监管来看,中国是目前世界上水平最全面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也就是说,你们在中国的保险公司购买和持有的保单是世界所有国家中是最安全的,接受了最全面的监管保护。尤其是那些动辄要保几十年的人寿保单,你们绝对可以放心持有。本来可以把上面那段第一句话中的“之一”去掉的,但采用相似监管原理的欧盟Solvency II经过多年扯皮后眼看就要被天朝的后发制人超车,吓得赶紧和我们同时在日实施,免得被我们抢去全球第一的美誉。的偿付能力二代监管规则,业内简称C-ROSS(注:不读克洛斯,读c罗斯,官方发音),是以风险为导向的新一代偿付能力监管规则。具体怎么计算实在太专业了,我这里就不展开了。简单来说,根据监管要求和指引,在每季末、每年末保险公司会通过建立详尽的数学模型和后能确保自己有能力在99.5%的概率下无论发生什么事件都不会倒闭。换句更直白的话说,天朝的保险公司只要通过了C-ROSS下的偿付能力测试即代表它都能硬扛200年一遇的大灾难(汶川地震这种是30-50年一遇,日本311地震或阪神大地震为50-100年一遇,或者各种股灾),没有例外。如果把中国的C-ROSS或欧盟的Solvency II比作Windows 10(当然Solvency II允许使用监管批准的内部模型而非标准模型以更好的反映自身风险,这也许再”高级“一点),那么目前美国使用的RBC保险监管架构差不多就是Windows 2000最多带个SP4,采用RBC类似架构的香港、新加坡、日本就更不用说了,不过他们也正在根据自身市场情况准备监管更新中,但从安装进度条来说已经远远落后于咱们啦!所以,不要提到中国金融业总觉得我们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尤其在什么纽约伦敦面前我们抬不起头,我们金融业也是有领先全球的时候!(此处应给中国保监会掌声)对了,全球银行业最新的监管架构巴塞尔3协议,即使在监管如此强势的中国,也得到2018年才能全面实施。我们的C-ROSS和Solvency II差不多可以认为是保险业版本的巴塞尔2.9,可是早整整两年哦。偿付能力制度为多级预警制度,安全线第一档就是偿付能力要高于150%,即(认可资产-认可负债)/ 最低资本的计算结果要不低于150%,这里每个项目都会牵扯复杂的算法。如果计算结果低于150%,保险公司就要开始紧张了,因为贵司已经唤醒保监会的盯梢属性,自己要赶紧想办法把偿付能力弄回150%以上。如果回不去,也尽量不要再去跌破下一档安全线100%。否则保监会就会动用各种监管权力要求保险公司采取可行方法尽快将偿付能力恢复到最低安全线之上。这些“可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暂停开设新的分支机构、暂停发行新保单、暂停销售占用资本金过大的产品、卖出占用最低资本过高的资产比如等等等等等。国内信息可以通过或各保险公司的官网栏目查阅,及时公开的信息披露也属于重要的偿二代监管环节。看到这里,你肯定要说:贵国这种官僚机构,尼玛吹的都好听,实际做起来还不是一坨屎。那我还要告诉你,执行起来也不会是屎。因为在全世界包括中国在内的任何一家保险公司,偿付能力的计算由精算人员专门负责,这就是为了确保计算结果的可靠性、性和专业性。在中国,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工作及其他精算相关工作(如产品定价等)全部由精算人员执行,相关工作报告得到总精算师审阅并签名同意后还需要按期上报监管。这些都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及保监会相关规定中法定的工作流程和责任,不是随便张三李四都能去干的(其他金融机构倒是可以)。为了保证专业性,包括总精算师在内的精算工作人员都需要通过一定科目的精算师考试并力求获得精算师认证。就专业认证难度来说,你们可要知道考出一个FSA(北美精算师认证)的时间平均是考出CFA时间的三倍。而精算师认证中的神经病,FIA(英国精算师认证)更是普遍认为难度是FSA的两倍!如此艰难的精算师考试就是为了确保精算人员能具备合格充足的专业知识以解决各种实务问题。即使考试通过,每年还要进行一定时间的职业继续教育以保证精算师紧跟最新的精算技术和保险监管发展。你这时又嘀咕了,不就考试难一点么,高分低能的人多得是。不、不、不,你们太小看精算师的工作了,一个精算工作者接受保监会、中国精算师协会和公司管理层三重监督三重压力不说。在中国,总精算师是一个如此变态的职业,监管机构有权力是可以终身追究你曾经的工作错误的!whenever and wherever you are.对的,精算师中的佼佼者,各保险公司的总精算师是有可能被终身找茬的。要是你知道你有可能快退休了竟然还要为某一份20年前在某个老东家签的精算报告挨处罚,你想想平时该有多大压力啊。老板都有如此压力了,下面做小的还不加倍奉还么?因此,从监管理念、监管制度和执行人员来看,即使在世界范围内看也是非常可靠安全的。甚至,大家可能已经听说了我今年更新此文时发生的一个新闻:保监会前**因为某些问题被撤下。但是,即使这样之后,保险监管仍然在有效运行。这就一定程度再次证明这个监管体制是可以独立于任何人可靠运行的。但我知道你们肯定不想听这些有的没的,你们就是想知道,如果万一,如果万一保我保单的保险公司真的倒闭了怎么办?这里需要重点澄清,你们可能经常听到一些保险代理人常说的中国这其实是错的!,因为,中国保险公司是允许破产倒闭的!但如果真,我们还有来你的保单安全!这里还要特别特别提醒一句,在中国保险公司出现偿付能力不足并不一定代表保险公司会倒闭。新闻里面偶尔出现几家在业内不算大新闻,实际上在起稿写这篇文章的2016年1季度末甚至有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对的,是负数,也就是技术上来说,资不抵债。但是再提醒一次,即使这几家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为负数,在中国这个特定社会环境,他们这些保险公司离真正意义的破产还是实在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远了。因为能开们都不缺钱,还有那些觊觎的人想借机掺和的也不缺钱,随时可以注资。说回万一保险公司走到破产这一步怎么办。汇金公司你们肯定知道,牛逼吧?证金公司你们肯定也知道,虽然傻逼但还是牛逼吧?中国还有一个与这些不同类型但目的都是为了保证金融系统稳定的东西,由保监会、财政部和人民银行共同发起设立的。这个或基金前身成立于上世纪90年代,实际是我国金融业第一个市场化的风险自救机制。在极端的情况下,根据保险法及相关规定,保监会可以指定的仍然有效的保单及其保单准备金转由另一家或多家。同时根据《保险保障》,保险会提供救助,以人寿保险为例:第二十一条 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的资产不足以偿付人寿利益的,保险保障基金可以按照下列规则向保单受让公司提供救助:   (一)保单持有人为个人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90%为限;   (二)保单持有人为机构的,救助金额以转让后保单利益不超过转让前保单利益的80%为限。这个救助标准你们满意吗?我觉得太仁慈了,就像菩萨一样。而且,你可是要知道中国银行业同类型的保障机制 - 2015年才正式实施,每个账户赔偿50万封顶。而在无数人觉得买保险要比在国内好的香港,从2001年提议成立和我们类似的保单持有人保障基金(PPF)至今(请不要和香港保险索偿投诉局混淆,不是一样东西),事实上还处于纸上阶段。而且鉴于目前香港立法会的特殊情况,我觉得未来5年正式推出这个东西都非常难。也就是香港目前是没有像内地这种消费者经济救助体系的。救助破产保险公司并不是保险保障基金唯一用途,根据《保险保障办法》:第十六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动用保险保障基金: (一)保险公司被依法撤销或者依法实施破产,其清算财产不足以偿付保单利益的; (二)中国保监会经商有关部门认定,保险公司存在重大风险,可能严重危及社会公共利益和金融稳定的。直到目前为止,保险保障基金一共真正出手过两次,都是为了舒缓保险公司的经营乱状。这个经营乱状主要是因为这两公司实际控制人各种作死。一次是为了,另一次是为了。这两次出手后保金最终都全身而退,这两家公司现在也恢复了正常经营。新华保险甚至在保金退出后成功上市,成为现在仅有的之一。所以有人说是保险公司的保险公司,其实中国才是。现在保险保障将近700亿了(16年首次撰写本回答时),主要来源于各位时候的保费会有一个很小的比例将会用来缴纳保险保障基金。别觉得700亿少,其实非常多了!新华保险就是一个巨无霸,保金当年照样能救。再多说一句,保金前几年都觉得自己钱太多,觉得现在自己的钱足够罩你们了,因此还特意降低了保金保费的缴纳比例。说到现在,你们对你们买的保单感到放心了么?然而,然而,偿付能力的先进性、精算师的专业性还有保险保障基金都不是我要放的终极大招。我先卖个关子,你们现在应该对于“我买的保单安不安全,最后能不能赔”这个话题有点认知疲劳了,我后面再放终极大招。我现在先切换一下,我们来谈谈中国的保险公司。什么?卖保单给你的就是保险公司?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如果你要经营保险业务,你如果要卖保单给自然人或企业,根据保险法,你必须持有保监会批准的许可牌照,并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再跟我念一遍,在中国不是阿猫阿狗可以,你必须有牌照!牌照!牌照!而且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大家如果在携程买过机票,也许买过那些搭售的机票套餐,这些航意险背后就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携程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大家如果在淘宝买过东西,付款的时候有个选项是问你要不要,那么这个退运险背后也对应一个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淘宝不是承保人,背后的那个才是真正的承保人。来到国内也得拿牌照,比如英国保诚在中国与中信集团各出50%股份成立信诚,获得了中国的才被允许在中国大陆开展业务。国内根据保险业务类别一共有4种牌照: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和财产险。其中前3种牌照在目前情况下大部分经营范围实际是重叠的,所以可以认为是同一种,即人身险牌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保险公司只分为两种:寿险(说人身险、人寿保险也是一个意思)公司和财险公司。精算实际也对应分为寿险精算和财险精算。保监会也分别有人身险监管处和财产险监管处监管这两种市场。以大家熟知的“中国平安”为例,“中国平安”旗下有非常多的业务,其中由“”负责集团的保险业务,而平实际再分为:、平安健康险、平安养老和平安财险四家保险子公司负责。这四家公司各持有一块牌照,也就是中国平安一共有持有4块牌照经营保险业务。每家子公司都需单独接受偿付能力监管,集团还有总的偿付能力监管。如果你买了平安的车险,那一定是“平安财险”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财产险牌照,你保险合同上敲的合同章肯定是“中国平安财产险股份有限公司”的;如果你买了平安的重疾险保单,那一定是“平安人寿”(“平安健康”和“平安养老”主要是团险业务,为方便讨论这里暂时忽略它俩,后面会说什么是团险业务)给你发的保单,因为它持有人身险牌照,你保险合同敲的合同章肯定是“”。所以你买了车险要理赔,冤有头债有主,肯定是找“平安财险”索赔,即使你找“平安人寿”,虽然他们都是“中国平安”旗下的,但肯定是不会理你的。但是财产险公司经营范围有一个特例,就是允许经营短期(即为一年期及以下)人身险业务,这是和经营范围重叠的,但一般来说财险公司因为管理因素很少会把这种短期人身险业务作为自己的业务主力,所以大家购买人身险还是会去寿险公司。当然绝大多数保险公司只有一块保险业务牌照,要么经营人身险,要么经营财产险。我还特别提到了保险公司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这是因为受益于目前什么都要互联网一把,网上现在出现很多所谓的、、抱团保险等等,打的都是更便宜跟方便的保险的口号。然而,网上互助保险很多都是冒名,这些组织全部都不接受偿付能力监督,差不多是野鸡P2P之于银行的区别。他们不接受偿付能力督导意味着如果你上错了类似这类型的坑,或者到最后发生理赔他们没钱赔给你,我上面和你们说的偿付能力监管、保险保障基金还有那些精算师们都不能在你被坑的时候帮你一把。你只能找个地方拉横幅申冤去了。需要注意保监会是允许设立相互保险的,截至2016年10月,保监会也只是批筹了三家相互保险,包括马云的信美相互,但是这些相互必须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保险公司牌照是稀缺资源我意思就是想说保险公司牌照可值钱了!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尤其多得、等在和海外并购上屡屡弄个大新闻,让大家知道了保险公司特别是寿险公司的各种妙用。据说各种在保监会排队等批牌照的公司目前超过了100家!(17年更新:安邦和前海弄出的大新闻实在有点大,所以现在牌照更不好批了)但是,保监会对新一直持非常审慎态度。一块保险业务经营许可牌照,虽然至少要有2实缴资本,但现实中没有20亿以上真金白银是很难办成这事的。而即使这20亿元不是问题,如果背景鱼龙混杂,那拿牌照一样不会是容易事。保险公司的经营目的是什么?赚钱,再说一遍,保险公司不是慈善机构,股东掏钱出来开保险公司都是为了要赚钱的!?购买保险是为了减少以外的事件对被保险人的财务状况造成冲击,为受益人提供经济补偿减轻负担。也就是,用***原理来解释就是被缴纳保费换取未来财务状况更大的确定性。打个比方,没买保险前,你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是 [-50万元, 200万元],有负值的原因可能是各种财富损失,比如家里大火,比如治病过程中支付的高额医疗费用;而通过购买保险,你的未来财富现值的范围可能变成[80万, 190万],虽然最大值因为要交保费而变小了,但是更加确定了(这个例子中波动范围从250万缩小到110万,所以未来更确定了,当然我这里举例简化了很多统计学上的东西,大家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好)。保险公司的保险产品和社保有什么区别?虽然都有保险两字,但压根是两个世界的东西。常说的五险,即、、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社保不以营利为目的,它的收入来自于**税收等财政收入的再分配和参保人的社保缴费。社保当年即使有结余,也会滚存到下年继续使用。广义的社保还包括新农合、大病医保、个别地方**特有的公共保险项目、部分政企合作的保险项目,如目前深圳社保委平安养老承保的全市居民等等。而保险公司同样能提供商业性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这些保障,并且还能提供更广的保险项目。保险公司的收入来自于投保人购买相关险种的保费和相关保费产生的投资收入。还有,上面说了,保险公司要赚钱,今年赚到的钱是不会送给投保人的(各年度间利润平滑或留作他用除外)都要当年瓜分掉的。举个例子:社保中的医疗是尽可能让所有老百姓获得平均水平的基本医疗保障,从成本考虑肯定不能做到对任何病都用最好的医疗方法最好的药去治疗,这样高的要求没有一个国家的财政是能负担的起的;而购买保险公司的,被保险人还能进一步享受社保范围外的医疗费用报销甚至私立昂贵医院的医疗服务,这些都是社保无法提供的。那么中国现在呢?保险公司是如何命名的?截止2016年4月,中国实际有76家人身险保险公司(含人寿保险、健康险、养老险公司)和75家财产险公司合法经营。因为每家公司必须定时向保监会报送统计数据,具体名录可以侧面通过统计表来了解:人身险公司名录:月原收入情况表财产险公司名录:月原保险保费收入情况表这个“名录”是一直更新的,有兴趣可以点上面链接进去换个最新时间统计看看。上面名录里随便找几个名字,比如:泰康,比如。我们业内一般会简称为XX人寿或者YY财险,但偶尔有些特别的比如新华人寿虽然只卖寿险,但根据传统更喜欢简称新华保险,即ZZ保险。中国人寿、中国平安这些都是大公司,营销员众多,要么请姚明葛优做广告,大家肯定或多或少都会听过名字,但是更多的公司对于大家来说可能从未听闻。只要在上述网页中搜索相关名字(Ctrl+F即可),能搜到的都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险公司,他们卖给你的保单也就是合法合规接受监管的保单。再看看做的比较好的首富网,财险公司和寿险公司分得清清楚楚,说实话,很多连寿险和财产险都没区分清楚就来了。我尤其要提醒大家注意下图最下面的“代理经纪”。代理经纪即保险经纪,他们其实是一个中介,只是保险公司众多销售渠道的一种,代销保险公司的产品,本身是没有承保资格也不需要接受偿付能力监管。的差异,差不多就和链家地产和万科地产的区别一样,虽然品牌里面都有地产两字,但是链家地产只是中介。很多时候宣传上他们经常“故意”省略“经纪”两字,让投保人误以为他们也是保险公司。但是他们以中介销售费用为生,不承保你的风险。这里我们牵扯到另外一个话题:保险的销售渠道(为了方便讨论,我的这篇回答从现在开始会集中讨论和自然人更相关的人身险产品。财产险由于国内主要与个人相关的就是车险为主,车险除了保障更是买服务,而车险价格有监管指导价格而且已经竞争白热化了,没啥好说的了。不过我会在后文中为大家介绍一款必买的除了车险以外的财产险产品)刚才说了保险经纪其实是销售渠道的一种,其他销售渠道常见的还包括:保险代理人(阿姨,这里有份儿童教育金非常适合你小孩)银行柜台(您存这个利率更高)电话销售(您好,我工号是,今天给您打电话是为了...)第三方网络销售平台(淘宝、京东等)(各个公司为员工投保的商业保险福利计划)销售(比如平安的官网)等等。某些公司会侧重某种渠道,如友邦保险的代理人;某些公司会在所有渠道尝试开展业务。这取决于公司的销售策略,但并不是说某个渠道卖的保险一定会比另外一个渠道的更好。而对于保监会分类或者精算人员设计产品来说,大渠道只有两种:和团体保险。团体上只能销售给三个人或以上的团体,所有团险以外的业务都是个险业务,也就是你刚才看了那么多代理人、银行、电销、网销渠道其实卖的都是个险产品。说完,我们再说说保险产品我把上面的贴图裁一下再贴一次,:对的,在专业人员眼里,人身险产品按照保险责任只分为三种:寿险、健康险和意外险。再按上一节说的个人保险和团体保险区分就一共有6种大类的保险:团体寿险、团体健康险、团体意外险、个人寿险、个人健康险和个人意外险。比如:你们工作单位帮你们买了航空意外保障属于:团体意外险中的交通你帮你的小孩买了重大疾病保障属于:个人健康险中的你帮你太太买的身故保障:个人寿险中的定期寿险、两全保险或终身寿险等(这三种都能提供身故保障)保险责任还有很多很多类型,但是都能分到上述三种保险责任类型和两大渠道当中。有些产品可以同时提供多项责任,比如不少重可以同时提供身故和重疾责任。但是通常来说,保险公司为了方便产品管理,多数保险产品只会包含一种类型的保险责任。再说到某个具体产品,我国保险产品是有命名规则的,大致为: + 可选的吉庆名字 + 具体。请注意吉庆名字纯粹就是为了产品叫起来好听,没有其他用途。下面以平安人寿这几年卖的最火的平安福来给大家进一步说明(注意我不是安利你们平安福...这里只是用来说明保险产品命名问题)。(图片来源百度)上面这个计划由:(1)(主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终身寿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寿险中的终身寿险)(2)平安附加平安福提前给付重大(2014)(附加险,前两字“平安”即代表命名公式里面的保险公司名称、“附加”代表是附加险、“平安福”代表吉庆名字、“提前给付重大疾病保险”代表这产品为个人健康险中的重大疾病保险,保险金给付形式是提前给付、“2014”代表2014年开发版本,2014也不代表啥,不一定保障内容就没有2016的新,也纯粹就是个命名后缀)除了了平安福主险和附加重疾险外还有6个附加险,从名字大致就可以看出它们的保障内容是什么,不再赘述。所以当大家购买什么什么保险计划时,请记住所有保险计划都是有不同保险产品组成的,无论如何设计搭配,他们的最基本的组成就是各个保险产品。主险和附加险有什么区别?在个险产品范畴,主险通常单件保费较高,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保费中所含的费用可以打的比较高,可以单独销售。附加险保费通常比较低,如果单独销售不太能支撑业务开展成本,因此通常采用与主险搭售的形式。那么保险产品到底是如何定价的呢?精算师们是如何计算保费的呢?的呢?所谓就是如何计算保费的,但是这行当光精算师考试就要花大概2门大科目去测试掌握情况,再加上实务工作中还有无数种在学校和书本上无法教到的情况,我肯定是没有办法在一篇短短的知乎回答中和你们说清楚的。但是我可以从保险公司的利润来源和你们间接地说说保险公司的定价原理。保险公司有三个利润来源,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差:死差(发生率差)、、费差。用一些极其简化的例子和你们说一下三差,请注意我们实际工作中定价产品会远复杂于这些例子,千万不要说是精算师随便拍脑袋就能算出来的...死差:比如保险公司设计某款寿险产品的时候预期每1000人中有10人死亡(所谓的预定发生率),但是最后只有7人死亡,那么少发生的3个人死亡带来的死亡成本减少就是死差益,反之就是死差损。根据产品不同,目前国内人身险产品常用的定价参考包括最常用的法定的《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最新的版生命表预计将会在今年(2016年)下半年应用)、《中国重大疾病经验发生率表()》,也包括公司提供的发生率和保险公司的自身承保经验。利差:保险产品的保费都有一个定价利率,打个比方是3.5%(所谓的预定利率),但是实际保险公司进行投资后获得的回报是4%,那么4%-3.5%=0.5%就是利差益,反之就是利差损。这里特别插一句,由于财险公司多数都是短期险产品(保险期间1年期或以下),利差影响不会非常明显,但是对于寿险公司动辄数十年的保单,利差对保险公司的利润影响会非常大。学过一些基本金融知识的人肯定知道,即使每年只相差0.5%的复利,在几十年的跨度下差别也是惊人的。费差:如果一个保险产品预计发生100万的费用(所谓的预定费用率),但是最后只付出了80万费用,那么这20万块省下来的钱就是费差益,反之就是费差损。这三差之和就是某个保险产品为保险公司带来的利润(当然,如果这个产品是分红险,那么这些利润的一定比例也会作为给保单持有人,这也是你们买分红险时看到所谓红利演示里面的最后真正能到手的红利实际来源)。你们读到这里,我提个问题,你们猜猜目前保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来自于三差中的哪差呢?(请再次注意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寿险公司了)你肯定会说,保险公司嘛,肯定是赚保险事故发生的比预期少咯。错!目前大部分保险公司,尤其是寿险公司,最主要的利润来源是利差,而且是大头!!!其次是死差!最后才是费差,而且很多公司其实是费差损!这是因为目前死差的根源,比如死亡率或者波动稍微高一点的重大疾病发生率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其实都相对比较稳定了,保险公司能很好预期实际发生的概率和预期发生的概率不会相差非常大。而且,保险公司经常会把这些发生率风险通过再保险安排转移给再保险公司(https://www.zhihu.com/question//answer/),能进一步减少死差的波动。还有,由于各种原因,目前保险公司销售产品很大一部分是“储蓄性产品”,储蓄性产品的风险保额比较低,打个比方,可以简单认为,1000元保费只能买回来1200元保额,因为保费的大头,比如其中的900块都要用于投资给你带来投资收益的,而只有50块才是为你带来真正的保险保障,那么丁点保费占比可想而知死差贡献有多少。而现在市场实际又以“储蓄性产品”为主,因此利差对的贡献非常大。我其实想从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带出的一个话题,现在既然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了,那么发生保险事故后,保险公司会不会故意不赔?我这里先要抛出一个观点: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看到这里,你们心情肯定是这样的。有道是“一人卖保险,全家是骗子”(又经评论中读者指正,可能是“全家不要脸”),这个大家耳熟能详,我也知道。翻了一下本问题下的其他回答,有不少也是埋怨中国太差,甚至同样一个保险责任(比如旅行中的境外救援、癌症理赔),同一个下在中国和其他国家的子公司竟然还有两种赔款处理手法等等。但我刚才不是说了,现在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都来自于投资收益了,我“故意”少赔一百单可能比我把收益率做上去0.01%都不如。我冒着被你们上访、拉横幅、涂鸦、责骂、殴打、砸营业部等等风险,就为了省那么点钱,有必要么?而且现在一个风险管理良好的保险公司都会为自己的承保风险进行周全的再保险安排,很多时候理赔的大头是背后的再保险公司兜底,又不是保险公司掏钱,为了更好的知名度,我还乐意赔呢。所以我要和各位知乎朋友认真的说:只要符合保险条款中保险事故定义的理赔,无论你买的是大公司还是小公司的保单,保险公司一定会赔,槪无例外。各地保监局也会提供消费者保护机制,你们可以上保监会官网查找您居住所在地保监局的联系方式,在有纠纷的时候,这个是比直接找保险公司客服更管用的方法。但是,还是请注意你的理赔必须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比如你不能拿原位癌的诊断证明去找重大疾病,因为恶性肿瘤的定义已经明确将原位癌排除在外了。精算定价时,你的保费也不包括原位癌的发生率。市场上有额外保原位癌的重大疾病保险,但是保费肯定会更高,一分价钱一分货。很多人觉得诸如重大疾病保险中的定义实在“繁琐冗长”,但是正是因为“繁琐冗长”,才能保证疾病的可量化性,大家才能在实务中进行鉴定操作,进一步统计出发生率进行保险产品的定价。像重大疾病中的最基本的25种重疾的定义是由和中国医师协会联合制定发布的,并不是某家保险公司随随便便说了算的。索赔“不符合保险条款定义”是保险公司最经常做出的拒赔理由,也正是这种“拒赔”经常莫名造成保险公司故意不赔的形象。拜托,是你们不仔细看合同好么。你们都付了那么大笔保费了,为啥保险合同不仔细看看呢!看不懂?我教你们一个看保险条款的窍门,很简单,就看保险条款里“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那两节即可,任何保险公司都有这两节。别人我不知道,反正我们精算工作者做定价的时候一般只看这两节就够了。但是如果你有一天真的碰到保险事故,而你还是觉得保险公司“故意不赔”,你该怎么办?还记得前面我还留了一个终极大招没放吗?这里要用一个的案例展开下去:这几年保险公司接到不少很特别的索赔,当然由于保密的原因我无法进一步透露具体信息。这些索赔不少都是先在十几家不同保险公司投保某个特定保险产品责任,虽然每家公司买的不多,但是总保额合计非常高,而保险公司之间目前没有系统性的大额保单信息共享机制,这些人投保时也不能有效监测警示做到有效拒保,然后被保险人买完保险后不久就“出险”挂了。骗保不要紧,各保险公司的核赔人员也不是吃素的,出事后的理赔调查结果显示出险经过疑点重重,最后联合拒赔了。可事情远没有那么容易结束,人家家属上访了,各种花样迭出的闹。咋办?我们天朝下面任何一个领域都是以为第一要义啊,在保险公司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有利益冲突时,监管明显“偏袒”投保人 / 被“保险公司有钱,赶紧息事宁人”,大家都是这样想的,也不管谁是真正的弱势群体。虽说死差不是保险公司的主要利润来源,但是也不希望它变成主要亏损来源吧。我说的这种案例不是个案,每年发生非常多,我甚至估计目前保险公司5-10%的赔款都和这种所谓合同条款定义外的理赔有关,所以这就是我说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的原因了,谁叫你被认为要有社会责任感呢。记住,在中国,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机会更大,不管你是装哭还是真的哭。对于中国的保险消费者,这就是中国远远胜于其他国家的地方。在这么对被保险人有利的监管制度下,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中国的保险呢?WTF,读到这里如果还有人要和我讨论其他国家和地区(比如香港)监管制度比中国大陆先进,他们的保险更让人放心,麻烦你先去撒泡尿当镜子照照好么?说完理赔的问题,我们再说说投保的问题。要先给大家说一个概念,商业的基本原则是被保险人在投保时必须是健康体或标准体。这个健康指的是上的健康,不是医学上的健康。我们保险产品定价的其中一个最基本假设就是被保险人在投保那一刻是一个健康的人。如果大家投保过商业保险,肯定遇到过要填写健康问卷,比如询问你的职业,体重多少,是否吸烟,是否有严重既往病史,家族病史等等,并且有可能进一步进行体检和财务核查。这些过程我们统称为核保。核保是为了帮助保险公司判断你是否是标准体,如果不是标准体,那么属于哪级的次标准体等。不同产品由于承保风险有差异,所以对于这个产品下的健康体或标准体也有不同定义。甚至同一产品在不同渠道销售,比如代理人和网销,也可能有不同的核保要求。保险公司限制只有健康体等核保通过的人才能投保的原因是,这样能尽可能的减少逆选择和道德风险,并且减少未来理赔上的不必要的纠纷。如果投保人的条件符合核保要求了,就代表保险公司愿意承保你的风险;如果不符合核保要求的投保件将会被拒保、延迟承保、加费承保或者限制保障责任等等。我接到不少知乎朋友私信会问:自己曾经/现在患有某种严重的疾病,被拒保了,能不能介绍一些他们能买的保险给他们。我其实是爱莫能助的,保险公司作为弱势群体,它宁愿不要这些业务,也希望承保风险在可预计范围内。一个业务总体越标准,它的预期波动就越小,越利于控制风险。所以千万不要等生了病(专指大病,感冒这些不算)才想起来买保险...当然,不同保险公司的核保标准可能也有所不同。对于同样一种产品,一些公司可能核保规则会严格点,另外一些则会放松一点,这取决于风格。所以经常会碰到一些情形就是,很多“边缘人”被这家公司拒保了,而另外一家保险公司却愿意承保。但总的来说,由于核保标准在行业内都已经比较规范形成共识了,目前不同保险公司之间风险的机会不大。还有一类人,即使仍然很健康,但是还是很难买到保险,这些人就是长者。为避免歧义,以下所说的长者特指年龄超过60-65岁的人。而长者保险专门指投保年龄(请再看清楚,是投保年龄)在60岁以上的保险。请注意投保年龄不是保险年龄,很多保险可以保60岁以上甚至到终身的,但是这些保险一般最高投保年龄不超过55-60岁,比如一个30岁的青年人可以投保缴费20年期交到50岁,保障期间可以是保障50年直到80岁。长者们买不到保险的主要原因是保费太“贵”。以法定《中国人寿保险业经验生命表()》男性死亡率为例:一个在30岁生日当天健康的男性在生日后一年内死亡的概率(你看精算对死亡率的定义多拗口)为千分之0.88140岁男性为千分之1.71560岁男性为千分之9.31380岁男性为千分之76.187我们可以看到60岁长者的死亡率是30岁的10倍多,而80岁的时候更是30岁时候的86倍。很多人都说为啥那么贵,那不是因为贵,是你们没意识到长者风险有那么高。用一个简化的一年期定期寿险定价说明,假设除了死亡成本外,还有20%额外成本作为保险公司各种运营成本和一丁点利润要求。30岁时候你如果要买一年期10万元保额,只需要0.881*0*(1+20%)=106元40岁的时候就需要1.715*0*(1+20%)=206元60岁的时候就需要9.313*0*(1+20%)=1118元80岁的时候就需要76.187*0*(1+20%)=9142元年纪越大,很容易锱铢计较。要是我今年没挂,岂不是上千块交的保费要亏了,明年继续不挂,岂不是要亏好几千块了,你看80岁的时候甚至要花9000多块才能保一年呢,而且保额才10万,同样保额在30岁只要花106块呢,你们怎么好意思卖那么“贵”的保险给老人?这样横算竖算都觉得不划算,还不如自己存银行好了。但很少有长者会意识到从统计学角度自己的风险其实非常大了。而且刚才我已经说了几十遍保险公司是弱势群体,那还是相对一般人,要是保险公司和长者引起理赔纠纷,以现在社交媒体的传播效率,保险公司被贴上“丧尽天良”的标签已经算是轻的了。所以说保险公司不好开发长者保险啊,这个市场是**的有,但是不是每家公司有勇气去赚这个钱的。这也造成市面上老年人保险产品非常少,即使有,费率在定价时也加了不少安全边际令到保费“不便宜”。这种情况下,对于老年人的寿险和重疾险保障,我个人还是认为以储蓄为主比较好。再说一些保险产品的基本术语,购时候非常有用。什么是长期险和短期险长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以上的保险,多数是寿险(包括两全、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分红型或非分红型)和健康险中的重疾险短期险:保险期间为一年及以下的保险,多数是意外险(当然现在长期意外险也不少见了)和健康险中的医疗险,因为这些产品理赔经验波动很大,做成短期险方便调整费率或终止销售。寿险和重疾险也有不少短期产品,这些产品主要是为了制造价格便宜的“幻觉”,方便销售。什么是价格幻觉呢?上面那个一年期寿险的例子还记得不,10万保额30岁保一年的费率是106元,40岁是206元,60岁是1118元,而做广告的时候一般都会说“最低106元起”,那个“起”字看到了么?你很容易会忽略后面那么“高”的费率。短期险虽然可以通过每年续保,变相能提供一年以上的保险期间,但是这些短期险多数不提供保证续保,即使保证续保了,也肯定不会提供保证费率。精算不会同意,再保险公司也不会同意,这些短期险产品风险太大了。对于保险责任(再提醒一句,我的讨论范围已经缩小到人身险范围了,不讨论财险),如果有长期产品购买就购买长期的,我不推荐购买短期产品,正是因为续保一般不保证和费率一般不保证的因素。每年续保费率和均衡费率,保证续保和非保证续保,保证费率和非保证费率这三个知识点稍微有点拗口,大家请稍微有点耐心阅读。通过续保的方式用短期险保障长期责任,相应短期险的费率叫做YRT(Yearly Renewable Term)费率,即每年续保费率,上面的那个一年期寿险例子就可以看到,保费跟随年龄增大而变大。YRT费率绝大多数是非保证费率。而长期险本身采用的是均衡费率,即将费率通过发生率和利率,形成单一的(趸交)或多期但各期都相等(期交)的费率。均衡费率绝大多数是保证费率。保证续保:如果保单是保证续保,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即使理赔经验很差也无法单方面终止合同。除非被保险人/投保人主动终止合同,这些保险将一直有效下去。长期险一定是保证续保的,而那些通过每年续保想包装成长期险的短期险,则多数都是非保证续保。保证费率:如果保单是保证费率,保单生效后,保险公司即使理赔经验很差也无法单方面修改你合同生效开始约定的保险费率,除非被保险人/投保人主动终止合同,保单将一直有效下去。长期险通常是保证费率的(这个我不太确认,因为以前我好像碰过不保证费率的长期险,但是极少,一般可以认为长期险就是保证费率的)。保证费率和保证续保条件两者需并存,缺一不可。为了说明保证费率和保证续保对,举一个经典的例子,90年代末由于监管环境未成熟,国内曾经出现了一批定价利率高达10%以上的高利率保单(对比目前国内定价利率一般也就3.5%),只要当年买了这种保单的人可以说都是赚到了,大致可以认为保险公司在几十年里每年承诺你给年利率10%的收益。要知道巴菲特都不敢这么保证,可谁让这些保险公司当年胆子够大呢。对于保险公司,很快这些保单变成了非常沉重的负债,因为你的投资至少需要做到每年10%以上才可能保证自己不亏钱。但是由于这些保单保证续保并且保证费率的因素,保险公司不得不采取“自己约的炮含泪都要打完”这种态度。最后在这些公司准备上市前,经过保监会特批,允许使用高出正常不少的评估利率评估这批保单负债,曲线减轻了这些保单带来的偿付能力压力。而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保监会严格监管定价利率,即使现在重新放开了保险产品定价,保监会仍然通过偿付能力端间接控制以防再次出现当年这种情况。分红险和非分红险还记得我之前说的三差吗?对于这三差利润的至少70%,如果是分红险必须分给保单持有人,这就是分红的来源;而非分红险产生的三差利润则全部归保险公司所有,除非这个保险公司是。相互保险社的“股东”就是保单持有人,则三差利润实际也是归保单持有人所有。保险期间和缴费期限的选择每个人当然希望保险能保障自己的一生,但是常理可以知道,保险期间越长,保险成本越高,保费肯定也是越高。对于保险期间选择,我觉得就四个字“量力而行”。我个人倾向于选择保20年,或者保障到70岁。前者是因为保险期间适中,后者是因为到70岁,子女差不多成年并工作一段时间经济很可能已经独立,那时候万一有事也不会对子女造成太大影响。对于缴费期限选择,我建议是能缴多长就缴多长,主要原因是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认为国内将会是低利率时代(目前一年期存款利率仅1.5%,国外美国日本这些就更低了),而保险产品目前定价利率一般都在3.5%,这是一个不错的“收益”。我们经常说被卖保险的“骗”了,为什么营销员要“骗”你们,这些销售误导的根源是什么?佣金。首先我要声明“佣金”在这里是一个中性词,业务员通过付出了劳动理所当然应该获得合理的劳动报酬。只不过这个“合理”实在难以量化,毕竟没有人会嫌钱多的。下面是一个简化的例子,只为了说明情况,不代表真实的数字:假设一个业务员平均每个月的收入为5000元,在假设平均20%佣金率(期交)的情况下,他需要销售保单的首年保费(续年保费的佣金率一般会比较低,很多到第三年就没有了)需要为25000元,一年就是要销售30万元首年保费。纯保障型产品的件均保费比较低,大概像重疾或者定期寿险这种,每单每年平均有2000元已经算非常不错了。那么以上面30万元销售目标看,你至少要找150人才能达到目标,两天就要找到一个客户;但是储蓄型产品件均保费比较高,每单可能能做到1万元保费,那么我一年只要找到30个客户就能完成目标。所以营销员非常乐意卖你们储蓄型产品,即使有保障型产品,也必须搭售一个储蓄型产品为主险。比如市场常见的:两全保险(分红型)+附件重疾保险的组合。如果这些两全保险(分红型)能提供非常不错的投资回报,那自然还是不错的,保险公司提供有时也不低,但问题是还记得前面说的我们需要给营销员佣金吗?假设你1000块去买了两全,实际扣除佣金后只有800块本金进行投资,相当于一开始你就“亏”(注意亏我是加了引号的)了20%,后面利率即使很高也需要很长时间填你一开始就挖下来的坑。这就是分红险产品通常保险期间比较长,红利演示说明书也拉的非常长的原因,就是为了吸引你看最后那行几十年后的累积,让你忘了前面你早“亏”过的那一大笔,只不过保险时间或者演示期间一拉长,你对最初的数字不敏感了。不过这一招在中国大陆由于有保监会严格监管演示说明书的关系还比较“收敛”。我们香港同胞卖给我们地下保单中没有什么监管,用的更狠,早先几年演示利率用到11%的也有,每个都巴不得说自己就是巴菲特。经过上面这些,你最后拿到的“收益”和你最开始看到演示说明书产生的预期差了太多,自然你觉得被误导了也是很正常的。从现在网销等各种低成本渠道的发展(但请特别注意网销产品不一定便宜),以及信息共享原来越容易,越来越多的人有能力不再通过代理人也能有途径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保险(比如您读到我的这篇回答后有了自己)。这种来自于渠道外部的竞争有可能让代理人的佣金进行调整,以适合市场竞争和时代的发展。写到这里,你们应该对保险有一些初步的认识,我应该终于能说一下具体的保险内容了。我在前面已经反复强调接受了全世界最优秀监管体系的监管,无论大小公司都在偿付能力体系的严密监管之下,即使长期保单也能受到足够保护可以安心长期持有;而符合保险条款定义的理赔也不存在理赔难的问题,所以无论大的产品都是可以放心购买的,在这种前提下区别保险产品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准就是价格便宜(如果是财险中的车险,还需要加个服务好)!对,价格便宜就好!谁便宜买谁。特别指出,肯定有人要问香港保单的问题,我这里先说了,如果香港产品便宜,我会推荐大家买,可惜的是目前大多数卖的保险产品非常贵,尤其是现在那些跨境活动(原来叫地下保单,现在签署合同地必须在香港也不妨碍是违规地下保单的事实)卖的保单由于监管空白(以香港营销手法在大陆媒介营销吸引大陆投保人前往香港投保但不接受大陆保监监管,此跨境营销行为本身在中港两地都是违法违规行为)使用的忽悠手段已经升华到一定境界,和我下面将要推荐的保险产品完全没有竞争力。而且目前落后大陆至少10年以上(理由上面已经说了),你说更安全更有保障,我真要呵呵你一脸。我会找时间专门写一篇回答指出他们的问题,总而言之,不值得一买,不值得一买,不值得一买。重要的事情说三遍。那么目前国内市场上最便宜的产品是哪些呢?目前每年中国市场新开发的产品多达上千种,你没看错,上千种!而这些产品中以个险产品最多(团险因为业务模式,常年用几个老产品承保责任即可)。比如某公司同样保重疾责任,可能会有出一堆产品:知乎人寿如意吉祥重大疾病保险知乎人寿龙破天重大疾病保险知乎人寿回旋斩重大疾病保险知乎人寿回旋斩重大疾病保险(2016)知乎人寿尊享版回旋斩重大疾病保险(2016)知乎人寿超级无敌重大疾病保险...可能一个保40种重疾、另外一个保50种重疾、一个还增加轻症赔付1次、另外一个轻症轻症赔付3次。如果换成用安卓手机形容的话,就是我这台手机摄像头是1000万像素,你这台是1100万;我这台手机背壳是红色的、你这台是蓝色的;我这个台手机电池3750毫安时,你这台3800毫安时。你想想光这些摄像头、背壳颜色、电池容量可以组合出多少种不同配置?但这些所谓不同配置其实没有什么重大差异,不都是安卓手机。每年开发如此多的保险产品多数出发点都是满足的需求,其实不单只在保险公司,在任何公司都是渠道为王,渠道说要什么就要尽量满足,谁让他们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呢?即使这些产品并没有多大差异。有时候,甚至早就有已有产品了,但是因为销售时间太久,没有新鲜感,也要重新开发一款新产品,即使这个新产品和旧产品大多数地方都是一样的。按销售人员常说的话,不变着花样卖不出去。那么如何从每年上千款保险产品,找出最适合自己的保险呢?说个人,我要着重说一下团体保险。国内市场上提供保障费率最便宜的保险产品都是团险产品,虽然团险产品目前已经放宽投保限制,以前是禁止以投保为目临时组成的团体投保的,比如以前我和我朋友想买便宜的团险是不允许的,但是现在放宽限制了,允许这类方式也能购买团体保险。但是由于这种主要是家庭和朋友团体的投保模式存在很大的逆选择风险,并且管理成本不低,事实上现在很少保险公司会愿意接受这种模式的投保。更多的,团体保险还是严格要求以传统的公司或工作单位为整体进行集体投保。这也是我经常提的,如果你的公司是一家待遇好的公司,那它一定会为自己的员工购买周全的团体保险。(复习:社保不是商业保险,你公司帮你交了社保和购买商业团体保险是两回事)团体保险最大的优点是便宜,可以认为是批发价的保险,同样程度的保障与个险相比价格可能只有一半甚至更少。但是缺点是团险的保险期间一般不会超过1年,续年需要重新报价。如果你们公司今年的理赔经验不好,明年保险公司就可能会调整对你们团体的保费甚至拒保。团险缺乏个险那种无论理赔经验多差都要保证续保下去的长期保险。团体保险的还有一个好处是允许团体内有一定比例的高风险人员,比如重大疾病患者、长期慢性病患者,这些人员正常是无法购买个人商业保险的,但是通过团险,可以一定范围内和那些健康的同事们一起打包承保。最近最新出台的税优型健康险产品甚至指名道姓允许承保既往症患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保险实名登记管理办法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