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5欧亚国际交易所是什么么

大连商品交易所
业务/服务指引
规则最新修订
信息与研究
博士后工作站
DCE移动信息系统 DCE - Mobile
期货学院微信
DCE技术服务微信
交易所通知
交易所新闻
业务系统链接
大商所移动信息系统 DCE - Mobile“实时信披+社区自治”,55交易所能否还币圈一片海晏河清?
来源:网络
 作者: 55交易所 编辑:
  导语:投资者需要投机,但长久的投机绝不是投资。   币圈里最怕的事,就是你和他说项目,他和你谈情怀,你和他说市值,他和你说未来。你质问一根大阳线,为何他家币种纹丝不动?他回答,无可奉告。  币圈项目门槛极低,人们甚至不需要分析基本面,就能在“一币一别墅,一币一嫩模”的投机流言中失去理性判断,继而被各种空气币手起刀落。投真实项目的难度,堪比在某多多平台挑到正品。  韭菜们唱到: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  奔着解决这个现状,一家交易所提出:在实时信披基础上的社区自治,让项目信息对投资者公开,以信息对称为前提保护投资者利益。  7月刚刚上线的55交易所,似乎有着一种肃清行业乱象的使命感。  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表示,“信息透明和价值发现正是数字资产交易行业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  价值投资与实时信披成为趋势  在真实的金融世界,资产交易所无一不要求挂牌项目定期进行信息披露。股票交易场所则更严苛,季报、半年报、年报须按时更新,上市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无论是否情愿必须走一套标准的披露流程,是游戏规则。  一方面,这是为了(看上去)公平起见,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一种威慑。  有意思的是,全球超过10000家的大大小小数字货币交易所中,没有任何一家(包括老牌和新兴的)提出一套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多数交易所的创造者只想通过币圈迅速拉起大旗,扩充平台项目,然后杀入名利圈。  对此,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颇有些痛心疾首,“现在不管是币圈还是平台,大家都是希望赚快钱。对于投资者来说,无法分清这些项目优劣,不乏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蒙受巨大的损失。”  他认为,目前链圈币圈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刚需,便是实现项目的价值投资。而如若想要倡导价值投资,那么实现基础就是信息对称、信息透明。  “实时信披制度将通过收集的数据,让包括管理人员和投资者在内都能够几乎同时获取到与通证价值相关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杜绝内幕交易,更能让垃圾币、空气币无处遁形,让好项目脱颖而出,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郑琨有着这样的初衷。  理想如何照见现实?  “作为新一代社区自治交易所,55交易所首次提出了在实时信披基础上的社区自治,让项目信息对投资者公开,以信息对称为前提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即项目信息披露、挂牌机制和项目评测机制”,55交易所的项目白皮书如此开宗明义。  如何具象化?在记者提出疑问后,郑琨表示,55交易所的实时信披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实时,第二个是链上。  实时信披的数据收集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两个部分的数据。对于前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公开渠道可查,比如说项目方的相关操作:持币指数、token日交易比、增长率、消化量,还有项目方链上的代码部分,包括更新频率、通量、价格信息等等。  后者则需要项目方来披露,项目方配合主动披露它这个项目所运营的重大事项,比如说团队的变更、战略合作方的变更、财务的数据、运营的数据。  另外,55交易所还利用社区监督作为“第三种监管”,促使项目方及时披露数据,否则,平台将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警告,如保证金的罚没等。  “上链”指基于区块链技术任何人可查、不可篡改的特点,把项目方所披露的数据全部上链,使其无法进行修改且很容易检查。  “不像现在的股票交易所,企业披露信息需要到官方网站、特定网站上去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非常方便地查到企业在不同时间段披露的不同数据”,郑琨表示。  智能评测系统  数字交易的另一大顽疾,是市场汇聚了太多Pre-ICO的项目,让毫无经验的投资者/投机者以赌徒心态盲目下注。  即便所有的交易所都渴望吸引好项目上线,但因效率问题,多数交易所无法做到像创投一样,一年派出100位投资经理来过滤垃圾项目。只能以简单粗暴的“平台费”来作为门槛,包装资金雄厚者成为“成功”的项目。  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  第一, 目前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都没有公布自己的审核模型、评审规则,包括四大交易所等等都没有公布,不透明意味着可能存在着各种内幕交易,所以评测模型公开是很有必要的。  第二, 其实对于一个哪怕是一两百人的专业公正审核团队来讲,都难以每年对大量的区块链项目进行一个有效的鉴别。应该基于大数据,把审核评测标准制定成模型,由程序机器来进行智能评测就能做到科学有效和拒绝内幕交易,毕竟人力评测永远没有机器可靠。  55交易所有其自身独特的一套智能评测模型——链脑,它将会以不少于十大方向,包括团队、技术、核心能力、运营能力等,对上交易所的项目进行系统的评测。  “通过实时信披和价值评估的机制变革产业,让行业走向通证时代经济下的信息透明(全透明)和价值共识时代,这是我们的初衷,而且这也将是一场革命。倡导以信息对称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是我们的目标。”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述说着自己的初心。  愿景是美好的,但55交易所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截至发稿前,记者看到,目前55交易所上线的项目只有2个。假如他们成功,也许真能还币圈一片青山绿水。
IT168企业级
扫一扫关注
行车视线文章推荐哈希资本投资55.com---全球首家实时信披社区自治型数字资产交易所
作者:admin
从比特币到以太坊,再到如今各种公链及应用开发,区块链技术和思想的进步引导了数字化时代的高速发展。通证(Token),这种具有流通性的数字化权益证明的诞生,行业发展早期,有相当数量的通证实际上并不具备流通价值。传统中心化交易所为这些&伪通证&提供流通性,实际上伤害了社区,伤害了行业。
目前所有交易所上交易的通证,绝大部分没有信息披露,跟通证价值相关的信息严重缺失。基于区块链技术,数字资产交易所相对传统的股票交易所更有条件做到项目信息的实时公开,但遗憾的是,目前的数字资产交易所的信息披露远逊于传统股票交易所的定期披露和重大事项披露。
基于对区块链革命的深刻理解,和目前交易所领域的垄断、项目筛选机制不透明现状,微软杰出青年郑琨决心创建一个可以提供高效,低成本的通证流转服务,以去中心化的理念,中心化的技术而构成的社区化交易所&&55交易所就此诞生。
哈希资本策略团队认为:通过实时信披与价值评估的机制,变革整个行业,推动行业走向通证经济时代下的全透明与价值共识时代,是数字资产领域进程上的必经之路,也将是一场革命。
&倡导以信息对称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保护投资者利益,这是我们的目标。&&&55.com创始人&CEO郑琨
55.com的优势
社区共治:
55交易所(简称&5站&)以社区自治为核心理念,建立自治型,全透明,可持续的数字资产交易所。以通证经济思想为指导,以区块链技术为实现方式,交易所管理和发展模式将由传统的公司转向自治型社区。
凡事5站通证的持有者均是5站社区的一员。5站团队希望在社区所有人的共同治理下,5站的行为能符合社区利益,建立健康、平衡的交易所生态。同时,55社区基于交易所自身的特殊性,将努力在不同社区间达成价值共识,全力推动拥有正向权益的通证流通,促进整个行业逐步向真正的全透明发展。
实时信息披露:
55.com通过实时信披,实时披露与Token、项目价值相关的关键数据。比如:战略变化、技术开发变化,等等,消灭信息死角。通过自动收集和生成数据让管理人员、社区、投资者同时得知信息,解决内幕交易。未来基于SICO链,信息在区块链上实时可查,供用户价值判断。第三方也可以基于实时信披开发第三方审计、审查功能,让交易所真正发挥区块链世界的审计节点功能。
SICO机制:
SICO(Supervision with Initial Coin Offering)是新一代通证发行与监督机制。SICO在ICO高效发行的优势上更强调信息的公开和社区监督。公开、公证的理念与区块链精神高度契合,实现机制结合区块链技术能够完美结合,在时机成熟时55.com推出基于SICO机制的公链。SICO的思想是区块链透明、公开、公平的延伸,是下一代ICO的主要形态。
通证元数据与智能评估体系(TEMS):
5站推出创新的通证元数据与智能评估体系(TEMS),作为SICO的一个组成部分, TEMS连接实时信披管道主动或被动收集到的通证元数据,将这些输入到模型当中,而后返回项目评级。TEMS对过去两年已经上架的币种做出系统性的回归分析,基于此打磨出了TEMS1.0评估模型,基于训练数据集的不断增加,TEMS会持续迭代打磨其2.0版本。除了基于历史数据的评估模型之外,TEMS还研发了专业的自动化分析模块,包括社区热度分析模块,代币地址分析模块,代码合约安全分析模块。TEMS会在5站的通证上架,转板,下架等流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自平衡的FF挖矿机制:
买入即挖矿机制与挖矿超级节点和流动性激励机制
&买入即挖矿&是5站的FF发行机制和社区激励机制。用户买入成交之后会获得 200%买入手续费的返还。
挖矿超级节点是为交易所提供流动性支持,稳定性支持的节点。任何主体持有一定量FF提交申请后可获得挖矿超级节点资格。
挖矿超级节点可以正常参加买入即挖矿。此外,对于日内交易的每笔卖出成交,奖励卖出手续费一定比例的FF作为流动性激励。
优秀的人才能做出优秀的事
55交易所创始人&CEO郑琨
55交易所创始人&CEO郑琨从北京邮电大学研究生毕业后,先后在微软中国开发技术中心、微软亚洲研究院以及微软(中国)担任研发工程师,专业能力极强,凭借任内三项专利科研成果,两度获得&微软杰出青年&称号,可以说是不折不扣的青年才俊。
而就是这样一位低调静默的青年CEO,带领团队打造出了全球首家实时信披社区自治型数字资产交易所55.com。
其实,早在15年郑坤就开始接触区块链行业,并陆续投资了超过30个区块链项目,丰富的投资经验使他对现有区块链行业有了深刻理解,并萌生了变革交易所行业的想法。
在他看来,交易所是一个看似技术门槛不高实际上要求很高的项目,尤其在安全,高并发等方面,技术要过硬。另外,交易所作为通证流转的基础设施,在通证定价,社区建设,流动性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必须对整个区块链行业具有深刻的理解,才能为社区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55.com创始人&CEO郑琨说:&我会将我对技术的痴迷和对区块行业的理解毫无保留的投入到5站的建设之中,努力探索与实践通证经济时代下的全透明与价值共识理论,希望为整个行业带来一些积极的影响。&
哈希资本策略团队在接触55.com项目团队的过程中,看到了他们投入精力为变革当下交易所现状的决心。而近期5站团队斥资5000万收购传叠数字域名55.com,来搭建其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的行为,也侧面说明了5站团队对后续成功推进业务进程的信心。我们相信一旦技术和时机成熟,55交易所将有实力转变成一家完全的去中心化交易所,所有交易和资产全部透明,通证可以在链上自由,高效,低成本的流转,用户将会体验到&55在手,天下我有&的快感。
哈希资本是一家全球领先的风险投资及资产管理机构。我们的业务涵盖风险投资,咨询研究以及资产管理。我们关注科技领域的每一步创新及其所带来的商业变革。投资领域包括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等前沿科技。我们的管理团队将他们的创业经验,投资经验,传统金融领域的管理经验进行整合,为初创企业提供全方位支持。
下一篇:没有了
Recommended
营业执照,网备信息,法律声明,授权标示极品域名55.com被币圈交易所启用,曾2000万易主窝窝团!
那一年,2B还只是铅笔;那一年,区块链也还只是一个纯粹的互联网数据库技术,只是不知道从何时开始,很多人一谈到区块链就说:“哎,听说你们玩区块链、炒币的很赚钱,真的吗?”,从此就很难将区块链与币圈分割开了。
且不论币圈的“造富神话”是否还能继续,但起码区块链、币圈这两个领域给我们域名圈带来的“财富希望”还在延续,我眼看着这一两年很多沾上了“区块链和币”的域名变得身价不菲,也眼看着很多FO.com、ZB.com、ZG.com、niujin.com、FN.com这样的精品好米被应用在区块链项目上,或者被币圈平台高价收购、启用。
55.com将搭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话到了这,我们先来看看这两天米市出现的一则较重大的消息:55.com也被币圈看上,将搭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
现在你访问55.com域名的话,可以发现打开的是一个数字资产交易平台相关的网页,据页面信息显示,这是一个“全球首家实时信披社区自治型数字资产交易平台”,此外再无更多有效信息,也不知这个平台是在何人、哪家公司或机构的运营下,将在今天(号)晚上上线。
2数字.com仅100枚,价值不菲!
数字域名具有建站不受限制的特点,受到市场的争抢,从近年来的2数字.com交易案例来看,这类域名的价格基本都在八位数区间,比如去年报道过的20.com和01.com,成交价都在上千万元,更何况55.com还是叠域名,其身价更是不菲。
当然,更重要的是域名55.com还曾是终端米,曾被启用搭建了“窝窝团”官网。然而就在去年4月份左右,有媒体曝出窝窝团可能已经出售了55.com,但这一年来都没有得到切确的消息,证实55.com已经易主。
即便是这一次55.com被启用搭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也无法确定是窝窝团出售的;就算是成功易主,关于55.com买家的真实身份和域名交易金额,目前外界都是一无所知。周末米市传言:以太坊创始人V神有意收购55.com。难道真会是他吗?
目前,域名55.com的whois信息仍显示其处在隐私保护状态下,域名托管在GoDaddy平台之上,正式作为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域名启用之后,真实拥有者身份是否会水落石出,我们拭目以待!
关于55.com的过去:
域名55.com注册于1998年,当时的注册者是一位国外的投资人,这枚域名兜兜转转之后如今被币圈启用,可以说期间也经历了不少故事:
2010年4月,刘亦以近20万欧元(按当时汇率约180万元)将55.com收购回国;
2011年1月,55.com被启用搭建55城市海口社区-我的个性主页;
2011年3月,域名55.com又被更换为“55团购导航网”网站;
2011年7月,窝窝团CEO徐茂栋在微博上表态:窝窝团已收购域名55.com;
2011年10月,窝窝团正式启用55.com搭建55生活商城,主营窝窝团团购产品。
2015年4月,窝窝团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融资4000万美元;
2017年4月,媒体曝料域名55.com疑似被窝窝团出售,再次走进市场。
据易名2016年的一篇报道显示,当时将55.com卖给窝窝团的刘亦透露:窝窝团当初收购域名55.com花了300万美金,按照当时汇率折算近2000万元。这次如果真是窝窝团卖给币圈的话,应该是不会低于当初收购的价格。
币圈为何如此青睐优质好米?
币圈果然是土豪,自比特币以及各种加密货币爆发之后,几十万、上百万乃至数千万元的域名,币圈平台或投资人买起来是一个接一个,文章开篇提到的几个域名就是如此,随便一个都是价值百万甚至千万的大米。
据相关从业人员的不完全统计,当前加密货币的种类约有1600种,甚至可能比这个数字还更多,尽管进入2018年之后各类加密货币行情动荡不安,出现大幅度下跌,但还是无法阻挡人们对炒币的热情,不断投身币圈的大有人在。
面对币圈的狂热,除了以交易为主的数字货币交易所之外,还有其他各种服务类的项目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比如一些财经资讯类网站、专门为币圈提供建站等服务的平台,等等,可以说市场在不断扩张,对域名的需求更是极其旺盛。
虽然“大妈炒币”也是正常,但投资币圈项目或者这些项目的运营者,多半都是资历较深的互联网从业人员,他们对互联网运作模式有自己的认识,而且这群人当中有一部分也经常接触域名圈子,对于一个项目该如何选择域名,选择什么域名会更利于项目的品牌建设和后期推广,他们深谙此道。
另一个角度,正是因为币圈不断涌现大量的交易所、资讯服务平台等,面对不断增加的竞争对手,原有的老一辈平台其实倍感压力,想要站稳脚跟活得更好,就必然要不断提升品牌竞争力,加大品牌宣传。由此,进一步扩大了币圈对域名、对优质域名的购买需求。
55.com之后,相信还会接着曝出其他优质大米被币圈收购启用的消息,币圈烧起来的这把火究竟能持续多久,给域名圈带来多少好消息,我们不妨继续等待!
责任编辑: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今日搜狐热点币圈里最怕的事,就是你和他说项目,他和你谈情怀,你和他说市值,他和你说未来。你质问一根大阳线,为何他家币种纹丝不动?他回答,无可奉告。币圈项目门槛极低,人们甚至不需要分析基本面,就能在“一币一别墅,一币一嫩模”的投机流言中失去理性判断,继而被各种空气币手起刀落。投真实项目的难度,堪比在某多多平台挑到正品。韭菜们唱到:借我一双慧眼吧,让我把这纷扰看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真真切切。奔着解决这个现状,一家交易所提出:在实时信披基础上的社区自治,让项目信息对投资者公开,以信息对称为前提保护投资者利益。7月刚刚上线的55交易所,似乎有着一种肃清行业乱象的使命感。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表示,“信息透明和价值发现正是数字资产交易行业需要解决的痛点和难点”。价值投资与实时信披成为趋势在真实的金融世界,资产交易所无一不要求挂牌项目定期进行信息披露。股票交易场所则更严苛,季报、半年报、年报须按时更新,上市公司如发生重大事项,无论是否情愿必须走一套标准的披露流程,是游戏规则。一方面,这是为了(看上去)公平起见,保护投资者利益;另一方面,也是起到一种威慑。有意思的是,全球超过10000家的大大小小数字货币交易所中,没有任何一家(包括老牌和新兴的)提出一套严格的信息披露制度。多数交易所的创造者只想通过币圈迅速拉起大旗,扩充平台项目,然后杀入名利圈。对此,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颇有些痛心疾首,“现在不管是币圈还是平台,大家都是希望赚快钱。对于投资者来说,无法分清这些项目优劣,不乏是抱着投机的心态,在这种情况下极易蒙受巨大的损失。”他认为,目前链圈币圈需要进一步发展的一大刚需,便是实现项目的价值投资。而如若想要倡导价值投资,那么实现基础就是信息对称、信息透明。“实时信披制度将通过收集的数据,让包括管理人员和投资者在内都能够几乎同时获取到与通证价值相关的核心数据。这些数据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或杜绝内 幕交易,更能让垃圾币、空气币无处遁形,让好项目脱颖而出,这就可以很好地保护投资者利益”,郑琨有着这样的初衷。理想如何照见现实?“作为新一代社区自治交易所,55交易所首次提出了在实时信披基础上的社区自治,让项目信息对投资者公开,以信息对称为前提保护投资者的利益。即项目信息披露、挂牌机制和项目评测机制”,55交易所的项目白皮书如此开宗明义。如何具象化?在记者提出疑问后,郑琨表示,55交易所的实时信披有两大特点,第一个是实时,第二个是链上。实时信披的数据收集包括主动型和被动型两个部分的数据。对于前者,通过区块链技术在公开渠道可查,比如说项目方的相关操作:持币指数、token日交易比、增长率、消化量,还有项目方链上的代码部分,包括更新频率、通量、价格信息等等。后者则需要项目方来披露,项目方配合主动披露它这个项目所运营的重大事项,比如说团队的变更、战略合作方的变更、财务的数据、运营的数据。另外,55交易所还利用社区监督作为“第三种监管”,促使项目方及时披露数据,否则,平台将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警告,如保证金的罚没等。“上链”指基于区块链技术任何人可查、不可篡改的特点,把项目方所披露的数据全部上链,使其无法进行修改且很容易检查。“不像现在的股票交易所,企业披露信息需要到官方网站、特定网站上去查,所有人都可以通过区块链非常方便地查到企业在不同时间段披露的不同数据”,郑琨表示。智能评测系统数字交易的另一大顽疾,是市场汇聚了太多Pre-ICO的项目,让毫无经验的投资者/投机者以赌徒心态盲目下注。即便所有的交易所都渴望吸引好项目上线,但因效率问题,多数交易所无法做到像创投一样,一年派出100位投资经理来过滤垃圾项目。只能以简单粗暴的“平台费”来作为门槛,包装资金雄厚者成为“成功”的项目。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从以下方面入手:第一, 目前绝大部分的交易所都没有公布自己的审核模型、评审规则,包括四大交易所等等都没有公布,不透明意味着可能存在着各种内 幕交易,所以评测模型公开是很有必要的。第二, 其实对于一个哪怕是一两百人的专业公正审核团队来讲,都难以每年对大量的区块链项目进行一个有效的鉴别。应该基于大数据,把审核评测标准制定成模型,由程序机器来进行智能评测就能做到科学有效和拒绝内 幕交易,毕竟人力评测永远没有机器可靠。55交易所有其自身独特的一套智能评测模型——链脑,它将会以不少于十大方向,包括团队、技术、核心能力、运营能力等,对上交易所的项目进行系统的评测。“通过实时信披和价值评估的机制变革产业,让行业走向通证时代经济下的信息透明(全透明)和价值共识时代,这是我们的初衷,而且这也将是一场革命。倡导以信息对称为基础的价值投资,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是我们的目标。”55交易所创始人郑琨述说着自己的初心。愿景是美好的,但55交易所似乎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截至发稿前,记者看到,目前55交易所上线的项目只有2个。假如他们成功,也许真能还币圈一片青山绿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交易所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