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性强化变化变比率强化 变时距强化什么意思求dalao解答

稍微提一下加点如何作用于属性,以及个人的加点看法【黑暗之魂2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可签7级以上的吧50个
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06,220贴子:
稍微提一下加点如何作用于属性,以及个人的加点看法
发现好像没有看到过这样单独说的帖子,主要是“科普”一下很多人总是忽略的加点对属性的影响。虽说你点开加点面板时自己往上点也能看到,但是很多人就是不去注意所以我想专门提一下。这里想说说个人加点建议,这方面就见仁见智了,这里的建议主要从强度方面考虑,当然也有一些个人习惯。事实上我并不能阻止某些人5生命6体力裸奔5持久力好一点的点个十来点然后点超高的力量敏捷或者智力信仰打通关,完了以后还自以为这样加点挺厉害挺合理(事实上这样真的很弱很咸鱼)但是我希望可以尽量阻止这样的做人跑去劝别人或者影响别人去这么做。加点这种东西每个人都有个人的习惯,但我还是希望给出一个算是比较靠谱(虽然有些主观)的方向。而且加点这玩意要根据等级来说。。所以我会粗略并结合属性变化来讲。估计会对有一些没有仔细关心的人以及萌新们有用吧。新手的话强烈建议看看,而且我认为我这里提供的加点思路足够靠得住,有强度,而且我知道的不少比较会玩的人也大概都是类似的方向。非新手非老司机的也麻烦耐心看看,毕竟我看到不少不算新手的人加出来的点也是略崩坏的,老司机如果有空麻烦帮忙补充和纠错
「光明黑暗游戏」光明黑暗同类型游戏-37魔域永恒.情怀再现,高度还原端游玩法!全新光明黑暗改编火爆来袭!进魔域永恒,开始魔幻之旅!
啊,对了,顺便建议大家看看这个帖子,关于魂2的数据以及公式这帖子可比我这贴内容丰富的多也有用的太多了。而且不是我这的这种打开属性面板就能看到的东西。
边看加点如何影响人物属性边说当前版本为1.02 规则2.02,相信不会再更新了吧,即使更新点数加的属性感觉不会变吧 生命力(最重要属性之一) 1~20,每一点加30血;21~50,每一点加20血50~99,每一点加5血然后生命力还加石化抗性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可以看到,50之前生命的收益都非常大,50生命基本上是不压魂PVP的标配,不压魂的任何build没50生命可以说不完整压。200万魂150级也该有40比较好。当然熟练点的人低周目而且还不打算pvp的话还是牺牲一些生命拿来点别的点来增加build的趣味性好了。生命前期应当尽快20。100级前该有30,30算少的了,近战100级还没40生命简直不忍看。顺便不是很建议学某些丧心病狂的80级到100级就点50生命力然后跑去干人(虽说的确很强),简直就是在玩Tank souls。吃点数的法系话倒是可以牺牲一下只点个25到30甚至20,但是等级够了(一百多两百级了),终究是要50的,毕竟近战能力没有一定保障的法师都是咸鱼。之后无论什么类型的build除非你等级破天了,有个六百多七八百了,不然先加别的好些 持久力(最重要属性之一) 1~20每一点加2精力;21到99每一点加1同时,持久力微幅增加生命,同时还和适应力一起微幅增加强韧,但是数值太少,基本上只是让你各个点数点的时候积少成多,不要指望通过这个来增加附带的属性这里有个误区就是认为20以后收益不大。实际上应该这么看,21一直到99收益都没有变小持久力前期应当尽快20,生命点上来后近战往30到50去加主法系的我觉得可以长期留在20,直到有空闲的点数再去加,不过耐力少始终不太好而且三百级多级时持久力是最应该优先99的属性初期我喜欢尽快20血精,这也算是比较必要的。一百多两百级时我喜欢50血40精,这些看个人习惯调整了,别太低就行而且甚至可以这么说,等级有三百多的时候,50血99精,别的点乱加都不会有问题,虽说本来高等级乱加问题就不会大….只要你别故意为了弱而乱加先点血量还是先点精力还是两个一起来看个人习惯,反正都别落下就行了。
体力 1~29,每一点加1.5负重;29~49,每一点加1负重;50~99,每一点加0.5同样的,体力会微幅增加生命和防御力,也是基本上不要指望,只是附带的提升一下。体力这方面的话轻武器pve大部分人会用弗林吧,弗林也的确很强力,所以就10或者14就好,弗林点多少级都是这样,不过pvp的话等级高了以后弗林就不如穿重甲了这里注意一下,不要把弗林当成后期装备,前期跑酷拿弗林不但不难,而且拿到后50攻击力的收益在一周目前期是很大的,还能顺路捡一堆石头啥?你弗林号偶尔还想玩重武器?好,那么建议加到15或者16,少那么一两点没所谓,深渊王冠还能减一点体力,想玩重武器就三龙(或者二龙,应该没谁吃饱了撑着前期刷个一龙)国王2(国王1或0)温格头(性价比高还加体力,嫌丑当我没说)这样就能保证韧性的情况下用重武器。用重武器的话弗林收益就变小了,至少比护甲带来的强韧和物防要小,自然就没必要卡负重了,理论上体力29和49收益最大,但是实际上前期没有点数点到29,所以呢我的个人习惯是先15,慢慢20到25,并且上两个加负重的戒指。见了巨人王以后的等级在点数很充裕的情况下完全可以点到30多甚至49(稍微有些浪费),当然那是挺高级的时候的事了,往后的话还是先点别的属性好点。毕竟49体力时负重基础高,国王2加的负重挺多的。超出负重需求的体力就是浪费,自己看个人习惯来调整。不要裸奔,裸奔属于刻意增加难度的行为。
记忆力和适应力(影响迅速,所以放一起说)记忆力增加格子的点数分别为:10,13,16,20,25,30,40,50,60,75次数提升点数分别为 15,26,32,38,43,49,58,79,94(抄来的)同时记忆力会增加重要的迅速属性还有施法速度,如何增加懒得记录,点的时候看好就是了记忆力看你需要带些什么,其实记忆力低等级没必要加多,毕竟南庙+2,添火蝎子女就能拿到,那boss还特别鶸。基本上看着需要用多少法术加就行了,智障战士也建议加个10,好歹拿个火焰武器什么的,记忆力也加迅速,不亏。我印象中应该是49时原本只有一次的咒文使用次数就有两次了,所以高等级50是个不错的数值。而且记忆力点高了以后适应力相应的可以少点一些。适应力,放在一起看,先看下迅速,如何增加我也懒得记录,毕竟和记忆力同时作用的我就提一下无敌帧这里大家可以直接去前面贴出的链接那里看,我也是在那知道的嗯,强烈建议去看一下但是为了方便我就抄过来好了左迅捷,右翻滚无敌帧数。85 586 888 992 1096 1199 12105 13111 14114 15116 16然后是后跳(依然左迅速,右无敌帧)85 387 591 6100 7108 8113 9也就是说单理论上最佳数值是105,但是个人经验来看,99足够了,基本滚什么都够用了,还滚不掉多数是翻滚时机不对的问题,有些玩pvp也会选择加到100来加后跳的无敌帧,也有的人pvp都是92就够。但是105后就别刻意增加迅速了,基本上是浪费低等级92甚至88就够了,三万号常年88,大概100级就尽量要有99到100,之后点数充裕补到105。111迅速就比较浪费了120迅速的……同时,适应力增加防御力和异常抗性还有强韧度,还是那句话,这是让你慢慢积累的,别指望靠这个提升强韧,不过点数高了以后的确能让你配装时更加方便,适应力的主要职务就是增加迅速,也就是说记忆力需求较大的法师可以少加一些。
智信方面嘛,先说智力与法术附加(智力还会微幅增加施法速度)20 10630 11040 14050 15580 18599 200软上限依然是50,睿智杖刚好也是50,结晶枪53,解放魔力58,灵魂洪流64.也就是说纯法师一周目53最好别再多,了不起58,信仰纯法的可以加到99然后发现并没有点别的属性强只是纯粹充值信仰。这里还请别问我怎么知道的。近战点数很充裕的时候可选则性地点,毕竟思乡太有用了,也可以加高点顺便用下附魔什么的。PVP的话50智力时结晶块好像已经有5个球了,感觉53就够,不过PVP不是很建议用睿智就是了。法师PVP玩的少我就不多说了。低等级还是那句话,保证一定的生存能力再点高 信仰与雷附加居然跟智力不一样而是跟力敏一样(参照力敏)(同时信仰也微幅增加施法速度)啊,传说中强大的信仰战士的重要属性,然而雷枪削过后前期信仰并不是特别有用,网上的叫人用雷枪的早期攻略真是害人不浅,这是一个可以捡到或者购买大量滴石的游戏,恢复并不是那么的强。我比较习惯在集齐金石阳光之后再转,PVE点个36就完事,加入雷枪神教可以55龙铃阳光枪,点到99你会发现伤害不错然并卵,要求高的咒文吸香解决。PVP除了压39万屠新和专业镜仆号以外我倒是没怎么用过伤害型奇迹,都是强法防阳光剑这些,顶多加个苍天雷鸣。同样奇迹PVP玩的不多也不好我就不多说了,免得误导。然后是智信和暗附加,暗附加根据智信中较低的决定,所以这里给出的是智信同一数值时的暗附加20 11725 13928 15330 16240 17060 18599 200很诡异,双20时只有117的暗附加,不过玩的时候刚好满足日暮杖时觉得伤害已经足够了并且可以看到30以后收益就很小了(之前收益不错)。双30点到双40时20个点数才加8点附加,所以暗术师智信双30以后就只需要考虑武器和咒文的要求而不必纠结智信等值地加点了。而某些咒文完全可以吸香解决。所以一些人喜欢主铃铛30智力40+到50信仰,主法杖40+到50智力30信仰,PVP基本上一样的道理,盯着咒文要求加。嗯,我希望不要再看到300多级70智信的截图了暗术师也是我很喜欢的一个方向,魔法奇迹暗术通吃,然而实在吃点数,除非真的很有信仰,否则不建议前期直奔暗术,因为牺牲血精强度势必会弱。等级不高时达到日暮要求就应该去补别的点数了
火附加略麻烦,有人说是根据最高的加,但其实不是的,智力比信仰高时,加信仰一样增加火附加,基本上就是法师信仰系或者暗术系加点顺带的就会带来一定的火附加,而强行为了火附加来加智信走咒术师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有人有兴趣有闲工夫可以帮忙补充一下,当然完全没必要了 然后智力信仰还增加抗性,这跟力敏就不一样了。毕竟抗性是比例减伤20智力140法抗,20信仰140雷抗20智信140全抗,99智信200全抗,也就是说20智信可以收获数量不错的抗性,算是法系福利,等级高了主近战的也能在点智信来使用一些实用咒文时收获这些抗性。 其实我的所谓加点建议稍微总结一下不过就是优先保证血量精力负重和迅速,力量敏捷满足武器,智力信仰满武器和咒文。保证了血精迅体再去考虑补正的事情。因为保证了血量精力才能保证build的强度。前期由于原罪很早就有变质武器的存在使得输出完全不成问题,而保证血精体迅后再来通过补正提高输出则能够输出和生存能力两不误。生存能力不单只是容错,更是战斗的保障,能够让你更加放得开地去打。不过尽早提高力敏智信能让你用更多武器和咒文,让游戏更加“好玩”。如何去平衡自己决定,这里说的很多例子和数字也是个人习惯
谢谢。很有用。
对于我这种后期各种换build的人来说一无所有简直是最好的选择
那些低血高力敏的都是大神用来秒boss玩的你居然说人家弱。
那些低血高力敏的都是大神无伤跑酷的你居然说人家弱。
最后对于一无所有开局的说明我是不是哪里看过
好贴!?(?)?除了武器变质有一丁点相左之外,所有观点举双手双脚赞成。(压150pk记忆可以12,少个温暖的火有时蛋疼;凑迅速也少可以点1点适应,就亏1点。)
近战开局有什么推荐的衣服搭配吗?主要从强韧度考虑的话?
楼主,如果按照100级算的话,那血和耐都点了这么高了那力敏呢
啥叫做补正?
你这样评价一无所有我感到很意外,仔细一看基本没有可取之处
,,弗林参考的是负重量吧,好像和你身上多重没关系
(?o??o?)??我有特异功能( ??ω??),就是我可以把我的眉毛摘下来,( ??ω?)ノ??摘下,( ??ω??)安上, ( ?ω??)ノ??又摘下,( ??ω??)再安上,╰??( ?ω?)ノ??2边都摘下,╰( 0ω0)ノ靠!掉地上了,快帮我找找。  哎,只为让你记住我大声告诉我,记住没!!!我感觉,我像个机器人。。好愁。。。
唉,早知道就不用一无所有开局了,还以为洗点最方便
我喜欢一无所有那种刚开荒打到什么都当宝贝穿的感觉 这大概就是rpg的醍醐味吧
想起了某简单粗暴的150级pvp加点方式:骑士或盗贼开局50生命属性够拿武器96或105迅速(看需求属性高低)剩下加精力不过最终目标都是全50+精力99的大水桶。此外自带韧性还是很有用的,根据精力和适应力的较低项加成,50点能加15,相当于从90韧性提高到105,拼刀更自信。其实我觉得智障号南庙性价比不高,因为初期记忆对迅速的加成也很多,固定迅速的情况下从纯适应力加点变成3格记忆力的混合加点所需要的点数应该不超过10点,完全可以从生命、精力、体力里抠,然后带三龙,生命+3,国王战士之类的,收益会更高。
大神,问个问题,在当前周目,会不会自己的魂量越高,难度会有所提升
请问暗澹变质的加成是按什么机制来的,还有魔力变质有什么用……
嘛…常用PK号,50血50精30体16记忆30力80敏,233级。顺便对于混沌刀来说35-40精力差不多是够用的。到50的精力就宽松很多了。
dalao 魂二要压等级吗?
我很认同你的观点,觉得血精无用不如加力敏的是每个人玩法的自由,但是要把这种玩法推荐给新人我只能说是装逼
大神没看到力敏啊?求教
贴吧热议榜
使用签名档&&
保存至快速回贴(ERROR:15) & 访客不能直接访问&p&这只是一张平平无奇的宝丽来照片,画面中是一张普通书桌。拍摄者是一名东德间谍,这张照片存在的目的,是间谍们在搜查书桌前,先将它的样子拍下来,待搜查完毕后,再根据照片按原样摆放回去,不留下一丝痕迹。&/p&&p&这或许是宝丽来相机历史上最完美、也最邪恶的应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7c88e9ebbd0f0e62883f3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051& data-rawheight=&1299&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51&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7c88e9ebbd0f0e62883f3_r.jpg&&&/figure&&p&“老大哥正在看着你。”&/p&&p&这句话我们都在书中见过,随着东德史塔西档案的解密,人们终于有机会窥见老大哥究竟在看什么。&/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82d867f84f598ba06331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82d867f84f598ba063317_r.jpg&&&figcaption&一名史塔西间谍在执行任务时对着镜子自拍。&/figcaption&&/figure&&p&在此之前,我们先来说一下史塔西。&/p&&p&这是东德人民带着强烈不屑、厌恶以及恐惧而起的外号,它真正的名字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国家安全部,简称MFS。&/p&&p&成立之初,史塔西的业务范围仅包括“为祖国收集情报”与“反情报被他国收集”两大部分。但随着其业务的不断扩张,它所监控的对象转为了东德国民。&/p&&p&在这一监控过程中,相机充当了老大哥无孔不入的眼睛。&/p&&p&德国摄影师Simon Menner研究了史塔西的照片档案,整理出版成一本名为《TOP SECRET》的画册,展示了一个超越常识之外的影像世界。&/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9df1d595b68e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9df1d595b68e6_r.jpg&&&figcaption& 被监控的东德民众。&/figcaption&&/figure&&p&&br&&/p&&h2&冷战时期的间谍之都&/h2&&p&史塔西的故事,从德国的分裂开始。&/p&&p&二战结束后,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迅速开启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 —— 冷战。德国作为被两大阵营分别管辖的国家,被分裂成了东德与西德。&/p&&p&在核武器的威慑下,无论哪个阵营都不愿意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于是,双方对抗的重心转移到了更为隐秘的情报战中。&/p&&p&在苏联国家安全部(克格勃前身)的帮助下,东德迅速组建了自己的国家安全部,即史塔西。&/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affca89ad17dc83f4efb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affca89ad17dc83f4efb_r.jpg&&&/figure&&p&建立初期,史塔西的主要任务是对外搜集情报。&/p&&p&然而在二战结束后,近300万东德民众移民西德,占当时东德总人口的16%。为了遏制这股汹涌的移民潮,东德当局在日开始兴建柏林墙,三天后就初具规模,一周后全部竣工。&/p&&p& 东德人民这种“用脚投票”的行为,对当局而言无异于颠覆政权,也促使了史塔西的业务逐渐从“对外”转向“对内”,开始了大规模针对本国国民的监视与监听。&/p&&p&以下几张来自史塔西档案的照片,展示了当局对本国民众的通讯监控 ——&/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da9fc98c89ac0cb5211c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da9fc98c89ac0cb5211cf_r.jpg&&&figcaption&邮箱监控。&/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aac10ae96a6d2bab255f3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aac10ae96a6d2bab255f3_r.jpg&&&figcaption&一名被监控的女子。&/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1ae5a27b6dd0b130cc9ba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1ae5a27b6dd0b130cc9ba_r.jpg&&&figcaption&该女子在邮箱前被叫住。&/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5bd6a10a363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5bd6a10a3638_r.jpg&&&figcaption&女子被要求出示手中的明信片。&/figcaption&&/figure&&p&柏林墙修成之后,西方国家加大了在柏林的间谍战投入。同样的,苏联与东德也展开了反制行动。&/p&&p&冷战时期的柏林由此成了“间谍之都”,是东德史塔西、苏联克格勃与美国中情局等机构的主要战场。据统计,1961年底,一共有70家来自世界各国的情报机构在柏林龙盘虎踞,这种密度旷古未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858cec16988abfdb0a6d7b7fcc949e8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1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858cec16988abfdb0a6d7b7fcc949e86_r.jpg&&&figcaption&监控美国大使馆。&/figcaption&&/figure&&h2&老大哥正在拍你&/h2&&p&在现代德语中,有一个臭名昭著的缩写 —— IM,专指为史塔西工作的“非官方告密者”。&/p&&p&截至1995年,光是确认身份的IM就有17万人,占东德18岁至60岁总人口的2.5%,其中未满18岁的IM高达1万人。&/p&&p&有人形容,在东德时期,“丈夫告妻子的密,儿子告父亲的密”。 &/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4de137ff7c6383670cad1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8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4de137ff7c6383670cad1c_r.jpg&&&figcaption&史塔西档案:一名青少年的房间。&/figcaption&&/figure&&p&据一位曾在史塔西服役的上校估算,加上临时性的密探,整个东德,在四十年间,一共有200万人次曾作为告密者为史塔西工作。&/p&&p&面对这样一个致力于监控本国国民的庞然大物时,连知名的纳粹猎人Simon Wiesenthal都不得不感慨:“比盖世太保还邪恶很多很多!”&/p&&p&据历史学家统计,在纳粹时期,秘密警察组织“盖世太保”的人数为4万人,负责监视8000万人。而苏联克格勃拥有48万全职员工,负责监视2.8亿人。&/p&&p&相比之下,史塔西的数据极为恐怖 —— 最鼎盛时期,平均每6.5个东德公民里,就有一个告密者。&/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45adfc719f0cb0db6bc7e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45adfc719f0cb0db6bc7e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46f5b7c4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46f5b7c4_r.jpg&&&figcaption&跟踪一辆红色汽车。&/figcaption&&/figure&&p&这些密探中不乏社会名流,比如海因里希·芬克,他是神学教授,担任东柏林洪堡大学副校长一职,自1968年起担任史塔西密探,直到身份曝光,旋即被炒鱿鱼。&/p&&p&这个由相互监视、自我监视组成的复杂的视线网,构成了东德统治国家的基础。&/p&&p&而相机,便成了老大哥最为得力的眼睛,被广泛使用于史塔西的监控工作之中。&/p&&p&更吊诡的是,史塔西的首脑深谙相机的强大,反而刻意规避镜头 —— 史塔西长期的二把手从不拍照,从不以实名出现。西方国家都只知道他的代号是“Mischa”,外号是“没人知道长相的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01d51f48f7acaa2ee6fbfececfdaa227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01d51f48f7acaa2ee6fbfececfdaa227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e5a83f465eeb5f9d76259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e5a83f465eeb5f9d76259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f3f8df795f8e34a887d01e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f3f8df795f8e34a887d01e_r.jpg&&&figcaption&举着相机的间谍。&/figcaption&&/figure&&h2&东德间谍指南&/h2&&p&除了针对国民的监控及拍摄,《Top Secret》一书还收录了有关间谍们如何贴假胡子、如何格斗、如何比划秘密手势、如何逮捕犯人、如何偷拍跟踪对象、如何收集证据的示范照片,堪称“东德间谍指南”。&/p&&p&画册的封面,便是一个身穿貂绒大衣,头戴貂绒帽子,眼戴深色墨镜的男子 —— 这张照片来自一本史塔西间谍培训手册,用于指导间谍伪装自己,以便在出入各种公共场合时不引人注目 —— 显然,这位汉子正将自己装扮成一名穿貂的土豪。&/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adff3f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0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caption&《Top Secret》封面。&/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a5ff84af6e17ff63bb4aa349b53a82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a5ff84af6e17ff63bb4aa349b53a827_r.jpg&&&figcaption&培训手册:伪装&/figcaption&&/figure&&p&还有一名史塔西间谍示范了如何打扮成西方游客,以高度浓缩的方式折射出上个世纪的诡异历史。&/p&&p&想象一下,一个来自社会主义国家的间谍,把自己打扮成想象中资本主义国家游客的模样,目的是监视本国同胞与这些游客的接触。&/p&&p&这几乎是一件在形而上学上不可能完成的事情。&/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596d4bcf7dccef51fd1617f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0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596d4bcf7dccef51fd1617f8_r.jpg&&&figcaption&培训手册:打扮成西方游客&/figcaption&&/figure&&p&最吸引人的是一组宝丽来照片。画面中全是没有人的空镜头,比如一张书桌,充满了神秘气息。&/p&&p&而这张照片存在的目的,是间谍们在搜查书桌前,先将它的样子拍下来,待搜查完毕后,再根据照片按原样摆放回去,不留下一丝痕迹。&/p&&p&这或许是宝丽来相机历史上最完美、也最邪恶的应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f220ad8705dcc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f220ad8705dcc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9c0adee4d81d373642fafcd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791&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9c0adee4d81d373642fafcd_r.jpg&&&/figure&&p&&br&&/p&&p&其余教学还包括 ——&/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acd1fa8ad65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acd1fa8ad65_r.jpg&&&figcaption&近身格斗。&/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ace134e25d50c66598fbffa3bd932522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1500& data-rawheight=&10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0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ace134e25d50c66598fbffa3bd932522_r.jpg&&&figcaption&逮捕嫌犯。&/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116bae70a935c78f523ef8b36cc8138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455& data-rawheight=&41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55&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116bae70a935c78f523ef8b36cc8138_r.jpg&&&figcaption&发送暗号。&/figcaption&&/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6b4ebb0a5cdfc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6b4ebb0a5cdfc_r.jpg&&&figcaption&如何贴假胡子。&/figcaption&&/figure&&p&此外,书中还收录了一些目的性没那么强的照片,比如史塔西密探的自拍,以及他们拍摄的小鸭子、小猫、小松鼠等。&/p&&p&拍下这些照片的也许是间谍中的文艺分子,作者认为这跟人们拍摄自家猫咪的动机一样。&/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dc6ed8eeaf7c8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dc6ed8eeaf7c8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8b7442efef980b7f866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44&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44&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8b7442efef980b7f866_r.jpg&&&/figure&&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cd625fe7c75ed2aa88cb4c42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537& data-rawheight=&3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7&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cd625fe7c75ed2aa88cb4c42_r.jpg&&&/figure&&p&&br&&/p&&p&时过境迁之后,这些照片难免显得滑稽,但正如作者Simon Menner所说:“决不能忘记这本书的内容是完全严肃的,它的照片是彻彻底底被用于压迫民众的。想笑是正常的,但是也要感到如鲠在喉。”&/p&&p&毕竟,这一切并没有真正的时过境迁。&/p&&p&&br&&/p&&h2&可以回家洗洗睡了&/h2&&p&日,东德德国统一社会党主席Egon Krenz在广播及电视直播中颁布了新的旅游法,允许东德国民前往西德旅游。&/p&&p&一小时内,1.5万人涌入西德。四周之后,东德当局重新开放勃兰登堡门,民众开始自发拆除柏林墙。&/p&&p&那一年的圣诞节,有240万东德民众前往西德旅游,占东德总人口的六分之一。&/p&&p&日,东、西德正式统一,东德并入西德。史塔西也一并退出了历史舞台。&/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681b0f3c21cfd9ef52e4f16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681b0f3c21cfd9ef52e4f16_r.jpg&&&figcaption&史塔西首脑合影。&/figcaption&&/figure&&p&史塔西解散后,其头目Erich Mielke没有获得流亡苏联的机会,他的老大哥克格勃在最后关头没有做到不抛弃、不放弃,Erich Mielke最终被判入狱6年。&/p&&p&针对东德前政权的清算涉及非常复杂的法律困境,这一过程甚至到今天都没有完全结束。这其中涉及汉娜o阿伦特提出的著名观点 —— “平庸的恶”,一种难以在量刑中体现的邪恶。&/p&&p&但耐人寻味的是,在所有史塔西的正式雇员中,只有一人被判入狱 —— 他叫Werner Funk,在史塔西某个城乡结合部的分部当看门大叔,某天因为喝了太多伏特加,开枪误伤了两位路人。&/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299e5de00b7_b.jpg&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9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299e5de00b7_r.jpg&&&figcaption&史塔西档案:向电话监控部门职员颁发勋章。&/figcaption&&/figure&&p&日,是史塔西最后一次登上历史舞台的日子。它对着整个西德广播:“任务结束。”让间谍们收拾行李,准备回家。&/p&&p& 此前一周,东德军方情报部也对西德进行了一次广播,同样是让自己的间谍中止任务,但方式更加隐晦。播送的是军官们的合唱,曲目是一首儿歌,描述了一只在湖上戏水的天鹅。&/p&&p&据说歌词的含义是,“可以回家洗洗睡了&/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c4b64e0b8e095ca1c90b766cc97293c4_b.jpg& data-caption=&& data-size=&normal&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2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c4b64e0b8e095ca1c90b766cc97293c4_r.jpg&&&/figure&&p&&b&丨&/b& 史塔西档案:天鹅之墓&/p&&p&&br&&/p&&p&*文中图片均来自《Top Secret》,作者Simon Menner。&/p&&hr&&p&&b&更多内容请关注公众号:pic163&/b&&/p&&p&文章版权归网易看客栏目所有,站内转载请注明出处;&/p&&p&其他平台转载请于公众号后台回复【转载】查看相关规则,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p&&p&稿请请致信 ,其它合作欢迎于公众号后台(或邮件)联系我们。&/p&
这只是一张平平无奇的宝丽来照片,画面中是一张普通书桌。拍摄者是一名东德间谍,这张照片存在的目的,是间谍们在搜查书桌前,先将它的样子拍下来,待搜查完毕后,再根据照片按原样摆放回去,不留下一丝痕迹。这或许是宝丽来相机历史上最完美、也最邪恶的应…
&p&首先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将中国人成为“Chinaman”也就是黄鬼,并且和nigger—黑鬼并称&/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3a13b6eada06b0d_b.jpg& data-rawwidth=&522& data-rawheight=&209&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2&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3a13b6eada06b0d_r.jpg&&&/figure&&p&下面是原书上的照片,2017版的英文版&/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b813cfce853d68de625af2f7a537cdf3_b.jpg& data-rawwidth=&1019& data-rawheight=&192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19&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b813cfce853d68de625af2f7a537cdf3_r.jpg&&&/figure&&p&下面是几张维基上的截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027c81cc6e9ef00eda62_b.jpg& data-rawwidth=&720& data-rawheight=&1280&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72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027c81cc6e9ef00eda62_r.jpg&&&/figure&&p&初期迫害&/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7ebf267b7c83a870cdff3b7bf24d13b4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56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7ebf267b7c83a870cdff3b7bf24d13b4_r.jpg&&&/figure&&p&&br&&/p&&p&中国行动&/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75aa9afefaccfb778ba5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737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75aa9afefaccfb778ba5_r.jpg&&&/figure&&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4f3fcb4eb6a6f12e944d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57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4f3fcb4eb6a6f12e944d_r.jpg&&&/figure&&p&&br&&/p&&p&一些参考资料&/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50/v2-c088ffc84eeabcc7e4cb658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558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50/v2-c088ffc84eeabcc7e4cb658_r.jpg&&&/figure&&p&由此来看,态度怎么样,就不说了吧。&/p&&p&————————分割线————————&/p&&p&哇,到五十个赞了!谢谢各位 &/p&&p&———————又是分割线———————&/p&&p&真没想到这么快就破百了,第一次答问题就大成功(∩_∩)&/p&&p&——————还是分割线————————&/p&&p&俺的个娘也 第一次就破千了,谢谢各位&/p&&p&&br&&/p&&p&5月12日更&/p&&p&我的个天评论里竟然还有这么多德棍,还有人说我黑德国,呵呵我发的是有出处的史实不是像某些人一样编的什么小胡子多么喜欢中国人希特勒被中国人收养过之类的段子云云&/p&&p&为什么这群德棍这么喷我呢,可能是事实刺激到了他们脆弱的神经让他们的所谓信仰全部崩塌而不敢面对历史而已。&/p&&p&为了让他们那所谓的可笑地信仰彻底崩塌再上一张图&/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34dddf3b80e30a0331b04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3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34dddf3b80e30a0331b04_r.jpg&&&/figure&&p&位于奥地利的集中营中国同胞遇难纪念碑&/p&&p&正视历史方可发展有些人自居民族主义者然后拿一个和自己八竿子打不着的国家的种族主义者编造出和他多么好之类的谎话,无非是心里没底想自圆其说罢了,希望德棍们知道历史是有选择性的,纳粹是被历史洗礼后淘汰掉扔到茅房的东西,如今却被一些人有捡起来高高的供起来,这样的人,可笑也可悲。&/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50/v2-935f3db2b2d9c58b36931_b.jpg& data-rawwidth=&565& data-rawheight=&382&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65&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50/v2-935f3db2b2d9c58b36931_r.jpg&&&/figure&&p&顺便补一张被关押在集中营的部分中国人/华裔名单。&/p&&p&5月15日更&/p&&p&在评论里看到了两个主要问题,在这里统一答一下&/p&&p&QⅠ:有关书的语言问题&/p&&p&AⅠ:根据德国法律作者死后70年对作品丧失版权,州印刷厂可以向州政府提出申请印刷,所以在2015年巴伐利亚州已经恢复印刷德文版《我的奋斗》了,但是数量真的是少的可怜而且据我所知没有在其他国家销售。但是2017版英文版是基本照搬1937版英文版的,37版很接近于德文原著故此拿来说事。&/p&&p&QⅡ:关于书中Chinaman和Chinesen的翻译问题&/p&&p&AⅡ:看到有人拿这个词就事论事洗的很开心,那么再给你一次暴击伤害请看图一的前后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eb20f56d29e9a1cb912500efaedc7102_b.jpg& data-rawwidth=&1536& data-rawheight=&2048&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536&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eb20f56d29e9a1cb912500efaedc7102_r.jpg&&&/figure&&p&我用谷歌翻译都翻译过了,各位德棍dalao们请吧&/p&&p&前文&/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0/v2-bf13ea79dd82a7db338ac80b77c8da3b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034&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0/v2-bf13ea79dd82a7db338ac80b77c8da3b_r.jpg&&&/figure&&p&后文&/p&&p&&br&&/p&&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0/v2-d3dddb43ee19117bdf7e3a5e_b.jpg& data-rawwidth=&1080& data-rawheight=&2875& data-size=&normal&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8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0/v2-d3dddb43ee19117bdf7e3a5e_r.jpg&&&/figure&&p&这么明了的歧视还用洗吗,德棍们别挣扎了。&/p&&p&5月17日更&/p&&p&更新一段季羡林《留德十年》里的一段话:希特勒的内政外交,我们可以存而不论;但是他那一套诬蔑中国人的理论,我们却不应该置之不理。他说,世界上只有他们所谓的&北方人&是文明的创造者,而中国人等则是文明的破坏者。这种胡说八道的谬论,引起了中国留学生的极大的忿怒。但是,我们是寄人篱下,只有敢怒而不敢言了。&/p&&p&至于为什么季羡林没被抓,一季羡林在该日记里也写过他没有发表任何立场的言论 二我个人猜测也有可能是中国人不属于nazi迫害的的主要民族也还有可能是季羡林个人地位也比较高,而且国 民政 府财政部长孔祥熙访德期间希特勒会见了他&/p&&p&&br&&/p&&p&这些只是我的个人猜测,如果有资料我会立刻更新。&/p&&p&5月25日更&/p&&p&这评论底下德棍这么多。。还有人说自己信仰纳粹,那您信仰纳粹的人种论吗,看来今后有必要写一篇有关为什么中国会出这么多德棍的讨论文章了,欢迎关注。&/p&
首先希特勒在《我的奋斗》中将中国人成为“Chinaman”也就是黄鬼,并且和nigger—黑鬼并称下面是原书上的照片,2017版的英文版下面是几张维基上的截图初期迫害 中国行动 一些参考资料由此来看,态度怎么样,就不说了吧。————————分割线——————…
&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d2bc23ee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64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d2bc23ee1_r.jpg&&&/figure&&p&今天我们推荐一个讨论浅显话题(美剧啊,美国流行音乐啊)的严肃文章(由《纽约时报》首席影评人A.O.Scott撰写的雄文,反正就是旁征博引感觉非常高深)。&/p&&p&这个文章看似是在描述美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明显变化——成年人基本上全部都在电视、电影、通俗文学和流行音乐界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让人又爱又憎的小男孩儿,以及真正肩负起维护成人世界规则的独立的女人。这个论断放在中国流行文化界也基本适用——看一下你家旁边的广告牌吧,你多久没有见过成年男性的身影了?那个女性化的小男孩正在刷街;至于聪明、独立、得体的女性,她们就你嘛!&br&&/p&&br&&br&&h2&&strong&谁杀死了流行文化中的成年男性?&/strong&&/h2&&p&文|A. O. SCOTT 编|Jake Silverstein 译|王晓琳&/p&&p&&i&(A. O. SCOTT是《纽约时报》首席影评人。本文转载自纽约时报中文网,最初发表于日,已获得非商业用途转载权,如需转载,请联系该网站。)&/i&&/p&&br&&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adedba54bf4cd03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adedba54bf4cd03_r.jpg&&&/figure&&blockquote&《广告狂人》剧照。Frank Ockenfels 3/AMC&/blockquote&&br&&p&今年春天,《广告狂人》(Mad Men)播出了最后一季的上半部分。 回顾剧情、无意中看到剧透、交换对无懈可击的场景设计的看法、给历史细节挑错,或是讨论剧中宏大的主题,这些都是观众们最爱消遣此剧的方式。可现在,这些逐渐被一个猜谜游戏所代替:大家试图在剧情中找出主人公唐·德雷柏(Don Draper)将要死亡的征兆,而这一结局是所有人都早已料到的。&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6d0e7f8eda7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4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6d0e7f8eda7_r.jpg&&&/figure&&/p&&blockquote&《广告狂人》片头&/blockquote&&br&&p&也许从剧一开始德雷柏就被若隐若现的死亡阴影所笼罩;也许片头那个身着西装的男子从高处坠下的画面象征着道德的堕落;也许前几季中一些主要人物的死亡(不仅包括片中的虚构人物,比如男主角的秘书Miss Blankenship,广告公司合伙人Lane Pryce 和 Bert Cooper,还有历史真实人物比如玛丽莲·梦露和民权运动人物梅加·艾弗斯)是一种前兆。不管怎么样,粉丝们和评论家们似乎开始了某种守夜活动,等待着那一刻的到来。德雷柏死期将至,这毋庸置疑,问题是何时、以何种方式。&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fed89aee8ddfd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fed89aee8ddfd_r.jpg&&&/figure&&/p&&blockquote&《广告狂人》中的公司大佬Bert Cooper是白人男性特权的典型象征,身边永远被无数女秘书围绕&/blockquote&&br&&p&电视剧人物是对我们时代的某种隐喻,一个个角色体现着我们的集体焦虑和愿望。《广告狂人》的意义并不晦涩:明年春季将要播出的下半季就叫“一个时代的终结”。整个剧集对过去的描述虽然一丝不苟,却运用了一种修正主义的现代视角。最明显体现这一点,而同时又是观众最喜爱的,就是它描写了旧秩序在内部矛盾和外部压力下分崩离析。&b&从一开始,《广告狂人》除了展示过去那个时代的陋习和时尚品味,还记录了一种权力结构遭到侵蚀和逐渐被淘汰的过程。&/b&这种权力结构建立在白人男性的特权之上并为之服务。Don、Peter Campell(注:广告公司里的后起之秀)、Roger Sterling(注:广告公司合伙人)和其他人想当然地享用他们的职权,并毫无愧疚地滥用权位。这种态度在有线电视观众中激起了一种我们并不陌生的矛盾心情:当年的这些家伙真够可恶的,但是他们又有点酷,不是吗?该剧同时激起了我们的愤怒和怀旧之情。我们沉醉于该剧对过去那个时代迷人魅力的渲染美化,但同时又为该剧对这种美化所持的右派批判态度而叫好。&/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41d5cbb17bf2c0b6a8860b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3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41d5cbb17bf2c0b6a8860b_r.jpg&&&/figure&&blockquote&《广告狂人》中那些陋习满身却魅力四射的家伙们&/blockquote&&br&&p&《广告狂人》会以主人公的死亡结局,观众普遍都有的这一直觉可以说是多种因素造成的——这不只是叙事的内在逻辑驱使,还是一种文化期望的产物。在过去的十年间,我们的电视发生了某种深刻的变化,展开了最后阶段的反思。对于电视剧来说,这个时代对男性来说不但是狂人时代,还是衰人时代,更是坏人的时代。&/p&&br&&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b4a7e34ec6aeba9f718f18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45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b4a7e34ec6aeba9f718f18_r.jpg&&&/figure&&blockquote&《黑道家族》中以Tony Sopranos为首的黑帮势力&/blockquote&&br&&p&唐同时是托尼·索普拉诺 (Tony Sopranos)的继承人和前辈。《黑道家族》中的索普拉诺是男性权力的化身。 他继承了老大地位并努力维持、击败化解了种种威胁。《绝命毒师》里的主人公沃尔特·怀特(Walter White)在该剧的一开始与自己的懦弱抗争。整个世界都好像与他作对,剥夺了他的权力,可是他后来又扬眉吐气地(阴险变态地)夺回并施展了自己的权力。这些男性们可怖的一面同时又是他们的魅力所在。有时我们很难决定到底是应该力挺他们还是应该被他们吓到。剧情让我们进入并洞察他们自我欺骗的内心世界。我们赞叹他们的阳刚之力,即便我们知道那只不过是徒有其表,终将衰败或是显露其丑恶一面。他们的死亡是剧的终结,同时也提出一个结论:&b&托尼、沃尔特和唐都是末代的男性家长&/b&&b&。&/b&&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5aeeba6056eac27435d1c_b.jpg& data-rawwidth=&539& data-rawheight=&37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39&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5aeeba6056eac27435d1c_r.jpg&&&/figure&&/p&&blockquote&《黑道家族》是关于新泽西州最大犯罪团伙头目的故事&/blockquote&&br&&p&提出男性家长已经死亡,并不意味着我认为男性性别至上主义已经终结,男性正在经历衰落或是女性主义的胜利触手可及。我是一个中年白人男性,但我并不愚蠢。在政治,职业和家庭领域,对女性的厌恶歧视还是根深蒂固。但是在思想和文字的范畴里,对男权的辩护往往愚昧无知,让人反感;要不就是仓惶出招,无法让人信服。与之相比,对男性特权的批判则有信念的支撑,也更加富有智慧。男性至上再也不能被看成是一种自然秩序或是既定习俗。&/p&&p&男权的式微已经持续了很多代。大多数人都把这看做是一种进步过程(我同意这个观点,但是在这篇文章里这并不是我的主要议题)。 较之以前的排外压抑,我们现在社会更为自由开放。但是对男权的批判可能还带来了不那么愉快的后果。&b&在我看来,&/b&&b&在试图摆脱男性家长权威的同时,我们还扼杀了所有的成人,虽然这可能是出于无意。&/b&&/p&&p&在《广告狂人》末季上半部播完的一个多星期后,网络杂志《石板》(Slate)的记者和评论家茹丝·格雷汉姆(Ruth Graham)发表了一篇反响很大的文章,批评青少年读物在成年人中的流行。格雷汉姆指出,&b&差不多三分之一的青少年读物是被30到44岁之间的成年人(他们中大多数并没有十来岁的孩子)购买 。&/b&她说这些成年人“居然看给孩子们写的书,他们应该为此感到害臊”。但是看到文章后,这些读者感到却是愤怒。他们在推特上的留言可以被总结为“我该做什么用不着你管!”就好像格雷汉姆是一个专横、严厉的家长,警告孩子们甜食的坏处,好让他们吃更有营养、更有嚼头的食物 。&/p&&p&格雷汉姆在这场论战处于劣势,不论她的观点多么有说服力,她都无法获胜。要对具有权势地位的文化消费者们的幼稚消遣提出批评,就必然会自知或不自知地成为这么一个角色:一个喜欢责备他人的势利小人、乖戾之士。我在这里坦诚相告:我自己就是这么一个人。 当我看到我的某位同龄人拿着一本《哈利·波特》(Harry Potter)或是《饥饿游戏》(Hunger Games)时,我承认我会觉得不以为然。我并不为这种反应感到骄傲。作为一种文化批评,这种不以为然的反应跟当我看到我这个年纪(将近50岁)的老男人们玩滑板、或是穿短裤和夹趾凉拖时情不自禁露出的讥笑,或是看到办公室的女同事戴着蝴蝶形状的塑料发夹时反射性的耸眉属于同一个级别。&/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9d1efee272535dee12d9_b.jpg& data-rawwidth=&1068& data-rawheight=&61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1068&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f9d1efee272535dee12d9_r.jpg&&&/figure&&blockquote&《哈利波特》系列书籍&/blockquote&&br&&p&天哪,听我说了什么!算了,不用搭理我。说了这些,我并不是要为自己的这些反应辩解,我承认它们无可避免地会显得荒唐无力,脱离现实。电影评论是我的主业。在过去的15年,我看到电影公司花费了大量的财力和创造力来制作授权衍生系列电影(有一些就是根据我刚才提到青少年小说改编的)。这些电影促成推进了一个本质上来说以青少年为中心视角的世界。根据漫画改编的电影,老少咸宜的动画历险片,少年的英雄事迹和关于成长受阻的喜剧电影不但是21世纪好莱坞的主要摇钱树,他们更成了好莱坞的艺术之源。&/p&&p&与此同时,&b&电视毫不含糊地宣告我们正处于时代前沿。不但有《黑道家族》和《广告狂人》这样的电视剧预示了男性权威的终结,在所有类别的电视剧里,我们还看到了传统意义上的成年状态正在被侵蚀。&/b&从前那些经久不衰的类别片,比如都市警匪片,客厅或办公室情景喜剧和黄金时段的肥皂剧都对这种成年状态有所描画。可是现在,充斥我们电视屏幕的是《都市女郎》(Girls)、《宽镇日常》(Broad City)、《性爱大师》(Masters of Sex,讲述男性家长制终结之前的历史)、《开心汉堡店》(Bob’s Burgers, 一部疯疯癫癫,后《辛普森一家》时代的家庭卡通片)和一大批傻乎乎、甜腻腻、放纵自我和令人反感的网络即兴视频。&/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dfebc7a08b1d8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9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lockquote&《都市女郎》(Girls)是Lena Dunham自编自导自演的HBO剧,讲述四个住在纽约的年轻女孩的工作、爱情、梦想和生活,犹如“新生代版”的《欲望都市》。&/blockquote&&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cd61b85bda3cac68b4e8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dcd61b85bda3cac68b4e8d_r.jpg&&&/figure&&blockquote&《开心汉堡店》与《辛普森一家》&/blockquote&&br&&p&所有这些节目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试图表达这一点:&b&没有人再知道如何做一个成年人了。我们之前所理解的成人状态在观念的层面上变得无法维持。&/b&这并不单单是说那种严格意义上的,老派的唐·德雷柏式的父权已经崩溃,而是意味着父权——至少是父权的具体化身们所构想的这个概念——可能压根就没有真正存在过。这就有了一个问题:我们应该哀悼父权的死亡,或是应该在它的坟墓上起舞庆祝?&/p&&br&&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796cdc30da5cd6ff915310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36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796cdc30da5cd6ff915310_r.jpg&&&/figure&&blockquote&《宽镇日常》(Broad City) 这部电视剧是美国颓废青年人的真实写照。&/blockquote&&br&&p&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可能先要进行一场调查:谁或是什么杀死了成年人?死亡来得缓慢还是突然?是自然死亡还是死于暴力?凶手是一人还是多人?是情有可原的命案还是冷血谋杀?&/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d47bb8ec4a0eec_b.jpg& data-rawwidth=&448& data-rawheight=&672&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448&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2d47bb8ec4a0eec_r.jpg&&&/figure&&blockquote&《性爱大师》是一部追踪美国上世纪60年代“性革命“起源的历史剧。&/blockquote&&br&&p&严格字义上的父权向来让我们美国人觉得不那么舒服。以现今的标准看,那些创建美国政治独立的男性们大多处于青春期后期。(包括本杰明·富兰克林,从某些角度看,他可能是这帮人里最孩子气的了)。他们闹独立的一部分原因是要反抗英王乔治三世的权威。而乔治三世代表了一个腐朽的、无法理喻的、暴虐的父亲形象。直到一个多世纪后,这些叛逆的儿子们才由于自身的建树被看成父权的象征。在“一战”的时候,由当时的一位参议员沃伦·哈丁(Warren Harding)提出,“建国之父”这一称呼才变得家喻户晓。&/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ee40c5dac7bb93bab78a16f41bb32e91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1.zhimg.com/ee40c5dac7bb93bab78a16f41bb32e91_r.jpg&&&/figure&&blockquote&“建国之父”本杰明·富兰克林。图右为Bob Staake绘制的“调皮的”本杰明·富兰克林。&/blockquote&&br&&p&从一开始,美国文化就明显地对父权和成年人的要求主张的有所抵触。在他的权威之作《美国小说的爱与死》(Love and Death in the American Novel)中,莱斯利·A·费德勒(Leslie A. Fiedler)分析了美国文学的经典之作。在早于茹丝·格雷汉姆半个世纪他就指出,“美国的经典小说有一点名声远扬,那就是把它们摆在图书馆的儿童书籍区也不会出格。”&/p&&p&费德勒探讨了瑞普·凡·温克尔(Rip Van Winkle)和哈克贝利·费恩(Huckleberry Fin)对美国文学的影响。他把他的观点加以扩大引申,做出了一个对美国国民特性的统括总结(这一总结直到现在还站得住脚):&b&“美国小说里典型的男性主人公是一个不停奔波的角色,他不是被追赶入林中就是被驱逐到海上河上,或是加入战争。他想方设法逃避‘文明’。而‘文明’意味着两性相遇而水到渠成的性爱,婚姻和责任。我们伟大的作品里决定主题和形式的因素之一就是这种逃避策略。这种向自然和童年的回归给了我们的文学(和生活)一种既让人着迷,又让人恼火的男孩子气。 ”&/b&&/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f3add8a02bc1bbbdc5cc5d7_b.jpg& data-rawwidth=&409& data-rawheight=&512&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9&&&/figure&&blockquote&《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马克吐温以小男孩费恩为主角创作的小说,是美国文学的经典原型之一。&/blockquote&&br&&p&哈克的“老爸”这一形象是对父权的彻底嘲讽。他是个卑劣、刻薄、狡诈的酒鬼。文学作品中一些人物的过世丝毫引不起人们的哀悼之心,哈克父亲就是其中一位。哈克从密苏里流浪到南方。在那里,他看到的是一个有缺陷的父权秩序。这种秩序企图用荣誉和礼节来掩盖奴隶制的极端残酷。哈克的故乡代表了一个“提供归属感和安全感的世界。生活围绕着由母亲们统领主持的学校,家庭和教会”。南方的父亲们使哈克感到疏离,而母系的温柔乡却又使他感到窒息。只有在河上,与逃跑的奴隶朋友吉姆一起,他才找到了真实和自由。吉姆是哈克的保护者,而有时哈克还扮演了他的监护人的角色。&/p&&p&费德勒注意到,哈克与吉姆之间的友爱在美国文学中成了一个模式。这种友情还存在于《白鲸》(Moby-Dick)中的以实玛利(Ishmael)和魁魁格(Queequeg)、詹姆斯·费尼莫尔·库柏(James Fenimore Cooper)的《皮袜子》(Leatherstocking)系列小说(尽人皆知这部作品遭到马克吐温的憎恶)中的纳提·邦波(Natty Bumppo)和钦卡奇可(Chingachgook)之间。这些人物之间并无性爱发生,但是他们的关系却展示了一种强烈的同性之爱。让费德勒印象深刻的是这种关系跨越文化,并挑战了异性恋爱观。 这些朋友们漂泊在大海上,荒野中,他们不但成功逃脱了父权制度,还摆脱了女人们通过亲密关系树立的权威——在他们看来,母亲们和妻子们象征着对男人自由的约束。&/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ec1eedcc49f0c98b06e6e_b.jpg& data-rawwidth=&400& data-rawheight=&580&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00&&&/figure&&blockquote&《白鲸》同样是美国文学的经典作品。&/blockquote&&br&&p&费德勒认为美国文学幼稚不更事。他哀叹美国文学少有关于婚姻和恋爱的作品 。对他来说,只有涉及这些宏大的成人主题的小说才能成为成熟的经典之作。可是,除了像亨利·詹姆斯(Henry James)和伊迪斯·沃尔顿(Edith Wharton)这样的少数例外,&b&美国文学要么是男孩子们的历险经历,要么就是关于女性的多愁善感。换句话说,所有的美国小说都是青少年文学。&/b&&/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fdb531b6f816_b.jpg& data-rawwidth=&600& data-rawheight=&374&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00&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fdb531b6f816_r.jpg&&&/figure&&blockquote&逃离sivilized世界的男性 by Ron Powers&/blockquote&&br&&p&把野蛮的、未开化的男孩子提升到时代英雄的地位, 这是美国文化中的常事。即使当美国社会自身经历发展,动荡和变革时,也还是如此。当费德勒坐在他位于蒙大拿州密苏拉的书桌前撰写他那偏执的著作时,一场年轻气盛的叛逆运动正如火如荼的开展,渗透了文化生活的各个角落。摇滚乐队的坏男孩们、詹姆斯·迪恩和马龙·白兰度在银幕上塑造的郁郁寡欢的叛逆形象都证实了费德勒此时正在梳理阐述的观点。同样证明了他的观点还有霍尔顿·考尔菲德 (注:Holden Caulfield,《麦田里的守望者》里的主人公),迪恩· 莫里亚蒂(注:Dean Moriarty,杰克·凯鲁亚克《在路上》 的主人公),奥吉·玛琪(注:Augie March,索尔·贝娄《奥吉·玛琪历险记》中的主人公)和哈利·安斯特罗姆(注:Rabbit Angstrom, 约翰·厄普代克《兔子四部曲》中的主人公) 。这些角色逃离习俗、礼仪、权威和哈克所说的“瘟明” (sivilized)世界,是新涌现的一批并不完全彻底的反英雄人物。&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5ecc821f1f60caabdeaa0_b.jpg& data-rawwidth=&900& data-rawheight=&125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9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5ecc821f1f60caabdeaa0_r.jpg&&&/figure&&/p&&blockquote&《麦田里的守望者》主人公Holden Caulfield是“反英雄”人物的文学形象之一&/blockquote&&br&&p&从这些小说这里,美国文化顺理成章地发展到了贾得·阿帕图(Judd Apatow)的电影,快得就好像搭上了菠萝快车(注:阿帕图制片的一部电影叫Pineapple Express)。厄普代克和菲利普·罗斯写于60和70年代作品里的主人公们反抗婚姻,职业对他们提出的要求,拒绝遵循官僚体制。他们以自己的存在为赌注,玩着引诱和抛弃,通奸和离婚的游戏。一代之后,他们又出现在我们的文化中,成了哥们儿喜剧电影中的主人公。美国文化一路退化,莱尼·布鲁斯(Lenny Bruce)退化成了亚当·桑德勒(Adam Sandler),《第22条军规》(Catch-22)成了《宿醉》(The Hangover),《再见哥伦布》(Goodbye, Columbus) 成了《四十岁的老处男》(The Forty-Year-Old Virgin)。&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dd66f6aec0232fea07837b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4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dd66f6aec0232fea07837b_r.jpg&&&/figure&&/p&&blockquote&《第22条军规》与《四十岁的老处男》&/blockquote&&br&&p&但是这些男人孩们的荒唐滑稽之举并不只是对过去的重演。从他们赖在沙发上说的玩笑话里,我们能觉察到一些新东西,一些加速成人状态走向最后危机的东西。过去的反英雄人物们虽然叛逆,但是接受成人状态这个事实是他们叛逆的前提。而如今的这些男人孩们就是拒绝长大,并且以此为傲。他们用着青少年的态度干着成人的事(参见《阿呆闯学堂》[Billy Madison]、《一夜大肚》[Knocked Up]、《烂兄烂弟》[Step Brothers] 和《疯狂闪避球》[Dodgeball]),体现了一种让人为之一振的叛逆感,至少在看第一遍这些电影时我们是这么想的。就是啊,他们为什么要听从拘谨的上司、自以为是的有钱人和其他一些滥俗的代表根深蒂固的男性权威的角色?&/p&&p&但是,这只是故事的一半。&b&就像之前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一样,不服气的男人孩们(man-child)的叛逆敌意针对的不单单是男性权威,还有女性。在桑德勒早期的搞笑电影和他的许多由阿帕图制片的电影中,女性被限制于一些典型角色。亲切的母亲和耐心的妻子被理想化。离开她们是一种解脱,但是知道当你浪子回头时,她们会照顾你,这同时又是一种欣慰。&/b&刻薄的母亲和有控制欲的妻子在这些电影中遭到嘲笑和羞辱,而对性有明确要求的女性则需要被驯服并让她们知道羞耻。真正的满足感只能是和朋友们在一起时才能产生。男人孩和他的朋友们都喜爱色情电影、《星球大战》、大麻、电子游戏以及所有女人们和父母们不能理解的东西。&/p&&p&在最糟糕的情况下,哥们儿喜剧片是同性恋憎恶恐惧症和丝毫没有创意的种族定型的肮脏杂烩。它的反叛立场是保守势力的一种惯用手段—这些最有社会权势的人却假装是被围困,被欺压的群体。但是这些电影对成长的抗拒又让观众对成人状态到底是什么产生了批判思考。在过去制品厂时代的经典喜剧电影里,那像疯狂过山车似的结婚、复婚,让人晕头转向的冗词赘语和心照不宣的暗示都说明了成年人状态是一个事实。这状态不可逆,职责繁重,但也提供了许多机会。成年人可以喝酒、抽烟、打情骂俏,还有钱可花。诀窍就是在满足欲求和履行职责之间找到平衡。&/p&&p&而现代喜剧主人公的心愿却是沉迷深陷于自己的不成熟,并以此为乐。有时,比如在赛斯·罗根(Seth Rogen)的新片《邻居》(Neighbors)中,他虽然已经成家,却也能如此照做 。另一些作品则要黑暗一些。比如在阿黛尔·沃德曼(Adelle Waldman)的小说《内森尼尔的情事》(The Love Affairs of Nathaniel P.)中,他直到结尾还是孤身一人, 并没有摆脱滥交的生活方式,虽然与罗斯全盛期小说中的主人公相比,他更加感到了内疚,更加觉得自己有责任做一个正派的人。需要指出的是,现代男人孩的不堪还是有自己的底限的。而他的前辈们比他还要不堪的多。&/p&&p&但前辈们却有奋斗的目标——至少这是他们生活的一部分。他们的反叛立场基于道德或是政治观念。费城的独立战友们赶走了一位国王;哈克·芬揭穿了美国奴隶制度没有人道的谎言;莱尼·布鲁斯挑战审查制度。当有人问马龙·白兰度饰演的飞车党大佬为什么叛逆时,他的虚无主义的回答激动人心:“你究竟有什么?”而让现代男人孩回答这个问题,答案可能会是:“……”。&/p&&p&可能不再有人长大,可是所有人都要变老。当永远童年的梦想消逝,而传统意义上男性特权又不可及时,男孩叛逆者们该怎么办呢?他们有两条出路:他们要不然被时代遗忘,要不就变成喜剧艺人Louis C. K.。每个50岁以下的美国男性白种人都能在他《路易不容易》(Louie)里面的角色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这整部剧差不多都是讲在后父权时代, 做一个苍白虚弱、有孩子的异性恋男人是多么的愚蠢荒诞 。如果你喜欢简单的概括,那这就是关于一个衰人的剧。&/p&&figure&&img src=&https://pic1.zhimg.com/206f166a76feff01e055c3_b.jpg& data-rawwidth=&318& data-rawheight=&417&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318&&&/figure&&blockquote&喜剧艺人 Louis·C·K&/blockquote&&br&&p&《路易不容易》的幽默和伤感不但来自于路易有时对于自己所拥有特权的滑稽感受——包括能在城市里相对安全地穿行以及可以指望能和相貌远在自己之上的女人上床——还来自于他自知这些特权的概念和想象基础已经瓦解。他是大家的注意力中心,但是对于这一点他却不是十分自在。他怀疑在他周围还有别的更有趣的故事、更幽默的笑话、更戏剧化的身份危机,而这些他都无法据为己有。最重要的是,他意识到在他的生活和世界里有一股力量,时而折磨着他,又时而给他希望,尽管这力量实际上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这就是女性主义。&/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a0f35ad8cefb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25&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a0f35ad8cefb_r.jpg&&&/figure&&blockquote&《路易不容易》&/blockquote&&br&&p&&b&谁是现在世界上最受瞩目的自封女性主义者?如果你的答案不是碧昂斯,那你太费劲想要独树一帜了。&/b&你看到她在MTV音乐录音带大奖典礼上的表演了吗?她穿着一件点缀着珠宝的紧身连身衣,在她身后的舞台上浮现出来“女性主义者”这几个硕大的、 闪闪发光的大写字母。碧昂斯想要表达的东西很多,但是在这里她绝对没有任何讽刺意味。 “女性主义者”完美体现了碧昂斯一贯的自信和挑衅,这个词涵盖了她复杂多变身份的方方面面——她是流行巨星、性感符号、一个女儿的母亲、一位妻子——她和她的丈夫是白宫之外最有势力的美国黑人夫妻。&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993f5e57def78c06a73f2d65ca44a57e_b.jpg& data-rawwidth=&650& data-rawheight=&647&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5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993f5e57def78c06a73f2d65ca44a57e_r.jpg&&&/figure&&/p&&blockquote&碧昂斯上个月在Instagram上发布了一张模仿美国经典海报“女子铆钉工”的照片。铆钉工海报是美国女性力量崛起的重要象征。&/blockquote&&br&&p&碧昂斯女王可能是现在流行音乐界最强大、最自相矛盾、最包容众生的一股力量。但是她并不是孤身一人。Taylor Swift最近提到过在她的好友Lena Dunham的影响下,她意识到“我一直就站在女性主义的立场上,尽管我没有明说”。她的民谣标榜让聪明女孩从中汲取力量,她的这番话只不过印证了听她歌的人早就知道的一件事。虽然大家对女性歌手被性感化会一直感到痛心疾首——这从赞扬或贬损Nicki Minaj、Katy Perry、Miley Cyrus、Iggy Azalea、Lady Gaga、Kesha和所有这些人的老祖宗麦当娜的评论文章中可见一斑——但是很难否认这些女性艺人对权力和独立的主张。刚才的名单可谓包罗万象,但是还可以再加进去很多名字。&b&现今的流行音乐的主导声音属于女性。摇滚可能是个例外,但摇滚本来就是老男人的音乐。流动在她们音乐旋律之下的往往是跟别的女性的对话——和朋友、粉丝、对手和影响自己的人。&/b&&/p&&p&同样的对话也发生在别的艺术形式中:文学、单人脱口秀,甚至在电影中——而在包容女性创作方面,电影一直大大落后于其它形式。但是新的文化女性主义却是在电视这一垂死的男性家长的纪念谷里宣告了自己的鲜明立场。较之以前,现在的电视节目种类繁多,制作精良,以至于“电视”这个词再也不只是意味着客厅家具和固定节目表。许多评论家条件反射般的把关于抑郁的男人、愤怒的男人和反英雄角色的剧集奉为上佳之作,比如《纸牌屋》、《权力的游戏》、《真探》、《大西洋帝国》和《新闻编辑室》。但是除了这些,还有很多以女性为主角的电视剧,讲述了从布鲁克林到监狱到白宫等各种地点状态下的女人和女孩们的故事 。这些节目幕后的创作人员往往是女性,她们积攒了实力和资历,可以不受牵制,依照自己的想法行事。&/p&&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38d1bceffba01c5dedeab2_b.jpg& data-rawwidth=&620& data-rawheight=&458&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20& data-original=&https://pic4.zhimg.com/38d1bceffba01c5dedeab2_r.jpg&&&/figure&&blockquote&《纸牌屋》&/blockquote&&br&&p&许多人忘了这一点:托尼、唐和海森堡(注:Heisenberg,《绝命毒师》里主人公的别称)这些电视里麻烦男人的时代同时也是电视里麻烦母亲的时代。像《单身毒妈》(Weeds)、《倒错人生》(United States of Tara)、《如果还有明天》(The Big C) 和《护士当家》(Nurse Jackie) 这样的剧没有让剧评家们同样欣喜若狂。这其中一部分原因是这些剧很难被划分到某个类别。它们不同于一小时剧集的模式,大多数一集只有半个小时。它们乐于在悲怆和荒唐两级之间游走 。它们究竟是情景喜剧还是肥皂剧?这种模棱两可,加上评论家们的固执——他们拒绝像看待警匪片和律政片那样严肃看待滑稽节目和家庭节目,使这些剧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但同时,这些剧的模棱两可又给了它们巨大的发展空间。&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36cabebde8e280bf144ed_b.jpg& data-rawwidth=&640& data-rawheight=&4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64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36cabebde8e280bf144ed_r.jpg&&&/figure&&/p&&blockquote&《绝命毒师》的男主角沃尔特过着教书与制毒的双重生活,每天都很压抑。。&/blockquote&&br&&p&有线电视的半小时模式使节目可以像公共台情景喜剧那样简洁,同时又有讲脏话和裸露的自由。《欲望都市》(Sex and the City)就是这样。&b&回想起来,《欲望都市》是21世纪早期最有影响力的电视剧了。这部剧以女性之间的友谊——“姐妹之情”听上去更有一种旧时代的政治意味——为剧情中心。&/b&这种友谊是剧中幽默、情感和叙事曲折的主要源泉。在70年代,玛丽·泰勒·摩尔秀(The Mary Tyler Moore Show)和它的一系列衍生节目也做到了这一点。但是凯莉(注:《欲望都市》女主角)和她的女友们比她们的前辈们更直率、更无所顾忌。这使得《欲望都市》成为《都市女郎》和《宽镇日常》理所当然的前辈。这两部新剧讲述了年轻一代的女性们如何在都市里寻找爱情、财富、友情和乐趣。&figure&&img src=&https://pic3.zhimg.com/cba0dab71_b.jpg& data-rawwidth=&500& data-rawheight=&306&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00& data-original=&https://pic3.zhimg.com/cba0dab71_r.jpg&&&/figure&&/p&&blockquote&《欲望都市》&/blockquote&&br&&p&这两部剧毫无疑问都是喜剧,虽然《宽镇日常》比《都市女郎》更加给人一种即兴、没有章法的感觉。类似它们但更拘谨一点的电视节目还有《明迪烦事多》(The Mindy Project)和《俏妞报到》(New Girl)。&b&“女人能幽默吗?”这个几年前的伪命题讨论在当时就显得很荒谬, 现在这讨论已经盖棺定论,好像从来就没发生过。&/b& Tina Fey、Amy Poehler、Amy Schumer、Aubrey Plaza、Sarah Silverman和Wanda Sykes——这些都是上面那个问题的答案。其实,真正的问题从来不是女人们能否博人一笑,而是她们有没有权利像男人们一样坦诚。&br&&/p&&figure&&img src=&https://pic2.zhimg.com/12bc7baac73_b.jpg& data-rawwidth=&524& data-rawheight=&500& class=&origin_image zh-lightbox-thumb& width=&524& data-original=&https://pic2.zhimg.com/12bc7baac73_r.jpg&&&/figure&&blockquote&Tina Fey和Amy Poehler在“星期六夜现场”(SNL)里模仿女州长Sarah Palins和国务卿希拉里。&/blockquote&&br&&p&&b&除了坦诚,她们也能像男人一样叛逆、令人讨厌和幼稚吗?谁说只有男孩们才能反叛?&/b&我并不是说新一代女孩就是《末路狂花》一模一样的翻版。就像男人们从真心实意的叛逆退化到幼稚的不接受现实,女人们的进化其实也是一个退化过程。毕竟,传统意义上的成年人状态对她们来说太不公平 。&/p&&p&这并不是说女人们新的幽默风格是对男性的简单模仿。相反,在《宽镇日常》里,由伊拉娜·格雷泽(Ilana Glazer)和艾比·雅各布森(Abbi Jacobson)饰演的两位角色之间的深厚友情是全剧的中心。这友情同时延展并批判了懒鬼蠢汉扎堆的哥儿们喜剧。《工作狂》(Workaholics) 和在网络上一直播出的迷你情景喜剧《杰克和阿米尔》(Jake and Amir) 正在把哥儿们喜剧发扬光大(我是在说反话)。伊拉娜和艾比的自由,还有《都市女郎》里的汉娜(Hannah)、玛尼(Marnie)、芍珊娜(Shoshanna)和杰萨(Jessa)的自由,是可以自由地愚蠢、自私、不成熟;自由地探索两性关系,自由地爱恨。&b&她们的叛逆不是对男性叛逆的模仿,而是对她们所被指定的社会角色的叛逆。费德勒认为成长受阻是美国文学的一大主题。在美国文学作品中,父亲是暴君和酒鬼,作为一个成年人维持文明秩序的任务则落到了女性身上。&/b&在美国文学中有像贝琪·撒切尔(Becky Thatcher)这样的好姑娘,她牵制住哈克的朋友汤姆·索亚(Tom Sawyer),防止他误入歧途得太远;还有像道格拉斯寡妇(Widow Douglas)那样善良但却管得太多,让人透不过气来的母亲形象;还有像马克·吐温的妻子丽薇(Livy)那样通晓事理的典范——关于他的妻子,吐温说过这么一句话:“如果她说穿袜子是不道德的行为,那我就会再也不穿。”&/p&&p&通过这些女性人物和她们的近代后辈们,还有电视上那些不堪一击、穷途末路的男性家长们,我们可以看出,做为一个美国成年人,意味着总是沦为别人成长故事中的符号性人物。这可不是生活之道。在一个把人生第二春视为最大价值的文化中,这无异于一种道德死亡。而现在我们能避免这一命运。粉丝势力的稳固壮大,以及个人不容争辩的喜好憎恶盖过正式的评论话语, 让我们每一个人都成了孩子。我们有最喜爱的玩具、书籍、电影、电玩和歌曲。我们需要慰藉时会想到这些娱乐,在需要挑战和启迪时也同样如此。&/p&&p&青少年文学只不过是最小的一方面。现在我们有可能把成年人状态想象成一种永远青春的状态。童年曾经是一种有限自主和推迟享乐(“等到你长大了”)的阶段,现在是永远的自由和快乐。成人们不用放弃孩童之事:我们住在父母家,去夏令营,玩闪避球,收集娃娃和动作人偶,随心所欲地看卡通片。这些成长受阻的症状也是我们比那些放弃这些消遣的古板傻瓜们更自由、更诚实、更幸福的标志。&/p&&p&说到这里,我的确觉得我们失去了什么。但是抱怨当代文化的普遍不成熟就跟宣称它再酷不过一样愚蠢。内心软弱的人可承受不了权威的危机。我们有可能会觉得恐惧、奇怪和迷糊。但是这也会很有趣。我们时代最好、最真实的文化作品给我们带来了上面所有这些感受。&b&在这些文化作品营造的世界里,没有人统揽全局,可能没有人知道究竟发生着什么,人们的身份总是在变化。父母们的举动像十几岁的少年;小孩们有着超越年龄的智慧。女孩们拓展她们的行动天地;而男孩们把自己隔绝在秘密花园里。 更多的故事、画面和讨论让我们眼花缭乱, 而它们中的每一个都让我们觉得与众不同、标新立异。世界是我们的游乐场,爸爸和妈妈都不知去了哪儿。&/b&&/p&&p&我绝对赞成,只不过离我远点儿。&/p&&br&&br&&br&&p&&i&&b&男权没落,时代属于你。&/b&&/i&&/p&&br&&p&更多内容,请戳官方微博:&a href=&https://link.zhihu.com/?target=http%3A//weibo.com/p/3659/home%3Ffrom%3Dpage_mod%3DTAB%23place& class=& wrap external& target=&_blank& rel=&nofollow noreferrer&&玲珑沙龙&/a&&/p&&p&微信号:linglongclub&figure&&img src=&https://pic4.zhimg.com/d9a51a60abdebea9d0907b2_b.jpg& data-rawwidth=&258& data-rawheight=&258&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258&&&/figure&&/p&
今天我们推荐一个讨论浅显话题(美剧啊,美国流行音乐啊)的严肃文章(由《纽约时报》首席影评人A.O.Scott撰写的雄文,反正就是旁征博引感觉非常高深)。这个文章看似是在描述美国流行文化的一个明显变化——成年人基本上全部都在电视、电影、通俗文学和流…
&p&看到了LS一些回答,评论和科普都有了,只是来说说“其他的观点”&/p&&p&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看过国内一些解读文本,不少专家学者都会强调详述 德波在这本书里提到过的资本家政治家是如何通过spectacle生成,利用缺乏明确“historical perspective”的spectacle的政治匿名性,来消解民众的“质疑”和“反抗”,达到无声无息控制民众的目的。&/p&&p&但这本书的思想基础不仅仅只是建立在资本家政治家←→群众这种阶级斗争式的二元对立模式上&br&德波是征用了一些马克思卢卡奇甚至青年黑格尔的观念,但他并没有完全传承那套无产阶级革命批判理论。&br&居伊德波首先是个艺术家,而不是政治家。包括他所倡导的情境主义国家,是一场关于艺术革命,而不是打倒地主的什么文革。&/p&&p&也许在景观诞生原初是始于资本主义精神,但事实上在那之后景观就如同一套失控的电脑系统。&br&政治家本身算不算景观的一部分?&br&例如占领华尔街那样反抗资本将政治带向街头的学生算不算景观的一部分?&br&参考德波后来对超现实主义和后期达达主义的批判,当然也算。&br&甚至俄国公社式的社会主义,在他看来都是一种“集中式景观”的体现。&br&&b&景观其实不止是物化人,它自身就是整个布尔乔亚意识形态的物化。&/b&&/p&&p&the society of spectacle开头引语就引用了费尔巴哈在基督教本质的话&br&“But for the present age, which prefers the&b& sign to the thing signified&/b&, the&b& copy to the original&/b&, &b&&i&representation to reality&/i&&/b&, &b&appearance to essence&/b& . . . truth is considered profane, and only &b&illusion is sacred&/b&. Sacredness is in fact held to be enhanced in proportion as truth decreases and illusion increases, so that &b&the highest degree of illusion comes to be the highest degree of sacredness&/b&.”&br&& 1-19&br&The spectacle inherits&b& the &i&weakness&/i& of the Western philosophical project&/b&, which attempted to understand &b&activity&/b& by means of the categories of &i&&b&vision&/b&,&/i& and it is based on the relentless development of the particular technical rationality that grew out of that form of thought. The spectacle does not realize philosophy, it philosophizes reality, reducing everyone’s concrete life to a universe of &i&speculation&/i&.&/p&&p&在西方哲学里,无论是唯物主义消极地将世界考虑成“作为静止表象而不是运动的”,还是唯心主义需要借助各种符号将Imaginary的表象通过自己的imagination来具象化(天堂有伊甸园,伊甸园里有蛇)。&br&在德波看来就是&b&这种思维让vison表象取代了真正自然的具有“有机整体性”的人本主义成为“世界”本质的原因。&/b&&/p&&p&&b&居伊德波批判的景观社会的根源不止是资本,还有根植在西方哲学传统里的一种思维方式。&br&一种用vision代替activity, 用contemplate的方式来理解act的思维传统。&/b&&/p&&p&1-17&br&The present stage, in which social life has become completely occupied by the accumulated productions of the economy, is bringing about &b&a general shift from &i&having&/i& to &/b&&i&&b&appearing&/b& ..&/i&&b&Individual reality is allowed to appear only insofar as it is &i&not actually real&/i&.&/b&&/p&&p&&br&&/p&&p&spectacle的思想基础也不是在批判西方媒介,德波明确提出过spectacle并不是一定要以发达的媒介作为前提,不发达的偏远山区也可能形成被spectacle支配的社会。&/p&&p&===================&/p&&p&非哲学专业,板砖轻拍。&/p&
看到了LS一些回答,评论和科普都有了,只是来说说“其他的观点”the society of spectacle,看过国内一些解读文本,不少专家学者都会强调详述 德波在这本书里提到过的资本家政治家是如何通过spectacle生成,利用缺乏明确“historical perspective”的specta…
&p&哇知乎首答这么多赞有点受宠若惊,那就再更点好玩的吧&/p&&p&唢呐其实是一个特别没良心的乐器(好像双簧乐器都是这样),只要几天没练,嘴就兜不住哨片,音准弱音啥的都不存在,一吹高音就噗噗的漏气。&/p&&p&一次在排练九儿,前面的solo指挥让我吹了好几遍,后来吹不动了,就开始调侃说唢呐是很难的乐器,特别费工夫,所以以前的职业乐团发工资,唢呐一个月都是37斤半的粮票,而二胡只有27斤 &/p&&p&凭实力长的胖&/p&&hr&&p&当初考北大高水平的时候,在考场报幕的小姐姐报完幕之后全程捂着耳朵蹲着听我吹完了《一枝花》&/p&&p&后来进了大学之后,艺特要复试,在我面前的交响指挥全程把脸背过去听,而且当时我还是有意不朝着评委吹&/p&&p&第一次在乐团排练,我试了下音,全排练厅瞬间没声音,都回过头来像看傻子一样看着我&/p&&p&最后,唢呐真的不是只在红白喜事上吹好嘛&/p&
哇知乎首答这么多赞有点受宠若惊,那就再更点好玩的吧唢呐其实是一个特别没良心的乐器(好像双簧乐器都是这样),只要几天没练,嘴就兜不住哨片,音准弱音啥的都不存在,一吹高音就噗噗的漏气。一次在排练九儿,前面的solo指挥让我吹了好几遍,后来吹不动了…
&p&游戏设计中,有专门的研究显示:不同类型的玩家数量不同,会导致整个游戏的大环境不同。&/p&&p&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变化比率强化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