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这配置玩3a游戏和用pr剪竖屏视频(不是专业的)还ok吗?

腾讯移动游戏五周年庆典采访 探索游戏更多可能!
8月2日,腾讯移动游戏五周年庆典暨下半年新品发布会于上海举办。基于“探索游戏更多可能”这一主题,腾讯移动游戏介绍了其在各业务领域的最新进展和探索,并分享了对行业的深度思考和观察。下面就一起来了解下现场采访的具体内容。记者:腾讯18年下半年将如何会布局国内市场?罗伟:这个问题确实挺大的,腾讯移动游戏经过5年的发展,现在是3.0的阶段,现在我们除了传统的成熟品类以外,其实看到我们也在越来越多的看细分用户的需求,包括刚刚在发布会上,我们也提了,包括我们在传统大众品类之外的垂直精品,包括星曜和极光也去布局一些垂直品类和创新玩法,以及我们微信的小游戏整个生态,包括我们也在尝试说海外的运营,其实腾讯游戏发展到现在,我们的整个计划是更加立体的,更加多元的,也是希望带给用户更多不一样的体验和诉求,这是在整个战略方面。其实我们也看到,因为前几年的发展以后,现在我们端游的IP以前的游戏IP基本上能上的产品都已经上了,后面我们怎么去发展,包括我们现在看到中国的游戏玩家对游戏品质,包括对海外3A大作的认知,他们对于游戏品质的要求和理解是越来越高了,所以为什么我们后面才会说不仅仅是局限于我们之前的游戏复刻这一条路,还要从产品本身升级成为一款能够在整个世界上顶尖西方3A大作这样品质的产品,去满足下一阶段中国用户的诉求,这是我们现在看到后面的一些趋势。在腾讯的内部组织结构上来说,腾讯在内部组织上也做了一些调整,来支撑我们认为比较重要的一些赛道级方向,包括垂直的赛道和创新的赛道,比如二次元、女性向、沙盒、体育开放世界RPG等,这是我们花大力气去投入的,也看到说曾经细分垂直的品类,在用户的拓展和泛用户渗透上已经发生了非常快速的变化,是70%以上的用户规模扩大,所以说整个下来我们希望说能够与我们的合作伙伴一起,把整体的想法能够快速通过产品推动落地,推动不管是老的品类也好,还是新的类型的产品也好,能够快速的推向市场。记者:你好,我想问一个关于功能游戏的问题,其实功能游戏最近腾讯和网易,包括阿里在这个方面都有布局,我想问一下徐总,您认为功能游戏在商业兴和价值是有冲突的吗?在这个方面你们是怎么想的?怎么拓展它的商业价值?徐玉辉:首先我们做功能游戏,就目前的布局来看我们是没有考虑过有商业价值这件事情的,那我们为什么要做功能游戏呢?就是因为在现有的整个游戏用户层面上或者市场层面上,其实用户在不断的增长,他们的需求也在分化,包括也会寻求去以更加互动、有趣的方式去认知世界、增长知识不断在提高,游戏的多元化价值也需要更深去挖掘,它未来更要往哪些方面去发展呢?其是功能游戏是一个趋势,这是从市场的角度。第二个从我们的整个游戏行业的布局来看,功能游戏是属于我们大的游戏布局下面的其中一个部分。第三个,从腾讯公司来看,我们作为这么大的一个互联网公司来讲,其实对于社会的价值我们是需要有贡献的,我们做功能游戏是不遗余力的,所以在我们看来,我们不是跟着谁做,而是我们要做自己真正能够有助于,帮助现在解决某一领域或者是社会一些问题的事情,所以我们才开始重点去布局我们整体的功能游戏,我就分了三点,一个是市场环境,第二个是游戏行业,第三个是公司角度。记者:腾讯从去年到今年以来的出海布局,这一块经历了哪些变化接下来出海这一块是不是作为一个重点的突破方向?腾讯接下来还有哪些类型的产品布局出海?罗伟:我尽量解答一下,其实我们探索整个移动游戏的出海已经有3年多了,我们从移动游戏第三年就开始在做这样的自由探索,其实说我们发展的阶段是这样的,我们对全球市场做了深度的研究,并且结合市场特点以及自身优势,去划分了优先级,并制定了针对性的策略,我们针对不同的市场,也定了不同的发行模式,有些可能是通过我们自己的海外运营团队去做,有些是通过我们投资当地的合作伙伴去做,其实也看到腾讯确实是在海外没有说像国内有那么犀利的平台优势,所以说其实我们每一步都走的还是挺努力的,但也是全力在说去做海外的市场,大概是这样的,不知道有没有回答您的问题。记者:刚刚说到功能性的游戏,目前民众对于功能游戏认知还比较匮乏,我们接下来有怎么样的一些动作,让大众对功能游戏有一个合理的认知呢?徐玉辉:功能游戏跟传统游戏最大的不同点一个是偏娱乐向,一个是解决问题,我们把专业和权威是摆在上面的,为什么功能游戏一定要加入游戏的娱乐性和互动呢?是因为我们希望在这种传统的方式上面,让它更具有乐趣性,让大家在传递的过程当中,能够有更快乐的这一方面,这是我希望可以做到的。至于未来功能游戏在整个市场上的推广和PR我们怎么做呢?这一块我们一直在探索,除了传统的营销方式我们会结合功能游戏的目标群体和特殊应用场景,去探寻新的营销手段。这一年我们都在不断地探索和研究。记者:你好,我想问一下罗总,去年也提到了一些精品游戏的战略,目前已经有一些去年的游戏上线或者开测过了,您对去年的这些产品,如今已经上线过的,它们的成绩满意吗?它们是否达到了您的现有预期呢?罗伟:我觉得整体还是满意的,其实我们今年也看到,确实整个游戏行业面临的一些困难,我觉得我们也是在跟整个行业一起去面对,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是更加开放的,更多的问题能够去跟整个行业或者是厂家一起去讨论解决的。今天主要面临的问题还是我们的对于产品品质的预判,没有那么领先到用户诉求的增长。刚刚有一个分享说上半年整个RPG的游戏在这个题材或者品质上突破不够,所以导致整个量下降,用户获取的成本大幅提升,这个其实在我们上半年看到的或者说去年发布的游戏里面或者整个行业来看都是一个共性,我觉得这一块是明显的问题,市场是越来越成熟的,用户对于产品品质的要求是越来越高了,我们单纯去做换皮的玩法或者说套路化的玩法,玩家进来了以后,他其实是不会再吃这一套换皮的做法。反过来也是激发我们说为什么下决心一定要把游戏类的本身品质娱乐性,包括创新的玩法去跟老产品的融合,或者说我们通过跨平台的玩法复刻,或者说跨玩法的融合,能够提炼出来说放到其他后面新的即将上线和筹备中的产品中去,这个趋势确实越来越明确了。我觉得这是我们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行业现在面临的一个问题,当然我们刚刚也分享了,我们对于创新品类一些做法的判断,包括我们下半年发布新品,或者说19年上线的产品,可能会在这个维度上有大幅的提升,来满足整个精品游戏用户诉求的提升。记者:绝地求生的火爆中我们看到同步主播和直播平台的作用很明显,腾讯对这两个的作用怎么看?徐总的问题是腾讯对功能游戏的长期发展规划是怎么样的,你认为它的潜在用户规模和潜在市场规模有多大?罗伟:我先回答直播平台的问题,我们的理解是这样的,其实手游相比端游的运用是不不一样的,场景更加分散了,端游有集中的网吧场景把70%-80%的用户会到网吧去玩这个游戏,所以从端游的理解来说,这个场景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其实腾讯的端游时期也针对说网吧做了非常多这样的事情,手游的这一波直播平台起来了以后,我们也认为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场景,所以为什么腾讯跟头部这么多的直播平台有战略合作,最核心的用户其实都在看主播,在看他们推荐比较强的、品质比较高的游戏,我们认为这个场景的重要性是非常高的,腾讯在这一块的整个布局也好,在整个未来的战略或者是发展都是有很大的投入在这里的。徐玉辉:首先告诉大家我们的投入,整个腾讯在功能游戏,这个里面包含了很多的模块,包括教育、医疗、传统文化和其他的维度,我们投入了非常大的精力,致力于打造这一块整体的生态结构,齐心为功能游戏的环境去做一些事情。在这个前提下,我们来看市场,其实我认为未来的市场发展一定是要有一个带动,因为大家知道中小型的研发厂商很难去做这一块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没有办法养活自己,所以从社会价值来看这一块我坚信一定是大厂往下去带动其他的厂一起往上走,腾讯这个时候应该是必须要站出来的,再加上腾讯在游戏本身的力量,同时再加上我们对于外面的游戏大厂的影响力,我们希望是一步一步向外迁移的,从我们开始,牵引到前端的一些大厂,比如说盛大、巨人这些。从行业生态来看,我们也会扶持一些中小开发商和独立开发者,这样,整个功能游戏的生态才能做起来。最终我们来看用户规模,其实无论是传统文化类的,还是教育类的,还是医疗类的,其实我们潜在的用户人群非常大。比如说,不是每个人都可以飞到北京看一下故宫,敦煌的莫高窟也是随着时间而褪色的历史文化,要去看,不是所有的用户的都能达成这样的愿望,我们希望做到的是什么呢?他可以通过高科技的智能技术的演绎方式去了解我们中国的传统文化。这些都是潜在的用户。再比如我们的教育,在座的各位不知道有多少当爸爸妈妈了,你们在子女身上投入的教育,成本也是很大的。所以总的来看,我想说的是这个市场是非常大的,每个人都有这样的一个需求在里面的,只是我们怎么把这个市场健康良性的推展过去而不是为了我们最终的盈利目的做了这些游戏,我们希望是良性的不断向后发展,至于未来是否盈利我们未来再看,我们需要把当下的每一步骤扎扎实实的一步一步往下走。记者:罗总你好,你们的精品游戏已经发布到了3.0,在日后腾讯的发展方向会有所变动吗?罗伟:其实我刚刚在第一个问题就说了,对这一块是有一些解释的,我们整个五年发展到精品的3.0,我们从整个发行模式也好,不断在升级和整合腾讯内部的产品,和我们的合作生态上的一些资源,在我们的外部合作伙伴,就是游戏的研发商也好,我们也是在用腾讯的数据力量或者说腾讯的基本触达,去帮助外部的厂商更精准的去调整、去优化这个游戏适配到现在,用户诉求的提升,我觉得这个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也是我们这么多年积累下来的,包括3.0或者说我们后面再提精品战略的升级,可以去运用到的力量,这是在成熟的这一块我们一些优势。再往后就是关于创新品类的探索,对于我们垂直细分品类的探索,包括我们整个的微信小游戏的生态,包括整个海外运营这一块的布局和下一步的策略,这个是整个我们腾讯手游未来一个战略的发展,但我们现在还没有提4.0或者是新的,我们希望还是在3.0的基础上,能够把整个资源的结构更加优化,整个产品的品质能够领先,就是推动到领先这个市场和用户的诉求更多一些,再看后面怎么来提一些新的精品战略升级也好、整合也好。记者:我看大家对功能游戏都比较感兴趣,我也比较感兴趣,因为刚刚听到了明天在展台上有一个配合眼球追踪技术的功能游戏。徐玉辉:睛·梦。记者:对,针对这个我想说,我觉得它可能需要一些硬件的支持,如果我们腾讯在后面布局功能性游戏的话,是可能体验加上教育的目的,同时不失给这些群众朴实的状态,因为腾讯催生的硬件在变化,或者是跟着硬件厂商在走,跟着他们的节奏来推出这种游戏。第二个问题是对于武侠游戏的移植,这次的天刀,包括之前热剧的播出,有很多的游戏会出来,这些游戏我玩过很多,我觉得大体是换汤不换药的节奏,怎么进行下去还有脉络基本上都了解,我想这个方面腾讯怎么思考?如何做出差异化?或者说把这个游戏做成像王者荣耀和吃鸡一样线上的游戏。徐玉辉:功能游戏的这个问题还是挺好的,首先我们来看功能游戏先从人群上面去做划分,我们从垂直领域来做划分,您说的这个点我们从不同端上面去操作,比如说我们会展示一个睛·梦的产品,确实是运用到了一些高科技前沿的手段去做这件事情,它的主要展示是在我们整个的PC上面的,带一些硬件的维度,它是一个方向的,但它是有门槛的。未来我们更多像普视化的点,我们更多会通过我们的小游戏和APP的方式在手机本身上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您说的这两个维度是不冲突的,不是说我一定要先去做有门槛的,同时有硬件条件去做筛选的,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PC端上面去做推广,如果是普视的方式我们可以通过小程序或者是APP手机游戏的方式去进行推广,其实它本身是没有先后顺序的概念,我们会统一的去看这个布局的情况。功能游戏会根据用户目标人群和应用场景,我们会对多端的产品形式会更加包容,甚至未来会用更加科技智能的手法来演绎。罗伟:第二个问题我自己理解是产品同质化的问题,刚刚在分享里面也提了这一点,我觉得是这样的,因为RPG是属于成熟的品类,刚刚提到的天刀也好,武侠类的很多自IP的游戏也好,其实我们之前有提很多类似联动的做法,我们看到已经上线的影游联动的游戏确实是像您说的那样,我们看到这样的产品越来越不适合当下的市场,我个人觉得先抛开它的IP不说,游戏本身应该有一个更高品质的游戏,它要在这一个角度上能够成立,再去看它用什么样子的武侠IP、影视IP或者是动漫IP,我觉得这是一个明确的方向。还提了我们怎么去做成熟品类的品质提升也好或者是创新也好,我刚刚分享也有提到,其实之我们总结了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说跨平台的复刻,第二个是跨玩法的融合,第三个是社交和技术的推动。包括天刀其实我们自己自研的游戏内部讨论也蛮多的,天刀不会做成一个传统的套路式的课程表,它其实有很多开放世界的元素,其实我们看到是在整个核心庸俗里面认知度和接受度最高的一个关键词,开放世界,然后去跟现实的认知,我们把它称为直觉感知,做更多这样的过程体验在游戏中去。天刀不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武侠游戏,它在开放赛道方面,在整个mmorpg品类的游戏,如何去吸引泛用户,包括女性用户的方面,都会做很多创新的努力。其实我们看到中国的传统厂商,其实非常擅长做数字性的成长,但是相比海外的3A厂商,他们做的是一个过程体验,他们其实是在像电影一样,打造一个游戏的过程乐趣,就是我们希望说后面的游戏能够更多的去结合这样的过程乐趣,给到中国的用户更高的品质这样的产品。
正文已结束,您可以按alt+4进行评论
责任编辑:rubincai
扫一扫,用手机看新闻!
用微信扫描还可以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Copyright & 1998 - 2018 Tencent. All Rights Reserved腾讯移动游戏五周年庆典采访 探索游戏更多可能_搞趣网又是一个七月份,每年的这个时候,不少学生甚至已经工作好一段时间的人的钱包,都要遭到一定程度的“打击”,因为这是一个 Shopping 的季节,高考完的学子要买台笔记本上大学、像笔者这类人也要趁着这个时候买笔记本来工作,当然,游戏也是必不可少的。笔者在瞧了一眼笔记本市场之后,还是发现了一些水平上乘的产品,那么现在,我们找到了几台 6,500 元价位的游戏本对比一下,它们分别是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游戏本以及联想 Y7000,它们都是 15.6 英寸、都有不错的性能,而且更重要的是,价位也很适中。&那么我们看看 6,500 元价位都可以买到什么样硬件配置的游戏本:暗影精灵 4,售价 6,499 元。搭载了 Intel Core i5-8300H 与 GTX 1050ti(4GB 显存),配以 8GB 内存和 128GB SSD + 1TB HDD 的混合硬盘。戴尔 G3,售价 6,299 元。搭载了 Intel Core i7-8750H 与 GTX 1050ti(4GB 显存),配以 8GB 内存和 128GB SSD + 1TB HDD 的混合硬盘。联想 Y7000,售价 6,499 元。搭载了 Intel Core i5-8300H 与 GTX 1050ti(4GB 显存),配以 8GB 内存和 128GB SSD + 2TB HDD 的混合硬盘。*在这个价位区间,戴尔 G3 可以直接上 i7 处理器版本,而另外两台则为 i5。外观(从左至右分别为:戴尔 G3、惠普暗影精灵 4 以及联想 Y7000)从颜值方面来看,三者都算是各有特色,惠普暗影精灵 4 的长相最贴近“游戏本”这个词,其屏幕与机身有一定空隙,观感还算不错。在它的 A 面有着一个“暗影精灵”的 Logo 以及一些线条点缀,呈现出一个“X”的形状。联想 Y7000 也有不少游戏的元素在里面,机器尾巴出风口的设计让笔者想到了戴尔的外星人系列。在其 A 面一个的专属 Logo——拯救者。由于它采用了窄边框的设计,所以摄像头被放置在了屏幕下方,视频通话起来嘛。。。效果不是特别好,鼻孔会显大~戴尔 G3 看上去则要低调不少,虽然如此,但也是有一定好处的,对于像笔者这类已经工作了的人来说,不太适合带一台非常高调的笔记本去上班,毕竟要给老板留下一个“认真工作不玩游戏”的印象,所以这类外观低调的游戏本,就很适合这类人群了,加上有着强悍的性能,可以起到一种扮猪吃老虎的能力,趁老板不在的时候,就可以安安心心打机了。总的来说,三者的外观设计笔者都可以接受,主要看针对哪类用户了,如果真的喜欢有很“游戏”的感觉,那么可以上惠普暗影精灵 4,如果想要走低调路线,戴尔 G3 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推荐指数(10 分制)惠普暗影精灵 4:8戴尔 G3:7.5联想 Y基础配置 & 性能既然是笔记本,那么先来看看实用性方面。接口,暗影精灵 4 和联想 Y7000 的大部分主要接口放置在了机身后侧,而戴尔 G3 则是正常的布局,既放置在了机身的两侧。接口一览暗影精灵 4:3 个 USB 3.1 接口、耳麦/麦克风接口、1 个 USB Type-C 接口、1 个 HDMI 接口、1 个 mDP 接口、RJ45 网线口、读卡器戴尔 G3:2 个 USB 3.0 接口、1 个 USB 2.0 接口、1 个 HDMI 接口、耳机接口、读卡器联想 Y7000:3 个 USB 3.1 接口、1 个 USB Type-C 接口、1 个 mDP 接口、1 个 HDMI 接口、耳机接口三台游戏本的接口都很够用了,但联想 Y7000 是唯一一台没有配备读卡器的笔记本,对于经常会拍照摄影的用户来说,就没那么方便了,毕竟 SD 卡还在强势服役中,还需要额外购买多一个读卡器,增加了一定的成本,而且如果万一忘记携带了,就后悔都来不及了。(三台机器的右侧)(三台机器的左侧)(三台机器的后侧)关于接口布局方面,笔者在这里想说几点,从大部分使用场景来看,当接口在机身后侧时,每次拔插接口几乎都相当于“盲操作”,想要精准一次性完成拔插动作,那么就只能起身将头探至笔记本后侧了,而且这种接口布局对于桌子来说,也是有一定要求的,假如桌子是顶着墙面摆放的话,走线起来会麻烦许多,但有一个好处就是,走好线后,桌面整体会干净一些。所以笔者会比较偏向戴尔 G3 这种正常的接口布局,使用起来方便一些,起码无需我起身去寻找接口的位置。老样子,看看跑分:(PCMark-Creative,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PCMark-Work,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CineBench R15,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Fire Strike,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Fire Strike Extreme,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CrystalDiskMark,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从账面参数来看,戴尔 G3 要更加占优,因为其搭载了 i7 处理器,而另外两款都是 i5,其中的差距不仅体现在了跑分成绩上,日常体验也会有明显差别,特别像是 Adobe 的软件,Pr、Ps、Ae 等等,都是很吃 CPU 性能的,这时候,戴尔 G3 的 i7 就可以展现出它的优势了,特别是在 Pr 里输出影片时,速度会更快。(暗影精灵 4 玩古墓丽影帧率:50.31fps)(戴尔 G3 玩古墓丽影帧率:50.49fps)(联想 Y7000 玩古墓丽影帧率:49.65fps)而在游戏方面,由于我们这三款都是 GTX 1050ti + 4GB 显存,所以在游戏体验方面没有太大差别,守望先锋是可以无压力应付的,但毕竟还不是特别强悍的 GPU 配置,所以想要非常流畅应付高画质的 3A 大作,还是有一定压力的。不过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同配置版本给用户选择的原因,戴尔 G3 和暗影精灵 4 都有 GTX 1060 的版本,如果觉得 50ti 不够“爽”的话,那么就可以上一个配置,而联想 Y7000 最高版本就是 50ti。在配置选择上,戴尔 G3 有一个小优势,那么就是它 GTX 1050 和 50ti 版本皆配备了 4GB 显存,而另外两款的 GTX 1050 都只配备了 2GB 显存,这个在游戏体验上会带来一定的不同之处。推荐指数(10 分制)惠普暗影精灵 4:7戴尔 G3:8.5联想 Y7000:7&做工 & 散热将底壳卸下,用户可以自行更换一些配件,如果觉得 8GB 内存有点小的话,那么三台机器都可以自行添加内存或者更换容量更大的 SSD。(从左至右:联想 Y7000、惠普暗影精灵 4 以及戴尔 G3)(戴尔 G3 的散热铜管,很粗)(从左至右:联想 Y7000、戴尔 G3 以及惠普暗影精灵 4)再来看看实际表现,在高负载的情况下,戴尔 G3 的键盘部位温度最低,为 34.7℃,而联想 Y7000 和惠普暗影精灵 4 为 35.8℃ 和 36.2 ℃。键盘是用户最经常触碰到的区域,而在此方面,戴尔 G3 的表现是最好的,暗影精灵 4 摸上去则会感觉有点烫手。暗影精灵 4 和 Y7000 配备了一粗加一细的散热铜管,而戴尔 G3 则是双粗主铜管,G3 还是唯一一台有金属散热贴和硬盘泡沫垫,在散热性能上, G3 的表现应该会更好一点。再来看看噪音方面,在满载情况下,暗影精灵 4、戴尔 G3 和联想 Y7000 的分贝分别是 50.7dB、50.6dB 和 52.4dB。推荐指数(10 分制)惠普暗影精灵 4:7戴尔 G3:8联想 Y屏幕(从左至右分别为:惠普暗影精灵 4、戴尔 G3 以及联想 Y7000)三台机器都配备了 15.6 英寸的显示屏,分辨率皆为 1080p,也都是 IPS 材质。在外观方面惠普暗影精灵 4 与联想 Y7000 同时采用微边框技术,美感略胜一筹。但戴尔 G3 的防撞框虽然在颜值上不及前两者,但安全性能更突出。从肉眼观感来看,三台机器的表现都还算不错,应付一下日常观影、打游戏都不在话下,不同的是惠普暗影精灵 4 加装了 144Hz 电竞显示屏,官方宣称会有更好的游戏体验。但通过实际测试来看,该款惠普暗影精灵 4 的 144Hz 的电竞屏并未安装 NVIDIA G-sync 技术,以至于 144Hz 电竞屏并未发挥出全部性能,与联想 Y7000 和戴尔 G3 在游戏显示效果上基本相同。当然,这里并不是说惠普暗影精灵 4 的 144Hz 电竞屏是噱头,而是想告诉大家如果真的想选购搭载 144Hz 电竞屏的游戏本,首先要看其是否搭载 NVIDIA G-sync 技术,只有两项技术同时应用 144Hz 电竞屏才会发挥其功能。推荐指数(10 分制)惠普暗影精灵 4:7.5戴尔 G3:7联想 Y小 Tips戴尔 G3 身上有一项笔者很喜欢的东西,那么便是戴尔的售后服务。我之所以喜欢,是因为此前在使用 ALIENWARE 15 R3 时,刷 BIOS 导致主板阵亡,笔者一个电话过去,戴尔便派来了售后人员上门,并进行了主板更换(主板包含了 CPU + GPU),过程很快也很省心,修好之后满血复活。之前笔者就看到过,不少用户在购买戴尔产品后,对他们的售后服务都是非常满意的,我亦同样如此,可以说,厂商的售后质量如何,对于消费者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出现问题后无需自己操心,交给他们来处理,Nice(额外加 2 分)。而且戴尔产品还标配了全智服务——Premium Support,有了这项服务,产品是支持全球联保的,更厉害的是,戴尔的原厂工程师全天候 24 小时为你电话服务,也就是说,即便凌晨两三点遇到不懂的电脑问题,也可以一个电话过去,他们便会为你答疑解惑。最后推荐总分!惠普暗影精灵 4:29.5戴尔 G3:33联想 Y7000:28.5这三款游戏本都各有特色。戴尔 G3 拥有三者中最强劲的 CPU 性能、暗影精灵 4 有不错的颜值、联想 Y7000 则是整体还 OK。再来看看价格,暗影精灵 4、戴尔 G3 和联想 Y7000 目前在京东上的售价分别是 6,499 元、6,299 元以及 6,499 元。虽然戴尔 G3 的价格最低,但 G3 反而搭载了性能更加强劲的 i7-8750H 处理器,性价比爆棚,在上文中也提到了,这在平时的日常应用中,可以带来很大的提升,毕竟 CPU 和 GPU 后期可是无法更换的。联想 Y7000 和暗影精灵 4 的价格一样,但前者有一个小优势,那么就是配备了 2TB 的 HDD。再者,跟暗影精灵 4 和联想 Y7000 同配置的戴尔 G3 i5,售价为 5,399 元,如果无需 i7 处理器的话,它会是一个极具性价比的版本,毕竟几乎同配,却又比另外两款便宜了近千元,省下来的钱,可以去买一个不错的游戏鼠标或者键盘了。可以看出,戴尔 G3,在保证性能不输对手的同时,还兼顾了性价比,无论是 i5 还是 i7 版本,笔者都觉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对于游戏本来说,每一方面都很是重要,而戴尔 G3 则是体现出了戴尔进军游戏本的诚意之作。它们都是不错的产品,对于平时玩玩游戏、进行一些轻度到重度的工作,这三款游戏本应付起来都是轻车熟路的,如果给笔者选的话,应该会选择 CPU 性能更强悍的戴尔 G3,毕竟用来进行 Pr 剪辑等工作,会顺畅很多。
合作联系官方微博@爱搞机
搞机啦微信
友情链接:
爱搞机微信
搞机啦微信
抱歉,产品库没有您要找的产品大家都在搜
这个电脑配置 剪视频够用吗?
准备组装一台电脑,有时要用到PR剪辑视频,再偶尔用AE和Adobe家的其它软件... 大神们能不能帮忙看看,这个配置够不够用?总预算4500以内。 配置如下: =====(价格数据为)======================= 主板:华硕 B150M-PLUS 主板 &&619元 处理器:英特尔 i5-7500 盒装CPU处理器 &&1579元 机械硬盘:西部数据 1T (已有,无需购买) 固态硬盘:闪迪 加强版 240G 固态硬盘 &&599元 内存条:芝奇 DDR4 8G 2400 &&389元&
rellyqqq的答复:
4000不到5000的预算,我按4500配吧 玩游戏的话上A卡也可以,N卡我也写上,题主可以自己选择。&br/&&br/& CPU:i5-7500(散) 元 散热:九州风神冰凌mini 35元左右 主板:技嘉B250M 650元左右 内存:十铨8G 320元左右 显卡:铭瑄RX480 4G 1450元左右 技嘉GTX00元左右 ssd:闪迪120G 320元左右 机械硬盘:西数蓝盘1T 320元左右 电源:安钛克450W 290元左右 机箱:天马先机3.0版或其他100元左右 共计元左右 以上价格均来自于淘宝天猫,需要优惠券的话部分配件我这边也有些,可以私信我。&br/&&br/& @_@3月初AMD的Ryzen新处理器要出货了,建议配机先暂缓一阵子,如果AMD新处理器给力,上3A平台玩也未尝不给,最不济可以逼迫INTEL降价啊,到时候大船靠岸,CPU市场即将迎来动荡,说不定1500能买到I7的性能。缺了CPU散热器,散装U是不带散热器的 推荐酷冷至尊T400i,99元 2.显卡可以换成昂达 GTX 神盾,价格只要1139 3.金士顿的条子价格虚高,不如买别的,这里就不推荐了 4.你花519买一款H110的板子,不如再加80买一款B250的板子 我指的是微星B250M Mortar 5.航嘉的450W不如450B,价格一样,我推荐你换成450B@_@CPU,找淘宝上销量大的 散热,推荐TB弄北极熊飓风I性价比一些 显卡,这个OW要求不高用GTX1050就行,大逃杀好像得用1060级别,这个显卡现在1399三年保的 主板,华硕的主板缩水最严重价格还虚,建议用微星H110M-A,350以内,省下的钱加到显卡上 存储,PS要建暂存盘,加块固态的话作大图不卡(显示器浪费了,不如降下钱来弄个800的AOC I2379V,剩下的钱放到显卡与加固态上,我感觉这样更合适) 内存,怎么这么坑,再确定下价格吧,虽然最近涨了这价也太离谱,应该是400左右 机箱,小板配小中塔吧,大箱太大放哪里也放不开也没必要,推荐TT启航者S3,139左右 Limbo 邀请你回答此问题。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pr怎么剪片尾 的文章

 

随机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