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片相机和手机拍照区别大吗和相机拍照,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正在阅读:解析手机拍照,这些相机上的技术你都知道吗?解析手机拍照,这些相机上的技术你都知道吗?
  【PConline 杂谈】如果回顾手机产品的发展趋向,我们不难发现,手机的拍照功能,一直以来都是许多手机厂商们极为看重的品牌卖点,而这对于我们许多消费者们而言,同样也是选择购买一部手机的主要考虑因素。  在全面屏手机已然成为当下手机行业一股风靡的浪潮时,我们可以看到,全面屏同质化已然不可避免。但相比起来,手机拍照功能的发展,却似乎让人觉得进步迅猛,潜力无限,大有取代专业相机拍照的势头所在。  事实上,随着手机拍照的进步,早年的便携式卡片相机确实已然被手机所代替,虽然目前还有一些相机品牌仍在更新这条产品线,但实际上卡片相机的市场份额早已经被手机蚕食殆尽。  唯有高端便携式相机凭借着较为专业的拍摄操作,以及相比手机更加清晰的画质优势维持着一丝生存空间,在手机和单反、微单之间夹缝求生。  虽然手机拍照功能正在不断演进,但这其中很大程度上还是要归功于数码相机技术的成熟,才使得手机厂商们能够有所借鉴和改进。而接下来,笔者就为大家综合盘点一些手机拍照从相机上沿用而来的主要功能,并对未来在手机上可能出现的新技术做一个浅要的猜测。可变光圈拍摄  随着三星Galaxy S9/S9+的发布,其在手机拍照方面又引入了一些全新功能。其中有一点让人印象深刻的,便是三星S9/S9+支持智能可变光圈拍摄(F1.5/F2.4)。  可变光圈拍摄,即是可以切换不同的光圈来进行拍摄。这种可变光圈技术虽然在手机上还是个新鲜玩意,但是在相机上不过是寻常的机械功能。    我们都知道,专业的单反或微单相机上都有单独的手动调节模式(M/S/A/P档),其中A档便是光圈优先模式。  光圈优先模式可以使相机在一系列不同的光圈下进行拍摄,大光圈用以提高快门速度和虚化成像,而小光圈则是表现清晰成像。  之前手机上存在的光圈调节均是电子光圈,它并不等同于传统的机械光圈。电子光圈是手机厂商推出的的一种新的相机程序辅助功能,简单来说就是用来达到控制照片的曝光效果的软件算法,而这个算法就称为电子光圈。  而随着三星旗舰手机S9/S9+的全新亮相,可变式光圈带来更好的虚化效果和画质表现,今后该功能也必然会逐渐成为手机拍照的主流功能之一。全像素双核对焦  全像素双核对焦,这一名词在最近几年被一些手机厂商大肆宣传。事实上,该对焦技术一开始是佳能自主研发的像面相差检测自动对焦技术,如今在佳能EOS全系列单反都基本实现搭载。  那么,所谓全像素双核CMOS AF究竟是什么,它又有怎样用途和优势呢?  所谓全像素,其指的是手机镜头里COMS传感器上面的所有像素,而双核指的是把这每一个像素里面的光电二极管一分为二,让分开后的光电二极管能够独立的接收光线,从而形成相位差式的驱动马达进行对焦。  不过在最终成像时,分开的双核光电二极管是合并为一个整体输出图像。比起传统的对焦技术,全像素双核对焦大幅提升了手机对焦的速度,尤其是在暗光环境下的表现更显优势。  在手机上,这项技术率先使用在三星Galaxy S7 Edge上,如今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手机搭载该功能,在对焦速度上远胜以往机型。五轴防抖  在手机弱光拍照备受吐槽之时,一些手机厂商如索尼便开始为手机加入五轴防抖的功能,这一技术能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手机拍摄模糊的问题。  本质上说,五轴防抖技术依然属于光学防抖的范畴,这项技术最早是由奥林巴斯微单实现,据称其甚至最高能做到10秒手持不糊的极限状况。  有了五轴防抖,无论你在用相机拍摄时上下摇摆、左右摇摆、横向位移、纵向位移、旋转抖动五个方向都能全方位防抖补偿,最终实现相当稳定的图像效果。  五轴防抖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补偿拍照时的抖动效果, 其防抖性能相当于降低5档安全快门,可以拍摄到高质量,锐利图片,甚至实现暗处的手持拍摄。左:非5轴防抖拍摄 & & & & & & & & & & & & & & & & & & 右:5轴防抖拍摄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现在有一些手机具备OIS光学防抖功能。  实际上,OIS光学防抖大部分仅支持横向和纵向的抖动补偿(两轴防抖),因此防抖能力有一定的局限性。相比起来,五轴防抖则是更高要求但是防抖性能更好的一套光学防抖方案。HDR模式  HDR是一种高动态范围图像(High-Dynamic Range,简称HDR),相比起普通的图像拍摄而言,开启HDR模式之后,便可以提供更多的动态范围和图像细节。  目前,绝大多数相机都有曝光补偿包围曝光设置,只需要在单反上设置好包围EV值,便能连续得到三张不同曝光程度的照片。  不过这种操作较为麻烦的是,如果要合成HDR,就必须在拍完照片之后再到后期处理软件上进行操作。  直到索尼微单的到来,我们发现在相机当中便可以机内连拍三张照片输出合成HDR照片,这在效率上比起以往更加快捷方便。  现在手机上所配备的HDR模式,其本质上就是沿用相机上的多帧合成技术。  无论是拍照还是录制视频时,手机会在一帧内同时拍摄多张画面,然后利用算法处理将不同画面的明暗部分合成在一起,以达到同时保留高光细节与暗部细节的目的。左:HDR关闭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右:HDR开启  开启HDR之后,相比原图来说,对于明暗的曝光处理会更加均衡。随着技术的发展,HDR技术如今已经不再只应用于摄影当中,甚至在显示设备上也已经是一个普遍的现象了。全景拍摄  其实说到全景拍摄,如今看来似乎只是一个较为寻常的拍照功能。倘若回到几年前,且不论手机,单是市面上便有许多相机都不支持该功能。  当时一般的相机要想拍摄宽幅宏大的全景照,只能通过三脚架拍照分别拍摄单张,然后再采用专业后期软件进行全景拼接,过程极为繁琐。  在2009年,索尼HX1率先搭载了一项&扫描式全景拍摄&功能,该功能可以让相机分别从水平、垂直两个方向进行高速移动拍摄,最终机内拼接成一张长幅全景图像。  当时这一拍摄功能的加入,使得相机可以突破传统广角镜头的限制,尽可能地在一张照片里容纳下更为广阔的风景。  目前,手机上基本都搭载了这一功能,使得全景拍摄已经不再是相机的专属,而它同时也使得我们有机会记录下更广阔的生活日常。动态对焦  之前在三星Note8身上,我们看到了Live Focus动态对焦功能。其通过双摄镜头感知焦点和背景的景深数据,并实时产生背景虚化效果,或者在拍照后调整焦点和虚化程度,从而实现媲美单反相机的景深人像摄影。  这种手机拍照功能看起来很是强大,不过类似的技术早在2010年由松下发布的&女友2号&GF2微单相机就率先出现,并且一直延续至今,成为松下微单的特色功能之一。  所谓动态对焦,就是先把一张照片拍好之后,便可以在屏幕上随意选择对焦点,使用者可以有充足的时间来精确地选择自己想要的焦点位置,得到自己满意的虚化效果。  在手机后置双摄已经得到普及的今天,动态对焦功能有了更大的发挥余地,而这一技术的门槛随着双摄的普及也变得更为容易实现。手机拍照发展的核心因素  以上所罗列的几大相机技术,其实仅仅只是一些手机上较为突出的拍照功能,事实上还有许多诸如智能场景识别、手动拍摄模式和无损变焦等功能没有提及。不过由于这些功能已经越来越普遍,并不具备典型参照,因为在这里并未单独列举。  如果要谈论今后手机拍照的发展,从根本上来说,必须提高手机图像传感器的硬件性能,才有可能实现较大突破。  从早期的CCD传感器到CMOS传感器,从背照式CMOS到堆栈式CMOS,我们可以看到技术正在不断朝前进化。在曲面传感器尚未成熟的今天,堆栈式传感器将会是今后手机摄像头的主流配置。  此外,图像传感器的不断进化,也使得图像处理速度比起以往效率更高,而这也会为更多的新技术出现提供契机,为手机拍照功能的加成提供基础。那么有什么相机拍照技术,是今后在手机上很大可能会实现的呢?眼控对焦  当索尼相继发布A9、A7 III等旗舰微单之后,其技术性能已经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甚至与佳能、尼康的顶级单反相比依然不遑多让。  而就在这次的发布之中,我们显然又一次看到索尼&黑科技&的诞生&&眼控对焦。  眼控对焦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对眼部进行自动对焦。相比起之前出现的人脸对焦、笑脸对焦技术,显然眼部对焦对于拍摄的要求更加精细考究。  眼控对焦的出现,使得我们在拍摄上更加方便,同样在图像稳定性上也更为可靠。  我们不再需要担心因为对不好焦点而使画面出现模糊,因为眼控对焦可以实时地把焦点对准拍摄人物的眼睛,即使是在运动状态下依然保持对焦效果。  如今手机已然实现人脸识别和笑脸对焦拍照,而相信眼控对焦技术从相机下放到手机拍照上的时间,同样不需要等待太久。全局快门  之前有消息称,索尼、松下和奥林巴斯都在开发搭载了全局快门的图像传感器,并且已经取得相当可观的成果,而且索尼目前已经在研制的是第三代全局快门传感器。  从目前的技术情况来看,具备全局快门的图像传感器主要应用在工业领域,如自动驾驶、智能监控系统等方面。  与传统的卷帘快门相比,全局快门在拍摄运动物体的时候具有不可比拟的优势。当采用全局快门方式曝光时,所有像素都在同一时刻曝光拍摄,这更适合拍摄快速运动的物体。(图片来自网络)  目前,我们所使用的手机和大多数数码相机产品,其快门类型都是卷帘式电子快门,而全局快门将是未来相机拍照的攻坚技术之一。  假以时日,如果今后手机上搭载了全局快门的图像传感器的话,将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手机对于运动追焦时的拍摄稳定性,并且对于平时的视频摄像也起到很大的帮助。相关阅读:新闻汇:三星S9于MWC发布,华为发布5G商用芯片三星官宣Note9九月份发布,预装Bixby 2.0助手三星高管:未来不在意抢首发,更注重用户体验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浏览本产品的网友还关注:
手机论坛帖子排行
最新资讯离线随时看
聊天吐槽赢奖品手机拍照还是嫩了点!今年最火的相机你都见过吗?
虽然「唯像素论」在进阶级摄影里面是行不通的,但无可否认高像素所带来的细节解析力和裁剪优势也确实可以掩饰掉它在高感方面带来的影响,今年各厂商推出的单反相机也好无反
  虽然「唯像素论」在进阶级摄影里面是行不通的,但无可否认高像素所带来的细节解析力和裁剪优势也确实可以掩饰掉它在高感方面带来的影响,今年各厂商推出的单反相机也好无反相机也罢,大部分机型基本已经进入到 3000 万像素以上的时代,可以说 2000 万像素已经是今年主流相机的最低下限,当然仍有些相机坚守着 2000 万像素以下的阵营大,但基本上未来都会向高像素看齐。   另一方面,受压于拍摄能力越来越强的智能手机对卡片式数码相机、入门级单反/微单相机市场的侵蚀,今年仍是以专业化的机身为主,包括佳能 1D X Mark II、佳能 5D Mark IV、尼康 D5、尼康 D500、索尼 A99 II、富士 X-Pro 2 等机型,以目前手机的拍摄能力而言,目前仍然能触及到这些专业相机的高度。   好了,回顾完今年相机市场的整体状况之后,接下来事不宜迟看看下面这些 2016 年关注度较高的相机产品!   旗舰准专业机的均衡之选:Canon 5D Mark IV
  作为 5D Mark III 的继任机型,四年磨一剑的 5D Mark IV 换上了一块佳能最新设计的 3040 万像素 CMOS 传感器,内置 ADC 数模转换,在画面宽容度上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升级到 DIGIC 6+ 影像处理器与之搭配,最高连拍速度可以达到 7 张/秒。对焦系统方面,5D Mark IV 采用了与旗舰机型 1D X Mark II 相同的改进型 61 点高密度网状阵列系统,其中最多 41 个对焦点为十字型对焦点,同时最多 61 个对焦点可以对应 f/8 光圈(其中最多 21 个为十字型对焦点),中央对焦点支持 -3EV 亮度,同时支持类似 70/80D 的全像素双核 CMOS 对焦,增强在实时取景以及视频拍摄时的对焦能力。   借助 DIGIC 6+ 影像处理器,5D Mark IV 也实现了 4K/30fps 视频拍摄功能。因为拥有更强大的影像处理器,5D Mark IV 还支持类似 1D X Mark II 上的机内影像处理功能,针对 JPEG 图像在机内直接进行畸变校正和衍射像差校正等数码镜头优化功能,无需借助佳能 Digital Photo Professional 软件和 EOS Utility 软件。         全像素双核 CMOS 的连拍利器:Canon 1D X Mark II
  EOS-1D X Mark II 采用了新开发的约 2020 万有效像素全画幅 CMOS 图像感应器,同时该机也是 EOS 首款应用“全像素双核 CMOS AF 技术”的全画幅机型。最高 ISO 可拓展到 ISO 409600(原生依然为 ISO 51200),与 A7S II 相当而略逊于尼康 D5 的 ISO 3280000。虽然超高 ISO 的实用性并不强,但也足以让佳能秀一秀自己的肌肉了。   EOS-1D X Mark II 采用了全新双 DIGIC 6+ 影像处理器,在 EOS 产品中首次实现了机内数码镜头优化,令画质进一步提升。而在持续进行追踪自动对焦和自动曝光时,EOS-1D X Mark II 最高可实现约 14 张/秒高速连拍;而在实时取景模式下,EOS-1D X Mark II 可达到最高约 16 张/秒的连拍速度。   对焦系统方面,进一步扩大对焦区域覆盖范围的第二代 61 点自动对焦系统(61 点高密度网状阵列自动对焦 II)实现了最多 61 个对焦点对应 F8 光圈(其中 21 个为十字型对焦点)。         后来居上的中端新秀:Canon EOS 80D
  EOS 80D 配备了佳能自主研发的新 CMOS 传感器,像素达到 2420 万,相比上一代产品有小幅度的提升,这块全新的传感器采用了无间隙微透镜,缩短了微透镜与发光二极管之间的距离,这样的做法可以提高聚光率和信噪比。即使 EOS 80D 的像素有所提升,但常用的 ISO 感光度依然有所提升达到 ISO 16000,最高可扩展至 ISO 25600。同时与 DIGIC 6 影像处理器搭配,在弱光环境下的噪点控制有一定程度的提升,连拍速度最高可以达到 7 张/秒。   在 EOS 70D 上所搭载的 19 点双核 CMOS AF 自动对焦系统已经将佳能中端 APS-C 单反相机的对焦带向一个更高的平台,这次升级到 EOS 80D 继续将对焦系统推向一个新高度,采用了全 45 点十字型自动对焦系统,对于 APS-C 画幅的单反相机来说,这个对焦系统大约可以覆盖画面的 2/3。此外,EOS 80D 是佳能首款搭载 100% 视野率的光学取景器的两位数机型。   驱动反光镜的马达佳能这次也采用了全新的设计,能够兼具 STM 步进马达和 DC 马达的特性,配备传感器检测反光镜转动位置,对反光镜的加减速进行高精度的控制,可以有效的减少反光镜的震动,因此 EOS 80D 还提供了“静音快门”的功能。         A 卡口最残暴机器:Sony A99 II
  近几年索尼专注于更新 FE 卡口的无反微单相机,在一大堆新机的刷存在感当中,大家似乎都快要忘记 A 卡口单电相机的存在,就连坊间都开始传闻索尼将放弃 A 卡口系统,索尼带来了 A 卡口旗舰 A99 II 回应所有质疑的声音。作为旗舰机型,A99 II 在规格参数上大部分与 A7R II 相同,不过 12 张/秒连拍、混合对焦、高感性能方面还是要优于体积较小的 A7R II。接近单反体积的 A99 II,依旧存在「半透膜」结构,具备防尘防滴溅的铝镁合金机身 849g 重量。   A99 II 采用了 4240 万像素的 Exmor R 背照式 CMOS 传感器,内置五轴防抖,感光度为 ISO100 - 25600,可扩展至 ISO 50-102400,搭配 BIONZ X 图像处理器,3 英寸 123 万像素三向翻折显示屏,EVF 取景器 0.51 英寸 236 万像素 OLED 屏幕。此外,A99II 支持 4K 视频拍摄,Super 35mm 格式下可通过全像素读取的方式,在 XAVC S 格式下可以 100Mbps 码率拍摄 4K 视频,支持 4:2:2 视频输出和 S-Log3。对焦系统方面,搭载 399 个焦平面相位检测对焦点和 79 个混合十字型自动对焦点,并且支持在 -4EV 环境下合焦。作为旗舰机型,A99 II 采用支持 UHS-II 标准的双 SD 卡槽设计。         APS-C 微单之最:Sony A6500
  A6500 是索尼首款内置五轴防抖技术的 APS-C 画幅微单相机,采用了 2420 万像素的 Exmor CMOS 传感器,425 点相位对焦点 + 169 点反差对焦点系统,原生感光度 ISO1-25600(可扩展至 ISO100-51200),拥有全像素读取模式的 4K 视频拍摄功能,最高支持 4K/30fps 或 fps 视频拍摄。   新开发的前端 LSI 和 5 轴防抖功能,结合 4D 对焦、11 张/秒高速连拍和全新触摸式 92 万像素 3 英寸可翻折液晶屏,236 万像素 EVF 电子取景器,作为一款价格企及 A7 II 的 APS-C 画幅微单,除了画幅不及 A7 II 之外,整体规格都有越级之势。         强劲 4K 视频拍摄实力:Sony A6300
  A6300 搭载全新 2420 万像素传感器和 BIONZ X 图像处理器,原生感光度 ISO100-25600,可扩展至 ISO51200,14 档动态范围,支持 14bit 无损 RAW 拍摄,共 425 个相位相位 AF 对焦点(其中 169 个是反差对焦点)4D 对焦系统,对焦速度达到全球最快的 0.05 秒,连拍速度可达 11 张每秒。外观上与上一代的 A6000 区别不大,支持 4K 视频(3840 x 2160)拍摄是这次升级的主打功能之一,全像素录制等效 6K 分辨率,最大码率 100Mbps,并且支持 S-Log 格式。今年索尼连着更新 A6xxx 系列的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2.95 英寸显示屏 + 235 万像素 EVF 取景器,机身内置 NFC 和 Wi-Fi 连接功能,续航方面,使用 LCD 屏幕拍摄时为400张,使用 EVF 时为 350 张,不过可以用移动电源充电。         0.05s 的对焦速度:Sony RX100 V
  提及到 1 寸大底便携机,想必大家首先想到索尼的「黑卡」—— RX100 系列,而今年已经来到了第五代机型 RX100 V。其搭载了 1 英寸 2010 万像素的 Exmor RS CMOS 传感器,蔡司 Vario-Sonnar 24-70mm f/1.8-2.8 镜头,相比 RX100 IV,RX100 V 的传感器和镜头没有变化,主要升级了对焦系统,具备 315 个相位对焦点,覆盖率达到 65%,官方宣称 0.05s 的对焦系统,堪比 A6500 的规格,对便携机来说规格依然是残暴。   此外,RX100 V 支持拍摄 5028 x 2828 分辨率的 4K 视频,在拍摄视频时可以使用相位对焦 AF,以及 960fps 慢速视频。搭配 BIONZ X 图像处理器,最高连拍速度达到 24 张/秒。原生感光度 ISO 125-12800,配备 180& 可翻转 123 万像素 3 英寸屏幕和 236 万像素弹出式 EVF 取景器。         328W 高感你真的没看错:Nikon D5
  对于注重连拍速度的顶级旗舰单反相机,今年佳能尼康均用上了高像素的传感器,尼康 D5 采用了一块 2082 万像素的全画幅 CMOS 传感器,最高 ISO 可扩展到 ISO 3280000(第一次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还看少了一个 0),而索尼大法的 A7S II 也不过是 ISO 409600,虽然超高 ISO 的实用程度不高,但也侧面证明了尼康在造相机方面的实力。   全新的 EXPEED 5 图像处理器,原生 ISO 可以最高可以达到 ISO 102400,在画质方面应该有更高的提升。对焦系统方面,也从之前的 51 点对焦系统,升级到 153 点对焦系统,其中有 99 个十字对焦点,15 个点支持最大光圈 f/8 的对焦,中央点最低工作亮度 -4EV,其他点也能够达到 -3EV 的水平,Multi-CAM 20000 无疑是目前尼康最强的对焦系统。   至于连拍速度,Nikon D5 依然站在了第一梯队,连续 AF 时最高 12 张/秒,锁定 AF 时最高 14 张/秒,相比 Canon 1D X Mark II 略有失势,不过对焦系统和高感反超对手。特别的是,Nikon D5 提供了双 SD 卡版本和双 XQD 版本,选择面更广一些。         旗舰 APS-C 标杆:Nikon D500
  D500 是尼康最新推出的旗舰级 APS-C 单反,对于尼康的命名还是挺难懂的,从 D300S 直接跳到 D500。在硬件参数上,D500 拥有了很多与 D5 相同的配置,D500 搭载了 2090 万像素 APS-C 画幅传感器,搭配 EXPEED 5 图像处理器,提供原生 ISO 100 - 51200,可扩展至 ISO 50 或 ISO 1640000,对比 D5 而言,还是有所缩水,毕竟定位不同。   连拍速度方面,D500 提供了 10 张 / 秒连拍,最大可拍摄 200 张 JPEG 或 14bit RAW 图片。153 点的对焦系统和 D5 的规格一致,但由于 D500 的画幅相对较小,153 点对焦几乎覆盖了整个画面。与 D5 一样,支持 SD + XQD 存储卡,此外还有 Wi-Fi、NFC、蓝牙和 4K 分辨率带三轴电子防抖视频拍摄。         整体性能大幅提升:富士 X-Pro 2
  X-Pro 2 搭载的 2430 万像素 X-Trans CMOS III 传感器有着独特之处,在不使用光学低通滤镜的情况下,通过随机色彩滤镜来抑制摩尔纹和伪色的产生。同时,官方还宣称通过色彩滤镜可以有效提高分辨率,搭配高分辨率的富士龙镜头时,可以实现高于实际像素的分辨率。搭配全新的 X Processor Pro 处理器,数据的传输速度相比 X-Pro 1 有了 4 倍的提升,即使像素有所增加,但整体响应速度有了提升,0.4 秒启动、0.05 秒快门时滞、0.06 秒对焦,同时还加入了 X-Pro 2 独有的 Acros 胶片模拟滤镜。   定位于专业级别的机身,因此 X-Pro 2 还带有防尘防滴溅的功能,由四块高强度镁合金制成,总共 61 点密封,在 -10℃ 的情况下可以正常工作。同样也因为定位的原因,X-Pro 2 采用了双 SD 卡槽的设计,对于摄影职业的工作者来说,显然很可靠了一些。对焦点提高到 77 个,最多可以达到 273 个(相位 + 反差),其中大约 40% 的区域为相位对焦。         走向「专业化」:富士 X-T2
  今年富士推出的 X-T2 似乎希望变得更加「专业」化,双 SD 卡设计、325 点对焦系统、全新闪光灯系统以及增强性能手柄,与中端单反的性能差距正在逐步缩小,也让 X-T2 应对复杂场合更游刃自如。搭载 APS-C 画幅的 2430 万像素 X-Trans CMOS III 传感器,去除了低通滤镜,搭配 X-Processor Pro 图像处理器,主要规格接近 X-Pro 2,不过定位略有不同。   对焦系统方面,X-T2 采用了 325 点其中 169 个相位对焦点的系统,最低 -3EV 对焦亮度,感光度 ISO100-51200,最高连拍速度 11 张/秒,使用增能手柄之后可以达到 14 张/秒。另外,机身整体水平和 X-Pro 2 一样得到了较上代有了大幅提升,0.5 英寸 236 万像素 OLED 电子取景器,显示延时 0.005 秒,刷新率 100fps,3 英寸 104 万像素 LCD 支持三向翻折。         扫街党最爱:富士 X70
  对于理光 GR 来说,28mm 定焦的 APS-C 画幅相机多了一位新对手,那就是富士 X70。它主要采用了 X100T 的设计理念,但机身尺寸方面会更为小巧一些,重量仅有 350g,是 X 系列相机里面 APS-C 画幅最轻的机型。X70 采用了 1630 万像素 X-Trans CMOS II 传感器和 EXR Processor II 图像处理器,相位对焦最快可在 0.1 秒合焦,0.5 秒启动,0.01 秒快门时滞,依然保留富士独特的胶片模拟功能。镜头方面,搭载 18.5mm f/2.8 定焦镜头。   X70 是 X 系列首款带有触摸屏功能的相机,104 万像素 3 英寸显示屏,可以通过触摸拍摄或选择对焦区域,操作方式和智能手机没有太大区别,180 度的翻转功能,可以更方便拍摄高低角度的照片。虽然物理上仅提供了 28mm 的镜头,但 X70 还配备数码增倍的功能,用户可以选择 35mm 和 50mm 视角,不过画质会有所下降。单点对焦模式下,提供 49 个对焦点;而在区域对焦模式下,可以提供 77 个对焦点。此外,X70 还具备 Wi-Fi 功能。         宾得首款全画幅单反:Pentax K-1
  千呼万唤,宾得的全画幅单反相机终于在今年现身了,在 CP+ 2016 展会前几天宾得推出了 K-1 单反相机,搭载了 3640 万像素的 CMOS 传感器,PRIME IV 图像处理器,原生感光度 ISO100-204800,最高连拍 4.4 张/秒,高速连拍一次最高可拍摄 17 张 RAW 格式照片,支持 14bit 无损 RAW 格式照片拍摄,不过作为宾得的第一款全画幅单反,在镜头选择层面少略少,需要一些时间的积累。   对焦系统方面,K-1 搭载了 SAFOX 12 AF 对焦系统,具备 33 个对焦点其中 25 个为十字对焦点,以及 8.6 万像素的 RGB 测光系统,达到 5 档快门补偿的防抖系统 SR II,另外还具备了类似奥林巴斯的「像素偏移」系统,将 4 张照片合成一张超大像素照片,电子控制的低通滤镜系统可以根据需求开启和关闭。作为旗舰机身,K-1 具备了防尘防滴溅设计,3.2 英寸 103.7 万像素屏幕,100% 取景器。         重现经典之美:Olympus Pen-F
  凭借复古风的机身设计,Pen-F 再现了上世纪相机的经典,但奥林巴斯为其加入了一块 M4/3 系统的 2000 万像素 Live MOS 传感器,搭配 TruePic VII 图像传感器,可根据不同镜头的光学特性和光圈进行适配的锐度优化,通过传感器位移半个像素,拍摄 8 张照片可以生成一张高达 5000 万像素分辨率的照片,在 RAW 格式拍摄下可以则可以达到 8000 万像素分辨率,黑感满满。   此外,机身还继承了奥林巴斯的优良传统,内置五轴防抖系统和单色配置。PEN-F 是首款内置 EVF 取景器的 PEN Digital 系列相机,3.0 英寸触摸显示屏,81 点自动对焦系统和 1/8000 秒的快门速度。         增强防抖:松下 DMC-GX80
  专注于 M43 系统的松下,似乎并不打算向主流的「大底」靠拢,今年推出了一款 Lumix DMC-GX80,采用了 1600 万像素的 Live MOS 传感器,去除低通滤镜,搭配了松下旗舰的 DFD 对焦技术,具备 49 个对焦点,-4EV 最低工作亮度,最短对焦时间 0.07s。原生感光度 ISO200-25600,机械快门 1/4000s - 60s,电子快门最高可达 1/16000s,最高连拍速度 8 张/秒。   此外,DMC-GX80 带来了五轴防抖系统,相当于 4 档快门补偿,配合内置防抖的镜头可以获得更强的防抖效果,可应用于视频拍摄中,最高支持 4K/30fps 或 1080P/60fps 视频录制能力。配置方面,3 英寸可触摸 104 万像素翻转屏幕,EVF 取景器 276.4 万像素,视野率 100%,支持 Wi-Fi 连接,290 张续航。         GoPro Hero 5 Black & Hero 5 Session
  提及到运动相机,自然就不得不说 GoPro。今年 GoPro 推出了最新一代产品 HERO 5 Black,以及「小方块」的继任者 HERO 5 Session,意味着 GoPro 运动相机全线进入到 5 的时代。以往 HERO 4 主要分为 Black 和 Silver 两个版本,而这一次 HERO 5 取消了 Silver 版本,直接将 Silver 上独有的显示屏也搬到 HERO 5 Black 上,可以说 HERO 5 Black 是目前 GoPro 产品里面功能最全面的一款,同时国内的售价也从之前的 3000 元以上价位降到 2998 元,而稍微低端的产品则由 HERO 5 Session 代替。   HERO 5 Black 裸机加入了 10 米水深的防水性能,因此机身设计得更一体化,融入了 4K 视频、防水特性、GPS 定位以及 2 英寸触摸屏等新配置之后,HERO 5 Black 仍然能够保持 HERO 4 Black 的体积。HERO 5 Black 最高支持 4K/30p 视频录制,1200 万像素照片,为了提升拍照的效果,加入了 RAW 格式照片输出以及类似 HDR 效果的 WDR 宽动态范围拍摄,自带多张连拍、延时拍摄等模式,同时还新增了电子防抖的功能。相比上一代产品,另一个最大的亮点在于 HERO 5 Black 支持语音控制,包括中文语言在内共支持 7 种语言。   4K/30p 视频录制、图像防抖、语音控制等重要的更新功能都没有缺席于这款小巧的 HERO 5 Session,不过比起自家的老大 HERO 5 Black 而言,HERO 5 Session 缺少了触摸屏、GPS 定位以及 RAW 格式照片输出、WDR 宽动态范围,1000 万像素的拍照规格也要略低于 HERO 5 Black。当然售价上 HERO 5 Session 略有优势,国内售价为 2398 元。         创造 VR 内容的相机:Gear 360
  谈及到 VR,大家总是先想起 HTC Vive、Oculus Rift 等设备,但往往很少人会想到创造 VR 内容的相机,实际上已经有不少厂商进入到此领域,例如三星的 Gear 360 全景摄像头。Gear 360 采用了两个 195& 广角的鱼眼摄像头,可拍摄 3000 万像素照片和 3840 x 1920 分辨率视频,通过可以合成 360& 的全景图像,提供给
设备使用,例如三星自家的 Gear VR。存储方面,Gear 360 最大支持 128GB microSD 内存卡,可更换电池设计,满电可连续拍摄约 140 分钟。
      看完数款相机产品之后,你又看上了哪一款呢?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相机和手机拍照的区别 的文章

 

随机推荐